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

1 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

一、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孙琳[1](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T1DM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患者进行性的胰岛功能下降导致其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鉴于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和随之出现的多系统并发症,T1DM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T1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相关的研究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除了CD4+T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家族(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ed molecular family,SLAMF)被报道在多种免疫异常疾病中表达异常,并显着影响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然而对T1DM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的表达情况未被报道,且对于T1DM中SLAMF分子如何通过影响CD8+T细胞功能仍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课题通过对T1DM患者及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模型(non-obese diabetic,NOD)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及SLAMF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mRNA测序及相关的体外细胞实验,以期探讨T1DM免疫系统异常分化及SLAMF分子表达对T1DM免疫微环境下CD8+T细胞功能和命运的影响。研究方法:(1)对T1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检测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的表达情况;(2)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1DM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SLAMF4分子与细胞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进行体重、随机血糖监测及小鼠尾静脉采血,对小鼠胰腺组织留取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炎细胞浸润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外周血、胰腺引流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得到纯化的T1DM患者的SLAMF4+CD8+T细胞和SLAMF4-CD8+T细胞,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及临床意义;(5)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细胞中CD8+T细胞,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下进行培养,检测作用不同时间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6)采用磁珠分选联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正常健康人SLAMF4阳性CD8 T细胞和SLAMF4阴性CD 8 T细胞分别进行分选,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进行体外扩增,用CFSE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Day6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比例与HCs比较存在异常,表现为CD4+T细胞和B细胞比例增多,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总NK细胞及其CD56dim亚群的NK细胞比例减低,CD56bright亚群的NK细胞比例升高。与HCs相比,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SLAMF4阳性的总T细胞百分比降低,且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明显降低;SLAMF3分子表达在B淋巴细胞比例有所降低,SLAMF5在NK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且与SLAMF4阴性CD8+T细胞相比,SLAMF4阳性CD8+T细胞具备更强的分泌促炎因子IFN-γ和TNF-a的能力;在与T1DM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的分析中,发现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1DM病程呈负相关。(3)与同周龄的Balb/c小鼠相比,NOD小鼠CD4+T细胞及CD4+CD25+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m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中SLAMF4作用后的CD8+T细胞表现出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也有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说明SLAFM4在1型糖尿病中调控CD8+T细胞的活性与命运。(5)通过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D8+T淋巴细胞发现,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可促进SLAMF4在脐带血na?ve CD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随着免疫活化的时间延长,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调。(6)通过SLAMF4阳性CD8+T细胞和SLAMF4阴性CD8+T细胞经CFSE标记后体外培养,发现SLAMF4阴性CD8+T细胞对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TCR刺激更敏感、更易扩增,增殖能力强,而SLAMF4阳性CD8+T细胞更容易凋亡。研究结论:(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分化比例与HCs相比存在异常,且外周血T细胞及B细胞表面多种SLAM分子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果,这在T1DM及T2DM之间存在一定共性和不同之处。(2)与HCs相比,T1DM患者SLAMF4阳性CD8 T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且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有关。在T1DM患者中,SLAMF4+CD8+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1型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3)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发现NOD小鼠也存在外周血T细胞异常分化状态。且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百分比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患者CD8+T细胞功能调控及凋亡显着相关,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增殖能力较差且更容易凋亡,故体内持续抗原刺激会导致表达SLAMF4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使其发挥类似调定点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分析了T1DM疾病模型中的SLAMF分子家族的表达谱,为SLAMF分子与T1DM免疫细胞的调控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了在1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中SLAMF4表达对CD8+T细胞的功能影响和命运的调控及SLAMF4阳性CD8+T细胞比例变化的具体机制,提示SLAMF4分子可能为T1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或免疫干预提供新靶点。

崔振华[2](2021)在《Tfh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为了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在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作用,以及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T1DM患者和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NOD/Lt J)模型为研究对象,收集T1DM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T1DM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百分比和血清中抗胰岛β细胞抗体(Anti-isletβcell antibody,ICA)、锌转运体8抗体(Zinc transporter 8 antibody,Zn T8Ab)、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65-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antibody,PTP-Ab)、胰岛素抗体(Insulin antibody,IA)、IL-21、IL-6、IL-1β的表达水平,分析Tfh细胞百分比与血清中因子的相关性;用OMT干预NOD小鼠,观察NOD小鼠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及脾生发中心、胰腺、肾脏组织的变化,血清中IL-21、IL-6、IgG1的表达,脾淋巴细胞Bcl-6、IL-21 mRNA的表达水平,为寻找T1DM新的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收集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158例,2016年1月-2019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观察T1DM患者是否有免疫紊乱情况。(2)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T1DM病例3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T1DM组),同时募集健康体检志愿者20例(HC组)。(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1DM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比;(2)ELISA方法检查T1DM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6、IL-21和自身抗体IA、GAD65Ab、PTP-Ab、Zn T8Ab、ICA的表达水平;(3)将Tfh细胞百分比分别与IL-1β、IL-6、IL-21和自身抗体IA、GAD65Ab、PTP-Ab、Zn T8Ab、ICA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3)构建NOD小鼠模型,12只NOD/Lt J小鼠随机分为未干预组(模型组)和氧化苦参碱干预组(OMT干预组);将6只ICR小鼠设为正常组。