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性涂料涂膜泛黄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Ⅰ)(论文文献综述)
宋中南[1](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王韶顺[2](2020)在《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粉末涂料因无溶剂污染、性能优越以及耗能低等优势,被大量应用在家用电器、管道防腐、汽车等领域,其中聚酯粉末涂料占据着粉末涂料市场一半以上,但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严峻,也暴露出耐候性不足的缺点。丙烯酸粉末涂料具有优良的耐水解性能和耐候性能,但机械性能不佳。本文利用羟基硅丙酯预聚体与端羧基聚酯树脂酯化接枝共聚,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改性聚酯粉末涂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新戊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作为主要单体,合成了端羧基聚酯树脂,并对该体系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酸比R1为1.105,R2为1.056,保温温度为230-250℃,保温时间为3-5 h,抽真空时间为90-120 min,合成的端羧基聚酯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采用FT-IR、GPC、DSC、TGA、XRD等测试方法表征了端羧基聚酯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端羧基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8.75℃,贮存时聚酯粉末涂料不会结团;合成的端羧基聚酯树脂在温度为352℃时才开始降解,最大降解温度为475℃,热稳定性能优异,并研究了二元醇结构对聚酯粉末涂料性能的影响。利用(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羟基硅丙酯预聚体,并对该体系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30℃,引发剂用量为3.0%,链转移剂用量1.5%,溶剂二甲苯用量为8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单体用量为2.5%,合成的硅丙酯预聚体性能较好;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采用FT-IR、GPC、DSC、TG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硅丙酯预聚体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硅丙酯预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9.60℃,与端羧基聚酯树脂基本一致,合成的硅丙酯预聚体在300℃之前基本没有热降解现象,300-400℃为快速降解区,热稳定性能较好。将自制的端羧基聚酯树脂(PE)与自制硅丙酯预聚体(PA)酯化接枝,并将其制备成粉末涂料,对比了自制端羧基聚酯树脂、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冷拼树脂的性能及其制备成粉末涂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耐候性能更佳。探讨了不同的填料用量、抗氧化剂用量、固化促进剂用量对粉末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淀硫酸钡用量为15%-20%,抗氧化剂用量为0.24%,固化促进剂用量为0.04%时,涂层的性能最佳。探讨了不同PE/PA比例对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比例的增加,涂层耐候性相应增加,当PE/PA比例为6:1时,涂层性能相对较好。
王田昊[3](2020)在《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是我国常用道路铺装形式,其对太阳辐射热量具有较高吸收率,在炎热的夏季,路表温度可达60-70℃,这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和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热反射涂层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温度,但涂层的耐候性不良和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使得热反射涂层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从降低路面温度、增强涂层耐沾污能力、提高耐候性的角度出发,制备一种新型热反射复合涂层,并研究其降温效果、长期使用性能及路用性能。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光热环境和热反射涂层降温机理,从提高涂层耐沾污性、耐候性角度出发,根据涂层沾污机理、有机/无机复合机理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机理,论证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可行性,为涂层原材料选型提供依据。根据涂料组成和技术要求,提出主要、次要成膜物质选用原则和方法,确定将纯丙乳液、硅溶胶、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主要成膜物质,R型Ti O2、炭黑、中空微珠作为次要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成膜助剂作为辅助成膜物质的方案。以有机/无机比例和硅溶胶粒径作为控制变量,制备12种不同配比涂层,通过室内降温试验测试降温效果并分析原因,研究发现,当有机/无机比例2:3,硅溶胶粒径30-40nm时,复合涂层降温幅度可达11.19℃,发现试件表面降温幅度大于内部,最佳涂布量为0.6kg/m2。室外降温试验表明,复合涂层最高降温幅度可达10.66℃。通过尘土和油渍污染试验研究涂层耐沾污性能,发现尘土和油渍污染后涂层降温幅度变化率最小分别为5.88%和3.75%,添加硅溶胶的涂层,可抑制涂层静电现象,改善疏水效果,提高耐沾污性能。尘土洒布越多,对降温效果影响越大。通过涂层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室外耐候性试验,发现涂层表面无明显不良变化。涂层附着力评定等级为1级,硬度为4H,均可满足使用要求。抗滑能力随涂布量增长而下降,在涂料干燥前撒布40%石英砂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抗滑性能。经轮胎磨耗,相比涂层试件和普通试件,虽撒布石英砂试件的质量损失最大,但仅为2.4g,耐磨耗性能良好。
