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展嘉易[1](2021)在《初中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及教学改进建议 ——以上海四所普通公办初中为考察对象》文中认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处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每一学段中都提出了掌握标点符号的要求,笔者梳理了上海四个区631篇初中生作文,统计分析发现初中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水平参差不齐,误用较多,探究其误用原因,并且适当遵循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提出教学改进手段措施,以此从细微处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且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首先从书写形式与语义功能两方面,对学生习作中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作分析。发现学生的错误较多呈现在不规范的书写形式,以及对标点符号停顿、表示语气和标示成分性质这三种语义功能的误用。接着分析了学生标点符号误用的原因,指出学生的认知偏差、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到位,社会语言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对标点符号的模糊使用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具体教学改进手段措施,一是在基础知识与认识手段上更加强调标点符号,增强标点符号意识,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教学方法,注意提示各类区分方法;二是要求教师借助阅读教学重视标点符号,注意实用类文本中标点符号的标准性与规范化,文学作品中的标点符号丰富性与个性化,文言文句读的句意停顿训练;三是在写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改正问题,划分错误类型并认清原因,并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张晨露[2](2021)在《上海2015-2019年中考优秀作文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中的作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文占据着中考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考察学生在中考作文中的表现,虽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其写作能力依旧不容乐观。即使是得分较高的中考优秀作文,也反映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弱点。通过对2015-2019年上海中考优秀作文的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发现这些优秀作文在材料选择和内容结构上存在一些典型表征,有优点也有局限。在选材方面,这些中考优秀作文选材新颖独特、集中表现个人体验,且能够以小见大,但在选材领域上,有同质化的表现,部分材料的选择超出个人的生活经验。在故事模式方面,这些中考优秀作文能够做到层次分明,线索清晰,作文中矛盾冲突偏向内心世界,人物关系广泛。但人物类型化、故事模式化、故事结局单一、过渡句点题生硬、文章结尾主旨模糊等也是中考优秀作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顽疾”。针对上述问题,以下对策可以在写作教学与学习实践中使用,补救中考优秀作文的“局限”:在选材方面,一要建立素材库,拓宽选材渠道;二要基于个人体验,找到最适宜的材料。在内容结构上,一要深入性观察,丰富人物形象;二要聚焦式结尾,彰显文章主旨;三要创造性模仿,丰富叙事结构。

王淼[3](2021)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一项明确提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大力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作文评价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此类平台更加适合写作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互动性弱、信息传达缺乏即时性等。由此可知,如何借助作文评价系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虚拟学习社区以虚拟性、学习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增强教学互动等。因此,本研究利用知到教学平台和敏捷方舟易写作搭建集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英语写作教学于一体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16周的教学研究,以探索该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某高中进行,选择高二学年的两个班级学生共计97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情况如何?第二,如何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次写作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再次对实验班写作成绩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分析和讨论,旨在了解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交互性,其中投票、抢答、作文互评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其次,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数据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通对被试四次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现阶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性和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周期短、样本容量少等不足之处,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与优化。

陈如洁[4](2021)在《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文中提出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有待提高。笔者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收集学生真实的作文文本,逐篇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书面叙事可读性不强、叙述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叙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提升作文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论文针对学生书面叙事存在的问题,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培养研究。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应该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出发,指向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综合发展,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生的书面叙事培养中进行具体化。本论文根据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提出书面叙事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的目标和内容,并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将书面叙事教学和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针对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作文情境,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叙事中心不明确的问题,主张借助课文资源进行教学,突出叙事中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针对书面叙事可读性不强、内容空洞的问题,通过阅读和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设置故事情节使叙事波澜起伏,刻画人物形象丰富叙事内容,模仿故事提高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方面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能够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田晓义[5](2021)在《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是一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课程,写作则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作文中的情感表达出发,为学生的作文、情感以及老师的教学这三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找到学生写作中情感缺失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高中语文写作现状的分析。第一节设置问题,发布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目前高中语文写作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写作现状。第二节从众多的写作问题中归纳出成人化倾向,主体性缺失;模式化倾向,情感性缺失;知识化倾向,创造性缺失;形式化倾向,“教”“评”缺失四点,并分析具体原因。第二章是以具体的理论和历史事实来对本文所阐述的观点进行一个支撑。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章主要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内在规律,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以及历史发展的需要这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此说明写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章是具体的教学策略的提出。首先作为写作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不适宜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其次就是针对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这三个写作过程提出对应的策略,以“情感”为线索,触发情感,认识情感,最后修正情感。本文以学生写作中的情感表达为重心,试图针对学生写作时情感缺失,为文造情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开辟新思路。

