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

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

一、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几高[1](2018)在《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公司是由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权益投资者、债权投资者、担保债权人等经济主体所组成,这些主体的角色定位通常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契约而非仅仅依据公司法所构建,公司是不同类型契约的纽结、是一项意思自治的风险事业。但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事前缔约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情形的成本太过高昂,因此公司契约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长期的、不完备的契约。由于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的存在,需要公司法律发挥公司契约的模本作用和漏洞填补作用,公司法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公司形式来降低不同经济主体组织开展商事活动的交易成本,在规范意义上其恰当目标应该是促进受到公司活动影响的各类主体的整体福利。作为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机制,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由英国于上世纪20年代创设并在随后的90年间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制度变迁。同时,该制度也在欧洲国家以及深受英国法律影响的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和移植。尽管早期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都以英国制度为蓝本,但是公司法律制度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则,由于各国制度环境、市场结构、政治生态、文化传统各有不同,任何一项公司法律制度的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也有差异,因此在各国公司法现代化进程中,该制度都相继进行自我改良和重新塑造,使得当代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各有特色。本文将在不完备契约理论的研究框架内,凸显公司法在降低代理成本上的功能价值,对于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发展演变、制度变迁进行回溯,对各国制度中的具体微观结构进行比较法分析,在剖析并反思了当前对该制度的正当性传统理论之后提出降低交易成本是该制度的正当性本源,并根据我国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的现实土壤,具体探讨我国的禁止财务资助法律框架体系,力图构建一种契约自治和法律监管并举的管理路径。全文除了导言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章是对其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第三章是以比较法研究方法对各国禁止财务资助的主要内容和整体严厉度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传统的正当性解释及合理性逻辑进行诘问,第五章是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进路对禁止财务资助的正当性进行剖析,第六章是结合我国立法现状以及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现实来重新构建我国公司法中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旨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介绍公司财务资助的界定和主要形式,审视财务资助行为的内涵与外延、主要类型、重要特征、产生原因、禁止及豁免情形等情况,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和解读提供研究基础。财务资助不是一个专门的法律用语,而只是一项普通的商业用语,必须审查具体交易实施过程才能妥当地进行认定。它通常具有四方面的重要特征,即普通商业用语属性、具有“财务”或“资金”属性、遵循商业实质及真实性标准、单方面自发行为属性。财务资助的主要类型包括赠与、担保、补偿、豁免或弃权、借款以及其他形式等具体类型,在考虑各种形式时,通常不以价值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并且强调“实质大于形式”,同时各种不同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以及判断标准。任何一项商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经济需求,财务资助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完成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收购市场中分手费机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债权人参与债务重组以及其他方面的动机所触发,在这些诱因中既有合理的商业性或社会性动因,也有令人怀疑的不良动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财务资助的商业道德属性。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财务资助”具有五大构成要件,即“取得”公司股份、取得公司之“股份”、提供资助者是股份被受让的公司及其子公司、被资助者属于特定范围、提供财务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取得公司股份,只有同时符合了这五大构成要件才能被认定为是禁止财务资助制度所规制的“财务资助”行为。同时,为了避免对于一些形式上具备财务资助特征但是实质上没有危害的交易行为,该制度也构建了无条件豁免以及附条件豁免情形。第二章旨在回答“研究对象从何而来”的问题,主要以英国、欧盟禁止财务资助法律的历史沿革为主线,试图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辗转变化来挖掘制度背后的经济逻辑、政策考量等,通过历史沿革过程分析将有助于来发掘规制制度的内在源动力和现实逻辑。因“一战”后在英国工商业界出现的股权转让中特殊问题,格林尼委员会在公司法评估报告中首次提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政策建议,在英国1928年、1929年公司法中首次以成文法规开启了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之先河,并在1947年、1948年公司法中进行条款完善,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禁止财务资助制度通过在英美法系国家中的主动性移植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的被动型移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传播和移植。同时,在英国1948年公司法之后的30多年的制度施行过程中,针对财务资助制度也出现了很多政策争议,1962年詹森斯委员会公司法评估报告以及80年代的重要判例最终促使了英国在1981年公司法修改中对该制度进行了非常重大的修改并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洗白”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纷纷对公司法启动了现代化进程,在这次公司法现代化浪潮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化、系统化的政策评估,包括英国、欧盟和新加坡等国都在公司法现代化评估报告中对该制度的修改提出了大胆的建议,并最终促成了立法部门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更为适应现代商业发展之需要。在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从雏形创设到完成现代化改造的九十年期间,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以波浪线形态产生、发展、传播和进化,在立法导向上体现出“严格禁止——限制性管理——放松管制”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由于英国的不断推动、欧盟与英国的相互纠缠和制约、禁令背后法理逻辑的不断变化、公司立法向服务于小型公司转变以及市场对杠杆收购的逐步接受等法律、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塑造。第三章旨在回答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异同点,对各国对财务资助问题的法律规制情况作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和重要微观组成的深入比较,并尝试对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起源于英国,随后被移植到深受英国法影响的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欧盟公司法指令也基本采纳了英国的做法、使得各个欧盟成员国也相继进行制度移植,美国、加拿大却没有建立相关制度。但是,具体到该制度的微观构成中,各国家和地区的当前规则又各有不同,具体体现在针对适用对象是否包括了私人公司和控股公司、是否存在无条件豁免以及各种无条件豁免的具体情形、是否存在附条件豁免以及各种附条件豁免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是否给予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向法院申请取消公司提供财务资助之决议的异议权、在发生非法财务资助后公司以及责任人员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提供财务资助的交易是否有效等五个主要方面内容。如果将这些五大方面的主要差异作为衡量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整体严厉程度的大类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的话,不难发现在当前各国现有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下,不同国家制度严厉程度有着非常不同的严厉度相对水平,而之所以从最初各国严厉度都基本保持一致(因为都是以英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为蓝本全面吸收)发展成目前的不同严厉度水平,主要是由于制度的移植方式、所属法系、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所导致,一般来说进行了主动性制度移植并且法律制度自发意识不断增强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越来越低、而进行了被动性制度移植或法律制度自发意识较弱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大陆法系国家的严厉度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法系国家的严厉度平均水平,以打造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投资、贸易服务中心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较低。第四章旨在回答“要不要规制”的定性问题,主要探讨法律直接规制公司财务资助问题是否存在着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对传统的正当性解释理由进行了剖析和反思。格林尼委员会迈出了为财务资助禁令提供理论根源的第一步,其试图在“一家公司不能购买其自身股份”的资本维持规则下进行解释,禁止财务资助可以对公司购买其自身股份之能力加以限制,其目的是对公司不正当地向股东返还资本的不良行径加以阻止。但是,禁令的限制范围远远超过了资本维持原则所试图去规范的范围,对于一些完全没有对公司资产造成减损的交易,例如提供贷款,资本维持原则无法提供有力的解释。之后这种解读被严重质疑,财务资助法律被放置在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防防公司资产被滥用的范畴内加以讨论,禁令被视为一种机制以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免受高负债购买方的伤害,该购买方借钱为其购买股份之行为提供融资,在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进而利用目标公司的资源对该贷款融资予以偿还。这种行为导致了异常严重的财务代理成本,存在着滥用目标公司资源而使得其财富从目标公司被转移出去、因而使得目标公司的债权人和小股东受到潜在损害的风险。但是,这种解释无论是从债权人保护还是中小股东保护方面,都存在着相对多的解释力不足问题,而且当前学界认为公司法已经从优先保护公司的交易对手转向了促进商事活动以提升经济的增长。杠杆收购最核心之处就是目标公司最终承担收购成本,其现金流被用于进行收购债务的最终支付。财务资助促成了这种不道德商业行为的潜在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且在道德上令人生厌,导致其被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因此,禁止财务资助似乎就是杠杆收购的天敌,是对杠杆收购中核心安排——使用目标公司资产作为最终还款来源的一种天然阻碍。但是,财务资助禁令针对的是对他人“取得”公司股份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人“收购”公司股份或取得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遏制杠杆收购作为禁止财务资助的正当性解释。此外,杠杆收购是一种对市场有害的商业行为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被证明并非绝对成立,禁止财务资助的规定会阻碍那些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杠杆收购,且债权人可以通过事件风险条款来防范杠杆收购风险,所以遏制杠杆收购在当前也正无法为该制度提供正当性基础。还有观点认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确可以防止市场操纵,但是目前各国证券法已经有专门法律制度来防范市场操纵风险,所以从防止市场操纵来证明禁令的合理性是一种错误的反向逻辑。第五章主要借助于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财务资助行为本身的商业属性以及潜在利益冲突进行解读,并以降低代理成本作为法律直接规制财务资助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法理依据。对公司“本质”的设定和阐释是对公司财务资助规制这一具体的微观法律制度进行逻辑分析的起点。