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杨蜜蜜[1](2020)在《后碰撞背景下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对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 ——以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为例》文中提出中国西南部的三江造山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东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带,该带是我国金属资源最丰富且最具储矿潜力的地区之一,其中的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横跨羌塘地体和扬子克拉通西缘,对滇西新生代的岩浆作用和区域的斑岩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中部,是该带上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斑岩型铜等多金属矿床之一。马厂箐矿床的火成岩主要由镁铁质岩石(煌斑岩脉)和花岗质岩石(贫矿的正长斑岩和含矿的二长斑岩、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其中,含矿的花岗质岩石中包含了大量的镁铁质暗色包体(MME)。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成矿理论并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重点分析研究滇西后碰撞背景下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所揭示的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机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宏观岩石学研究,含矿花岗质斑岩中所含镁铁质暗色包体(MME)与寄主岩石界线清晰,且界线两侧无冷凝边和烘烤边;结合暗色包体形态呈特征球形、椭球形或塑性不规则珠滴状,表明暗色包体的成岩起源于熔浆包体;从岩石结构分析,暗色包体具细粒结构,寄主岩石具中粗粒结构,暗示基性熔浆包体与寄主酸性岩浆构成非平衡不相溶混合岩浆的固结成岩过程中发生差异冷凝结晶,即:因基性岩浆温度高于酸性岩浆温度,决定了在同一固结体系中,基性熔浆包体的冷凝结晶速率大于寄主酸性岩浆的冷凝结晶速率。同时,MME的矿物组成呈现基性至中性成分为主的非标准过渡性特征,相应导致对其岩石类型的模糊定名。(2)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辉钼矿Re–Os测年结果表明,马厂箐含矿岩浆活动时限为33.78–35.92Ma,与MME的成岩年龄和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34.94±0.38 Ma)基本一致,清晰地记录了马厂箐地区古近纪晚始新世时期的岩浆成岩-成矿事件。结合已有的其它相关成岩与成矿年代数据分析认为,马厂箐矿床复式杂岩体的岩浆演化序列由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等组成,而煌斑岩脉则几乎同时期或稍晚于花岗质斑岩体形成,与其相关的成矿作用属于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岩浆活动的第二个峰期阶段的产物,也是中国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岩浆大规模成矿事件的重要记录。(3)岩石地球化学方面,马厂箐花岗质岩石和镁铁质岩石都属于高钾钙碱质至钾玄质系列和过铝质–偏铝质系列,都具有明显的钾玄质亲和性,如K2O+Na2O>6 wt.%,K2O/Na2O比值>1和Sr/Y比值>40;且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相对亏损的特征。另外,马厂箐含矿和贫矿的花岗质斑岩都具有较高Si O2含量(64.67–72.81 wt.%)和Al2O3含量(13.43–16.10 wt.%);其全岩εNd(t)值(–6.5––3.3)和(87Sr/86Sr)i值(0.7061–0.7076)与滇西同时代基性岩石的Sr–Nd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它们的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显示出相对集中的εHf(t)值范围为-0.75至+2.33,以正值为主,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在0.9Ga–1.1Ga之间,这与中新元古代时期弧岩浆基底的形成年龄相对应。然而,贫矿的正长斑岩的Cr含量(18.40 ppm)和Ni含量(12.70 ppm)明显低于含矿的花岗质斑岩(Cr:均值44.33 ppm;Ni:均值28.67 ppm),且后者也表现出更宽泛的Mg#值范围(11–66)。对比煌斑岩脉具有低Si O2含量(46.50–52.30 wt.%),高K2O含量(2.63–6.13wt%,均值4.76 wt%),高K2ONa2O比值(1.05-4.98,均值2.98),高Mg O含量(9.84–12.74 wt%),明显高的Mg#值(71–76)以及Cr含量(均值492 ppm)和Ni含量(均值195 ppm),具有宽泛且较低的全岩εNd(t)值(–7.8––1.8)和相对较低的(87Sr/86Sr)i(0.7064–0.7074)值等所表现的明显超钾质幔源特征;含矿花岗质斑岩所含镁铁质暗色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介于花岗质岩石和煌斑岩之间,该过渡性地球化学特征与MME岩相定名的非标准性呼应。(4)马厂箐花岗质岩石的锆石表现出明显的重稀土富集,显着的正Ce异常和轻微的负Eu异常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ΣREE)介于482–2528 ppm之间,锆石结晶温度范围为517℃到796℃,这些特征都与岩浆锆石相同;马厂箐含矿和贫矿花岗质斑岩锆石的数据点都落在了FMQ(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和MH(磁铁矿–赤铁矿)缓冲线之间的区域,表明二者的母岩浆都是相对氧化的岩浆;相比贫矿的正长斑岩,含矿花岗质斑岩的锆石Ce4+/Ce3+比值(均值486)明显较高,而Eu/Eu*值(均值0.55)明显较低,说明马厂箐含矿的岩浆比贫矿的岩浆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含矿岩浆的高氧化特征对后期铜–金等金属元素的富集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5)根据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证据表明:马厂箐的花岗质岩石具有I型花岗岩的成因特性,其可能起源于含角闪–榴辉岩相的中新元古代弧岩浆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含矿花岗质斑岩所含镁铁质暗色包体是由中新元古界基底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主体长英质岩浆对部分注入来自地幔底侵的幔源岩浆(煌斑岩浆)进行部分/局部均一后的不混溶残余基性熔浆包体相对快速冷凝结晶并固结成岩的产物;这样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在后碰撞背景下斑岩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普遍存在;花岗质岩石含有镁铁质暗色包体则是酸性岩浆部分均一混合幔源岩浆的重要标志。(6)矿石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和Pb、S同位素特征表明,马厂箐矿床的成矿物质(铜钼金和硫元素)与同时期的镁铁质熔体(煌斑岩浆)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通过岩石学模型分析表明,马厂箐贫矿和含矿的花岗质斑岩岩浆都是由部分熔融的下地壳物质与同期的煌斑岩浆混合演化而来,只是二者在演化过程中混入煌斑岩浆的比例不同而导致了后期成矿性的差异。