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土资源领域“标准开采”工作与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高

浅谈国土资源领域“标准开采”工作与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高

一、浅议国土资源领域“采标”工作及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升(论文文献综述)

顾亚娜[1](2021)在《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土地的利用要满足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保住中国人的“饭碗田”,这使得土地执法监督成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前,随着Y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Y市用地需求旺盛,土地违法问题时有发生,违法用地不仅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还破坏了耕地,导致农地非农化。虽然近年来Y市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督力度,但因种种因素,Y市土地执法监督人员在工作中仍处于疲于应对的被动局面,破解当前Y市土地执法监督面临的困局,提升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显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了解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从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及队伍现状、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申请强制执行情况、违法用地专项整改成效等方面对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Y市土地执法监督在执法手段、执法方式、执法力量、执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手段措施有限、缺乏部门协同联动、执法力量不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法律规则上的缺陷、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普法宣传不足等因素是Y市土地执法监督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Y市土地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得出研究结论,认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等途径可以促进Y市土地执法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期能对降低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本、降低违法用地发生率、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有所助益,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执法监督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于丽春[2](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提出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张玮哲[3](2020)在《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之后,我国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需求更加强烈,然而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因此,有必要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研究和构建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这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本文在对国内外农业农村发展与标准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基本架构,旨在为农业农村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国内外农业农村标准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质量不高、标准实施体制不完善,急需制定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用以指导该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2)对比近3年我国农业农村政策和新发布的标准,得出政策对标准的研制具有指向作用。经过调研,我国在清洁能源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旁植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林复合经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有标准化需求。(3)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主要运用分类法构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框架图由4个分体系和58个子体系构成,覆盖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和乡村绿化与绿色产业四个方面。在标准体系框架图的基础上列出了标准体系表,包括137项标准,对比我国现行相关标准,其中2025年之前急需制定的标准有9项。(4)提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建议,内容包括:加快农业农村标准化法治建设,增多资金辅助农业农村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加大标准化宣传工作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业标准化国际竞争力。

吴雪枫[4](2020)在《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对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意在从整体上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国土资源“一张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张图”是通过将多种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在统一空间框架中,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多规划协调和资源统一利用提供支持。而在目前泰州市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矿产地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例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地质资料管理规范,致使地质资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符合泰州“一张图”系统管理的地质数据管理规范。通过对土地资料管理规范、土地数据建库规范、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地质档案汇交规范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符合泰州市矿地“一张图”数据特点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其他地方的“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2)建立了矿产地质数据库。在构建的泰州“一张图”矿产地质数据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建库处理。同时,结合泰州市“一张图”建设需求,研究并设计了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的数据库组织模型、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式和数据库安全备份模式,满足了泰州“一张图”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3)提出了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数据模型。在对矿产地质数据进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市“一张图”业务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和土地资源数据统一管理需求,利用职能域方法分析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设计并构建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业务关联数据模型,为泰州市“一张图”系统实现对矿地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基础。(4)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泰州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对泰州“一张图”中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Web GIS技术等,开发构建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为泰州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论文设计实现的基于“一张图”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矿产地质数据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强了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泰州地区土地的监管和治理,实现了泰州市对本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土地的及时治理和修复,遏制了土地违法乱建、矿产资源违章开发等问题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土地相关政策的实行和落实。