对于公司本质的探究和争论远在15世纪后期就在法学界展开了,并衍生为传统公司本质的三种学说流派:法人拟制说、法人实在说和法人否定说,它们对公司制度中的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解释张力,但是受困于所处时代和研究范式的历史局限性,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解释力上的局限性。20世纪30年代之后,经济学界对“企业”这个“黑匣子”的经济学讨论,开启了对公司本质讨论的现代主义阶段。科斯将企业视为一个契约结构,一个有别于市场的特殊契约,自此开创了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不仅如此,现代契约理论还主张,契约的完备性是一种美好愿望,在实际社会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不可观察性和不可证实性、语言在描述力上的局限性、交易一方是异质的且存在不同的偏好合作类型等原因,使得实际中的契约必然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公司是各个生产要素提供者之间契约关系的组合,这种内部契约关系又是一种代理关系,在契约缔结之后的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三种代理成本问题,而公司法的功能和价值就是去降低这种代理成本、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应。具体到财务资助交易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这三类代理成本——公司所有者与其雇用的经营人员的利益冲突、拥有公司绝对多数或控制性利益的股东与股权比例较小的或者非控制性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本身或其股东与其缔约伙伴(主要是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冲突,法律对公司财务资助进行规制的正当性和规制方式的选择在于这三类代理成本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以减低代理成本为视角,可以有效地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变迁中出现的最为典型的不同类型公司差异化管理、“原则上禁止+附条件豁免”的立法模式以及“附条件”豁免模式进行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代理成本分析有着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当前在我国上市公司运作中第二类代理问题在第一、二类代理问题中占据主导地位,即相比较于所有权和控制分离所导致的公司高级人员侵害股东利益的自利行为,凭借控制权优势的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利益的“掏空效应”更为突出和严重。此外,上市公司负债总杠杆与公司投资行为整体上呈负相关性,负债融资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相机治理效应比负债融资产生第三类代理问题具有更大的显着性,说明负债融资在公司投资行为治理方面有着抑制过度投资的良性效应,金融性负债与新增投资支出呈正相关性,经营性负债或商业信用与新增投资支出呈现负相关性。第六章旨在回答“我国法律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本部分将在我国公司代理成本现状背景下,对我国公司财务资助行为建立较为细致化和多维度的本土化的财务资助法律框架体系。“财务资助”概念在我国公司法规中的最早出现是在《印发<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的通知》(该通知于1993年6月10日发布并实施)。根据《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2.2条规定,到香港上市公司的章程须对公司资助购买自己的股份做出规定,并明确了必须包括的内容。在199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但是并未对公司是否可以就他人取得公司股份的行为提供财务资助进行直接规定。之后在《关于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通知》、《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中陆续以零散方式涉及到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规定,但是总体而言,现有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中存在诸多不足:(1)规则零碎化,缺少统一性和独立性;(2)规则单薄僵化,缺乏体系性和灵活度;(3)财务资助条款未能体现出核心要件,容易扩大禁止范围;(4)立法层级较低,违规成本较低等。在本章,结合我国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的这种特点,着重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不同适用对象的财务资助规则原则、公司员工持股中的财务资助问题、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资助问题、附条件豁免模式的选择问题等重要命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我国代理成本现状以及财务资助制度中重要命题的分析,笔者提出对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进行重新构建,具体的立法建议包括:第一,加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的统一性、独立性和体系化,统一规定原则性规定、无条件豁免、附条件豁免、异议权、交易合法性、释义等内容,使其独立成为公司法中的一项完整的制度体系;第二,将形式上具有财务资助特点但是已经有针对性的立法或司法行为进行规制的交易行为,以及特殊金融企业开展正当业务交易和为了追求在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之上更高层面的目标的行为规定为无条件豁免情形,避免造成规则或法律适用时产生冲突;第三,对于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公司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无实质损害”模式,即在满足该资助不会实质性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和对债权人的偿付能力、董事会通过决议认为公司应该提供该资助且该资助的条款对于公司是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公司可以提供财务资助;对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在满足提供财务资助不得减少公司净资产或减少净资本时该资助资金是从公司可分配利润中予以提供、该资助是善意的且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下的前提下,从公司类型、公司控制权、交易动机和杠杆水平这四个维度来综合考量构建差异化的豁免审批模式。第四,明确非法财务资助的法律后果、加大事后惩处力度,在财务资助相关协议涉及到善意第三人时,该协议不会仅仅由于违反财务资助禁令而无效,并明确规定财务资助行为的无效性不影响股权取得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对在非法财务资助中负有过错的董事将因其违法该信义义务而承担偿还任何在该交易中的损失。

孙舰,王博[2](2017)在《企业本质的演进及研究前沿》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本质理论是企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区分不同企业理论的重要标志。文章以企业理论的演进史为基础,回顾了不同企业理论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了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的主要观点,阐述了企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学说。认为各学派对企业本质的理解表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企业本质理论在企业理论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进程中逐渐明晰化,这对于我们今后在企业理论研究中超越各学派之间的对立,寻求其统一性与综合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王节祥[3](2017)在《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出eBay、Amazon和阿里巴巴等世界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虽然这类促进供需直接相连的平台型企业发展迅猛,但“威力”并未充分显现,电商仍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模式不断向餐饮、交通、金融乃至产业链上游的制造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时,人们逐渐意识到平台似乎即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组织形态。但是,平台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实践界对平台的认识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崇拜者愈加坚定,批判者亦屡屡发声。平台赢者通吃效应及其可能引发的垄断和抑制创新问题,成为各界争论的热点。与此同时,产业实践者由于对平台属性的不同认识,导致在战略决策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取向。一部分认为提高平台效率需要实施产品和服务自制;另一部分则认为平台企业关键在对接供需的能力培育,产品和服务提供应该交给市场参与者,京东电商和阿里电商就是其各自代表。一类平台企业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平台市场占有度,采取了低门槛的开放策略;另一类平台企业则秉持宁缺毋滥、防止过度竞争原则,采取高门槛开放策略。这两类平台均有取得高绩效的个案(如Android和IOS)。如何解释实践界对平台认识和战略决策上的分歧,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管理实践观察,结合平台理论文献阅读,提炼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即平台是什么(属性)、平台企业如何进行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以及两大战略决策在平台生命周期上的演化。立足于研究问题,在国内外平台研究系统回顾基础上,本文通过建构式多案例研究,得出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分别基于平台企业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收集数据,采用适合小样本变量组合研究的fsQCA方法开展实证检验。进一步地,将研究向时间维度拓展,采用纵向案例方法,考察平台两大战略决策的阶段差异。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摒弃对平台交易和创新属性的二元分立认识,从二重性视角考察平台战略决策。从理论回顾看,科斯传统认为企业是交易(契约)集合体,关注交易成本的节约。阿尔钦传统则认为企业的价值是能够通过要素组合创新产生“1+1>2”的效果。从产业实践看,无论是何种平台,均具有要素交易和价值创造的双重属性。平台的交易和创新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在现实世界中,两种属性存在强弱差异,从而导致观察失真,容易引发误解和争论。(2)整合TCE和RBV两大解释逻辑,明晰了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内在机制。交易属性下的边界研究基于TCE逻辑展开;创新属性下的边界研究则基于RBV逻辑展开。由于平台兼具交易和创新二重性,因此单独基于某一视角均难以解释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现象。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CE和RBV各自的解释逻辑在平台情境下仍具有一定解释力,但核心解释路径并不是TCE和RBV的某一方面,而是由TCE、RBV和平台跨边网络效应的交互作用决定。(3)通过维度细化和情境条件引入,为平台开放度与绩效的关系悖论提供了解释。针对平台开放度与绩效关系悖论,论文从开放度的维度细化及其作用机制的情境条件出发,尝试寻求解释。将平台开放度细化为供方开放度和需方开放度。基于平台二重性,引入交易属性下用户需求多样性水平和创新属性下知识复杂度水平对平台开放度与绩效作用机制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平台绩效需要平台供方和需方开放度与用户需求多样性和知识复杂度相匹配。(4)基于平台生命周期,发现了平台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在临界规模前后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立足于平台网络效应所决定的平台生命周期,纵向案例分析表明:在临界点之前,为了快速获取用户,平台企业会倾向采取自制策略和高开放度治理;在临界点之后,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并不趋同。临界规模后,平台选择何种边界和开放度策略,取决于平台企业自身的议价能力(bargain power)和整合能力(integration capability)。论文主要创新点:研究视角上,通过引入平台“交易”和“创新”二重性视角,剖析了平台企业边界选择机制和开放度治理悖论;研究内容上,将平台研究从定价和垄断规制等产业组织分析中解放出来,尝试与组织和战略领域的经典理论对话;研究方法上,通过质性和量化方法结合,解决了平台研究起步阶段问题不明确、数据获取困难和缺乏动态考察的难题。本文还存在一定可拓展之处:研究方法上,随着平台企业数量增加,可以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平台演化分析可以开展更为直观的仿真建模。研究内容上,一方面可以考察平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及其对平台企业和平台参与者战略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考虑将微观行为视角引入平台战略研究,分析高管团队及其行为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陈德刚[4](2013)在《“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正面临着“会计理论丛林”、“会计学学科属性尚无共识”、“点的深耕研究多,面的整合研究少”等让人困窘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窘境设定选题,研究目的有三个:其一,全面、系统地描述已然出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其二,研究并确定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以解决会计的这个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其三,进一步从会计学的经济学学科属性视角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以期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来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通用平台。