(1)记录小鼠体重、监测小鼠随机血糖、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尿糖检测;(2)HE染色观察小鼠胰岛、脾脏、肾脏病理组织变化;(3)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insulin)在小鼠胰岛细胞中的表达;(4)流式细胞术检测NOD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fh细胞的百分比;(5)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细胞因子IL-6、IL-21和自身抗体IgG1的含量;(6)使用RT-qPCR技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Bcl-6、IL-21表达水平。结果(1)T1DM患者C肽含量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血酮体、尿酮体、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自身抗体GADA的阳性率最高。(2)与健康对照者比较,T1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XCR5+T细胞百分比为20.01±5.14、CD4+ICOS+T细胞百分比为4.39±0.81、CD4+PD1+T细胞百分比为24.92±5.24、CD4+CXCR5+ICOS+PD1+T细胞百分比3.57±0.68,明显增高。(3)对比健康对照者,T1DM患者血清中ICA、Zn T8Ab、GADA65-Ab、PTP-Ab、IA、IL-21、IL-6、IL-1β明显升高(p<0.01)。(4)T1DM患者Tfh细胞百分率与血清中升高的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均呈正相关。(5)与模型组比较,OMT干预组体重增加(p<0.05),血糖下降(p<0.01),胰岛素分泌增加(p<0.01)。(6)使用流式细胞术标记测定小鼠脾Tfh细胞,模型组小鼠CD4+CXCR5+ICOS+Tfh细胞的百分比(5.38±0.27)显着高于正常组(2.95±0.23)(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干预组小鼠CD4+CXCR5+ICOS+Tfh细胞百分比(3.26±0.33)显着降低(p<0.001)。(7)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出现胰岛β细胞缺如现象,偶见已萎缩的胰岛β细胞。OMT干预组小鼠胰岛β细胞结构完好,形态规则;模型组小鼠脾脏生发中心数量增加;但OMT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随着血糖升高,模型组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增厚。OMT干预组小鼠肾脏组织排列清晰,与正常组小鼠无差异。(8)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萎缩,同时Insul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OMT干预组胰岛β细胞Insulin蛋白表达阳性。(9)ELISA法检测IL-21、IL-6、IgG1、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OMT干预组小鼠血清中IL-21、IL-6、IgG1降低,但是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10)用RT-qPCR方法检测Bcl-6和IL-21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OMT干预组Bcl-6、IL-2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1)Tfh细胞可能促进体液免疫应答进而驱动1型糖尿病的发生。(2)OMT可能通过负向调节Tfh细胞以保护胰岛β细胞而缓解1型糖尿病的发生。

贾佳[3](2021)在《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进行芪葵颗粒诱导的imDC干预初始T细胞的1型糖尿病(T1DM)相关NOD小鼠的体内实验,阐明芪葵颗粒通过诱导生成imDC(1)促使T细胞向Treg分化,上调抑炎因子IL-10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恢复Th17/Treg平衡;(2)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无法分泌IL-2,从而建立免疫耐受,是其发挥预防和减轻T1DM的作用途径和有效机制。芪葵颗粒调节免疫作用机制的阐明,为芪葵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予以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T1DM预防科学支持。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T1DM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T1DM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及并发症的相关性。3.根据临床研究,分析T1DM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1实验研究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破坏T细胞分化导致破免疫耐受失衡,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是T1DM致病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基于NOD小鼠T1DM的发病过程,采用芪葵颗粒干预NOD小鼠胰岛炎及T1DM模型,观察芪葵颗粒对T细胞免疫耐受的影响。检测芪葵颗粒对NOD小鼠和NOD小鼠T1DM血糖、发病的影响、调控DC细胞成熟、调节Th17/Treg的能力及调节IL-10、IL-17的能力。探讨芪葵颗粒通过形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促进Th17/Treg恢复平衡及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2.1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理化指标、急慢性并发症等,并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对所收集的T1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T1DM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相关性,总结T1DM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意义和证型发展的规律。2.2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及门诊随访的健康人群,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T1DM病例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十二项、免疫五项,以分析T1DM的免疫异常情况,以利于更好的研究T1DM的免疫发病机制。结果1实验研究1.1芪葵颗粒给药可干扰NOD小鼠糖尿病发病,降低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胰岛C-肽功能有关。1.2芪葵颗粒能够减轻T1DM小鼠症状,保护胰岛C-肽功能。1.3芪葵颗粒能够抑制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DC细胞成熟,减少成熟DC细胞数量,提高DC细胞抗原提取的能力、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降低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1.4芪葵颗粒能够增加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Treg/Th17比率,升高Foxp3表达水平。1.5芪葵颗粒能够减轻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炎症,降低IL-17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2 临床研究2.1 T1DM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1.33%),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M主证、兼证与T1DM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T1DM患者的IL-10、IFN-y、IL-8、IL-12P70、TNF-α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T1DM患者较正常人群相比,免疫功能降低(P<0.05)。结论1.动物实验证实芪葵颗粒能够抑制DC成熟,释放抑炎细胞因子IL-10,上调表达Foxp3,促进Treg细胞生成,负性调控Th17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并致T细胞克隆无能,从而诱导免疫耐受。这条路径可能是芪葵颗粒防治T1DM的作用机制。2.临床观察发现T1DM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与其他理化指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不大。3.临床研究提示T1DM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免疫力减低。

丁翘[4](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灵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记载和药用历史,其品种繁多,属于“药食同源”食物。其中,黑灵芝又称玄芝,菌盖和菌柄均呈黑色,《本草纲目》描述黑灵芝味平略甘,性平、无毒、益肾气、利尿、通九窍、聪察、消积。黑灵芝富含各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多肽和氨基酸类、三萜类、生物碱和核苷类、甾醇类、呋喃类和无机元素等,其中多糖是黑灵芝中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活性组分。本团队前期研究已解析出黑灵芝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其构象特征,发现其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同时,前期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及相关并发症具有显着改善作用,但围绕黑灵芝多糖的消化酵解行为和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尚未深入开展。因此,本论文在此基础上,以黑灵芝多糖为研究对象,从体外和体内的角度研究黑灵芝多糖的消化酵解行为,并进一步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深入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采用实验室前期建立的体外模拟消化酵解方法探究黑灵芝多糖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行为,以及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酵解情况。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经过胃和小肠消化道后相对分子质量从198.00±0.30 k Da降低至147.10±0.30 k Da,但无游离单糖释放,在体外肠道菌群酵解过程中,黑灵芝多糖可显着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和降低酵解环境p H。因此,黑灵芝多糖不能在胃肠道被完全消化,但能够被肠道菌群降解,并产生短链脂肪酸。2.采用正常小鼠模型,给予小鼠灌胃黑灵芝多糖,探究多糖在小鼠体内的酵解情况。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对小鼠的健康状况无影响,但能降低小鼠粪便p H、增强粪便持水力和短链脂肪酸的产量,低剂量黑灵芝多糖组(PSG-L)、中剂量黑灵芝多糖组(PSG-M)和高剂量黑灵芝多糖组(PSG-H)小鼠粪便p H分别下降至8.40±0.40、8.50±0.30和8.40±0.10,PSG-H组小鼠短链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黑灵芝多糖同时显着降低了小鼠结肠内容物p H和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量,PSG-L、PSG-M和PSG-H组小鼠的结肠内容物p H分别降低为7.50±0.32、7.56±0.32和7.33±0.78。