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短篇小说

名言·警句·短篇小说

一、名言·警句·小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瑕[1](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淑莹[2](2021)在《初中生耐挫力现状及其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哲[3](2021)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论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颖[4](2021)在《《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薄伽丘的《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不仅在它问世之初就风靡欧洲,为欧洲短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在历经六百多年之后,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性,被历代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视为新时代的开篇之作,深刻地体现了十四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十日谈》中作者以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多变的文风,构建了层次分明又相互勾连的多层叙事结构,使得不同层面中不同的故事和人物看似充满了矛盾,实际上则是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体多面的体现。因而本篇论文将《十日谈》的结构与薄伽丘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结合起来,透过它复杂的表象,探寻其思想的核心。在意大利,薄伽丘及《十日谈》的研究成果丰硕,这部作品拥有“人间喜剧”“商人史诗”“商业世界的圣骑士”等等各种头衔,薄伽丘也被誉为可见研究范围之广。欧美国家也一样,每年都有各种的主题研讨会,学术活动十分丰富,常常对一个故事提出不同的解读方式,并从语文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去进行探究。目前国内对《十日谈》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不同的汉语译本或英文译本,在语言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这本书又是语言风格多变,融嬉笑怒骂于一体,而且不同版本的译文多有差异,也会影响到对文本细节的理解。人文主义思想也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多数是从宗教、女性等某一方面进行探究,没有从文本整体进行归类整理,多数是寻找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故事为例证,忽视了思想意识内涵不一样的故事,也鲜见对一个故事从不同角度去进行解读。本文将以《十日谈》的框架结构中作者的叙事角度作为切入点,以上个世纪意大利《十日谈》研究专家布兰卡(Branca V)勘定主编的原本为研究对象,关注全文序言、跋,以及每一天的引言、结语与一百篇故事,从文本的全景入手,并且通过与但丁的《神曲》进行比较,再结合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及那不勒斯的社会历史背景,探究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两性关系和新兴的商人阶层这三个现实生活中主要方面的表现。“人文主义”一词应用很广,但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又有较大不同,本文将通过具体故事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既要找到统领全书的思想内核,又要将抽象而宽泛的概念落到具体领域,观其表现,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十日谈》在嬉笑怒骂之间所传递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是一本有阅读门槛的书,但作者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可以让每个读者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阅读体验。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十日谈》的叙事结构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第二章为《十日谈》的人文主义宗教观,第三章《十日谈》的人文主义两性观,第四章是新兴商人阶层的人文主义精神。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十日谈》的叙事结构与人文主义思想表达相结合,从更全面、更立体的多个角度去探究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层面的表达,在纷繁复杂、看似相异的现象中找到一致的统领思想。也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让《十日谈》在国内的研究也能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2.将《十日谈》与《神曲》进行文本比较考证,本文的比较考证不同于已有的对二者的叙事方法在宏观层面上的比较,而是从字词、语段等不同角度对两个文本进行关联印证,利用《神曲》结构清晰的优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十日谈》中隐含的叙事结构。3.将一百个故事按照十天的主题和内容分为四组,分别从:天性的力量、时运的影响、狂欢化的市井生活和悲剧与崇高四个方面来反映整部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让《十日谈》的人文主义思想构成一个现实的有机整体。