余翔[5](2020)在《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对我国情报主导合成作战工作机制的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一直以来是世界警务情报工作的先进领头羊,具有独特的警务情报工作机制。911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促成了近年来美国情报工作的重大变革,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应运而生。情报融合中心作为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司法部创立的实体机构,旨在提高联邦和州、地方层面的各方面情报信息分享和融合。该中心简化情报工作流程,克服部门信息壁垒,在国家情报共享大环境下,大幅提升了各级部门间的情报交换协作能力。合成作战起初是军事作战理论,是在军事行动中统一指挥,实现诸军、兵种的协同配合和优势互补,以充分发挥整体威力,从而达到快速制敌的一种战术。当前合成作战模式被广泛推广和运用在各级,尤其是地市级公安机关工作中,目的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效能,整合各警种资源,以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全警联动打击犯罪,维护地区治安稳定。本篇论文高度重视公安情报在合成作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坚持情报指导警务实战的工作导向,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分析和学习,充分分析研究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情报流转流程、人才培训等各个环节,尤其着重分析美国各州、地方的实战情报融合中心的现实工作情况,挖掘提炼发现情报融合中心在实际警务工作中体现出的各种特色和优势。通过运用系统论和社会比较论的方法,结合我国公安机关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研究,以江西省景德镇市合成作战室为例,本论文就如何提升地市级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相关工作,改善相关作战机构工作机制,汇集地方各警种及社会各类资源信息数据,提升情报研判产品质量,实现合成作战的终极目标,即提升全警执法效率,准确预警,精准打击,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分析研究,尝试不仅将某一地市合成作战机构战斗力提上新台阶,也为全国的公安合成作战发展提供可行性意见。

霍雅琦[6](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开始,我国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就开展了实施评估及实施监测工作,在积极学习西方规划技术和理论及不断展开本土实践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规划实施评估和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动态监测评估制度。而随着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推进,依托规划数字平台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成为现阶段的核心工作内容,也使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为目标,并就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框架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空间规划在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及实施评估的现状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了我国空间规划在实现动态监测评估上的困境;对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历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思想、管控重点、管控手段等方面的转变进行阐述,并详细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在现状一张底图、指标体系、平台基础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基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为动态监测评估带来的变革,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究,重点从指标体系和技术框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支撑动态监测评估的实现。其中,指标体系是监测、评估、预警的主要对象,对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内核-外延”指标体系框架、指标传导及年度监测评估指标筛选进行研究,以支撑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技术框架是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对动态监测评估系统构建的技术环节进行研究,以支撑年度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论证和预警。最后,结合厦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现阶段的相关探索,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本研究的初步成果,提出了厦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相关改进提升建议。

黄寿海[7](2020)在《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维护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中国旨在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以来,在抑制建设占用耕地、推动实现保障耕地数量、质量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农产品供给对耕地数量、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耕地占补制度的推进和落实上。为此,有必要对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演化、实施绩效和时代局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经济学内涵,研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改进耕地保护政策的对策建议,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本研究着眼于中国特色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基于全国性样本数据和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导致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的制度性原因,并提出优化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措施建议,对有效促进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回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着手,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博弈论和实证方法揭示了制度性的深层次原因。在研究中发现如下。第一,中国出台实施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历了“数量动态平衡”阶段、“数量质量并重”阶段、“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和“补改结合,算大账”等阶段演化,在控制耕地无序占用、抑制耕地数量减少、提升城乡用地集约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和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的快速增长、耕地后备资源的瓶颈约束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耕地占补制度本身所导致的质量不平衡影响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第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确保了中国耕地总量的动态稳定,但却导致了耕地总体质量的下降。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宏观目标与地方政府中观目标以及农户的微观目标之间存在错位。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以及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的缺失,在带来耕地生产能力下降、耕地保护措施难以落地同时,还导致全国性土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保护社会责任分配不均和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在这一政策框架内,中央政府基于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目标,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体系,将全国农产品供给安全责任层层分配给了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在逐级履行代理责任过程中,“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和“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使其出于自身发展竞争和利益冲动的考量又将农产品供给责任推给中央政府,导致耕地保护的行政目标虚化。