李泾娴[4](2020)在《碱激发矿渣无机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矿渣是钢铁行业的工业副产品,在碱性激发剂或硫酸盐激发剂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水硬活性。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生产工艺简单,能处理大量工业废渣,成本较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其凝结时间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因而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与健康意识的加重,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环保、资源广泛、耐久性好且无毒等优点无机涂料的研究与应用。针对矿粉含铁量少、色泽白、活性激发后的产物强度高、抗渗性及耐久性好等特点,本文利用碱激发胶凝材料为基料、掺以适量填料和成膜助剂制备碱激发矿渣无机涂料,通过调整不同的水灰比、碱掺量、水玻璃模数、填料掺量和填料种类,系统地研究了涂料的流变性能、粘结强度性能及涂料基本性能(表干时间、表面状态、耐水性、耐碱性、耐温变性、耐人工老化)的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新拌碱激发矿渣涂料的流变学行为基本都符合宾汉姆体流变模型。水灰比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大,而碱当量、水玻璃模数及填料掺量的改变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的流变性能影响并不十分显着;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填料的种类,采用钛白粉与石英粉复掺(TS组)流变性能最优,屈服应力、塑性粘度和触变性分别为2.06Pa、0.65Pa.s和213.95Pa.s-1。2.不同组分的碱激发矿渣涂料与水泥砂浆基体的粘结强度均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各个龄期的粘结强度大致呈下降趋势。随着碱当量、水玻璃模数、填料掺量的增大各个龄期的粘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采用复掺体系粘结强度大于单掺体系,钛白粉与石英粉复掺(TS组)28d粘结强度最大为1.76MPa。3.探讨碱激发矿渣涂料水化机理及与水泥砂浆界面粘结机理。碱激发矿渣涂料中碱激发矿渣解聚后的活性成分在水泥砂浆基底侧反应生成的C-S-H凝胶将涂料与基体铆合,使涂料与水泥基底体的连接结构更密实。4.不同组分的碱激发矿渣涂料表干时间均≤2h。碱激发矿渣涂料的表面状态与浆体的流变性能和早期水化速率有关,碱激发矿渣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温变性都符合标准,耐老化性能与碱激发矿粉涂料水化产物的致密度有关。
张泽琪[5](2019)在《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印刷油墨行业因其严重的有机挥发物排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势必要针对新的时代背景做出改变。柔版印刷水性油墨由于几乎不排放有机挥发物,有望成为下一代印刷油墨行业中的主力产品。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柔版印刷油墨的水性产品不多,且大部分水性油墨中的连接料使用的是基于小分子乳化剂制备的丙烯酸乳液,存在着印刷适应性差、复溶性不好容易导致堵版,光泽度以及在塑料基材上的附着力等与溶剂型油墨差距较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性油墨的大规模化推广应用。本论文以大分子乳化剂替代常规小分子乳化剂,合成出粒径小、分布窄、高固低粘、稳定性好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其制备的柔版印刷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光泽度高、印刷转移性好和适应性强,在各种塑料薄膜基材上均有很好附着力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下产品复溶性差容易导致堵版,印刷转印性差等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使用多种大分子乳化剂,合成聚丙烯酸酯乳液,系统地研究了聚合工艺、反应单体、固含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分子量为7000~10000,酸值约180~250的一种大分子乳化剂,采用常规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控制反应温度80-85℃,可以制备得到固含量为50%,旋转粘度220mPa.s,粒径93nm,稳定性好,在PE、PP、PET等塑料基材上具有优良附着力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能很好满足制备柔版印刷用水性油墨对连接料基本性能的要求。2、与用户合作进行了油墨配方研究与油墨实际上线印刷性能的测试工作。依据实际应用中反馈的乳液细度偏大、耐水性仍需提高、残留单体浓度偏高等问题,进一步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发现通过控制打底种子的投入量、单体滴加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可以将乳液的细度从50μm降低到10μm以下;使用3份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将DAAM与己二酸二酰肼(ADH)的比例控制在DAAM:ADH=5:2,以及使用氨水(4份)/NaOH(4份)/amp-95(2份)复合中和剂体系,可以在不降低水墨复溶性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其耐水性,同时大大减小了乳液中氨气的刺鼻性气味;控制乳液的pH=7,可以在基本不影响其初干速度的前提下,将彻干速度提高30%,满足了理想柔版油墨应具有初干慢彻干快的性能要求;使用0.3%的叔丁基过氧化氢与0.15%的FF6的氧化还原后消除体系相对于过硫酸铵和吊白块的后消除体系,对消除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效果更好。3、完成了 20L和500L规模的乳液中试放大生产工艺研究,为未来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范栋岩,焦辉军,杨宁,赵常永[6](2019)在《绿色环境友好型水性环氧地坪涂料成膜性能影响因素探讨》文中认为采用水性环氧乳液、水性环氧固化剂、无重金属颜填料等环境友好型原材料作为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成膜物质,制备了一种绿色环境友好型水性环氧地坪涂料,并对其成膜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探讨,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10℃)较低时,配方中可以加入4%成膜助剂,涂料的低温成膜性能最佳;(2)采用水性环氧乳液与水性环氧固化剂为主体,环氧基与胺氢当量配比为1∶1.2时,配方涂料的涂膜性能最佳;(3)实际施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相对湿度控制在20%~65%,温度在10~30℃范围内时,涂膜可以正常干燥固化。
李捷飞[7](2018)在《热熔型涂料性能持久性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于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科技项目“热熔型路面标线涂料耐久性研究”开展。通过研究热熔型标线原材料来优化热熔型标线涂料的配方配比,通过不同配比的热熔型涂料的物理性能、色度性能等性能得到一些热熔型标线涂料的特性规律。研究内容如下:原材料筛选,选择树脂、钛白粉、石英石、玻璃珠、重钙粉、DOP等助剂来进行热熔型标线涂料配制。原材料的正交试验及分析结果得到综合最优配方及以下结论:钛白粉含量对抗压强度、耐磨性影响均不大,树脂掺量是抗压强度指标的主要因子,是耐磨性指标的次要因子,这说明树脂的加入抗压强度影响明显,而对耐磨性的变化没有其他材料影响大。玻璃珠含量是抗压强度的次要因子,是耐磨性的主要因子;砂粉比例是抗压强度的次要因子,是耐磨性的主要因子。由通过与市场同类产品的比较,经过基本性能及非常规环境测试试验分析:优化配比后的热熔型标线涂料在软化点、抗压强度、耐磨性等指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亮度因素是更优于市面上其他两种热熔型涂料,已经和新型的MMA双组份涂料的亮度因素接近。在原有材料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配比优化,虽价格上高于市场一般涂料,但路面性能明显优于一般涂料,同时仅为新型双组份涂料的一半左右。在资源节约利用、道路养护作业方面发挥作用。