含矿岩浆中相对混入了更多的煌斑岩浆,通过该壳幔岩浆混合过程推动的非平衡部分(局部)均一作用,向斑岩系统提供了额外的水、金属和硫源等重要成矿物质,同时,也提高了混合岩浆的氧逸度,从而引发和促进了富矿岩浆的产生。因此,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后碰撞背景下制约斑岩系统矿化和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7)综合研究认为,在后碰撞背景下,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是造成区域性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深部富水的镁铁质超钾质岩浆可能使前弧岩浆作用形成的残余硫化物中的金属和硫元素重新活化而发生迁移和流动。在镁铁质岩浆上升过程中,其携带的大量挥发分和深部成矿物质被注入到先上升的长英质岩浆房中并与之发生混合和局部均一作用。在扬子克拉通西缘,通过壳源与幔源岩浆混合过程,增加混合岩浆的金属含量和成矿潜力,是三江构造带碰撞型斑岩铜(钼-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吴鹏,杨航,韩润生,姜龙燕,江小均,王蝶,管申进[2](2019)在《滇中楚雄盆地老街子铅-银矿床镜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楚雄盆地中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南段,是与富碱火山-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典型矿床。近年来,矿床深部(2073m中段)新揭露出铁氧化物,显微镜下呈亮白色、蓝灰色,针状、放射状、板状构造。通过X射线微区衍射及电子探针分析,确认其为镜铁矿,产出方式有两种:①呈密集星点状,平行岩脉具定向排列,充填于灰紫色黑云母正长斑岩脉长石溶蚀孔洞中;②呈斑点状,分布于岩脉东侧肉红色正长斑岩中,沿岩石裂隙矿化增强。岩脉两侧金属矿物组合差异(方铅矿+黄铁矿+铜氧化物→黄铁矿+铜氧化物+镜铁矿)及正长斑岩颜色差异(灰白→肉红色),与岩脉的侵位密切相关,是构造-岩浆(流体)-蚀变耦合作用的结果。与白马苴金(铜)矿床中镜铁矿对比研究,认为老街子矿床深部镜铁矿对金矿化具有找矿指示意义。相对于星点状、斑点状镜铁矿,呈脉状、网脉状及岩脉内镜铁矿的V2O5、Ti O2含量更高,指示老街子矿床2073m以深可能存在更具规模的脉状镜铁矿。镜铁矿出露位置Cu含量显着增高,局部超过工业品位,达2. 05%,并出现Mo异常(最高含量达0. 11%)、Au异常(最高含量达0. 585g/t),呈现出浅部Pb-Ag矿化和深部Cu-Mo-Au矿化的结构特征,指示深部有斑岩型铜、钼、金的找矿潜力。
严清高[3](2019)在《滇中姚安板内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时空演化序列及成岩-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中姚安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属于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东侧稳定扬子板块西缘内部,因其富含Pb、Ag、Cu、Au等多金属成矿物质及特殊稳定板块内部斑岩型矿床构造背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杂岩体岩性组合的复杂性及期次多样性等,导致其侵位机制、时空序列及动力学背景少有研究。本文通过详细的压盖-侵位关系和构造-蚀变-矿化特征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相关年代学、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研究,对姚安杂岩体的时空序列、火山机构、物质来源及成岩-成矿过程等进行厘定,并探讨研究区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杂岩体的野外侵位-压盖关系及锆石年代学综合研究,将姚安杂岩体划分为“同期5阶段”火山-侵入杂岩岩浆演化序列,认为杂岩体形成时代为渐新世;(2)根据区内火山-沉积岩岩相学填图、剖面测量及镜下观察,将姚安富碱火山杂岩划分出一套完整的粗面质火山机构,孔隙和定向构造发育的粗面质火山机构为第3阶段富碱正长斑岩含矿岩浆热液提供富集就位空间;(3)矿床深部坑道构造-蚀变-矿化特征和辉钼矿-黄铁矿Re-Os年龄等证据显示姚安老街子多金属矿床与第3阶段富碱正长斑岩岩浆侵位相关,浅部为中低温次火山热液Pb-Ag共生矿床,而深部发育斑岩型Cu-Mo多金属矿化作用;(4)岩石主、微量元素及Sr-Nd-Hf-O同位素表明杂岩体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黄铁矿Os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5)杂岩体岩脉、节理、断裂等构造行迹反映姚安地区渐新世经历NNE-SSW向伸展和NWW-SEE向挤压应力场,其就位受控于扬子西缘大型左行走滑剪切断裂,暗示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晚碰撞阶段,陆块间持续地挤压使岩石圈块体受热和变形,岩石圈重力不稳定性增加并最终导致加厚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使岩石圈地幔和加厚下地壳减压部分熔融。应力场环境由压扭挤压向张扭伸展转换期间,浅地表形成NW-SE向走滑和一系列E-W向次级伸展构造,为深部岩浆活动提供运移通道及赋存空间。扬子板块内部姚安地区,岩浆沿深大断裂运移并侵位至E-W向次级构造薄弱带,成矿流体伴随第3阶段斑岩岩浆于第2阶段火山-沉积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裂隙、节理以及围岩接触带和斑岩体等构造空间内富集沉淀,形成典型的碰撞构造背景下板内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及相关Pb-Ag-Au多金属矿床。
周放[4](2019)在《北衙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应用》文中指出位于金沙江-红河巨型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的北衙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典型的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近年来,矿床浅部地质结构与资源状况已得到初步揭示,但是其深部地质结构、深部控矿构造及深部找矿潜力还不清楚,制约了深部的找矿发现。本研究以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1000m以浅空间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采用GOCAD建模软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建模方法,实现了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三维可视化,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数字化勘探线剖面图中岩体、地层、矿体界线和导入地质界线数据,选择非流程建模方法,合理建立了万硐山地层-构造-岩体-矿体精细三维面模型和体模型,实现了矿床透明化。(2)根据万硐山钻孔数据和矿体体模型,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首次实现了万硐山所有规模矿体品位模型的初步应用。一是评估了万硐山资源量,计算出万硐山矿段金元素资源量(111b+122b+331+332+333)为246146kg;二是探讨了品位模型高值体(品位>4g/t)分布规律,认为万硐山矿段沿品位高值体存在一条40°方向的隐伏深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为深部找矿有利地段;三是依据矿体高厚区与品位高值体不对应性,认为北衙金矿存在多阶段成矿作用:早期成矿阶段奠定了成矿矿体空间位置,其次金元素存在再富集过程,晚期叠加成矿金。(3)探讨了三维可视化下万硐山地下地质体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对三维可视化下“岩体-断裂-地层-矿体”空间关系的研究,认为断裂是控制矿体形成和岩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地层岩性界面则是控制矿体发育的次要因素。