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怡源教授生平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乐[1](2020)在《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借助张磊名医工作室的学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肺系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领域内其学术特点、临证经验、组方用药规律。通过这些研究,客观公正的总结张老的学术成就,为未来传承、发扬张磊先生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方法: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通过搜集和整理张磊教授的学术着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年的门诊病例以及历代医家治疗肺系疾病的相关着作和论文,对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数据挖掘,力求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结果:病因病机方面,总结出风、痰浊、热三个特点;诊断辨证方面,首先重视脏腑关系,其次重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治法治则方面,总结出张老治肺十法,分别是:宣肺去壅、清肺泻热、涤肺祛浊、降肺下气、补肺益气、滋阴润肺、清肝肃肺、肺胃同治、肺肠同治、解毒通络;用药特点方面,总结出用药轻灵、量小力专,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亦润亦燥、相济相随,加减用药,随症而转四个特点。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张磊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由浅到深,从纵向方面,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凝练了张磊教授的学术思想,将其理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展现出来,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卢传胜[2](2020)在《张之洞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之洞身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朝代,是集教育家、实业家、军事家和学者于一身的官僚。作为晚清儒臣书法家,张之洞擅长“馆阁体”与苏轼书法,书法风格面貌是其博取众家之长、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忠厚清廉的品格相融合而成的结果,而家学的熏陶、名师的教诲、科举取士、崇尚苏轼情结和相关书法鉴赏考据的活动等这些外部因素是影响张之洞书法风格形成的关键。其次,张之洞的书法观点和书法风格面貌之间是匹配的。张之洞崇尚平和中正的书法风格,表达出“结体求丰,用笔求润”的书法观点,书法典雅俊秀、笔意开张、自然丰润。最后,张之洞的苏轼书法面貌在当时产生了对湖北地区书风及幕僚书法的影响,目前来看其书法仍然具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来看,张之洞书法、书法观和影响力在晚清名臣书家中有一席之地。
顾国祥[3](2019)在《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实验研究,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为模型,研究SHR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及DA合成、释放及清除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安神定志灵中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治疗ADHD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8例多动症患儿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予安神定志灵口服,西药组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口服,中药+西药组予安神定志灵联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分析三组临床疗效及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多动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实验研究:将10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随机区组法将5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利他林组(2mg·kg-1)、SSa低剂量组(12.5 mg·kg-1)、中剂量组(5 mg·kg-1)、高剂量组(50mg·kg-1),每日灌胃2次,治疗28天后取大鼠脑组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记法、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DA的含量及前额叶中VMAT2、DAT、Syntaxin-1a、SNAP-25、Syntaxin-1a、TH的表达水平。结果 临床研究:(1)疾病疗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7.86%,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5.71%,中药+西药组组总有效率为78.13%,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4.29%。,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7.14%,中药+西药组组总有效率为84.38%,西药组与中药组、中药+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药+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SNAP-:评分及Conners多动指数评分均较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SNAP-Ⅳ评分及Conners多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西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SNAP-Ⅳ评分及Conners多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改善多动不宁、多言多语、冲动任性、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改善口干多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方面,中药+西药组、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学习困难、烦躁不安症状方面,中药+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研究:利他林可以提高SHR大鼠前额叶TH、VMAT2、SNAP-25、Syntaxin-1a蛋白及mRNA 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降低DA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5)。