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用无线通讯中天线的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0)在《基于无人机集群涌现模型的警务指挥与战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警用无人机集群作为一种丰富警用无人机应用、挖掘警用无人机潜力的前沿理念和技术手段,能够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的技术、功能优势,打通目前单架警用无人机在警务指挥与战术的应用中存在的信息数据流转过程中的前、中、后端信息融合的壁垒,构建基于警用无人机集群平台的高效、实时、联动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实现警用无人机集群的警务指挥与战术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从公安工作对警用无人机集群的基础需求出发,充分论述了警用无人机集群能够有效提升警用无人机的利用率,提升基层公安机关的空中执法力量。将警用无人机集群作为警务指挥的空中信息枢纽,能够有效压缩指挥层级,提升指挥效率。在警务战术中应用警用无人机集群,使警察具备了从空中远距离发起监测、打击的能力,降低了警察直面激烈对抗的风险,以尽可能小的执法代价获得胜利。其次,将警用无人机集群这一综合性技术问题进行关键问题分解,从硬件平台基础、主要支撑技术两方面分别研究,对各系统组成和重要支撑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子问题研究。其中,重点对形成警用无人机集群的集群管理与控制技术、集群自主编队飞行能力构建、集群态势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集群智能自组网技术、无人机集群涌现机理研究五个关键子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相应解决方案。最后,从警用无人机集群的系统组成和架构、自主协同决策能力构建、基本工作流程三个方面对实现警用无人机集群应用的相关机制和流程进行论述。结合公安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基于警用无人机集群的涌现性,提出警用无人机集群在警务指挥、警务战术中的应用创新,总结出发挥警用无人机集群优势的警务工作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纪恂[2](2020)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整体环境保持稳定和谐的要求日益突出,各级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大规模社会群体聚集事件、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快速处置成为的重要工作。传统的语音调度指挥已渐渐不能满足处突维稳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求各重点行业之间,如公安、消防、武警甚至军队的协同调度、统一指挥;另一方面指挥中心对事发现场的视频图像及时传输也提出了要求;同时,国内各大中城市密布的“天眼”系统提供的海量数据如何在公安等行业的实现更为广泛的使用,也是“智慧城市”具体实现的重要条件。上述需求的提出对通信网络的多制式兼容性、远距离视频图像传输、海量数据快速检索等具体的技术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阐明了技术接受模型的概念、测量、研究,以及4P营销和关系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等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及YN通讯公司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利用PEST和五力模型对专网无线通信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从经济指标、业务发展、人力资源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对YN通讯公司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YN通讯公司的营销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本文对专网无线通信终端使用意图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形成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及全面统计分析,研究认为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胜任力、感知娱乐均对警务人员通讯设备使用意图有正效应,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胜任力、感知娱乐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前述对行业、公司和用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提升方案。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首先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计划,然后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四个维度等方面提出了警务系统智能有用化、终端设备整合易用化、终端功能升级胜任化和App使用情绪积极化等营销策略,并阐述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方面将技术接受模型这一成熟的模型成功应用到专网无线通信这一新的应用领域,并与营销策略相结合;二是实践方面利用各种管理研究工具对专网通信行业、YN通讯公司、终端用户需求及使用意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了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提升方案,实为在实践领域对YN通讯公司未来发展作出的一大贡献。