本文自“导论”后,先用一章进行“会计理论丛林”的系统描述,再用一章研究“会计学的学科属性”,最后用三章篇幅构建“会计经济学”。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先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再作基本的研究约定、对论题进行解说,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进行简要阐述;最后说明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第二章为“会计理论丛林”综述。本章以“会计理论丛林”一词表述当今纵横交错、各执一词、甚至尖锋对立,而又能自圆其说的会计理论集合,依次从会计的本质、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的历史演进脉络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与前沿等五个维度对会计理论丛林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第三章为“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会计学学科属性既是会计学的核心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本文所选取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的全新视角,在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分三步对会计学的学科属性进行论证:首先,使用文献归纳法分别阐述现有文献中支持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以及支持会计学具有管理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其次,在上述归纳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属性的假说;最后,对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假说进行演绎论证。研究结论是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财务会计(对外会计)具有经济学属性;管理会计(对内会计)具有管理学属性。鉴于本文所作的基本约定,此后三章我们只选取财务会计的经济学属性视角来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达成上面设定的第三个目的,即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文将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分解为三个层面的研究任务,由接下来第四、第五、第六章来分别完成。第四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本章依循上述研究设计,展开第一层面的工作,即较全面系统地阐释经济学的历史演进、新近发展及未来趋势,为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准备理论基础。本章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这五个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发展演进进行了简略但较系统的阐释,而后对经济学发展演进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我们从中概括了两条贯穿始终的主流规律,也发现了经济学三种呼之欲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本章为全文的重中之重,任务是完成上述研究设计的第二层面的工作,即系统地发掘经济学中内生的财务会计节点,并进一步以节点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演绎推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章依次重点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推理,并在这些节点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仔细地发掘、严谨地演绎推理出各该时期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基本架构。此后,对现代金融理论、计量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架构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一方面,经济学中确实内生着许多会计学的节点,即经济学需要会计学;另一方面,经济学节点及相关的理论可以演绎推理出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即经济学指导会计学。会计经济学架构随着经济学的演进而不断演进,内容越来越充实,视角越来越多元。可以看出,不断演进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是植根于经济学体系中的,它就是镶嵌于经济学中的不可分离的经济学本体。第六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本章致力于前面研究设计中的第三个层面的工作,即以第五章演绎推理出来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来重新审视第二章所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期系统地搜寻会计经济学研究已然存在的历史经验证据。本章以“会计经济学架构”依次对从会计本质、会计理论构建路径、会计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研究演进脉络、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五个维度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逐一重新审视,结果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几乎就是一部色彩斑斓、较为凌乱、有待整理的会计经济学研究实例集。至此,我们先通过逻辑演绎从经济学中推演出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第五章),这是一种典型的规范研究;再以会计经济学架构对现有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重审,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排除例外)都可归属于会计经济学的多元视角的架构中,这就构成了会计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证据(第六章)。两相佐证,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构建就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会计经济学”的成立。这正是本文“会计经济学初论”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杨宏力[5](2012)在《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文中认为本杰明·克莱因教授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相比其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学术地位,克莱因的法经济学家和咨询专家身份更为人熟知。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克莱因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定位的认识有所欠缺。其实,他在不完全契约理论领域有其独特贡献,对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理论中所阐述的问题虽备受争议却为我们后来人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其理论结论为我们理解现实经济运行提供了诸多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详细梳理,力求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呈现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面貌,便于理论界更为深入地了解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并以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和认知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同时,通过对克莱因理论不足的讨论引起研究者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些基本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促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当然,理论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本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经济关系的现实运行提供一种视角,毕竟,在当前的法律制度状况下,合同在中国甚至比在西方更加不完全,中国经济也提供了某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环境,从此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研究也是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本文包括八章,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包括1-3章。本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本研究所处的理论环境和研究重点。本部分还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大致理清作者理论发展的逻辑思路。第二部分为核心理论研究与评述部分。本部分沿着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逻辑展开研究,先对其理论体系中的几个核心理论做详细剖析,最后围绕这些理论分别进行评论。第三部分是比较分析部分。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突出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契约理论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与其他研究者的差异,以显示出其理论研究的价值所在。在熟悉了作者理论的理论背景、发展逻辑、基本内容及理论特点之后,我们可以对作者的理论最后总结一下了。所以,在第四部分,是对作者理论对中国理论与实践价值的一个评论。本文对克莱因理论的评论是基于三个层次展开的:首先在对每个核心理论进行介绍之后围绕每个单一理论展开讨论,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针对性地阐释,便于深入了解该理论;然后通过其理论与威廉姆森和哈特理论的比较突出其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与不足;最后对其理论总评,重点通过与中国案例的结合验证其合理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提出实践对其理论的挑战与质疑,以此促进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概述。主要分析克莱因理论体系中不完全契约的定义;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理论缘起与发展历程;考察克莱因对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认识是如何逐渐深入的;交待一下克莱因理论的理论假设,这是一个理论必备的基础前提。第二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核心理论。本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重点围绕专用的可占用的准租、敲竹杠、自我实施机制、价格作为质量保证等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展开研究。搞清楚这些理论的含义,理顺了它们之间的理论逻辑才可能真正认识克莱因的理论。而这其中,又以专用的可占用的准租与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两个克莱因提出的独特理论为着重研究对象,因为,克莱因之所以可称为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的名家之一,此二理论功不可没,对此两个理论的深入剖析,才可找寻到克莱因理论的真谛。第三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其他契约理论研究大家的理论比较。比较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通过比较突出本文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二是通过比较发现研究对象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便于选择性的借鉴,因为,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借鉴。第四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中国的启示。任何理论都有其两面性,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也不例外,一方面,他的理论有其普适性,只要理论所需用的条件出现,我们自然可望看到他的理论在中国的交易实践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克莱因的理论毕竟产生于西方经济社会实践,与中国的交易环境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指望克莱因的理论可以照搬过来解决中国的同类问题。我们对克莱因的理论必须是有选择的借鉴,重在方法与工具的含义。为突出这种东西方环境差异对理论的影响,本文在此部分结合中国的一些案例展开,希望以此佐证先验的判断。本文是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一个述评,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围绕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从理论渊源、理论发展、核心内容、理论的特点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全面的介绍,首次比较客观地展现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全貌,便于理论界客观、全面地评价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准确地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为其定位。