SSa各剂量组与利他林组相比,对上述指标存在相同的效应,尤其对DAT及Syntaxin-1a作用明显。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疗效确切,起效时间大致为2~4周,盐酸托莫西汀起效时间大致为1~2周,中药起效时间比西药慢,但在改善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多动指数及多动不宁、多言多语、冲动任性、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方面,与盐酸托莫西汀疗效相当,在改善口干多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方面,疗效优于盐酸托莫西汀。安神定志灵联合西药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对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多动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最优。实验研究表明柴胡皂苷A存在治疗ADHD的潜在效应,它的作用途径与DA系统存在关联,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增加前额叶DA的合成及释放,并减少对DA的重吸收,从而保证足够的DA含量。
舒俊骎[4](2019)在《吴乐懿钢琴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处于钢琴领先发展水平的上海音乐学院拥有着名的四大教授,分别是范继森、李翠贞、吴乐懿和李嘉禄。从钢琴演奏艺术来看,吴乐懿所参加的演出活动、举办的音乐会、录制的唱片数不胜数;从教学成果上看,培养出了刘忆凡、葛世杰、秦萤明、赵小红等大批的钢琴教学和演奏人才,众多优秀学子频繁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获奖,教学成绩硕果累累,为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吴乐懿教授的学习生涯、艺术成就和教学成果,再从手指基础训练、音色变化处理、踏板处理、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舞台感培养等多方面具体论述吴乐懿的教学理念,并从声音概念的引导式教学、启发性原则和钢琴教学法学科建立等角度来思考对现当代钢琴教育的影响,进而为钢琴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方法论。
翟立鹏[5](2013)在《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文中认为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前身为京师高等实业学堂,1903年筹建,1904年9月开学。开办之初设立机械、电机、矿冶、应化4科。1907年正式开办本科。1912年,工学院将矿冶一科停办,并于1913年增设机织科。此后,工学院院名经历数次变更,于1929年6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西迁西安。抗日胜利后,工学院未能成功复校,而是继续留在西北地区为中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建立开创了北京地区高等工科教育的先河,西迁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日后西北地区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西部的战略性大开发储备了后续力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作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等相关文献;考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北平和西安时期的遗址。在工科教育史及科技史的视角之下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对比、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概况、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成就及贡献和附属机关这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原貌,展示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所具备的特点。作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一、叙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其概况,介绍了在中目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开始提倡“实业救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国立北平大学上学院应运而生的过程,同时阐述了工学院初创之时的概况。二、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归纳与总结,论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管理组织情况。介绍了工学院的行政管理组织和学生组织及学术团体。三、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整理对比,总结出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其特点,讨论了对当今相关问题的启示。并且介绍了工学院所用教材情况以及相应的津贴制度。四、介绍了工学院在油漆工业、酒精工业、造纸工业等领域内的成就。对工学院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工学院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及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所做的贡献。