曹琦[3](2019)在《无人农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精准农业”的实施,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精准农业的必要选择。通过在传统的液压驱动执行机构上加入传感器和控制器,利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精确定位农机实时位置,从而实现无人农机的自动驾驶功能。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水平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RTK-GPS导航定位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控制系统,具体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无人农机的研究现状及导航定位方法和路径跟踪控制的发展现状。(2)其次介绍了无人农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机械改造及电路设计。本设计以天津铁牛拖拉机为原型,通过对其进行机电改造,形成无人农机实验平台。下位机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通过无线数传模块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以及RTK-GPS与控制器之间的通讯,从而通过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对农机执行机构进行无人化实时控制。(3)分析了无人农机自动导航控制算法,结合无人农机实际工作特性分别提出了角度环模糊PID控制算法和速度环增量PID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可行性。(4)最后介绍了无人农机在模拟道路上的实验,阐述了作业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经过实验验证,当农机速度为0.55m/s,直线路径跟踪最大误差4.09cm,平均误差2.20cm,大直径圆形路径跟踪最大误差20.67cm,平均误差8.34cm,连续小直径转弯路径跟踪最大误差23.14cm,平均误差7.38cm,均满足作业要求,证明了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罗春浩[4](2019)在《链式相机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铁路、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长期服役过程中,由于受到外载荷的作用这些工程结构可能会发生沉降,产生安全隐患。目前路基沉降检测一般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测量精度较低、无法实现连续检测的缺点。本课题旨在研制一款基于链式相机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系统,实现道路、桥梁等工程结构非接触、高精度、快速沉降检测。针对道路、桥梁等大尺度工程结构特征,基于链式相机网络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方法,能够实现长跨度、高精度、快速、多点长时间沉降检测需求。建立链式网络结构的沉降检测模型,提出模型的假设和约束条件,推导链式结构中所有检测点沉降位移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验证了链式相机网络结构实现路基沉降检测的可行性。本文研制出一套基于链式相机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系统,检测系统是由沉降观测基站,无线AP基站和图像数据处理中心三部分组成。沉降观测基站硬件采用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基于Linux系统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光标志点图像的同步采集;无线AP基站作用是为沉降检测系统构建WiFi无线网络环境;图像数据处理中心软件设计使用Qt多线程技术实现与所有观测基站实时通讯功能,结合OpenCV开源视觉库设计标志点坐标亚像素定位程序,最终计算出待测区域的沉降位移变化。在实验室中的光学隔振平台上进行了沉降检测模拟实验,通过手动精密位移台给定检测节点沉降位移的方式,计算得出检测节点的沉降位移值与设定沉降值之间误差小于0.015mm,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与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检测系统在户外环境的实际检测效果,本文分别以校园公路和南京长江大桥为检测对象,进行了两次实地沉降检测实验。沉降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系统能够完成对道路和桥梁表面进行较高精度、多点持续沉降检测功能,验证了路基沉降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王金鑫[5](2019)在《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散货港口之一。集群调度通信作为秦皇岛港运营中不能缺少的通信方式,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具有较高质量的专业级通信对于港口获取良好的经济收益非常重要。秦皇岛港现有的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由于港口用户饱和、系统设备老化、维护成本增大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秦皇岛港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在综合分析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的特点及需求后,比较分析多种系统设备,对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开展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集群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等相关概念,并且分析了秦皇岛港已有模拟集群系统的缺点和秦皇岛港集群通信环境的特点。其次,对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对秦皇岛港的系统网络进行设计,对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进行总体方案制定;以及分析所设计的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的优势。再次,对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具体功能设计进行了描述。包括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及硬件分析,以及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软件功能的分析与设计。最后,对本文设计的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设计系统未来升级和扩容总体方案。
