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

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

一、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屈玉阁[1](2015)在《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态势,竞争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大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坚力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数量与规模,更取决于信息和知识的积累。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型企业在资产、数量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但其发展受到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获取子公司运营过程信息程度的制约,表现为不同信息结构对应的集分权管控模式,以及管控模式对应的流程结构,影响了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改变了大型企业信息结构,导致管控模式的变化,并引发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变。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增强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实现发展良性循环的机体保证。因此,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企业信息能力、企业IT能力、信息化对企业运行机制结构与功能影响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研究文献现状存在的不足开展研究。首先进行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与管控模式分析,确定大型企业信息结构、管控模式、流程结构、运行机制结构与功能等之间的关系,明确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分析信息化对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和管控模式影响;制定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设计目标和原则;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整体架构,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并分为五个子系统;第二,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运营保障支撑架构;第三,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然后,阐述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流程维度与结构有序度,描述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向IT运营保障支撑架构提出战略和业务变化需求管理流程,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架构五个子系统服务组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模型,包括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流程层面微观信息能力、信息系统集成与投资建设形成的大型企业宏观信息能力、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大型企业群决策信息能力等三项内容。构建以企业级元数据为索引的大型企业数据保障支撑,建立基于云计算SaaS模式和SOA服务组件形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应用系统保障支撑;基于云计算IaaS模式,构建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设备虚拟化等两项内容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技术平台保障支撑,从而完成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保障支撑整体集成架构相关内容研究。综合论文各章节研究成果,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实现过程。最后,以中国联通信息化建设案例,实证分析信息化对中国联通运行机制提升效果;以中国联通大ERP系统为案例,对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微观信息能力、宏观信息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中国联通科技创新评审过程为样本,对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大型企业群决策信息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结论: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的本质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大型企业信息结构决定管控模式,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与功能取决于管控模式。优化信息结构是增强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级元数据能够建立有序、高效的小世界网络拓扑形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信息共享环境提升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能力,大型企业将逐渐采用集权的管控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是信息成本最低的运行机制形式。采用服务组件的运行机制业务架构,以及采用SOA服务组件的IT保障支撑架构,能提升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的动态适应能力。信息共享环境改变企业运作流程拓扑结构,提升企业流程运行效率;一般情况下,采用星形拓扑形式的信息系统集成效能最高;信息化建设投资提高大型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要素整合环境;信息共享环境增强大型企业群决策能力。云计算模式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动态扩展IT支撑环境。中国联通信息化实践证明,信息化极大地增强促进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功能。通过研究,本文创建信息化与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互动的新架构;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微观、宏观以及群决策等三个层面信息能力模型,首创谱聚类与改进HITS算法相结合的大型企业多属性群决策新方法;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流程结构维度,创建以元数据链接形成的小世界网络拓扑形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构建大型企业IT运行保障支撑架构模型,设计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整体数据保障支撑结构,研究基于SaaS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应用保障支撑方式,说明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技术平台保障支撑形式。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研究,对大型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企业运行机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并促使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高效有序进行。

刘晓芳[2](2014)在《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和网络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下,企业面临全新的竞争局面,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电信企业意识到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湖南电信这样的通信运营商企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实施的步骤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关系到企业是否能通过信息化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方面己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但对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研究还比较少,制定切实可行企业信息化规划战略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基于此,论文对湖南电信公司的信息化规划进行了探讨。本文应用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工具和方法,结合通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公司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的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对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针对公司发展战略、内外部约束条件、组织管理模式、主营业务流程等内容,讨论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包括公司业务系统整合的需求、公司信息系统与业务管理融合的需求、公司信息平台的需求。