一、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宋宁,魏建[1](2022)在《历史剧语言如何“古今共通”——以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修改为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提出历史剧创作中"古今共通"的语言原则,既是对自己历史剧创作失败与成功的总结,也体现了在文艺大众化语境中的独特见解。相较于其他抗战历史剧,郭沫若对于《虎符》的修改主要集中在语言方面,可以从中探究其历史剧语言"古今共通"观念的形成,及相应的历史剧语言的创制和调整。一方面,在全面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中吸纳市民大众熟悉的"旧小说式的白话",成功地营造了"古代的幻象"。另一方面,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转换中,郭沫若侧重历史剧语言的当代性和规范化,使之符合"今语"的新要求。因此,郭沫若提出和实践的"古今共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指引着历史剧语言不断创新。
丁毛毛[2](2021)在《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挺玺[3](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刘璐[4](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高欢[5](2020)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英雄”的概念、“历史剧”的概念、历史剧文献综述。第一章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英雄形象做了概述。在神话、史诗、民间故事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天生不凡、肩负重要使命,凭借智慧与勇武建功立业,战争与宗教是英雄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在戏曲和1949-1979年的历史剧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更加多样化、更具时代特色;1949-1979年的一些历史剧作品,对于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第二章论述8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将其进行分类并论述其特点,总结出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塑造具有道德完美、性格单纯的特点。与1949-1979年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相比,在80年代,少数民族英雄形象尚未表现出较多、较明显的变化与发展。第三章将80年代与90年代的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作了比较。至90年代,历史剧中出现了较多既具复杂性又具深刻性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这是80年代历史剧不断进行创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所取得的成果。第四章论述8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80年代的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在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出两种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相统一的性格特点,个人意志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审美理想和悲剧性三个方面。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李涛[6](2019)在《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主张要创作“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品,从而发展成了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引起了戏剧工作者对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推动了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的进步,从而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战争年代,特定的现实环境,促进了历史剧的创作,产生了《屈原》等优秀的历史剧作品,并且得以搬上舞台演出。剧中人物体现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关于历史剧真实性和艺术性、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于历史诗意和历史精神的追求等问题的论争。论争形成的历史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为历史剧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了历史剧艺术的成熟。抗战时期,陈铨的《野玫瑰》登上舞台演出,同样吸引了人们强烈的关注。同时,因为其作品中对于间谍和汉奸形象的塑造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于《野玫瑰》的不断批判,产生了关于《野玫瑰》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等多方面的论争,从而促进了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进步。
张华[7](2017)在《批判与超越:1940年代左翼历史剧的意识形态想象》文中认为1940年代左翼历史剧占据该年代历史剧创作的主流,具有显在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政治批判意味。同时,"历史"自身的人学属性以及剧作家对于历史中现代民族精神的阐发意识、对于人生人性的强烈关注终究使得他们的"批判"得以超越。由此,"批判与超越"共同成就了该年代史剧作家别具特色的意识形态想象。
丁薇[8](2016)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考察,基于郭沫若史剧观的分析,阐述其史剧观与戏剧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物、事件、节奏等角度深入阐释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及其艺术呈现方式,进而从美学层面评点郭沫若戏剧性的追求对其创作的得失。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史剧观,本文通过梳理郭沫若的史剧观与戏剧性间的关系,发现郭沫若主张以“史”和“剧”来写“诗”,运用“古为今用”和“失事求似”的史剧创作原则进行艺术主情主义创造。郭沫若对戏剧性追求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使人物在各自意志的指引下迅速行动起来并发生意志冲突,人物的意志冲突作为情节的基础进一步突显了情绪的感染力。其次,论文从戏剧手法入手,分别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戏剧节奏三个方面分析戏剧性在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艺术呈现。理想化与情感化的人物性格,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选择,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和悬念设置等都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戏剧节奏的张弛有度、刻意淡化戏剧人物间的外在冲突、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这些都体现了戏剧性。最后,论文分别从艺术主情创造和诗性追求两个方面论述郭沫若戏剧性追求对其历史剧创作得失的影响。艺术主情创造使戏剧性与情感性更加融合,诗性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艺术主情创造受戏剧性的限制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对诗性的过分追求会淡化戏剧的戏剧性。