本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套牢”、“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品牌资本”、“自我实施机制”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揭示和阐述不但有利于正确认知克莱因的理论,而且利于研究者们厘清这些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中基本概念的意蕴,拓展这些理论的应用范围,推动契约理论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不完全契约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是已经越来越成为组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司金融等与制度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这一工具是否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我们的制度环境是否与它的运行条件匹配?在引入和应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方面我们应注意什么?本文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家之言的解答,有利于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本文的分析存在一些不足:本杰明·克莱因的理论国内介绍的较少,其研究不完全契约问题的文献翻译过来的也较少,这给本文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对文献的整理和把握还有待加强。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些基本问题的实证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软肋,由于理论工具的缺乏和大量实证数据获取的困难,本文在这些问题的实证方面也没有有价值的进展。本文涉及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第一,如何看待契约。契约是不完全的这一显然正确的观点已成为研究者们的一个共识,但对契约性质的认知则并不统一。那么,契约是权利义务划分的形式还是推动契约履行的履约机制?又抑或是签约双方权利感知的一个参照系?也许打破法学、经济学和行为理论的这种视域界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实施契约。第二,如何理解契约不完全的基础。虽然关于契约不完全的基础的争议颇多,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签约人的有限理性、签约的困难和第三方验证的困难对解释这一问题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当然,也有“马斯金-梯若儿批评”这样的声音质疑这些解释因素。正是这些歧见推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不断深化。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跨学科研究是理解这一问题及契约理论中其他争议性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三,完善实证数据库。哈特和霍姆斯特姆曾经表达过对于契约经济学缺乏实证研究的担忧,但最近的情况表明,关于契约理论的实证研究已经越来越多。有大量的研究应用契约理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计量经济学验证或进行案例研究。对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实证检验来说,妨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合适数据的收集,由于契约和交易问题的很多信息出于保密不允许被披露,使得相关数据库的容量难以得到有效扩充。因此,相关组织的建立、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隋敏[6](2012)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企业日益注重利用其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处理为自身创造价值,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企业社会资本。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社会资本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实现企业自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新的增长点,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本文沿着“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脉络展开研究。首先,在借鉴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边界的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科学的概念重构,明确企业社会资本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相应的分类研究,并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构成要素进行归结,以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其次,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来具体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再次,按照不同维度的企业社会资本,选取相应的度量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企业社会资本指数,分别以它们作为解释变量,考虑相应的控制变量,通过实证模型的构建来检验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最后,在对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开发策略,以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快速生成与增长;并且,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开发出来的企业社会资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值功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企业所有权的配置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自有资本的差异,外部利益相关者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但由于他们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则决定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差异。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实现。第二,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具有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看,凡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都应当称之为资本,而不论其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从社会属性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最终目标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主要体现为其嵌入于企业与其边界之外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所结成的关系网络结构的这种“社会性”,具有其他类型资本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属性,例如:黏着性、互惠性、属于公共物品、循环再生性、不确定性以及难以被观察和测量。第三,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具体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企业社会资本,其均由网络、信任与规范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信任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第四,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通过重复博弈而逐渐形成的,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进行相应的构建,全面揭示了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低层次合作关系向高层次合作关系的动态演进;并进一步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如何形成的。第五,企业社会资本通过对契约履行程度、资源获取与整合、交易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影响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功效;并进一步选取2007-2010年在沪深两地发行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进行衡量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而细致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证实了政企关系资本、银企关系资本、供应商关系资本、客户关系资本、竞争者关系资本、管理者关系资本、员工关系资本以及社区关系资本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企业社会资本综合指数对企业价值创造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第六,企业的社会资本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建构与维护,然而企业社会资本的消逝却是顷刻间的,企业应当对其社会资本进行积极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防范企业社会资本潜在的风险,充分发挥其价值增值的功效,从而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概念重构与重新分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和社会的边界给予清晰的界定,从而对企业自有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边界进行清晰的划分,论证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当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重新分类,指出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由于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2)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创新性的诠释。紧密结合以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和生产模块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背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学说加以继承与创新,从现代企业所涵盖的利益关系出发,对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揭示,从而深入地剖析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对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3)揭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演进机制。引入利益共同体的概念,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的建立和维持,从而深入诠释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4)从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结成联盟的视角出发,深入地分析不同类别的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来直接获取与整合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且更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对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产生间接影响。

文雁兵,张旭昆[7](2011)在《企业、市场、政府的演化:选择的视角与契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分析环境约束及其改变,而另外一种是分析主观世界,这两种分析都有各自的价值所在。新制度经济学(NIE)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一种补充,而并非是一种颠覆。企业、市场和政府是治理经济交易的三种结构,本文主要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分支(TCE)和产权理论分支(PRT),对企业、市场和国家等"制度"从契约视角进行理论解释,并与新古典主流的选择视角进行对比。本文的意义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从选择的视角和契约的视角分别考察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性质、关系和演化逻辑,企业、市场和政府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结果;二是认为企业和市场不是一种"相互替代"性质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性质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与市场是技术关系、契约关系和产权关系的统一体;三是认为政府作为经济治理的一种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契约治理契约"的思想进行解决。

