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转矩的试验研究

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转矩的试验研究

一、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扭矩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阮加虎,肖军,马潇[1](2021)在《平整机组中矫直机传动控制方式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平整机组中矫直机采用不同的传动控制方式,因此,矫直机的使用工况和力学性能参数有较大的差异。确定矫直机力学性能参数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结构,更要结合控制方式。介绍了平整机组中矫直机传动的几种控制方式及其特点,推荐粗矫直机采用速度跟随控制方式,精矫直机采用不带传动系统方式,以便机组张力控制更加准确、稳定。同时提供了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对相关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旭[2](2021)在《1780热轧线卷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来源于迁安轧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连轧2号生产线主设备的预研与优化设计项目,迁安轧一公司现有1780板带钢热连轧生产线一条(即本文所称1号线)。根据1号线实际运行效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卷取机张力控制不稳定,引起产品缺陷,卷取机液压系统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1号热轧线存在卷取张力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力求提高拟建2号线中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优化卷取机构关键部件稳定性,提高产品带钢质量,提升卷取机液压系统的性能与重要参数指标。本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热连轧生产线的实地调研考察,收集关键数据。明确了在1号线卷取工序部分,钢卷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实际掌握了1号线卷取机液压系统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存在影响性能的问题。围绕这些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依据1号热轧生产线已有的卷取机,优化设计了2号线卷取机关键部件的机械、液压系统,达到了卷取机工作性能优化的目的。2.应用TRIZ理论对卷取工序所产生的产品钢卷质量缺陷问题,从机械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试验表明:较之现有设备,新构型卷筒工作稳定性有了显着提高。3.建立了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依据卷取机主电机变频调速原理,建立了坐标变换算法,并利用MATLAB工具箱中Simulink模块,对热轧卷取机主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4.用模糊PID控制算法,为2号线卷取机设计了新型模糊PID控制器,并通过参数整定,对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超调量及控制精度等性能参数加以优化。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比1号线现有PI控制器,具有明显的优点。5.新设计卷筒机构及张力控制系统在1号线进行了验证试验:在1号线进行停机维护时,将所设计的新构型卷筒及张力控制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运行试验。试验结果及数据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卷筒解决了因卷取打滑导致的钢卷质量问题。优化设计后的张力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投入使用后,可为企业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刘志伟[3](2020)在《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步轧制是实现超薄板带轧制的重要工艺手段,本文以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考虑传动误差、间隙和转速波动等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对系统的组合共振、分岔、最大Lyapunov指数,吸引子流变特性等的研究,揭示了系统受上述因素影响的动态演化机制,为提高异步轧制板带产品质量以及抑制和控制非线性扭振提供了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Lagrange原理,并对异步冷轧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分别建立了考虑传动误差的非线性扭振模型与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非线性扭振模型。研究了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的组合共振、分岔以及吸引子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减小一次项阻尼和增大三次项阻尼可以减小组合共振振幅,减小三次项刚度和扭矩激励幅值可以减小组合共振的调谐频率。外激励对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比系统参数的影响大;在系统参数中,阻尼比其它系统参数的影响大。2、研究了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的分岔、双参最大Lyapunov指数和吸引子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外激励扭矩和一次项刚度是影响系统运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增大外激励扭矩有利于提高在制服役系统运动的稳定性。3、通过对考虑传动误差与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外激励扭矩都是影响系统运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不同之处在于,在系统参数中,阻尼是影响考虑传动误差的扭振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刚度是影响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扭振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4、考虑异步轧制的工作特性,通过对两个工作辊在轧件的牵连耦合作用下耦合扭振的研究,表明当两工作辊处于纯粘合周期扭振时有利于提高轧件的轧制质量和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肖彪[4](2021)在《基于功率流的热连轧机振动能量研究》文中认为轧机振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限制着轧机的产能释放,成为生产薄规格高附加值产品的障碍,是国内外轧制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长期困扰着国内外学者以及现场专家。