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民工权益保障

印度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印度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磊[1](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王通[2](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完颜邓邓[3](2017)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实现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变,能够扩展公共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是借助新技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性选择。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对数字化设施设备的建设、公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培训以及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界定相关概念,阐释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促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及相关制度建设,调查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造成不均等的现实原因,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并提出其运行策略。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文化权益理论要求政府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服务过程应重视公众参与,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对公众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服务的利用率。依据公平正义理论,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需要首先建立制度,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服务中应将那些获取服务困难的群体作为重点,均等化是动态变化的、是相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职能,满足所有公民的数字文化需求,建立公民需求表达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2)在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及若干地方性数字文化项目的推动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水平与数字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与群体差距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本文运用所构建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不同地域、城乡、群体间的评价,发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这些地区为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明显不足,整体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存在显着差距。造成非均等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安排的非均等或相关制度的缺失,包括国家长期区域有别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地区当地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公共文化行业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电信普遍服务与信息无障碍发展缓慢等。由于均等化的实现依靠公众的需求与利用,公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差距、数字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差距等微观因素对非均等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为此,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3)通过对国外实践的调查分析,表明国外经验对于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借鉴意义。主要有: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4)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动态发展原则,构建由目标、对象、责任主体、方式四要素构成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与供给者推进均等化提供一种模式。根据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非均等的现实问题,将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与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将提高对这些地区与群体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作为目标,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力量都是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参与主体,负有不同的责任,确立标准、实施评价是促进均等化的有效方式。(5)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需要从制度环境、服务供给、技术应用、人文与素养四个层面加以推进。制度环境层面,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确立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服务供给层面,改变服务的单一供给方式,发展多元供给主体;明确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技术应用层面,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人文与素养层面,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服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公众素养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的利用率。

全芳[4](2017)在《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文中认为留守群体的家庭处于离散状态是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举家外出农民工所占比例始终徘徊在20%左右,也即意味着有近八成的农村家庭常年处于夫妻分居或父母与子女分离的离散状态。留守群体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家庭离散。家庭离散指家庭成员在空间上处于分散生活的境况,并非指家庭的离异或解体。以家庭功能残缺和亲情缺失为主要表现的家庭离散问题,是留守群体面临的众多问题的归结点。留守家庭离散不仅造成原有的家庭功能缺陷,作为治理单元的家庭,其“齐家”而成“治国”的基础显然也受到损害,这既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子,也成为未来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隐患。因此,消除农村家庭离散,推动留守家庭实现团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研究的进路聚焦于两点,其一,在城镇化大趋势下农村及农村家庭的位置如何安放?从实践看,治理家庭离散有两条并举的路径——举家迁移进城或者回家安居农村。前一条路径因为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前国家的主流政策导向;后一条路径在城镇化主流趋势下被主流忽视,导致乡村愈加衰落,留守家庭的群体依然庞大,留守家庭和乡村一起被抛弃在现代化的边缘。实践证明,城镇化并不能快速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离散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农村和农民的消失,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需要另一条路径——农村建设——来补充,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应该是两条腿齐步前行。本文基于现代化之下乡村衰落的理论反思,研究的思路侧重于第二条路径,从农村复兴或农村建设视域探索留守家庭离散的治理之道,推动留守群体公平共享自由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既是本文的研究思路之一,也是努力想要回答的问题。其二,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用何种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及治理措施?目前的治理措施是致力于城镇融入,政策工具主要是行政支持或经济补偿,但是,这种政府主导下的路径选择和补差原则下的经济帮扶是否回应留守家庭的真实需求,制度安排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而从“赋予农村留守群体可行能力、给予更多社会机会、帮助他们依据自己的能力达成过自己珍视生活的目标”,这样的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和治理行动供给不足,本文选取“乡村发展和农民赋能”作为研究思路之一,是研究着力的第二个聚焦点。