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域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虹[1](2021)在《丘陵山区“旱改水”适宜性及整治技术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文中指出
王子羿[2](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陈鹏[3](2020)在《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状况却表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快速城镇化发展伴随的是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破坏,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失衡,土地的综合承载力已不满足人类的需求。自三峡工程实施以来,库区共计移民搬迁人口近40余万人,先后三次全面蓄水使得大量土地被淹没,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程度逐渐变得不可预估。本研究将三峡库区屏障带作为研究区域对象,以研究区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三期LandsatTM/ETM+、MODIS地表温度、植被覆盖数据产品、DEM高程数据、土壤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以及道路交通网数据等作为数据源,通过“3S”技术和“MCE-CA-Markov”模型对三峡库区屏障带蓄水前期、初期和稳定期的土地利用特征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进行分析,并预测2027年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结构总体面积表现为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的特征。从数量结构变化来看,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面积处于减少的变化趋势,水域、建设用地面积表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态势;不同用地结构类型的土地利用动态度绝对值总体表现出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的特点;耕地和林地的土地利用程度整体较高,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地利用程度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程度表现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地理单元不同地类的区位优势度不同,其中未利用地在库首的区位优势十分显着,耕地和草地的区位优势在于库腹,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区位优势在库首,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区位优势处于库尾;从不同土地利用的转移流向情况来看,研究期内耕地和林地的转出面积较大,建设用地和水域的转入面积较大,其中由耕地转移到建设用地的面积是所有地类转移中的最大面积。(2)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原理,经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选择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侵蚀和人类干扰四个指标的角度筛选出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地表降雨量、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pH、覆被类型、道路边缘度、水系边缘度共计12个因子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3)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整体较低,2000-2018年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值依次为4.8253、4.8305和4.6809,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下降的趋势。其中区域内轻度敏感区面积最大,极度敏感区面积比例最小,2000、2010年三峡库区屏障带不同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性指数表现出水域>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特点;2018年建设用地敏感性最高,草地为最低;耕、林、草、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指数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建设用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缓慢上升的趋势。(4)以MCE-CA-MarKov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限制条件和限制因子来制定转换规则,经验证,18年研究期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的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数量精度较高,空间kaapa值为0.8292,符合预测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预测出202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预测结果显示2027年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值为4.3827,较2018年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值有所下降,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程度总体偏低。2027年库区屏障带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敏感等级所占面积总体表现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不敏感>极度敏感的分布特点。
陈兵飞[4](2020)在《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近年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内容,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和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把握未来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开发将变得十分稀缺。通过土地利用模拟及优化研究,可以提前得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情况,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潜在价值,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借助该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七种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程度、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四方面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9个驱动因子。利用“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对2035年未来四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预测,检验模拟模型的可信程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方程,以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7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减少了1221.08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1849.17公顷。园地、林地、草地及水域也呈现出小幅度的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273.32公顷、26.49公顷、112.02公顷、247.62公顷,其他土地增加了31.54公顷。2009-2013年期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17大于2013-2017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说明前一个土地利用时期的土地活跃程度大于后一个时期。(2)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矩阵,可以发现在2009-2017年间,万州区土地利用转出量最大的是耕地,为2226.42公顷,其中有25.93%转化为了林地,71.44%转化为了建设用地。