轧机振动的研究往往采用传统的基于力、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或振动加速度的方法来研究轧机动力学模型、轧机有限元模型以及现场轧机振动。然而采用力、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单一的量来衡量结构的振动响应以及振动传递并不能完全反应振动的实际情况,振动是以能量的形式传递的。振动功率流则能表征系统的力和速度两个量,更能反映系统振动能量的吸收、传递与消耗等情况,是研究振动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基于现场实测的连轧机振动状况,提出采用功率流法来研究连轧机,具体如下:通过现场实测获得的轧机振动速度,结合现场轧制力数据来获得轧机界面振动功率流谱图,发现轧机组各轧机振动能量的排序与振动速度的排序存在差异,由于考虑了轧制力因素,轧机组中F1和F2轧机的振动能量相对较大。采用功率流方法研究分析了轧机振动,并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做了比较发现:由于功率流考虑了力的因素,因此功率流模态与谐响应与传统的振动模态以及谐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前者更加能够反应振动的本质;同时通过矢量化振动功率流谐响应对轧机做了振动功率流可视化研究,发现轧机的振动功率流矢量分布与传统的振动位移矢量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轧机垂直系统辊系接触部位往往功率流更大,且功率流传递方向并非单一的由下至上。提出以轧机部件连接界面为研究对象,获取界面功率流模态,探讨了界面相关组部件质量、刚度与阻尼对其功率流模态的影响,发现与传统的振动理论一致;通过后处理有限元谐响应数据来获取轧机界面的振动功率流谐响应,提出用输入与输出界面的功率流谐响应来表征部件的振动功率流传导率,并研究探讨了现场AGC油缸无杆腔长度对油缸振动功率流传导率的影响,发现当长度为50mm时油缸的传导率较大,容易放大输入界面的振动;同时提出通过传导率大小来判断的振源的方法。采用振动功率流实测,并通过实验发现当压下与带钢两个激励源都存在时轧机会产生剧烈振动;考虑AGC油缸的非线性特性,对轧机上辊系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多个激励频率下的响应频率特性,发现此时轧机会产生许多的响应频率,当响应频率与轧机固有频率接近,会诱发轧机产生剧烈振动。基于该原理,提出采用抑振器消除部分激励频率成分来改变系统输出频率最终达到抑制振动目的,经投入测试发现取得了较好的抑振效果。

刘永旺[5](2018)在《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研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不锈钢复合材料是一种以碳钢为基材,不锈钢等为覆材,两种金属经特殊工艺制作成型的高效节能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碳钢和不锈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可以进行热压、冷弯、切割、焊接等各种加工,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材质和厚度可以自由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因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盐业、水利电力等行业,用于取代全不锈钢,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生产不锈钢复合板材料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的生产工艺有爆炸复合和热轧复合两种。昆钢生产不锈钢复合材料采用的是轧制法,即采用四层叠轧的方式,成品为卷状,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生产薄带。但这种方式轧制出来的卷中包含两层不锈钢复合板,需要分卷,而目前国内没有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线可以参考。本文从不锈钢复合板材料的生产工艺入手,研究了热轧不锈钢复合卷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热轧不锈钢复合卷的分卷工艺,设计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热轧不锈钢复合卷结构分析2.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工艺研究、验证。3.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方案设计。4.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成套设备选型校核,专用设备设计。5.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后续改进。

杨涛[6](2018)在《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板带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工业、农业、国防以及民用产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热轧带钢,不仅能作为薄板和中板可直接使用,而且还作为冷轧板、焊管和冷弯型钢生产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现代化工业部门如汽车、航天及家电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总体产能不断上升,板带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性能对热轧板带的质量、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钢材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各大厂家都会增加薄规格带钢的产量。薄带产品以其生产周期短、性价比高的优势,正在得到钢厂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薄规格带钢生产轧制速度高、温降快、轧制力大等特点,很容易导致轧制不稳,带钢发生轧破、甩尾、堆钢等事故增多,板形精度和外形尺寸也很难控制。因此,提高热轧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对于降低吨钢成本,提高薄规格比例,降低生产事故和设备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丰1450热连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轧线生产流程中影响轧制稳定性的各类因素,并结合现场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轧制节奏。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标定力曲线分析轧机设备不稳定状态,标定力偏差数值和标定位置偏差变化量越大,造成调量不准,开轧稳定性越差。(2)通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粗轧机牌坊滑板进行修复,提高轧机刚度保持率,减小两侧刚度差,改善了中间坯板形和横断面尺寸精度。(3)通过改善窜辊测量方法,分析并改善设备状态,提高轧机轴向精度,减小轴向力。(4)通过分析摸索二级模型长短继承控制规律,减少穿带起套现象。(5)通过改善二级速度模型计算程序,减小薄规格轧制设定速度过大问题。(6)通过分析卷取叠头产生原因,制定相应日常维护规程,提高卷取咬钢稳定性。