本文选取的理论工具为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可行能力视角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中因社会安排不公而导致的各种非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强的解释力,对解决在发展途中被迫离散的留守家庭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阿玛蒂亚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以“可行能力”为中心,通过对“社会正义”,“权利”、“自由”等的论述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网络,形成了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独特反思。2017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同时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培养新型农民,将赋能作为国家治理农村,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举措,将赋能于农村、农业、农民列入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赋能”被置放在解决农村问题的凸显位置。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家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创新和发展了赋能的理论认知,为我们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的研究,选取可行能力理论中的三个主题——社会正义、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工具性自由清单和性别视角探究留守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从乡村发展和农村公共政策调适角度提出治理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质性研究与规范研究为主,通过田野调查,选取中西部的五个村庄作为个案研究点,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描述留守家庭离散样态。力图使论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文章主要观点如下:(1)受制于可行能力的剥夺,留守家庭离散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实质的不自由,严重损害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2)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偏差是家庭离散生成的根本性因素。公共政策与公共行动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但功利主义的正义着眼于社会福利的总和,导致农村的衰落,农民“安居农村”的可行能力受制;罗尔斯的补差正义只是针对极少数处于极不利状态的人,没有将可行能力纳入扶贫内容,无法改善整个家庭的劣势处境。(3)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偏差,使农村的社会安排在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降低(甚或剥夺)了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导致其留村安居能力贫困。(4)在性别中立的系列公共政策中,农村留守妇女的主体性缺失是导致其无法跟随丈夫进城的主要原因。(5)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公共政策(或者说制度安排)着力点是扩展其可行能力,包括政策的价值层面和政策实施层面的调适。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主要通过问题背景引入,提炼研究的问题,梳理相关文献,规划研究的进路,选取及调整合适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性和不足。第一章,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通过对可行能力理论的阐释,从“正义理论,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三个层面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论述理论工具与研究对象的契合性。第二部分,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至第五章。第二章,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本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桥村、星村、潘村、会村、龙村五个个案村庄进行简介,并以桥村为主对留守家庭的离散状况进行总结。通过个案村庄的“摸底”,展现当前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现象的普遍性和留守问题的严重性。然后通过案例呈现和访谈材料描述该群体的生活水准,试图通过其低水平的生活质量展现他们处境的劣势,提出家庭离散是对留守家庭成员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第三章,何为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本章是从价值层面对影响留守家庭离散的农村政策的正义性进行探讨,这些农村政策主要体现为功利主义导向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导向。通过借鉴森的思想,对两类政策取向进行正义性评判,揭示出它们在治理留守家庭离散方面的非正义性,提出以可行能力为信息基础的正义思想。第四章,何种社会安排:可行能力视角下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清单。本章从工具性自由的五个方面——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分析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是如何导致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贫困,引发家庭离散。第五章,何种性别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本章从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分析留守妇女在家庭离散中的能力剥夺问题。通过农村政策中的性别关照分析留守妇女的能力剥夺,进而回答留守妇女为什么不能进城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放在第六章,即可行能力建设:农村留守家庭离散治理的路线图。本章围绕“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在价值层面树立以“人的可行能力拓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取向,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政策议程,大力推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家庭留村安居创造条件,坚持留守家庭权利维护和能力培育,赋予留守家庭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进行政策调适,以扩展可行能力为目标,提出农村留守家庭治理的政策调适建议。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这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发展前景。本文的创新努力主要放在了研究视角和研究观点两个着力点上。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的特色在于:(1)以“家庭离散”为切入点分析留守问题。家庭离散是农村留守群体非常态生存的本质特征和困难的归结点,也是解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的关键。对留守群体家庭层面的关注有助于从根源思考留守问题的实质。(2)以“乡村发展中的政策调适”为视阈治理家庭离散问题。在城镇化的主流话语体系下,选取一条关注较少但不容忽视的路径——通过发展乡村,促进留守家庭就地安居农村,这既是对新型城镇化主流路径的反思,也是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3)以“可行能力”为理论工具,致力于对留守家庭进行“赋能”,从农民主体性角度促进其实质自由的发展。在研究观点方面,本文认为,农村家庭之所以产生离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家庭团聚”的自由的缺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选择他们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被剥夺。农村留守家庭可行能力的贫困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城乡政策导向及具体的公共政策安排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于在农村建设视阈下通过调适农村公共政策,扩展农村留守群体的可行能力。

侯风云,潘芸红[5](2016)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工劳资关系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民工劳资关系状况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对中国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保障和劳资谈判底线,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作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印度难以确保土地权的稳定,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落城市贫民窟,忍受低工资盘剥。因此,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城镇化过程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民工进城的生存能力,任何行政命令式的推进都会事与愿违,带来严重后果。