余文彬[6](2019)在《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OA定位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其主要的监测系统。在这些应用中,位置都是最基本的上下文信息。大量的定位算法已被提出用于解决节点定位问题,这些算法的定位精度依赖于锚节点的密度。而锚节点的成本远高于普通节点,若采用静态方式部署锚节点,无论是锚节点数量增多带来硬件与能耗的成本,还是锚节点部署的成本,都将急剧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备高精度实时定位能力与自主飞行能力的无人飞行器作为移动锚节点,利用其六自由度运动能力在三维空间中投放大量的虚拟锚节点,有效解决锚节点的硬件成本与部署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定向天线辐射特性的AOA定位方法,避免了射频信号非规则传播引起的测距误差影响,并解决了天线的辐射模型偏差和安装误差问题,有效提升了定位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验证定位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四旋翼无人自主飞行器和无线传感器节点两个部分。(2)针对现有的大部分四旋翼控制系统设计时未能考虑不确定性影响,本文将四旋翼飞行器动态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并且针对四旋翼动力系统升力性能的理论计算十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旋翼动力系统升力性能测试装置。应用此装置,降低了动力系统建模的难度。(3)根据(2)中不确定性的量化结果,使用定量反馈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4)在研究(1)、(2)、(3)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OA定位算法,该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四旋翼飞行器带动定向天线在空中进行360°旋转,边旋转边广播数据包,得益于定向天线狭窄的垂直辐射特性,定向天线在旋转广播数据包的过程中,当定向天线最大辐射功率方向指向未知节点时,未知节点能够获取最大信号强度的数据包,根据此数据包的数据和定位算法未知节点能够完成自身位置计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本算法能够降低射频信号非规则传播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李海林[7](2019)在《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挤压,地震灾害频繁,给我国造成巨大的财政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害发生过后,快速准确定位地震废墟被困人员位置是灾后救援的首要任务。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协同探测技术是解决灾后大面积废墟被困人员快速检测与定位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单次探测就可以覆盖大面积废墟,快速检测地震废墟下是否存在被困人员。然而在整个探测过程中,如何高效、可靠的实现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数据采集传输是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协同生命探测技术的技术难点之一。为解决该技术难点,本文采用低功耗RF芯片(NRF24L01P),结合生命探测雷达设计了一套分布式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成功将多个生命探测雷达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链路传输到上位机,同时上位机也能够通过无线链路控制每个生命探测雷达的工作状态。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比分析不同生命探测雷达技术,确定采用超宽带步进变频雷达搭建分布式生命探测系统,并提出了分布式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发射端转接板、无线模块、接收端转接板硬件电路设计。分模块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硬件选型、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各电路板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然后对所设计的无线模块的通信距离进行了理论验证。3.在系统的硬件电路基础上,分模块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在FPGA上完成生命探测雷达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发射端程序设计,并对所设计程序进行了仿真验证;在STC单片机上完成了一对多的无线通信程序、W5500驱动程序设计,并设计了TDMA模式的无线通信协议,解决多个雷达节点数据传输干扰问题。4.将编写的程序下载到对应电路板上进行单板调试,并单独对无线模块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搭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系统联调,成功采集到多个雷达节点的数据。最后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思路。本文针对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系统,设计了一套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解决了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协同探测技术的多点数据传输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协同探测技术研究,对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硬件设计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匡书池[8](2019)在《基于4G的OBD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现如今,汽车作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已逐渐从高档消费品转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安全、绿色、便捷、智能化的出行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也是不断颁布、实行日益严格的法规来控制机动车的排放量。OBD作为实时监控汽车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系统运行工作状态的车载诊断系统,早在2005年就被我国强制性地纳入了法规中。为了更大程度地拓展OBD的功能,本文基于OBD-Ⅱ、4G无线通信技术和Android手机客户端,研究并设计了车辆OBD远程监控系统。本文构建的OBD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车载终端和由服务器、手机客户端组成的远程监控平台两个部分。其中车载终端采用STC15W4K58S4作为主控芯片,通过OBD解析模块QBD66和GPS模块NEO-7N实时采集车辆的行驶数据、排放相关传感器数据、故障信息和定位信息等。然后通过有人公司的4G模块USR-LTE-7S4将封装好的数据,以TCP透明传输的方式上传至远程服务器,并保存在Bmob云数据库中。