在这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量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25.00公顷、594.54公顷、109.49公顷和255.60公顷,这是由于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用需要大量扩展占用其他类型的土地。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选取方面结合万州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9个驱动因子,经过回归分析ROC的检验值均大于0.7,说明选取的驱动因子可靠,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3)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能很好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数量变化预测和空间模拟的过程,经过设置转换规则、邻域因子等参数以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期来验证2017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模拟正确的栅格数量达到326344个,总体正确率为94.20%,各个地类的模拟正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Kappa指数为Kappa值为0.9248远大于0.75、Overall Accuracy=0.9470说明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可利用该模型对万州区未来多情景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4)在自然增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发展情境下万州区203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不同。自然增长情境下,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长江两岸的建设用地周围蔓延发展以及零散增长的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为西北部的地区,园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大周镇和小周镇的附近乡镇地区,减少的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田镇、长岭镇、陈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天城镇和熊家镇等地区;草地的分布和减少都相对零散分在研究区的各个地方;水域的减少栅格主要分沙河街道、周家坝街道和太白街道交界的大方;其他土地在研究期间内由于数量较小,分布情况基本不变。在耕地保护情景中加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限制,相较于自然发展情境下耕地的减少量减少1713公顷,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林地和草的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基本维持总体不变。在生态保护情境下,设置了生态保护限制区,保证了生态保护区内的园地、林地和水域等不转化其他地类,降低了转移量,保证生态用地的面积,生态用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在综合发展的情境下,将该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栅格数量与自然发展情景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各类用地的情况都得到了均衡的变化。因此和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情景相比,综合发展情景在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上更合理。根据模拟结果构建出万州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5)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根据灰色线性的相关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目标年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模拟与优化过程中的限制条件不同,说明地方政府的数量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未来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张四朋[5](2019)在《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文中提出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城镇间频繁的人口流动将各流入地、流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人口流动网络,对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刻画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在区域上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尺度上从省际尺度向省内、县域尺度转移。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市内各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为此,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出发,凝练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分析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局部、节点特征,提出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1)选择研究样本,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对重庆29个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格局进行分析,选择人口现状分布和人口流动程度处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万州、长寿、巫山作为研究样本。总结出研究样本人口流动在县域整体、局部地区、乡镇个体层面存在不同的特征。其中县域整体,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局部地区,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乡镇个体,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基于上述特征以研究样本县域内乡镇(中心城区)为网络“节点”,乡镇(中心城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大小为网络“连线”,构建有向加权型县域人口流动复杂网络模型。2)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面对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进行刻画。主要结论有:整体层面万州、长寿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整体联系态势较强,三个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均具有择优连接性、人口向城区集聚趋势强;局部层面各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内部均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联系紧密组团;节点层面乡镇(中心城区)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差距大、等级化特征明显,多部分乡镇人口向区域内极少一部分乡镇(中心城区)流动,乡镇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全域和局部的差异。3)基于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提出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趋势判断和规划指引。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特征:在整体特征上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疏密差异明显;在社团特征上人口流动联系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在节点特征上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基于此对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作出几点趋势判断:不同县域的人口流动网络会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强在网络整体上联系更加紧密、社团规模逐渐变大、节点差距开始缩小;人口流动网络空间格局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单核心集聚—点轴式流动—多等级联动”的模式特征。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主要有: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作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本文对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理论层面将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相关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用于县域尺度人口流动的研究;方法层面探索了复杂网络原理和方法在县域人口流动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建立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实践层面,以重庆三个县域为例实现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及空间格局的可视化表达,并提出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与空间格局规划指引,希望为县域城镇体系、就近城镇化等提供决策思路。
