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红树林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我国部分红树林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一、我国某些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燕[1](2021)在《中国现代花粉分布格局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孢粉是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基础数据,对研究古环境演变规律、反演古气候变化特征和模拟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定量重建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过程,探讨植被演变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揭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均建立在对花粉的现代过程研究之上,而准确获取花粉和植被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孢粉鉴定的准确性以及现代孢粉数据库的完备程度。本研究收集了我国1960~2020年间发表和部分未发表的现代花粉数据记录,整理了各记录中的花粉类群及其百分比含量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筛选、标准化等处理;同时记录了包括采样地区、采样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样品类型、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周边植被信息、参考文献等信息,由此更新、扩充并整合完成最新的中国现代花粉数据库。中国现代花粉数据库由660个第一版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数据、2265个前期整理发表的采样点数据和2062个近期收集的采样点数据(共4987个现代花粉采样点的数据信息)组成,共包含668个花粉类群;样品类型以土壤表层样品(3840个)为主,苔藓样以及湖泊、海洋表层样等为辅,广泛地分布于全国不同地理区域和植被类型中,其中以温带荒漠区域(25.97%)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6.03%)最丰富,其次为温带草原区域(17.20%)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11.09%)。数据按照数据来源可分为原始数据(62.4%)和数值化数据(37.6%);按照数据类型可分为原始统计粒数的样点(58.03%)和以花粉百分比表达的的样点(41.97%)。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代花粉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GIS提取所有花粉样点的现代植被群系和群系组信息及植被区划类型数据,采用样条法对花粉样点进行了气候插值。选择28个重要花粉类群,包括裸子植物8个科属、木本被子植物12个科属和草本被子植物8个科属,结合其分布区的现代植被和气候数据,阐述了不同花粉类群的分布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并利用协惯量分析方法揭示了花粉类群与周边主要植被群系的对应关系,以主成分分析、典范对应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了现代花粉与不同气候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28个重要花粉类群地理空间分布格局显示,大多数种类的花粉地理分布范围与其植物地理分布现状是吻合的。在样品中花粉百分含量较低时往往对应较大的分布区域,而随着花粉百分含量的增加逐渐向其主要生长区聚集,与其植被的分布范围较为相似,如杉科、壳斗科、大戟科花粉百分含量高的样点多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麻黄属、白刺属、蒿属、藜科等花粉百分含量高的样点多出现于西北草原、荒漠地区,而高百分含量的莎草科、云杉属花粉样点则在青藏高原地区较为集中。但也有部分科属受风力搬运的影响,可能偏离其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区域,如松属多集中我国东部区域,但在西北内陆、青藏高原腹地等非松属植物分布区的样点中仍具有相对较高的松属花粉含量。(2)协惯量分析结果显示,矩阵的前两轴特征值可解释大多数的变化信息(共85.71%)。多数样点花粉与周边主要植被群系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如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域等森林区域样点的对应性较好;但也存在部分样点的对应性较差,在草原、荒漠及高寒植被带的蒿属、禾本科群系内的样点中表现尤为明显。(3)通过分析28种重要花粉类群与不同气候指标关系,发现大部分花粉种类分布对应着一定的气候区间,且在相对含量较高时具有一定的气候指示作用。主成分分析、典范对应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降水和温度对花粉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年降水量是影响花粉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莎草科、藜科、毛茛科、松属等科属花粉的分布受年降水影响较大,柳属、落叶松属、红树科、冷杉属等科属的分布年均温关系较强。但由于其他非气候因素的影响,全国尺度上这种花粉与气候定量关系的相关性较差。半个多世纪以来科研人员对于我国表层现代花粉开展了大量的取样和研究,本数据库仅获取部分记录,但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有较好的地理覆盖。该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及其现代花粉与植被和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不仅为中国孢粉数据库的更新建设与孢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可有效应用于古植被重建的现代孢粉与现代植被校验。

李锦涛[2](2020)在《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S-G-R井区LTAF沉积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对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LTAF沉积期的认识集中于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而对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微相类型和特征的探讨相对较少,在LTAF沉积期是否开始海侵、是海相还是陆相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本文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依据三维地震、常规测井曲线、FMI成像测井、岩心照片等资料,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精细刻画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S-G-R井区LTAF沉积期沉积体系的演化。认为G深洼区和R深洼区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而S隆起区浅洼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G井区和R井区处于海陆过渡带,发育丰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中,G井区早期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后期发育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形成河口湾和潮坪;R井区低位域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水进域处于障壁岛沉积体系中的泻湖,水体局限、低能,高位域转化为潮坪;而S井区位于古隆起边缘,低位域被剥蚀,水进域发育扩张湖-湖湾,高位域发育正常滨浅湖。另外,研究区LTAF沉积期广泛发育薄煤层。本文研究表明,在四级层序4的潮坪沉积和四级层序5的泛滥平原沼泽沉积中煤层最为发育,厚度介于0.1-0.8m之间,平均厚度为0.3m,通常与黄铁矿伴生。本文还首次分析了古气候变化、全球海平面变化以及构造作用对于研究区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通过孢粉数据揭示的古气候变化,本文认为LTAF沉积期古气候的频繁周期性变化,是S井区形成扩张湖-湖湾沉积的控制性因素;而G井区、R井区LTAF沉积期处于海陆过渡带,全球海平面变化是G井区沉积体系演化的直接原因,构造作用是R井区的主控因素。