自主开发的Android手机客户端App通过网络访问云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实现可视化,使用户能实时、远程、直观地查看到车辆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最后基于OBD模拟器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实现了行车数据和排放相关传感器数据的获取、故障码检测、车辆定位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车载终端各功能模块选取合理,协同工作正常,远程传输可靠,手机端App能准确地读取并显示车辆数据及位置信息,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臧桐[9](2018)在《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在电子通信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警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原有的模拟同播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步体现,如技术落后、设备开始老化、频率利用率低、网络容量小、系统功能不全面等问题已使网络不能适应当前各部门对新业务的需求,因此研究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迫在眉睫。本文基于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通信理论,研究了海南省公安厅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方案以及网络规划方案,在警用数字集群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支撑。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阐述了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及理论基础,从模拟集群通信着手,逐渐演变到数字集群通信,而警用数字集群通信则是其中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应用方式。2、分析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需求指标与系统需求功能。根据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功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达成的各项技术指标,从而为下面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的搭建做了良好的铺垫。3、构建了警用数字集群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在全国采用四级拓扑的网络架构。而海南省作为中国一个省份,并且属于台风多发地区,所以在海南省内采用二级拓扑结构。为了增强系统容灾能力,采取冗余备份与故障弱化的处理方式。系统的交换中心,警用数字集群基站,调度子系统,警用数字集群终端这四大网元在拓扑结构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在对海南全省各区域进行话务量建模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各基站载波资源配置;根据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频率规划原则,对海南全省各区域的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最终的全省频率规划方案,使得后期建成的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最大程度发挥性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陈涛[10](2018)在《PDT数字集群基站RRU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警用数字集群(Police Digital Trunking,PDT)是我国用于公共安全或者专业集群通信领域中的一种专用无线通信标准。该通信标准是由国家公安部牵头,海能达主导,联合国内主要无线专网通信厂家,针对中国国情和应用特点而制定的一种覆盖广、效率高、灵活性强的无线集群标准。本文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字多载波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完成了其接收和发射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和传统专网基站系统相比,该方案能有效降低基站设备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具备更加灵活的形态,易于扩展和维护。在接收端提升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提高了上行覆盖能力,解决了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动态监测上行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当前无线环境进行建模,使当前射频电路的链路方案更加适合当前无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改善多载波接收链路接收动态范围不够大的问题,采用比较经济的办法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在发射端采用预失真和Doherty功放的架构实现多载波发射,在保证线性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在同一发射链路产生多载波信号,并且综合效率达到35%以上。采用该实现方式,载频间隔可以设置更近,这样也间接提升了频谱利用率。同时该方案解决了在载频合路上受限于窄带腔体合路器的约束,能够有效降低功率放大器到天线的插损,在同等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显着提升系统的射频发射效率。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载波数字集群RRU,符合无线通信系统朝着小型化、灵活化、高速化、光纤化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未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加清晰的验证了多载波数字集群收发射链路架构的可实现性和优越性,随着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研究突破更多技术难题,多载波数字集群系统具备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警用无线通讯中天线的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用无线通讯中天线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人机集群涌现模型的警务指挥与战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础概念界定 |
1.2.1 警务指挥 |
1.2.2 警务战术 |
1.2.3 警用无人机 |