贾慕昕[6](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提出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王岳[7](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蒋心韵[8](2019)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山地城镇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山地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区域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大部分山地城镇的地形复杂、环境特殊,生态恶化和区域差异成为山地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的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有很高的地理分布重合性,生态移民由此成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举措。本研究从当前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出发,结合人口流动的背景,在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差异演变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综合、动态地分析区域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充分考虑区域间的相互影响,探讨生态移民期间山地城镇的发展差异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从而探索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合理路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除了对前期文献的梳理得出理论基础,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对其他实施生态移民且不均衡发展的区域在发展战略制定和评估、区域空间互动、产业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包含:(1)在前期的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得到不同要素(尤其是由于人口流动导致的人力资源变化)和区域发展差异的互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人口迁移和区域差异等领域的研究做了理论层面的补充,也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实证分析结论为,在生态移民之前,万州沿江区在各方面的发展在总体上较优于其他两个区域,但发展差异均明显较大,高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较为滞后;随着生态移民推进,区域间在建设用地增长和人口增长情况两个方面的差距由初期的不显着持续增大,在农业人口比例和农村收入情况上的差距在2012年后才明显。在移民整个过程中,其他因素(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区位和交通条件等)也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同时也需考虑区域发展变化的溢出效应。(3)本研究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发展,区域关系,人力资本和信息要素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对于促进山地城镇协调发展的建议。
何灿[9](2019)在《重庆市丘陵区小型蓄水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满足农业用水,各地修建了大量集雨蓄水工程,利用多雨季节蓄存水量,缓解旱季农业用水紧张。山地丘陵区,受到了地形条件的制约难以建造大型蓄水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型集雨蓄水工程与骨干性水利工程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形式灵活、取水方便等特点。随着现代测量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技的普及,把地形分析、水文模型等分析手段应用到小型蓄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小型蓄水工程进行探究与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条件对于小型蓄水工程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蓄水工程、优化工程配置促使调控农田需水的效果最佳进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合川区东北的官渡镇菊星村(中丘中谷),潼南西北部的崇龛镇张板村(低丘宽谷),万州区余家镇邵家、张河和同心三个村(深丘窄谷)为研究样区。文章以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菊星村1:2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形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对合川区东北的官渡镇菊星村蓄水池选址进行一系列空间分析,对200m3蓄水池选址进行优化,同时对200m3蓄水池进行同步设计;然后以重庆市三个丘陵地貌区为例,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地利用、气象等数据,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提取山坪塘的主要分布特征信息,分析山坪塘空间分布和水文特征,并以集水区农田灌溉为目标定量化研究山坪塘在小尺度水土资源利用中的效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丘陵区山坪塘供水能力;以1:2000地形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提取水田田块要素,在建立样区水田田块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田块空间特征量化指标选取,通用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水田规模化潜力综合评价;最后根据3个研究区小型蓄水工程的现状特征进行布局和设计。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工具和水量平衡原理,以集水区为研究单元,以满足集水区内作物灌溉和节约提水灌溉成本为主要目标,以坡度和与居民点、工矿的距离为辅助约束条件,筛选出符合上述约束条件的200m3蓄水池的选址。同时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对灌溉用水的要求,对蓄水池进行了设计。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分析得到研究区内合适的200m3蓄水池修建位置65处,新建蓄水池平均汇水面积为0.31hm2,能防止工程建成后出现严重溢流或容量闲置情况的发生;蓄水池选址的平均高程为272m,能够对流域内近50%农田进行自流灌溉,表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此选址方法亦可以用来指导丘陵地区其他规格蓄水池和其他类型雨水集蓄工程的选址。(2)本文将山坪塘抽象为一个点,并探究该位置的地形指数同山坪塘蓄水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一定的误差,所以使用1:2000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形数据,精确地标定了山坪塘的位置及其所在位置的地形指数,同时绘制出其拟合函数图,反映山坪塘蓄水容量的变化。山坪塘位置的地形条件是影响丘陵山地区山坪塘大小的重要因素,地形指数与山坪塘大小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性,即同一地貌条件下山坪塘面积大小与其上游汇水面积和地形坡度有紧密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山坪塘地形指数与蓄水量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是非线性的,具体表现接近指数函数。