此外,黑灵芝多糖增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但升高了p H,PSG-L、PSG-M和PSG-H组小鼠的盲肠内容物p H分别上升至7.75±0.11、7.74±0.29和7.73±0.26。3.通过高脂饮食结合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尾静脉注射成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值≥11.1 mmol/L),并评价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黑灵芝多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粪便、盲肠内容物和结肠内容物的p H,升高粪便、盲肠内容物和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产量,增强粪便持水力。在黑灵芝多糖不同剂量处理组中,黑灵芝多糖高剂量组的效果最显着,粪便、盲肠内容物和结肠内容物p H分别为6.53±0.13、7.88±0.18和7.34±0.34,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40±1.18、11.16±0.63和5.77±1.49 m M,粪便含水量为60.00±2.36%。这些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可通过在体内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下调肠道p H从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肠道健康的改善作用。4.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16S r RNA高通量测序两种检测方法结合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确定关键变化菌。结果显示,两种菌群检测方法结果一致,黑灵芝多糖显着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并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分析显示黑灵芝多糖干预后肠道菌群组成与模型组呈显着差异,关键菌属分析发现黑灵芝多糖能显着促进双歧杆菌属、Turicibacter、Blautia、粪球菌属等有益菌的增长,抑制肠球菌属、Dorea、明串珠菌属等有害菌的生长。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提示,黑灵芝多糖显着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吸收、矿物质吸收、多糖合成与代谢等通路活性。此外,相对丰度高于0.1%的菌属与糖尿病相关指标(体重、血糖、短链脂肪酸等)具有显着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黑灵芝多糖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关键菌属的变化来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症状。以上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不能在胃肠道被完全消化吸收,主要被肠道菌群降解,并产生短链脂肪酸;黑灵芝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关键菌属的变化发挥对2型糖尿病的改善作用。

崔洁媛[5](2020)在《1型糖尿病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相关临床征象的系列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经典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和糖尿病胰岛素干预组(C组),每组各12只。监测一般情况包括体重、血糖等变化。在实施干预措施第14天时处死三组所有大鼠,留取静脉血、结肠粪便及结肠组织,结肠粪便组织DNA文库制备、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 like peptide 2,GLP-2)和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肠组织GLP-1和GLP-2蛋白表达水平,组织病理技术分析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链脲菌素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2.肠道菌群变化:收集A、B、C三组共36份大鼠粪便样本测序分析,其中35份样本测序成功(97.22%),A组中1份样本未能获得测序结果(2.78%),alpha和beta多样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检出17个菌门、76个菌科和21个菌属。A、B、C三组大鼠肠道细菌在门、科、属水平的丰度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门水平Proteobacteria有差异;在科水平Prevotellaceae、Eggerthellaceae和Lactobacillaceae有差异;在属水平Helicobacter、Prevotella、Parabacteroides、Blautia和Others有差异。3.结肠组织结构的观察:A组大鼠结肠粘膜结构完整,隐窝结构明显,未见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损坏;B组大鼠结肠粘膜完整性明显受损,隐窝结构部分消失,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部分破损,杯状细胞减少;C组大鼠结肠粘膜结构基本完整,隐窝结构存在,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基本连续存在。4.血清GLP-1水平:A、B、C三组大鼠血清GLP-1分别为0.82±0.26ng/ml、0.58±0.14 ng/ml、0.70±0.17 ng/ml,其中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GLP-2水平:A、B、C三组大鼠血清GLP-2分别为2.10±0.68ng/ml、1.64±0.21 ng/ml、1.79±0.28 ng/ml,其中A组明显高于B组(P<0.05)。5.结肠组织GLP-1、GLP-2免疫蛋白印迹结果变化趋势与二者血清水平相同。结论: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法成功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1型糖尿病大鼠结肠病理损伤主要体现在结肠粘膜完整性明显受损,隐窝结构部分消失,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部分破损,表明结肠结构和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胰岛素干预能部分改善这种受损状态。3.1型糖尿病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偏离于正常大鼠,主要表现在以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科),Prevotellaceae,Helicobacter(缠绕杆菌属)和Parabacteroides(副杆状菌属)丰度增加,Prevotella(普氏菌属)丰度下降,胰岛素干预虽能部分改善这种偏离的状态,但仍未完全扶正。4.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GLP-1、GLP-2表达量降低,表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肠道内分泌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5.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这种适应性变化趋势可能与GLP-1、GLP-2水平变化存在关联。第二部分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征及机制研究(一)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报道目的:阐明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临床总结了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和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分析其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变化情况,对于合并粒细胞减少症者检测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结果:1.2016年至201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及河北省儿童医院共诊治38例儿童1型糖尿病,其中6例(15.79%)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男、女各3例,诊断时年龄为5~12岁,其中5例(83.3%)合并酮症酸中毒。2.6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在病程的2~3周(14~21天)和开始胰岛素治疗后3~11天,持续5~9天自行缓解。3.6例患儿血清G-CSF和GM-CSF水平在胰岛素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胰岛素治疗后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4.随访6~40月,6例患儿中性粒细胞数目均维持正常。结论:1.收集的38例1型糖尿病患儿,其中6例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15.79%。2.6例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时间多发生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3~11天,持续5~9天可自行恢复正常,无需要特殊处理。3.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机制与胰岛素治疗导致血清G-CSF和GM-CSF水平下降有关。(二)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变化及机制研究目的:探索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变化及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相关性。方法:对于建立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干预第14天时处死所有大鼠,静脉采血查血常规、血清G-CSF和GM-CSF水平及血淋巴细胞G-CSF和GM-CS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胰岛素治疗第14天时,A、B、C三组大鼠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6.87±2.02×109/L、7.15±2.34×109/L和4.65±1.43×109/L,C组低于A、B组(P<0.05)。2.血清G-CSF水平:A、B、C三组大鼠分别为20.34±4.37 pg/ml、48.65±10.93 pg/ml和28.72±8.13 pg/ml,B组高于A、C组(P<0.05);血清GM-CSF水平:A、B、C三组大鼠分别为为4.60±0.78pg/ml、9.72±3.20 pg/ml和5.85±1.36 pg/ml,B组高于A、C组(P<0.05)。3. 血淋巴细胞G-CSF、GM-CSF免疫蛋白印迹变化趋势与二者血清水平相同。结论:1.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干预治疗14天时可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2.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和淋巴细胞G-CSF和GM-CS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经胰岛素干预后明显下降。3.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治疗导致血清G-CSF和GM-CSF水平下降有关。