廖前兵[8](2018)在《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防腐涂装传统上常常使用溶剂型的环氧煤沥青涂料,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将溶剂型的环氧沥青涂料水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阴离子乳化沥青与水性树脂物理混拼,制备出了一种高性能水性沥青涂料,结合国家相应的标准对自制的水性沥青涂料进行了性能检测和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该涂料配方优化相关的问题。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乳化沥青与不同成膜树脂、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比例、水性树脂与乳化沥青比例、颜填料种类和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成膜物质组成和颜料分散情况分别进行了表征,制备出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水性沥青涂料。实验结果表明:水性双酚A类环氧树脂更适合与阴离子乳化沥青制备水性沥青涂料;水性环氧树脂3520与水性改性胺固化剂8545这一环氧体系和乳化沥青配套效果综合性能优;环氧树脂3520与固化剂8545比例为4:1时固化反应接近反应完全,对固化产物的红外表征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与乳化沥青最佳质量比为4:6;具有片状结构的绢云母作为颜料能够在涂层中起到层层阻隔效应,有效的提高了水性沥青涂料的抗介质渗透性能;活性防锈颜料磷酸锌能够显着的提高涂层的耐盐雾性能;当颜填料组成为90%的绢云母和10%磷酸锌且颜料体积浓度(PVC)为15%涂层综合性能最佳。所制备的水性沥青涂料耐10%H2SO4溶液达到17天,耐盐雾性能达到了27天。第二部分对水性沥青涂料配方中的消泡剂、增稠剂、润湿剂对涂料质量和涂装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硅氧烷类消泡剂LA-200添加量在3‰、无机膨润土增稠剂添加量在0.5%和选用聚醚有机硅类润湿剂时,自制水性沥青涂料表现出较好的性能。此外,还将自制的水性沥青涂料与市售溶剂型环氧沥青涂料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水性沥青涂料在综合性能方面匹敌市售相关溶剂型涂料。
崔荣煜[9](2017)在《啤酒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啤酒产业发展迅速,产量长年位居全球首位,高产量带来的啤酒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目前全社会对于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置已经形成共识。从企业生产实际和应用前景来看,废硅藻土和废酵母是啤酒厂两类最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本研究对这两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索,结合材料本身的特性开发出具有成本优势的绿色建材和环境工程材料,具体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对啤酒厂废硅藻土进行水热处理,探究了水热法处理废硅藻土的最佳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工艺参数范围。通过对硅藻土进行的各项表征分析,确定最佳处理温度为160200℃,最佳处理时间为610h,以较低的成本恢复了硅藻土的多孔特性。二、以水热法处理后的硅藻土作为填料加入丙烯酸水性防腐涂料,研究了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工艺,以及水热处理废硅藻土对于水性涂料性能的提升效果。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的最佳质量配比为32.8%:32.8%:32.8%:1.6%,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吐温-80作为复合乳化剂的总含量是聚合单体总质量的9%,1%过硫酸铵(APS)作引发剂,聚合温度7585℃,加入树脂乳液总质量的1%消泡剂、4%增稠剂、2%流平剂和2%湿润剂制得水性涂料的附着力最高达到4B,硬度为H,加入树脂乳液总质量的1%5%水热处理硅藻土的涂料性能在附着力方面得到一定提升。三、直接以啤酒厂废硅藻土和自来水厂固体废弃物净水污泥按照一定比例掺和,加入适量的辅料CaO制备复合陶粒,研究了焙烧法制备复合陶粒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不添加辅料的废硅藻土/净水污泥复合陶粒无法烧制。净水污泥/废硅藻土/CaO原料配比8:2:1,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25min,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烧制出的陶粒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所得陶粒产品适宜用于水处理领域。四、将啤酒厂废酵母包埋于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了水凝胶的原料配比和紫外光交联制备工艺,分析了不同系列样品对于Zn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及其影响因素。壳聚糖(CS)、丙烯酸(AA)摩尔配比1:30,以15 wt%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交联剂,2 wt%1173D作光引发剂,紫外辐射时间15min,此时制备出的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对于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均最高。水凝胶包埋废酵母后对于Pb2+的吸附率提升幅度最高达到36.03%。吸附温度35℃,溶液pH值为6时,1:30摩尔配比系列的废酵母复合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佳。该生物吸附剂制备成型工艺简单,适合处理中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本研究开发的废硅藻土和废酵母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在降低啤酒厂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风险的同时,实现变废为宝,为啤酒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王莉[10](2017)在《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制备研究及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有机硅缩合物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分散体的研究;第二部分为聚碳酸酯二醇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分散体的研究;第三部分为有机硅改性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用于PP塑料涂料研究。