杨毅[3](2020)在《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新生代期间,浙闽沿海一带发生了频繁的玄武岩浆喷发事件,形成了一套由多期次喷发的玄武岩和河湖相沉积组成的地层,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嵊县组)和福建东南部(佛昙组)。前人基于这套地层中产出的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开展了较多的古植被和古环境分析,但有关研究区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孢粉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同时结合扫描电镜对栎属花粉进行属内划分,对枫香属花粉进行蕈树类/枫香树类的区分,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浙江东部和福建东南部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对浙江嵊州-天台-宁海一带共7个剖面的80个样品和福建漳浦-龙海一带及明溪共7个剖面的118个样品开展孢粉分析,本文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由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以及晚中新世晚期的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组成;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包括早中新世中晚期的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及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以及随后由早到晚连续过渡的三个孢粉组合: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山矾属-枫香属孢粉组合和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根据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所反映的植被变化,本文识别出闽东南地区漳浦-龙海一带在中新世至少发生过3次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的野火事件,以及多次对植被演替造成干扰的低强度野火。这是孢粉记录的野火事件以及相关的植被演替历史在该研究区的首次发现和报道。研究区多期次的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可能是引发较为频繁野火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气候条件下明显季节性分配的降水和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干冷季节的温度)也是野火发生的有利条件。野火事件对研究区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火烧后土壤侵蚀和岩石风化增强,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环纹藻的大量繁殖。本文依据扫描电镜下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对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植物群的84粒栎属花粉进行了属内划分。结果表明:以上两个孢粉植物群的栎属花粉均以Quercus Group Cyclobalanopsis占优势,Q.Group Ilex次之,并出现少量的Q.Group Protobalanus,反映出浙东和闽东南地区中新世的植被是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山地森林植被;而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出现的高山栎类花粉则指示,中新世浙江东部存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同时,Q.Group Cyclobalanopsis类群的组成表明,中新世浙江东部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更加接近,而闽东南地区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为具有明显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外,通过“单粒花粉技术”对上述栎属花粉进行观察的结果支持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枫香属植物由温带向亚热带和热带,其花粉外壁穿孔有变小至完全填充的变化趋势。本文依据这一发现对佛昙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的32粒枫香属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外壁穿孔较小,并被大量凸起状结构填充)、类型Ⅱ(外壁穿孔极小,且穿孔无填充)、类型Ⅲ(外壁穿孔较大,且穿孔无填充)和类型Ⅳ(外壁穿孔较小,且穿孔无填充)。其中,类型Ⅰ、Ⅱ和Ⅳ同部分现生蕈树类花粉可以比较,类型Ⅲ同部分现生枫香树类花粉可以比较,说明本文所观察的枫香属花粉兼有蕈树类和枫香树类,而统计结果表明前者居多。这两类枫香属花粉与山核桃属花粉在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同时出现,反映出漳浦-龙海一带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植被与现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上述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以及对古野火事件和重要类群的分类研究,结合植物大化石的证据,本文重建了浙闽研究区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新世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球性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下,山地植被带的垂直迁移。而全球冰量/温度作为东亚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控制着研究区的干湿特征,对植被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自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结束以来,全球气候显着的阶段性变冷,不仅导致垂直植被带向下迁移,而且由于水汽的减少造成气候变干,导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出现或增加。此外,晚新生代频繁的火山活动也对浙闽研究区的植被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闽东南地区,火山活动导致野火事件频发,造成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干扰植被演替,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水文和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嵊县组福建柏属叶化石角质层上乳突的大量出现,也被认为可能是对火山作用造成的大气中颗粒物及有毒气体含量增高的响应。

杨再宝[4](2019)在《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及位于巽他陆坡西部的CG2孔106个层位和东部CB19孔86个层位的积物样品进行孢粉组合、孢粉浓度、百分含量等综合研究,对南海南部孢粉来源和传播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将CG2孔和CB19孔孢粉数据与其它古气候记录对比,重建了南海南部4万年以来植被演化历史及水文气候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研究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研究发现,沉积物样品中的孢粉呈现以蕨类孢子为主,木本花粉次之,草本花粉最少的特征:1)木本花粉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显示出高值区分布在距离海岸线及主要岛屿较近的位置,离海岸线越远,数值越低。其中,松属花粉可能来自南海北部周边山地,而热带高山雨林花粉的源区为其南部的婆罗洲(以东北部山区为主),由地表径流输运而来。低山雨林花粉在研究区的分布普遍偏少,这与其花粉颗粒小而致密有关,只能借助水流传播,且传播距离较短。热带低地雨林花粉分布特征表明花粉源区位于婆罗洲及纳土纳群岛等南海南部主要岛屿,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及河流。红树植物花粉主要来源是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的海岸带,且由表层洋流来运输。2)草本植物花粉在南海的分布普遍不高,且主要来源地为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并以河流运输为主。草本植物中的禾本科花粉主要分布在南沙海槽及巽他陆坡附近,可能与婆罗洲与纳土纳群岛上广泛分布的农田有关。3)蕨类孢子浓度高值区分布在巴拉望岛西海岸,婆罗洲北部海岸的南沙海槽,这一区域孢子浓度大都大于800粒/g。巽他陆架及陆坡区浓度也相对较高,一般大于400粒/g。这种离岸越远数值越低的分布特征表明,蕨类孢子的主要来源是巴拉望岛,婆罗洲,南沙群岛也有部分贡献,传播途径为河流及洋流。蕨类孢子的孢粉含量分布呈现出与浓度相反的方式,即离岸越远数值越高。首先表明在南沙群岛上的植被类型中,蕨类植物占优势;其次,因蕨类孢子体积大密度小,容易随洋流进行远距离输运。芒萁属孢子的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相同,呈现距离婆罗洲北部岸线越远,数值越低的趋势,表明相比于南沙群岛婆罗洲上的森林植被破坏比较严重。4)通过对研究区内,东北向和西南向的两个表层孢粉剖面研究发现,孢粉更容易沉积在具有较高周围地形的南沙海海槽中,使得孢粉向更远距离的传输变得困难,说明海底地形对孢粉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2.CG2孔重建的LGM以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及水文气候记录CG2孔10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8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西南部LGM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CG2孔的降水数据(蕨类孢子百分含量、海水剩余氧同位素和粘土矿物)可以很好的反映研究区内的水文气候变化。与邻近婆罗洲石笋数据代表的热带对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水文气候在H1时期,发生重大转变,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明显降低,草本花粉含量增多,δ18Oseawater值变重、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减小,均表明区内降水大幅减少。在进入全新世阶段后,区内降水稳步增加。根据现代松属植被的分布及松属花粉传输方式,将CG2孔松属花粉的浓度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替代指标。CG2孔松属花粉浓度与东亚冬季风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在末次冰消期期间,当AMOC关闭时,强盛的EAWM甚至可以跨赤道影响ASM。