综合认为是“断裂-岩体-地层”三个因素共同控制了矿体发育和深部空间展布。(4)通过对比重力和磁法三维反演结果,认为万硐山地区重力和磁法异常与矿体耦合对应关系较好,具有高磁异常和低重异常特征,据此推测矿区及外围低重高磁异常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郑杰[5](2018)在《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中熔融包裹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西三江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自古特提斯洋闭合以来,发育一系列由洋盆闭合、陆内造山、走滑伸展引发的岩浆活动;尤其以滇西境内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及邻近地区产出的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深源包体及相关岩浆-热液矿床而着名。小桥头岩体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南段滇西北境内石头乡,分属于剑川-石头岩群。本次在该岩体的石英斑晶中发现了沿生长环带分布的富H2O含CO2的晶质熔融包裹体;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岩石矿物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定年深入分析和探讨以小桥头岩体为典型代表的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的起源、运移和演化过程,结论和认识有助于揭示滇西地区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火成岩带形成和演化的深部地质过程及地幔流体作用,为分析和讨论三江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提供岩浆包裹体地球化学重要证据。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小桥头富碱斑岩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以岩珠、岩枝形式侵入至渐新统金丝厂组粉红色砂岩中。岩体中发育各类深浅不一的包体(或捕掳体),其中不乏暗色深源包体。碱质交代作用和硅化作用在主岩及各类包体中皆广泛发育;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小桥头富碱斑岩与滇西不同地区、年龄、岩性的新生代富碱岩浆源区性质一致、岩浆演化过程类似;源区的形成受制于统一的深部地质作用。(2)岩相学研究表明,熔融包裹体主要赋存于石英斑晶中,为晶质熔融包裹体。晶质熔融包裹体结晶质经拉曼光谱鉴定为钠长石和含OH未知矿物;部分熔融包裹体中存在独立相H2O。熔融包裹体可与富CO2的流体包裹体共生,斑晶外生长环带存在原生高盐度流体包裹体;指示小桥头富碱岩浆相对富水。(3)石英斑晶中晶质熔融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研究表明,不同生长环带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存在差异,斑晶核部为10601250℃,集中于11251150℃;中部至外部生长环带为9601060℃,集中于10251060℃;斑晶边部为10401060℃。同一环带上的均一温度差异与熔流体不混溶作用、包裹体炸裂、主晶融化和H扩散作用等有关;斑晶边部较高的温度反映了岩浆经历了混合作用,斑岩岩浆为交代地幔起源的岩浆。外环高盐度流体包裹体的气泡消失温度为158650℃,石盐子晶熔化温度为291570℃。通过Tm>Th流体包裹体估算压力270MPa(深度9.45km),全岩CIPW标准化石英-钠长石-正长石等温压图解估算压力大于1000MPa(深度大于35Km);综合反映了岩浆运移过程中的减压作用和压力波动,同时导致了熔-流体不混溶。(4)均一化熔融包裹体的原位EMPA和LA-ICP-MS分析显示,斑晶核部生长环带上的晶质熔融包裹体SiO2含量为64.3479.96%(平均70.71%);(Na2O+K2O)含量为6.8611.99%(平均9.69%),富碱;K2O/Na2O的比值为0.653.62(平均1.43)。中部至外部生长环带上的包裹体成分中SiO2为65.1071.01%(均值67.39%);全碱含量(Na2O+K2O)为11.6614.14%(均值12.83%);K2O/Na2O值为1.354.23(均值2.58);不同环带包裹体的具有类似的富集Cs、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Co、Cr、Ni等过渡元素特征。这暗示小桥头富碱岩浆至少经历了两期主要的熔体混合作用过程,即早期熔体成分杂乱,晚期熔体明显具的成分演化关系。目前认为,初始岩浆总体上是一种富硅、碱含量不高的硅酸盐岩浆;但相同生长环带上的不同包裹体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硅碱含量差异,这暗示富碱岩浆岩浆源区并非成分均一或均匀的岩浆发生熔融的所致,而是由多种不同成分地质体熔融岩浆耦合成的不混溶岩浆,岩浆房本身也是“不均匀的”或存在多重岩浆房。(5)综合研究得出,小桥头富碱斑岩是滇西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带重要组成,成岩年龄为35.40±0.37Ma,岩浆活动持续了1.5Ma,成岩时间与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浆同步活动,其成因受制于统一的同源交代富集地幔流体作用。同步进行的岩浆混合作用与熔流体不混溶作用广泛发生在富碱岩浆产生演化过程中;压力的降低和岩浆快速上升是保持不混溶作用持续进行的主要因素。超前活动的地幔流体产生了富碱岩浆源区,随后高热地幔流体在拉张和走滑的背景下使交代富集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而产生富碱性岩浆;由于部分熔融程度、交代作用以及富集地幔性质等不同因素,在多重岩浆房的基础上富碱岩浆互不混溶的地幔熔流体在与岩浆体系耦合与解耦过程并引发壳幔混染作用,参与形成一系列不同岩性组合的富碱斑岩。
李学仁[6](2014)在《滇西巍山大莲花山富碱斑岩岩石特征及含矿性》文中研究表明富碱斑岩位于滇西巍山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三江地区南段,为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构造-岩浆-成矿为理论指导,对研究区富碱斑岩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大莲花山富碱斑岩受区域内北西-南东向巍山河断裂控制,出露规模较小,岩相分带不明显,与围岩呈不整合侵入。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高SiO2,富钾,w(Na2O+K2O)>8%;碱度为钙碱性;A/NKC=1左右,且<1.1,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过渡的岩石;富集Rb、Sr、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Ce、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负异常不明显。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类。据Rb、Y、Nb和Ta等微量元素的相关关系图解,落入后碰撞构造背景区范围。在R1-R2因子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投影点集中位于造山晚期—后碰撞过渡阶段。综上所述,该区富碱斑岩产出于与后碰撞相关的拉伸环境。微量元素标准配分曲线趋势一致,表明研究区富碱斑岩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通过野外观察发现,该区斑岩体含有一些暗色微粒包体,推测岩浆源区起源于地幔。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弱的负铕异常,表明有地壳物质的混入。该区岩浆分异作用程度仍不够,仍处在由中酸性向酸性演化过程中。由同位素年龄可知,该区富碱斑岩的成岩成矿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E2)。对矿化较好的干塘子地区展开矿点检查,表明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中及内接触带,外接触带及远离岩体的围岩中矿化转弱。Au、Cu等成矿元素含量已具工业品位。岩体及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角岩化为主,钾化不明显;通过K2O与Na2O比值的明显变化,推测成矿过程与K2O和Na2O成分的带入与带出有密切关系。水系沉积物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亦显示该矿点铜金异常显着。因此,该区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可能具有金矿化体的存在,值得进一步开展找。