(1)通过共水解缩合反应,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合成了活性有机硅缩合物;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将有机硅缩合物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制备出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分散体,并与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成双组分聚氨酯涂膜。采用红外光谱对有机硅缩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红外光谱中1085 cm-1处为Si-O-Si键反对称伸缩振动峰,确定了有机硅缩合物的生成;树脂聚合过程中,有机硅添加量增加,分散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也随之变宽;通过热储实验发现,有机硅含量低于6%时,分散体的稳定性略有下降,含量增加到8%时,分散体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同时,研究了有机硅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引入提高了涂膜的表面性能、耐溶剂性能、附着力和硬度,但涂膜的耐磨性能下降;树脂分子结构中引入了 Si-O-Si键,涂膜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热重分析(TGA)表明有机硅用量6%时,涂膜最终的残余量由原来的10%增加到21%。综合考虑分散体及涂膜的各项性能,有机硅缩合物的用量为6%时,分散体及涂膜的各项性能最优。(2)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对分子量1000的聚碳酸酯二醇(PCDL)进行亲水改性,在聚碳酸酯二醇结构中引入羧基;通过测定溶液中-NCO 的值,得出 n(PCDL):n(IPDI)为 0.5,n(DMPA):n(PCDL)略大于2,反应进行完全;以亲水改性PCDL、非改性PCDL分别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制备一系列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分散体,并与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成双组分聚氨酯涂膜。研究了 PCDL加入方式对树脂合成的影响,PCDL用量对丙烯酸分散体粒径、Zeta电位及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改性PCDL用量对涂膜机械性能、耐热、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PCDL时,采用PCDL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滴加的方式,制备的丙烯酸树脂性能较好;增加改性PCDL用量,分散体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增加非改性PCDL用量,分散体粒径增大;Zeta电位测试结果显示,改性PCDL用量为0~10%时,分散体Zeta电位随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继续增加用量,Zeta电位随用量增加而增大,但分散体的Zeta电位随非改性PCDL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储实验表明,亲水PCDL改性分散体的稳定性大于非亲水PCDL改性分散体的稳定性;PCDL的添加提高了涂膜的耐溶剂、耐磨和表面性能,PCDL用量为10%时,涂膜耐溶剂擦拭次数最高为311,水接触角可达90.2°,涂膜磨损失重低至16.21 mg;热重分析和电化学测试表明,PCDL分子结构中碳酸酯键分子间内聚力较强,羰基基团具有强极性,PCDL的添加有效提高了涂膜的耐水和耐热性能。(3)利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多元醇水分散体制备双组分聚氨酯面漆,与市售的氯化聚丙烯油性底漆配套,用于PP塑料涂料。油性底漆的喷涂促进了面漆在PP塑料上的附着,提高了涂层的耐刮擦性能;底漆膜厚对复合涂层的附着力有一定的影响,膜厚控制在20~25 μm,涂层附着力最佳;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Bayhydur(?)XP 2487/1)固化剂,涂膜耐水、附着力性能最优;-NCO/-OH比值为1.3,涂膜交联密度适宜,有利于提高涂层的耐水性能;在配制面漆时添加附着力促进剂,能够改善面漆在底漆上的附着,明显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涂膜烘烤温度升高至90℃,附着力促进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及耐水性能。
二、水性涂料涂膜泛黄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性涂料涂膜泛黄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2.2.1 胶凝材料 |
2.2.2 骨料 |
2.2.3 其他原材料 |
2.3 CFC的配合比 |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
2.4.4 CFC的物理性能 |
2.4.5 CFC的力学性能 |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降温材料概述 |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
3.3.1 原材料的选择 |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
3.3.3 性能测试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
3.4.2 性能测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
3.5.3 应用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
4.2.2 材料的配合比 |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
4.3.2 测试设备 |
4.3.3 测试方法 |
4.3.4 强度试验 |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4.4.2 制备工艺 |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4.2 制备工艺 |
5.4.3 物相分析 |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7.2 涂料制备工艺 |
5.7.3 检测方法 |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
6.1 引言 |
6.2 应用项目简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
6.2.3 工程难点 |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
6.3.5 立体绿化技术 |
6.3.6 建筑遮阳技术 |
6.3.7 光电技术 |
6.4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粉末涂料简介 |
1.2.1 粉末涂料发展历程 |
1.2.2 粉末涂料的分类 |
1.2.3 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