张义方[7](2015)在《多源谐波诱发CSP轧机主传动耦合振动研究》文中指出几十年来,轧机振动问题一直是影响轧钢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的难题,随着现代连轧机装备技术的发展,轧机振动现象及特性表现得更加复杂。本文重点以某厂交-交变频驱动的CSP热连轧机F3主传动系统扭振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试发现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表现出多态耦合振动现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等多种手段对该热连轧机耦合振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抑振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自制的轧机耦合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对CSP轧机振动进行了综合测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行为及特征,实验证明了该热连轧机在轧制薄带钢时存在复杂性耦合振动行为并伴随着复杂的谐波现象,为理论研究轧机耦合振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以该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交交变频一同步电机*轧机主传动*辊系负载的解析模型,得到各单元相互耦合的关联变量,获得了电能谐波与轧机辊系通过传动及轧制变形区相耦合的理论模型。(3)利用Matlab/Simulink及ANSYS等计算软件,分别研究了电能驱动变频谐波和轧制负载谐波与轧机传动机械的耦合机制。认为轧机传动系统扭振是受驱动能量源、负载扰动源及机械传动(能量传递源)综合影响下的耦合振动行为,其研究结果得到了实验验证。(4)考虑轧机传动在电能谐波源与负载谐波源双重激励下,分别以稳态加载条件下的多自由度线性模型和非线性刚度、阻尼的双重非线性等效模型,对轧机传动系统扭振特性进行了理论求解及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轧机传动系统在多源谐波激励下呈现多态耦合振动特征。(5)依据现场测试、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提出该热连轧机振动抑振措施,从抑制电能质量谐波和轧制负载力矩扰动以及改变传动结构参数等角度进行了理论仿真和现场应用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伟[8](2014)在《1500mm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优化设计》文中指出热轧带钢生产线卷取收集工序是实现连续化生产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文基于某钢铁公司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通过介绍卷取机系统各部分机构在系统中的功能,讨论了各部分机构在生产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对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提出设备的优化设计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优化设计带钢运输G辊道结构设计。根据G辊道不同工作区域工况相差悬殊,采用不同结构的传动部件,不同结构的辊道结构,完善设备使用功能。2、对影响带钢卷取机系统性能参数的要素进行校核,并进行设备及其控制系统选型,保证卷取系统张力,避免因张力不足导致的堆钢、卷废。提高设备的维护方法和条件,以减少维修成本的措施。3、详细探讨优化了卷取机系统各子系统:机械系统,电气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包括各机械机构的改进设计,电气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PLC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T400工艺调节器的应用等。同时,还应用控制理论对该系统的张力控制、速度控制、电流控制、温度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4、改进设计了卷取运输链热轧带钢卷取运输设备。实际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设计缺陷,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并制定优化改进方案,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根本上降低了远距离运输设备的维护难度,改善了设备环境,满足了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通过系统优化改进设计,卷取系统运行比较平稳,为今后的新产品开发,产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熊得斌[9](2014)在《基于动态仿真的地下卷取机承载能力的预测与研究》文中提出热轧带钢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用途。随着市场对大规格、高强度的热轧带钢需求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钢铁企业都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但新产品大规格、高强度的特点对企业生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已经很难满足需要。位于产线末端的地下卷取机是热轧板带车间热轧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工作能力对热轧带钢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直接影响。针对某厂要生产新规格高强度热轧带钢的情况,急需对现有地下卷取机的承载能力作出评估,预测出设备生产新产品所需能力,指出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从而用于改造现有设备提高生产能力。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热轧分厂热轧地下卷取机为研究对象,以预测现有设备生产新产品所需能力为目的。