1.2.4 无人机集群涌现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2 警务指挥与战术对无人机集群的需求分析 |
2.1 警务工作对警用无人机的需求分析 |
2.2 警用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发展需求 |
2.3 警务指挥与战术对无人机集群的应用需求分析 |
3 警用无人机集群系统概述 |
3.1 警用无人机集群搭载平台研究 |
3.2 警用无人机集群通信系统研究 |
3.3 警用无人机集群飞控系统研究 |
3.4 警用无人机集群导航系统的选择及应用 |
3.5 警用无人机的探测感知系统研究 |
4 警用无人机集群应用的关键技术与工作机理 |
4.1 大规模警用无人机集群管理与控制技术 |
4.1.1 大规模警用无人机集群管理与控制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
4.1.2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警用无人机集群管理与控制 |
4.1.2.1 警用无人机集群管理与控制体系结构研究 |
4.1.2.2 任务空域态势评估体系 |
4.1.2.3 警用无人机集群空域的使用规划与调度 |
4.1.2.4 警用无人机集群空域冲突检测与消解方案 |
4.1.2.5 人有限干预下的警用无人机集群管理与控制技术 |
4.2 警用无人机集群自主编队飞行能力构建 |
4.2.1 实现警用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 |
4.2.2 实现警用无人机集群感知与规避的主要技术方法 |
4.2.3 警用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运动控制流程 |
4.3 警用无人机集群态势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 |
4.3.1 警用无人机集群态势感知与数据融合的应用意义 |
4.3.2 实现警用无人机集群态势评估的技术发展能力构建 |
4.4 警用无人机集群智能自组网技术 |
4.4.1 警用无人机集群智能自组网技术概述 |
4.4.2 警用无人机集群智能自组网技术方法研究 |
4.4.2.1 智能通信资源分配系统 |
4.4.2.2 分布式控制的警用无人机集群信息交互系统 |
4.5 警用无人机集群涌现机理研究 |
4.5.1 警用无人机集群涌现性的发生原理 |
4.5.2 警用无人机集群能力涌现的评定原则 |
5 警用无人机集群的制度建构与应用创新 |
5.1 警用无人机集群的系统组成及架构 |
5.2 警用无人机集群的自主协同决策能力构建 |
5.3 警用无人机集群的基本工作流程 |
5.3.1 警用无人机集群的工作依据及基本原则 |
5.3.2 警用无人机集群工作流程研究 |
5.4 无人机集群在警务指挥与战术中的应用创新 |
5.4.1 无人机集群在警务指挥中的应用创新 |
5.4.2 无人机集群在警务战术中的应用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文献检索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贡献 |
1.5 论文写作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技术接受模型 |
2.1.1 技术接受模型的概念及研究 |
2.1.2 技术接受模型的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 |
2.1.3 技术接受模型在其它科技领域的研究 |
2.2 营销策略 |
2.2.1 4P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 |
2.2.2 关系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 |
第三章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及YN通讯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PEST分析 |
3.1.1 政治分析 |
3.1.2 经济分析 |
3.1.3 社会分析 |
3.1.4 技术分析 |
3.2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3 YN通讯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3.1 公司简介 |
3.3.2 经济指标 |
3.3.3 主营业务 |
3.3.4 人力资源 |
3.3.5 企业文化 |
3.4 YN通讯公司营销结构现状分析 |
3.4.1 产品 |
3.4.2 价格 |
3.4.3 渠道 |
3.4.4 促销 |
第四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使用意图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感知有用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2 感知易用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3 感知胜任力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4 感知娱乐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5 研究模型 |
4.2 问卷设计 |
4.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均值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分析 |
4.4.4 相关性分析 |
4.4.5 回归分析 |
4.4.6 小结 |
4.5 存在问题 |
4.5.1 警务系统智能程度不高影响感知有用 |
4.5.2 警务终端设备分散影响感知易用 |
4.5.3 警务终端设备功能落后影响感知胜任力 |
4.5.4 警务终端设备拓展性差影响感知娱乐 |
第五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方案 |
5.1 战略重定位与发展计划 |
5.1.1 战略重定位 |
5.1.2 发展计划 |
5.2 营销策略 |
5.2.1 警务系统智能有用化 |
5.2.2 终端设备整合易用化 |
5.2.3 终端功能升级胜任化 |
5.2.4 App使用情绪积极化 |
5.3 保障措施 |
5.3.1 强化关系营销策略 |
5.3.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5.3.3 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
5.3.4 精益化生产管理 |
5.3.5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无人农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无人农机研究现状 |
1.3 无人农机自动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农机导航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农机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4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阶段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1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 |