欧阳静慧[6](2021)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中介语发展特征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介语”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距拉里·塞林格(L.Selinker)在1969年首次提出,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早期中介语举例式的定性研究较多,近年实证研究虽然有所增加,但大多数是关注具体的、局部的语言现象,而较少关注学习者的语言整体的发展特征。本研究结合依存句法与计量语言学研究方法,采用以下四类计量指标:平均依存距离、依存距离概率分布、依存方向以及复杂网络计量指标,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中介语的整体发展特征。首先,通过计算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书面中介语的整体、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的平均依存距离,发现随着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的整体句法复杂度、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相关句法结构的句法复杂度逐渐提高,并向目的语句法复杂度的水平靠近。但是,部分局部的、更细致的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呈现动态变化。此外,通过计算中介语的依存距离概率分布,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中介语的依存距离概率分布都能很好地满足某些指数或幂率分布,其中包括齐普夫—阿列克谢耶夫分布模型。并且,分布模型的参数值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其次,我们计算了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的整体、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的依存方向以及构成这些句法成分的具体依存关系的依存方向。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支配词居前的中介语整体依存关系逐渐增加,向目的语水平接近。从类型学角度看,中介语越来越向目的语接近,并且整体依存方向能衡量中介语的语言水平。主语和宾语的依存方向分布发生轻微但不显着的变化,且始终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支配词居前的状语依存关系和支配词居前的定语依存关系逐渐增加,向目的语水平水平接近。状语和定语的依存方向能反映中介语的类型学变化以及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再者,选取复杂网络常用指标,节点数、边数、平均节点度、节点度分布、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来描述中介语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的节点数和边数都持续地增加,表明学习者中介语的词汇丰富度逐渐地提高。但是,中介语的平均节点度并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说明平均节点度并不适合作为衡量词汇丰富度的指标。中介语的节点度呈现幂率分度,表明不同写作水平的中介语网络都是无尺度网络,少数节点具有较高的节点度,即少数词具有较强的和其他词结合,形成句法关系的能力。并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功能性词(冠词、介词)作为中枢节点的比例越来越高。此外,中介语网络的聚集系数逐渐下降趋势和平均路径长度的上升趋势都表明中介语中词的形态越来越丰富。最后,基于以上计量指标的发展变化,结合先前中介语理论研究,经过综合讨论,发现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具有系统性、渐进性、动态性和目的语不可接近性的特征。中介语是一种独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自然语言系统,经历系统前阶段后,逐渐向目的语动态接近,并在一定阶段出现僵化状态。本研究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探究书面中介语整体发展特征,揭示了其发展过程既遵循语言普遍规律,又具有多样性;语料覆盖各个语言学习阶段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助于全面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初级阶段和僵化阶段的中介语的特征。同时,本研究结合依存句法和计量语言学研究方法,更科学、更细致、更全面地刻画了中介语的发展。