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地下卷取机的二维热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热轧带钢从夹送辊咬入到卷筒卷取成卷的连续过程,实现了助卷辊对带钢头部的踏步跳跃动作。对于现实中难以预测的生产过程,使用经济高效的仿真方法对夹送辊系统、卷筒、助卷辊系统进行模拟,然后利用动态仿真的结果预测生产新产品时设备所需的能力,再对比设备现有设计能力,从而分析出:上夹送辊的减速器和液压油缸能力不足;上夹送辊电机功率能够满足新产品的生产要求;变速箱的承载能力足够,卷筒电机承载能力也足够;助卷辊的液压油缸的能力足够。因此,判断出夹送辊传动系统的减速器是进行改造提升该型热轧地下卷取机卷取能力的关键。文中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热轧带钢的卷取过程,连续地展现了一个卷取过程中各个设备的工作情况,改变了现有研究停留于仅仅对卷取机中某个部分设备的研究方法,更为真实地反映出热轧地下卷取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并通过对现有设备能力的预测,找到了现有地下卷取机中部分承载能力不够的设备,为该热轧厂生产新型带钢产品而改进设备提供了直接且有效的参考。

张宁[10](2014)在《热轧卷取机若干关键零部件性能分析及设计》文中指出热轧板带钢的生产是钢铁轧制行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它的发展壮大对推进我国从钢铁产量大国迈向钢铁技术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热轧薄板厂的全液压地下卷取机使用过程中若干关键零部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侧导板耐磨衬板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根据设备结构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对卷取机前侧导板改造前的设备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了现阶段侧导板存在的磨损问题产生原因,磨损机理,利用磨损模型分析了磨损现状。对当前解决侧导板耐磨衬板磨损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对问题解决效果给予了相应的评析。针对现存问题,从改变摩擦形式的角度出发,结合现场实际秉承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加装立辊形式的侧导板,并分析了改造效果。针对主传动箱轴承及机盖螺栓、旋转接头轴承等零件频繁出现非正常周期内的损坏等问题,通过分析整个传动的结构形式和卷筒涨缩过程的传力特点,指出现有结构存在跨度较大、传动节点多和轴向力平衡点失调等问题,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进行了计算,提出采取把固定式机械旋转接头改成非接触式液压旋转接头并与主传动箱旋转法兰直接连接、液压系统增加背压回路等相应措施。最后,对改造的侧导板和卷筒设备安装精度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安装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侧导板和卷筒设备安装过程的安装精度关键控制点,为保证设备改造达到预期目的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该设备使用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扭矩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扭矩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平整机组中矫直机传动控制方式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平整机组中矫直机的发展历程
2 平整机组中矫直机的传动控制方式
3 矫直机相关力学性能参数计算
4 结论

(2)1780热轧线卷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热轧卷取机及张力控制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2.1 卷取机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 张力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3 应用TRIZ理论改进卷取机卷筒打滑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轧线卷取机控制系统设计
    2.1 热轧卷取机主工艺参数设计
    2.2 热轧线卷取机机械系统设计
        2.2.1 卷取张力的设计计算
        2.2.2 卷筒径向压力计算
        2.2.3 卷筒施加张力时强度设计
    2.3 热轧线卷取机液压系统设计
        2.3.1 卷筒涨缩机构受力计算
        2.3.2 卷筒钳口夹紧力计算
        2.3.3 卷取机浮动装置计算及传动功率计算
        2.3.4 卷取机伺服液压站设计
    2.4 卷取机卷筒机构TRIZ创新设计
        2.4.1 由于张力控制不佳导致的卷形问题
        2.4.2 应用TRIZ理论分析卷取机打滑的问题
        2.4.3 打滑问题的解决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3.1 卷取机机械系统微分方程
    3.2 张力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3.3 卷取机主电机的空间矢量
    3.4 卷取机主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3.5 三相交流电空间矢量分析
    3.6 坐标变换模块数学建模
        3.6.1 Clarke变换模块数学建模
        3.6.2 Park变换模块数学建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卷取机控制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
    4.1 异步电机及简单调速仿真
    4.2 坐标变换模块仿真
    4.3 异步电机PI控制系统仿真
    4.4 模糊PID张力控制器设计
        4.4.1 控制器架结构设计
        4.4.2 控制器论域的确定
        4.4.3 张力控制系统隶属度函数选取
        4.4.4 张力控制规则及控制表的制定
        4.4.5 张力控制系统比例、量化因子的确定
    4.5 卷取机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3)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1.3.2 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轧机扭振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4 轧机扭振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5 异步冷轧力能参数研究现状