豆松[7](2014)在《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摘要: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是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本文通过对炉坪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炉坪矿区内的找矿靶区,并对这些找矿靶区进行了找矿预测。取得如下初步认识和主要研究成果:(1)炉坪铅多金属矿床位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北侧,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均与富碱的石英正长斑岩侵入活动有关。炉坪铅多金属矿床为一产于石英正长斑岩外围层间破碎带中,以铅为主,伴生银、金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矿体沿芹河向斜的轴部分布,虽属似层状热液充填型矿体,但规模巨大,是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成矿体系中新的重大发现,证明在碱性斑岩成矿中心附近的层间破碎带中存在大型似层状热液充填型矿床,提出了“炉坪式”铅多金属矿床的概念。(2)前人将矿区北衙组地层划分为5个岩性段,本次研究将其划分为上、下2个岩性段,上段为灰白色中厚层状-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砂屑灰岩,下段为砾状灰岩、泥质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新划分的岩性段之间力学性质不同,在上、下段之间易形成层间破碎带,便于总结矿区成矿规律。(3)矿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呈近SN-NNW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矿体产于近SN向的鹤庆—松桂复式向斜南段之次一级NNW向北衙—芹河向斜轴部的层间破碎带中。(4)首次对与矿化有关的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主量元素具碱质Na2O+K2O含量较高,A1203含量较高,Fe2O3、MnO、P2O5和Ti02含量较低的特点,与北衙矿区万硐山正长斑岩的特征很相似;其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岩体配分模式一致且均富集LILE,亏损Nb、Ta、P、Ti,具岛弧型岩浆源区的特征;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属深部地壳+上地幔部分熔融成因;斑岩体的年龄为36.28±1.6Ma。二者与北衙矿区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为同一岩浆活动系统的产物,只是以不同形态,在不同地段产出。(5)矿体形态主要为似层状、透镜体状,成舒缓波状缓倾斜产出。纵向上,由南往北矿体产出标高逐渐抬升,横向上,在向斜核部矿体较厚,往两翼变薄。空间分布上,由上往下具Pb-Zn-Ag带—Pb-Zn-Ag-Au-Fe带-—Au-Cu带垂直分带特征。平面上南部23~15线,以Pb-Ag-Au-Cu-Fe组合为特征,中部11-42线过渡为Pb-Ag-Au-Fe矿组合,北部50线以北,金含量明显降低,以Pb-Ag-Fe组合为主。(6)炉坪铅多金属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高度集中,硫矿物的δ34S值在0.81×10-3~2.83×10-3之间,塔式效应明显,具典型幔源硫特征,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相近;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δ13CPDB值在-5.80×10-3~-5.05×10-3之间,δ18OSMOW值为13.17×10-3~14.68×10-3,与碳酸盐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和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相近。硫、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地幔或深部地壳,无来自围岩中的硫;碳、氧主要来自幔源或岩浆活动系统,部分来自围岩碳酸盐岩地层。(7)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是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成矿热流体往NNW方向扩散运移沉淀的结果,为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成矿系统外带中高温热液充填的产物,成矿温度在300℃以上。成矿物质不仅来源于深部地幔,也来源于围岩,矿床成因为与喜马拉雅期碱性斑岩有关的斑岩—热液多金属矿床类型。(8)结合“北衙式”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建立了“炉坪式”铅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模式和找矿模型,提出了炉坪矿区内芹河矿段外其他地段的找矿靶区,预测在炉坪矿区的找矿靶区内具有大—超大型金银矿、大型铅矿、中型铜锌铁矿的找矿远景。
王治华,潘爱军,郭晓东,葛良胜,徐涛,范俊杰[8](2010)在《云南马厂箐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文中指出云南马厂箐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Cu、Mo、Au成矿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脉)的产出与富碱斑岩体(脉)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相近或稍晚、成因上密切相关,蚀变和成矿分带明显。岩体内产出斑岩型Mo、Cu矿化,以Mo矿化为主;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Cu、Mo、Au、Fe矿化,以Cu、Fe矿化为主,Au矿化较弱;而距接触带稍远的围岩地层中则产出Au、Pb、Zn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马厂箐矿段→乱硐山矿段→人头箐-金厂箐矿段,流体包裹体具有相态组合逐渐简单,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成矿压力逐渐减小,成矿深度逐渐变浅的趋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属于同一个岩浆和流体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表现出随流体成矿作用的进行,矿化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富碱岩浆和地幔流体作用逐渐减弱,而围岩地层的影响则逐渐增强,流体性质由幔源向壳幔混合直至壳源为主演化。最后探讨了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的成矿机制,并初步预测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深部成矿潜力。