山坪塘数量和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农田灌溉需要引起的人的生产活动,影响山坪塘属性的根本原因则是区域农田灌溉需水量,而农田灌溉需水量又受到地形条件和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影响,由此可得这些自然因素间接影响了山坪塘数量与容量。(3)水田空间格局指数和地形因子可以有效评价水田规模化潜力。水田的空间格局与地形条件的组合形态是水田的规模化潜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地形区域的水田规模化潜力有巨大差别,平坦地区的水田规模化潜力大大高于山区。地势较平坦的低丘宽谷区的水田规模化潜力指数为0.90、地形较复杂的中丘中谷区的水田规模化潜力指数为0.62、地形很复杂的深丘窄谷区的水田规模化潜力指数为0.33,由此可得,水田规模化潜力分别为二级、三级、五级,水田规模化难易程度分别归属于较易规模化、较难规模化、难规模化级别,三种地貌类型条件下的水田规模化潜力差异明显。水田的规模化潜力评价因子中,地形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影响最大,特别是以平坦地形(坡度小于5°)面积比例因子(S1)影响最大,其权重高达0.36,地形因子与水田景观丰度、集中度指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明地形因子对水田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水田规模化潜力大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斑块几何形状因子影响程度最低,其权重仅为0.02,这反映了当水田田块达到一定面积时,其斑块的几何形状对水田规模化潜力的影响不明显。(4)经过分析3个研究区样点村的复合系统的状况,可以发现,从低丘到中丘再到深丘,人均用地水平呈现潼南张村<合川菊星村<万州余家镇,同时各样点村坡耕地比重也呈现潼南张村<合川菊星村<万州余家镇的比例。“蓄水池-山坪塘-水田”复合系统对山坪塘和蓄水池的优化,主要是进行最佳位置的选址和及时维修,并进行同步设计;“蓄水池-山坪塘-水田”复合系统对水田田块的优化主要采取田块归并和条田整治两种方式。在优化方法上,田块归并主要通过在同一台面内的小田块、不规则田块和田坎进行归并,以减少田坎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条田整治根据条田建社区识别—规格确定—坎埂沟路设计—条田规划的步骤来完成。重庆市丘陵区小型蓄水工程复合系统优化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蓄水工程的数量、质量及网状结构特征,增强了蓄水工程蓄水能力,提高了蓄水灌溉水源的利用效率。综上所述,通过对重庆市丘陵区3种地貌类型的研究区的小型蓄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分析,3个研究区样点村小型蓄水工程的网状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不仅提升了研究区样点村区域内的小型蓄水水源工程的蓄水能力,而且增强了研究区水土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程度,改善农业环境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蓄水池选址的方法和结论可指导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阶段不同规格蓄水池的选址,也可为其他雨水集蓄工程选址提供借鉴;山坪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山坪塘等小型水源工程整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水田进行田坎归并小块田变大块田、规范并减小田坎占地量可增加水田面积,同时也可为以后进行机械化生产打下基础,同时新修囤水田,提高夏季伏旱天气的抗旱能力。“蓄水池-山坪塘-水田”复合系统的优化布局和设计满足了丘陵山区的微地形特征和适度规模经营要求,能够有效治理丘陵山区耕地破碎化问题,满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要求;优化农田水利设施空间布局,形成投资少、见效快、形式灵活、取水方便而又灌溉保证率高的农业灌排水利体系;解决了丘陵山区崎岖地貌背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问题。
蒋潞遥[10](2019)在《重庆市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重庆市万州区作为三峡库区腹心,面临着河流水面上升导致的土地资源减少和移民安置搬迁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等人地矛盾问题。缓解人地矛盾,形成良性循环效应,促进万州区可持续发展,是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存在的必要条件。本文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人口子系统和土地子系统构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正是由内部子系统之间在一定地域条件下相互影响、作用及耦合而共同衍生出的复合整体,其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为人口系统与土地系统自身运行过程中呈现的稳定状态以及人口系统与土地系统之间通过内部主要关联的元素互动耦合所呈现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万州区人口子系统和土地子系统属性特征作为标识,分别探索两大子系统自身变化发展的稳定状态、两者在空间分布差异中互动协调程度以及系统整体在演变过程的协调程度,据此识别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程度,从局部到整体层层剖析人地矛盾程度,揭示人地关系的本质,分析主要限制性因素,探索实现系统协同发展途径,初步形成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实现万州区以“人地协同发展”为前提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与理论借鉴。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万州区人口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正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系统内的主要属性数量和结构处于发展过程中相对不稳定状态。万州区土地系统正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处于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属性的不稳定状态。(2)万州区人口数量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较为协同,通过人口密度与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人口密度与土地综合利用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性,因此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人口空间集聚程度越高的区域,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变化量保持着相对较高水平。万州区人口结构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协同程度较低,其中城镇人口变化与城镇用地变化协同程度较低;农村人口变化与农村建设用地变化协同程度较低;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用地变化协同程度低。(3)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发展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现实状态处于一般协同状态,大部分乡镇(街道)在一般协同状态的贴近度数值较低且时空分布差异大,说明系统内部元素的相互协调作用并未呈现整体协同效应,系统整体协同程度有待加强。从时间维度上看,从2008年到2017年间,大多数年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贴近度在2级具有最大值,表明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在整体上处于一般协同状态,且贴近度数值较低,协同发展程度不高。从空间维度上看,万州区52个乡镇(街道)中有32个乡镇(街道)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性的综合贴近度在2级上具有最大值,表明各乡镇(街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普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且贴近度数值较低,协同发展程度不高。(4)影响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程度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包括海拔、土壤污染指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有林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城镇用地人口负载量、到中心城市距离等9项,通过地理探测器测算各因子的决定力值,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的决定力值分别为0.5004、0.5246、0.4439、0.4944、0.4593、0.4575、0.5017、0.4594、0.5163。