胡继立[8](2011)在《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线索。企业控制权是理解企业性质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黑箱”中最神秘的部分。国外学者对企业控制权研究已经相当深刻,尤其是科斯之后的产权理论,更是将企业控制权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开始探讨企业控制权理论,但是,研究很不深入。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运用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方法,重新界定了企业控制权的概念,引入了新的概念——呈现速度,拓展了企业控制权研究内容;同时,系统分析了企业控制权的来源、功能、配置、收益等内容,初步构建了企业控制权分析框架,使企业控制权理论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1.企业控制权基本问题研究尽管理论界研究企业控制权问题已久,但企业控制权理论始终面临理论基础不牢固、内涵外延模糊、边界不清的问题。本文对企业控制权的基础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完全契约与投资无效率问题,对“权利”与“权力”、企业契约与政治契约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梳理了已有的企业控制权研究文献。系统梳理了早期经济学家企业控制权思想、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控制权思想、科斯的企业理论与企业控制权观点、契约理论与企业控制权问题。本文认为企业控制权研究主要面临三大困境:即深层次的企业控制权研究成果较少、企业控制权内涵与外延理解混乱、企业控制权理论由物质资产至上观长期主导。这些问题导致企业控制权理论轮廓不清和理论体系不完整。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控制权理论缺少稳固的理论基础;二是企业控制权内涵的非正式合同性;三是企业控制权本身的复杂性。2.企业控制权概念重新界定本文将企业控制权界定为,在企业契约内对企业生产、投资、市场运营和组织租金分配的主导权利。本文分别对原始生产组织、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中的企业控制权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对企业控制权概念三个阶段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企业控制权的结构,即企业控制权是由明晰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其中剩余控制权又由剩余基本控制权和剩余发展控制权构成。企业控制权的这种结构,既可以避免企业契约内各参与者之间不会因为机会主义而发生目标上的冲突,同时也可以通过剩余发展控制权保证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既实现了个体目标,也实现了组织目标。3.企业控制权拓展研究企业控制权拓展研究分四个部分。一是企业控制权来源研究。本文研究了物质资产与人力资产的内容和分类,认为物质资产并非控制权的唯一来源。为了分析企业控制权两种来源,以及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呈现速度”概念。企业控制权的来源可以分为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直接来源是指来源于物质资产,间接来源是指来源于人力资产。能够获得控制权的是资产的专有性而非专用性。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呈现速度”,但均影响企业控制权的配置。二是企业控制权功能研究。本文评析了目前企业控制权功能的研究成果,并将企业控制权的功能划分为基本功能和发展功能。前者延伸出基本剩余控制权,而后者延伸出发展剩余控制权。企业控制权基本功能可以解决企业契约中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企业控制权发展功能可以解决企业组织的发展问题。两种功能可以保证企业组织的有效运行;三是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本文认为,企业契约的配置不是静态的,而是依据专用性与专有性的变化而变动的。专有性是获得优势的关键,无论是物质资产所有者,还是人力资产所有者,要获得更多的组织租金,必须提高其资产专有性。在物质资产主导的企业中,物质资产先获得发展剩余控制权;在人力资产主导的企业中,人力资产在其专用性得到充分体现后,获得发展剩余控制权;四是企业控制权收益研究。本文辨析了“保留收入”、“组织租金”等概念,并重点研究了组织租金。同时,深入研究了专用性与专有性的关系。4.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实证检验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是指国有企业在实现多元化目标和分配组织租金时的主导权利。本部分运用前面的企业控制权理论分析,对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是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控制权收益、控制权功能、控制权来源和控制权配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问题的可操作性建议,即明确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目标,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把中国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提高中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

李将军[9](2010)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理论演化过程研究及其启示》文中指出市场经济逐渐取代封建经济的过程实际上是和企业演化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具有明显时代背景的企业理论。根据这些企业理论产生的先后顺序和时代背景,本论文先后研究了斯密的企业理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和现代西方学者的企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演化实践极有意义的启示。

王贺东[10](2010)在《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 ——兼论中国国企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四十年来,学者对企业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的视角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甚至法学等领域。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同程度地研究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即企业的性质与企业的内部组织等。现代企业理论可以归为两大流派: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能力理论。两个流派分别从企业的交易和生产两个侧面研究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但时至今日,不仅任何一种流派都还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体系,而且两种流派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无法计算结果发生的客观概率的情形,是由于知识的不完全造成的。当不确定性存在时,人类的行为的中心不再仅限于成本收益的核算,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即,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不确定性概念,逻辑一致地推进了企业基本问题的研究。企业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家化的过程。本文认为不确定性不仅蕴含着收益的机会,同时还包括可能损失的风险,因此,企业是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机制。在初始的市场上,是不存在企业家的,而正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一些对机会敏感并实施行动的人创办了企业。那些创办企业的人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大家认可的企业家。这样,企业的出现和企业家的产生在历史上是逻辑一致的。不确定性的适应及控制能力是企业生存和边界的决定因素。本文认为在静态(或短期内)情形下,企业可获得的适应和控制不确定性的能力是有限制的,因此,企业的规模扩张也存在限制。而从动态上看,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科学知识及管理经验的积累,企业控制和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长期看,企业的边界是不断扩张的。企业治理问题实质是建立利用不确定性机会和规避不确定性风险的组织框架。本文认为为了应对不确定性,企业会吸收各种资源。各资源的所有者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为了规避冲突,需要构筑企业治理的框架形式。我们认为能力的专业化决定了企业职能部门的形成,而能力的水平是企业层级结构形成的原因。企业的演进是对不断出现的不确定性反应的结果。本文认为,不确定性的内容是随着市场、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应对不确定性,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就会不断地调整,这表现为单个企业的演进,也表现为企业作为整体的演进。国企改革需要在不确定性的思维指导下进行。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缺乏不确定性的系统思维。改革需要新的思维——不确定性思维。当前的改革战略应当从两个层次展开,即,一是从宏观角度,着眼于应对国家或社会发展层面的不确定性;二是从微观角度,着眼于增强国企的市场适应能力。

二、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财务资助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一、财务资助的定义
        二、财务资助的特征
        三、财务资助的类型
    第二节 提供财务资助的诱因
        一、股权收购中的特殊需要
        二、推行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三、债务重组的组成部分
        四、股东和管理层其他动机
    第三节 财务资助的禁止及豁免情形
        一、禁止性财务资助的构成要件
        二、无条件豁免
        三、附条件豁免
第二章 禁止财务资助的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
    第一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创设阶段
        一、专家建言:英国格林尼委员会报告
        二、初见雏形:英国1928 年、1929 年公司法
        三、基本建立:英国1947 年、1948 年公司法
    第二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发展阶段
        一、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传播移植
        二、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政策评估
        三、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立法完善
    第三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现代化阶段
        一、英国公司法政策评估
        二、欧盟公司法政策评估
        三、英国及欧盟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现代化的立法成果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现代化
    第四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变迁的驱动因素
        一、英国和欧盟的核心作用
        二、禁令背后法理逻辑的认识变迁
        三、公司立法从“公众公司优先”转向“服务私人公司”
        四、市场对杠杆收购的逐步接受
第三章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概况
        一、欧盟主要成员国
        二、澳大利亚
        三、中国香港
        四、新加坡
        五、新西兰
        六、马来西亚
        七、百慕大群岛
        八、美国
    第二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主要内容比较
        一、适用对象
        二、无条件豁免
        三、附条件豁免
        四、异议股东或债权人的申请权
        五、非法财务资助行为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严厉度及原因分析
        一、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严厉度比较
        二、域外禁令严厉度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禁止财务资助之正当性的法学解释
    第一节 作为资本维持原则的衍生
        一、资本维持原则的主要内涵
        二、禁止财务资助与资本维持原则
        三、资本维持原则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第二节 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
        一、禁止财务资助可以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
        二、保护债权人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三、保护小股东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第三节 遏制杠杆收购
        一、杠杆收购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二、禁止财务资助可以有效遏制杠杆收购
        三、遏制杠杆收购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第四节 防止市场操纵行为