邓军,杨立强,葛良胜,袁士松,王庆飞,张静,龚庆杰,王长明[9](2010)在《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文中认为同时开展成矿作用及成矿后变化保存两方面研究,是提高矿产预测能力的迫切需求。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除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关系外,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发生了强烈的次生富集作用,是开展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含矿斑岩为一套以富碱(K2O+Na2O>8%)为特征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石系列,其源区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富集地幔,并于新生代早期上升至壳幔混合带时遭受部分熔融。含矿斑岩主体形成于33~38Ma,大规模成矿作用集中于34±2Ma左右,它们的形成与构造动力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壳幔物质强烈交换和构造变形密切相关,并可能受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和软流圈脉动隆起的联合制约。之后,发生了印度板块由前期逆时针旋转向顺时针旋转的转变、反向旋转板块的拖曳与斜向俯冲板块回退作用的综合效应,导致了滇西地区岩石圈伸展作用和多期左行和右行断裂走滑运动及强烈构造隆升的发生,诱发了亏损地幔减压熔融产生的板内高钾岩浆岩的就位、大规模热水流体活动,并叠加区域红土化作用,成矿系统遭受了强烈的变化与改造,金的表生成矿作用在矿床形成后即已开始,之后经历了多阶段的演化,有明显的穿时性。主要表现为矿床抬升或掩埋、矿体错切或错失、矿化叠加或次生富集、远距离迁移以及就近淋滤或贫化等。
杨金永[10](2010)在《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文中提出滇西北衙金矿位于德格—中甸陆块、巴颜喀拉—扬子陆块,昌都—思茅三个构造单元聚合部,具有特殊的成矿地质背景,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富碱斑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系统分析研究构造、岩浆与金成矿三者间时空上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前人工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野外地质调查获取的资料和物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为依据,对北衙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金矿床特征、控岩控矿构造、岩浆成岩成矿系列进行研究。通过对矿区内展布的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鉴定,构造变形特征,变形时序分析,解决控矿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和构造对金矿床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分析鉴定富碱斑岩岩石类型和矿化类型,查清矿床在空间分布与斑岩体及构造间的关系。初步划分了矿区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期次、成矿阶段,并对金矿床成因进行探讨,阐述了北衙矿区喜山期构造时序、岩浆、成矿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对北衙成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典型矿床研究表明,发育于矿区三叠系沉积岩系中的一系列Au、Ag、Cu、Pb、Zn、W、Mo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它们同属于喜山期构造控制的富碱斑岩一热液型矿床,属于同一构造—富碱斑岩成矿演化谱系和同一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系列。控岩控矿构造和遥感地质研究表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与东西向断裂构造是矿区主导控岩控矿构造,尤其以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显着。北衙金矿区一系列的岩浆、矿化活动被严格限制在该组断裂破碎带内。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的规模及产状变化控制了矿化强弱及矿体规模,使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具尖灭再现,分支复合及膨缩特征。金矿体在断裂构造转折部位,多组断裂交叉复合部位是金矿体膨大富集的地段。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蚀变斑岩体内的构造破碎带,岩体侵入接触断裂带,岩体附近围岩的断裂带和层间破碎带是矿体赋存的重要场所。构造、富碱斑岩及金矿成因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在时间、空间、成因上均和喜山期富碱斑岩体密切相关,属于壳幔混合型富碱斑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在喜山期北衙成矿区先后发生过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成矿活动。这些岩浆、矿化活动受近南北向、东西向构造控制,从而形成相应的构造—岩浆—矿化带。多期次,不同类型的矿化活动叠加构成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金成矿主要发生在岩浆活动晚期或期后的气液活动阶段。根据构造控矿规律、构造—岩浆—成矿模式、物化探信息和找矿标志对北衙矿区及外围进行成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
二、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后碰撞背景下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对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 ——以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俯冲和碰撞背景斑岩成矿的差异 |
1.2.3 后碰撞型斑岩矿床的成因理论发展历程 |
1.2.4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
1.2.5 马厂箐矿床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分析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 地层概况 |
2.3 构造特征 |
2.4 岩浆岩概况 |
2.5 区域矿产概述 |
第3章 矿床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3.1 矿床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化和蚀变分带 |
3.1.5 成矿期次划分 |
3.2 岩相学特征分析 |
3.2.1 贫矿斑岩 |
3.2.2 含矿斑岩 |
3.2.3 镁铁质岩石 |
第4章 地质年代学研究 |
4.1 富矿岩体成岩年龄 |
4.2 铜钼金矿石年龄 |
4.3 成岩成矿时空演化讨论 |
4.3.1 马厂箐成岩成矿关系讨论 |
4.3.2 马厂箐岩浆演化序列 |
4.3.3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成岩成矿演化讨论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5.1 热液蚀变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影响分析 |
5.2 岩(矿)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 岩(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