将CG2孔的水文气候数据与南北半球夏季风强度数据对比发现,在南北半球间的降雨在末次冰消期时存在“翘翘板”式的变化。在AMOC关闭,北半球变冷使得南北半球间温度梯度加大,EAWM增强,且与ASM产生跨赤道的联系,并推动ITCZ的向南移动,导致研究区内较为干旱的条件。现代ENSO的变化对南海南部的降水变化有显着影响,经对比发现,LGM以来,赤道太平洋ENSO-like状态也会影响南海南部的降水。尤其是末次冰消期时,El Ni?o-like状态可能是CG2水文资料逐渐响应AMOC陡峭变化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能够减少陆地的蒸发量,从而降低研究区内岛屿上的对流降水。在末次冰消期时,海平面“扮演”植被破坏者的角色,影响植被分布的同时也减少了陆地降水。植被在冰消期海平面上升时期的破坏也可能是H1事件降水减少的一个因素。3.CB19孔重建的四万年以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CB19孔8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4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东南部4万年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MIS 3阶段,婆罗洲北部水热条件相对适宜,婆罗洲上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构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热带高山雨林、低地雨林、热带低山雨林和红树林均有分布,且覆盖面积保持相对稳定。MIS 2期时,虽然降水保持稳定,但气温大幅降低,热带高山雨林植被的扩张,压缩了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的生存空间。虽然海平面降低,但较短的陆架不足以为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提供足够扩展空间,同时陡峭的陆架破折地区,也严重影响了红树植物的生长。CB19孔孢粉数据中重复出现较高含量的高山雨林花粉与北半球高纬度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通过与其位于热带地区的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热带高山林成分(以罗汉松属为主)的相对含量,能够用来作为热带地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有效指标,并揭示了赤道附近南海周边岛屿上的植被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千年尺度的快速冷事件的响应模式。CB19花粉序列中,两个松属花粉的浓度峰值出现在25 ka和31 ka,与Heinrich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分别对应H2和H3,同时符合黄土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来自南海南部的松属花粉浓度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指标。综上,通过对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孢粉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孢粉样品中,除松属来源较广外,其他孢粉主要来自南海南部以婆罗洲为主的岛屿,为CG2孔和CB19孔孢粉重建区域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孢粉来源的基础。两个柱样站位的松属花粉的浓度,是良好的冬季风强度指标,其高值与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相对应。婆罗洲的植被以高山雨林向山下扩张的模式响应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冷。以蕨类含量为指标的降水数据显示,南海南部降水H1时期大幅减少,与南半球的降水增加相对应,表明ITCZ的向南移动,但其对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的平缓响应,表现出El Ni?o-like状态对研究降水的调节作用。

吴同[5](2019)在《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文中认为基于全球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作为地球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重要界面,沿海平原地区的古环境演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第四纪以来,受气候及海平面变化影响,沿海平原存在交替性的冷暖变迁和海进-海退等地质事件,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导致研究区内发育了极其复杂的沉积地层,其中包含了很多气候变化、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海侵历史的记录。因此,在海洋经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温州市作为浙江省链接长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同时也作为浙江沿海第四纪研究的薄弱区域。研究该地区的第四纪环境演变历史对探讨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用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入海口南北侧沿海平原的第四纪地质钻孔QTZ1和QTZ3,以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孢粉、微体化石、特殊藻类、沉积物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展开,重建了温州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历史,并深入探讨了研究区古植被演替-古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海相地层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其研究成果如下:(1)第四纪地层划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和特殊藻类海侵地层所指示的结果基本一致。经区域对比并综合分析,认为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背景下,本文地层学结果所反映的研究区地质年代具有合理性。可以指出,QTZ1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7.90 m;Qp3/Qp2界线位于94.90 m。QTZ3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5.20 m;Qp3/Qp2界线位于110.30 m。(2)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经历了五个主要的演化阶段(早更新世地层缺失,未能重建该时期气候植被演化历史):中更新世气候以温和为主,西部山地丘陵地带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茂盛,沿海平原发育落叶阔叶林,海岸及河道两侧发育湿地-草原环境;进入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更加温暖,受海侵或洪流作用影响,沿海平原普遍发育湿地湖沼环境,木本林地消失;至晚更新世中期海水退却,出现典型的阔叶林-草原景观;末次冰盛期以来,相对寒冷的气候条件导致沿海平原温带森林衰退,草原-湿地-沼泽成为主要环境;全新世气候转暖,针叶林退缩至高山地带,沿海平原出现数个落叶树种和草本群落。(3)海相地层特征。QTZ1钻孔识别出两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三个海相层;QTZ3钻孔识别出一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两个海相层。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的海相层沉积记录良好。有孔虫和介形虫鉴定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至今,研究区由滨海-浅海环境过渡为浅海沉积环境。QTZ1孔89 m处的海相地层特征表明,温州沿海存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海侵历史,发育浅海陆架环境。其它时期微体化石缺乏,结合特殊藻类分布特征,推断为陆相沉积。(4)温州地区的古地磁极性序列表明,全新统中上部分普遍存在间断性的极性倒转事件,未能与已知任何一个全球性极性事件相对应,但可与前人在宁波地区发现的―宁波亚时‖产生良好的对应关系。该极性事件是否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普遍性,便有待后来者进行系统研究了。本文的特色是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基础,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温州沿海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作为时间尺度,定性描述了温州沿海平原的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为东部沿海可能存在的―宁波亚时‖提供了对比依据。此研究成果首先可以为区域环境演变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丰富浙江沿海地区的古环境研究,使温州地区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面向海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其次可能的研究价值是对沿海地区围填海、开发地下空间等海洋经济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预测未来人类生境的变化,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王万祝[6](2018)在《近150年来广西英罗湾红树林演化埋藏叶片碎屑记录》文中提出红树林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是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当地海岸带的保护区。