李灿灿[5](202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学低年级处于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可塑性强,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开展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深远的实质性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内容、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的家校指导和课外阅读的环境五个维度进行问卷设置。笔者对大连市X区4所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分别对12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和9名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改善当前阅读状况的教育建议。研究中围绕“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确定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维度。研究重点包括四部分。第一,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并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践,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课外阅读兴趣不足,动机功利;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片面,来源单一;课外阅读习惯不良,方法缺失;课外阅读指导不够,评价欠缺;课外阅读环境欠佳,课程低效。第二,进行样本分析,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与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因素相关。第三,笔者提出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教育建议: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树立科学阅读观念;规划课外阅读内容,拓宽课外阅读渠道;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系,完善阅读监督机制;注重阅读熏陶,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刘家秀[6](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为我们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撑作用;有益于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初中生作为时代的新人,在增强自身文化底蕴,提高文化自信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部分学生自身辨识文化优劣的能力较低,不能正确进行文化选择,导致盲目追求外来文化,自身文化自信缺失。初中历史课作为打开学生对中华文化正确初步认知的大门,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历史教师要秉承“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之道,以铸魂育人。本文聚焦历史教学,将历史学科与文化自信理论相结合,通过研究初中生的文化自信现状以及历史教学中关于文化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优化历史教学中文化自信培育的教学策略。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四步进行论述:第一步,阐述了选择这一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点。第二步,通过广泛搜索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理清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并基于此提出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为设计问卷奠定基础。第三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河南省周口市L中学的历史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初中生存在传统文化认知较浅、不能切身感受革命文化情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理论有限,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等问题,归纳出教师存在未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学方法不适当、历史教学评价不科学的问题,还发现学校存在文化实践力度较小的问题。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出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性、校外学习环境偏向娱乐化、教师素养亟待提高、教学侧重分数取向、学校未能重视隐性教育资源等原因。第四步,针对以上现状和原因,提出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教师需要坚持终身学习、整合显性课程资源、合理使用历史教学方法、完善历史教学评价等;学校要加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等措施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赵苓岑[7](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指出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张家雯[8](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潘慧莹[9](2020)在《坚守与突破—论红柯小说的精神向度》文中认为红柯是当代陕西文坛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贯穿着“坚守与突破”的精神向度。在创作中,红柯将精神向度具象化为新疆与关中两个维度的“世界”,表现为对昂扬自然的新疆精神的“坚守”,对外阳内阴的关中精神的“突破”,这与两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有关。根基于新疆和关中两大地域基础之上的红柯小说,具有独特的叙事审美特征:复调叙事中不同声音的对话、人物的精神强弱对比、历史与传说的介入,使他的小说既有关中的厚重又兼有西域的风情,内在的精神交流贯穿始终。叙事为表,精神为里,共同推动作品的展开。红柯小说精神向度的书写,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从思想内涵看,红柯的小说反映出对生命的追问和当下困境的反思;从文学史意义看,红柯的小说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世界”对照性创作模式的延续与深化,这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红柯小说与沈从文、张承志小说的比较;从当下文坛的环境看,红柯的小说与时代进行对话,为突破当代文坛所普遍存在的创作窘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当然在某种程度上,红柯小说的精神向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的雷同,削弱了其小说的多样性;一些臆想式的神性描写,使小说陷入抽象的思考。

Musadjanov Ruslan[10](2020)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修辞格翻译研究 ——以乌兹别克语译本为例》文中指出

二、名言·警句·小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言·警句·小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4)《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日谈》的叙事结构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
    第一节 直接叙事与文人理想
        一、创作母题——人
        二、读者指向——重视精神生活的女子
        三、体裁多样,风格鲜明
    第二节 旁观叙事与小集体的构建
        一、人间地狱
        二、人间炼狱
        三、理想中的天堂——第十天
        四、人物刻画
    第三节 隐身叙事与现实主义
        一、天性的力量
        二、时运的影响
        三、狂欢化的市井生活
        四、悲剧与崇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日谈》的人文主义宗教观
    第一节 宗教信仰
        一、对神的敬畏
        二、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分离
    第二节 对教会的批判
        一、失能
        二、失德
        三、是人不是神
    第三节 与其它宗教平等共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日谈》的人文主义两性观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的社会地位
        二、女性的文学形象
    第二节 男权家庭对女性的影响
        一、对立关系
        二、保护关系
    第三节 婚姻与失贞
        一、主动婚姻
        二、贞洁观
    第三节 女性的社会生活
        一、教堂
        二、远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兴商人阶层的人文精神
    第一节 商人阶层的特点
        一、个人主义
        二、冒险精神
        三、精明机巧
    第二节 商人阶层的社会关系
        一、社会地位低下
        二、阶层互动
    第三节 商人阶层的反叛思想
        一、反唯道德论
        二、反英雄主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5)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进步的要求
        2.教育发展的需要
        3.实际工作中的思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论研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学低年级
        2.阅读
        3.课外阅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调查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课外阅读的态度
        2.课外阅读的内容
        3.课外阅读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指导
        5.课外阅读的环境
四、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课外阅读兴趣不足,动机功利
        2.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片面,来源单一
        3.课外阅读习惯不良,方法缺失
        4.课外阅读指导不够,评价欠缺
        5.课外阅读环境欠佳,课程低效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学生因素
        2.教师因素
        3.学校因素
        4.家庭因素
        5.社会因素
五、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教育建议
    (一)激发阅读兴趣,树立科学阅读观念
        1.重塑课外阅读动机
        2.发现课外阅读乐趣
        3.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二)规划阅读内容,拓宽课外阅读渠道
        1.优选低年级课外阅读内容
        2.加强学校图书资源利用
        3.推广良性网络阅读平台
    (三)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1.提升教师阅读素养
        2.开设阅读指导课程
        3.注重课堂内外联通
    (四)建立阅读评价体系,增进课外阅读监督机制
        1.关注阅读评价
        2.善用阅读评价
        3.完善阅读监督机制
    (五)注重阅读熏陶,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1.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2.营造良好的学校阅读氛围
        3.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学生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D 阅读记录表
致谢