提出了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方案,方案重点解决公司的客服系统和BOSS系统整合、公司信息网管支撑系统整合、公司数据库资源整合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何实现公司高效运作问题。制定了该方案的实施计划以及方案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同类型通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殷宏宇[3](2010)在《运营支撑系统(OSS)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战略地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系统已经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电信重组后,作为主要运营商的中国电信由原来的固网运营商转变为全业务运营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经营的转变也要求中国电信能够迅速建立与新环境匹配的运营能力,以保持其在新的环境下的运营能力,OSS运营支撑系统在电信的战略转型中成为使能器之一。首先,本文论证说明为了实现中国电信战略,中国电信OSS能力是战略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OSS系统建设,形成差异化经营IT支撑能力,包括网络资产资源数据动态管理、客户业务快速开通、与外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缩短了业务流转历时,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其次,本文还指出目前运营过程当中,OSS系统面临的各种困难,数据录入以人工为主,准确率不高,数据与流程没有实现紧密绑定,系统接口多,技术门槛高、建设成本开支较大,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监控等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观点:1.提升面向客户的一致性体验,加强对销售、营销和业务融合的支撑能力2.按照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网络的方针,落实企业品牌经营和精确管理策略3.精确化管理支撑系统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应用整合和流程整合4.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提升数据质量最后,结合内蒙古电信的实际运营情况,指出了OSS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带来的价值。

李理[4](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赵建良[5](2009)在《电信运营商开展电子商务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大势所趋,电子商务必然会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本文通过介绍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相关内容,阐述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相互关系。结合电信运营商实际和现状分析,探讨通信运营商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模式。寻找运营商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切入点和机会,为运营商实施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通过论证说明通信运营商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征途中将大有可为。

刘峰[6](2009)在《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研究 ——以海南省电信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社会当前正面临着重大的双重转型:一方面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一方面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中国电信作为我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和信息化业务提供商,必将承担起我国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任。但是随着我国电信产业的不断演变、重组,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复杂化,中国电信现有的传统业务已不能支撑其继续快速发展,再加上技术与网络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电信不仅面临着来自传统电信运营商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且还受到非传统竞争对手如苹果、谷歌、微软等企业的挑战和冲击。为很好的应对这种局面,中国电信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大力发展信息化业务。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在对中国电信所处环境及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在本文中,选取了中国电信海南公司为例对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进行研究。文中,首先从社会发展、产业演进以及技术发展和融合的角度,对中国电信所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尤其是其“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进而对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信息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我国信息化业务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这也为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撑。海南电信是海南省最大的综合信息业务提供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先进成果,本文也对此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其主要竞争对手海南移动的信息化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外优秀电信运营商信息化业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信息化理论成果,探索出适合中国电信未来信息化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提出未来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视图、信息化业务发展突破口、信息化业务发展路径以及未来信息化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防范,以期对中国电信尤其是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陈国洲[7](2008)在《构建佛山电信信息化体制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如何进行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构建工作,对于佛山电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电信这样的转型过程中的传统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信息化时代对业生产管理、企业决策管理、企业管理手段的冲击、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巨大的冲击。转型并不单单是业务的转型,也是企业组织的转型。近年来,佛山电信的企业信息化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佛山电信所处的经济环境,回顾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构建过程,其核心的构建过程是业务支撑系统BSS的建设以及IT内控的流程管理。将会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明白企业将来面临的挑战。从管理流程重组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佛山电信信息化构建过程的总体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佛山实际,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为重点,包含计费系统和自服务系统的建设过程,研究今后几年在全业务运营的条件下,佛山电信信息化构建过程的策略。以组织机构调整的实例作为论据,论述佛山电信在信息化构建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刘旭[8](2007)在《淮北电信转型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的竞争在日趋激烈,同时,伴随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更新,当前电信服务的内涵己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电话为代表的传统通信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T行业乃至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传播行业,无论是从所提供的服务方面,还是承载服务的网络方面,其融合速度均日益加快,通信业正处在更新换代的重大转型期。