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区种植香茅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石灰岩区种植香茅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一、石灰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俞[1](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吴清林[2](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刘哲[3](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巨大,渠首和河南省境内丹江口水库库区均位于淅川县,该地区由石质荒漠化引发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具有非喀斯特地区典型代表性。因此,以淅川县为对象,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运用地理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等学科理论,基于3S技术,采用现场综合调查与人机交互解译、系统分析等方法,利用多波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相关数据图件成果资料和ARCGIS、ENVI、FRAGSTATS FOR ARCVIEW等软件,通过计算分析研究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景观格局特征、防治模式和防治技术,研究结论如下:(1)淅川县国土总面积为2819.8045km2,其中石质荒漠化面积745.5393km2,占到了该地区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面积分别为54.7506km2、80.5671km2、228.2166km2、382.005km2,分别占淅川县国土总面积的1.94%、2.86%、8.09%、13.55%。(2)通过岩性、图斑坡度、坡向、平均海拔等空间特征分析,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海拔高程200500m、碳酸盐岩组、SSW坡向、坡度8o25o区域范围。淅川县的地质岩性分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各岩组范围的石质荒漠化分布面积分别为461.59km2、164.54km2、119.2km2、66.86km2、40.63km2,平均发生率分别为58.26%、23.56%、1.96%、30.74%、24.98%;重度、中度、轻度、潜在四种程度石质荒漠化在碳酸盐岩组地区面积比例高于碎屑岩组、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多层土体岩性地区,分别达54.60%71.03%、17.95%23.91%、4.79%12.26%、2.17%7.98%、1.25%2.90%。石质荒漠化图斑在坡度15o25o范围内的面积最大,达到了322.767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43.29%;>35o范围内的石质荒漠化图斑面积最小,为2.6793km2,仅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0.36%;8o25o范围内图斑总计面积588.0015km2,占78.87%;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在小于25o时随坡度增加面积呈上升趋势,坡度超过25o以随坡度增加面积呈下降趋势,坡度超过35o时,面积分布极少。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S坡向区域,面积为229.3893km2,占到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30.77%,SE、SW坡向面积为311.4495km2,占40.66%,E、W、NE、NW、N坡向面积为213.0066km2,占28.57%;N坡向面积最小,仅13.9500km2,只占1.87%;石质荒漠化分布按顺时针从N坡向随着坡向转变面积呈上升趋势,到S坡向时面积达到最大,随着坡向继续顺时针转换分布面积呈下降趋势,石质荒漠化面积变幅由大到小依次是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2005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为554.7981km2,占到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74.38%;小于2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57.9051km2,占7.76%;大于5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133.1361km2,占17.86%;7008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最小,仅13.8582km2,只占1.86%;一般情况下,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随着海拔高程升高而增大,在200500m海拔高程带上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石质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小,当海拔高程升到700800m时,石质荒漠土地面积最小;当海拔高程高于800m时石质荒漠化面积仅有小幅度增加。(3)通过分析,碳酸盐岩分区的石质荒漠化景观明显比最为破碎,治理和恢复需求更加迫切;碎屑岩分区、变质岩分区、侵入岩分区和多层土体分区景观斑块较少,相对斑块密度小,生态治理恢复上相比较碳酸盐岩分区难度较小。石质荒漠化分布不均匀,非、潜在和轻度石质荒漠化是主导景观类型,对整体景观影响程度高于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单个斑块面积均较小,重度石质荒漠化呈现零星分布的零散状态,破碎度较高;研究将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划分为重度石质荒漠化斑块集中分布型、轻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潜在石质荒漠化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重度石质荒漠化与非石质荒漠化潜在石质荒漠化斑块混合分布型、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5种类型。(4)从景观尺度上划分5种景观格局类型,从坡面沟道、流域、区域划分景观格局尺度。通过研究,重度石质荒漠化集中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与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植被盖度;轻度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保护、开发和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加强水土保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防止潜在石质荒漠化、无石质荒漠化基质的继续破坏,控制裸岩斑块的连通扩大,减少其成为景观基质的可能性;重度与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混合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以治理重度石质荒漠化为主,潜在石质荒漠化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措施布设,非石质荒漠化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全面保护。对不同石质荒漠化区域特点和应用实例,通过研究分析适用条件、模式配置、树草种选择,总结提出石质荒漠化防治模式主要有封山育林植被恢复、生态型高效速生林灌草、综合利用型林草立体优化、山地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5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阐述了封山护林(植被管护)、封山育林(草)、人工造林(种草)仿自然群落构建、低效林改造术、生态农业术等生物防治技术和石鱼鳞坑、石谷坊、土地整理等工程防治技术;重点研究总结了大穴整地、石块垒砌与客土、爆破整地、空压钻探生物整地技术和坑面覆盖、坑面覆膜、坑面盖石、盖草、保水剂表面覆盖、施用保水剂、节水保水技术等生物关键措施技术。