五、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统计分析,介绍了工学院各系工厂的规模及其生产情况,展示了工学院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状况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工科教育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的工科院校,如,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等,推动着中国近代工科教育向着系统化和体制化迈进了一大步,并且在教学的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重视技术的实用性价值的同时,也强调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工学院教授的留学背景、所用教材以及翻译引进西方学术着作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向中国的传播,加快了技术本土化的进程。
宋安宁[6](2012)在《王域平手风琴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域平是我国着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所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活跃在舞台之上,有的耕耘在教育领域,都以骄人的业绩为祖国的手风琴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之下,我国的手风琴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在教学水平、专业建设,还是在国际交流、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都不断缩小着差距。王域平对中国手风琴教育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源自于他多年在实践和教学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本论文以王域平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力图从不同角度阐明王域平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对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指导作用,从而揭示手风琴教学的客观规律,使手风琴的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从中得到启发。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通过介绍王域平教授的生平来阐释他手风琴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了王域平教授成为我国手风琴事业发展史上标志性人物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王域平教授的演奏、创作及教学方面的成就,尤其是通过介绍他培养学生的优异表现来彰显王域平手风琴教育思想的科学性以及他为我国手风琴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五部分梳理、归纳、总结出王域平手风琴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第六部分是结语。
王建海[7](2011)在《论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对藏学研究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东嘎·洛桑赤列教授(1927-1997)是藏族当代最着名的学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藏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是为学术的一生,着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作为现代藏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他在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比如对于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对藏文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和藏族教育学的研究,以及更为重要的是编着了藏族百科全书式的《藏学大辞典》。然而,在今天的藏学研究领域,对他的学术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对藏学研究的贡献为主题,通过梳理他的生平和学术进程,论述了他在藏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并对他的治学思想进行了尝试性探讨。文章一共有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对该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资料来源,以及本论文采取的文本研究为主的思路进行了交待;第二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生平及其学术进程。将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生平作了考证性的梳理,并对他的学术研究进程以年代先后顺序作了论述;第三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其中主要评述了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历史论着《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的特点和学术影响,并对他在校勘以《红史》为主的藏族传统史籍方面的贡献,和校勘本《红史》的特点作了探讨,认为从校勘文献资料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的角度,堪称当代藏学界的校勘典范;第四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目录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探讨了《藏文文献目录学》一书的特点和学术价值,认为在藏族现代目录学研究领域,它不仅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目录学着作,而且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承上启下之作;第五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编着辞书方面的贡献。对作者历经三十多年时间,独立编纂完成的《东噶藏学大辞典》的特点和学术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辞书;第六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藏族教育学方面的贡献。主要对他编着的教材《诗学明鉴》、《教派基础知识指南》,和藏族教育学方面的论文《论西藏教育学的发展》进行论述,认为他是藏族当代当之无愧的教育家;第七章,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治学思想。对他的以唯物主义理论为方法、重视史料的治学思想,和孜孜不倦、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了探索性论述;第八章,结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作了总结性的阐述。