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洞察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把握发展机遇,各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向新型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战略转型。在2005年,中国电信就提出了要促进中国电信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这不仅意味着企业业务发展重心的转变,而且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信息化作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和九大战略之一,是支撑中国电信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转型的技术和先导,企业信息化能否适应转型的需要,将对中国电信企业顺利实现成功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发现并解决企业信息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全面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迎接国内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谋求长远稳定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电信运营商倍加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依据和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采取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的研究思路,对目前国内运营商的战略转型问题,进行系统的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找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因素变化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引出企业转型战略下,国内外电信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并结合淮北电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寻找差距,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参照国际电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功实践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演进思路,构建了符合战略转型的技术构架,制定淮北电信MBOSS系统的具体建设规划。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不但能解决转型时期淮北电信分公司目前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还能探索出一条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助力于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增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王静[9](2007)在《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文中指出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用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电信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探索电信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目前电信企业的实际出发,主要分析了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模式的选择和创新等问题,并以广东电信的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实例,深入分析该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若干问题。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电信行业的特点,包括:电信行业的构成、行业特征和发展历史;另外还对电信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对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选择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另外还分析了在模式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和模式创新等问题。第五章以广东电信目前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实例,对企业目前进行的战略转型、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创新以及在推进精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牟海刚[10](2007)在《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和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国内电信企业的相继上市,国际电信企业的不断进入,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未来电信运营商取胜的法则不再是电信资源,而将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以IT技术支持的管理能力。因此企业信息化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是国内各电信企业的必然选择。论文针对黑龙江网通公司的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企业目前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网通公司的信息化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运用SWOT方法对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分析评价,提出了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构建了黑龙江网通公司合理的信息化发展工作架构,并提出了黑龙江网通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具体实施的策略和计划。通过对黑龙江网通公司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可以帮助黑龙江网通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使企业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及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与管控模式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型企业
        2.1.2 大型企业管控模式
        2.1.3 大型企业信息结构
    2.2 大型企业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2.1 大型企业特征
        2.2.2 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3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与管控模式类型关系
        2.3.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类型
        2.3.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与管控模式类型关系
    2.4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现状
    2.5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类型选择与演变趋势
        2.5.1 影响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类型选择的因素
        2.5.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演变趋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与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和管控模式关系分析
    3.1 企业信息化内涵与外延
        3.1.1 企业信息化内涵
        3.1.2 企业信息化外延
    3.2 大型企业信息化机理
        3.2.1 大型企业信息化过程涉及的信息技术
        3.2.2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控制过程
        3.2.3 信息系统对大型企业物质和能量资源的作用方式
        3.2.4 大型企业信息化产生的经济性效应和非经济性效应
    3.3 大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全面信息化企业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3.3.1 大型企业信息化现状
        3.3.2 全面信息化的大型企业特征