朱全宝[6](2014)在《迁徙自由权的国家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背景,以宪法学为视角,基于农民主体的维度,从国家义务层面对迁徙自由权展开专门、系统的研究。迁徙自由权是一项综合性的宪法权利,内涵极为丰富。从形式上看,迁徙自由权具有人身自由权的属性;从实质上看,迁徙自由权具有平等权的价值追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市民化”,这一进程必将涉及农民迁徙自由权的保障,尤其是其平等价值追求的实现。此外,大量的农民进城,资源如何配置,权利如何平等,秩序如何维护,如何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如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因素,诸多问题的提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既是挑战,也是契机。迁徙自由的国家义务研究有助于因应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对实施国家战略、推进国家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从宪法理论视角对迁徙自由权的独特内涵、迁徙自由权限制的合宪性原则及违宪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从历史维度细心追寻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基本历程,再从国家义务层面阐述迁徙自由权保障的理论基础,进而从实践层面系统分析迁徙自由权“入宪”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障碍因素,最后提出建构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机制。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从宪法层面探寻迁徙自由权的独特意蕴。迁徙自由权内涵的宪法定位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从含义上看,迁徙自由权具有“二层次”:形式意义上的迁徙自由与实质意义上的迁徙自由;从性质上看,迁徙自由具有“双重性”:人身自由权与平等权。从关联度看,迁徙自由权与选举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其他宪法权利关系密切。第二节随即对迁徙自由权限制的合宪性作了分析。本节提出了迁徙自由权限制的合宪性原则:形式上的“特别法律保留原则”与实质上的“比例原则”。基于此原则,对违宪限制迁徙自由的类型作了进一步分析,将违宪限制迁徙自由权的国家行为分解为立法行为、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维度考察迁徙自由权的发展变迁。本章首先阐述了传统等级身份制度的瓦解,随即就迁徙自由权推动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逻辑理路进行了分析。紧接着考察了现代国家迁徙自由权的保障历程,对国外农民迁徙的历程、宪法保障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初步总结了国外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基本经验。最后,对迁徙自由权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析,包括新中国的农民流迁、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入宪”变迁以及户籍身份制度与农民的迁徙自由等。第三章从理论层面阐述迁徙自由权国家义务的展现。基于德国宪法权利理论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将国家义务确定为尊重义务、给付义务和保护义务。首先,国家尊重义务方面,基于理论基础和宪政实践的阐述,梳理出防御权功能是立宪国家迁徙自由权的首要功能,进而提出:国家的尊重义务是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基本前提。其次,国家给付义务方面,回溯了国家给付义务的逻辑起点即“社会国原则”及其具体化的“社会权”的产生。对国家给付义务的类型如制度性给付、物质性给付、服务性给付与程序性给付四个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国家保护义务方面,阐述了国家保护义务的缘起,通过对迁徙自由权的“主观权利”与“客观规范”性质的分析,得出:迁徙自由权呼唤国家保护义务,进而探讨了国家保护义务的层级体系。第四章从现实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迁徙自由权“入宪”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障碍。一是从必要性出发,人权条款解释的有限性、迁徙自由权的宪法缺位、农民身份的弱势等问题日益凸显。二是从可行性考察,有“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战略推力、有“流动规模化”奠定的事实基础、有“农民理性化”形成的主体条件。三是从障碍分析,影响迁徙自由权“入宪”的障碍因素,既有社会结构的失衡给迁徙自由权带来的抑制作用,也存在现代国家的价值追求与制度变革之间的张力关系,还有政府规制的过度扩张对政府权力有效性的减损。第五章从实现国家义务的高度提出建构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机制设想。本章在前述四章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遵循“发展趋势——路径选择——机制建构”的基本思路,首先阐述了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发展趋势或者说基本规律:从一元保障到三元保障,从政治保障到司法保障,从国内保障到国际保障。其次给出了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基本路径:包括迁徙自由的“入宪”、相关制度的“嵌入”和户籍身份制度的变革。最后是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机制的建构:宪法保障机制的建构、配套法律机制的落实和公民身份机制的培育。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7](2014)在《我国宏观税负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严静[8](2013)在《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一直是政府、社会媒体、学者们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且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一论题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紧迫性。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一直是一个系统而艰难的问题,本文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以国家政策为背景,以国家立法为依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法,通过对地方局部的问卷调查和走访,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情况,提炼出几个典型而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剖析了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政策和法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全文根据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执行力度、社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立法修改与构架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构建出了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体系。此论文的写作,旨在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建立起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和长效机制,以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欧阳力胜[9](2013)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超过2.6亿人。他们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但在城乡二元制改革尚未取得根本突破的现实背景下,他们却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已非农产业就业在城镇生活,但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同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无法融入城市、平等地享受与市民—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如果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停滞在农民工状态而未能市民化,不但会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隐患。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内需促消费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转变为市民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制度创新为主线,重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财政预算与成本分担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制度性政策建议,以期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根据本文的逻辑框架,主要分为: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主要方法和逻辑框架。