        1.3.6 异步冷轧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1.3.7 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2 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的建模与分析
    2.1 引言
    2.2 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模型
    2.3 异步轧制力矩理论计算
    2.4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模型
    2.5 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动力演化分析
    3.1 引言
    3.2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组合共振幅频特性求解
        3.2.1 Ω_1+Ω_2≈1 型组合共振求解
        3.2.2 Ω_1+2Ω_2≈1 型组合共振求解
        3.2.3 组合共振解的稳定性分析
    3.3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组合共振仿真分析
        3.3.1 Ω_1+Ω_2≈1 型组合共振仿真分析
        3.3.2 Ω_1+2Ω_2≈1型组合共振仿真分析
    3.4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奇异性分析
    3.5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分岔与混沌分析
    3.6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吸引子能量演变
        3.6.1 非线性动力学图胞映射理论计算流程
        3.6.2 考虑传动误差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的界域流变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动力演化分析
    4.1 引言
    4.2 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分岔与混沌分析
        4.2.1 频率比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2 一次项阻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3 三次项阻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4 一次项刚度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5 三次项刚度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6 间隙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2.7 扭矩均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3 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全局稳定性分析
    4.4 考虑间隙和转速波动的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吸引子能量演变
    4.5 异步冷轧系统转速波动映射研究
        4.5.1 异步冷轧基准工作辊转速波动映射研究
        4.5.2 异步冷轧基准工作辊转速波动映射分岔机制
    4.6 转速波动映射下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分岔与混沌分析
        4.6.1 转速波动映射下频率比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2 转速波动映射下一次项阻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3 转速波动映射下三次项阻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4 转速波动映射下一次项刚度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5 转速波动映射下三次项刚度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6 转速波动映射下间隙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6.7 转速波动映射下扭矩均值对扭振分岔与混沌影响分析
    4.7 转速波动映射下异步冷轧非线性扭振吸引子能量演变
    4.8 本章小结
5 摩擦接触下异步冷轧两工作辊非线性耦合扭振研究
    5.1 摩擦接触下异步冷轧两工作辊非线性耦合扭振模型
    5.2 摩擦接触下异步冷轧两工作辊非线性耦合扭振数值模拟
        5.2.1 摩擦接触下异步冷轧两工作辊耦合扭振分岔图
        5.2.2 摩擦接触下异步冷轧两工作辊耦合扭振同步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功率流的热连轧机振动能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轧机振动研究概述
    1.2 轧机振动研究现状
        1.2.1 轧机主传动系统振动研究现状
        1.2.2 轧机垂直系统振动研究现状
        1.2.3 轧机水平振动研究现状
        1.2.4 轧机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1.2.5 轧制过程模型研究现状
    1.3 功率流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2 热连轧机界面振动功率流测试
    2.1 轧机界面振动速度测试
        2.1.1 轧机界面振动速度监测
        2.1.2 轧制速度与振动速度关系
    2.2 轧机界面振动功率流测试
        2.2.1 轧机振动功率流信号获取
        2.2.2 轧机振动功率流与输入功率的关系
    2.3 本章小结
3 轧机振动功率流研究
    3.1 振动功率流优点
    3.2 轧机振动功率流理论研究
        3.2.1 功率流理论简介
        3.2.2 轧机振动功率流模态介绍
    3.3 轧机振动有限元功率流研究
        3.3.1 传统的轧机振动有限元分析
        3.3.2 轧机振动有限元功率流分析
        3.3.3 振动功率流可视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界面的轧机振动功率流研究
    4.1 轧机界面功率流模态研究
        4.1.1 界面功率流模态获取
        4.1.2 界面功率流模态性质
    4.2 轧机界面有限元功率流研究
        4.2.1 界面有限元功率流模态获取
        4.2.2 界面有限元功率流谐响应获取
    4.3 功率流传导率研究
        4.3.1 刚度对振动功率流传导率的影响
        4.3.2 振动功率流传导率与振源的关系
    4.4 轧机部件振动功率流传导率实测
        4.4.1 实测不同刚度下AGC油缸功率流传导率的变化
        4.4.2 基于功率流传导率的振源探索
    4.5 本章小结
5 轧机振动抑振实验研究