王国重,李中原,屈建钢,双瑞,张武云,越飞[4](2016)在《桃庄河小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文中指出桃庄河小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1条支流,自然资源丰富,但因地处土石山区土壤质量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环保观念淡漠,粗放掠夺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在对该流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前景。

罗鼎[5](2015)在《石漠化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技术与示范》文中指出喀斯特环境,一面是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另一面则是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同程度等级的石漠化广泛分布于喀斯特环境脆弱地区。对于这样的石漠化地区为了实现当地居民能够长期居住,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修复,治理这些广泛分布的石漠化区域,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在研究中选取贵州两种典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高原山地”和“喀斯特高原峡谷”分别建立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在示范区内研究植物篱的保水固土技术,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寻找更好的治理措施。2012到2015年间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内选择朝营小流域,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内选择顶坛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以生态恢复治理、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工程运用、土地整理与恢复、地理科学等理论支撑,在文献查阅、野外调查、野外监测、植物篱种植实验、土壤性质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完成文献收集、野外调查、野外监测、实验分析等工作。解决喀斯特坡地植物篱研究中在植物篱选种、植物篱种植的空间结构设计、以及植物篱的保水固土效益分析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石漠化坡地植物篱与石漠化环境的水土特征关系;以刺梨、火棘、香根草、皇竹草、扁穗雀麦等构建植物篱,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了植物篱对石漠化坡地土壤水土流失量、土壤性质(土容重、孔隙度、养分含量及分布、抗剪性能、抗冲性)变化的影响;根据研究的特点构建了石漠化坡地植物篱模式,在研究区开展了示范;通过具体的监测评价,分析了植物篱保水固土的效果。最终实现植物篱在石漠化坡地种植中选种的区域适宜性与效果最佳化;实现植物篱空间结构布设的优化,效益最高,保水固土效果最佳;综合相关因素分析影响植物篱效益及体现植物篱效益的内容。为全省乃至西南整个石漠化地区未来石漠化的治理、水土保持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技术和模式。①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物种选择。石漠化坡地植物篱在物种选择上,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第一选择当地原生物种;第二是采用在示范区抗冻耐旱研究中选择或者培育的物种;第三引进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物种;第四在满足前三项中至少一项的情况下选择未来具有更大经济效益的物种。通过选择增加了植物物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宜性,在植物篱的种植中能保证更高的存活率,在实现植物篱保水固土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能力、适当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石漠化坡地植物篱建立了一个调查筛选、研究论证、实践操作三维一体的物种选择方式,把研究试验点选择在具有突出特点的研究区域,结合当地植物物种的特征,对比传统植物篱物种与他们在相同喀斯特环境下的优劣,选取最有优势的物种进行成篱种植。②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空间结构。在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空间结构方面研究了密植型植物篱、灌草高矮搭配型植物篱、间作型植物篱、间隔型植物篱、填空型植物篱、坡改梯与植物篱等几种空间布设形式。其中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篱在行距、株距、带间距、带幅宽度、植物篱高度等内容上作了限制。在植物篱的不同阶段空间利用方面,采用了灌草搭配方式,在前期阶段主要利用以草为主的植物篱,中间阶段把以草为主的植物篱逐步培育成以灌木为主的植物篱,后期阶段形成了以灌木为主的更加稳定的植物篱空间配置结构。③植物篱物种组合。植物篱在物种组合方面设计实施了刺梨+黑麦草、刺梨+火棘、火棘+高羊茅、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皇竹草+扁穗雀麦、仙人掌+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坡改梯等多种模式。不同组合模式的植物篱适合种植于特定条件的土地利用类型上,在气候偏温凉一些的撒拉溪示范区种植温凉型的草本植物与小灌木的组合模式,在干热的花江示范区顶坛小流域种植耐热的草本植物与灌木相结合的模式。④石漠化坡植物篱保水固土的显着效果。石漠化坡地植物篱可以有效减少径流量和泥沙量。