在气候变化,特别是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世界各地的红树林面临退化,利用有效的指标重建红树林的历史发展被认为是设计可预测模型的必要战略。红树花粉已被广泛用作红树林发展的指标,而作为红树林的初级产物,以亚化石形式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叶片碎屑的含量理论上对于红树林的发育具有与红树花粉相同的指示功能。在这项研究中,选取广西英罗湾的两根柱状沉积物(YLW02和YLW03),挑出沉积物中的叶片碎屑并进行称重,在进行了红树花粉浓度与叶片碎屑的平行实验以及统计相关性分析后,它们的重量百分比被用来作为指示红树林发展的指标。结果清楚地表明,从红树林内部(YLW03)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的叶片碎屑含量垂直分布仅与当地红树林物种(R.stylosa)的垂直分布呈显着正相关(r=0.56,P=0.05),而海湾潮沟主岔道(YLW02)附近柱状沉积物的叶片碎屑含量垂直分布与红树林花粉总浓度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更高(r=0.85,P=0.01)。这说明潮沟岔道是整个红树林聚集而不是生产的地方。两个柱状沉积物的叶片碎屑含量变化表明,在1940-1950年间,由于温度的急剧上升和降雨的增多,导致海水盐度的急剧下降,引起了红树林显着退化。除此之外,英罗湾在过去150年间,整体呈现温度上升和降雨量减少的趋势,致使海水盐度不断增加,因此英罗湾地区的红树林在过去150年内总体上日益繁荣。稳定同位素方法为研究湿地红树林树高的判别及其与养分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种手段。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次呈现了中国西南部广西潮间带的四种先锋红树植物(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高度与其对应叶片的δ13C值协同变化的模式,并讨论分析了这个同位素模式与叶片氮浓度的羧化效率相关性。在以前对桐花树的研究中,严格按照树高梯度采集桐花树叶片,并进行新鲜叶片δ13C值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树高的降低,叶片δ13C值呈现平行升高。此外,四个先锋树种叶片平均δ13C值与对应的树高平均值也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四种红树植物的平均叶片δ13C值的升高与四种红树植物的平均叶片氮浓度升高相一致。而且,对四种先锋植物中的任一树种而言,叶片的δ13C值会随着该树种叶片的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些相关性说明了叶片氮浓度的羧化效率可能是中国南部广西潮间带的先锋红树高度与其叶片δ13C值协同变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测定广西英罗湾两根柱状沉积物中叶片碎屑亚化石δ13C值,根据红树高度与其叶片δ13C值协同变化模式以及各种属红树树叶δ13C值的范围,重建了英罗湾在过去150年间红树高度变化过程以及群落的发展演替。

张晓楠[7](2016)在《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 (Jack.) Voigt)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Jack.)Voigt),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榄李属(Lumnitzera Wild.),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湿地公约》濒危物种。由于自然生长于易受人为干扰的高潮带,红榄李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不容乐观。在我国红榄李仅分布于海南岛,由于生境破坏和人为干扰,野生红榄李的数量已经从2007年的359株急剧下降到现在的14株,分布于三亚铁炉港(9株)和陵水大墩村(5株)。大部分红榄李已经处于老龄或接近老龄化阶段,虽然均可正常开花结果,但种子萌发率极低,胚败育严重。在我国,红榄李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本文运用繁殖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红榄李的生物学特性、花部综合特征、开花物候、繁育系统和营养元素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红榄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在我国范围内,红榄李现存14株全部分布于海南岛,其中9株分布于三亚铁炉港,5株分布于陵水大墩村。2.红榄李的群落特征:三亚铁炉港与红榄李混生的树种以嗜热窄幅种为主,主要有正红树、榄李、海莲等18种真红树,海芒果、水黄皮、黄槿等6种半红树。而红榄李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位于低潮间带。3.红榄李的生物学特征:除了中国植物志中所记录的一些基本特征外,对其描述更加精准详细,并有新的特征发现:现存红榄李实际树高最多8.5m左右;枝条随着生长逐渐由嫩绿色变成红色后成灰褐色;叶片表面蜡质,光滑无毛,主叶脉明显;总状花序由10-15枚花组成;单果,果实成熟时呈绿色,子房部位果皮微微泛红;种子脱落后经长期海水浸泡,果皮逐渐变为黑褐色后腐烂,顶端成毛刺状;种子经后熟作用先出茎后发根,子叶展开,胚轴和子叶背部泛红。这些发现可用来补充和完善中国植物志。4.红榄李的花部综合特征:除了中国植物志中所记录的一些基本特征外,花部特征有以下新发现:花冠呈辐射对称;雄蕊10枚;花药具2花粉囊,纵裂,背着药;花瓣、花丝和花柱均成红色;单心皮,子房1室,子房下位,胚珠4-5枚。5.红榄李的花粉柱头形态:电镜扫描状态下,红榄李的花粉呈长球形或近球形,辐射对称,赤道观面呈椭圆形;3条萌发孔沟,具有沟膜,3条假沟,属于N3P4C5型花粉,即赤道三孔沟类型;花粉外壁具假沟及皱波状纹饰,形状不规则。柱头呈柱状,无分叉,中间凹陷,表面干燥无分泌物形成,为干柱头,无乳突细胞分化。6.红榄李的开花物候:单花的花期为10-14天,开放过程可分为萌动期、初展期、盛开期、凋落期,花期60-140天。红榄李的群体花期从1月底到8月底,无双花期现象。单花花期约12.60±0.80天,单花序花期约29.70±1.00天,单株花期约115.20±6.00天,开花不同步。单株平均开花数量为9.60±0.03万朵,平均开花振幅为83.47±1.50朵.株-1.天-1。7.红榄李的花粉和柱头活力:花粉活力最高不超过10%,持续5天左右。柱头在未散粉前1天已具可授性;散粉后的第1-2天,活性最高,持续4天左右。雌蕊先熟,雌雄异熟。柱头可授期和花粉活力持续期有交叉空间。8.红榄李的繁育系统: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为21 649.08,杂交指数(OCI)为4,异花授粉能有效提高结实率和降低空胚率。胚败育严重,虫害严重。9.红榄李的生殖生长期间营养元素分布特征:N、P、K、Na、Ca、Mg、Fe、Cu、Zn、B等营养元素在红榄李和榄李的不同器官的含量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在二者大多数相应器官的含量也均差异显着。除了N、P、Na和B外,红榄李花中的其余元素均比榄李低。综上所述,导致红榄李濒危的原因如下:(1)种群规模小,交配对象减少,自交和近交概率增加;(2)伴生树种的花粉竞争,降低了对传粉者的吸引力;(3)红榄李进化阶段较为原始;(4)开花不同步;(5)花粉活力过低;(6)柱头可授期和花粉活力持续期有交叉空间,可能有空间进行自花授粉;(7)胚败育;(8)虫害;(9)自交亲和;(10)低含量的K、Mg、Ca、Fe、Cu、Zn元素,可能对红榄李花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蔡庆芳,刘冬雁,贾培蒙,邵长高[8](2015)在《孢粉指标在我国海岸带古气候、古海面变化中的应用现状》文中指出对海岸带沉积记录孢粉指标在古气候、古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孢粉研究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高密度采样和精确AMS14C测年等技术来恢复古环境演变过程。我国近海孢粉学研究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周锐[9](2014)在《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文中指出本文首次对广西英罗湾红树林保护区3个典型柱状样进行了高密度的210pb年代测定、粒度测试及孢粉分析。结合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了解红树林海岸带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分析红树林孢粉组合变化特征及孢粉浓度指标了解历史时期红树林群落的发育过程,同时与收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在210pb测试建立的年代框架中,探讨英罗湾地区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的变迁和红树林群落的发育、演替及其对环境的响应。通过柱样样品的210pb比活度测试,确立地层的年代框架。利用210pb的CIC模式计年模式计算得到YLW03孔、YLW02孔和018孔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22cm/a,0.21cm/a和0.44cm/a。再结合深度计算得到各层位的年代,各钻孔的底部年龄分别为1810s年代、1670s年代和1810s年代。样品的粒度分析及沉积物微结构表明,YLW02和YLW03孔约在1890s年代之前处于较强的潮沟环境。在此之后水动力逐渐减弱。018孔位于林外光滩,各粒度参数波动较大,反映出该位置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孢粉分析表明,YLW02孔和YLW03孔分别在1890s和1970s年代以前孢粉浓度极低,指示这段时期两地均为潮沟环境。YLW02孔在1890s年代以后孢粉浓度迅速上升,红树植物花粉含量显着增加到红树林记录水平,指示该地在1890s年代之后开始发育红树林。YLW03孔在1970s年代以后孢粉浓度增加,红树植物花粉含量升高,反映出在1970s年代以后该地红树林开始生长。018孔所在地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早期生长过红树林,在此之后海岸线向陆迁移,导致红树林衰退,该地成为低潮带光滩环境。结合主要孢粉种属含量变化和粒度数据,表明近百年来英罗湾地区北部和东部红树林出现以前是水动力较强的潮沟环境,随着滩面高程的增加,潮沟逐渐向潮沟边滩演化,滩面水动力减弱,红树林开始发育。英罗湾周围没有大型河流注入,因而缺乏沉积物来源,所以滩面的升高可能是由于潮沟的横向摆动造成的。英罗湾红树林群落的演替主要受到局地滩面高程的影响,随着滩面高程的变化,英罗湾红树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前期为耐盐耐贫瘠土壤的红树林先锋植物Avicennia marina群落;中期是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Kandelia candel群落以及Rhizophora stylosa群落;后期是Bruguiera gymnorhiza群落和Excoecaria agallocha群落。红树林群落的演替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常常会出现两种或多种混生的现象。