吴梦[7](2021)在《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记叙文写作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叙文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二至五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总体发展状况,剖析不同年级学生在记叙文写作内容与记叙文写作表达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对于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儿童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内涵是什么?第二,如何构建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指标?第三,不同年级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差异是什么?第四,针对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应该提出怎样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确定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自编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指标,先从上海市两所学校分别选取123份、150份作文文本,对评价指标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在确保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后,又从某校选取193份作文文本,从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深刻性以及记叙文写作表达的生动性与规范性上,对上海二至五年级学生的作文进行内容分析,对其记叙文写作能力开展评价研究。在制定评价指标时,笔者采访专家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研究后期,笔者还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采访以了解她们对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的看法。研究表明,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在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表达的生动性这三个维度上,总体发展趋势向上,但在三至四年级之间有一个平缓期,两个年级无显着差异。记叙文写作表达的深刻性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但在四、五年级之间无显着差异。表达的规范性未表现出总体向上态势,三年级是一个相对高点。绝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在写作中能完整地呈现叙事模式;四、五年级的学生能通过题目、开头与结尾来表达主旨;除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也是二至五年级学生最常用的“生动表达”策略;二至五年级学生表达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在于“成分残缺类”语病、“缺失标点符号”和“出现音别字”。针对研究中的发现,笔者得到以下几点教学启示:记叙文写作能力的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要按照作文发展阶段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张靖[8](2020)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思维导图的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结合写作的六要素,明确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记叙文在写作上的难题。本文主要论述学生如何将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六要素结合,指导学生解决在记叙文写作中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润色、修改成文等方面的问题。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的价值分析,同时也对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应用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案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思维导图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介绍,包括其作者、起源和应用等,此外,对思维导图牵涉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记叙文写作中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介绍、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思维导图在语文记叙文写作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论述了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这部分对纳雍县第二中学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状况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当下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学生掌握记叙文文体的需要、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中考作文文体选择的需要、提高考场写作效率的需要四个方面论述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介绍了记叙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以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论述了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过程。第五部分对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了教学总结,并通过学生作业、作文月考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三个方面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语,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对本次研究中的收获进行了具体的梳理和总结。

何琪[9](2020)在《消极修辞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消极修辞是人们在言语活动中,做到内容上明确、通顺,形式上平匀、稳密,以规范为目的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的心理特征要求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重视转换因素,准确地选词造句篇章安排是转换因素中的关键,同时在初中阶段的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追求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消极修辞的要求和作用刚好与初中写作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有一致性,消极修辞对实现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如虎添翼。消极修辞是积极修辞的基础,但是大多研究比较关注积极修辞,没有意识到消极修辞的作用与价值。消极修辞强调准确运用语言文字,对提升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建构,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写作实践中,师生都需掌握系统的消极修辞知识,以此提高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但是通过到多所中学收集大量的作文案例,发现初中生写作过程中消极修辞误用现象较为普遍,几乎每篇作文中都会存在消极修辞误用的情况,平均每篇作文有四处消极修辞使用不当。分别列举学生作文实例,并且具体分析实例中消极修辞运用情况,其中语义不当最常见,比如语义重复、生造词语等现象;语法错误最严重,比如语法成分使用不当、“的”“地”“得”误用等现象;同时,在语用上也存在轻重不当等问题,整理后指出,这些现象主要有词汇、语感和语法三个方面的因素。针对三方面因素提出了优化建议,首先将写作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提出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然后明确语文的实践性,通过反复的实践培养语感,最后重视写作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强调写作的修改与评价。

李家萍[10](2020)在《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高考作文命题”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切入点,以高中作文教学者的观察视角来分析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对教学现状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高考作文是对作文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和显性证明,一定程度上指导并且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中作文教学又为高考作文的成果展现打下基础,高考作文本质上是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测量和评价。本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较为具体地表明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切入点来进行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缘由及学术价值,凝聚着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内容,根据2010年—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出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然后对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以此诠释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部分教学问题。最后,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谈到了作文教学观,提出了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和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考作文核心目标的要求,在对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有了整体认知的基础上,精准细化总结出相应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方向。第三部分是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肯定了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对一线作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期望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

二、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及教学改进建议 ——以上海四所普通公办初中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标点符号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初中学生作文中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第一节 语料来源分析
        一 语料选择的说明
        二 语料中标点符号误用情况统计
    第二节 误用情况分析
        一 书写形式误用
        二 语义功能误用
第二章 初中学生作文中的标点符号误用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层面原因分析
        一 对标点符号作用的认知有偏差
        二 基本知识、技能欠缺
    第二节 教师教学层面原因分析
        一 对基础知识教学不够重视
        二 缺乏针对性教学和专门训练
        三 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纠正不够清楚
    第三节 社会层面原因分析
        一 网络环境下对标点符号的模糊
        二 对国家标准的宣传力度与广度不足
第三章 教学改进手段措施
    第一节 对于基础知识与认识手段的强调
        一 增强标点符号意识
        二 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教学方法
        三 注意提示各类区分方法
    第二节 借助阅读教学重视标点符号
        一 实用类文本中的标点符号标准性与规范化
        二 文学作品中的标点符号丰富性与个性化
        三 文言文句读的句意停顿训练
    第三节 写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改正问题
        一 划分错误并认清原因
        二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徐汇区样本数据详细误用情况梳理
附录 B 奉贤区样本数据详细误用情况梳理
附录 C 长宁区样本数据详细误用情况梳理
附录 D 静安区样本数据详细误用情况梳理
致谢

