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性内循环快速启动IC厌氧反应器过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焦军强[1](2020)在《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为我国中药材大省,然而中药制药废水具有水量及水质变化大、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并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放可排放或回用。本文以日产废水量为200m3/d的甘肃省某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废水进水水量、水质、现行的排放标准,结合现行规范、以往的工程经验以及对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比选,确定了适合本项目的处理工艺;并对工艺的主要处理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探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工艺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成本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课题为同类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及参数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保护当地环境,防止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际检测及参考同类水厂进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中药废水的设计进水水质——COD:5000mg/L,BOD5:1300mg/L,SS:1500mg/L,氨氮40mg/L,油类:25mg/L,pH:6-8;经处理后排放水需要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需要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2、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了本项目的主要处理工艺为:对于排放水: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IC反应器→A/O→竖流式二沉池→消毒→排放;对于回用水,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处理,即:采用中水处理设备→中水池→回用(厂内绿化和浇洒道路)3、通过对中药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确定选用PAC为处理该中药废水的混凝剂、PAM为助凝剂,PAC最佳的投加量为80mg/L,PAM最佳的投加量为4mg/L。对COD去除率最高可达29%。生化法对COD、氨氮去除效果好,曝气18h时的去除率分别为86%、88%。实验结果表明,处理该中药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和生化法为主要处理工艺可行。4、从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角度出发,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目前相关规范的规定,通过实验及参考同类水厂中处理构筑物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容积负荷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确定了该污水处理站的水解酸化池的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8.2kgCOD/(m3·d),A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7h,生物接触氧化池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8.4h,容积负荷为0.39kgCOD/(m3·d)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设计,并且对其相应的配套设备进行了选型。5、污水处理站运行后3年多的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对COD、氨氮、浊度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12%,88.89%,99.37%,排放水达到了《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满足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设计工艺满足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的要求,并且各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的选型也均符合实际要求。6、对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得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需要的费用为3.2元。
罗干,李燕,李俊,王铸,李爱民[2](2016)在《I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对有关I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做一综述,为IC反应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伍长青[3](2014)在《IC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从而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急速增加,其中,餐厨垃圾大约占到了60%-70%。餐厨垃圾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但是,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易腐败,且容易滋生病原菌。若处置不当,便会对环境卫生带来危害。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餐厨垃圾的处理逐步受到重视。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技术对于解决因餐厨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鲜有采用IC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报道。本论文采用IC反应器工艺处理餐厨垃圾,考察了葡萄糖营养液与餐厨实际废水分别对IC反应器启动的可行性,优化了EM菌水解-IC反应器运行的参数,并运用PCR-DGGE技术对驯化成功的污泥进行测定。1.反应器的启动:(1)用葡萄糖营养液培养厌氧污泥。启动运行时,反应温度控制在(35±1)℃,进水pH调至8.0-8.3,以1370mg/L的CODcr浓度开始进水,水力停留时间分别经历6h、12h、18h,经过34天的培养驯化,将进水CODcr浓度逐步提高到9560 mg/L。同时,有机负荷从5.48 kgCODcr/(m3·d)提高到12.75kgCODcr/(m3·d),CODcr的去除率稳定在93%以上,最高可达95.55%,启动完成;(2)用餐厨实际废水培养厌氧污泥。启动运行时,反应温度控制在(35±1)。C,进水pH调至7.7-8.1,以2070mg/L的CODcr浓度开始进水,水力停留时间分别经历12h、18h,经过26天的培养驯化,将进水CODcr浓度逐步提高到9360 mg/L。同时,有机负荷从4.14 kgCODcr/(m3·d)提高到12.48kgCODcr/(m3·d), CODcr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最高可达95.32%,启动完成。2.餐厨垃圾水解-1C反应器的运行研究:(1)EM技术预处理餐厨垃圾浆液。采用EM菌对餐厨垃圾进行水解预处理,考察溶解氧含量(DO)、EM菌投加量、反应温度对餐厨垃圾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O=1.5mg/L,经过24h的水解反应,sCOD浓度由1680mg/L提升至5320mg/L,DE值由2.31%提升至12.66%。当EM菌接种量为0.6%,经过48h水解反应,sCOD浓度由2435mg/L提升至7640mg/L,DE值由2.24%提升至19.99%。当反应温度为30~35℃之间,有利于EM菌种的生长;(2)内循环量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开启强制内循环,调节内循环回流比为(Q:Qin)为]:1、1:2、1:3、1:4、]:5。结果表明:最佳循环比为1:4,此时CODcr去除率可达96%以上,每kgCODcr产气量为0.769m3。3.污泥的微生态:(1)葡萄糖营养液的启动实验,驯化后的颗粒污泥的辅酶F420浓度和EPS达到0.32umol/gVSS和27.58mg/gVSS。由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杆状菌和球状菌是污泥微生物中的优势茵群。利用PCR-DGGE技术对污泥样品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厌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含量丰富且数量较多,主要菌群分别属于Veillonellaceae、 Pseudomonadaceae、unclassified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2)餐厨实际废水的启动实验,培养成功后污泥的辅酶F420浓度和EPS达到0.41umol/gVSS和25.92mg/gVSS。