首先是植物篱自身具有的截留水分功能能够大量地截留降雨与产生的部分坡面流;其次是植物篱的种植增加了土壤的空隙度,使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保水性能得到加强;再次是植物篱的种植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度,致使降水直接对地面的作用得到减弱,既能减少径流量又能减少泥沙量。与正常耕作的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较,植物篱减流的作用基本在30%到60%之间,最高接近70%;植物篱的减沙作用平均在70%左右,最高接近90%。⑤植物篱与石漠化环境的特殊关系。考虑到喀斯特环境的特殊性,由于石漠化的分布,在地表植被覆盖度低的条件下区域土壤覆盖也相对较低,地表土壤缺失现象严重,导致理论上应该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流失量不足,大量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侵蚀量甚至达不到相应侵蚀强度等级下的最低侵蚀量。在这样的区域,植物篱一方面很难种植成功,即使种植成功,保水固土的效果也很难得到展现。⑥植物篱监测方式评价体系。研究中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监测通过指标选取、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监测中主要分析了与植物篱相关的基础条件及与保水固土相关的条件,在定量分析方面形成了一套监测数据。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定性的分析与定量的监测相结合,在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生态效益,尤其是水土保持效益方面的评价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评价体系。尽管在这些监测方式或者评价体系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相对于整个的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研究来说,依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在未来需要继续研究。这些内容涉及道了监测方式的补充完善、评价体系的修改完善。⑦石漠化坡地植物篱的其他研究内容。在研究过程中,围绕植物篱的保水固土技术为中心,研究内容重点在于植物篱的保水和固土两个方面。对于其他一些与植物篱相关的重要研究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特别在植物篱的土壤肥力保持及增肥(土壤营养元素的保持)方面的内容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继续进行研究。在植物篱的选种方面,虽然也考虑到了对当地适宜于植物篱种植的植物物种进行了筛选,但是对整个喀斯特环境的物种适宜性分析不足,在喀斯特环境条件下,整个区域中灌木林占据了植物类型的优势群落,也是喀斯特环境自然恢复最为迅速的植物群落结构。在未来的研究中怎样把石漠化坡地植物篱与喀斯特地区的优势灌木林结合起来,实现新型的水土保持方式,开发喀斯特地区的灌木林资源,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内容。

慕宗杰[6](2013)在《固沙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虽然沙化草地的植被盖度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物种资源也在逐渐丧失,但在这些地带仍然存在着很多适应于沙漠里生长的耐旱、耐盐碱、抗旱的植物。利用防风固沙植物的生长特性,加大其在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上的建植,可以达到降低风速、防止风蚀、固定流沙、保护沙地生物资源和改善沙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综述了固沙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态价值、生态适应性,以及固沙植物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覃逸明,钱善勤,蓝群,张雪莲[7](2013)在《广西合山市煤矿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文中指出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广西合山市煤矿废弃地的植被现状和废弃地立地条件进行调查表明: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共87种,隶属于39科61属;合山废弃地主要分为煤矿生产废弃地、煤场和煤矸石堆场、特殊河道及矿山路段建设等类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合山煤矿废弃地进行植被生态恢复的原则;并结合合山市实际情况,围绕国家矿山生态公园的建设,提出不同的植被恢复配置模式、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管理等建议,以期为合山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刘金祥,张涛[8](2013)在《龙须草的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龙须草是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纤维草本植物,被造纸部门誉为"群草之冠"、"草中之宝",是目前唯一能全部代替树木造纸的牧草.龙须草高0.4~1.2m,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且纤维细长质韧,易成浆,易漂白,成品的质量指标介于针叶木浆与阔叶木浆之间,并且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龙须草还具有药用、草水土保持及环境修复等功能、一次性种植可连续10年受益.目前在湛江大工业时代,大力种植龙须草代替桉树有重要的现实与生态意义.