陈茗[8](2010)在《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 ——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疆文学书写”,是本文首先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本文以金门奇人林树梅的“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林树梅流传下来的“图像”很少,本文主要的依据还是林树梅本人的书写。林树梅(1808-1851),名光前,字树梅,以字行,又字实夫,号啸云,金门(今福建省金门县)人。本姓陈,周岁后过继林家。一身承祧两姓的重任,宗族血脉问题,始终令林树梅焦灼不安。林树梅成长的环境比较特别,经历奇特,,一生活动范围均在闽海海疆。父林廷福行伍出身,以战功官至水师副将。林树梅从少年起,随父镇守闽海水师要塞,出没风波,两次渡台,鸦片战争时期在厦门从军,抗击英国侵略军。晚岁入林则徐幕,林则徐目之为“国士”、“南金”。卒时四十四岁。林树梅兼工诗、古文,能画,精于篆刻,着有《啸云诗钞初编》、《啸云文钞初编》、《啸云铁笔》等十余种。对林树梅的着述和图画进行考证,是完成林树梅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研究的文献基础。道光间,林树梅是一位尽全力从事海疆文学书写的作家和诗人。林树梅的书写,集中于海疆,所绘图像,也不离海疆。海岛历史、海山形胜、台湾闻见、厦门战事、海疆诗友倡酬和海疆人物传记等,都是林树梅海疆文学书写的内容。林树梅笔下的海疆图像,一类是实用图,一类是艺术创作的画像。实用图,多关闽海海防;创作的图画,有海疆的人物也有海疆故事。自画自题诗,是林树梅绘画的特点;而题画诗或画诗相配,则是他的诗的一个特色。林树梅的诗不主一家,悲壮苍郁,直抒胸情,充满爱国激情;比较而言,林树梅的古文成就更为突出。林树梅先后从阳湖派富阳周凯、闽籍古文家朱仕琇的再传弟子高澍然治古文,但是林树梅的古文既不完全继承周凯所传的阳湖派,也不完全继承朱仕琇、高澍然的古文,他的海疆文学书写,自成特色,臻于“长江大河万怪皇惑”的境界。本文附录二种:《(啸云诗文钞)点校前言》(节录);《金门林树梅年谱简编》。
王国彪[9](2010)在《车天辂汉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天辂(1556-1615)是朝鲜王朝中期的诗文大家,其人放荡不羁,仕途不畅,其诗文雄健奇壮,成就卓着,收入《五山集》。国内外记述、研究车天辂的生平、文学成就等的文献总体上很少,而且缺乏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本文将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多方法、多角度对车天辂的汉诗进行本体研究和对比研究,充分认识车天辂汉诗的创作概况、思想蕴含、创作艺术,并且将其浪漫气质与李白诗歌进行比较,为中朝古代诗歌的交流提供更为形象、直观的证据。全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车天辂汉诗的创作概况,第二、三章分别介绍了车天辂汉诗的思想含蕴和创作艺术,第四章从境界、题材、意象等三个方面对车天辂、李白诗歌的浪漫气质进行了比较。车天辂生活的时代,政治方面内有激烈党争、外有倭寇作乱,文化方面性理学研究逐渐衰落、文坛学唐之风日益浓厚。他参加了多次重要的外交活动,也经常与友人唱和,其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共计1800多首,其中七言律诗将近七成。其诗歌题材多样,主要有赠别、咏怀、悼亡、咏史、友谊、山水、题画、战争、隐逸等,其中赠别、咏怀两大题材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车天辂的诗风受到社会、多种艺术、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了由“清新”到“豪壮”再到“忧郁”的转变趋势,而其雄健奇壮的主体诗风得到了诗坛的承认。车天辂汉诗中的思想意蕴体现了儒、释、道融合、以儒为主的特点。其中的爱国情怀和内心苦闷最引人注目,而忧虑现实、同情人民、追求清静闲适、珍视友情等思想意蕴也很突出。车天辂的汉诗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评论家公认其诗歌风格多样,以雄健奇壮为主,情感激越,气势充沛。车天辂注意借鉴、吸收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创作,反复咏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情,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其诗歌以想象与夸张为主要塑造手段,并以剑、鳌等意象及丰富而恰当的典故来表现诗人的坦荡胸怀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制造了巨大的声势,具有浓厚的浪漫气质。车天辂与李白在性格、经历、文学见解、诗风等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在诗歌境界、题材、意象等方面,李白诗歌的浪漫气质对车天辂的影响很大。车天辂汉诗的浪漫境界与李白诗歌的宇宙境界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善于以大手笔写大背景、大场面,运用宏伟的自然意象,以哲学的思维面对宇宙、自然(山水)和人生。在浪漫题材方面,车天辂饮酒诗的文化意蕴与李白诗歌基本相同,部分饮酒诗如李白一样,运用了醉态思维,达到了醉的境界。酒成为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和体悟自然、寻求生命真谛的介质。车天辂的送别诗多叙写对对方的羡慕之情及自己的不幸,较李白多了一些悲伤。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经历,车天辂的送别诗对人物的介绍更加详细,而且常常将友情与政治内容捆绑在一起。在剑、鳌、鹏、月这四种意象的内涵和使用策略上,车天辂向李白学习,同时也参照现实、比照人生,做了相应的增减或收放,突出了想象力和主体性,体现了鲜明的浪漫诗风。可以说,车天辂在继承李白精神内核的同时,也能结合自身实际,择取最能表达特定场合、条件下的内心感受的要素,积极进行改造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和欣赏效果。总的看来,车天辂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诗人,其雄健奇壮、激昂铺陈的诗风独树一帜,为朝鲜朝中期汉诗“学唐”之风的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车天辂的诗文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二、张怡源教授生平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怡源教授生平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张磊教授生平与治学 |