1.3 聚酯树脂的合成 |
1.3.1 聚酯树脂合成原理 |
1.3.2 聚酯树脂合成工艺 |
1.4 聚酯树脂的分类 |
1.4.1 不饱和聚酯树脂 |
1.4.2 饱和聚酯树脂 |
1.5 聚酯树脂的改性 |
1.5.1 物理改性 |
1.5.2 化学改性 |
1.6 硅丙树脂的研究现状 |
1.6.1 硅丙树脂简介 |
1.6.2 硅丙树脂合成方法 |
1.7 硅丙树脂改性聚酯树脂的应用研究 |
1.8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端羧基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端羧基聚酯树脂的合成 |
2.2.4 聚酯粉末涂料制备 |
2.2.5 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3.1 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
2.3.2 端羧基聚酯树脂结构分析 |
2.3.3 端羧基聚酯树脂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分析 |
2.3.4 结晶性分析 |
2.3.5 贮存稳定性分析 |
2.3.6 热稳定性分析 |
2.3.7 二元醇结构对聚酯粉末涂料性能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羟基硅丙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端羟基硅丙酯预聚体的合成 |
3.2.4 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丙酯预聚体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
3.3.2 硅丙酯预聚体固含量测定分析 |
3.3.3 红外表征(FT-IR)分析 |
3.3.4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分析 |
3.3.5 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
3.3.6 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及其粉末涂料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
4.2.4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粉末涂料制备 |
4.2.5 表征及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结构分析 |
4.3.2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透明度分析 |
4.3.3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热稳定性分析 |
4.3.4 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与自制聚酯树脂粉末涂料性能对比 |
4.3.5 填料用量对涂层耐冲击性能的影响 |
4.3.6 抗氧化剂用量对涂层耐候性能影响 |
4.3.7 固化促进剂对涂层冲击性能影响 |
4.3.8 不同PE/PA比例对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沥青路面高温危害 |
1.1.2 沥青路面降温防治措施 |
1.1.3 热反射涂层材料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选型理论 |
2.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
2.1.1 热传导 |
2.1.2 热对流 |
2.1.3 热辐射 |
2.1.4 热平衡 |
2.2 沥青路面光热效应 |
2.2.1 沥青路面接收热辐射 |
2.2.2 沥青路面热辐射响应 |
2.3 热反射涂层降温原理 |
2.4 材料选型理论分析 |
2.4.1 涂层沾污机理及沾污因素 |
2.4.2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作用机理 |
2.4.3 偶联剂改性作用机理 |
2.4.4 复合涂料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组成设计与制备 |
3.1 涂料的基本性质 |
3.2 热反射涂层材料的技术要求与组成 |
3.2.1 主要成膜物质 |
3.2.2 次要成膜物质 |
3.2.3 辅助成膜物质 |
3.3 热反射涂料设计与制备 |
3.3.1 热反射涂料配合比设计 |
3.3.2 生产设备 |
3.3.3 制备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反射涂层降温效果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室内降温试验仪器 |
4.2.1 模拟光源辐射环境箱 |
4.2.2 数据采集系统 |
4.2.3 温度传感器 |
4.2.4 保温模具 |
4.3 室内降温试验方法 |
4.3.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 |
4.3.2 涂层车辙板试件制备 |
4.3.3 降温试验过程 |
4.4 室内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室内降温试验数据整理 |
4.4.2 有机/无机比例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3 硅溶胶粒径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4 深度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5 每单位面积涂布量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4.5 室外降温试验 |
4.5.1 室外降温试验沥青混凝土大板的制作 |
4.5.2 室外降温试验内容 |
4.5.3 室外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反射涂层长期使用性能研究 |
5.1 耐沾污性能 |
5.1.1 尘土污染试验 |
5.1.2 油渍污染试验 |
5.2 耐水性 |
5.3 耐碱性 |
5.4 耐酸性 |
5.5 室外耐候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反射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
6.1 附着力 |
6.2 涂膜硬度 |
6.3 抗滑性 |
6.3.1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
6.3.2 测试方法 |
6.3.3 结果分析 |
6.3.4 热反射涂层抗滑性能优化设计及效果 |
6.4 耐磨性 |
6.4.1 试验设备 |
6.4.2 试验内容 |
6.4.3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碱激发矿渣无机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 |
1.2.2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1.2.3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 |
1.3 建筑涂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涂料的研究背景 |
1.3.2 无机建筑涂料的特点 |
1.4 碱激发矿渣建筑涂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矿粉 |
2.1.2 水玻璃 |
2.1.3 氢氧化钠 |
2.1.4 填料 |
2.1.5 助剂 |
2.1.6 水 |
