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桐[1](2021)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所以,在现代社会,加强电力建设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电力基础,提供更多可靠的理论支持。

王欢[2](2021)在《基于配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的竞争性投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新电改下,发电厂、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和用户争相分享电改“红利”,采用各种措施以期获得最大效益。电网公司作为电力市场中的核心主体,如何“保存量,争增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对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进行合理投资,可以提高电网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研究具有竞争性的投资策略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客户价值评估、变电站投资和自供区资产收购来提高电网公司竞争性,为电网公司提供决策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进行了新电改下客户价值评估研究。首先将企业作为价值感受主体,客户作为客体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客户进行划分,然后基于“差异驱动”原理赋权的层次分析法建立电力客户价值评价模型,其中将各指标作为行向量建立决策判断矩阵,并采用熵值法决策判断矩阵求各指标权重,再邀请电力营销专家对客户的各指标进行打分分别得到客户的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最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客户的综合价值,该研究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并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2)进行了变电站投资建设决策的研究。首先基于寿命周期费用建立变电站投资建设决策模型,其中包括一次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停电费用。然后根据历史数据,结合故障次数等因素对变电站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由此可得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基于年利率等经济参数对其进行修正,估算出变电站不同系统的各部分费用并进行比较,总结出能够指导变电站投资建设的普适性方法,并对将LCC应用到变电站投资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3)对电力自供区资产收购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成本和收入两方面入手对电力自供区资产进行测算,其中成本括测算包括固定资产,运维费用,财务费用,线损费用,收入测算包括售电收入和基本电费收入。然后选取项目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三个主要的经济学对象指标建立资产收购评估摸型。最后以具体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模型确定工业园区可收购价值,将所得结果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该项目的价值,为收购工作提供建议。

祁永超[3](2021)在《基于VR的变电站辅助设备三维监控与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文中提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场所,其安全可靠运转是保障电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站内设备更为繁多,结构更为复杂,对站内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监控系统采用二维监控方式,参数分布于各个子画面,数据不能有效展示,对于大量数据及监控信息,严重增加了监控值班人员工作负荷。传统监控系统只关注变电站主设备,对其辅助设备监控的研究较少,并且随着变电站向着无人值守的趋势发展,站内辅助设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变电站辅助设备三维监控系统,实现了变电站辅助设备可视化监控,并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了前期调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VR技术构建了变电站虚拟仿真可视化场景。本文利用3Ds Max对变电站内各类设备进行了三维建模,通过模型优化和层次细节技术降低了软件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借助Unity3d实现虚拟变电站的场景搭建,并利用其丰富的插件进行各类仿真,为系统功能开发提供前期基础。(2)基于三维图形变换原理,对变电站中门禁、风机、电动窗帘的打开、关闭实现了动态驱动,增强了系统的仿真效果;基于相机漫游技术,对相机在空间漫游定位方法及漫游路径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在三维空间中,对辅助设备的快速定位、查询功能,使监控方式更为灵活,提高了监控效率。(3)基于VR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的三维可视化监控。对站内门禁子系统、风冷散热子系统、照明子系统、温湿度监测子系统、排水子系统、烟雾报警子系统、电动窗帘子系统和电子围栏子系统进行同一平台管理,消除孤岛运行状态,增强其联动能力。通过发挥三维监控的特点,设备监控数据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站内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可以直观展示,降低了监控人员值守压力。(4)通过STM32单片机通信原理与Unity3d仿真软件的研究,完成STM32单片机与虚拟场景的通信接口设计,并实现STM32与辅助设备监控系统Zig Bee无线终端模块的连接和信息传输。利用搭建的辅助设备半实物仿真平台,对研发的辅助设备三维监控系统进行了整体调试。

赵旭州[4](2021)在《智能电网发展态势理解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是国家社会进步的体现,能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电网连接着能源生产和消费,只有建设成熟完善的坚强智能电网,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政府工作目标。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已处在引领提升阶段,通过态势理解可以解决因系统复杂导致的数据分析不准确、信息掌握不彻底的问题,从而避免发生某些元件故障引起的大规模停电事故。态势理解中对智能电网发展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和搭建相应的评价模型两个部分,合理的智能电网态势理解可以掌握当下电网的发展情况,找出各省优势与薄弱的地方,并提出改善措施,加快能源转型。本文首先从电力公司、电力用户、政府社会三个角度建立了包括安全与可靠性、发展速度协调性、发展规模协调性、智能化设备水平、企业经营效益、用户互动性和社会投资效益七个方面共计40个指标的智能电网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覆盖更加全面,能够多方面量化智能电网发展状态。其次提出了动静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静态分析中,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和指标间的相关性,提出G1-熵权-独立性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然后得出静态时间截面下的综合评分,该方法可以解决指标间相关性所造成的误差,使评价结果准确性更高。动态分析中,提出基于奖惩激励的评价方法,通过奖惩激励量发现各省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实现评价动态化,使结果更加科学。最后通过对27个省智能电网发展状态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能够全方位反映智能电网的发展水平,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长远建议,将态势理解得到的信息通过态势可视化的形式传达给决策者,为态势预测打下基础。