1 简介 |
2 学医经历与治学思想 |
2.1 基牢根深,取法有源 |
2.2 入学深造,初露峥嵘 |
2.3 以人为本,仁心济世 |
2.4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2.5 苍生大医,医德至上 |
2.6 慈心不尽,心系中医 |
第二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证经验 |
第一章 数据挖掘步骤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类型 |
3 技术路线 |
4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张磊教授治疗感冒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三章 张磊教授治疗鼻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四章 张磊教授治疗咳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五章 张磊教授治疗哮病和喘证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六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七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1 中药频次统计 |
2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分析 |
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分析 |
第八章 张磊教授临床常用对药及角药分析 |
1 麻黄与杏仁 |
2 桑叶与杏仁 |
3 麻黄与苏子 |
4 苏子与当归 |
5 半夏与陈皮 |
6 白前与前胡 |
7 沙参与麦冬 |
8 桑白皮与地骨皮 |
9 白僵蚕与蝉蜕 |
10 苍耳子与辛夷 |
11 党参与黄芪 |
12 桔梗与木蝴蝶 |
13 干姜、细辛与五味子 |
14 桑叶、竹茹与丝瓜络 |
第三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 |
1 病因病机学思想 |
1.1 六淫邪气为患,风邪为首 |
1.2 肺病多痰浊 |
1.3 肺病多热 |
2 诊断辨证学思想 |
2.1 重视脏腑关系 |
2.2 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 |
2.3 注重辨主症与次症 |
3 治疗学思想 |
3.1 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
3.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3.3 十法灵动,法随证施 |
3.4 组方用药特点 |
3.4.1 用药轻灵,量小力专 |
3.4.2 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
3.4.3 亦润亦燥,相济相随 |
3.4.4 加减变化,药随症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张之洞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张之洞家世及生平 |
第一节 张之洞家世 |
第二节 张之洞生平 |
第二章 张之洞书法风格及成因 |
第一节 张之洞学书经历与书法分期 |
第二节 张之洞书法风格分析 |
一、《前数日》书札风格分析 |
二、《阁老丝纶》行书对联书风分析 |
三、《菊坡精舍》与苏东坡《江上帖》行书风格对比 |
四、时人对张之洞书法的评论 |
第三节 张之洞书法风格成因 |
一、科举取士的影响 |
二、崇尚苏轼的情结 |
三、喜好金石考据与书画鉴赏 |
四、人格与学养的修炼 |
第三章 张之洞书法观 |
第一节 尚平和中正的书法 |
第二节 “用笔求润” |
一、对执笔法的独到见解 |
二、用笔要“实、到、留” |
三、对“笔势”的理解 |
第三节 “结体求丰” |
第四章 张之洞书法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张之洞书法的价值 |
第二节 张之洞书法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张之洞书法作品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ADHD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1.4 中药复方治疗ADHD机制研究进展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
2 现代医学对ADHD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病名及历史沿革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2.4 临床表现 |
2.5 诊断标准 |
2.6 临床治疗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试验标准 |
2 治疗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2 疗程及观察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量表(SNAP-Ⅳ量表中文版) |
3.2 Conners多动指数评分表 |
3.3 中医证候量表 |
4 疗效评定 |
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6 试验结果 |
6.1 三组患儿性别比较 |
6.2 三组患儿年龄比较 |
6.3 三组患儿病程比较 |
6.4 三组疾病疗效比较 |
6.5 三组SNAP-Ⅳ量表评分比较 |
6.6 三组Conners多动指数评分比较 |
6.7 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8 三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
6.9 三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
7 讨论 |
7.1 试验结果分析 |
7.2 关于疗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
7.3 心肝火旺证证型分析 |
7.4 安神定志灵组方分析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2.2 样本制备 |