    5.1 压下系统对轧机振动的影响
        5.1.1 AGC系统简介
        5.1.2 压下系激励特征
    5.2 带钢激励对轧机振动的影响
        5.2.1 带钢厚差波动特征
        5.2.2 带钢硬度波动特征
        5.2.3 带钢激励特征
    5.3 压下带钢组合激励对轧机振动的影响
        5.3.1 轧机振动能量探索
        5.3.2 组合激励下轧机振动特性研究
        5.3.3 组合激励下轧机振动能量仿真
    5.4 抑振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锈钢复合材料相关技术动态
        1.2.2 国内不锈钢复合板项目建设情况
    1.3 课题来源与必要性分析
        1.3.1 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工艺工序
        1.3.2 昆钢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工艺及结构特性
        1.3.3 后续工艺需求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艺需求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原料卷结构及规格
        2.1.1 结构
        2.1.2 规格
    2.2 功能及需求分析
        2.2.1 原料卷及头尾部结构
        2.2.2 功能与需求
    2.3 分卷工艺流程拟定及描述
        2.3.1 分卷工艺试验
        2.3.2 分卷线工艺流程拟定与描述
    2.4 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要设备选型及专有设备设计
    3.1 主要成套单体设备的主参数设计选择
        3.1.1 开卷机主要参数设计
        3.1.2 矫直机主要参数设计
        3.1.3 圆盘剪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3.1.4 切头剪主要参数设计
        3.1.5 卷取机的选型
    3.2 专有设备结构设计
        3.2.1 撕分机结构设计
        3.2.2 废边卷取装置
        3.2.3 活套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系统设计
    4.1 液压系统总体构成及结构图
    4.2 开卷机液压系统设计
    4.3 废边液压系统设计
    4.4 张力辊液压系统
    4.5 液压泵站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及试运行方案
    5.1 控制系统
        5.1.1 主回路配置
        5.1.2 控制回路配置
        5.1.3 数据监控管理
        5.1.4 PLC系统
        5.1.5 主传动控制
        5.1.6 难点和重点的控制
    5.2 生产线试运行
        5.2.1 试车的设备
        5.2.2 设备单体试车
        5.2.3 联动试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效果及后续改进
    6.1 应用情况
    6.2 存在的问题
    6.3 后续改进的思路与实现
        6.3.1 .改进思路
        6.3.2 改进设备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6)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薄规格热轧产品生产技术及特点
        1.2.2 薄规格热轧产品的生产
        1.2.3 薄规格热轧产品的应用
    1.3 国丰1450热轧线工艺装备介绍
        1.3.1 粗轧机组
        1.3.2 热卷箱
        1.3.3 精轧机组
        1.3.4 层流冷却
        1.3.5 卷取机组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提高轧线质量设备精度
    2.1 粗轧区域
        2.1.1 粗轧机牌坊修复
        2.1.2 轧辊轴承座和机架窗口测量
        2.1.3 滑板改造
        2.1.4 其它质量设备
    2.2 热卷箱区域
        2.2.1 开卷起套
        2.2.2 飞剪切头尾问题
    2.3 精轧区域
        2.3.1 精轧机标定
        2.3.2 质量设备标定
        2.3.3 上辊系设备
        2.3.4 下辊系设备
        2.3.5 其它因素
    2.4 卷取区域
        2.4.1 卷取侧导板
        2.4.2 卷取夹送辊
        2.4.3 卷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提高轧机穿带稳定性
    3.1 打滑
        3.1.1 粗轧打滑
        3.1.2 精轧打滑
        3.1.3 冬季极低温天气打滑
    3.2 穿带秒流量不合理起套
        3.2.1 标定零点偏差
        3.2.2 二级模型的长继承和短继承
    3.3 优化精轧出口速度
        3.3.1 确定精轧出口速度上限
        3.3.2 优化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高卷取咬钢稳定性
    4.1 卷取叠头分析与改进
        4.1.1 卷取叠头原因
        4.1.2 卷取叠头改善措施
    4.2 卷取侧导板控制
        4.2.1 卷取侧导板控制原理
        4.2.2 头部夹钢起套分析
        4.2.3 侧导板管控要点
    4.3 卷筒打滑
        4.3.1 卷筒打滑原因分析
        4.3.2 卷筒打滑应对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善粗轧和精轧板形
    5.1 粗轧板形
        5.1.1 粗轧翘扣头问题
        5.1.2 轧制中心线对板形的影响
        5.1.3 粗轧模型设定及负荷分配对板形的影响
        5.1.4 其它影响因素
    5.2 精轧板形
        5.2.1 优化辊型匹配
        5.2.2 板坯宽窄混轧
        5.2.3 优化负荷分配
        5.2.4 其它方面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多源谐波诱发CSP轧机主传动耦合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其意义
1 引言
2 文献综述及课题介绍
    2.1 轧机传动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2.1.1 传动扭振研究概述
        2.1.2 传动系统耦合振动研究评述
    2.2 轧机辊系耦合振动研究
        2.2.1 辊系致振因素研究概述
        2.2.2 辊系耦合振动研究评述
    2.3 轧机系统耦合振动研究概述
    2.4 轧机传动非线性扭振特性研究现状
    2.5 电能谐波与振动
    2.6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2.6.1 课题背景