(2)上海2015-2019年中考优秀作文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中的作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问题与价值
    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研究中考优秀作文水平的依据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要求
        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于写作的要求
        二 《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写作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节 考试与评价的规定
        一 写作能力与中考作文
        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于写作评价的要求
        三 《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关于写作评价的要求
第二章 上海中考优秀作文中材料涉及的生活领域考察
    第一节 考察中考作文中材料的必要性
        一 材料及材料类型
        二 记叙文中材料的重要性
        三 中考作文材料选择的得失衡量
    第二节 上海中考作文中材料的内容分布及其特点分析
        一 材料内容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
        二 材料选用的主要特点
        三 选材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上海中考优秀作文的故事模式考察
    第一节 记叙文中的故事模式考察
        一 记叙文与故事的关系
        二 故事模式的要素与衡量标准
    第二节 中考优秀作文中的故事模式
        一 情节的关联性
        二 冲突与冲突解决
        三 故事的结局
        四 人物关系
    第三节 中考优秀作文的故事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一 中考优秀作文中故事模式的特点
        二 中考优秀作文中故事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中考优秀作文中故事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初中生写作中选材及故事模式问题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针对材料类型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 建立素材库,拓宽选材渠道
        二 基于个人体验,找到最适宜的材料
    第二节 针对故事模式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 深入性观察,凸显人物形象
        二 聚焦式结尾,彰显文章主旨
        三 创造性模仿,丰富叙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翻转课堂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与现实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发展
        (三)国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一)国外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二)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三)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二)建构主义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建构主义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理论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合作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四、三种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高中英语写作测试卷
        (二)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四)访谈提纲
        (五)知到教学平台
        (六)敏捷方舟易写作平台
        (七)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二)研究前测阶段
        (三)研究阶段
        (四)研究后测阶段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确定教学目标
        (三)确定课程内容
    六、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一)课前阶段
        (二)课中阶段
        (三)课后阶段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研究数据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情况分析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三)研究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成绩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的局限
    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四次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三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及转写记录
    附录五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汇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核心素养理念对写作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意义
        1.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理论探索
        2.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创新
    (三)研究现状
        1.关于叙事及叙事能力的研究
        2.关于初中生书面叙事能力的研究
        3.关于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的研究
        4.核心素养导向的书面叙事能力培养
    (四)研究方法
        1.作文成品分析法
        2.课堂观察法
        3.访谈法
    (五)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的要求
        1.书面叙事语言知识要求
        2.书面叙事思维能力要求
        3.书面叙事审美文化要求
一、七年级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叙述缺乏真情实感
    (二)叙述缺少引人入胜的情节
    (三)叙述不能围绕中心展开
    (四)缺少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作文问题成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不足
        2.作文训练脱离具体情境
        3.口语书面语教学分离
    (二)学生方面
        1.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缺乏
        2.学生作文思维能力不强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建议
    (一)搭建作文情境,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真实的情境
        2.搭建拟真的情境
    (二)突出中心,培养逻辑思维
        1.借助课文,提炼中心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三)借助故事培养书面叙事能力
        1.阅读和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
        2.故事情节设置,提高逻辑思维
        3.故事人物描写,提高形象思维
        4.模仿故事,培养书面叙事能力
    (四)依托互联网,丰富作文形式
        1.信息共建共享,培养搜集素材能力
        2.作文展示空间开放,激发作文动机
        3.网络互动及时,优化作文评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分析
    第一节 针对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的调查
    第二节 “情感表达”写作现状的总结与分析
第二章 “情感表达”的理论基础及价值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内在规律
    第二节 基于“情感表达”的写作教育理念
    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的具体教学途径
    第一节 情感表达与语文教师素养
    第二节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触发情感
    第三节 写作中的教学指导工作:认识情感
    第四节 写作后的评价工作:修正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语文教师写作中“情感表达”教学现状的调查
附录二 高中语文学生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的调查
附录三 教学案例展示
致谢词