2.2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3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2.3.1 控制电路的硬件组成 |
2.3.2 导航机构的硬件组成 |
2.3.3 执行机构的硬件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3.1 编程环境 |
3.2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设计 |
3.3 GNSS信号处理 |
3.3.1 基站坐标的获取 |
3.3.2 移动站数据的获取 |
3.3.3 数据格式 |
3.3.4 GPS数据采集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PID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 |
4.1 模糊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
4.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1 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变量 |
4.2.2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
4.2.3 制定模糊规则及决策 |
4.3 模糊PID控制算法仿真 |
4.3.1 被控对象模型建立 |
4.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实现与作业效果 |
5.1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 |
5.1.1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农机端环境 |
5.1.2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控制站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通讯测试 |
5.2.2 RTK-GPS数据接收测试 |
5.2.3 IMU数据接收测试 |
5.2.4 超声波数据接收测试 |
5.3 无人农机田间测试与数据分析 |
5.3.1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作业过程 |
5.3.2 无人农机控制系统的作业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4)链式相机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路基沉降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路基沉降检测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2.2 链式相机网络拓扑结构方案设计 |
2.2.1 链式相机网络结构组成 |
2.2.2 模型假设及约束条件 |
2.2.3 链式相机网络结构的沉降检测模型 |
2.3 时间同步方案设计 |
2.4 无线通讯方案设计 |
2.5 沉降观测基站方案设计 |
2.6 图像处理中心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沉降观测基站硬件设计 |
3.1 硬件器件选型 |
3.2 自发光标志点硬件设计 |
3.2.1 标志形状选择 |
3.2.2 标志点图案设计 |
3.3 嵌入式主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系统供电设计 |
3.3.2 USB拓展电路设计 |
3.3.3 HDMI接口设计 |
3.3.4 外存电路设计 |
3.3.5 主控电路板PCB设计 |
3.4 沉降观测基站机械组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降观测基站的软件设计 |
4.1 时间同步设计 |
4.1.1 GPS授时原理 |
4.1.2 GPS信号解析 |
4.1.3 GPS授时程序设计 |
4.1.4 GPS授时同步验证 |
4.2 无线数据传输软件设计 |
4.2.1 TCP/IP协议 |
4.2.2 Socket原理介绍 |
4.2.3 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
4.2.4 数据通讯实验 |
4.3 沉降观测基站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像数据处理中心软件设计 |
5.1 图像数据处理中心软件介绍 |
5.2 数据处理中通讯部分程序设计 |
5.2.1 多线程编程方式选择 |
5.2.2 多线程程序编程设计 |
5.3 圆形标志亚像素坐标提取程序设计 |
5.3.1 图像预处理 |
5.3.2 图像整像素边缘提取 |
5.3.3 圆形标志点的特征筛选 |
5.3.4 亚像素坐标提取 |
5.3.5 程序设计 |
5.4 链式结构沉降解算程序设计 |
5.4.1 链式结构解算算法 |
5.4.2 解算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路基沉降检测系统的应用实验 |
6.1 链式相机网络结构系统精度验证 |
6.1.1 实验测量结构搭建设计 |
6.1.2 实验过程设计 |
6.1.3 实验结果分析 |
6.2 道路沉降检测实验 |
6.2.1 静态噪声分析 |
6.2.2 沉降位移数据分析 |
6.3 桥梁沉降检测实验 |
6.3.1 沉降检测实验环境搭建 |
6.3.2 静态噪声分析 |
6.3.3 检测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5)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港口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况 |
2.1 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
2.2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
2.3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分析 |
2.3.1 已有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不足 |
2.3.2 秦皇岛港集群通信环境的特点 |
2.4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 |
2.4.1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标准选择 |
2.4.2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网络规划设计 |
3.2.1 秦皇岛港原有通信体系结构 |
3.2.2 秦皇岛港已有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
3.2.3 规划建设体系结构 |
3.3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总体方案 |
3.3.1 覆盖预测 |