徐卓,刘芸,尹小华,朱小龙[9](2012)在《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贫困人口集中.在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合理利用喀斯特山地林下(隙)资源,重点发展林-草、药、果等立体种植养殖综合模式及喀斯特生态旅游,保护和恢复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宋涛[10](2012)在《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文中认为石山灌草丛草地的退化,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人为因素主要是一些生产性活动,如火烧和过度放牧,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植被类型、种类组成、现存量、土壤及演替有着直接影响。但相关研究未见公开文献报道。为探讨影响石山灌草丛草地退化与岩溶环境的关系,找出退化的主要环境问题,在位于广西马山县乔利镇的马山县种羊场的石山灌草丛草地上,进行了过牧和火烧和对石山灌草丛草地植被类型、地上现存量和土壤影响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草地草本植被特征、草地植被的含水量和草地物种数量与草地发育程度呈负相关;草地灌木植被特征、草地植被的现存量、立枯体和凋落物与草地发育程度呈正相关。草地退化程度变化趋势是:火烧组>过度放牧>对照组。过度放牧草地平均现存量为871.06g/m2,火烧后草地平均现存量为683.47g/m2,对照组草地平均现存量为1492.00g/m2。过度放牧草地平均盖度为50.4%,火烧后草地平均盖度为73.4%,对照组草地平均盖度为83.2%。过度放牧草地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为38.4cm,火烧后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为41.6cm,对照组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为55.2cm。过度放牧草地平均种数为16.2种/m2,火烧后草地平均种数为14.3种/m2,对照组草地平均种数为12.4种/m2。三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石山灌丛草地各处理组牧草等级综合评价,过度放牧草地牧草“三级”,“Ⅲ等”;火烧后草地牧草“三级”,“Ⅲ等”;对照组草地牧草“一级”,“Ⅲ等”。(2)试验各分组采集的牧草营养成分差异不显着(P>0.05),粗蛋白质含量为7.5%,粗脂肪含量为4.45%,粗纤维含量为43.0%,无氮浸出物含量为37.5%,粗灰分含量为7.15%。试验各分组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着(P>0.05)过度放牧组为938.92g/d,对照组为914.91g/d,火烧组为890.85g/d。试验各分组排粪干物质量差异不显着(P>0.05)过度放牧组为307.01g/d,对照组为311.34g/d,火烧组为295.84g/d。不同分组牧草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为66%,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74%,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为76%,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51%,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为85%。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度放牧组平均为53.04g/d·N,对照组平均为51.12g/d·N,火烧组平均为50.34g/d·N,基本能满足蛋白质47g/d·N山羊的营养生长需要量。经过综合估算得出不同处理组草地的载畜量为:对照组5.63只/公顷,火烧组4.7只/公顷,过度放牧组4.15只/公顷。(3)三个处理组土壤含水量比较;对照组>火烧组>过牧组,含水量山脚>山腰>山顶。草地土壤化学性质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含量均以对照组最高,过度放牧组次之,火烧组最低。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养分中全钾的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增,pH值火烧组最高,过度放牧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而且土壤呈现出上层的pH值大于下层的pH值的变化趋势。草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过度放牧样地表层为0.624,属于第四等肥力;火烧样地表层为0.531,属于第五等肥力,对照组样地表层为0.846,属于第二等肥力。