        3.3.3 大型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3.4 信息化对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与管控模式影响
        3.4.1 信息化对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的信息结构影响
        3.4.2 信息化对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管控模式的影响
    3.5 当前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功能欠佳原因探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功能分析与架构设计
    4.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4.1.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系统属性
        4.1.2 建立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模型
        4.1.3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优化分析
    4.2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功能分析
        4.2.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功能特征
        4.2.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
        4.2.3 信息化与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结构功能关系
    4.3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设计目标
    4.4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设计原则
        4.4.1 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4.4.2 群体智能协同决策原则
        4.4.3 基于数据驱动的原则
        4.4.4 集约化原则
        4.4.5 知识管理原则
    4.5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架构设计
        4.5.1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实现机理
        4.5.2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基本运行过程
        4.5.3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基本架构
        4.5.4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的构建过程
        4.5.5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运营保障支撑架构
        4.5.6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架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架构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架构服务组件化分析
        5.1.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服务组件化优势
        5.1.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服务组件划分
    5.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流程维度与结构有序度
        5.2.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流程维度
        5.2.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的结构有序度
    5.3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战略和业务变化需求类型与管理流程
        5.3.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战略和业务变化需求类型
        5.3.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业务运营架构战略和业务变化需求管理流程
    5.4 决策控制机制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4.1 决策控制机制一级服务组件构成
        5.4.2 决策控制机制二级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4.3 决策控制机制二级服务组件之间关系
    5.5 市场发展机制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5.1 市场发展机制一级服务组件构成
        5.5.2 市场发展机制二级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5.3 市场发展机制二级服务组件关系
    5.6 运营支撑机制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6.1 运营支撑机制一级服务组件构成
        5.6.2 运营支撑机制二级服务组件构成及功能
        5.6.3 运营支撑机制二级服务组件之间关系
    5.7 能力提供机制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7.1 能力提供机制一级服务组件构成
        5.7.2 能力提供机制二级服务组件构成及功能
        5.7.3 能力提供机制二级服务组件关系
    5.8 保障管理机制服务组件构成与功能
        5.8.1 保障管理机制一级服务组件构成
        5.8.2 保障管理机制二级组件构成及功能
        5.8.3 保障管理机制二级服务组件之间关系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模型研究
    6.1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内涵与外延
        6.1.1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内涵
        6.1.2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外延
    6.2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信息能力模型
    6.3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流程层面微观信息能力
        6.3.1 信息共享环境对大型企业部门间沟通方式的改变
        6.3.2 信息共享环境对大型企业运营流程拓扑结构的改变
        6.3.3 大型企业信息系统流程拓扑结构与信息同步和凝聚
        6.3.4 信息共享环境与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集成分层形式的变化
    6.4 信息系统集成与投资建设形成的大型企业宏观信息能力
        6.4.1 信息系统体系经济效率演变
        6.4.2 大型企业宏观信息能力全生产率要素指标分解
    6.5 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大型企业群决策信息能力
        6.5.1 谱聚类与HITS算法在多属性群决策理论中应用情况
        6.5.2 大型企业多属性群决策过程阶段划分与基本要素
        6.5.3 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谱聚类算法基本步骤及应用方式研究
        6.5.4 HITS算法存在问题及其改进
        6.5.5 基于谱聚类与改进HITS算法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运营保障支撑架构内容及运行机制实现
    7.1 大型企业IT战略模式选择
    7.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数据保障支撑
        7.2.1 大型企业信息资源治理原则
        7.2.2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数据保障支撑内容与设计原则
        7.2.3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数据支撑保障数据类型
        7.2.4 大型企业主数据
        7.2.5 大型企业元数据
        7.2.6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信息结构
        7.2.7 大数据分析方式的构建
    7.3 基于SaaS模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应用系统保障支撑
        7.3.1 IT应用系统支撑保障支撑功能设计与评价标准
        7.3.2 基于SOA服务组件的IT应用系统支撑保障支撑模式
        7.3.3 SOA服务组件生存周期
        7.3.4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应用系统保障支撑知识管理模式
        7.3.5 建立基于SaaS模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应用系统保障支撑
    7.4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技术平台保障支撑
        7.4.1 大型企业运行机制技术平台的组成
        7.4.2 基于云计算PaaS模式的服务器系统平台设计
        7.4.3 基于云计算IaaS模式的基础设施平台设计
    7.5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IT保障支撑整体集成架构