杜旭勤[6](2020)在《基于mRNA表达谱和TLR信号通路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防治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研究选用GK大鼠作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模型动物,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参芪复方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探索养阴益气活血法干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从差异m RNA表达谱和TLR信号通路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通过阻断“代谢记忆”,调控免疫炎症微环境途径来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研究。100只空腹血糖≥11.1mmol/l的7-8周龄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给予高脂饲料饲养4周,维持高血糖状态以模拟糖尿病高血糖“代谢记忆”过程来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造模成功后,将10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参高组、参中组、参低组,每组各20只GK大鼠,另设2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西药组给以二甲双胍灌胃干预,参高组、参中组、参低组分别予以参芪复方高、中、低剂量灌胃干预,模型组与空白组均予以蒸馏水灌胃干预12周。实验灌胃干预期间密切观察六组大鼠一般状况,每周测体重和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CHOL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LR4、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情况,TUNEL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凋亡情况。第二部分: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m RNA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实验大鼠造模、分组和给药方法均同第一部分。干预结束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每组随机选取的4个胸主动脉组织样本进行m RNA表达谱检测,对筛选出的免疫炎症相关差异m RNA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富集分析,以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GK大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与空白组Wistar大鼠比较,模型组GK大鼠精神萎靡,反应迟缓,懒动,体重升高缓慢,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和免疫炎症紊乱;胸主动脉HE染色显示血管内皮损伤严重,TUNEL染色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凋亡率增高,以上均符合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2、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GK大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效果确切:经过养阴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参芪复方治疗后,参芪复方各组大鼠精神状态逐渐变好,血糖、血脂水平下降,TLR4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下降,抗炎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增加,血管内皮损伤恢复至接近正常,胸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减少,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和免疫炎症介质水平变化,以及胸主动脉病理、细胞凋亡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养阴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有效干预。3、养阴益气活血法可通过降低TLR4水平,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阻断“代谢记忆”,从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经过参芪复方治疗后,血清TLR4表达减少,Th1类特征性促炎因子IFN-γ的表达减少,Th2类特征性抗炎因子IL-4的表达增加,IFN-γ/IL-4水平下降,胸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减少,以上体现出养阴益气活血法可通过降低TLR4水平,使Th1/Th2免疫平衡向Th2细胞偏移,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阻断“代谢记忆”,从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第二部分:1、养阴益气活血法可广泛调控GK大鼠胸主动脉差异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Wistar大鼠比较,模型组GK大鼠胸主动脉m RNA差异表达明显,此决定了GK大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病理形态上的差异表现;与模型组比较,参高组、参中组差异m RNA以上调为主,且参高组上调趋势更明显;参低组差异m RNA以下调为主。2、养阴益气活血法可广泛调控GK大鼠胸主动脉免疫炎症相关差异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Wistar大鼠比较,模型组免疫炎症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明显,此提示免疫炎症过程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模型组比较,参高组、参中组免疫炎症相关的差异m RNA以上调为主,且参高组上调趋势更明显;参低组差异m RNA以下调为主;在排序前十免疫炎症相关的差异m RNA中,参芪复方可逆向调节的差异m RNA是Irf7、Mx2、Ccl21、Adrb2。3、养阴益气活血法可调控GK大鼠蛋白互作网络关键基因的表达:参芪复方治疗后大鼠胸主动脉组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差异基因Il6、Socs3、Ccl2、Cxcl1编码蛋白的网络节点度最高,这些基因可能是参芪复方调控大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免疫炎症反应过程的关键基因。4、养阴益气活血法可调控差异m RNA免疫炎症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GO富集分析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可逆向调节免疫炎症相关差异m RNA Mx2、Irf7、Adrb2、Ccl21,以及免疫炎症相关的关键基因Il6、Ccl2、Cxcl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与免疫炎症反应过程密切相关。5、养阴益气活血法可调控TLR信号通路和NLR信号通路: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参芪复方调控免疫炎症相关差异m RNA涉及的信号通路中最为显着(q-value<0.05)的是TLR信号通路和NLR信号通路。6、养阴益气活血法可影响TLR信号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TLR信号通路差异基因统计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参高组有4个显着性差异基因Irf7、Il6、Fos、Nfkbia,推测养阴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调控Irf7、Il6、Fos、Nfkbia基因的表达,影响TLR信号通路,从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法能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GK大鼠的一般状态,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调整Th1/Th2免疫平衡,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大鼠血管内皮损伤,阻断“代谢记忆”;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和TLR信号通路、NLR信号通路及Irf7、Mx2、Ccl21、Adrb2、Il6、Socs3等基因,达到促进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受损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其中调控TLR信号通路,是调整Th1/Th2免疫平衡,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阻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代谢记忆”的可能机制。体现了养阴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参芪复方整体治疗,防治结合,少火生气以扶正祛邪的中医优势。

陈新华[7](2019)在《“调脏通络”电针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调脏通络”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及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影响,探讨“调脏通络”电针改善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择db/db 2型糖尿病小鼠22只,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11只,模型对照组11只,同期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只db/m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共3组。分别于针刺治疗前、针刺治疗1周后、针刺干预2周后,各组小鼠尾尖采血测量血糖,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留取各组小鼠粪便,放置于-80℃冰箱保存备检。把不同时间段收集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菌群检测,并且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本实验检测的短链脂肪酸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结果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来分析完成。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改变1.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糖尿病小鼠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糖尿病表现类似。空白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毛色光泽度较好,反应灵敏,摄食、饮水正常。模型组:毛色光泽度较差,反应迟钝,明显呈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针刺组:小鼠毛色光泽度欠佳,反应较迟钝,摄食、饮水量及尿量均明显增多。