(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探索实现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途径:强化城乡人地协同,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路径。(6)根据上述研究,为促进万州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对落后区域的社会资源供给,支持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输送人才等资源,缩小地区实力差异;规划人口密集区外围小城镇建设,舒缓人口过密区压力,改善人口空间分布失衡状况,促进人口均衡平稳的发展;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加强产业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联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区域内移民安置区和实施高山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观光体验旅游,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与库区其他旅游区域实现联动发展。
二、县域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域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资源贫困理论 |
1.3.4 空间贫困理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脆弱性 |
1.4.2 经济贫困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和水资源 |
2.1.5 生态环境问题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
2.2.2 贫困状况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
2.3.2 经济贫困数据 |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相关建议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3)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型水库及其屏障带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2.3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
1.2.4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 |
3.1.2 MODIS地表温度 |
3.1.3 MODIS植被指数 |
3.1.4 DEM数据高程数据 |
3.1.5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
3.1.6 土壤数据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LandsatTM/ETM+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2 土地利用数据解译 |
3.2.3 MODIS数据合成与计算 |
第4章 屏障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4.1 相关理论及方法 |
4.1.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4.1.2 土地利用程度 |
4.1.3 土地利用区位指数 |
4.1.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4.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 |
4.2.1 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分析 |
4.2.2 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分析 |
4.3 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 |
4.4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 |
4.5 土地利用区位指数研究 |
4.6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4 评价指标筛选 |
5.5 单因子评价指标分析 |
5.5.1 高程因子 |
5.5.2 坡度因子 |
5.5.3 坡向因子 |
5.5.4 植被覆盖度因子 |
5.5.5 地表温度因子 |
5.5.6 地表降雨量因子 |
5.5.7 土壤类型因子 |
5.5.8 土层厚度因子 |
5.5.9 土壤pH因子 |
5.5.10 覆被类型因子 |
5.5.11 道路边缘度因子 |
5.5.12 水系边缘度因子 |
5.6 评价体系构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 |
6.1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因子层分析 |
6.1.1 地形地貌敏感性 |
6.1.2 气候条件敏感性 |
6.1.3 土壤侵蚀敏感性 |
6.1.4 人为干扰敏感性 |
6.2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总体分析 |
6.2.1 全域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时空分析 |
6.2.2 基于不同地类的生态敏感值总体分析 |
6.2.3 基于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敏感值分析 |
6.2.4 基于不同地类的生态敏感性等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预测分析 |
7.1 CA-MarKov模型原理 |
7.1.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7.1.2 MarKov模型 |
7.1.3 MCE模型 |
7.2 CA-Markov预测模型构建 |
7.2.1 数据预处理 |
7.2.2 概率转移矩阵的生成 |
7.2.3 适宜性图集生成 |
7.2.4 相关参数设定 |
7.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7.3.1 2018 年生态敏感性模拟预测 |
7.3.2 精度检验 |
7.4 2027 年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预测结果 |
7.5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优化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4)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1.2.2 LUCC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万州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选取 |
3.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3.3.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
3.5.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
3.5.2 驱动因子的选取及检验 |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4.1 构建Markov-FLUS模型原理及概述 |
4.2 FLUS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 |
4.2.1 转换规则 |
4.2.2 土地需求预测分析 |
4.2.3 制作基于神经网络的适宜性概率图集 |
4.2.4 土地利用变化邻域因子设置 |
4.3 模拟结果及精度验证 |
4.3.1 万州区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分布情况 |
4.3.2 数量精度及空间精度的验证 |
4.4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
4.4.1 情景一:自然发展情景 |
4.4.2 情景二:耕地保护情景 |
4.4.3 情景三:生态保护情景 |
4.4.4 情景四:综合发展情景 |
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5.1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
4.5.2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比 |
4.5.3 构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 |
第5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5.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概念 |
5.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
5.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 |