夏鹏[10](2011)在《广西海岸带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环境质量演变及其对红树林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广西海岸带6根短柱样210Pb测年、粒度特征、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具代表性的2根短柱样的孢粉组合特征和δ13Corg、δ15N、TOC、TN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塑了近百年来广西海岸带红树林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基于CIC模型对广西海岸带6个柱状样进行210Pb年代和沉积速率计算,Q37、Q24、LM01、C11、O18和F14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63 cm/a、0.25 cm/a、0.61 cm/a、0.70 cm/a、0.44 cm/a和0.67 cm/a;以此计算底部年代分别约为公元1864年、1727年、1846年、1916年、1816年和1888年。并对这六根柱状样的粒度特征(Mz、δ、Sk、KG)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粉砂组分是调查区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砂和粘土组分。为了弥补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受沉积物粒度和常微量元素的控制作用,本次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进行了归一化校正,并以此确定了Al作为广西海岸带理想归一化元素的地位。利用深层“清洁样品”中重金属与归一化元素Al间的线性回归构建了广西海岸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区域环境背景线。并据此将近百年来广西海岸带沉积物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质量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重金属过剩通量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低且接近零的水平上,以自然源输入为主;②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局部(C11柱)海水养殖业的兴起,如传统含铜消毒剂的使用,仅Cu元素的人为输入大幅提升;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沿岸工农业的加快发展,海岸带沉积物中重金属过剩通量不断增加(尤其近十年)。通过典型红树林群落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与植被类型的关系研究,揭示了:①局地孢粉主要受控于红树林主要建群类型,红树花粉的原位沉积表现值极高,另外还受花粉传媒方式、沉积类型和水动力强度有关。可把含量少于10%的红树花粉作为异地携入(非红树林区)来考虑。②孢粉组合的局地分布还与植物特性有关,如垌尾白骨壤花粉含量均与植物的覆盖度、高度及胸径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知,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浓度可以作为示踪母体植物的物源和生长发育性状的良好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历史时期广西海岸带红树林生长发育特征。通过对英罗湾O18柱和茅尾海Q37柱中孢粉图谱特征研究发现:①底层沉积物中红树孢粉含量相对较高,且红树孢粉含量多接近或略超过10%,表明为红树孢粉的原位沉积。且蕨类孢子等分异度普遍较低,表明当时的水动力强度相对较弱,可能与其滩面上覆的红树植物茂盛有关。②表层沉积物中红树孢粉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均不超过10%;表明红树孢粉多为异地携入,红树林滩涂原地退化趋势明显。Pinus(松属)的增多应与沿海防护林的不断种植有关,Poaceae(禾木科)的增多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区域的开垦种植强度增强。同时,红树林滩涂的退化相应导致原位水动力强度增强,致使蕨类孢子等的分异度有所增加。基于O18和Q37两根短柱状岩芯中δ13Corg、δ15N、TOC、TN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δ13Corg–C/N三端元混合模型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示踪(海洋浮游藻类、陆源河流输入和红树林源),并对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和各端元(尤其是红树林源)的贡献量进行了重建。发现:①δ13Corg的低值与C/N的高值近乎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均与δ15N间无明显线性关系),且δ13Corg与C/N在垂向上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这与前人在表层沉积物或悬浮体中获得的结论较为一致。这表明δ13Corg与C/N在重塑柱状样中各端元有机质的贡献量时依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尽管有机质不可避免的受到沉积物早期成岩和降解作用的影响。②O18柱中的有机质来源主要为红树林源和海洋浮游藻类,陆源输入的贡献量相对较低,这与该柱附近无大型河流在此入海有关;且红树林源有机质在12 cm4 cm(1980年1997年)内减少趋势显着。而Q37柱中的有机质来源在90 cm至50 cm(1864年1927年)内主要受控于红树林源,之后主要受控于陆源河流输入。造成近期O18柱和Q37柱中红树林源有机质贡献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原位潮滩的人类活动有关,如人工养殖池(或滩涂养殖)的兴建与红树林争夺其必要的生存空间。在综合利用O18柱和Q37柱中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信息(以及沉积物粒度特征)重塑近百年来红树林生长发育状况的前提下,对红树林生长发育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这两根柱中红树孢粉和红树林源有机碳(δ13Corg和C/N)记录的近百年来红树林生长演化的信息相吻合,相互印证了二者用于重塑近期广西红树林生长发育状况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研究全新世自然环境改变(海平面上升、气候旋回)对红树林生长发育的影响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②相比岩芯百余年来的时间跨度而言,广西社会统计资料记录的年限较短,无法满足本次研究较长时间的需求。有鉴于此,柱状岩芯中记录的人类活动信息(重金属过剩通量、松属花粉、禾本科花粉)就成为发展中国家良好的替代指标。并最终揭示了人类活动指示因子、沉积物粒度特征与红树林生长发育状况(红树孢粉和C红树林百分含量)之间的响应关系。

二、我国某些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某些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花粉分布格局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花粉研究区域
        1.2.2 现代花粉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2.3 现代花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
        1.2.4 现代花粉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1.2.5 孢粉数据库的研究进展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中国地貌概况
        2.1.2中国气候特征
        2.1.3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现代花粉数据收集
        2.2.2 数据处理方法
        2.2.3 花粉类群合并
        2.2.4 植被数据获取方法
        2.2.5 气候数据插值方法
        2.2.6 数据分析
3 中国现代花粉数据库概况
4 重要花粉类群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1 裸子植物
        4.1.1 松属
        4.1.2 云杉属
        4.1.3 冷杉属
        4.1.4 落叶松属
        4.1.5 麻黄属
        4.1.6 柏科
        4.1.7 杉科
        4.1.8 铁杉属
    4.2 木本被子植物
        4.2.1 桦木属
        4.2.2 桤木属
        4.2.3 杨属
        4.2.4 柳属
        4.2.5 壳斗科
        4.2.6 榛属
        4.2.7 鹅耳枥属
        4.2.8 白刺属
        4.2.9 大戟科
        4.2.10 胡桃科
        4.2.11 红树科
        4.2.12 蔷薇科
    4.3 草本被子植物
        4.3.1 蒿属
        4.3.2 菊科
        4.3.3 藜科
        4.3.4 莎草科
        4.3.5 禾本科
        4.3.6 蓼科
        4.3.7 豆科
        4.3.8 毛茛科
    4.4 重要花粉类群和植被的定量关系