而真正应当成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户却被“原子化”,从而被排除于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之外。第四,通过全国性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数据的实证分析,在控制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结构变化、气候因素、物价指数等因素影响以后,实施占补平衡政策后中国耕地的亩均粮食产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本身使耕地数量平衡的硬约束对耕地质量下降带来了负向的激励作用。第五,从案例分析中发现,占补平衡政策在具体落实中走了样。由于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过程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导致“占优补劣”层出不穷。进一步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具体去向进行梳理后发现,每年可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显然,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各地政府,没有能力和动力投入资金用于本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第六,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有益经验,从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监管验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参与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而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到实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自从中国政府实施占补平衡政策以来,在耕地总量恒定和粮食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耕地生产能力的下降。通过对2013年至2016年中国耕地占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农业生产技术、种植结构、劳动力投入、气候变化等变量的情况下,地区农业亩均粮食产量与本地占用耕地数量、补充耕地数量都呈显着负向关系。这揭示了占用耕地是以优上等为主,而补充耕地是以劣次等地为主的现实。第二,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和序贯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各保护主体利益与责任的目标错位必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中央政府所承担的监管职责在向下逐级分解的科层组织中逐步弱化,地方政府受土地财政激励在发展竞争与耕地保护的权衡中往往选择前者,而由中央政府下达的耕地占补平衡指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地方政府虚化和扭曲了。第三,结合中国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现实特征以及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长期依赖,本研究通过案例调查分析,从粮食产量变化、土地出让金用途等两个方面进行测算,发现地方政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可用于补充耕地质量提升的资金十分有限,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投资于耕地生产能力的提升。

张津伟[8](2019)在《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矿资源作为我国最早成规模“走出去”的地勘企业,自199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此期间,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堪称我国地勘行业国际化“最佳实践”企业之一。论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演化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阶段特征、战略绩效、成功要素、演进机理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表现出相应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特征为“借船出海”、专一化战略和“打工者”地位;第二阶段特征为实施纵向一体化和同心多元化战略;第三阶段特征为实施跨领域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均取得了较好的绩效,这些绩效分别表现为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产业生态绩效等。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的成功,既取决于高管团队的内在特质,又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机会的匹配,以及高管团队在动态中对于战略决策、战略行动、战略绩效的有效掌控。(2)对于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演进机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要素的逻辑过程,即在内外动因推动下,高管团队对于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机会以及企业愿景使命建立正确认知,组织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实现能力重塑,进而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升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三因素”耦合机制、启动-响应机制、内外协同机制、动态调适机制、评估修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来实现。(3)在系统分析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产业生态优化的措施建议,并提出了以卡普兰等关于平衡积分卡和战略地图的思想作为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引导体系的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对于中矿资源及类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黎兵兵[9](2019)在《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矿业环境给我国矿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矿产资源违法现象也不断呈上升趋势,无证开采矿产资源、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非法转让采矿权、破坏环境等违法现象较突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创建一个良好的矿产资源开采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在我国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众多手段中,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相比其他手段运用更直接、更普遍,并且可以直接有效的惩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人、终结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维护好法律尊严,维护好正常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维护好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好国家财产安全。构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的监督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管理已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但同时,必须清醒客观的认识到我国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处罚手段和效力设计滞后于实践要求;处罚程序时限设计存在重大冲突;处罚自由裁量权审查制度不完善;处罚协同机制运行不畅;处罚执法管理制度滞后;相对人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等。以基层石柱县为例,深刻剖析认识矿产资源处罚制度中问题,并对症下药予以完善解决,不仅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也能够充实我国矿产资源行政处罚体系,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行政处罚制度建设不无裨益。论文建议:第一,要创新处罚手段和强化处罚效力,主要包括强化现有矿产资源处罚手段效力、建立矿产资源生产经营黑名单惩戒制度、对严重矿产资源违法人实施人身罚;第二,消解处罚程序时限设计冲突,包括排除处罚时限中的鉴定时限和加强鉴定超限责任追究;第三,补充完善自由裁量权审查程序,包括完善矿产资源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和案卷评查制度;第四,加强与其他程序协同机制建设,包括探索与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和优化强制执行协作机制;第五,完善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包括执法队伍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增强执法人员程序规范的监督、完善执法配套设施供应管理;第六,完善相对人权利救济机制,包括改善听证程序实施基础和加强相对人程序时效监督权利。