2.2 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
2.2.2 流变性能的测试 |
2.2.3 粘结性能的测试 |
2.2.4 涂料基本性能测试 |
2.2.5 XRD和 SEM微观测试 |
第三章 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研究 |
3.1 水灰比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 |
3.2 碱当量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 |
3.3 水玻璃模数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 |
3.4 填料掺量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 |
3.5 填料种类对碱激发矿渣涂料流变性能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矿渣涂料的粘结强度性能研究 |
4.1 水灰比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粘结强度性能的影响 |
4.2 碱当量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粘结强度性能的影响 |
4.3 水玻璃模数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粘结强度性能的影响 |
4.4 填料含量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粘结强度性能的影响 |
4.5 填料种类对碱激发矿渣涂料粘结强度性能的影响 |
4.6 不同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6.1 不同水灰比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6.2 不同碱当量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6.3 不同水玻璃模数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6.4 不同钛白粉掺量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6.5 不同填料种类碱激发矿渣涂料微观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激发矿渣涂料基本性能研究 |
5.1 涂料表干时间 |
5.1.1 不同水灰比表干时间 |
5.1.2 不同碱当量表干时间 |
5.1.3 不同水玻璃模数表干时间 |
5.1.4 不同填料掺量表干时间 |
5.1.5 不同填料种类表干时间 |
5.2 涂料表面状态 |
5.2.1 不同水灰比涂料表面状态 |
5.2.2 不同碱当量涂料表面状态 |
5.2.3 不同水玻璃模数涂料表面状态 |
5.2.4 不同填料掺量涂料表面状态 |
5.2.5 不同填料种类碱当量涂料表面状态 |
5.3 涂料耐水性、耐碱性、耐温变性 |
5.3.1 不同水灰比涂料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温变性 |
5.3.2 不同碱当量涂料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温变性 |
5.3.3 不同水玻璃模数涂料耐水性 |
5.3.4 不同填料掺量涂料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温变性 |
5.3.5 不同填料种类涂料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温变性 |
5.4 涂料耐老化性 |
5.4.1 不同水灰比涂料耐老化性 |
5.4.2 不同碱当量涂料耐老化性 |
5.4.3 不同水玻璃模数涂料耐老化性 |
5.4.4 不同填料掺量涂料耐老化性 |
5.4.5 不同填料种类涂料耐老化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油墨 |
1.2.1 水性油墨的组成 |
1.2.1.1 连接料 |
1.2.1.2 颜料 |
1.2.1.3 助剂 |
1.2.2 水性油墨的特点 |
1.2.3 柔版印刷水性油墨 |
1.2.3.1 柔版印刷工作原理 |
1.2.3.2 柔版印刷的特点 |
1.2.3.3 柔版印刷水性油墨成膜过程 |
1.2.3.4 柔版印刷水性油墨研究现状 |
1.3 乳液聚合概述 |
1.3.1 乳液聚合的定义及特点 |
1.3.2 乳化剂 |
1.3.2.1 乳化剂的作用 |
1.3.2.2 大分子乳化剂 |
1.3.3 丙烯酸酯乳液 |
1.4 水性丙烯酸树脂 |
1.4.1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特点 |
1.4.2 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大分子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以及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用试剂 |
2.1.2 研究中所用仪器 |
2.2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 乳液与油墨的制备 |
2.3.1 乳液的合成 |
2.3.2 水性油墨(基墨)的配制 |
第三章 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配方及工艺的研究 |
3.2.1 小分子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1.1 乳化剂体系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1.2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2 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3 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4 聚合工艺的选择 |
3.2.4.1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4.2 聚合工艺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
3.2.5 分子量调节剂的影响 |
3.2.6 乳液固含量的影响 |
3.2.7 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 水性丙烯酸树脂大分子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水性丙烯酸树脂表面张力的测定 |
3.3.2 水性丙烯酸树脂对乳液状态的影响 |
3.3.3 不同水性丙烯酸树脂所合成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优化 |
4.1 引言 |
4.2 乳液细度的影响因素 |
4.2.1 打底种子的量对乳液细度的影响 |
4.2.2 单体滴加时间对乳液细度的影响 |
4.2.3 搅拌速度对乳液细度的影响 |
4.3 油墨耐水性与复溶性的影响因素 |
4.3.1 DAAM/ADH交联体系对乳液耐水性的影响 |
4.3.2 金属交联剂对乳液耐水性能的影响 |
4.3.3 碱性中和剂对油墨耐水性的影响 |
4.4 油墨干燥速度的影响因素 |
4.4.1 乳液PH值对油墨干燥速度的影响 |
4.5 油墨耐抗性的影响因素 |
4.5.1 乳液玻璃化温度对油墨耐抗性的影响 |
4.5.2 功能单体IBOA对油墨耐抗性能的影响 |
4.6 后消除反应的研究 |
4.7 乳液连接料的放大实验研究和油墨实际印刷性能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绿色环境友好型水性环氧地坪涂料成膜性能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基础配方 |