    7.6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的实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8.1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运行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1 背景
        8.1.2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运行机制总体架构
        8.1.3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决策控制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4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市场发展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5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运营支撑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6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能力提供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7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保障管理机制实现过程与效果
        8.1.8 实证研究结论
    8.2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信息能力实证分析
        8.2.1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微观信息能力实证分析
        8.2.2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联通宏观信息能力实证分析
        8.2.3 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中国联通决策信息能力实证分析
        8.2.4 实证研究结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
        1.2.2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需求分析
    2.1 湖南电信公司现状
        2.1.1 公司概况
        2.1.2 公司的组织与文化
        2.1.3 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2.2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2.1 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
        2.2.2 公司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3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2.3.1 公司业务系统整合的需求
        2.3.2 公司信息系统与业务管理融合的需求
        2.3.3 公司信息平台的需求
第3章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方案
    3.1 湖南电信信息化规划目标及方案架构
        3.1.1 公司信息化规划目标
        3.1.2 公司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3.1.3 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架构
    3.2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关联分析与整合
        3.2.1 公司信息系统间关联分析
        3.2.2 公司客服系统和BOSS系统整合
        3.2.3 公司信息网管支撑系统整合
        3.2.4 公司数据库资源整合
    3.3 湖南电信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3.3.1 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
        3.3.2 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设计
    3.4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建设
第4章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的实施
    4.1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实施计划
        4.1.1 信息化规划实施计划
        4.1.2 信息化规划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
    4.2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1 确定归口管理部门
        4.2.2 建立IT支撑体系
        4.2.3 沟通计划
        4.2.4 信息技术人员能力发展计划
        4.2.5 全员参与及分工协作
    4.3 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实施预期效益分析
        4.3.1 社会效益
        4.3.2 济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运营支撑系统(OSS)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战略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 章节结构
2 概述
    2.1 企业信息化理论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3 运营支撑系统(OSS)介绍
        2.3.1 OSS的定义
        2.3.2 OSS的特征
        2.3.3 OSS的主要功能模块
        2.3.4 OSS的系统功能
        2.3.5 OSS相关规范组织和规范标准
3 中国电信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概述
    3.2 中国三大运营商的OSS基本情况
        3.2.1 中国电信
        3.2.2 中国移动
        3.2.3 中国联通
    3.3 国内竞争环境分析
        3.3.1 用户及业务趋势分析
        3.3.2 用户对电信服务质量的新要求
        3.3.3 多运营商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3.4 中国电信自身转型需求
    3.5 中国电信内部管理要求
4 OSS在中国电信信息化中的必要性分析
    4.1 中国电信战略目标
    4.2 信息化战略目标
    4.3 国际领先运营商OSS建设对信息化战略的提升
    4.4 中国电信信息化总体成果
5 内蒙古电信OSS实施案例
    5.1 内蒙古电信简介
    5.2 内蒙古电信OSS建设现状分析和面临的问题
        5.2.1 研究分析方法
        5.2.2 OSS系统建设现状
        5.2.3 OSS系统能力评估办法
    5.3 OSS实施策略
    5.4 OSS建设对内蒙古电信信息化的提升
        5.4.1 OSS系统能力提升情况
        5.4.2 OSS系统建设对内蒙古电信带来的价值
6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1.2.2 信息产业发展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1.2.4 信息网络建设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1.3 文献综述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问题和不足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2.1.1 信息基础技术
        2.1.2 信息系统技术
        2.1.3 信息应用技术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2.2.1 信息基础技术
        2.2.2 信息系统技术
        2.2.3 信息应用技术
    2.3 美日两国比较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3.1.1 推动要素
        3.1.2 发展
        3.1.3 IT外包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3.2.1 发展背景
        3.2.2 发展情况
        3.2.3 IT外包
    3.3 美日两国比较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4.1.1 企业信息化
        4.1.2 电子商务
        4.1.3 政府信息化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1.5 教育信息化
        4.1.6 农业信息化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4.2.1 企业信息化
        4.2.2 电子商务
        4.2.3 政府信息化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2.5 教育信息化
        4.2.6 农业信息化
    4.3 美日两国比较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1.1 信息资源管理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2.1 信息资源管理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3 美日两国比较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3 美日两国比较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7.1.2 IT人才引进