3.3.2 信号盲区解决方案 |
3.3.3 频率间隔 |
3.3.4 用户容量估算和设计 |
3.3.5 单站集群功能的设计 |
3.3.6 网管终端图形化操作 |
3.3.7 互联互通功能 |
3.3.8 系统级录音方案 |
3.3.9 天线方案的设计 |
3.4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的优势 |
3.4.1 秦皇岛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配置及优势 |
3.4.2 集中控制式网络 |
3.4.3 全IP组网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具体功能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硬件设备设计 |
4.2.1 Dimetra IP交换机 |
4.2.2 网络管理终端 |
4.2.3 TETAR基站设备 |
4.2.4 MCC7500 调度台 |
4.2.5 录音系统 |
4.2.6 互联互通设备 |
4.2.7 天线系统 |
4.3 系统电源供电及接地要求 |
4.3.1 系统电源供电 |
4.3.2 系统接地要求 |
4.3.3 系统能耗 |
4.4 系统具体功能分析与设计 |
4.4.1 集群调度功能设计 |
4.4.2 网管功能设计 |
4.4.3 录音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后期扩容设计 |
5.1 引言 |
5.2 设备冗余配置及可靠性分析 |
5.2.1 设备冗余配置 |
5.2.2 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参数 |
5.2.3 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
5.3 系统功能调试 |
5.3.1 调试步骤的设计 |
5.3.2 基站场强测试与分析 |
5.4 系统未来升级和扩容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OA定位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
1.3 四旋翼飞行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 |
第2章 定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2.1 四旋翼飞行器系统设计 |
2.2 四旋翼飞行器自驾仪设计 |
2.2.1 自驾仪系统硬件设计 |
2.2.2 自驾仪系统软件设计 |
2.3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设计 |
2.3.1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硬件设计 |
2.3.2 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软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旋翼飞行器的动态模型及参数辨识 |
3.1 四旋翼飞行器的坐标系和姿态表示 |
3.2 旋转矩阵 |
3.2.1 旋转矩阵的定义 |
3.2.2 旋转矩阵与机体角速率的关系 |
3.3 四旋翼飞行器的刚体模型 |
3.3.1 运动学模型 |
3.3.2 动力学模型 |
3.3.3 控制模型 |
3.4 旋翼升力模型 |
3.4.1 多旋翼动力系统升力性能测试装置 |
3.4.2 旋翼升力性能系统辨识 |
3.5 基于重力场的动态模型 |
3.5.1 俯仰通道模型 |
3.5.2 横滚通道模型 |
3.5.3 垂向通道模型 |
3.5.4 航向通道模型 |
3.5.5 参数不确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
4.1 定量反馈基础理论 |
4.1.1 Nichols曲线 |
4.1.2 系统的性能分析 |
4.1.3 定量反馈思想 |
4.2 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概述 |
4.3 基于QFT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 |
4.4 飞行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OA定位算法 |
5.1 引言 |
5.2 定向天线辐射特性 |
5.3 信号到达角度(AOA) |
5.4 定位方法 |
5.4.1 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 |
5.4.2 传感器节点位置计算 |
5.5 误差分析 |
5.6 二次曲线拟合 |
5.7 仿真实验 |
5.8 飞行实验 |
5.8.1 实验步骤 |
5.8.2 性能评估 |
5.9 相关工作对比 |
5.10 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总体框图 |
2.3 生命探测雷达技术指标 |
2.4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实现 |
3.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3.2 发射链路硬件实现 |
3.3 无线模块硬件实现 |
3.3.1 无线收发芯片技术参数 |
3.3.2 RFX2401C技术参数 |
3.3.3 无线模块电路设计 |
3.3.4 无线模块天线选型 |
3.3.5 无线传输距离的计算 |
3.3.6 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
3.4 接收链路硬件实现 |
3.4.1 接收链路硬件总体设计 |
3.4.2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3.4.3 W5500 网口驱动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实现 |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生命探测雷达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2.2 发射端程序设计 |
4.2.3 接收端程序设计 |
4.3 无线传输通信协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5.1 系统模块调试 |
5.1.1 生命探测雷达调试 |
5.1.2 发射端转接板调试 |
5.1.3 无线模块调试 |
5.1.4 接收端转接板调试 |
5.2 无线模块通信能力测试 |
5.3 系统联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基于4G的OBD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尾气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车载诊断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OBD-Ⅱ相关技术介绍 |
2.1 OBD-Ⅱ系统概述 |
2.2 OBD-Ⅱ通信协议标准 |
2.3 OBD-Ⅱ标准诊断接口 |
2.4 OBD-Ⅱ诊断模式 |
2.5 OBD-Ⅱ故障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终端设计 |
3.1 主控芯片选型 |
3.2 OBD解析模块设计 |
3.3 GPS模块设计 |
3.3.1 模块硬件设计 |