    4.5 其它花粉类群空间分布特征
5 重要花粉类群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5.1 重要花粉类群与年均温-年降水量的关系
        5.1.1 裸子植物
        5.1.2 木本被子植物
        5.1.3 草本被子植物
    5.2 重要花粉类群与其它气候指标的关系
        5.2.1 裸子植物
        5.2.2 木本被子植物
        5.2.3 草本被子植物
    5.3 重要花粉类群与气候的定量关系
        5.3.1 主成分分析
        5.3.2 典范对应分析
        5.3.3 相关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花粉类群合并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S-G-R井区LTAF沉积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1.2.2 孢粉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概况
    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与生储盖组合
第三章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及内部特征
    3.2 过S-G-R井区连井对比
    3.3 三级层序的划分
    3.4 四级层序的划分
        3.4.1 最大水进面的识别
        3.4.2 四级层序1和2
        3.4.3 四级层序3
        3.4.4 四级层序4
        3.4.5 四级层序5
第四章 沉积微相的识别
    4.1 G井区
        4.1.1 SQ2 低位域冲积-洪泛平原沉积体系
        4.1.2 SQ2 水进域、高位域河口湾-潮坪沉积
    4.2 R井区
        4.2.1 SQ2 低位域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
        4.2.2 SQ2 水进域、高位域泻湖-潮坪沉积
    4.3 S井区
        4.3.1 SQ2 水进域扩张湖-湖湾沉积
        4.3.2 SQ2 高位域正常滨浅湖沉积
    4.4 煤层-沼泽
第五章 孢粉-古植被-古气候
    5.1 红树林的指相意义
    5.2 孢粉植物群特征
    5.3 古气候变化
第六章 沉积体系的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6.1 裂陷期古地貌
    6.2 古气候的控制
    6.3 构造作用的控制
    6.4 SQ2 低位域沉积体系
    6.5 SQ2 水进域沉积体系
    6.6 SQ2 高位域沉积体系
    6.7 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控制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新生代气候和环境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嵊县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2.2 佛昙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3 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嵊县组
        2.1.2 佛昙组
    2.2 地层时代
        2.2.1 嵊县组地质年代
        2.2.2 佛昙组地质时代
    2.3 地理概况
        2.3.1 浙江省地理概况
        2.3.2 福建省地理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剖面
        3.1.1 嵊县组剖面
        3.1.2 佛昙组剖面
    3.2 孢粉的提取、制片、鉴定和统计
        3.2.1 孢粉的提取
        3.2.2 “单粒花粉技术”样品的制备
        3.2.3 孢粉固定片的制作、鉴定和统计
第4章 结果
    4.1 嵊县组孢粉组合
        4.1.1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
        4.1.2 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
        4.1.3 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
    4.2 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2.1 嵊县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2.2 嵊县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4.3 佛昙组各剖面孢粉组合
        4.3.1 马坪-1剖面
        4.3.2 梧岭剖面
        4.3.3 和坑剖面
        4.3.4 红岭剖面
        4.3.5 马坪-2剖面
        4.3.6 林埭剖面
    4.4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
        4.4.1 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
        4.4.2 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
        4.4.3 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
        4.4.4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
        4.4.5 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
        4.4.6 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
        4.4.7 蕨类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
    4.5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5.1 佛昙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5.2 佛昙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第5章 佛昙地区孢粉记录的中新世野火事件
    5.1 野火的类型和强度
        5.1.1 F1野火事件
        5.1.2 F2野火事件
        5.1.3 F3野火事件
    5.2 佛昙地区中新世野火事件的控制因素
        5.2.1 火源
        5.2.2 大气的O_2水平
        5.2.3 气候
    5.3 野火事件的影响
        5.3.1 野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
        5.3.2 野火对生态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单粒花粉技术”对花粉的研究
    6.1 栎属花粉
        6.1.1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2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3 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
    6.2 枫香属花粉
        6.2.1 光学显微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2.2 扫描电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3 小结
第7章 浙闽地区中新世古植被与古环境
    7.1 孢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7.2 重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7.3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3.1 植被面貌
        7.3.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3.3 其它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类群
    7.4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4.1 植被面貌
        7.4.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貌特征
    2.4 气候特征
    2.5 区域洋流系统
    2.6 河流沉积特征
    2.7 植被特征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站位选择与材料
    3.2 AMS14C年代测定
    3.3 孢粉分析方法
4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研究
    4.1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研究结果
    4.2 主要植物类群孢粉的百分含量及浓度分布
    4.3 南海南部表层孢粉剖面研究
    4.4 小结
5 LGM以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及水文气候记录
    5.1 CG2 孔年代框架
    5.2 CG2 柱状沉积物样品孢粉分析结果
    5.3 孢粉源区的判断及海平面影响
    5.4 CG2 孔孢粉记录反映的环境及植被演化历史
    5.5 LGM时期“热带草原走廊”假说
    5.6 CG2 孔松属花粉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5.7 CG2 孔指示的南海南部地区水文气候演化
    5.8 CG2 孔水文气候控制因素分析
    5.9 小结
6 四万年以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
    6.1 CB19 孔年代框架
    6.2 CB19 柱状沉积物样品孢粉分析结果