从而丰富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有效打击和制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提升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水平,助推矿产资源行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赵秋萍[10](2019)在《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自诞生到现在还不到二十个年头,但从表面上看通常会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普遍的公园形式,然后从根本上讲地质公园最根本的意义是作为研究其所处地区的生态生物地理变迁以及地质遗迹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由于中地质公园承担如此重要职能的现实与地质公园快速增长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建设管理方式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世界范围来说都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虽然地质公园在主要管理问题及问题背后原因上大同小异,但受限于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制度、法律、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人文等差异,不同地质公园的管理方式与面临的具体问题存在较大差异,有待进一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上无论是速度、规模、还是数量都在全球领先,但同时由于管理经验上的欠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园管理体制不健全、各方利益冲突等原因,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也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当前在地质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其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一直未曾停步,但由于我国在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重申报轻管理的根本原因使这项研究工作的发展同样缓慢滞后,因此总的说来地质公园在管理理论研究上还很薄弱。本研究课题选取了第二批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的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其管理问题,旨在找出国内地质公园管理上暴露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国内其他已建或在建地质公园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举世闻名,它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然而公园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对其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然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论文研究着重从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从发思考,分析出地质公园建设管理主体应该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进行思考,建立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同时根据国内外地质公园管理经验,为其提出管理上的改进措施,分析预期成效,以期为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提出一些创新性指导意义。

二、浅议国土资源领域“采标”工作及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国土资源领域“采标”工作及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1)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用途管制
        2.1.2 土地违法行为
        2.1.3 违法占地
        2.1.4 土地执法监督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政府规制理论
        2.2.3 不完备法律理论
        2.2.4 资源依赖理论
第3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3.1 Y市基本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3.1.1 Y市区域及社会经济概况
        3.1.2 Y市土地利用现状
    3.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3.2.1 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
        3.2.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
        3.2.3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3.3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3.3.1 Y市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3.3.2 Y市土地违法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情况
        3.3.3 Y市违法用地整改成效
第4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Y市土地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4.1.1 废品收购站违法占地案
        4.1.2 混凝土搅拌站破坏农用地案
        4.1.3 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违法占地案
        4.1.4 文体活动广场违法占地案
    4.2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4.2.1 手段措施有限
        4.2.2 缺乏部门协同联动
        4.2.3 执法力量不强
        4.2.4 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
    4.3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法律规则上的缺陷
        4.3.2 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
        4.3.3 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
        4.3.4 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
        4.3.5 普法宣传不足
第5章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借鉴
    5.1 国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5.1.1 日本的经验
        5.1.2 美国的经验
    5.2 国内其他地区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5.2.1 宁波市的经验
        5.2.2 江阴市的经验
    5.3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做法的启示
第6章 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的对策与建议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2 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
    6.3 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6.3.1 进一步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6.3.2 健全土地违法行政问责机制
        6.3.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6.4 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6.4.1 充实执法监督队伍力量
        6.4.2 强化执法业务培训
        6.4.3 建立奖惩考核机制
        6.4.4 完善科技执法手段
    6.5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6.5.1 加大宣传力度
        6.5.2 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标准化相关概念辨析
        1.2.1 标准
        1.2.2 标准化
        1.2.3 标准体系
        1.2.4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1.3 国内外农业农村标准化研究进展
        1.3.1 国外农业农村标准化研究进展
        1.3.2 国内农业农村标准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比较研究法
        2.2.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2.2.3 实地调研法
        2.2.4 系统研究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分析
    3.1 国内外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现状对比分析
        3.1.1 国外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现状
        3.1.2 国内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现状
        3.1.3 农业农村标准化国际国内差距
    3.2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需求的分析
        3.2.1 政策需求分析
        3.2.2 现实需求分析