3.3.2 GPS协议解析 |
3.4 4G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3.5 控制器软件开发 |
3.5.1 KeilμVision5 开发环境搭建 |
3.5.2 主控芯片控制程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开发 |
4.1 远程服务器程序开发 |
4.1.1 Eclipse开发环境介绍 |
4.1.2 服务器软件开发 |
4.1.3 服务器部署 |
4.2 云数据库设计 |
4.3 手机客户端开发 |
4.3.1 Android Studio介绍 |
4.3.2 用户登录界面 |
4.3.3 行车数据界面 |
4.3.4 传感器数据界面 |
4.3.5 故障检测界面 |
4.3.6 车辆定位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OBD解析模块测试 |
5.2 GPS定位模块测试 |
5.3 4G无线通信模块测试 |
5.4 手机客户端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2 指挥调度业务应用的需要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字集群系统理论基础 |
2.1 集群通信系统背景知识 |
2.1.1 集群通信系统概念 |
2.1.2 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
2.1.3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
2.2 集群通信系统原理 |
2.3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标准 |
2.3.1 警用数字集群简介 |
2.3.2 警用数字集群特点 |
2.3.3 警用数字集群通信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分析 |
3.1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技术需求 |
3.1.1 质量指标需求 |
3.2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功能 |
3.2.1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基本功能 |
3.2.2 补充业务功能 |
3.2.3 终端功能 |
3.2.4 互联互通 |
3.2.5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方案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1.1 全国网络架构 |
4.1.2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架构 |
4.1.3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拓扑 |
4.1.4 冗余备份与故障弱化 |
4.2 系统总体技术特点 |
4.3 系统主要网元 |
4.3.1 交换中心 |
4.3.2 PDT基站 |
4.3.3 调度子系统 |
4.3.4 PDT终端 |
4.4 运维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规划建设方案 |
5.1 基站建设思路 |
5.2 覆盖规划流程 |
5.3 基站覆盖能力预测 |
5.4 警用数字集群业务信道数 |
5.5 话务量模型 |
5.6 基站载波配置方法 |
5.7 基站载波具体配置 |
5.8 频率资源 |
5.9 频率复用通用要求 |
5.10 本系统频率规划原则 |
5.11 总体频率需求 |
5.11.1 类别分组 |
5.11.2 频率的配置 |
5.11.3 频率过渡 |
5.11.4 频率复用射频指标要求 |
5.11.5 本次建设系统频率规划 |
5.12 链路带宽要求 |
5.13 安全规划 |
5.13.1 鉴权、端到端加密系统 |
5.13.2 边界接入平台 |
5.1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PDT数字集群基站RRU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PDT射频性能规范 |
1.3.1 发射性能要求 |
1.3.2 接收性能要求 |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射链路的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多载波发射链路的整体架构 |
2.3 小信号电路设计 |
2.3.1 OIP3设计 |
2.3.2 噪声系数设计 |
2.4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2.5 反馈电路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收链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多载波接收链路的整体架构 |
3.3 接收射频电路设计 |
3.3.1 接收灵敏度及噪声系数 |
3.3.2 IIP3的设计要求 |
3.3.3 本振相噪设计要求 |
3.3.4 抗混叠滤波器设计 |
3.4 中频电路设计 |
3.4.1 嵌入式硬件设计 |
3.4.2 CPU设计 |
3.4.3 中频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发射链路的测试 |
4.3 接收链路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警用无线通讯中天线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人机集群涌现模型的警务指挥与战术应用研究[D]. 刘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2]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D]. 纪恂.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无人农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4]链式相机结构的路基沉降检测系统研究[D]. 罗春浩. 东南大学, 2019(06)
- [5]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D]. 王金鑫. 燕山大学, 2019(03)
- [6]基于无人自主飞行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OA定位系统[D]. 余文彬. 温州大学, 2019(01)
- [7]分布式生命探测雷达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 李海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4G的OBD远程监控系统设计[D]. 匡书池.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D]. 臧桐.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10]PDT数字集群基站RRU的设计与实现[D]. 陈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