        2.6.2 CSP热连轧机简介及振动现状
        2.6.3 论文研究内容
3 轧机耦合振动实验研究
    3.1 轧机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3.2 实验过程
    3.3 实验现象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电能谐波与传动辊系耦合振动理论模型研究
    4.1 交-交变频输出电压谐波模型
    4.2 CSP轧机电励磁同步电机模型
    4.3 主传动机械惯量等效模型
    4.4 辊系动态力矩研究
        4.4.1 辊系动态力矩的产生机理
        4.4.2 辊系出口波动时轧制力谐波模型
        4.4.3 辊系出口波动时轧制力臂动态模型
        4.4.4 辊系负载谐波力矩模型
    4.5 电能谐波与传动辊系耦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变频谐波诱发轧机传动耦合振动研究
    5.1 交交变频输出谐波仿真研究
    5.2 变频谐波致电机输出谐波力矩机理及仿真
    5.3 轧机传动结构特性求解
        5.3.1 轧机传动结构等效动力学模型求解
        5.3.2 轧机传动结构有限元建模求解
    5.4 变频谐波诱发轧机传动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5.5 变频谐波诱发耦合振动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辊系负载谐波诱发轧机传动耦合振动研究
    6.1 轧机压下调节输出仿真
    6.2 参数扰动引起轧制力波动仿真研究
        6.2.1 带钢温度波动
        6.2.2 入口带钢厚度波动
        6.2.3 辊系偏心
        6.2.4 轧辊表面质量
        6.2.5 轧制速度波动
        6.2.6 辊系负载综合扰动函数及负载谐波
    6.3 辊系负载激发主传动电流谐波仿真研究
    6.4 主传动机电耦合扭振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变频谐波与辊系负载激发轧机主传动多态耦合振动研究
    7.1 轧机主传动扭振的多态特征
    7.2 轧机主传动12惯量线性模型的多态耦合振动研究
    7.3 轧机传动非线性模型的多态耦合振动研究
        7.3.1 传动结构等效非线性模型建立
        7.3.2 轧机传动结构非线性参数辨识
        7.3.3 多源激励下轧机传动非线性特性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轧机耦合振动综合抑制及现场应用
    8.1 变频器优化抑制电能谐波
    8.2 工艺参数调整抑制负载谐波
        8.2.1 轧制力波动抑制
        8.2.2 轧制力臂扰动影响分析
    8.3 机械传动参数修改减弱耦合振动响应
    8.4 综合抑振效果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轧制力臂表达式
第6章 附图
第8章 附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1500mm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3 热轧带钢卷取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4 发展趋势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分析
    2.1 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功能及组成
    2.2 G 辊道
    2.3 卷取前侧导板
        2.3.1 导板
        2.3.2 驱动装置
        2.3.3 技术参数
    2.4 热轧带钢卷取机结构组成
        2.4.1 移出机构
        2.4.2 卷取机机架
        2.4.3 助卷辊
        2.4.4 助卷辊辊架
        2.4.5 活动支撑
        2.4.6 卷筒
        2.4.7 主传动装置
    2.5 卸卷小车及运输系统
        2.5.1 卸卷小车
        2.5.2 卸卷小车工作原理
        2.5.3 卷取运输系统
    2.6 运输链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优化
    3.1 G 辊道存在问题及优化
        3.1.1 G1G2 存在问题主要形式及优化方案
        3.1.2 G3G4 存在问题主要形式及优化方案
        3.1.3 G5 存在问题主要形式及优化方案
    3.2 卷取前侧导板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案
    3.3 卷取机存在问题及优化
        3.3.1 卷取机存在问题主要形式
        3.3.1.1 卷取张力不足
        3.3.1.2 卷取能力不足
        3.3.1.3 侧导板磨损快
        3.3.1.4 卷取过程中出现失张现象
        3.3.2 卷取机优化思路与技术方案
        3.3.3 具体方案实施
        3.3.3.1 卷取机主要设备参数
        3.3.3.2 卷取工艺简介
        3.3.3.3 卷筒电机功率及转矩能力校核
        3.3.3.4 关键机械零件强度分析
        3.3.3.5 6SE70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3.3.4 T400 工艺调节器
        3.3.4.1 张力控制原理
        3.3.4.2 T00 工艺调节器,实现间接张力控制
        3.3.5 总体性能指标和技术创新点
        3.3.5.1 总体性能指标
        3.3.5.2 T00 技术创新点
        3.3.5.3 对技术创新的意义、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第4章 卷取运输系统优化
    4.1 卷取运输系统优化
        4.1.1 卷取运输系统存在问题
        4.1.2 优化方案
        4.1.3 优化摆动液压马达
        4.1.4 优化回转台回转装置
        4.1.5 优化回转台底座刚度和强度
        4.1.6 小结
    4.2 运输链区域设备优化
        4.2.1 运输链区域设备简介
        4.2.2 设备存在问题
        4.2.3 技术优化方案
        4.2.4 对步进运输机进行适应性改造
        4.2.5 优化鞍座强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成果概论
        5.1.1 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2 系统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动态仿真的地下卷取机承载能力的预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卷取机的发展现状
        1.2.2 地下卷取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研究地下卷取机的意义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地下卷取机的工艺过程