(6)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 文化
        (二) 文化自信
    七、文献综述
        (一) 关于文化自信的国外研究
        (二) 关于文化自信的国内研究
    八、研究可行性
    九、创新点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形成机制及历史教学中培育文化自信的要求
    一、文化自信的形成机制
        (一)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奠基石
        (二)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养成的催化剂
        (三) 文化行为是文化自信养成的落脚点
    二、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
        (一) 文化理解基础上生成积极的文化认同
        (二) 文化认同基础上生成坚定的文化意志
        (三) 文化意志基础上践行积极的文化活动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历史教学中文化自信现状调查方案设计
        (一) 问卷调查设计
        (二) 访谈调查设计
    二、调查结果统计
        (一)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二) 访谈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从学生层面看
        (一)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较浅
        (二) 不能切身感受革命文化情感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理论有限
        (四) 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缺乏文化安全意识
    二、从教师层面看
        (一) 未能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二) 未能恰当使用历史教学方法
        (三) 未能正确进行历史教学评价
    三、从学校层面看
第五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一) 初中生心理发展有特殊性
        (二) 学生校外学习环境偏娱乐化
    二、教师层面
        (一) 教师教学侧重分数取向
        (二) 教师开发历史教材能力较弱
        (三) 教师知识素养亟待提高
    三、学校层面
第六章 加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
        (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文化理解
        (二) 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拓宽文化认知
    二、教师层面
        (一) 坚持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化认知
        (二) 整合显性课程资源,深化学生文化理解
        (三)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文化情感
        (四) 完善教学评价,拓宽学生文化观角度
    三、学校层面
        (一) 完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供文化实践平台
        (二) 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增强学校文化氛围
第七章 结语
    一、结论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生文化自信及历史课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传统
        2.文化传统教育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知行结合
        (2)显隐结合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坚守与突破—论红柯小说的精神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释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两个世界”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坚守:昂扬自然的纯净新疆
    第二节 突破:外阳内阴的颓败关中
第二章 展现精神向度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复调的对话
    第二节 人物精神气质的对比
    第三节 历史与传说的介入
第三章 精神向度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生命关怀:追问与反思
    第二节 作家比较:延续与深化
    第三节 对话时代:反抗中坚守
    第四节 模式化及臆想式写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红柯小说创作年表(主要作品)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名言·警句·小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研究[D]. 王瑕. 西南大学, 2021
  • [2]初中生耐挫力现状及其挫折教育研究[D]. 吴淑莹. 江南大学, 2021
  • [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论语》为例[D]. 杨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D]. 杜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 李灿灿.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D]. 刘家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坚守与突破—论红柯小说的精神向度[D]. 潘慧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修辞格翻译研究 ——以乌兹别克语译本为例[D]. Musadjanov Ruslan.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名言·警句·短篇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