刘志鹏[5](2021)在《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此大环境下,对电能的需求量要越来越大,变电站作为重要的供电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其运营稳定性、简化运维操作、节约资源等,需要与自动化的高新技术融合,确保这些优势及特点充分展现,可以说,变电站的发展迎来新的局面,其中继电保护装置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变电站运行质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对实现变电站综合效益最大化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加以构思,希望给更多专业人士提供帮助,推动变电站的良好运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于敬泽[6](2020)在《霍州煤电辛置矿井下无人值守采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对霍州煤电辛置矿井下无人值守采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本系统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分别为集控主站系统和受控子站系统,两者之间通过光纤进行通信。通过受控子站对变电站现场数据进行采集,集控主站对受控子站进行控制达到无人值守的效果。实践表明,该系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霍州煤电辛置矿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王大鹏[7](2020)在《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主要由煤炭完成供给平衡,煤炭供给量达到70%以上,过渡依赖化石能源,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以及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大。基于目前热议的环境问题来看,过渡的开采,大量运输和不节制的燃烧,已经对我国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是整个时代的主题,清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根据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20年我国电力供应缺口将达到102GW,2030年此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200GW。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储备和分布情况,2020年至2030年的电力能源供应缺口应该合理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来补足,光伏发电技术必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连年来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实施了多项支持政策,扶持光伏产业链,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光伏事业的发展。根据各个国家关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发展规划,2010至2030年间,清洁能源特别是光伏行业的综合增长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关于能源法规的实施,越来越倾向于清洁能源,光伏补贴、扶贫光伏项目的落地,我国光伏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根据此趋势我们大胆猜测,我国清洁能源增长速率可能保持更长时间。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地区电力供需平衡,结合近远期电网规划,提出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和运行方式,通过对水文、地貌论证提出了站址选择建议;根据电网变电站距离和路径预留,提出了接入设想、线路走向。在保证电网最佳运行方式的前提下,通过计算该地区实际负荷,并结合电力需求、负荷分析和相关电源规划,认证了系统接入的最佳方案。其次,对兴安盟供电区域开展潮流的计算,根据接入点电网情况,确定了一次设备选型和接线形式;开展短路电流计算、确定接入系统可靠性;并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提出调度自动化方案,远动功能,通讯方案设计。本工程建设将在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光伏电站发电需求。

王双双[8](2020)在《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挑战促使全球经济由传统的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智能电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将智能变电站作为具有“成熟度”的个体进行研究,从整体上评价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评价结果可为智能变电站现阶段的建设或改造提供参考方向;另一方面评价方法可向国外输出,从而提高我国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三个:一是提出智能变电站的成熟度模型(SSMM)并详述各等级含义特征;二是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三是构建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实例验证。本文在深度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点及其成熟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电气设备、供电质量、经济价值、社会人员和环保指标5个维度为准则层,共选取了2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随后综合分析现有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层次分析法作为本文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首先简述神经网络的定义概念,并根据神经网络构建原则,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对其训练和预测仿真;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收敛时间长、收敛精度低等缺点,用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预测仿真;通过两种模型的预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选定GABP神经网络作为评价智能变电站成熟度的算法;最后将层次分析法和GABP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实际变电站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变电站未来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沈华平[9](2020)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老旧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已处于明显落后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保护设备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与新建变电站不同,老旧变电站改造必须结合现有设备的状态和成熟的改造技术,保证变电站改造具有小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等特点,而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与变电站未来几年的发展相配套。