    3.3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构建
        3.3.1 构建依据和原则
        3.3.2 构建方法
        3.3.3 标准体系框架
        3.3.4 标准体系表
        3.3.5 标准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与对策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张图”管理现状研究
        1.2.2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引用技术标准规范
        1.4.1 档案管理类参考依据
        1.4.2 地质类参考依据
        1.4.3 数据建库参考依据
        1.4.4 信息化参考依据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一张图”管理的内涵
    2.2 泰州市矿、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
        2.2.1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分析
        2.2.2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特点
        2.2.3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特点
    2.3 平台相关技术和方法
        2.3.1 Web GIS技术
        2.3.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现状分析与数据管理
    3.1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现状分析
        3.1.1 泰州市土地管理现状
        3.1.2 泰州市矿产地质管理现状
        3.1.3 存在问题分析
    3.2 “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规范
        3.2.1 数字化资料的组织命名规范
        3.2.2 地质资料着录标准
        3.2.3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2.4 地质资料汇交规则
    3.3 矿产地质数据库组织研究
        3.3.1 地质数据组织模型
        3.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3.3.3 数据库更新模式
        3.3.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 “一张图”矿地业务数据关联
        3.4.1 “一张图”矿地业务分析
        3.4.2 矿地业务数据关联分析
        3.4.3 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4.1 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1.1 泰州市“一张图”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4.1.2 矿产地质业务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4.1.3 矿产地质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4.2 矿产地质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架构
        4.2.3 “一张图”矿产地质业务管理总体设计
    4.3 矿产地质系统功能设计
        4.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2 地质灾害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实现与验证
    5.1 平台建库流程
        5.1.1 数据库建库思路
        5.1.2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5.2 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5.3 平台功能实现
        5.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的实现
        5.3.2 地质灾害管理功能的实现
        5.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对我国情报主导合成作战工作机制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理论基础
        1.4.1 社会比较理论
        1.4.2 系统论
        1.4.3 情报融合理论
        1.4.4 研究综述
    1.5 本章小结
2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工作机制研究
    2.1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现状
        2.1.1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简述
        2.1.2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当前情报融合工作成果
    2.2 情报融合中心的情报融合机制
        2.2.1 情报融合中心计划准备工作
        2.2.2 信息搜集工作机制
        2.2.3 情报分析工作机制
        2.2.4 情报传递工作机制
        2.2.5 情报融合工作评估机制
    2.3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的情报人才培训
    2.4 情报融合信息技术中的平台搭建设计原则
        2.4.1 情报平台技术策略、执行计划
        2.4.2 情报融合中心情报平台技术架构
    2.5 情报融合中心综合能力评价机制
        2.5.1 情报融合中心业绩评价机制
        2.5.2 情报融合中心共享能力评估机制
    2.6 情报融合中心保障机制研究
        2.6.1 人员上配置保障---设立情报官和安全防卫顾问
        2.6.2 充足的财政投入保障
        2.6.3 专项演习计划支持
        2.6.4 美国情报融合的相关法律支持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工作研究
    3.1 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由来
    3.2 当前我国公安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现状
        3.2.1 我国公安合成作战架构体系
        3.2.2 发挥主要作用的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机构
        3.2.3 我国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机构的类型
    3.3 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的核心要素
    3.4 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工作机制
    3.5 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与美国情报融合中心比较研究
        3.5.1 机构队伍比对
        3.5.2 关联业务部门对比
        3.5.3 内部情报工作架构比对
        3.5.4 业务工作流程对比
        3.5.5 情报人员培训能力对比
        3.5.6 情报共享能力考核评估对比
    3.6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主导合成作战面临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构建我国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未来发展的战略体系
    4.1 统一合成作战情报信息平台设计基础
    4.2 建立科学的合成作战机构情报考核评估体系
    4.3 优化合成作战机构内的情报工作细节
    4.4 强化信息数据安全保障
    4.5 合成作战机构情报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探索
        1.1.2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政策和部署
        1.1.3 开展动态监测评估的紧迫性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间规划
        1.3.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1.3.3 监测、评估、预警
        1.3.4 动态监测评估
        1.3.5 动态监测预警
        1.3.6 指标体系
        1.3.7 技术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空间规划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1 国外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2 国内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2 空间规划体系及“一张图”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2.2.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及“一张图”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现状与变革
    3.1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现状分析
        3.1.1 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现状
        3.1.2 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困境
    3.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变革
        3.2.1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转变