二、石灰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石漠化成因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石漠化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3 石漠化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4 石漠化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石质荒漠化分布特征研究
        1.3.2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1.3.3 石质荒漠化防治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2.4 石质荒漠化概况
        2.4.1 石质荒漠化现状
        2.4.2 石质荒漠化成因
        2.4.3 石质荒漠化危害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案
    3.2 研究方法
        3.2.1 遥感数据
        3.2.2 数据处理
        3.2.3 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
        3.2.4 景观格局分析
        3.2.5 景观生态模型构建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3.4.2 可行性
        3.4.3 创新点
4 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4.1 石质荒漠化分级分类标准
        4.1.1 石质荒漠化土地判别标准
        4.1.2 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标准
        4.1.3 石质荒漠化遥感解译结果
    4.2 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4.2.1 岩性与石质荒漠化
        4.2.2 坡度与石质荒漠化
        4.2.3 坡向与石质荒漠化
        4.2.4 高程与石质荒漠化
    4.3 小结
5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特征
    5.1 景观格局指数
    5.2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5.2.1 不同岩性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5.2.2 不同等级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5.3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
    5.4 小结
6 石质荒漠化防治
    6.1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尺度划分
    6.2 各景观类型石质荒漠化防治对策
        6.2.1 重度石质荒漠化集中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6.2.2 轻度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6.2.3 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6.2.4 重度与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混合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6.2.5 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6.3 石质荒漠化治理模式
        6.3.1 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
        6.3.2 生态型高效速生林灌草模式
        6.3.3 综合利用型林草立体优化模式
        6.3.4 山地生态农业模式
        6.3.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
    6.4 石质荒漠化防治技术
        6.4.1 生物防治技术
        6.4.2 工程防治技术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4)桃庄河小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小流域概况
1 制约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1.1 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1.2 土层薄养分量不高,农业靠天吃饭
    1.3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2 小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1 节能环保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2 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2.3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3 结语

(5)石漠化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植物篱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的植物篱
    3 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国内外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目前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示范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示范区基本特征
    4 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植物篱保水固土机理研究
    1 植物篱保水固土的原理
    2 植物篱的空间构成及保水固土机理
        2.1 植物篱间距保水固土机理
        2.2 植物篱行距保水固土机理
        2.3 植物篱根系保水固土机理
    3 植物篱种植物种筛选过程
四、喀斯特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模式构建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2.1 环境立地条件
        2.2 生物条件
    3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4.1 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石漠化坡地植物篱模式
        4.2 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环境石漠化坡地植物篱模式
    5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五、喀斯特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技术研发
    1 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
        1.1 植物篱物种的选择
        1.2 植物篱空间结构
        1.3 不同物种植物篱的组合
        1.4 植物篱种植方式
        1.5 植物篱的实地布设原则
    2 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
        2.1 植物篱物种的选择
        2.2 植物篱空间结构
        2.3 不同类型植物篱的组合
        2.4 植物篱种植方式
        2.5 植物篱的实地布设原则
    3 不同小流域技术对比
六、喀斯特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技术示范
    1 示范点布局与范围
    2 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2.1 示范点生态环境问题
        2.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2.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3 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3.1 示范点生态环境问题
        3.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4 不同小流域示范建设成效的对比
七、效益监测评价
    1 监测评价原则
    2 植物篱监测指标体系
        2.1 朝营小流域
        2.2 顶坛小流域
    3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
        3.1 朝营小流域
        3.2 顶坛小流域
    4 实验与过程
        4.1 样品采集与样品处理
        4.2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
    5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6 植物篱效益评价
        6.1 植物篱种植对土壤保水固土的影响
        6.2 植物篱植物篱保水固土的效益展现
        6.3 植物篱的其他效益
八、模式适宜性推广应用评价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2 推广适宜性分析
        2.1 推广适宜性原则
        2.2 推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推广范围分析
    4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九、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附表 4
附表 5
致谢

(6)固沙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固沙植物的基本特征
2 固沙植物的生态价值
3 固沙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4 固沙植物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4.1 环境对固沙植物的影响
    4.2 固沙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5 小结