摄食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摄食量均显着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摄食量增加更为显着;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摄食量增加显着低于模型组(bbbP<0.001)。饮水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饮水量均显着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饮水量增加显着低于模型组(bbbP<0.001)。1.2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体重: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体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bbb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干预2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体重增长缓慢,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aP<0.01)。血糖: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血糖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糖升高缓慢,(aP<0.05)。2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针刺2周后,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干预治疗后,在门水平,Fimice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针刺干预治疗后,在属水平,Lactobacillales(乳杆菌)、Lachnospiraceae(毛螺菌属)、Prevotellaceae(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增多,Escherichia(埃希氏菌属)、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相对丰度降低。3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变化针刺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模型组乙酸含量均降低(cP<0.05、bP<0.05)。针刺治疗前,模型组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乙酸含量升高且有差异(cP<0.05);与空白组比较丙酸含量针刺组与模型组均升高,且模型组有明显差异(aa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5)。针刺治疗前,针刺组及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丁酸含量降低(aP<0.05),针刺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模型组(bP<0.01),针刺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cP<0.05)。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戊酸的含量降低(aP<0.05),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结论:1.本实验选择的db/db2型糖尿病小鼠,与人类糖尿病症状表现相似,体重及血糖均升高,摄食量、饮水量均升高,“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抑制糖尿病小鼠的摄食及饮水,对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具有改善作用。2.“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增加了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增加Lactobacillales有益菌,抑制Escherichia致病菌,与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相比,针刺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更接近空白组,说明针刺对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具有积极地调节作用。3.“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以增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丁酸的含量,降低丙酸的含量,戊酸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针刺可以调节短链脂肪酸,对糖尿病具有改善作用。

郭波,刘佳,崔晓兰,时瀚,张社毅,王嘉,山霞,王意忠[8](2019)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干预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1型糖尿病是一种以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拟针对其免疫机制进行干预,并用干细胞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探索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方法。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干预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疗效。方法:取BALB/c Foxp3-DTR-EGFP阳性小鼠50只,随机选择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白喉毒素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免疫干预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μg)+胰岛素(10μg)混合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经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106/只;联合治疗组采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4周,观察各组小鼠血糖、C肽及体质量变化,胰腺组织病理及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组血糖升高(P<0.01),C肽及体质量均下降(P<0.01),胰岛严重萎缩,胰岛细胞减少,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减小;②与模型组对比,免疫干预组血糖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C肽及体质量改变不显着(P> 0.05),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阳性面积增大;③与模型组对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及联合治疗组血糖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 0.05),C肽及体质量均升高(P <0.05),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增大;④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干预均能改善1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功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蔡予[9](2018)在《内源性扩增调节性T细胞干预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研究目的:通过临床样本及动物模型研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脑卒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差异,探索影响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7例患者,经CT或者MRI扫描确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具有1年以上2型糖尿病的有13例,不具有2型糖尿病的14例。入组患者发病后24-48小时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样,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检测CD4+T细胞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另外,同窝C57BL/6J小鼠分为野生型及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四周,腹腔注射STZ 25mg/kg,持续5天,再高脂饮食喂养4周,测血糖水平大于300mg/d L造模成功。野生型小鼠则给予正常饮食。两组小鼠完成光栓大脑皮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在3小时内经小动物7.0T磁共振扫描明确病灶。第24小时内眦取血流式细胞检测CD4+T细胞及CD4+CD25+Foxp3+的Treg细胞比例。研究结果:临床病例分析发现,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组基本资料CD4+T细胞比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P>0.05),Treg细胞比例在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组显着降低(P=0.001)。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第24小时外周血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野生型小鼠和2型糖尿病小鼠卒中后CD4+T细胞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Treg细胞在2型糖尿病小鼠表达显着降低(P<0.01)。研究结论:本实验通过临床病例及脑卒中动物模型发现,2型糖尿病状态下Treg细胞表达比例显着降低。提示Treg可能是造成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刺激内源性增殖Treg细胞干预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内源性扩增调节性细胞干预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关键分子事件的探究研究目的:探索内源性扩增调节性T细胞(Treg)干预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挖掘其关键分子事件。材料及方法:STZ诱导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T2DM),与同窝野生型小鼠(WT)建立光栓法缺血性脑卒中模型。7.0T小动物磁共振行头部T2加权成像,确认病灶面积,大小及位置,模型建立成功则入组。模型建立3-6小时尾静脉注射CD28超激动剂(CD28SA)或者PBS。分组为:T2DM对照组(200μL PBS)、T2DM干预组(200μg CD28SA)、WT对照组(200μL PBS)、WT干预组(200μg CD28SA),于第1、3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变化。第1、3、7天磁共振扫描评估病灶变化情况。第7天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血糖检测、并行脑组织切片染色、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研究结果: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卒中后第3天,糖尿病和野生型小鼠干预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且这种趋势在糖尿病小鼠更为明显(P<0.05)。