经研究发现停电时间目前已成为制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进度的首要因素,在广州供电局创建世界一流目标中,对客户平均停电时间要求逐年提高,特别是10k V馈线停电困难问题突出。据统计,广州供电局10k V馈线不可转供或不完全转供比例高达30.83%,而番禺南沙片区更高。220kV富山变电站投运年限超过12年,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故障及缺陷频繁发生,保护自动化技术明显落后,主控室内的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需尽快提出改造方案,并对其进行改造。本文在介绍220k V富山变电站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综自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本次改造的具体范围,并对改造的具体原则和改造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包含了220k V富山变电站的站控层和间隔层的设备选型和设备功能制定,另外还有变电站的二次部分改造方案,以及在本次改造中提出的优化举措。220kV富山站在经过综自改造后,更换了全站测控装置、3台主变保护装置、220k V母差保护装置、安稳保护装置、10条110k V线路保护装置、PT并列装置、五防系统、GPS装置、智能远动装置、主机及操作员工作站等。在全站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及信息的远传方面,相关功能如数据采集、SOE报文、遥信、遥控等功能均能实现。在本次改造完成后,站内的设备故障率将大大降低,不论从运维成本上还是供电可靠性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侯涛[10](2020)在《变电站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企业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方式受到了较大冲击,日常作业过程不仅需要满足电网主网框架的规模变化需求,也需要考虑降低企业运行人力成本,这就要求冶金企业不断创新技术,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集控站成为了未来冶金企业供配电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变电站的迅猛增长,集控自动化系统已不能按照传统电网模式来运转,而是要进入到新型超高压电网运维模式,并且通过实施各种功能集中一体的自动化系统来满足安全稳定生产设备良好运营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确立,也迫使集控系统的建设要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无论是设计、建设还是运行、维护都为此目标而不断改进。文章以唐钢220k V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为背景,首先对变电站集控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变电站集控系统建立所需的条件,并对集中控制系统的特点、应用、运行维护原理加以详细解释;其次以唐钢220k V变电站集控系统功能设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总结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对集中控制系统的需求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介绍了改造过程总体设计过程的设计原则、系统体系构架、集控系统功能、系统配置、拓扑五防、二次系统防护等思路;再次对变电站集控系统拓扑五防功能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对总体设计原则、各个子结构的建设方法、集控系统五防原则及功能选择、拓扑五防程序编写策几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议,通过对操作顺序进行校核,对可维护性的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拓扑五防功能的初步测试,证明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再次研究了集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控制权管理,针对集控系统的四个安全区进行隔离控制,并分别设计了其硬件环境,提出了三个控制权五防部署方案,分析了每个方案的实施情况;最后通过在唐钢220k V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整体应用测试,验证了各项内容符合性能标准,能达到预期目的。图25幅;表5个;参60篇。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1.1 信息处理技术
    1.2 自检防护技术
    1.3 数据库技术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 结语

(2)基于配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的竞争性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客户价值评估分析研究现状
        1.2.2 变电站投资策略研究现状
        1.2.3 自供区资产收购分析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电力市场下的客户评估分析
    2.1 电力客户评估的背景及必要性
        2.1.1 客户价值研究的必要性
        2.1.2 客户价值主体的研究
        2.1.3 客户的分类准则
    2.2 电力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2.3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赋权的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客户价值评价模型
    2.4 案例分析
        2.4.1 当前价值的确定
        2.4.2 潜在价值的确定
        2.4.3 综合价值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寿命周期费用的变电站投资建设决策分析
    3.1 寿命周期费用理论
    3.2 变电站建设决策的LCC模型
    3.3 基于经济参数的变电站LCC修正
        3.3.1 基于运行年限的修正
        3.3.2 基于年利率的修正
        3.3.3 基于通货膨胀率的修正
    3.4 案例分析
        3.4.1 两系统LCC的估算
        3.4.2 两系统LCC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电力自供区资产收购分析研究
    4.1 收购过程研究分析
        4.1.1 收购资产评估
        4.1.2 收购价差分析
        4.1.3 资金效益回笼周期分析