1.4 涂料制备工艺 |
1.5 涂料及涂膜性能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2 成膜助剂对水性环氧地坪涂料低温成膜性能的影响 |
2.3 环氧固化剂与环氧乳液的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4 温度、湿度对水性环氧地坪涂料涂膜性能影响 |
3 结语 |
(7)热熔型涂料性能持久性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的选择及涂料的制作方法 |
2.1 仪器 |
2.2 原材料 |
2.2.1 成膜物 |
2.2.2 颜料 |
2.2.3 玻璃珠 |
2.2.4 填料 |
2.2.5 助剂 |
2.3 热熔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交设计及热熔型涂料配合比优化 |
3.1 正交试验设计 |
3.1.1 因数和水平选择 |
3.1.2 正交设计 |
3.2 极差分析法 |
3.2.1 对同一因素的不同水平的影响程度分析 |
3.2.2 极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本性能分析及非常规环境加速试验 |
4.1 色度基本性能概述 |
4.2 环境调查方法及情况 |
4.2.1 紫外线辐射调查方法及情况 |
4.2.2 路面温度调查方法及情况 |
4.3 热熔标线涂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4.3.1 物理性能测试 |
4.3.2 色度性能分析 |
4.4 非常规人工加速环境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用性能分析 |
5.1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
5.2 逆反射亮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
5.2.1 逆反射亮度系数 |
5.2.2 玻璃珠对反光性能的影响 |
5.3 路用性能比对方案设计 |
5.4 比对结果及评价 |
5.4.1 评价体系 |
5.4.2 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熔标线持久性研究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6.1 热熔标线持久性的经济分析 |
6.2 配比优化热熔型标线涂料的社会效益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以及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8)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结构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1.1.1 .钢结构材料的优势 |
1.1.2 .钢结构材料腐蚀的危害 |
1.1.3 .钢结构材料的腐蚀机理 |
1.1.4 .钢结构材料的防腐蚀方法 |
1.2 .钢结构防腐涂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防腐涂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1.2.2 .钢结构防腐涂料的发展趋势 |
1.3 .水性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水性防腐涂料的分类 |
1.4 .乳化沥青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意义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5.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测试方法 |
2.1 .实验主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配方与制备工艺 |
2.2.1 .基础配方 |
2.2.2 .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工艺 |
2.3 .漆膜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漆膜耐冲击强度测试 |
2.3.2 .漆膜铅笔硬度测试 |
2.3.3 .漆膜柔韧性测试 |
2.3.4 .涂层附着力测试 |
2.3.5 .漆膜耐水性测试 |
2.3.6 .漆膜耐3%NaCl溶液测试 |
2.3.7 .漆膜耐中性盐雾测试 |
2.3.8 .漆膜耐10%浓度NaOH/H2SO4溶液测试 |
2.3.9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三章 水性沥青涂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体系的选择 |
3.2.1 .所选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 .不同水性树脂与乳化沥青共混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2.3 .水性环氧树脂的选择 |
3.2.4 .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不同质量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2.5 .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不同质量配比时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6 .水性环氧体系与乳化沥青不同质量比对所制备涂层性能的影响 |
3.3 .颜料的选择和研究 |
3.3.1 .颜料的选择 |
3.3.2 .颜料体积浓度(PVC)的确定 |
3.3.3 .不同颜料体系的性能测试 |
3.3.4 .绢云母与磷酸锌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料的配方优化以及与市售溶剂型产品综合性能对比 |
4.1 .前言 |
4.2 .涂料的涂装弊病及配方优化 |
4.2.1 .消泡剂的选择和其对缩孔的防治 |
4.2.2 .增稠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2.3 .润湿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 .自制水性环氧沥青涂料与市售溶剂型环氧沥青涂料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啤酒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啤酒产业发展现状 |
1.2 啤酒厂生产及产污情况 |
1.2.1 啤酒厂生产概况 |
1.2.2 啤酒厂产污情况 |
1.3 啤酒固体废弃物处置概述 |
1.4 国内外啤酒废硅藻土资源化研究及利用现状 |
1.4.1 废硅藻土的再生回收 |
1.4.2 废硅藻土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和化肥 |
1.4.3 废硅藻土用于制备建筑和装修材料 |
1.4.4 废硅藻土用于污水处理 |
1.4.5 废硅藻土用于生产饲料和保健品 |
1.5 国内外啤酒废酵母资源化研究及利用现状 |
1.5.1 废酵母应用于饲料工业 |
1.5.2 废酵母应用于食品工业 |
1.5.3 废酵母应用于生物制药工业 |
1.5.4 废酵母应用于污水处理 |
1.5.5 废酵母应用于微生物培养 |
1.5.6 废酵母应用于能源领域 |