        3.2.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
    4.1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指标体系
        4.1.1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特征
        4.1.2 指标体系和指标库
        4.1.3 指标选取原则
    4.2 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4.2.1 “一张图”指标体系总体架构
        4.2.2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体系
        4.2.3 “一张图”指标体系传导
        4.2.4 “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筛选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技术框架
    5.1 总体技术框架
    5.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5.2.1 自动化采集
        5.2.2 部门填报汇交
        5.2.3 项目流程信息监控
    5.3 指标管理技术
        5.3.1 指标库管理模型
        5.3.2 指标库管理系统
    5.4 模型管理技术
        5.4.1 模型库管理与运行
        5.4.2 模型库框架
        5.4.3 模型应用
        5.4.4 模型阈值
    5.5 监测结果分析技术
    5.6 反馈控制
        5.6.1 年度监测评估报告
        5.6.2 警情发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实践及改进建议
    6.1 背景介绍
    6.2 厦门“一张图”的构建
        6.2.1 空间规划“一张蓝图”
        6.2.2 全域现状“一张图”
        6.2.3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6.3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6.3.1 市级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体系
        6.3.2 核心指标体系的传导
    6.4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技术框架
        6.4.1 平台和系统建设概况
        6.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6.4.3 指标模型管理
        6.4.4 智能结果分析
    6.5 厦门市“一张图”现状评价及改进建议
        6.5.1 现状分析评价
        6.5.2 改进提升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核心指标体系详细解释及计算方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耕地的概念与界定
        1.3.2 耕地占补平衡
        1.3.3 农产品生产能力
        1.3.4 耕地质量平衡
    1.4 数据说明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土地发展权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1.5 公共政策模型
        2.1.6 机会成本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3 已有文献的综合述评
3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实施现状
    3.1 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
        3.1.1 耕地保护意识的逐步觉醒阶段(1978-1996 年)
        3.1.2 耕地“数量动态平衡”阶段(1997-2003 年)
        3.1.3 耕地“数量-质量并重”阶段(2004-2009 年)
        3.1.4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2010-2015 年)
        3.1.5 耕地“补改结合、算大账”阶段(2016 年-现在)
    3.2 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成效
        3.2.1 遏制了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3.2.2 促进了集约耕地使用,提高了用地效益
        3.2.3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逐步变化
    3.3 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3.3.1 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
        3.3.2 优质耕地流失和耕地产能下降,使国内农产品自给压力逐年增大
        3.3.3 引发生态破坏和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3.3.4 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和地区发展差距固化
    3.4 占补平衡制度缺陷的成因
        3.4.1 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3.4.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
        3.4.3 央地政府耕地保护的目标错位
        3.4.4 缺乏有效的耕地占补激励机制
        3.4.5 耕地所有者的保护主体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耕地占补实施中导致质量不平衡的博弈分析
    4.1 占补平衡过程中的行为主体目标
        4.1.1 占补平衡整体行为的逻辑起点
        4.1.2 中央政府的耕地保护目标和监管责任
        4.1.3 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和代理责任
        4.1.4 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竞赛
        4.1.5 受益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诉求
    4.2 占补平衡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4.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一对一动态博弈
        4.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一对多博弈
        4.2.3 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
        4.2.4 博弈结果的原因分析
    4.3 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模型
        4.3.1 “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
        4.3.2 “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
        4.3.3 “原子化”保护主体的机会主义
    4.4 本章小结
5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5.1.1 变量选取
        5.1.2 计量模型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5.3 模型估计
    5.4 异质性讨论
        5.4.1 耕地占补面积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4.2 耕地占补区位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案例考察
    6.1 耕地占补实施的案例概况
        6.1.1 项目选址及面积
        6.1.2 占用耕地类型、等别及面积
        6.1.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执行
        6.1.4 补充耕地质量等别的评定
    6.2 耕地占补实施的实地考察
    6.3 土地出让金对补充耕地质量的影响
        6.3.1 样本地区近五年土地出让概况
        6.3.2 国家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支出
        6.3.3 地方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计提
    6.4 本章小结
7 境外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借鉴
    7.1 韩国
        7.1.1 农业振兴区域制度
        7.1.2 农地开垦制度及转用负担金制度
        7.1.3 韩国农地质量保护和利用管理优势
    7.2 美国
        7.2.1 农业用地功能分区
        7.2.2 土地开发权赎买
        7.2.3 土地开发权转让
        7.2.4 税收优惠和激励
        7.2.5 自愿休耕保护项目
    7.3 日本
    7.4 中国台湾地区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耕地占补制度执行主体目标差异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不平衡
        8.1.2 耕地保护主体缺位导致耕地质量监管虚化
        8.1.3 激励不足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保障动能乏力
    8.2 对策建议
        8.2.1 优化制度设计,力出一孔保障耕地占补平衡
        8.2.2 强化监管验收机制
        8.2.3 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补充耕地质量保障激励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1.1.2 矿产资源全球性的多元化配置与优势互补
        1.1.3 海外资源勘查的重要性