        7.1.3 人才激励机制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IT人才引进
        7.2.3 人才激励机制
    7.3 美日两国比较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8.2.4 u-Japan战略
        8.2.5 IT新改革战略
    8.3 美日两国比较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10 理论思考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后记

(5)电信运营商开展电子商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1.1.2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1.3 电信行业掌握着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
        1.1.4 电信行业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理论和关系分析
    2.1 我国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概述
        2.1.1 企业信息化
        2.1.2 电子商务
    2.2 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2.2.1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性的潮流和趋势
        2.2.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彼此相互依存
第三章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3.1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诱人
    3.2 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3.2.1 电子商务的搜索功能问题
        3.2.2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3.2.3 电子商务管理的问题
        3.2.4 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3.2.5 电子商务的标准问题
        3.2.6 电子商务的费用支出问题
        3.2.7 电子商务的合同法律问题
    3.3 推动电子商务的主要措施
        3.3.1 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
        3.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4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3.4.1 纵深化趋势
        3.4.2 个性化趋势
        3.4.3 专业化趋势
        3.4.4 国际化趋势
        3.4.5 区域化优势
        3.4.6 融合化趋势
第四章 电信业电子商务市场环境的优劣势分析
    4.1 外部机会
        4.1.1 政策支持
        4.1.2 需求旺盛
        4.1.3 市场缺乏整合
    4.2 外部威胁
        4.2.1 政策法规
        4.2.2 市场的风险
        4.2.3 商业信用
    4.3 内部优势
        4.3.1 竞争态势
        4.3.2 企业形象
        4.3.3 人力资源
        4.3.4 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势
    4.4 内部劣势
        4.4.1 管理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4.4.2 电信运营商产权问题
        4.4.3 完善电信运营企业治理机制
第五章 电信运营商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
    5.1 产品
        5.1.1 两大电信运营商产品比较
        5.1.2 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5.2 服务
        5.2.1 服务拓展市场
        5.2.2 量化服务是运营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础
    5.3 运营商整合信息产业链
        5.3.1 业务切入点应主要以电子商务作为突破口
    5.4 国外通信运营商在电子商务应用案例启示
        5.4.1 Concert公司电子商务失败教训
        5.4.2 日本NTT:以3G商用为切入点专注电子支付
        5.4.3 美国TELLME公司的成功
        5.4.4 韩国KT:专门、专业、专一
    5.5 增值业务的融合创新将促进电信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5.6 通信电子商务模式
        5.6.1 网上营业厅
        5.6.2 构建电子商务综合应用平台
        5.6.3 网上信息服务
        5.6.4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服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研究 ——以海南省电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1.1.2 社会信息化需求日益专业化、多元化
        1.1.3 技术与网络融合以及产业融合为电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1.1.4 中国电信企业的转型
    1.2 电信企业信息化业务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创新
第二章 信息化理论研究
    2.1 信息化理论介绍
        2.1.1 “信息技术范式”
        2.1.2 “信息量范式”
        2.1.3 “信息经济范式”
        2.1.4 “社会学范式”
    2.2 信息化理论的发展阶段
    2.3 我国信息化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信息化产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信息化的特点
    3.2 中国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3.3 我国信息化未来发展重点
第四章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现状
    4.1 中国电信转型战略浅析
        4.1.1 中国电信“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内涵界定
        4.1.2 中国电信“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的必然性
    4.2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介绍
        4.2.1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历程
        4.2.2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的发展现状
    4.3 海南电信主要竞争对手信息化业务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 中国电信海南公司信息化业务发展
    5.1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模式探析
        5.1.1 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的本质
        5.1.2 国外电信运营商信息化业务发展模式
        5.1.3 电信运营商信息化业务发展模式
    5.2 海南电信ICTS 研究
    5.3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视图
    5.4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路径选择
    5.5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突破口
    5.6 海南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风险防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词

(7)构建佛山电信信息化体制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构建的现状分析
    2.1 信息技术对传统电信企业管理的冲击
    2.2 佛山电信的企业信息化已经取得的成绩
    2.3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构建的分析和实证
    3.1 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信息化进程简介
    3.2 佛山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构建过程分析
    3.3 佛山电信的IT流程管理
4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构建策略
    4.1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策略
    4.2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生产管理流程构建
    4.3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综合管理流程构建
    4.4 佛山电信管理流程重组实施的基本原则
5 佛山电信IT支撑系统构建的研究
    5.1 移动IT的建设的总体架构
    5.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