    4.2 经济性评估体系计算实施流程
        4.2.1 资产收购成本
        4.2.2 收购利润效益评测
        4.2.3 建立经济性评估法则及评估指标计算
    4.3 案例分析
        4.3.1 成本测算
        4.3.2 收入测算
        4.3.3 评估指标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VR的变电站辅助设备三维监控与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电站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2.2 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需求分析与系统总体方案
    2.1 变电站情况介绍
    2.2 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相关技术支撑
        2.4.1 系统开发引擎的选择
        2.4.2 系统建模工具的选择
    2.5 小结
3 虚拟变电站三维可视化与交互
    3.1 虚拟变电站建模方案及场景性能优化
        3.1.1 三维建模方案
        3.1.2 场景性能优化
    3.2 虚拟变电站总体可视化
    3.3 基于图形变换的辅助设备可视化
        3.3.1 三维图形变换基础理论
        3.3.2 基于图形变换的辅助设备驱动实现
    3.4 基于虚拟相机漫游技术的快速定位
        3.4.1 虚拟相机漫游技术
        3.4.2 辅助设备快速定位实现
    3.5 小结
4 变电站辅助设备三维监控系统设计
    4.1 监控系统硬件方案
        4.1.1 监控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4.1.2 CC2530 无线芯片
    4.2 监控系统软件方案
        4.2.1 监控系统上位机设计
        4.2.2 Zig Bee技术
        4.2.3 Zig Bee无线通信自组网过程设计
        4.2.4 基于Socket的远程通信设计
    4.3 小结
5 变电站辅助设备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5.1 半实物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5.1.1 半实物仿真平台整体框架
        5.1.2 主控芯片选型及介绍
    5.2 半实物仿真平台虚拟仿真设计
        5.2.1 烟雾监测系统事件触发设计
        5.2.2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事件触发设计
    5.3 半实物仿真平台通信程序设计
        5.3.1 Unity3d主程序设计
        5.3.2 STM32 主程序设计
    5.4 小结
6 系统测试与发布
    6.1 监控系统人机交互与可视化测试
        6.1.1 用户管理测试
        6.1.2 三维可视化测试
        6.1.3 监控子系统测试
    6.2 三维监控远程通信测试
        6.2.1 网络连通性测试
        6.2.2 网络传输稳定性测试
    6.3 监控软件性能测试
    6.4 监控系统整体测试
        6.4.1 半实物仿真平台试验设计
        6.4.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5 系统整体发布
    6.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智能电网发展态势理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电网发展研究
        1.2.2 智能电网态势理解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电网发展态势理解理论基础
    2.1 智能电网理论概述
        2.1.1 智能电网的特征
        2.1.2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阶段
        2.1.3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意义
    2.2 态势理解理论概述
        2.2.1 态势理解关键技术
        2.2.2 综合评价基本特征
        2.2.3 综合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电网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初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分析
        3.2.2 电力公司角度
        3.2.3 电力用户角度
        3.2.4 政府社会角度
    3.3 智能电网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3.3.1 评价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3.3.2 评价指标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静结合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价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G1-熵权-独立性权的静态综合评价方法
        4.2.1 利用G1法确定主观权重
        4.2.2 利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2.3 利用独立性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2.4 综合权重的确定
    4.3 基于奖惩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4.3.1 方法原理
        4.3.2 计算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电网发展态势理解实例分析及应用
    5.1 静态综合评价分析
        5.1.1 指标权重计算
        5.1.2 评价结果分析
        5.1.3 智能电网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
    5.2 动态综合评价分析
        5.2.1 动态综合评分确定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2.3 态势预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继电保护装置的概述
2 继电保护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任务及作用
    2.1 基本任务分析
    2.2 主要作用分析
    2.3 保护分类
3 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概况
    3.1 相关技术
        (1)继电保护技术。
        (2)自动化技术。
    3.2 系统功能
4 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
    4.1 发展问题分析
    4.2 发展蓝图分析
5 结束语

(6)霍州煤电辛置矿井下无人值守采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无人值守采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设计
    1.1 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
    1.2 集控主站系统的设计
    1.3 受控子站系统的设计
2 微机测控保护装置的设计
    2.1 硬件的设计
        2.1.1 液晶屏的设计
        2.1.2 实时时钟的设计
    2.2 软件的设计
3 防误闭锁装置的设计
4 结论

(7)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简介