5.3.1 Lu–Hf同位素示踪 |
5.3.2 Sr–Nd–Pb同位素示踪 |
5.3.3 S同位素示踪 |
5.3.4 Hf–Nd同位素解耦分析 |
5.4 (岩浆)锆石地球化学分析 |
5.4.1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4.2 锆石结晶温度计算 |
5.4.3 含矿/贫矿岩浆氧逸度估算 |
小结 |
第6章 斑岩成岩成矿与岩浆混合作用分析 |
6.1 斑岩岩石成因分析 |
6.1.1 岩石成因类型的判别 |
6.1.2 花岗质岩石成因分析 |
6.1.3 镁铁质岩石成因分析 |
6.2 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 |
6.3 岩浆混合与斑岩成矿作用分析 |
6.3.1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
6.3.2 岩浆混合对斑岩成矿的贡献 |
第7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机制探讨 |
7.1 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 |
7.2 后碰撞斑岩型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滇中楚雄盆地老街子铅-银矿床镜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铁氧化物空间分布及产状 |
3 铁氧化物特征及围岩Cu、Mo、Au含量 |
3.1 测试方法 |
3.2 组构特征 |
3.3 晶体结构 |
3.4 化学成分 |
3.5 围岩Cu-Mo-Au含量 |
4.2镜铁矿与铅银矿化的关系 |
4 讨论 |
4.1 镜铁矿的确定 |
4.3 与白马苴金 (铜) 矿床中镜铁矿的对比 |
4.3.1 组构特征对比 |
4.3.2 成分对比 |
4.3.3 成因联系 |
4.4 找矿指示意义 |
5 结论 |
(3)滇中姚安板内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时空演化序列及成岩-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富碱斑岩研究现状 |
1.2.3 滇中姚安Pb-Ag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火山-侵入杂岩体(脉)侵位关系 |
1.3.2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 |
1.3.3 成岩-成矿系统时空演化序列 |
1.3.4 板内斑岩型成岩-成矿模式及动力学过程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床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火山-侵入岩 |
2.2.3 构造背景 |
2.2.4 矿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及成矿解剖 |
3.1 火山机构划分 |
3.2 杂岩体空间解剖及成矿相关性 |
3.3 杂岩体侵位相关构造厘定 |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 样品及岩相学特征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岩相学特征 |
4.2 分析方法 |
4.2.1 样品的选择与处理 |
4.2.2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4.2.3 全岩Sr-Nd同位素测试 |
4.2.4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4.2.5 锆石O同位素测试 |
4.2.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
4.2.7 硫化物Re-Os同位素测试 |
4.3 分析结果 |
4.3.1 主微量元素 |
4.3.2 Sr-Nd同位素 |
4.3.3 U-Pb同位素 |
4.3.4 Hf-O同位素 |
4.3.5 Re-Os同位素 |
第五章 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时空演化序列 |
5.1 富碱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时代 |
5.2 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物质来源 |
5.2.1 火山岩物质来源 |
5.2.2 富碱斑岩类侵入体物质来源 |
5.2.3 煌斑岩类基性脉岩体物质来源 |
5.3 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岩石成因 |
5.3.1 富碱火山岩岩石成因 |
5.3.2 富碱侵入岩岩石成因 |
第六章 板内斑岩型矿床动力学过程探讨 |
6.1 成矿时代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动力学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件 |
(4)北衙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斑岩-矽卡岩金矿研究现状 |
1.2.2 北衙金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
1.4 主要工作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内地层概况 |
2.3 区内岩浆活动 |
2.4 矿区地质概况 |
2.4.1 矿床地质概况 |
2.4.2 成矿流体 |
2.4.3 成矿物质来源 |
2.4.4 矿床成因 |
2.4.5 矿区开采现状 |
3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概况及软件选取 |
3.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概况 |
3.2 三维建模软件的选取 |
4 北衙地区三维地质建模现状和建模范围 |
4.1 北衙地区三维地质建模现状 |
4.2 建模内容与范围 |
4.2.1 建模范围 |
4.2.2 地层构造建模单元选择 |
4.2.3 矿体建模范围 |
4.2.4 岩体建模范围 |
5 三维建模方法和过程 |
5.1 数据准备和导入 |
5.1.1 数据准备 |
5.1.2 数据导入 |
5.2 地层构造建模 |
5.2.1 数字高程模型(DEM) |
5.2.2 地表第四系模型(Q) |
5.2.3 断层建模 |
5.2.4 地层界面模型 |
5.3 岩体建模 |
5.3.1 岩体建模思路 |
5.3.2 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富碱斑岩体三维模型 |
5.4 矿体建模 |
5.4.1 矿体建模思路 |
5.4.2 万硐山矿段矿体建模 |
5.5 面模型 |
5.5.1 地层构造面模型 |
5.5.2 岩体面模型 |
5.5.3 矿体面模型 |
5.6 体模型 |
5.6.1 建立体模型思路和方法 |
5.6.2 万硐山地层构造体模型 |
5.6.3 万硐山岩体 |
5.7 矿体体模型和品位模型 |
5.7.1 空间插值法介绍和选择 |
5.7.2 万硐山矿体品位建模的方法和过程 |
6 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6.1 实现深部可视化 |
6.2 便捷成图与灵活输出 |
6.3 矿体厚度统计 |
6.3.1 矿体厚度建模思路和方法 |
6.3.2 万硐山矿体厚度特征 |
6.4 万硐山品位模型分析 |
6.5 资源量快速估算 |
6.5.1 资源量估算参数选择 |
6.5.2 资源量估算结果 |
6.6 地质体空间耦合关系 |
6.6.1 断层与岩体关系 |
6.6.2 岩体、断裂与矿体关系 |
6.6.3 地层与矿体关系 |
6.7 三维重磁特征与深部靶区预测 |
6.7.1 三维重磁勘探定义 |
6.7.2 北衙地区矿石和岩石物性特征 |
6.7.3 万硐山重磁结果与矿、岩石对应关系 |
7 结论 |
7.1 成果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中熔融包裹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岩浆包裹体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2 包裹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 |