5.2 构建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 |
5.2.1 设置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2.3 约束条件的构建 |
5.2.4 预测模型的相关设置 |
5.2.5 模型求解 |
5.3 优化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优化结果分析 |
5.3.2 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5)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人口流动研究在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性 |
1.1.2 近年来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和尺度的转移 |
1.1.3 重庆地区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2 人口流动研究现状 |
1.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4 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问题凝练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从人口流动角度探索空间规划理论 |
1.5.2 为县域城镇化、城镇体系提供参考 |
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整体研究方案 |
2.1 研究样本选择及基本概况 |
2.1.1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格局 |
2.1.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研究样本选择 |
2.1.3 研究样本基本概况 |
2.2 研究样本县域人口流动现状统计特征 |
2.2.1 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 |
2.2.2 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 |
2.2.3 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 |
2.3 研究方案设计 |
2.3.1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认识 |
2.3.2 整体研究思路 |
2.3.3 具体研究方案 |
2.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原理 |
2.4.1 网络要素解析 |
2.4.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 |
2.4.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连线 |
2.4.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面域 |
2.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 |
2.5.1 数据收集 |
2.5.2 节点数据处理 |
2.5.3 连线数据处理 |
2.5.4 网络模型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刻画 |
3.1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思路 |
3.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整体特征 |
3.2.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2.2 计算结果 |
3.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局部特征 |
3.3.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3.2 计算结果 |
3.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特征 |
3.4.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4.2 计算结果 |
3.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基本特征总结 |
3.5.1 网络整体特征 |
3.5.2 网络局部特征 |
3.5.3 网络节点特征 |
4 基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
4.1 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 |
4.1.1 整体特征: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空间疏密差异显着 |
4.1.2 社团特征:人口流动紧密联系社团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 |
4.1.3 节点特征: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 |
4.2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趋势判断 |
4.2.1 人口流动趋势预判 |
4.2.2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发展 |
4.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模式总结 |
4.3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 |
4.3.1 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
4.3.2 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形成对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4.3.3 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表 |
A.重庆各区县近五年常住人口与人口流动情况 |
B.巫山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C.万州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D.长寿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致谢 |
(6)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基本概念阐述 |
1.3.2 相关基础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2.1.1 人口变化分析 |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2.2 移民安居情况 |
2.2.1 城市住区分类 |
2.2.2 移民住区调研 |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2.4 民生情况 |
2.4.1 经济发展分析 |
2.4.2 产业结构分析 |
2.4.3 人民收入分析 |
2.5 生态环境情况 |
2.5.1 城市生态格局 |
2.5.2 现状环境质量 |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6.1 交通基础设施 |
2.6.2 市政基础设施 |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2.9 本章小结 |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1.2 移民安居情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民生情况 |
3.1.5 生态环境情况 |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2.2 移民安居情况 |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2.4 民生情况 |
3.2.5 生态环境情况 |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1 人类社会系统 |
5.1.2 地域环境系统 |
5.1.3 支撑体系系统 |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2.1 人类社会系统 |
5.2.2 地域环境系统 |
5.2.3 支撑体系系统 |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3.1 人类社会系统 |
5.3.2 地域环境系统 |
5.3.3 支撑体系系统 |
5.4 评价结论 |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E调查问卷设计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
1.2 研究对象 |
1.2.1 空间规划体系 |
1.2.2 重庆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
2.5 小结 |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
3.4.1 总体构思 |