2.3 检测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柴胡皂苷A对大鼠前额叶SNAP-25、Syntaxin-1a、TH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柴胡皂苷A对大鼠前额叶VMAT2、DAT、Syntaxin-1a、SNAP-25mRNA表达的影响 |
3.3 柴胡皂苷A对大鼠前额叶DAT、VMAT2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柴胡皂苷A对大鼠前额叶D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5.1 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吴乐懿钢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价值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价值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历程 |
第一节 云程发轫 |
第二节 展露锋芒 |
第三节 学而不倦 |
第二章 教学成果及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教学成果 |
第二节 艺术成就 |
一、演出活动 |
二、教材编写 |
第三章 教学理念 |
第一节 手指基础训练 |
一、俄派钢琴手指基础训练的影响 |
二、法国钢琴手指基础训练的吸收 |
三、吴乐懿的手型教学理念 |
第二节 音色的变化处理 |
一、触键与音色 |
二、踏板与音色 |
第三节 舞台演出训练 |
一、教学与演出 |
二、对于舞台感的培养 |
三、听音乐会 |
第四节 教师的示范作用 |
第五节 因材施教 |
第四章 对于现当代钢琴教育的思考 |
第一节 声音概念的引导式教学 |
第二节 钢琴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 |
第三节 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发展 |
第四节 推动我国钢琴艺术民族风格的发展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成果 |
第2章 筹建背景及概况 |
2.1 筹建背景及其前身 |
2.2 发展及历史沿革 |
2.3 工学院概况 |
2.3.1 机器设备 |
2.3.2 师资情况 |
2.3.3 招生、毕业生情况 |
2.3.4 经费情况 |
第3章 管理组织 |
3.1 行政管理组织 |
3.2 学生组织及学术团体 |
第4章 教育教学 |
4.1 历任院长 |
4.2 课程设置 |
4.3 所用教材 |
4.4 津贴、奖金和贷费制度 |
4.4.1 津贴制度 |
4.4.2 奖金、贷费制度 |
第5章 成就及贡献 |
5.1 近代国内工业发展概况 |
5.2 工学院在工业技术领域的研究成就及贡献 |
5.2.1 油漆工业 |
5.2.2 酒精工业 |
5.2.3 造纸工业 |
5.2.4 其他方面研究成果 |
5.3 为国内培养技术人才 |
5.4 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 |
5.4.1 创办刊物 |
5.4.2 翻译引进国外学术文章 |
第6章 附属机关 |
6.1 国产研究院 |
6.2 各系工厂及仪器设备的扩充 |
6.2.1 机械工程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2 电机工程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3 纺织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4 应用化学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5 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工厂管理、实习规则 |
6.3 图书馆 |
6.3.1 图书馆规模 |
6.3.2 图书馆管理组织及规章制度 |
6.3.3 图书馆藏书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王域平手风琴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王域平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发展过程 |
2.1 准备时期 |
2.2 发展时期 |
2.3 成熟时期 |
3 中国手风琴界的标志性人物 |
3.1 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引进 |
3.2 首位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大赛的中国评委 |
4 对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影响与贡献 |
4.1 着名手风琴演奏家与作曲家 |
4.2 着名手风琴教育家 |
4.3 桃李满天下 |
5 手风琴教育思想的建构 |
5.1 它山之石——借鉴国外手风琴教学的成功经验 |
5.1.1 强调把握音乐作品风格 |
5.1.2 重视巴赫作品风格特征研究 |
5.1.3 重视手风琴重奏训练 |
5.1.4 “黑鸟”三重奏 |
5.2 回顾展望——对我国手风琴教学发展的不断探索 |
5.2.1 手风琴教学历程回顾 |
5.2.2 手风琴教学现状分析 |
5.2.3 针对现状的建设性思考 |
5.3 挖掘特色——提出走符合中国风格的发展道路 |
5.3.1 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手风琴音乐作品 |
5.3.2 发展具有中国风格的手风琴室内乐 |
6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论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对藏学研究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资料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生平及其学术进程 |
第一节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生平简介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成果进程 |
第三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
第一节 史学论着《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
一、《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特点 |
二、《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学术影响 |
第二节 校注《红史》等史学着作 |
一、校注文献资料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 |
二、校注本《红史》的特点 |
第四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目录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