1.2.3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研究现状 |
1.2.4 滇西富碱斑岩中岩浆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5 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三江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 滇西三江地区地质特征 |
2.3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构造演化 |
2.3.3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
2.3.4 变质岩 |
第3章 富碱斑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 |
3.2 岩相学特征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3.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3.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4 温度压力与深度估算 |
第4章 熔融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 |
4.1 熔融(岩浆)包裹体的分类和岩相学特征 |
4.2 研究区熔融包裹体岩相学 |
4.3 熔融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过程 |
4.3.3 测温异常分析 |
4.3.4 测试结果 |
4.4 成岩温压估算 |
第5章 单个熔融包裹体的原位成份分析 |
5.1 测试分析方法 |
5.2 包裹体的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分析 |
5.3 包裹体的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第6章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6.1 锆石岩相学特征 |
6.2 锆石U-Pb定年分析 |
6.3 锆石稀土元素特征 |
6.4 锆石Ti温度计和相对氧逸度估算 |
6.4.1 锆石Ti温度计 |
6.4.2 Ce~(Ⅳ)/Ce~(Ⅲ)比值分析 |
第7章 富碱岩浆起源及岩浆演化 |
7.1 富碱岩浆成因机制分析 |
7.2 富碱岩浆运移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滇西巍山大莲花山富碱斑岩岩石特征及含矿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富碱斑岩的概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富碱斑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取得成果 |
1.5.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2 论文取得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生界 |
2.1.2 中生界 |
2.1.3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断裂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分布概况 |
2.3.2 巍山河富碱斑岩带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产状及岩相 |
3.2.1 产状 |
3.2.2 岩相 |
3.3 岩相学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分类与命名 |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稀土元素 |
4.4 岩石成因 |
4.4.1 岩石成因类型划分 |
4.4.2 构造意义 |
4.4.3 岩浆演化 |
第5章 岩体含矿性初步探讨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1.1 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2 矿点特征 |
5.2.1 矿体特征 |
5.2.2 矿石特征 |
5.3 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分析 |
5.4 岩体含矿性 |
5.4.1 岩体及围岩蚀变 |
5.4.2 岩体岩石化学含矿性分析 |
5.4.3 岩体微量元素含矿性分析 |
5.5 含矿性及远景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7)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成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本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重力异常特征 |
2.4.2 航磁异常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元素组合 |
2.5.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6 区域遥感特征 |
2.7 区域变质作用 |
2.8 区域矿产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火山岩 |
3.4 地球物理特征 |
3.4.1 地面高精度磁测 |
3.4.2 激电(IP)测深剖面 |
3.5 地球化学特征 |
3.5.1 矿区各地质体岩石化学特征 |
3.5.2 土壤化学异常特征 |
3.6 围岩蚀变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带特征 |
4.1.1 Ⅰ号矿带 |
4.1.2 Ⅱ号矿带 |
4.1.3 Ⅲ号矿带 |
4.1.4 Ⅳ号矿带 |
4.2 矿床氧化带特征 |
4.3 矿体特征 |
4.3.1 矿体类型 |
4.3.2 矿体形态、产状 |
4.3.3 赋矿岩石 |
4.3.4 矿体变化规律 |
4.3.5 主要矿体特征 |
4.4 矿石特征 |
4.4.1 矿石类型 |
4.4.2 自然类型矿石矿物成分 |
4.4.3 矿物特征 |
4.4.4 矿物共生组合 |
4.4.5 矿石化学组分及其变化规律 |
4.4.6 矿石结构构造 |
4.5 矿化元素赋存状态 |
4.5.1 铅的赋存状态 |
4.5.2 金的赋存状态 |
4.5.3 银的赋存状态 |
4.5.4 铁的赋存状态 |
4.5.5 锌的赋存状态 |
4.6 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 |
4.6.1 铅矿化围岩蚀变 |
4.6.2 金矿化围岩蚀变 |
4.7 矿床资源量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5.1 矿区富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4 炉坪矿区斑岩年龄测定 |
5.1.5 岩石成因 |
5.1.6 炉坪矿区斑岩与北衙矿区万硐山正长斑岩的关系 |
5.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硫同位素特征 |
5.2.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3 成矿作用 |
5.3.1 成矿物质来源 |
5.3.2 成矿作用分析 |
5.4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 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
6.1 控矿要素 |
6.1.1 岩浆岩 |
6.1.2 构造 |
6.1.3 地层 |
6.2 找矿标志 |
6.2.1 岩浆岩标志 |
6.2.2 构造标志 |
6.2.3 地层标志 |
6.2.4 围岩蚀变标志 |
6.2.5 氧化矿物标志 |
6.2.6 地球化学标志 |
6.2.7 地球物理标志 |