第五章 禁止财务资助之正当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公司的契约属性及公司法的功能价值
        一、经济交易与科斯定理
        二、公司本质假设:作为分析起点和支点
        三、公司代理成本及公司法的功能价值
    第二节 财务资助中的三类代理成本及分析
        一、财务资助中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二、财务资助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
        三、财务资助中的第三类代理问题
        四、代理成本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解释力
    第三节 我国财务资助中代理成本分析
        一、第一、二类代理成本问题
        二、第三类代理成本问题
第六章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
    第一节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必要性
        一、财务资助概念及规则在我国的引入
        二、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相关立法梳理
        三、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不足
    第二节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一、不同适用对象的财务资助规制原则
        二、鼓励对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财务资助
        三、审慎对待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资助
        四、合理选择附条件豁免模式
    第三节 完善我国财务资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加强立法的统一性、独立性和体系化
        二、新增禁止财务资助的无条件豁免
        三、多重维度构建差异化的附条件豁免模式
        四、明确非法财务资助的法律后果、加大事后惩处机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企业本质的演进及研究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企业本质理论的起源
    (一)古典的分工理论
    (二)新古典的技术决定理论
    (三)企业家的企业理论
三、主流的企业本质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专用性资产性理论
    (三)剩余控制权理论
    (四)团队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六)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现代前沿的企业本质理论
    (一)声誉理论
    (二)战略理论
    (三)权利集理论
    (四)合约理论
    (五)能力、知识和资源理论
    (六)信息处理器理论
五、结论

(3)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互联网平台企业
        1.3.2 平台企业的边界
        1.3.3 平台企业开放度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章节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平台研究现状与趋势
        2.1.1 文献计量方法选择
        2.1.2 境外文献计量分析
        2.1.3 国内研究现状梳理
        2.1.4 研究趋势整体判断:关注平台组织与战略问题
    2.2 企业边界理论综述与平台企业边界研究
        2.2.1 理论缘起:科斯《企业的性质》
        2.2.2 交易成本理论(TCE)视角下的企业边界
        2.2.3 资源基础观(RBV)视角下的企业边界
        2.2.4 平台企业边界研究:TCE与RBV的融合
    2.3 企业治理理论综述与平台企业开放度研究
        2.3.1 理论缘起:伯利和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
        2.3.2 研究脉络:从企业内治理到企业间治理
        2.3.3 企业开放度与绩效关系:悖论及解决途径
        2.3.4 平台企业开放度治理研究:对接治理理论经典框架寻求突破
    2.4 文献述评
3 平台企业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建构式案例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方法选择
        3.1.2 案例选择
        3.1.3 数据收集
        3.1.4 数据分析
    3.2 案例分析
        3.2.1 阿里电商平台业务边界
        3.2.2 典典养车平台企业边界
        3.2.3 阿里百川平台业务边界
        3.2.4 钱报有礼平台开放度
        3.2.5 海尔创新平台开放度
        3.2.6 小米手机平台开放度
    3.3 跨案例比较
        3.3.1 边界选择的跨案例比较
        3.3.2 开放度治理的跨案例比较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平台企业交易和创新二重属性
        3.4.2 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分析框架:TCE、RBV及其拓展
        3.4.3 平台企业开放度治理的分析框架:治理模式与平台情境的匹配
    3.5 本章小结
4 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量化分析:FSQCA方法
    4.1 研究假设
        4.1.1 TCE与平台企业的边界决策
        4.1.2 RBV与平台企业的边界决策
        4.1.3 TCE、RBV和平台跨边网络效应的交互作用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方法选择
        4.2.2 研究样本筛选
        4.2.3 变量赋值依据
        4.2.4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数据分析
        4.3.1 QCA分析步骤
        4.3.2 必要条件检验
        4.3.3 条件构型组合
    4.4 结果讨论
        4.4.1 平台情境下TCE和RBV的解释力
        4.4.2 平台情境下TCE和RBV的整合
    4.5 本章小结
5 平台企业开放度治理的量化分析:FSQCA方法
    5.1 研究假设
        5.1.1 平台开放度维度细化
        5.1.2 平台二重性与情境条件引入
        5.1.3 开放度构型与平台绩效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研究样本筛选
        5.2.3 变量赋值依据
        5.2.4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 数据分析
        5.3.1 QCA分析步骤
        5.3.2 必要条件检验
        5.3.3 条件构型组合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平台情境下开放度与绩效的作用机制
        5.4.2 平台情境下开放度与绩效悖论的解释
    5.5 本章小结
6 平台企业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的演化分析:纵向案例研究
    6.1 理论基础与命题提出
        6.1.1 网络效应与平台企业生命周期
        6.1.2 平台生命周期与平台业务边界选择
        6.1.3 平台生命周期与平台开放度治理
    6.2 研究设计
        6.2.1 方法选择
        6.2.2 案例选择
        6.2.3 数据收集
        6.2.4 数据分析
    6.3 案例介绍
        6.3.1 战略探索期的策略选择
        6.3.2 战略成长期的策略选择
        6.3.3 战略成熟期的策略选择
    6.4 案例分析与讨论
        6.4.1 平台边界选择的阶段差异
        6.4.2 平台开放度治理的阶段差异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平台企业具有交易和创新二重属性
        7.1.2 平台边界选择机制是TCE与RBV的整合
        7.1.3 平台开放度治理的维度细化和情境条件
        7.1.4 平台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存在阶段差异
    7.2 理论贡献
        7.2.1 对企业边界理论的贡献
        7.2.2 对开放度和创新研究的贡献
        7.2.3 对平台理论研究的贡献
    7.3 管理启示
        7.3.1 平台“万能论”和“垄断说”均存在误读
        7.3.2 平台边界选择中未来能力培育至关重要
        7.3.3 平台开放度是特定情境条件下的相机治理
        7.3.4 平台企业更需要基于生命周期的快速迭代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增加样本开展计量研究
        7.4.2 利用仿真进行演化分析
        7.4.3 平台企业间的竞合研究
        7.4.4 行为视角下的平台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开放式访谈提纲示例
附录2:半开放式访谈提纲示例
附录3:FSQCA学习资料和操作程序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本约定及题解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会计理论丛林”综述
    2.1 从会计本质观看会计理论丛林
        2.1.1 会计的本质:意识形态观
        2.1.2 会计的本质:商业语言观
        2.1.3 会计的本质:历史记录观
        2.1.4 会计的本质:现时经济现实观
        2.1.5 会计的本质:商品观
        2.1.6 会计的本质:信息系统观
        2.1.7 会计的本质:艺术观
        2.1.8 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观
        2.1.9 会计的本质:控制系统观
    2.2 从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看会计理论丛林
        2.2.1 非理论路径
        2.2.2 演绎路径
        2.2.3 归纳路径
        2.2.4 伦理路径
        2.2.5 社会学路径
        2.2.6 宏观经济路径
        2.2.7 事项路径
        2.2.8 行为路径
        2.2.9 预测路径
        2.2.10 实证路径
    2.3 从研究范式看会计理论丛林
        2.3.1 人类学/归纳范式
        2.3.2 真实收益/演绎范式
        2.3.3 决策有用性/决策模型范式
        2.3.4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总市场行为范式
        2.3.5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个人使用者范式
        2.3.6 信息/经济学范式
    2.4 从历史演进的脉络看会计理论丛林
        2.4.1 Scott Henderso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2.4.2 Craig Deega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2.4.3 葛家澍、杜兴强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2.5 从研究主流和前沿看会计理论丛林
    2.6 小结
3 会计学的学科属性
    3.1 研究会计学学科属性的理论意义
    3.2 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3.3 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3.4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假说
    3.5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论证
        3.5.1 经济学与管理学——使命与界限
        3.5.2 会计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匹配性与节点
    3.6 结论
4 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
    4.1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与新近发展
        4.1.1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
        4.1.2 古典经济学时期
        4.1.3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4.1.4 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
        4.1.5 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
        4.1.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4.2.1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4.2.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趋势
5 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
    5.1 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
        5.1.1 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5.1.2 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
    5.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会计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推理