    6.3 CB19 孔孢粉记录反映的植被演化历史
    6.4 CB19 孔高山雨林成分对高纬度冷事件的响应
    6.5 CB19 孔松属花粉浓度指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6.6 小结
7 结论
创新点
南海南部孢粉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 中国东部沿海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1.2.3 温州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统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条件
        2.1.4 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研究区地层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岩芯描述
        3.1.1 钻孔样品采集
        3.1.2 钻孔岩芯描述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3.2.1 古地磁测试及间接定年方法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方法
        3.2.3 粒度分析方法
        3.2.4 微体古生物分析方法
第4章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
    4.1 岩石地层
        4.1.1 中更新统前港组(Q_p~2)
        4.1.2 上更新统东浦组(Q_p~(3-1))
        4.1.3 上更新统宁波组(Q_p~(3-2))
        4.1.4 全新统(Q_h)
        4.1.5 岩石地层综合分析
    4.2 磁性地层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分析
    4.3 气候地层
        4.3.1 气候地层划分
        4.3.2 气候地层综合分析
    4.4 特殊藻类海侵地层
    4.5 第四纪地层综合分析
第5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5.1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分析
        5.1.1 QTZ1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2 QTZ3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3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来源及代表性分析
    5.2 温州沿海平原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重建
        5.2.1 中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2 晚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3 全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第6章 微体动物化石分析与海相地层
    6.1 微体古生物环境指示意义
    6.2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特征及环境分析
        6.2.1 QTZ1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2 QTZ3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3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及沉积环境
第7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
    7.1 沉积物粒度分析
        7.1.1 QTZ1 钻孔粒度特征
        7.1.2 QTZ3 钻孔粒度特征
    7.2 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第8章 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8.1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
        8.1.1 QTZ1 钻孔剖面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波动
        8.1.2 晚更新世的冰期及间冰期
        8.1.3 全新世气候变化及转型
    8.2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海侵历史
    8.3 古环境演化综合分析
        8.3.1 中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2 晚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3 全新世古环境演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9.2.1 论文主要创新点
        9.2.2 存在问题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6)近150年来广西英罗湾红树林演化埋藏叶片碎屑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依据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3 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材料
    2 分析测试方法
        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2.2 ~(210)Pb测年
        2.3 红树花粉浓度测试
        2.4 叶片碎屑含量测定
        2.5 叶片碎屑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年龄框架的建立
第五章 沉积物粒度以及红树花粉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1 粒度参数随深度变化特征
        1.1 柱状沉积物粒度特征
        1.2 水动力条件的指示
    2 柱状沉积物中的花粉组合及浓度变化趋势
        2.1 YLW02
        2.2 YLW03
第六章 新鲜红树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对红树林林分结构的指示
    1 结果
    2 讨论
        2.1 红树高度与其叶片δ~(13)C值协同变化模式与潮水盐度的相关性
        2.2 红树高度与其叶片δ~(13)C值协同变化模式与叶片组织氮浓度的相关性
第七章 沉积物埋藏叶片碎屑对红树林演化的指示
    叶片碎屑含量对红树林兴衰演化的指示
        1 结果
        2 讨论
    埋藏叶片亚化石δ~(13)C值对树高以及群落演替的指示
        1 结果
        2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发表文章

(7)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 (Jack.) Voigt)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项目来源与经费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4.2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的研究进展
    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标
        5.2 主要研究内容
    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 红榄李的生物学特征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研究地概况
        1.1.3 植株分布调查
        1.1.4 群落环境调查
        1.1.5 植株形态特征观察
        1.1.6 花部形态特征观察
        1.1.7 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1.1.8 柱头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1.2 实验结果
        1.2.1 红榄李的分布情况
        1.2.2 红榄李的群落环境特征
        1.2.3 红榄李的植株形态特征
        1.2.4 红榄李的花部综合特征
        1.2.5 红榄李的花粉形态
        1.2.6 红榄李的柱头形态
    1.3 讨论与分析
        1.3.1 种群分布对红榄李繁殖的影响
        1.3.2 花部特征对传粉的影响
        1.3.3 花粉粒特征与进化的关系
        1.3.4 柱头特征与进化的关系
第二章 红榄李的开花物候和繁育系统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开花生物学观察
        2.1.3 花粉生活力测定
        2.1.4 柱头可授性测定
        2.1.5 花粉-胚珠比(P/O)的测定
        2.1.6 杂交指数 (OCI) 的检测
        2.1.7 套袋实验
        2.1.8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开花物候
        2.2.2 花粉活力检测
        2.2.3 柱头可授性测定
        2.2.4 花粉-胚珠比(P/O)
        2.2.5 杂交指数(OCI)的检测
        2.2.6 套袋实验
    2.3 讨论与分析
        2.3.1 开花物候对红榄李繁殖的影响
        2.3.2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对红榄李繁殖的影响
        2.3.3 胚败育现象对红榄李繁殖的影响
        2.3.4 红榄李的繁育系统
        2.3.5 人工辅助授粉对红榄李繁殖的影响