        1.1.1 选题背景
        1.1.2 工程项目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的电网设备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电网设备研究现状
    1.3 主要设计原则
        1.3.1 设计范围
        1.3.2 主要设计原则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兴安盟电力系统概况
    2.1 电网现状
        2.1.1 兴安地区电网现状
        2.1.2 项目周边电网现状
    2.2 地区电网尚存的问题
    2.3 电网发展规划
第3章 负荷预测
    3.1 兴安盟地域经济发展概况
        3.1.1 兴安盟自然条件概况
        3.1.2 兴安盟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
    3.2 地区电网负荷预测
    3.3 220KV哲里木西变电站供电区负荷预测
第4章 地区电力平衡和电源装机规划
    4.1 兴安地区电源建设安排
    4.2 电力平衡
        4.2.1 地区电力平衡计算
        4.2.2 220kV哲里木西变电站供电区电力平衡
第5章 接入系统方案
    5.1 光伏电站地理位置
    5.2 系统接入电压等级选择
    5.3 导线截面选择
    5.4 接入系统方案
    5.5 地区各方式潮流计算
        5.5.1 计算条件
第6章 推荐方案计算分析
    6.1 光伏电站侧升压站内电气主接线
    6.2 无功补偿配置
    6.3 工程电能质量简析
        6.3.1 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情况
        6.3.2 谐波指标
        6.3.3 结论及建议
    6.4 调压计算
    6.5 短路电流计算
    6.6 系统安全稳定分析
        6.6.1 计算条件与潮流方式
        6.6.2 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结论
第7章 电气一次部分
    7.1 系统方案概况
    7.2 拟建规模
    7.3 电气主接线
    7.4 一次设备选择和短路电流计算
    7.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7.5.1 绝缘配合
        7.5.2 侵入波保护
    7.6 防雷及接地
        7.6.1 直击雷保护
        7.6.2 接地
    7.7 66KV配套配电布置
    7.8 站用电及照明
    7.9 电缆防火设施
第8章 继电保护、二次部分
    8.1 系统继电保护及远动部分
        8.1.1 概述
        8.1.2 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8.1.3 66kV电压等级母线保护情况
        8.1.4 低压低频减载情况
        8.1.5 故障录波情况
        8.1.6 防孤岛保护情况
    8.2 系统对光伏电站的要求
        8.2.1 电能质量要求
        8.2.2 故障录波
        8.2.3 保护要求
第9章 调度自动化
    9.1 关于调度的组织关系
    9.2 远动信息传输方式
    9.3 远动传输内容
        9.3.1 光伏升压站端
        9.3.2 哲里木西变电站侧
    9.4 调度端增容
    9.5 安全防护配置和调度数据网接入
        9.5.1 调度的数据网
        9.5.2 安全防护
    9.6 电量计量系统配置原则
        9.6.1 计量点设置原则
        9.6.2 其他要求
第10章 系统通信部分
    10.1 系统概况
    10.2 通道要求
    10.3 通信现状
    10.4 光缆线路建设方案
    10.5 通信电路建设方案
第11章 土建部分
    11.1 征地情况
    11.2 变电站现状
    11.3 变电站扩建内容
    11.4 上下水系统
    11.5 基础工程及地基处理
第12章 送电线路工程设想
    12.1 主要设计依据
    12.2 工程设想
    12.3 线路路径方案选择
        12.3.1 路径方案
        12.3.2 路径方案
    12.4 主要设计的气象条件
        12.4.1 最大风速
        12.4.2 最大风速的原始资料及换算
    12.5 防振措施、导线及地线选型
        12.5.1 导、地线型号选择
    12.6 绝缘配合与防雷接地
        12.6.1 最小空气间隙
        12.6.2 绝缘子型号及片数选择
    12.7 防鸟刺
    12.8 防雷接地
    12.9 金具
    12.10 导线换位
    12.11 杆塔
    12.12 基础
第13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智能变电站
    2.1 智能电网
    2.2 智能变电站
        2.2.1 智能变电站的内涵特征
        2.2.2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
        2.2.3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2.2.4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2.3 本章小结
3 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3.1 智能变电站的成熟度模型
        3.1.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3.1.2 智能变电站的成熟度模型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3 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3.3.1 电气设备
        3.3.2 供电质量
        3.3.3 经济价值
        3.3.4 社会人员
        3.3.5 环保指标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1 常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2 层次分析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
    4.1 人工神经网络
    4.2 BP神经网络
        4.2.1 BP神经网络概述
        4.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4.2.3 BP神经网络的缺点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
        4.3.1 网络层数的选择
        4.3.2 各层神经元数目的确定
        4.3.3 传递函数的选择
        4.3.4 基本参数的选择
    4.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仿真
        4.4.1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仿真流程
        4.4.2 数据来源
        4.4.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4.4.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
    5.1 遗传算法
        5.1.1 遗传算法概述
        5.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5.1.3 遗传算法的过程
    5.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
        5.2.1 算法优化原理
        5.2.2 算法优化步骤
    5.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模型