        5.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5.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5.3 新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3.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5.3.2 新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4 现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4.1 现代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5.4.2 现代经济学下社会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5.5 当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5.1 信息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5.2 新制度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5.5.3 其他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的影响
6. 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
    6.1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各种会计本质观
    6.2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
    6.3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范式
    6.4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6.5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
    6.6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其他的会计理论研究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逻辑结构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本杰明·克莱因简介
    第二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外研究
    第三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内文献
    第四节 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前沿进展
第三章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的概念、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概念
    第二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
第四章 不完全契约与套牢
    第一节 套牢的概念
    第二节 套牢的交易环境条件
    第三节 套牢的类型
    第四节 套牢的治理
    第五节 小结与简评
第五章 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第一节 租金、经济租金与准租金
    第二节 资产专用性与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第三节 克莱因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理论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第六章 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
    第一节 契约的履行机制
    第二节 克莱因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理论
    第三节 Alcoa-Essex案例:契约自我实施的范围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第七章 不完全契约理论:克莱因和威廉姆森、哈特的比较
    第一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学术背景比较
    第二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比较
    第三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体系比较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第八章 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理论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理论的局限分析
    第三节 关于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两点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发展
        2.1.2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和性质的文献述评
        2.1.3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分类和构成的文献述评
        2.1.4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形成和作用机理的文献综述
    2.2 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企业价值内涵的文献述评
        2.2.2 关于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文献述评
    2.3 综合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集体选择理论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3.2.2 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
        3.2.3 本文对于利益相关者概念和分类的界定
    3.3 企业资源理论
        3.3.1 资源基础理论
        3.3.2 资源依赖理论
        3.3.3 扩展的资源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及其分类
    4.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4.1.1 企业本质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4.1.2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重构
    4.2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
        4.2.1 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
        4.2.2 对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分析
    4.3 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
        4.3.1 政企关系资本
        4.3.2 供应商关系资本
        4.3.3 客户关系资本
        4.3.4 竞争者关系资本
        4.3.5 债权人关系资本
        4.3.6 其他关系资本
    4.4 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
        4.4.1 网络
        4.4.2 规范
        4.4.3 信任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
    5.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
        5.1.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因:利益需求
        5.1.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合作关系的建立
        5.1.3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有效载体:利益共同体
        5.1.4 企业社会资本的最终生成
    5.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博弈模型
        5.2.1 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构
        5.2.2 基于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信任机制的形成
        5.2.3 基于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声誉机制的形成
    5.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资本动态演进路径
        5.3.1 “强关系——内生——横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5.3.2 “弱关系——外生——纵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5.3.3 “纵横结合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积累路径
    5.4 本章小结
6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6.1 企业社会资本对契约履行程度的影响
    6.2 企业社会资本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获取与整合的影响
        6.2.1 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重要载体:联盟的形成
        6.2.2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直接影响
        6.2.3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间接影响
    6.3 企业社会资本对交易成本节约的影响
        6.3.1 企业社会资本——信任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6.3.2 企业社会资本——信息传递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6.3.3 企业社会资本——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6.4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6.4.1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影响
        6.4.2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影响
        6.4.3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手段的影响
    6.5 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5.1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式学习——渐进式技术创新
        6.5.2 企业社会资本——探索式学习——突破式技术创新
    6.6 本章小结
7 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
    7.1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假设
        7.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3 变量的定义及度量
        7.2.4 回归模型构建
    7.3 实证分析与检验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7.3.3 企业社会资本综合因子的提取
        7.3.4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7.3.5 进一步的讨论
        7.3.6 稳健性测试
    7.4 研究结论
    7.5 本章小结
8 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8.1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现状
        8.1.1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来源单一化
        8.1.2 企业社会资本的存量普遍较低
        8.1.3 企业社会资本的扩张性不足
        8.1.4 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防范机制缺失
        8.1.5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的手段落后
    8.2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策略
        8.2.1 设置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
        8.2.2 提升企业诚信水平
        8.2.3 创建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信任的企业文化
        8.2.4 确立供应链融资模式
        8.2.5 充分利用制度环境
    8.3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策略
        8.3.1 立足已有条件,从小处入手
        8.3.2 明确发展目标,善于利用模式创新
        8.3.3 社会资本积累要与企业价值创造紧密结合
        8.3.4 建立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预警机制
        8.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方法
        1.2.2 结构安排
    1.3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企业控制权研究基础
    2.1 不完全契约与投资无效率问题分析
        2.1.1 可占用性准租金与敲竹杠问题分析
        2.1.2 投资无效率问题分析
    2.2 企业控制权基础的考察与反思
        2.2.1 不完全契约是企业控制权的基础
        2.2.2 契约不完全的来源
        2.2.3 不完全契约基础的反思
    2.3 政治契约、企业契约与控制权
        2.3.1 政治契约与企业契约
        2.3.2 政治契约与企业契约的差异