卒中第7天两种小鼠CD28SA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显着降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血糖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同时,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数量在CD28SA干预组明显升高,MMP-9表达显着降低(P<0.05)。此外,促炎症因子TNF-a、IL-1b、IL-6在CD28SA干预组下调,而抗炎症因子TGF-b表达升高。研究结论:通过CD28SA内源性增殖Treg细胞能够使梗死灶体积减少,改善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预后。内源性扩增Treg细胞能够显着降低MMP-9表达,升高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比例。第三部分分子影像学手段监测内源性增殖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研究目的:运用智能型MMP及M2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光学分子探针,实时动态监测内源性增殖调节性T细胞(Treg)干预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MMP-9及M2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变化过程,评估干预效果,为后续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材料及方法:STZ诱导2型糖尿病(T2DM)及同窝野生型小鼠(WT)建立光栓法缺血性脑卒中模型。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行T2加权成像,确认病灶面积,大小及位置,模型建立成功则入组。模型建立3-6小时尾静脉注射CD28SA或者PBS。分组为:T2DM对照组(200μL PBS)、T2DM干预组(200μg CD28SA)、WT对照组(200μL PBS)、WT干预组(200μg CD28SA)。缺血性脑卒中第1、3、7天分别尾静脉注射探针MMP-P12(8n M,200μL)或IRD-αCD206(0.5n M,200μL),行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并采用光谱分离技术采集图像。MMP-P12探针激发波长为675nm,发射波长为695nm。IRD-αCD206探针激发波长为745nm,发射波长为780nm。第7天行离体近红外成像并对脑组织切片行MMP-9、CD206免疫荧光染色。研究结果:MMP-P12智能型光学分子探针在小鼠体内15分钟即可在梗死区成像信号增强,1小时达到信号峰值。离体切片染色显示探针与MMP-9具有很好地共定位,说明MMP-P12探针能够用于在体检测MMP-9表达水平。近红外成像发现,在糖尿病小鼠中,内源性扩增Treg细胞能够在第3天就显着抑制MMP-9表达(P<0.05)。而野生型小鼠直到第7天才出现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显着差异。IRD-aCD206光学分子探针在注射后的第8小时达到信号峰值,信号集中在脑梗死区域。离体切片发现信号与CD206阳性细胞(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共定位,说明IRD-aCD206探针能够反映M2型细胞水平。近红外成像显示,糖尿病小鼠的干预组TBR在第3天就显示了和对照组的显着性差异(P<0.05),而野生型小鼠则没有显着差别(P>0.05)。在第7天,糖尿病和野生型小鼠的TBR值在干预组显着升高(P<0.05)。研究结论:MMP-P12和IRD-?CD206探针能够在体监测MMP-9和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表达水平,结合两种分子探针成像,能够实时、动态、无创评估内源性增殖Treg细胞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糖尿病小鼠内源性增殖Treg细胞后引起MMP-9下调及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升高更快,更为敏感,提示糖尿病状态下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治疗方案。

卞玲玲[10](2016)在《抗CD226单克隆抗体治疗NOD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研究》文中指出1型糖尿病是一种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遗传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胰岛β细胞损伤并释放自身抗原,这些自身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并提呈,继而产生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从而特异性杀伤胰岛β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能力短时间内丧失,同时胰岛细胞内自身抗原的暴露和释放使得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CD4+T细胞激活后分化成不同的细胞亚群,包括Th1、Th2、Th17以及Treg等。其中Th1细胞通过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来破坏胰岛β细胞,从而加快1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10,对于1型糖尿病具有保护作用。而Th17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7损伤胰岛β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以及外周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角色,其数量以及功能的缺陷可能是人类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自身反应性CD8+的T细胞能通过FAS/FASL或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发挥对胰岛β细胞的直接杀伤;也可以通过分泌一些游离的小分子物质,例如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FN-γ、TNF-α,自由基或者活性氧成分从而杀伤胰岛β细胞。GWAS研究发现,T细胞活化时一些共刺激信号通路中的等位基因变异包括CTLA-4/CD86以及CD226与发生T1D以及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风险性相关。CD226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它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其与配体CD155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共刺激信号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除此以外,CD226分子还参与了 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促进Th1细胞的极化以及IFN-γ的产生、增强NK细胞对于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等。CD226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抗CD226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以及多发性硬化等动物模型的研究,并且能够明显缓解病情的发展。然而,CD226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以及阻断CD226之后是否能够预防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展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观察了 CD226在NOD鼠不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D226高表达在致病性的Th1、Th17亚群中,并且随着NOD鼠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加,这提示我们CD226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接着我们在NOD鼠模型中应用抗CD226单克隆抗体干预治疗,得到了如下结果:1.抗CD226单克隆抗体治疗后能够明显缓解NOD鼠胰岛炎的发生。2.阻断CD226共刺激信号后能够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抑制Th1、Th17以及杀伤性T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3.减少抗原特异性致病性T细胞的产生。4.阻断CD226共刺激信号后能够明显抑制CD4+、CD8+T细胞的增殖。5.抗CD226单克隆抗体能够明显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以及Treg细胞的比例,并且能够通过增加TIGIT+的Treg亚群比例、下调CD226+TIGIT-的Treg亚群而增强Treg的稳定性和免疫抑制功能。总之,在NOD鼠模型中应用抗CD226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Th1、Th17亚群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FN-γ以及IL-17,减轻CD8+T细胞分泌IFN-γ对自身组织的杀伤,减少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产生,上调Treg亚群的比例以及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以增强免疫调节功能,缓解胰岛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异常概述
        2.1.1 适应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2.1.2 先天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2.1.3 免疫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2.2 SLAM分子家族在免疫系统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2.2.1 SLAM分子家族概述
        2.2.2 SLAM分子家族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
    2.3 SLAMF4(CD244)研究现状综述
        2.3.1 SLAMF4(CD244)的结构与功能
        2.3.2 SLAMF4(CD244)的异常表达与疾病
        2.3.3 SLAMF4(CD244)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第3章 T1DM患者免疫系统变化及SLAM分子家族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人外周血来源
        3.2.2 材料和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3.3.2 生化的测定
        3.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3.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3.3.5 细胞内Foxp3 染色
        3.3.6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T1DM患者及HCs基线指标及生化检测结果
        3.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T细胞表达
        3.4.3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B细胞表达
        3.4.4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NK细胞表达
        3.4.5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髓系细胞表达