第二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系统考察了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与微观的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公平效率原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机理,从而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产生的主要问题;为准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了部分一、二线和三线城市走访,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收入支出、居住成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地情况及处置意愿、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意愿等九个方面深入地调查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征和市民化意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条件及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就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描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四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首先对本文要研究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界定,接着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和公共收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的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方案和成本分担机制。第五章是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与启示。重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国家和金砖发展中大国,对这些国家因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与教训、人口城市化的政府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这对于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与制度框架。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城市战略,系统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框架,并提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市民),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融入、政治参与、民主权利等多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最终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

徐记永[10](2013)在《农民工权益的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农民工,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九十年代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形成了带有中国国情的“民工潮”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问题开始日渐突出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到2012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突破了2.6亿,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工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农民工,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就不会这么顺利,也很难有今天的辉煌。但是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民工却始终处于社会边缘,生活工作环境得不到安全保障,并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涉及到其切身利益的诸如人身安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很难得到保障,广大的农民工始终处在社会的底层。本文站在行政法学的角度结合社会学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有益的探索实践,在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农民工涵盖的行政法保护问题提出主张和改进的建议,以期引起行政机关的重视。除引言外,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农民工现象的形成以及逐渐呈大规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必然趋势,并就农民工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进行探讨。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包括自力保护、立法保护、社会保护、行政保护、司法救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这些保护方式的有益性以及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民工权益的行政法保护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主要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况、子女教育状况、工作环境状况等层面寻找进步与不足。第三部分借鉴分析了国外对于“移民工”现象所采取的措施,这里重点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等国家对待这一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对我国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有哪些有益的参照,并将我国的实际与国外探索进行融合,探索一些更适合我国的政策措施。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从行政法的角度来探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新机制、新思路,从改革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思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以服务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政府行为模式的现实意义。就合理解决农民工的现状问题提出法律以及制度上的建议。

二、印度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建筑业农民工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系统相关理论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3.1.1 历史起源
        3.1.2 演进历程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3.2.1 职业化现状
        3.2.2 市民化现状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3.4.1 社会方面障碍
        3.4.2 政府方面障碍
        3.4.3 行业方面障碍
        3.4.4 企业方面障碍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3.5.1 维持现状
        3.5.2 改变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4.3.1 直观分析
        4.3.2 深层次分析
        4.3.3 系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5.1.1 问卷设计
        5.1.2 数据来源
        5.1.3 描述性统计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5.3 静态实证分析
        5.3.1 Logit模型简介
        5.3.2 Logit模型构建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6.2.7 函数关系说明
        6.2.8 系统模型检验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6.3.1 情景分析思路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6.4 本章小结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C 调查问卷Ⅰ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G 调查问卷Ⅱ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综述
        1.2.2 国内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
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2.1.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
    2.2 理论依据
        2.2.1 文化权益理论
        2.2.2 公平正义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制度背景
        2.3.1 信息公平获取制度
        2.3.2 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2.3.3 数字包容制度
    2.4 现实意义
        2.4.1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4.2 消弭数字鸿沟