    2.4 权利、权力与企业控制权
        2.4.1 权力的内涵
        2.4.2 权利的内涵
        2.4.3 权力与权利
        2.4.4 企业控制权的“权”属性
第3章 企业控制权研究梳理
    3.1 早期经济学家的企业控制权思想
        3.1.1 早期经济学家的企业控制权思想
        3.1.2 早期经济学家企业控制权思想评析
    3.2 科斯的企业理论与企业控制权
        3.2.1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控制权
        3.2.2 科斯与企业控制权
    3.3 契约理论与企业控制权
        3.3.1 完全契约理论与企业控制权
        3.3.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企业控制权
    3.4 国内企业控制权研究
        3.4.1 国内企业控制权研究现状
        3.4.2 简要评析
    3.5 企业控制权研究的困境及其原因
        3.5.1 企业控制权研究的困境
        3.5.2 企业控制权研究困境的原因
第4章 企业控制权概念研究
    4.1 企业控制权概念
        4.1.1 早期生产组织与控制权
        4.1.2 古典企业与企业控制权
        4.1.3 现代企业与企业控制权
    4.2 企业控制权概念内涵的演进
        4.2.1 国外学者对企业控制权概念的阐释及评析
        4.2.2 国内学者对企业控制权内涵的阐释及评析
    4.3 企业控制权概念的重新界定
        4.3.1 企业控制权概念的重新界定
        4.3.2 企业控制权的性质
    4.4 企业控制权的结构
        4.4.1 简要回顾
        4.4.2 剩余基本控制权与剩余发展控制权
第5章 企业控制权来源研究
    5.1 企业控制权来源的主流观点
        5.1.1 物质资产是企业控制权的主要来源
        5.1.2 物质资产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
    5.2 企业控制权来源质疑
        5.2.1 企业控制权来源的疑问
        5.2.2 权力来源与表现形式
        5.2.3 对GHM 权力观的重新解读
    5.3 企业控制权的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5.3.1 企业控制权的直接来源
        5.3.2 企业控制权的间接来源
        5.3.3 专用性呈现速度
第6章 企业控制权功能研究
    6.1 企业契约本质与企业控制权功能
        6.1.1 企业契约本质的两种观点
        6.1.2 对两种观点的评析
        6.1.3 企业控制权功能的内涵
    6.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企业控制权功能
        6.2.1 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企业控制权功能
        6.2.2 产权理论中企业控制权功能
        6.2.3 企业控制权功能评析
    6.3 最优企业契约与企业控制权功能
        6.3.1 最优企业契约
        6.3.2 企业控制权最优功能的实现
第7章 企业控制权收益研究
    7.1 企业控制权收益的内涵
        7.1.1 完全契约与企业控制权收益
        7.1.2 不完全契约与企业控制权收益
    7.2 企业控制权收益的分配
        7.2.1 专用性的内涵
        7.2.2 企业契约中谈判力基础
    7.3 企业控制权收益与专有性
        7.3.1 专有性的内涵
        7.3.2 专用性与专有性的关系
第8章 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8.1 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综述
        8.1.1 国外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综述
        8.1.2 国内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综述
    8.2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原则
        8.2.1 效率原则
        8.2.2 相对公平原则
        8.2.3 动态原则
    8.3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
        8.3.1 物质资产对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8.3.2 人力资产对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8.3.3 企业契约与雇佣契约
        8.3.4 企业控制权配置转移
第9章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实证研究
    9.1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现状
        9.1.1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功能现状
        9.1.2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来源现状
        9.1.3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收益现状
        9.1.4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现状
    9.2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2.1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2.2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来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2.3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收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2.4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3 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问题的对策研究
        9.3.1 明确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目标
        9.3.2 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9.3.3 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9.3.4 提高中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9.3.5 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市场经济中企业理论演化过程研究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斯密的企业理论
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三、现代西方学者的企业理论
四、启示

(10)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 ——兼论中国国企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逐渐认识到的不确定性
        1.1.2 理论背景:企业理论的不完善
    第二节 问题与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问题
        1.2.2 本文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主要创新
第二章 企业性质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契约理论的基本观点
        2.1.1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契约理论研究的起点
        2.1.2 资产专用性理论
        2.1.3 间接定价理论
        2.1.4 产权理论
        2.1.5 代理理论
    第二节 企业的性质: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2.2.1 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
        2.2.2 以核心能力或动态能力为基础的理论
        2.2.3 以知识为基础的理论
    第三节 企业的性质:融合的观点
    第四节 企业性质理论评析
        2.4.1 从完全理性到程序理性的行为人
        2.4.2 从确定性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
        2.4.3 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
        2.4.4 企业家角色的缺失
第三章 理性、不确定性与人类行为
    第一节 理性受限的行为人
        3.1.1 从经济人到理性人
        3.1.2 西蒙的有限理性论
        3.1.3 有限理性的原因
    第二节 不确定性
        3.2.1 概念
        3.2.2 认知与不确定性
        3.2.3 不确定性的分类
    第三节 人类行为
第四章 不确定性、企业家与企业起源
    第一节 现有企业起源理论的再考察
        4.1.1 分工是企业出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1.2 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悖论
    第二节 企业:不确定性的反应机制
        4.2.1 一些重要特征假定
        4.2.2 市场的不确定性
        4.2.3 不确定性:机会与风险并存
        4.2.4 企业:不确定性的机会利用与风险规避机制
    第三节 企业的出现——过程分析
        4.3.1 机会的性质
        4.3.2 生产资源的积聚
        4.3.3 劳动契约与不确定性
    第四节 企业家化过程
        4.4.1 企业家理论的观点与评价
        4.4.2 不确定性与企业家化过程
第五章 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的生存及其边界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企业的目标
        5.1.1 正的利润
        5.1.2 利润与不确定性
        5.1.3 不确定性与企业行为
    第二节 能力与企业生存
        5.2.1 资源、知识与企业能力
        5.2.2 企业生存——适应和控制不确定性的能力
        5.2.3 理论的检验——通用汽车辉煌与毁灭
    第三节 企业的边界——能力的成本收益分析
        5.3.1 企业规模、边界与企业成长
        5.3.2 能力边界——收益成本分析
        5.3.3 动态能力与企业边界
第六章 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治理
    第一节 企业治理理论的评述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公司治理的一些观点
    第二节 不确定性与企业治理
        6.2.1 不确定性情形下企业治理的含义及其意义
        6.2.2 不确定性、专业化与治理的产生
    第三节 企业的科层——能力的架构
        6.3.1 能力专业化——企业各部门的形成
        6.3.2 能力水平——企业层级机构
    第四节 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权力配置
        6.4.1 权力分离还是权力转让?
        6.4.2 权力的来源——掌握应付不确定性的关键性资源
第七章 不确定性与企业的演进
    第一节 企业与制度
        7.1.1 制度的含义
        7.1.2 作为制度的企业
    第二节 制度演进的不确定性逻辑
        7.2.1 制度变迁的若干观点
        7.2.2 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逻辑
    第三节 动态不确定性与企业制度的演进
        7.3.1 动态不确定性
        7.3.2 企业的演进
第八章 国有企业的演进及当前的改革战略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生和演进的不确定性逻辑
        8.1.1 国有企业的产生
        8.1.2 国有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 国企改革需要不确定性思维
        8.2.1 国企改革的实践与理论
        8.2.2 国企改革的不确定性分析
        8.2.3 以不确定性推进国企改革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当前的战略选择
        8.3.1 宏观视角的国企改革
        8.3.2 微观视角的国企改革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D]. 王几高.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2]企业本质的演进及研究前沿[J]. 孙舰,王博. 生产力研究, 2017(02)
  • [3]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D]. 王节祥. 浙江大学, 2017(05)
  • [4]“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D]. 陈德刚. 武汉大学, 2013(12)
  • [5]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D]. 杨宏力. 山东大学, 2012(12)
  • [6]企业社会资本研究[D]. 隋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7]企业、市场、政府的演化:选择的视角与契约视角[J]. 文雁兵,张旭昆.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11(02)
  • [8]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 胡继立. 吉林大学, 2011(08)
  • [9]市场经济中企业理论演化过程研究及其启示[J]. 李将军.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04)
  • [10]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 ——兼论中国国企改革[D]. 王贺东. 南开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