李明[9](2016)在《在政治与艺术之间 ——《孔雀胆》接受史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作家中郭沫若的地位不可忽视,在文学领域,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是杂文郭沫若都有所涉及,其中诗歌与历史剧成就最大。在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中,《孔雀胆》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都是独特的。《孔雀胆》是郭沫若1942年创作的历史剧,描绘了元代阿盖公主与段功相爱,但最终遭到丞相与王妃的陷害双双死去的悲剧故事。作品创作初期至今,读者对《孔雀胆》的接受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将运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将文本放入文学活动的链条中加以考虑,探究不同读者在不同时代对文本的阐释,更加全面地把握文本涵义与特色。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指出不同时期读者的评价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的侧重有所不同,并总结每个时期评价的优缺点,以及对后代及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的启发、教训与意义。第一部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接受情况:读者在这段时期对《孔雀胆》的演出与文本进行了评价,其中演出的评价侧重舞台效果与感人的情节,文本的阐释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侧重于政治评价,尤其是爱国主义与批判妥协主义主题影响最大,而艺术评价却很少,并且分散于政治评价之中,多为主题服务,没有独立地位;第二部分,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接受情况:此时虽然社会环境有所变化,国外的文学理论陆续传入,但是评价重点仍是政治方面,爱国主义与批判妥协主义主题的阐释仍然占据很大比例,政治评价呈现重复局面,文学价值不大,艺术评价与上一阶段相比有所增多,但仍然没有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总体来说《孔雀胆》仍以政治主题评价为主;第三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接受情况:这段时期的主题评价的主导地位下降,呈现新旧并存的局面,既有民族团结等旧的主题观点,又有人道主义等新的观点出现,艺术评价明显增多,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引入许多西方理论,深入挖掘作品内涵,观点新颖,不过也有读者一味求新导致理论、评论与剧本实际内容不符等问题出现。通读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到,《孔雀胆》研究尚有以下可以完善之处:一、评价总体呈现出艺术与思想截然分开的现象;二、没有充分注意其戏剧的特点;三、没有很好地联系郭沫若的其它作品进行论述;四、文学史未能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没有关注读者的接受情况。
宁雅娣[10](2016)在《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郭沫若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围绕其诗歌、小说与散文、历史剧三个方面,对2009年至2015年的研究成果作线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回顾研究热点、方法和范式,总结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在宏观视野下,对新世纪以来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作整体观照。该部分统计汇总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郭沫若研究总体情况以及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情况,并对近七年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概述。第一章是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本章选取了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从关于《女神》研究、诗歌审美研究和比较研究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章是关于郭沫若小说与散文研究。该章从郭沫若历史小说、自叙传小说、文艺性散文、自传性散文四个方面进行详实的阐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把握。第三章是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本章围绕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重点考察其历史剧的女性主义视域、审美特色、比较研究视野与史剧理论研究。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学者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研究范式,梳理出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附录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一和附录二分别整理了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以及流亡日本时期的重点创作年表,附录三为郭沫若文学创作研究的部分日文资料目录。
二、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剧语言如何“古今共通”——以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修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的幻象”与“古今共通” |
二、吸纳“旧小说式的白话” |
三、“今语”的新要求与历史剧语言的当代性 |
四、历史剧语言的规范化与文艺大众化的新起点 |
结语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
1.2.2 论“民族形式” |
1.3 文学批评转型 |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
1.3.2 原因探析 |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
2.1.1 官方话语 |
2.1.2 私人话语 |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4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0.4.1 “英雄”概念 |
0.4.2 “历史剧”概念 |
0.4.3 历史剧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概说 |
1.1 少数民族概说 |
1.1.1 中国古代民族概说 |
1.1.2 80年代历史剧中的少数民族 |
1.2 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概说 |
1.2.1 神话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 |