        1.1.4 中矿资源成功之路经验总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资源勘查型企业
        2.1.2 国际化战略
        2.1.3 产业生态
    2.2 基础理论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经济学的企业演化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资源产业经济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战略演化的研究
        2.3.3 关于企业战略演进效应的研究
        2.3.4 关于资源勘查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2.4 小结
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实践案例描述
    3.1 案例调研
    3.2 中矿资源“走出去”背景
    3.3 起步期:“借船出海”与技术服务立足
    3.4 第二阶段:纵向延伸、优化组合
    3.5 第三阶段:跨域发展、并购转型
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及其成效
    4.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分析
        4.1.1 第一阶段特征(1999~2006)
        4.1.2 第二阶段的特征(2007~2015)
        4.1.3 第三阶段的特征(2016 至今)
    4.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成效分析
        4.2.1 第一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2.2 第二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2.3 第三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4.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要素分析
        4.3.1 第一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2 第二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3 第三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4.3.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关键要素
    4.4 小结
5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过程机理分析
    5.1 分析的逻辑框架
    5.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
        5.2.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宏观环境分析
        5.2.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行业环境分析
        5.2.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内部环境分析
        5.2.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机理分析
    5.3 高层管理团队认知分析
        5.3.1 对于公司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认知
        5.3.2 对于公司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的认知
        5.3.3 对于公司愿景、使命和目标的认知
    5.4 中矿资源的组织学习分析
        5.4.1 中矿资源的利用式学习
        5.4.2 中矿资源的探索式学习
    5.5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和资源整合分析
        5.5.1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
        5.5.2 中矿资源的资源整合
    5.6 中矿资源战略转型升级的实施分析
    5.7 小结
6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中的产业生态优化
    6.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基本构成分析
        6.1.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演进的三个阶段
        6.1.2 中矿资源产业链演进的三个阶段特征
    6.2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6.2.1 中矿资源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6.2.2 中矿资源的组织制度与文化
        6.2.3 中矿资源的组织资源与外部网络
    6.3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6.3.1 产业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
        6.3.2 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不足
    6.4 中矿资源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
        6.4.1 优化产业布局
        6.4.2 健全支撑体系
    6.5 目标国和战略区位选择
        6.5.1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目标国的选择
        6.5.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国战略区位的选择
    6.6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6.6.1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6.6.2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6.6.3 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构建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实践价值
        7.2.1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
        7.2.2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个人简介
    附录二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调研提纲
    附录三 中矿资源经理层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中矿资源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1 中矿资源战略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实践
        2 目标国选择分析
        3 中矿资源目标国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9)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3.2 研究运用的基本思路
2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理论
    2.1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概念
        2.1.1 矿产资源
        2.1.2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
        2.1.3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的基层领域界定
    2.2 基层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特点
        2.2.1 违法成本较低且易反复违法
        2.2.2 查处、调查取证难度较大
        2.2.3 涉案金额较大
        2.2.4 易转化为犯罪行为
    2.3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特点
        2.3.1 行政处罚种类多样但无强制执行权
        2.3.2 处罚活动具有较强专业性
        2.3.3 处罚决定多涉及鉴定程序
    2.4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功能价值
        2.4.1 维护矿产资源管理秩序
        2.4.2 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2.4.3 维护生态环境稳定
3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现状分析
    3.1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法律规范体系
        3.1.1 基本大法和基础法律
        3.1.2 核心法律
        3.1.3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1.4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3.2 石柱县矿产资源行政处罚实施现状
        3.2.1 石柱县矿产资源执法背景及基础
        3.2.2 行政处罚队伍建设现状
        3.2.3 行政处罚实施基本现状
4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问题分析
    4.1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手段和效力设计滞后于实践要求
        4.1.1 矿产资源经济处罚效力减弱
        4.1.2 矿产资源处罚对反复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弱
        4.1.3 矿产资源处罚缺乏人身自由处罚权力
    4.2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程序时限设计存在重大冲突