3.4.2 整体框架 |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1.3 小结 |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2.3 小结 |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3.3 小结 |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4.3 小结 |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
5.6 小结 |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
6.7 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
7.2 主要创新 |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生态移民过程中山地城镇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移民相关研究 |
1.2.2 区域差异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界定与理论框架 |
2.1 研究界定 |
2.1.1 生态移民 |
2.1.2 区域差异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迁移理论与研究 |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3 外力干扰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机理 |
2.2.4 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差异的互动分析 |
2.3 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实证分析 |
3.1 研究区域选择和划分 |
3.1.1 选择依据 |
3.1.2 万州区自然条件概况 |
3.1.3 万州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4 研究区域界定与划分 |
3.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3.2.1 方法选择 |
3.2.2 变量及其说明 |
3.2.3 回归模型 |
3.2.4 数据来源 |
3.3 探索性分析 |
3.4 回归分析 |
3.4.1 生态移民背景下区域社会发展差异 |
3.4.2 生态移民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 |
3.5 研究结果的讨论 |
3.5.1 建设用地增长 |
3.5.2 总人口增长 |
3.5.3 当地农村劳动力占比增长 |
3.5.4 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 |
3.6 实证分析结论 |
3.7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
3.7.1 全局地、动态地制定、实施及评估区域发展计划 |
3.7.2 从空间布局优化角度促进山地城镇协调发展 |
3.7.3 从产业发展和区域关系角度促进山地城镇协调发展 |
3.7.4 从人力资本和信息要素角度促进山地城镇协调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重庆市丘陵区小型蓄水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丘陵区蓄水池 |
1.2 丘陵区山坪塘蓄水能力 |
1.3 丘陵区水田集雨功能 |
1.4 丘陵区“蓄水池-山坪塘-水田”复合蓄水工程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丘陵区蓄水池规划和设计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丘陵区山坪塘规划和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丘陵区水田规划和设计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蓄水池-山坪塘-水田”蓄水工程规划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与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重庆市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口系统和土地系统主要属性特征研究进展 |
1.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及演变规律 |
2.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性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人地协调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同机理 |
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协同关系 |
第3章 万州区人口系统和土地系统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
3.1 万州区人口系统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
3.1.1 人口系统数量属性特征分析 |
3.1.2 人口系统结构属性特征分析 |
3.1.3 人口系统空间分布属性特征分析 |
3.2 万州区土地系统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
3.2.1 土地系统数量属性特征分析 |
3.2.2 土地系统空间分布属性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性分析 |
4.1 人口数量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4.2 人口结构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4.2.1 城乡人口结构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4.2.2 人口年龄结构与土地类型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5.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整体思路与主要方法 |
5.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 |
5.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设定 |
5.2.2 指标选择及构建 |
5.2.3 主要指标说明 |
5.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的经典域确定 |
5.4 基于时间维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5.5 基于空间维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
6.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6.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7章 实现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的途径和建议 |
7.1 实现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的途径 |
7.1.1 强化城乡人地协同,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7.1.2 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路径 |
7.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评述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评述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县域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丘陵山区“旱改水”适宜性及整治技术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D]. 罗晓虹. 西南大学, 2021
-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3]三峡库区屏障带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陈鹏.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4]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陈兵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5]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D]. 张四朋. 重庆大学, 2019(01)
- [6]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7]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8]生态移民过程中山地城镇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D]. 蒋心韵. 重庆大学, 2019(01)
- [9]重庆市丘陵区小型蓄水工程研究[D]. 何灿. 西南大学, 2019(01)
- [10]重庆市万州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蒋潞遥. 西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