1.2.2 史诗与民间故事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 |
1.2.3 戏曲戏剧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 |
1.3 本章小结 |
二、8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 |
2.1 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分类 |
2.1.1 和平时代的治世英雄 |
2.1.2 才略出众的女性英雄 |
2.1.3 舍生取义的侠士英雄 |
2.1.4 勇武过人的战斗英雄 |
2.2 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特征 |
2.2.1 完美的道德 |
2.2.2 单纯的性格 |
2.3 本章小结 |
三、80年代与90年代的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比较研究 |
3.1 90年代历史剧及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概述 |
3.1.1 90 年代历史剧概述 |
3.1.2 90 年代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概述 |
3.2 80 年代与9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比较 |
3.2.1 道德完美到瑕瑜互见 |
3.2.2 性格单纯到深刻复杂 |
3.2.3 女性英雄的独立追求 |
3.2.4 平凡英雄形象的出现 |
3.3 本章小结 |
四、8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
4.1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
4.1.1 明君贤臣文化 |
4.1.2 婚姻爱情文化 |
4.1.3 侠文化 |
4.2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 |
4.2.1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
4.2.2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 |
4.2.3 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
4.3 关于80年代历史剧剧本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
4.3.1 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 |
4.3.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
4.4 80 年代历史剧剧本中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审美特征 |
4.4.1 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相统一的性格特点 |
4.4.2 个人意志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审美理想 |
4.4.3 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的悲剧性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6)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
一 “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 |
二 “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
三 “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
第二章 有关《屈原》和历史剧的论争 |
一 《屈原》的创作与演出 |
二 《屈原》演出后的争议 |
三 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论争 |
第三章 有关《野玫瑰》的论争 |
一 《野玫瑰》的创作与演出 |
二 《野玫瑰》演出前后的争议 |
三 关于《野玫瑰》论争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史剧观与主情主义戏剧性追求 |
1.1 浪漫情怀与史剧观的确立 |
1.2 史剧观与内在戏剧性 |
1.3 主情主义与内在戏剧性的追求 |
第2章 戏剧手法设置与戏剧性呈现 |
2.1 历史剧与历史人物的戏剧性 |
2.1.1 以情欲为中心的人物塑造 |
2.1.2 独具匠心的历史人物关系 |
2.1.3 各种人物戏剧性聚合 |
2.1.4 人物性格的理想化与情感化 |
2.2 张弛有度的戏剧节奏 |
2.3 历史剧与历史事件的戏剧性 |
2.3.1 富有戏剧性事件的选择 |
2.3.2 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与悬念设置 |
第3章 历史剧戏剧性追求的得失 |
3.1 戏剧性追求对艺术主情创造的得失 |
3.2 诗性追求的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在政治与艺术之间 ——《孔雀胆》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接受情况 |
(一)观众的热烈反映 |
(二)对主题的集中关注 |
(三)对艺术的零星阐释 |
二、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接受情况 |
(一)对主题的重复阐释 |
(二)对艺术的创新阐释 |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接受情况 |
(一)对艺术的多角度阐释 |
(二)新旧并存的主题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女神》研究 |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诗歌的比较研究及诗学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郭沫若小说、散文研究 |
第一节 自叙传小说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散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历史剧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剧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历史剧的比较研究及史剧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剧语言如何“古今共通”——以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修改为中心[J]. 宋宁,魏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D]. 丁毛毛.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5]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剧剧本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形象研究[D]. 高欢.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D]. 李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7]批判与超越:1940年代左翼历史剧的意识形态想象[J]. 张华.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7(01)
- [8]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D]. 丁薇. 河北大学, 2016(03)
- [9]在政治与艺术之间 ——《孔雀胆》接受史研究[D]. 李明. 西南大学, 2016(02)
-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D]. 宁雅娣. 宁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