        4.2.1 矿产资源处罚时限计算未排除鉴定期限
        4.2.2 矿产处罚的鉴定程序超期未得到有效监督
    4.3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自由裁量权审查制度不完善
        4.3.1 矿产资源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事中审查乏力
        4.3.2 矿产资源处罚自由裁量权事后审查不完善
    4.4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协同机制运行不畅
        4.4.1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与公安机关协同机制不畅
        4.4.2 矿产资源行政处罚与法院协同机制不畅
    4.5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执法管理制度滞后
        4.5.1 矿产资源执法队伍管理制度与实践不适应
        4.5.2 矿产资源执法者的执法程序监督较弱
        4.5.3 矿产资源执法配套设施供给不完善
    4.6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相对人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
        4.6.1 听证程序实际功能发挥不善
        4.6.2 程序时效利益保障不足
5 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完善对策探究
    5.1 基层矿产资源处罚手段创新与处罚效力强化思考
        5.1.1 强化现有矿产资源处罚手段效力
        5.1.2 建立矿产资源生产经营黑名单惩戒制度
        5.1.3 严重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实施人身罚的可行性分析
    5.2 消解矿产资源处罚程序时限设计冲突
        5.2.1 排除处罚时限中的鉴定时限
        5.2.2 加强鉴定超期责任追究
    5.3 补充完善基层矿产资源处罚裁量权审查程序
        5.3.1 完善矿产资源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5.3.2 完善矿产资源处罚领域案卷评查制度
    5.4 加强基层矿产资源处罚与其他程序协同机制建设
        5.4.1 探索公安与矿产资源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5.4.2 优化矿产资源处罚强制执行协作机制
    5.5 完善基层矿产资源执法队伍管理制度
        5.5.1 完善基层矿产资源执法队伍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
        5.5.2 增强基层矿产资源执法人员程序规范的监督
        5.5.3 完善基层矿产资源执法配套设施供应管理制度
    5.6 完善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相对人权利救济机制
        5.6.1 改善听证程序实施基础
        5.6.2 加强相对人程序时效监督权利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质公园的内涵与特点
        2.1.2 国家地质公园的分类与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第三章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发展及管理现状概述
    3.1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发展概况
        3.1.1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背景及意义
        3.1.2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3.2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概况
        3.2.1 公园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3.2.2 公园管理模式现状
        3.2.3 公园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第四章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公园整体管理制度体系发展缓慢
        4.1.2 公园管理模式设置不科学
        4.1.3 公园生态遗迹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难以平衡
        4.1.4 公园基础设施配置不健全
        4.1.5 公园信息系统建设空缺
        4.1.6 公园旅游服务产业发展落后
    4.2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针对地质公园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不健全
        4.2.2 针对垮行政区域的管理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4.2.3 公园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水平较底
        4.2.4 各类型专业化人才队伍与技术缺乏
        4.2.5 公园整体旅游规划及服务管理落后
第五章 地质公园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启示
    5.1 国内地质公园管理的先进经验
        5.1.1 开放式地质公园管理经验
        5.1.2 跨地区地质公园管理经验
        5.1.3 相似资源类型地质公园管理经验
        5.1.4 国内地质公园管理对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启示
    5.2 国外地质公园先进经验借鉴
        5.2.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
        5.2.2 欧洲地质公园管理经验
        5.2.3 国外管理经验对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启示
第六章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6.1 完善大渡河地质公园相关体制制度建设
        6.1.1 完善公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2 加强公园整体管理制度建设
        6.1.3 健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制度
        6.1.4 完善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机制
    6.2 健全大渡河地质公园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6.2.1 创立“1+3+1”分层管理模式
        6.2.2 完善管理机构部门的科学配置
        6.2.3 完善地质公园数字化管理系统
        6.2.4 引导其他多方参与公同管理
    6.3 平衡发展公园生态遗迹保护与资源开发
        6.3.1 加强管理层面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认识
        6.3.2 启动跨区域生态保护联动机制
        6.3.3 完善生态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6.4 完善大渡河国家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6.4.1 完善专业管理人才配置体系
        6.4.2 提升公园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6.4.3 落实绩效考核机制
    6.5 提高大渡河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服务管理能力
        6.5.1 加强公园管理者服务意识
        6.5.2 优化旅游资源内容及品质
        6.5.3 加强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宣传意识
        6.5.4 建立游客满意度测评制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浅议国土资源领域“采标”工作及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

  • [1]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顾亚娜. 扬州大学, 2021(09)
  • [2]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研究[D]. 张玮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 吴雪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美国情报融合中心对我国情报主导合成作战工作机制的启示研究[D]. 余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6]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D]. 霍雅琦. 华侨大学, 2020(01)
  • [7]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D]. 黄寿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8]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D]. 张津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基层矿产资源行政处罚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D]. 黎兵兵.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9(05)
  • [10]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秋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国土资源领域“标准开采”工作与我国国土资源标准水平的提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