(6)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中介语发展特征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中介语的概念和特征
        1.1.1 中介语的概念
        1.1.2 中介语的特征
    1.2 中介语研究评述
        1.2.1 中介语概念的诞生和早期中介语理论
        1.2.2 中介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2.3 中介语研究新发展
        1.2.4 中介语研究的不足
    1.3 基于依存句法和计量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新路径
        1.3.1 依存句法及相关概念
        1.3.2 计量语言学研究方法
        1.3.3 基于依存句法和计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中介语研究
    1.4 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及框架大纲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意义
        1.4.3 框架大纲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过程
        2.3.1 收集学生英语作文
        2.3.2 给学生作文分级
        2.3.3 建立中国英语学习者依存树库
        2.3.4 构建中国英语学习者依存句法网络
    2.4 研究工具
        2.4.1 斯坦福句法分析器
        2.4.2 微软电子表格软件
        2.4.3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2.4.4 分布拟合工具Altmann-Fitter
        2.4.5 复杂网络分析工具Pajek
        2.4.6 复杂网络分析工具Cytoscape
    2.5 中介语发展计量指标
        2.5.1 主要句法关系
        2.5.2 依存距离
        2.5.3 齐普夫分布参数
        2.5.4 依存方向
        2.5.5 复杂网络指标
    2.6 数据分析方法
3 中介语平均依存距离和依存距离概率分布发展
    3.1 中介语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1 依存距离衡量中介语句法复杂度
        3.1.2 中介语整体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3 中介语主语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4 中介语宾语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5 中介语状语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6 中介语定语平均依存距离发展
        3.1.7 本节小结
    3.2 依存距离的概率分布
        3.2.1 自然语言依存距离分布规律
        3.2.2 不同分布模型拟合不同语言水平的中介语
        3.2.3 齐普夫—阿列克谢耶夫模型拟合不同语言水平的中介语
        3.2.4 齐普夫—阿列克谢耶夫模型拟合中介语对应的随机树库
        3.2.5 本节小结
4 中介语依存方向发展
    4.1 依存方向作为语言类型学指标
    4.2 中介语整体依存方向发展
    4.3 中介语主语依存方向发展
    4.4 中介语宾语依存方向发展
    4.5 中介语状语依存方向发展
    4.6 中介语定语依存方向发展
    4.7 本章小节
5 中介语句法复杂网络计量特征发展
    5.1 语言的复杂网络模型
    5.2 基于复杂网络的语言发展研究
    5.3 节点数和节点度
    5.4 节点平均度
    5.5 度分布
    5.6 聚集系数
    5.7 平均路径长度
    5.8 本章小结
6 中介语的本质和特征分析
    6.1 系统性
    6.2 动态性
    6.3 渐进性
    6.4 目的语不可接近性
    6.5 中介语的本质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作文题目
附录2 依存句法树库标注体系
附录3 语料库错误标注系统