        2.4.3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3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
    3.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概况
    3.2 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举措与成效
        3.2.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3.2.2 财政投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3.2.3 服务覆盖面向农村基层、偏远地区延伸
        3.2.4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整合资源
    3.3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调查——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
        3.3.1 调查设计
        3.3.2 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3 基层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4 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5 调查总结
4 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4.1 制度因素
        4.1.1 国家现行法律政策
        4.1.2 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制度
    4.2 经济因素
        4.2.1 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投入差距
        4.2.2 不同群体自身的经济条件差异
    4.3 文化因素
        4.3.1 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水平
        4.3.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单位的均等化组织文化
    4.4 技术因素
        4.4.1 信息及通信技术
        4.4.2 信息无障碍技术
    4.5 素质因素
        4.5.1 公众文化素养
        4.5.2 公众数字素养
5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国外借鉴
    5.1 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1 政府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2 行业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3 公共文化机构的政策规划
    5.2 信息基础设施与设备
        5.2.1 农村与偏远地区的服务网点和宽带网络建设
        5.2.2 无障碍网站建设
        5.2.3 辅助技术产品开发
        5.2.4 辅助技术产品应用
    5.3 数字资源建设
        5.3.1 多样性资源建设
        5.3.2 专题资源建设
    5.4 数字服务
        5.4.0 公民数字素养教育服务
        5.4.1 面向农村、偏远地区的宣传推广与服务推送
        5.4.2 为特殊群体推出个性化服务项目
    5.5 国外提供的借鉴
        5.5.1 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
        5.5.2 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
        5.5.3 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5.5.4 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
        5.5.5 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
6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构建
    6.1 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6.1.1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
        6.1.2 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原则
        6.1.3 动态发展原则
    6.2 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6.2.1 目标与对象
        6.2.2 责任主体
        6.2.3 保障方式
    6.3 保障体系模型
    6.4 保障体系的实例分析
        6.4.1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构建举措
        6.4.2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不足与优化方案
7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
    7.1 制度环境层面
        7.1.1 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
        7.1.2 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
        7.1.3 确立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
    7.2 服务供给层面
        7.2.1 发展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7.2.2 明确群体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
    7.3 技术应用层面
        7.3.1 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
        7.3.2 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7.4 人文与素养层面
        7.4.1 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人文精神
        7.4.2 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提高服务利用率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4)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留守家庭
        (二) 家庭离散
        (三) 农村公共政策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及评价
        (一)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研究
        (二) 农村相关公共政策的研究
        (三) 总体评价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一) 可行能力的概念界定
        (二) 可行能力理论的学术要义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 社会正义: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
        (二) 社会安排:可行能力的制度清单
        (三) 社会性别: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
    三、可行能力理论与研究主题的逻辑关联
第二章 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
    一、样本村庄介绍
        (一) 五个样本村庄简介
        (二) 进入村庄——以桥村为例
    三、样本村庄家庭离散状况
    四、处境劣势:留守家庭离散生活状况
        (一) 珍视的生活:留守家庭成员的评价性空间
        (二) 处境劣势:留守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素描
    五、不自由的选择:留守家庭的能力贫困
第三章 何为社会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
    一、功利主义的正义:乡村衰落下的留守家庭离散
        (一) 功利主义与我国农村政策话语体系
        (二) 分配中的不平等:难以计算的团聚需求
        (三) “幸福的奴隶”:经济增收与家庭离散的悖论
        (四) 主体性困境:“物的新农村”与乡村衰落
    二、罗尔斯的正义:“隔靴搔痒”的政策应对
        (一)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相关农村政策
        (二) 机会均等下的家庭安居能力贫困
        (三) 补差原则下的能力帮扶困境
    三、森的正义:能力进入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视角
第四章 何种社会安排: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负面清单
    一、政治自由:政治参与的边缘人
    二、经济条件:经济机会的剥夺
        (一) 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迁徙不自由
        (二) 土地制度下的“离土不离乡”
    三、社会机会:家庭团聚的机会排斥
        (一) 教育机会的城乡距离
        (二) “因病致贫”的恐慌
        (三) 养老保障的忧虑
    四、透明性担保:难以安放的民主论坛
        (一) 不真实的信息:“被抹平的数据”
        (二) 政府与留守家庭:浮躁的关系纽带
        (三) 非政府组织:蜻蜓点水式参与
    五、防护性保障:社会安全网缺失
        (一) 痛苦上达的信息渠道在哪里?
        (二) 扶贫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三) 躲避危机的安全阀在谁手中?