6.3 综合找矿模型 |
6.3.1 地质找矿模型 |
6.3.2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6.3.3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
6.3.4 综合找矿模型 |
6.4 找矿预测 |
6.4.1 基本准则 |
6.4.2 找矿靶区及成矿预测 |
6.4.3 找矿前景 |
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版图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1.1 含矿斑岩特征 |
1.2 矿化与蚀变特征 |
1.3 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 |
1.4 成矿时代与构造环境 |
2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的控制因素 |
2.1 构造-岩浆与流体活动 |
2.2 差异隆升与风化剥蚀 |
2.3 气候、地形地貌与红土化作用 |
3 成矿系统变化过程与产物 |
3.1 热水角砾岩与古砂金矿的形成 |
3.2 区域红土化作用与红土型金矿 |
3.3 第四纪砂金 |
3.4 其他可能的变化 |
4 结论 |
(10)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0.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0.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0.2 矿床勘查和研究史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4 本次研究工作及取得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区域地质特征 |
1.2.1 区域地层 |
1.2.2 区域岩浆岩 |
1.2.3 区域构造 |
1.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1.3.1 区域重力特征 |
1.3.2 地壳厚度特征 |
1.3.3 航磁异常特征 |
1.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1.5 区域矿产 |
第二章 北衙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 |
2.1 地层特征 |
2.1.1 赋矿地层 |
2.1.2 地层与金矿化的关系 |
2.1.3 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2.2 控矿构造 |
2.2.1 遥感影像特征 |
2.2.2 控岩、控矿构造特征 |
2.2.3 对岩浆活动和成矿的控制 |
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2.3.1 喷出岩(P2β) |
2.3.2 富碱斑岩系列 |
2.3.3 煌斑岩 |
2.3.4 次火山角砾岩 |
2.3.5 富碱斑岩成因 |
2.4 围岩蚀变 |
2.4.1 岩体蚀变 |
2.4.2 接触交代蚀变 |
2.4.3 蚀变分带 |
2.4.4 矽卡岩 |
2.4.5 蚀变阶段 |
第三章 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特征 |
3.1 矿体空间产出与富碱斑岩体(脉)间的关系 |
3.2 矿(化)体空间分布及形态产状 |
3.2.1 灰岩中的矿(化)体 |
3.2.2 斑岩中矿体 |
3.2.3 爆破角砾岩中的铁金矿和铅锌矿 |
3.2.4 接触带型(矽卡岩型)矿床 |
3.2.5 煌斑岩脉中矿体 |
3.2.6 砂砾粘土中矿体 |
3.2.7 古砂矿及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床 |
3.3 矿床规模 |
3.4 东西矿带矿床特征 |
3.4.1 东矿带矿床特征 |
3.4.2 西矿带矿床特征 |
3.5 矿区外围矿床(点)与北衙矿区的关系 |
3.6 富碱斑岩成矿系列 |
3.7 金矿床物质组份及赋存状态 |
3.7.1 矿石矿物组合 |
3.7.2 主要矿物及嵌布特征 |
3.7.3 矿石结构构造 |
3.7.4 矿石的共生组合 |
3.7.5 矿石化学成份 |
3.7.6 金属赋存状态及特征 |
3.7.7 矿石类型 |
第四章 控矿断裂对金矿的控制 |
4.1 断裂构造对金矿床的控制 |
4.1.1 断裂构造对金矿的多级控制 |
4.1.2 控矿构造类型 |
4.2 北衙高精度磁测反映的深部构造信息 |
3.4.1 矿区岩、矿石磁性特征 |
3.4.2 北衙金矿区1:1 万磁法测量磁异常带特征与构造间关系 |
第五章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
5.1 金矿床成因 |
5.1.1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成矿时代 |
5.1.3 成矿期次 |
5.1.4 矿床成因探讨 |
5.2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探讨 |
5.2.1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过程 |
5.2.2 构造—岩浆—成矿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找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
6.1.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6.1.2 矿床控制因素 |
6.1.3 找矿标志 |
6.2 成矿预测方法及依据 |
6.2.1 成矿预测方法 |
6.2.2 找矿预测依据 |
6.3 找矿预测 |
6.3.1 矿区本部 |
6.3.2 矿区外围远景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图版 |
四、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碰撞背景下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对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 ——以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为例[D]. 杨蜜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滇中楚雄盆地老街子铅-银矿床镜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J]. 吴鹏,杨航,韩润生,姜龙燕,江小均,王蝶,管申进. 岩石学报, 2019(05)
- [3]滇中姚安板内富碱火山-侵入杂岩体时空演化序列及成岩-成矿机制研究[D]. 严清高.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北衙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应用[D]. 周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中熔融包裹体特征研究[D]. 郑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滇西巍山大莲花山富碱斑岩岩石特征及含矿性[D]. 李学仁.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7]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D]. 豆松. 中南大学, 2014(02)
- [8]云南马厂箐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 王治华,潘爱军,郭晓东,葛良胜,徐涛,范俊杰. 地球化学, 2010(06)
- [9]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J]. 邓军,杨立强,葛良胜,袁士松,王庆飞,张静,龚庆杰,王长明. 岩石学报, 2010(06)
- [10]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D]. 杨金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