(7)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的评价有助于培养记叙文写作能力
        1.1.2 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不充分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写作能力研究
        1.3.2 写作能力评价研究
        1.3.3 评述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访谈法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记叙文写作能力
        2.1.2 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
    2.2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海耶斯&弗劳尔模型
        2.2.2 贝赖特&斯卡达玛利亚发展模型
第3章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设计
    3.1 测试卷的设计
        3.1.1 测试卷编制的目的
        3.1.2 测试卷编制的原则
        3.1.3 测试卷编制的内容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
        3.2.1 评价指标编制的依据
        3.2.2 评价指标编制的原则
        3.2.3 评价指标的维度划分
        3.2.4 评价指标的描述性说明
        3.2.5 评价指标的信效度分析
    3.3 访谈的设计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3.3 访谈维度及指标的设计
    3.4 研究的实施
        3.4.1 样本的选择
        3.4.2 实施的过程
        3.4.3 评分
第4章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发展概况
    4.2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内容”维度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内容”维度的结果分析
        4.2.2 “内容”维度的讨论
    4.3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表达”维度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表达”维度的结果分析
        4.3.2 “表达”维度的讨论
    4.4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结论
        4.4.1 “内容”维度的研究结论
        4.4.2 “表达”维度的研究结论
第5章 小学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5.1 记叙文写作能力的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
    5.2 要按照发展阶段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2.1 教师应依据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作文教学
        5.2.2 作文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写作能力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测验卷
附录 B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附录 C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状况
        (一)选题的缘起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状况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
第一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第一节 思维导图简介
        一、思维导图的起源
        二、思维导图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分析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从理论上来分析
        二、从具体实践角度分析
第二章 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节 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及思维导图的应用状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分析
        二、学生作文抽样调查分析
    第二节 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掌握记叙文文体的需要
        二、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三、中考作文文体选择的需要
        四、学生提高考场写作效率和作文成绩的需要
第三章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审题立意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选材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谋篇布局
        四、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润色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作文修改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及应用效果分析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总结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学生作业对比分析
        二、学生月考作文得分对比分析
        三、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纳雍县第二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纳雍县第二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纳雍二中思维导图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反馈调查表
    学生作文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学生月考作文均分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消极修辞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消极修辞的研究
        1.3.2 关于消极修辞教学的研究
        1.3.3 关于消极修辞在写作教学中的研究
    1.4 消极修辞概念鉴定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消极修辞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价值
    2.1 消极修辞符合写作心理的转换过程
    2.2 消极修辞有利于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消极修辞给写作教学提供规范的标准
        2.3.1 词语选用要准确
        2.3.2 主干搭配要正确
        2.3.3 句子枝干要妥帖
        2.3.4 “的”“地”“得”要分清
第3章 初中写作教学中消极修辞误用的主要现象
    3.1 语义使用不准确
        3.1.1 语义重复
        3.1.2 语义搭配不当
        3.1.3 语义偏离
        3.1.4 生造词语
    3.2 语法错误突出
        3.2.1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3.2.2 缺少句子主干
        3.2.3 误用“的”“地”“得”
    3.3 语用关系不符严重
        3.3.1 轻重程度不恰当
        3.3.2 感情色彩不贴切
        3.3.3 使用语境不合理
第4章 初中写作教学中消极修辞误用的原因
    4.1 词汇量较匮乏
    4.2 语感能力不足
    4.3 语法知识欠缺
第5章 初中写作教学消极修辞运用的优化建议
    5.1 教师启发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5.1.1 对比中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
        5.1.2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词语的意蕴
        5.1.3 结合实际深化词语内涵
    5.2 教师训练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
        5.2.1 揣摩词句,增强语感
        5.2.2 反复朗读,锻炼语感
        5.2.3 随堂写话,训练语感
        5.2.4 积累修辞知识,支撑语感
    5.3 教师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
        5.3.1 倡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5.3.2 提倡多样化评价作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
        二、高考作文命题的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调查
第二章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的作文教学主体分析
    第一节 教师主体
        一、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素养
        二、语文教师作文评改素养
    第二节 学生主体
        一、自主阅读与作文写作
        二、文化传承与作文写作
第三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作文教学观
        一、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发展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观
    第二节 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
        一、育人教学为本,鼓励教学为主
        二、明确教学导向,激发写作热情
        三、树立科研精神,争做研究型教师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
        一、深化作文教学认知
        二、优化作文教学内容
        三、完善作文评价指导
    第四节 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
        一、审题立意与鉴赏审美训练
        二、素材积累与高考视角训练
        三、写作情境与文体规范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10-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命题材料汇总
    附录 B 关于高中生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致谢

四、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及教学改进建议 ——以上海四所普通公办初中为考察对象[D]. 展嘉易.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上海2015-2019年中考优秀作文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中的作文为例[D]. 张晨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 王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D]. 陈如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 田晓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中介语发展特征计量研究[D]. 欧阳静慧. 浙江大学, 2021(09)
  • [7]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D]. 吴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D]. 张靖.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消极修辞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何琪.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李家萍.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