1.6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热法处理废硅藻土的初步探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水热法处理废硅藻土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水热处理废硅藻土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水热处理废硅藻土的影响 |
2.4 水热法处理废硅藻土的竞争优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热处理废硅藻土应用于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
3.2.3 水热处理废硅藻土复合水性丙烯酸涂料的制备 |
3.2.4 产品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典型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分析 |
3.3.2 条件优化实验分析 |
3.3.3 水热处理废硅藻土复合水性丙烯酸涂料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硅藻土复合净水污泥制备陶粒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净水污泥性能检测 |
4.2.3 复合陶粒的制备 |
4.2.4 热分析与陶粒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净水污泥性质 |
4.3.2 无辅料陶粒制备初探 |
4.3.3 优化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酵母复合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重金属生物吸附剂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实验研究 |
5.2.3 废酵母复合壳聚糖基水凝胶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
5.2.4 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
5.2.5 测定与计算方法 |
5.2.6 性能检测与结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丙烯酸-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实验分析 |
5.3.2 结构与表征 |
5.3.3 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制备研究及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涂料概述 |
1.2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
1.2.1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组成 |
1.2.2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成膜反应 |
1.3 水性丙烯酸多元醇组分 |
1.3.1 水性丙烯酸多元醇树脂概述 |
1.3.2 水性丙烯酸多元醇组分的分类 |
1.4 水性丙烯酸多元醇组分的改性 |
1.4.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多元醇组分 |
1.4.2 聚碳酸酯二醇改性丙烯酸多元醇组分 |
1.5 水性PP塑料涂料 |
1.5.1 国内外聚丙烯(PP)塑料涂料现状 |
1.5.2 PP塑料涂层附着机理 |
1.5.3 PP塑料底漆树脂的选择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研究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有机硅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步骤 |
2.2.5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有机硅缩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溶剂对有机硅缩合物的影响 |
2.3.3 有机硅缩合物的引入对分散体性能的影响 |
2.3.4 有机硅缩合物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聚碳酸酯二醇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3.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步骤 |
3.2.5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亲水改性PCDL合成反应程度的确定 |
3.3.2 PCDL加入方式的影响 |
3.3.3 PCDL的添加对分散体性能的影响 |
3.3.4 PCDL的添加对涂膜耐水性能的影响 |
3.3.5 PCDL的添加对涂膜耐溶剂性能的影响 |
3.3.6 PCDL的添加对涂膜耐磨性能的影响 |
3.3.7 PCDL的添加对涂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水性高耐刮耐水PP塑料涂料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油性底漆对涂膜耐刮性能的影响 |
4.3.2 底漆膜厚对涂层附着力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
4.3.3 固化剂的选择 |
4.3.4 -NCO/-OH值对涂层附着力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
4.3.5 附着力促进剂对涂层附着力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
4.3.6 烘烤温度对涂层附着力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
4.3.7 涂层其他性能测试 |
4.4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水性涂料涂膜泛黄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硅丙酯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D]. 王韶顺.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田昊. 长安大学, 2020(06)
- [4]碱激发矿渣无机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泾娴.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性能研究[D]. 张泽琪.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绿色环境友好型水性环氧地坪涂料成膜性能影响因素探讨[J]. 范栋岩,焦辉军,杨宁,赵常永. 中国涂料, 2019(02)
- [7]热熔型涂料性能持久性及路用性能研究[D]. 李捷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廖前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啤酒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D]. 崔荣煜. 苏州科技大学, 2017
- [10]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制备研究及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应用[D]. 王莉. 湖南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