    2.1 地下卷取机的基本结构
        2.1.1 夹送辊
        2.1.2 卷筒
        2.1.3 助卷辊
    2.2 地下卷取机的卷取原理
        2.2.1 地下卷取机的卷取过程分析
        2.2.2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生产工艺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卷取机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
    3.1 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3.2 建立地下卷取机的有限元模型
        3.2.1 定义模型单元类型和几何参数
        3.2.2 定义模型的材料特性
    3.3 模型的边界条件处理
        3.3.1 接触边界条件的选择
        3.3.2 张力控制边界条件的设定
        3.3.3 初始边界条件的设定
        3.3.4 热边界条件的设定
    3.4 助卷辊踏步动作的实现
    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3.5.1 有限元模型的后处理
        3.5.2 地下卷取机生产过程动态仿真结果动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卷取机承载能力的预测分析
    4.1 夹送辊系统的分析
        4.1.1 夹送辊模型仿真结果
        4.1.2 夹送辊传动系统能力的预测
        4.1.3 夹送辊系统的受力分析
    4.2 卷筒系统的分析
        4.2.1 卷筒模型仿真结果
        4.2.2 卷筒系统能力的预测
    4.3 助卷辊系统的分析
        4.3.1 助卷辊模型仿真结果
        4.3.2 助卷辊承载能力的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热轧卷取机若干关键零部件性能分析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热轧卷取机简介
        1.1.1 地下式卷取机的组成
        1.1.2 地下式卷取机卷取工艺过程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1.3 国内外热轧板带钢卷取机研究情况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前侧导板性能分析
    2.1 前侧导板的结构分析
        2.1.1 平行段侧导板机构
        2.1.2 倾斜段侧导板机构
        2.1.3 传动机构
    2.2 侧导板自动控制过程分析
    2.3 前侧导板耐磨衬板磨损问题分析
        2.3.1 耐磨衬板磨损机理
        2.3.2 利用磨损模型分析磨损过程
    2.4 耐磨衬板磨损对带钢生产的影响
        2.4.1 造成对中精度降低
        2.4.2 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2.4.3 影响带钢边部质量
        2.4.4 维护维修频繁
    2.5 传统耐磨衬板磨损应对措施的弊端
        2.5.1 提高更换速度
        2.5.2 提高耐磨材料特性
        2.5.3 对下线耐磨衬板补焊
    2.6 侧导板加装立辊可行性分析
        2.6.1 摩擦形式改变
        2.6.2 侧导板结构利旧
    2.7 侧导板结构改进
        2.7.1 侧导板改造整体布置设计
        2.7.2 立辊总成结构设计
        2.7.3 侧导板主体结构设计
        2.7.4 辊道护板结构设计
        2.7.5 立辊升降机构设计
    2.8 改造预期效果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卷筒传动机构的性能分析及设计
    3.1 卷筒传动机构组成
        3.1.1 活动外支撑
        3.1.2 主传动箱
        3.1.3 哈呋接手
        3.1.4 旋转装置
        3.1.5 滑动轴承座
        3.1.6 胀缩液压缸
        3.1.7 旋转接头
    3.2 卷筒结构及动作过程分析
    3.3 卷筒传动机构受力分析
        3.3.1 卷筒受力分析
        3.3.2 胀缩机构受力分析
        3.3.3 主传动机构受力分析
    3.4 热轧卷取机卷筒传动机构故障统计
    3.5 卷筒传动机构有限元分析
        3.5.1 有限元理论简述
        3.5.2 卷筒传动机构有限元分析
    3.6 卷筒传动机构结构设计改进
        3.6.1 结构改进设计
        3.6.2 非接触式液压旋转接头结构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卷取机改进结构安装精度控制
    4.1 安装精度
    4.2 影响改进结构安装精度的因素
    4.3 改进侧导板结构安装的关键控制点
    4.4 卷筒主传动机构安装关键控制点
        4.4.1 轴承的径向游隙
        4.4.2 卷筒中心线与轧制中心线的垂直度
        4.4.3 活动外支撑安装精度要求
        4.4.4 紧固螺栓的预紧力控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扭矩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整机组中矫直机传动控制方式及其影响[J]. 阮加虎,肖军,马潇. 江西冶金, 2021(06)
  • [2]1780热轧线卷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异步冷轧机非线性扭振研究[D]. 刘志伟.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功率流的热连轧机振动能量研究[D]. 肖彪.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热轧不锈钢复合卷分卷生产线研发与应用[D]. 刘永旺.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D]. 杨涛. 东北大学, 2018(02)
  • [7]多源谐波诱发CSP轧机主传动耦合振动研究[D]. 张义方.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8]1500mm热轧带钢卷取机系统优化设计[D]. 高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 [9]基于动态仿真的地下卷取机承载能力的预测与研究[D]. 熊得斌.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10]热轧卷取机若干关键零部件性能分析及设计[D]. 张宁. 燕山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降低带钢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冲击转矩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