        3.4.6 各免疫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表达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 分子表达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人外周血来源
        4.2.2 材料和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4.3.2 生化及一般临床资料的测定
        4.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4.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4.3.5 细胞内IFN-γ/TNF-a染色
        4.3.6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
        4.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亚群SLAMF4分子表达
        4.4.3 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
        4.4.4 T1DM患者外周血SLAMF4分子表达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NOD小鼠免疫细胞分化及SLAMF4分子表达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动物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2.4 垫料与饲料
    5.3 实验方法
        5.3.1 NOD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
        5.3.2 NOD小鼠血糖的测量
        5.3.3 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血清分离
        5.3.4 胰腺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5.3.5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5.3.6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5.3.7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5.3.8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5.3.9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
        5.4.2 NOD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5.4.3 NOD小鼠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异常表达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SLAMF4调控CD8~+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人脐带血来源
        6.2.2 正常人外周血来源
        6.2.3 T1DM患者外周血来源
        6.2.4 材料与试剂
        6.2.5 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6.3.2 磁珠分选脐带血CD8~+T细胞
        6.3.3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的CD8~+T细胞
        6.3.4 流式分选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转录组测序
        6.3.5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CD8~+T细胞
        6.3.6 流式分选正常人SLAMF4~+CD8+T细胞及SLAMF4~-CD8+T细胞
        6.3.7 细胞凋亡检测
        6.3.8 细胞增殖检测
        6.3.9 统计分析
    6.4 结果
        6.4.1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CD8~+T细胞SLAMF4表达情况
        6.4.2 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的RNA测序
        6.4.3 SLAMF4与CD8+T细胞凋亡
        6.4.4 SLAMF4与CD8+T细胞增殖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T1DM免疫损伤机理及SLAMF分子异常表达的思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Tfh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仪器与设备
    3.实验试剂与耗材
    4.实验溶液的配制
    5.实验方法与步骤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基于imDC诱导T细胞耐受研究芪葵颗粒干预T1DM的作用机制
    引言
    实验一: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的影胰岛炎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分组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处理
        6 实验结果
    实验二: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T1DM模型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分组
        5 统计处理
        6 实验结果
    讨论
    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1型糖尿病的证型分布
    1 资料及方法
    2 诊断标准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三部分 1型糖尿病免疫异常的临床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2 诊断标准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全文总结
    1 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
    2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综述一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
综述二 1型糖尿病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1章 引言
    1.1 肠道微生物概述
    1.2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与宿主健康
        1.2.1 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
        1.2.2 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1.2.3 肠道菌群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1.3 糖尿病概述
        1.3.1 糖尿病现状及分类
        1.3.2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3.3 2型糖尿病的治疗概况
    1.4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
        1.4.1 糖尿病的肠道菌群特征
        1.4.2 肠道菌群对糖尿病的影响机制
    1.5 多糖与肠道微生物
        1.5.1 肠道微生物对多糖的作用
        1.5.2 多糖对肠道菌群的作用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黑灵芝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酵解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体外胃肠道模拟消化后黑灵芝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2.3.2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游离单糖的产生
        2.3.3 黑灵芝多糖在人体粪便菌群酵解过程中pH变化
        2.3.4 黑灵芝多糖在人体粪便菌群酵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产量
        2.3.5 黑灵芝多糖在大鼠盲肠菌群酵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产量
        2.3.6 黑灵芝多糖在大鼠结肠菌群酵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产量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灵芝多糖在小鼠体内的消化酵解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黑灵芝多糖对正常小鼠体重、饮食饮水及血糖的影响
        3.3.2 黑灵芝多糖对正常小鼠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
        3.3.3 黑灵芝多糖对正常小鼠粪便、结肠、盲肠pH的影响
        3.3.4 黑灵芝多糖对正常小鼠粪便、结肠、盲肠短链脂肪酸产量的影响
        3.3.5 黑灵芝多糖对正常小鼠粪便持水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灵芝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酵解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基本生理指标的影响
        4.3.2 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粪便、结肠和盲肠内容物pH的影响
        4.3.3 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粪便、结肠和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产量的影响
        4.3.4 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粪便持水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结肠内容物DNA质量鉴定
        5.3.2 DGGE图谱分析
        5.3.3 RDA分析和差异条带鉴定
        5.3.4 测序结果α多样性分析
        5.3.5 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结肠菌群组成的影响
        5.3.6 β多样性分析
        5.3.7 关键菌属的筛选
        5.3.8 功能预测分析
        5.3.9 相关性分析
        5.3.10 DGGE与16SrRNA测序结果比较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及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1型糖尿病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相关临床征象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征与机制研究