(7)广西合山市煤矿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环境概况
    1.1 区域环境
    1.2 植被情况
2 煤矿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
    2.1 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
    2.2 遵循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工程
    2.3 尽可能使用地方物种
    2.4 自然恢复与人工辅助。
    2.5 注重区域治理与开发兼顾
3 合山煤矿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实践
    3.1 废弃地立地条件分析。
    3.2 矿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
        3.2.1 植物物种的筛选和种植
        3.2.2 生态恢复的对策选择
        3.2.3 种群结构和群落结构的配置
        3.2.4 主要生态恢复措施
        3.2.5 植被恢复的生态管理
        3.2.6 建造地质生态公园
4 结语

(8)龙须草的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龙须草的生物学特性
    1.1 龙须草的生物学特征
    1.2 龙须草的繁殖特征
    1.3 龙须草的栽培管理
    1.4 湛江水热资源丰富,适宜龙须草生长
2 龙须草的应用开发
    2.1 造纸的良好原料
    2.2 编织工艺品的纤维原料
    2.3 草水土保持及修复的先锋植物
    2.4 龙须草的有效成分及药用性能
3 小 结

(9)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 (隙) 经济发展模式
    2.1 林牧模式
        2.1.1 林-皇竹草-畜 (禽) 模式
        2.1.2 林-桑-畜 (禽) 模式
    2.2 林药模式
    2.3 林豆模式
    2.4 林果模式
    2.5 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旅游
3 结 论

(10)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石山灌丛草地的研究
        1.1.1 石山灌丛草地土壤的特征
        1.1.2 石山灌丛草地植被的特征
    1.2 过度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1.2.1 草地载畜量的估测
    1.3 过度放牧对石山灌丛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 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的影响
    1.5 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6 草地退化程度诊断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1 马山县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和土地资源
    2.5 植被调查
第三章 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的影响
    3.1 试验目的
    3.2 草地植被特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2.1 草地野外调查方案
        3.2.2 植被盖度和平均高度
        3.2.3 每个种的高度和株数
        3.2.4 每个种的地上现存量和立枯物量
        3.2.5 总凋落物量
    3.3 分析与统计方法
    3.4 植被调查分析结果
        3.4.1 影响草地植被退化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3.4.2 草地植被特征主成分因子比较
        3.4.3 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灌丛草地可食性牧草的种类和现存量的影响
    3.5 石山灌丛草地等级评价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过度放牧和火烧后的草地牧草表观消化率和可载畜量
    4.0 试验目的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动物选择和准备
        4.1.2 试验日粮的采集和营养水平
        4.1.3 表观消化率的试验方案
        4.1.4 草样和粪样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4.2 山羊的体型外貌和营养需要
    4.3 统计分析
    4.4 黑山羊消化试验结果
        4.4.1 退化后的石山灌丛植被牧草组成及营养价值
        4.4.2 黑山羊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结果
        4.4.3 黑山羊粪的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4.4.4 黑山羊对各组混合牧草的消化率的比较
    4.5 灌丛草地载畜量的估计结果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土壤的影响
    5.1 试验目的
    5.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内容和方法
        5.2.1 土壤样品的制备
        5.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5.3 土壤理化性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计算
    5.4 统计分析
    5.5 结果分析
        5.5.1 土壤机械组成
        5.5.2 土壤含水量
        5.5.3 土壤有机质
        5.5.4 土壤全氮和速效氮
        5.5.5. 土壤全磷
        5.5.6 土壤全钾
        5.5.7 土壤pH值
    5.6 石山灌丛草地土壤退化评价
        5.6.1 不同处理组的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评价
    5.7 讨论
    5.8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表

四、石灰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D]. 刘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4]桃庄河小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J]. 王国重,李中原,屈建钢,双瑞,张武云,越飞. 灌溉排水学报, 2016(S1)
  • [5]石漠化坡地植物篱保水固土技术与示范[D]. 罗鼎.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2)
  • [6]固沙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J]. 慕宗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12)
  • [7]广西合山市煤矿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J]. 覃逸明,钱善勤,蓝群,张雪莲. 柳州师专学报, 2013(06)
  • [8]龙须草的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刘金祥,张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9]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徐卓,刘芸,尹小华,朱小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 [10]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 宋涛. 广西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石灰岩区种植香茅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