第五章 何种性别政策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
    一、分工歧视:家庭发展政策中的男性优先
        (一) 被束缚在家庭中的人
        (二) 被拒绝行动的人
    二、能力剥夺:公共政策中的性别中立
        (一) 支持不足:村民自治政策下的性别盲视
        (二) 机会剥夺:农村教育政策下的性别排斥
第六章 可行能力建设: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公共政策调适方案
    一、公共政策调适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实质自由为核心
        (一) 围绕“人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复兴
        (二) 倡导平等的性别观念,发挥留守妇女乡村发展的主体地位
        (三) 在“权利维护”和“能力提升”中扩展留守家庭的发展自由
    二、公共政策调适的制度安排:以推进“赋能”为主旨
        (一) 保障留守家庭的政治自由,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二) 提倡经济自由,保障留守家庭就业机会和权益
        (三) 创造平等的社会机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 增强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共同参与
        (五)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为留守家庭城镇化设置安全阀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迁徙自由权的国家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迁徙自由权的宪法意蕴
    第一节 迁徙自由权内涵的宪法厘定
        一、二层次:迁徙自由权的含义重构
        二、双重性:迁徙自由权的宪法权利属性
        三、关联度:迁徙自由权与相关宪法权利
    第二节 迁徙自由权限制的合宪性研判
        一、迁徙自由权限制的立论依据
        二、迁徙自由权限制的合宪性原则
        三、迁徙自由权限制的违宪类型
第二章 迁徙自由权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迁徙自由权与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一、传统等级身份制度的瓦解
        二、迁徙自由权与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第二节 现代国家迁徙自由权的保障
        一、农民迁徙与迁徙自由权的宪法保障
        二、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域外经验
    第三节 迁徙自由权在我国的发展变迁
        一、新中国的农民流迁:以改革开放为界线
        二、迁徙自由权的“入宪”变迁
        三、户籍身份制度与农民的迁徙自由权
第三章 迁徙自由权保障的理论基础:国家义务之展现
    第一节 迁徙自由权的国家尊重义务
        一、防御权功能是迁徙自由权的首要功能
        二、国家尊重义务是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迁徙自由权的国家给付义务
        一、逻辑起点:社会法治国原则及其具体化
        二、给付类型:迁徙自由权国家给付义务的基本内容
        三、纵横向度:迁徙自由权国家给付义务的判别基准
    第三节 迁徙自由权的国家保护义务
        一、背景阐释:迁徙自由权国家保护义务的缘起
        二、功能剖析:迁徙自由权呼唤国家保护义务
        三、层级建构:迁徙自由权国家保护义务的体系
第四章 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的现实境遇:迁徙“入宪”之分析
    第一节 迁徙自由权“入宪”的必要性
        一、人权解释的限度
        二、现实问题的凸显
        三、农民身份的弱势
    第二节 迁徙自由权“入宪”的可行性
        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战略推力
        二、流动规模化奠定的事实基础
        三、农民理性化形成的主体条件
    第三节 迁徙自由权“入宪”的障碍
        一、社会结构的失衡对迁徙自由权制度化的抑制
        二、现代国家的价值追求与制度变革的张力
        三、政府规制的过度扩张对政府权力有效性的减损
第五章 中国迁徙自由权保障的机制建构:国家义务之实现
    第一节 迁徙自由权保障的发展趋势
        一、从一元保障到三元保障
        二、从政治保障到司法保障
        三、从国内保障到国际保障
    第二节 迁徙自由权保障的路径选择
        一、迁徙自由的“入宪”
        二、相关制度的“嵌入”
        三、户籍身份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 迁徙自由权保障的机制建构
        一、宪法保障机制的建构
        二、配套法律机制的落实
        三、公民身份机制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

(7)我国宏观税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认识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
    ( 一) “宏观税负”是中国的特殊命题。
    ( 二) 纵看历史: 经济发展是税负变化的基本原因。
    ( 三) 横看世界: 税负水平与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 四) 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的秘诀。
二、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的主要问题
    ( 一) 宏观税负“张力”释放出现回调。
    ( 二) 税负结构极端不利于社会调节。
    ( 三) 企业税负严重不均衡。
    ( 四) 政府职能结构有待持续调整。
三、近中期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测定
    ( 一) 新时期影响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新要素。
    ( 二) 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估测。
四、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的政策建议
    ( 一) 税负优化的总体思路。
        1. 政府收入方面。
        2. 财政支出方面。
    ( 二) 税负优化的总体环境。
    ( 三) 税负优化的实施路径。
附件1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支出改革研究*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特征
        ( 一) 按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二) 按管理权限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二、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特点
        (一)美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 二) 欧洲部分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
        ( 三) 日本的财政支出结构。
        ( 四)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一) 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 二)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 三) 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四) 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五)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 六) 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附件2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责任的影响*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核心要素
        ( 一) 城镇化本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市民化。
        ( 二) 统筹城乡关键在于土地等城乡要素按照市场原则平等交换。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理论误区: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支出,是财政应当承担的“支出责任”,而不是政府为此多付出的“成本”。
        ( 二) 现实矛盾: 支持流出地区发展与支持流入地城市发展。
        ( 三) 实现路径: 制度变革与财政责任。
        三、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调研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领域存在共性问题。
        ( 二)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功经验。
        ( 三) 广东“积分入户”体现市民化过程的有序性。
        ( 四) 住房保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拦路虎”。
        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保问题主要涉及财政责任调整。
        ( 二) 住房保障问题制度因素是主因。
        ( 三) 统筹城乡建设资金主要靠城乡要素平等交易制度变革解决。
        ( 四)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城管费用支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主要依靠经济发展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附件3
    城镇化过程中影响我国宏观税负的基本公共服务调查*
        一、义务教育城乡差别
        二、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差别