    (一)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报道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二)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变化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与肠道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综述二 糖尿病肠道内分泌激素与肠道微生态学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三 糖尿病与G-CSF、GM-CSF关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mRNA表达谱和TLR信号通路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防治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饲养环境及饲料
        1.3 实验药品
        1.4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2.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及分组
        2.2 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体重变化情况
        3.3 空腹血糖比较
        3.4 血清CHOL水平比较
        3.5 血清TLR4水平比较
        3.6 血清IFN-γ、IL-4、IFN-γ/IL-4水平比较
        3.7 胸主动脉HE染色比较
        3.8 胸主动脉TUNEL染色比较
    4.小结
第二部分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mRNA表达谱的影响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饲料及药品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分组、给药方法、标本采集与处理
        2.2 RNA的抽提与质检
        2.3 测序实验
        2.4 芯片数据分析
    3.芯片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胸主动脉mRNA筛选结果分析
        3.2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3.3 差异mRNA的GO富集分析
        3.4 差异mRNA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3.5 TLR信号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统计
    4.小结
讨论
    1.中医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近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辨证论治
    2.西医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2.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机制
        2.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西医治疗
    3.实验药物评价
        3.1 中医“少火壮火”理论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治中的运用
        3.2 养阴益气活血法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3.3 参芪复方的组方原则及药理研究
        3.4 参芪复方的前期研究
        3.5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4.实验动物模型的评价
        4.1 动物种属和造模方法选择
        4.2 本实验动物模型评价
    5.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探讨
        5.1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5.2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5.3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大鼠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
        5.4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6.养阴益气活血法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探讨
        6.1 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法的作用机制
        6.2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差异mRNA表达
        6.3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蛋白互作网络关键基因表达
        6.4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IRF7、CCL21、IL-6、SOCS3基因表达
        6.5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免疫炎症相关生物学过程
        6.6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TLR信号通路
        6.7 养阴益气活血法调控NLR信号通路
    7.养阴益气活血法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优势
        7.1 整体治疗,多靶点干预
        7.2 防治结合,治未病
        7.3 少火生气,扶正祛邪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TLR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调脏通络”电针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肠道菌群概述
        1.1 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
        1.2 肠道菌群与疾病
    2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2.1 肠道菌群和DM之间的关系
        2.2 炎性因子与DM之间的关系
        2.3 肠道病理与糖尿病
        2.4 基因调控肠道通透性
    3 短链脂肪酸
        3.1 肠道短链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3.2 短链脂肪酸与糖尿病
    4 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与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4.1 糖尿病发病因素
        4.2 病理机制
        4.3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4.4 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4.5 针刺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结论
结语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干预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3.2 细胞
        1.3.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鉴定
        1.4.2 BALB/c Foxp3-DTR-EGFP阳性小鼠的鉴定
        1.4.3 造模及分组
        1.4.4 干预方法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鉴定结果
    2.2 BALB/c Foxp3-DTR-EGFP阳性小鼠的流式鉴定结果
    2.3 BALB/c Foxp3-DTR-EGFP阳性小鼠Treg细胞敲除
    2.4 各组小鼠血糖、体质量、C肽变化
        2.4.1 血糖变化
        2.4.2 体质量变化
    2.5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变化
    2.6 小鼠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 讨论Discussion

(9)内源性扩增调节性T细胞干预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中文对照及部分缩略词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在体内源性增殖Treg细胞干预2型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关键分子事件的探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分子影像学手段监测内源性增殖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抗CD226单克隆抗体治疗NOD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CD226分子在NOD鼠不同细胞亚群的分布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溶液配制
        3.主要仪器
        4.方法
        5.数据统计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体内注射抗CD226单克隆抗体对于NOD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溶液配制
        3.主要仪器
        4.方法
        5.数据统计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型糖尿病和调节性T细胞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D]. 孙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Tfh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效果[D]. 崔振华.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D]. 贾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D]. 丁翘. 南昌大学, 2020(02)
  • [5]1型糖尿病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相关临床征象的系列研究[D]. 崔洁媛.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6]基于mRNA表达谱和TLR信号通路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防治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机制研究[D]. 杜旭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调脏通络”电针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陈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干预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J]. 郭波,刘佳,崔晓兰,时瀚,张社毅,王嘉,山霞,王意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3)
  • [9]内源性扩增调节性T细胞干预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D]. 蔡予. 东南大学, 2018(01)
  • [10]抗CD226单克隆抗体治疗NOD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研究[D]. 卞玲玲.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1 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