        5.3.1 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
        5.3.2 GABP网络参数的设计
    5.4 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学习与仿真
        5.4.1 GABP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
        5.4.2 GABP神经网络的仿真
        5.4.3 BP神经网络算法与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比分析
    5.5 基于AHP与 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评价实例应用
        5.5.1 应用背景
        5.5.2 实例分析
        5.5.3 成熟度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9)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和原理
    2.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2.2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2.3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原则
        2.3.1 硬件配置要求
        2.3.2 软件配置要求
    2.4 间隔层设备微机保护算法
        2.4.1 主变差动保护
        2.4.2 纵联保护
        2.4.3 测控同期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20kV富山站改造的总体原则
    3.1 概述
    3.2 改造的必要性及依据
        3.2.1 改造的必要性
        3.2.2 改造依据
    3.3 改造基本原则及设计思路
        3.3.1 改造基本原则
        3.3.2 设计思路
    3.4 具体改造内容
    3.5 改造的目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20kV富山站的设计方案
    4.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
    4.2 站控层设备选型与功能
        4.2.1 站控层设备选型
        4.2.2 站控层设备功能
    4.3 间隔层设备选型与功能
        4.3.1 间隔层设备选型
        4.3.2 间隔层设备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20kV富山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实施
    5.1 综合自动化改造管控方案
    5.2 优化调度系统验收模式
    5.3 二次部分验收条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变电站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变电站集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2章 唐钢220kV变电站运行现状及集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唐钢220kV变电站系统运行现状及问题
        2.1.1 系统运行现状
        2.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需求分析
        2.2.1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可行性分析
        2.2.2 集中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3 变电站集控系统总体设计
        2.3.1 设计原则
        2.3.2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2.3.3 集控系统的功能
        2.3.4 集控系统配置
        2.3.5 拓扑五防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功能设计
    3.1 数据通信
    3.2 数据实时采集及处理
    3.3 控制操作
    3.4 事件与告警
    3.5 PDR与 SOE
        3.5.1 事故追忆与反演(PDR)
        3.5.2 事件顺序记录(SOE)
    3.6 WEB浏览服务
    3.7 二次系统防护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拓扑五防功能设计
    4.1 集控系统五防原则
        4.1.1 五防规则需求
        4.1.2 五防规则制定
    4.2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五防功能选择
    4.3 拓扑五防程序编写策略
    4.4 操作顺序校核
    4.5 提高集控系统可维护性的算法改进
    4.6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拓扑五防功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系统硬件设计及控制权研究
    5.1 唐钢220kV变电站集控网络安全
    5.2 硬件设备
    5.3 硬件设备控制权及误操作
        5.3.1 设备控制权方案设计
        5.3.2 综合防误系统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控系统在唐钢220kV变电站的应用
    6.1 唐钢220kV集控中心概述及功能指标
    6.2 唐钢220kV集控中心系统部署
        6.2.1 系统硬件网络配置
        6.2.2 系统软件设计
        6.2.3 通道接入
        6.2.4 远动规约分析测试系统
        6.2.5 唐钢220kV集控中心告警系统设计
    6.3 集控系统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研究[J]. 陈雨桐. 无线互联科技, 2021(15)
  • [2]基于配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的竞争性投资策略研究[D]. 王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VR的变电站辅助设备三维监控与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D]. 祁永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智能电网发展态势理解方法研究[D]. 赵旭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 刘志鹏. 大众标准化, 2021(06)
  • [6]霍州煤电辛置矿井下无人值守采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J]. 于敬泽. 机械管理开发, 2020(09)
  • [7]兴安盟光伏电厂66kV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D]. 王大鹏.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智能变电站成熟度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D]. 王双双. 郑州大学, 2020(02)
  • [9]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 沈华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变电站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侯涛.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