        三、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差别
        四、其他保险政策城乡差别
        ( 一)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实行不缴费、低待遇的保险政策。
        ( 二)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日益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工伤认定、保险待遇方面逐步与城镇职工实现一致,但在某些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8)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内涵
    2.2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特征
        2.2.1 主体的特殊性
        2.2.2 内容的特定性
        2.2.3 受侵害的非偶然性
        2.2.4 法治化的迫切性
    2.3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理论
        2.3.1 人权理论
        2.3.2 法治理论
        2.3.3 人民主权理论
    2.4 加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2.4.1 保护农民利益
        2.4.2 保障社会公平
        2.4.3 维护社会法治
        2.4.4 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基于需求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
        3.1.1 调查说明
        3.1.2 调查分析
        3.1.3 调查结论
    3.2 基于供给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
        3.2.1 调查说明
        3.2.2 调查分析
        3.2.3 调查结论
    3.3 基于现实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分析
        3.3.1 我国目前农民工权益的立法现状
        3.3.2 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报酬保护现状
        3.3.3 我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现状
        3.3.4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3.3.5 我国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保护现状
第四章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存问题分析
    4.1 农民工劳动报酬权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1.2 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
    4.2 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4.2.1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且欠缺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导致劳动安全事故和职业病高发
        4.2.2 农民工工伤救济途径不畅
        4.2.3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怠于履行法定职责,无法有效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4.2.4 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欠缺
        4.2.5 农民工维权成本巨大
    4.3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4.3.1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体系不完备
        4.3.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弱
    4.4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4.4.1 政府法律援助责任不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经费不足
        4.4.2 农民工签约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
        4.4.3 调查取证难、索赔难、执行难
        4.4.4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合理
第五章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观念原因:平等法治理念的缺失
        5.1.1 社会认知的偏差
        5.1.2 行为管理的误区
        5.1.3 农民自身的认知
    5.2 体制原因: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5.2.1 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
        5.2.2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5.2.3 歧视性的劳动力市场
        5.2.4 等级制的社保制度
    5.3 制度原因:法律制度供给的滞后
        5.3.1 相关法律对农民工政治权利保护不够
        5.3.2 相关法律对农民工经济权利保护不力
        5.3.3 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的缺失
        5.3.4 农民工文化教育立法的缺失
第六章 国外的相关做法及其启示
    6.1 国外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做法
        6.1.1 制定完备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相关法规
        6.1.2 充分发挥农民工组织的权益保障作用
        6.1.3 保护农民工的实体权利
        6.1.4 制定详细完备的程序法
    6.2 国外农民工权益保护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6.2.1 健全《工会法》相关内容
        6.2.2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 促进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7.1 加大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政策执行力度
        7.1.1 进一步制定具体细致的保护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7.1.2 加大为农民工就业培训与社会保障等政策行为
    7.2 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社会保障机制
        7.2.1 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7.2.2 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
        7.2.3 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7.2.4 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7.3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
        7.3.1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管理机制
        7.3.2 构建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律师服务体系
        7.3.3 增加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相关经费预算
        7.3.4 扩大农民工法律援助的便利途径
    7.4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
        7.4.1 修改和完善《劳动法》
        7.4.2 修改和完善《选举法》
        7.4.3 完善《工会法》,发挥工会作用
        7.4.4 制定《社保法》,发挥保障作用
        7.4.5 制定《工资支付法》,保障劳动报酬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工问卷调查2份
致谢
作者简历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农民工
        二、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文章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
        二、城市发展阶段论
        三、非均衡发展理论
        四、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理论
        一、宏观层次的二元结构理论
        二、微观层次的人口迁移理论
        三、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
        四、效率公平原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机理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背景与实现目标
        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内容
        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民工问题的产生
        一、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的形成
        二、中国农民工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代价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征和意愿调查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二、调查对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三、就业情况