第三章 红榄李生殖生长期间营养元素分布状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样品处理及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N
        3.2.2 P
        3.2.3 K
        3.2.4 Na
        3.2.5 Ca
        3.2.6 Mg
        3.2.7 Fe
        3.2.8 Cu
        3.2.9 Zn
        3.2.10 B
    3.3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4.1.1 红榄李在我国的分布特征
        4.1.2 红榄李的群落特征
        4.1.3 红榄李的生物学特征
        4.1.4 红榄李的开花物候和繁育系统研究
        4.1.5 红榄李生殖生长期间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附件

(8)孢粉指标在我国海岸带古气候、古海面变化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海岸带沉积孢粉替代指标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1. 1 红树孢粉
    1. 2 松属与草本花粉含量相对变化对海平面的指示意义
    1. 3 蒿属与禾本科的含量变化对古植被纬度带迁移的指示意义
2中国海岸带及陆架区孢粉学研究概况
    2. 1 渤海
    2. 2 东海
    2. 3 黄海
    2. 4 南海
3 结论

(9)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论文提纲范文)

周锐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树林花粉对海岸带环境变迁的指示
        1.2.2 ~(210)Pb在沉积速率及年代测试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和水文特征
    2.3 植被分布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柱状样
        3.1.2 近50年来研究区的气象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210)Pb测试
        3.2.2 粒度分析
        3.2.3 孢粉分析
第四章 沉积速率与年代框架
    4.1 利用~(210)Pb与~(137)Cs定年的理论依据
    4.2 测试结果
    4.3 沉积速率和地层年代
第五章 粒度分析结果及对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5.1 粒度分析结果
        5.1.1 YLW03孔
        5.1.2 YLW02孔
        5.1.3 O18孔
    5.2 柱状岩芯粒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第六章 孢粉分析结果及对红树林海岸带变迁的指示
    6.1 孢粉分析结果
        6.1.1 YLW03孔
        6.1.2 YLW02孔
        6.1.3 O18孔
    6.2 红树林海岸带及红树林群落演变特征
        6.2.1 沉积环境
        6.2.2 孢粉组合指示的红树林群落演化
第七章 近五十年来的气象记录及广西红树林面积变化
    7.1 近五十年来的年均温度和极端气候
    7.2 广西红树林近五十年来的面积变化
第八章 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演化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8.1 红树林海岸带演化
        8.1.1 英罗湾北部
        8.1.2 英罗湾东部
        8.1.3 英罗湾南部
    8.2 红树林演替对沉积环境的响应
    8.3 红树林群落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8.4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第九章 结论与不足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致谢
参考文献

(10)广西海岸带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环境质量演变及其对红树林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0.2.1 孢粉学研究
        0.2.2 有机质来源示踪
        0.2.3 沉积物环境质量演变
    0.3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1 区域环境概述
    1.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1.3 研究区红树林概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实验室分析方法
3 210Pb 年代框架的构建和沉积物粒度特征
    3.1 210Pb 年代和沉积速率
    3.2 沉积物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3.2.1 粒度参数统计
        3.2.2 粒度参数垂向分布特征
    3.3 小结
4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物环境质量演变
    4.1 常微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
    4.2 重金属元素区域环境背景值的构建
        4.2.1 归一化元素的选取
        4.2.2 区域环境背景值的确定
    4.3 重金属过剩通量的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3.1 重金属过剩通量的变化
        4.3.2 重金属的源解析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4 小结
5 红树林生长发育的孢粉记录
    5.1 沉积物中红树花粉对红树林生长发育的指示意义
        5.1.1 沉积物中红树花粉的分布机理阐述及其原位沉积验证
        5.1.2 沉积物中红树花粉对母体植物性状的指示作用验证
    5.2 柱状沉积物孢粉记录的红树林生长发育特征
        5.2.1 018 柱孢粉特征
        5.2.2 Q37 柱孢粉特征
    5.3 小结
6 红树林生长发育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和 C/N 记录
    6.1 有机质来源示踪及端元分离方法
        6.1.1 有机质来源的示踪条件
        6.1.2 有机质端元的分离方法
        6.1.3 有机质端元值的确定
    6.2 红树林生长发育的碳、氮同位素和C/N 示踪
        6.2.1 δ~(13)C、δ~(15)N、TOC、TN 和C/N 的分布特征
        6.2.2 有机碳埋藏通量和各端元贡献量的时间演变特征
    6.3 小结
7 近百年来红树林生长发育的重塑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
    7.1 近百年来红树林生长发育状况的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信息重塑
        7.1.1 单一指标恢复古生态的优缺点分析
        7.1.2 综合利用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信息重塑近百年来红树林的生长发育状况
    7.2 红树林生长发育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
        7.2.1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重建
        7.2.2 红树林生长发育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3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四、我国某些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花粉分布格局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D]. 陈海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S-G-R井区LTAF沉积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D]. 李锦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D]. 杨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4]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D]. 杨再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5]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 吴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近150年来广西英罗湾红树林演化埋藏叶片碎屑记录[D]. 王万祝.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8(09)
  • [7]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 (Jack.) Voigt)的繁殖生物学研究[D]. 张晓楠. 海南师范大学, 2016(03)
  • [8]孢粉指标在我国海岸带古气候、古海面变化中的应用现状[J]. 蔡庆芳,刘冬雁,贾培蒙,邵长高. 地质学刊, 2015(04)
  • [9]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D]. 周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广西海岸带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环境质量演变及其对红树林生长发育的影响[D]. 夏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标签:;  ;  

我国部分红树林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