第一节 《藏文文献目录学》的特点 |
第二节 《藏文文献目录学》的学术价值 |
第五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编着辞书方面的贡献 |
第一节 《东嘎藏学大辞典》的特点 |
第二节 《东嘎藏学大辞典》的学术地位 |
第六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教育学方面的贡献 |
第一节 编着教材《诗学明鉴》、《教派基础知识指南》 |
第二节 教育学论着 |
第七章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治学思想 |
第一节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治学思想 |
第二节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治学态度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 ——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 “海疆文学书写”的提出 |
二 中国海疆文学书写的回顾 |
三 林树梅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海客生长居海陬——金门岛居环境 |
第一节 海岛金门 |
每二节 海防与水师建制 |
第三节 文学与宗族文化传统 |
结语 |
第二章 风涛险恶能操舟——奇特的经历 |
第一节 生长水师之家 |
第二节 随父镇守海疆 |
第三节 辗转求学拜师 |
第四节 再渡台湾 |
第五节 慷慨从军 |
第六节 入林则徐之幕 |
结语 |
第三章 一身承祧两姓——宗族血脉观 |
第一节 授产条约及家录 |
第二节 林廷福的后嗣 |
第三节 浯江林氏家族 |
第四节 令二子复本姓 |
第五节 宗族血脉观检视 |
结语 |
第四章 生平惟爱书——着述画篆考 |
第一节 着述考 |
第二节 图画考 |
第三节 篆刻考 |
结语 |
第五章 大波终古走鱼龙——海疆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海岛记忆 |
第二节 海山形胜 |
第三节 台湾闻见 |
第四节 厦门战事 |
第五节 诗友倡酬 |
第六节 海疆人物传记 |
结语 |
第六章 图成指点片帆遥——海疆图像 |
第一节 闽海握要图 |
第二节 澎湖施赈图 |
第三节 周芸皋图像 |
第四节 题画诗与画诗相配 |
结语 |
附论一:此翁是我金石交——与吕世谊的金石之交 |
附论二:爱君画意似边鸾——与谢琯樵的诗画之交 |
第七章 长江大河万怪皇惑——论林树梅的古文 |
第一节 周凯与阳湖派——沿波讨源之一 |
第二节 从朱仕琇到高澍然——沿波讨源之二 |
第三节 分期之讨论 |
第四节 文体之讨论 |
第五节 境界之讨论 |
结语 |
结论 |
附录1 《啸云诗文钞》点校前言(节录) |
附录2 金门林树梅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车天辂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车天辂汉诗的创作概况 |
第一节 车天辂汉诗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 |
一、政治局势 |
二、文学发展状况 |
第二节 车天辂汉诗数量、类型、题材概述 |
一、汉诗的数量、类型 |
二、汉诗的题材 |
第三节 车天辂汉诗的创作历程 |
一、步入仕途之前:显露以想象、学问见长的潜质 |
二、壬辰倭乱前后:诗歌风格的逐步形成 |
三、晚年:悲愤哀伤的主调 |
第二章 车天辂汉诗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忧虑现实、同情人民 |
一、控诉倭寇的罪恶 |
二、凭吊先贤及死难将士 |
三、呼唤自强自立 |
第二节 表达爱国情怀 |
一、反对侵略,事大亲明 |
二、歌颂祖国秀美山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
三、忠心报国 |
四、鼓励同僚为国效力 |
第三节 抒发个人苦闷 |
一、思乡的愁苦 |
二、穷困潦倒 |
三、仕途坎坷,怀才不遇 |
第四节 珍视友谊 |
一、与韩濩的友谊 |
二、与崔岦、李海寿的友谊 |
三、与李安讷的友谊 |
四、与李晬光的友谊 |
五、与金诚一、权鞸、洪瑞凤等人的友谊 |
第五节 追求自然闲适 |
一、饱览优美的自然风物 |
二、追求闲适的生活情趣 |
第三章 车天辂汉诗的创作艺术 |
第一节 "牢笼百家,赡纶无比"——多样的风格 |
一、风格多样 |
二、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
三、主要风格解析 |
第二节 "一泻万里,浩浩无涯"——丰沛的情感 |
一、悲中见豪的强烈情感 |
二、手法与句式 |
第三节 "彩笔挥时物象忙"——独特的意象 |
一、剑意象 |
二、鳌意象 |
三、鹏意象 |
四、鹤意象 |
五、鸿雁意象 |
第四节 "富如武库"——丰富的典故 |
一、事典 |
二、语典 |
三、典故的运用特征 |
第四章 车天辂汉诗的浪漫气质与李白诗歌的比较 |
第一节 浪漫境界的比较 |
一、宏观把握客观世界 |
二、强烈的宇宙意识 |
三、追求内心世界的真实 |
第二节 浪漫题材的比较 |
一、饮酒诗 |
二、送别诗 |
第三节 浪漫意象的比较 |
一、剑意象 |
二、鳌意象 |
三、鹏意象 |
四、月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张怡源教授生平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郭小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张之洞书法研究[D]. 卢传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 顾国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吴乐懿钢琴教学研究[D]. 舒俊骎.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2)
- [5]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D]. 翟立鹏.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6]王域平手风琴教育思想研究[D]. 宋安宁.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7]论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对藏学研究的贡献[D]. 王建海.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8]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 ——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D]. 陈茗.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9]车天辂汉诗研究[D]. 王国彪.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