        四、收入和支出情况
        五、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
        六、公共服务及文化生活情况
        七、农地情况及处置意愿
        八、权益保障方面
        九、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意愿
    第三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和条件
        一、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自身基础条件
        二、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社会条件
        三、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政治文化条件
    第四节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及障碍因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进展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
    第五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界定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收益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收益分析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收益分析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收益分析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概述
        二、理论模型构建
        三、实证分析
    第五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与成本分担机制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方案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费用分担机制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一、英国
        二、美国
        三、日本
    第二节 亚洲新兴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历程
        一、韩国
        二、台湾
        三、城市化进程中韩国和台湾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评价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历程
        一、印度
        二、巴西
    第四节 国外农民市民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应当良性互动发展
        二、土地政策和农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三、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五、破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与制度性政策框架
    第一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目标
        二、基本思路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原则
        一、差异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
        二、整体推进与规模适度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
        四、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战略
        一、城市化战略的历史沿革
        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创新
    第四节 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安排
        一、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与征用补偿制度
        三、综合推进与户籍相关的体制改革
        四、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制度
        五、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六、建立覆盖农民工的普惠公共服务制度
        七、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政策体系
        八、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政治民主参与
        九、优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环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10)农民工权益的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概述
    1.1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1.1.1 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
        1.1.2 传统文化的影响
        1.1.3 改革开放的推动
        1.1.4 市场经济的趋势
        1.1.5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1.2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2.1 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2.2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1.2.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2.4 统筹城乡关系,缩小二元经济差异
        1.2.5 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化的促进作用
    1.3 我国农民工权益的现有保护机制
        1.3.1 自力保护
        1.3.2 社会保护
        1.3.3 立法保护
        1.3.4 行政保护
        1.3.5 司法救济
第2章 我国农民工权益行政保护的现状
    2.1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进步
        2.1.1 社会保障制度
        2.1.2 农民工工资追偿
    2.2 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
        2.2.1 权利缺失
        2.2.2 社会保障不足
第3章 国外农民工权益的应对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国外对农民工权益的应对措施
        3.1.1 美国
        3.1.2 日本
        3.1.3 英国
        3.1.4 巴西
        3.1.5 印度
    3.2 国外对策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
第4章 农民工权益行政法保护机制构想
    4.1 加强和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行政立法
    4.2 大力推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改革
        4.2.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4.2.2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与就业制度
        4.2.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4.2.4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4.2.5 完善职业培训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3 强化劳动执法监察力度
    4.4 加强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制宣传,转变社会观念
        4.4.1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权利自信心
        4.4.2 加强对城市市民的法制教育,树立起尊重农民工的良好社会风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印度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2]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3]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 完颜邓邓. 武汉大学, 2017(07)
  • [4]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D]. 全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工劳资关系状况研究[J]. 侯风云,潘芸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6]迁徙自由权的国家义务研究[D]. 朱全宝. 复旦大学, 2014(03)
  • [7]我国宏观税负研究[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 经济研究参考, 2014(02)
  • [8]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严静.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欧阳力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10]农民工权益的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D]. 徐记永. 河北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印度农民工权益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