    5.3 计费系统的建设
    5.4 自服务系统和统一充值平台的建设
6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人力资源体制建设和架构调整
    6.1 佛山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人才培养
    6.2 佛山电信机构调整优化的设计思路
    6.3 佛山电信市场运营部门的设置
    6.4 佛山电信网络运营支撑部门的设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佛山电信新IBSS的上线过程分析
附录B 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淮北电信转型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淮北电信公司状况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架构安排
第二章 淮北电信战略转型策略
    §2-1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必然性
    §2-2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目标和内涵
    §2-3 淮北电信战略转型策略
    §2-4 淮北电信企业环境分析
    §2-5 淮北电信战略转型的具体途径
    §2-6 淮北电信战略转型的支撑措施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淮北电信转型的主要影响
    §3-1 企业信息化简述
    §3-2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淮北电信转型的主要影响
第四章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4-1 国内主要转型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4-2 国外主要转型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第五章 淮北电信企业信息化现状与主要问题
    §5-1 淮北电信企业信息化现状
    §5-2 淮北电信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淮北电信转型期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6-1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
    §6-2 淮北电信转型期间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6-3 淮北电信MBOSS信息化系统建设具体规划
    §6-4 转型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调整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
致谢

(9)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概述
    1.1 企业信息化及其意义
    1.2 国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
    1.3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
2 电信行业特点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2.1 电信行业的特点分析
        2.1.1 电信行业的构成
        2.1.2 电信行业的特征
        2.1.3 电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2.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3.1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3.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
    3.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趋势分析
4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4.1 企业环境分析和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4.2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4.3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创新
5 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概述
    5.2 战略转型与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
    5.3 精确管理与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
    5.4 广东电信信息化发展模式效果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1.1 战略与战略管理
        2.1.2 战略管理规律和特点
        2.1.3 战略管理过程
    2.2 企业信息化战略理论
        2.2.1 信息化概述
        2.2.2 企业信息化战略内容
        2.2.3 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3.1 黑龙江网通公司概述
    3.2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3.2.1 信息化建设预备期
        3.2.2 信息化建设初期
        3.2.3 信息化建设中期
    3.3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
        3.3.1 业务发展现状
        3.3.2 信息化发展现状
    3.4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环境
    4.1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市场环境
        4.1.3 竞争环境
    4.2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4.3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
        4.3.1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机会
        4.3.2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威胁
        4.3.3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优势
        4.3.4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劣势
    4.4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5.1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指导思想
    5.2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原则
    5.3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和保障
    6.1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战略实施原则
    6.2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6.2.1 信息化工作系统架构
        6.2.2 数据策略
        6.2.3 应用系统边界划分和功能模块设计
        6.2.4 应用系统间接口关系
    6.3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实施保障
        6.3.1 重点项目的确定
        6.3.2 重点项目的建设次序及时间安排
        6.3.3 现有信息系统的整合思路
    6.4 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07年实施规划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运行机制研究[D]. 屈玉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2]湖南电信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D]. 刘晓芳. 湖南大学, 2014(12)
  • [3]运营支撑系统(OSS)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中的战略地位[D]. 殷宏宇. 复旦大学, 2010(02)
  •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电信运营商开展电子商务的思考[D]. 赵建良.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4)
  • [6]中国电信信息化业务发展研究 ——以海南省电信为例[D]. 刘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7]构建佛山电信信息化体制的实证研究[D]. 陈国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8]淮北电信转型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D]. 刘旭.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9]电信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探讨[D]. 王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10]黑龙江网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牟海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