为了考察反应器系统内部上下污泥的微生物差异性,本实验分别对上部和底部颗粒污泥经行取样,并用PCR-DGGE技术对其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上部和底部的厌氧颗粒污泥中分别含有Burkholderiales和Clostridiales,这是由于上部和底部的废水水质的不同,导致了污泥中的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王忠刚[4](2013)在《附加循环IC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已经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食糖精炼废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有效治理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关于食糖精炼废水处理的详细研究报道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食糖精炼废水处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科研人员对普通IC反应器进行研究和工程实践,但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克服普通IC反应器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试验采用附加循环IC反应器处理食糖精炼废水,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该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试验研究了进水COD浓度、容积负荷、pH值等因素对附加循环IC反应器运行状况的影响,同时考察反应器对食糖精炼废水的适应能力与处理能力。经过60天的现场试验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高COD浓度、低容积负荷的情况下,本试验完成了附加循环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启动阶段用时20天。启动负荷介于1~2kgCOD/(m3d),出水COD浓度158~1055mg/L,出水VFA浓度108~404mg/L,COD去除率达89.1%以上,反应器内出现间断性内循环现象。2、在食糖精炼废水营养物质比例失衡的条件下将全线投产排放的500m3/d的废水全部注入附加循环IC反应器,反应器运行状况依然很好,说明应用附加循环IC反应器处理此类废水是可行的。在不补充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5kgCOD/(m3d)左右,且出水水质稳定,出水COD浓度180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2%左右。3、附加循环IC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氨氮有一定的去除能力。研究表明提升负荷阶段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在0.8%~22.8%之间,稳定运行阶段反应器对氨氮去除率在18.8%~25.9%之间。4、试验结果表明出水VFA浓度变化比pH值变化更加灵敏,更能反映反应器的实际运行状况,因此以出水VFA浓度代替pH值来指示反应器的运行状况是可取的。5、通过本次试验研究,获得了附加循环IC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领域的设计参数。同时本研究可为处理此类污水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与参考。
杜冬云,方炯,王颂[5](2012)在《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以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第1次启动情况和启动前后反应器内污泥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FCR)启动运行25 d后,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0.6 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HRT)42 h,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可达61.4%,最后出水S-COD<700 mg/L.故使用新型强制循环反应器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扩展了反应器的应用范围.
涂为媛[6](2012)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重要代表工艺之一,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处理效能高、运行稳定、容积负荷高并能产生可利用的甲烷能源,已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由于目前对IC反应器的研究大多都是对于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工艺研究,很少有研究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而流动特性对IC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效果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IC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及理论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工艺原理、优点以及计算模型中所需要运用的基本理论、方程,通过对国内外的IC反应器的应用现状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厌氧反应器上的应用进行总结,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IC反应器中第一厌氧反应室和内循环系统内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三相分离器的折板角度和三相分离器的安装高度一定时,在第一厌氧反应室的底部区域,液体速度和湍动能无明显变化,但压力随着迭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气含率则随着迭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在三相分离器区域,压力和气含率都随着迭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液体速度则随着迭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在该区域的湍动现象也更明显。(2)当三相分离器的安装高度一定而三相分离器的折板角度改变时,研究发现在第一厌氧反应室的底部区域,压力、湍动动能、液体速度以及气含率均随着三相分离器折板角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三相分离器区域,湍动动能和液体速度仍随着三相分离器折板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气含率却减小,压力则呈现出非线性特性。而且三相分离器的折板角度越大,在反应室内就越容易出现湍动现象,回流也越明显。(3)当三相分离器的折板角度一定而三相分离器的安装高度改变时,研究发现在第一厌氧反应室的底部区域,压力和气含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而湍动动能和气液速度则变化较小;而在三相分离器区域,压力则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湍动动能和液体速度却减小,气含率仍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4)对IC反应器中的内循环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IC反应器内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拟出的流动特性与实际的流动特性相同,并在反应器内成功完成了液体的内循环。(5)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入口气体速度研究了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IC反应器内的湍动动能分布、轴向速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分布受气体的入口速度影响程度较小,但IC反应器底部区域内的压力随着气体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三相分离器区域以及气液分离器区域内的压力则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气含率则随着反应器入口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是首次对IC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流动特性相吻合,这为IC反应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宛中华,毛杰,黎忠,章万喜,乐杰友[7](2012)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文章介绍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水力模型、颗粒污泥性能、反应器启动及产甲烷菌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做了阐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宋倩[8](2010)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及其典型污染物的研究》文中指出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在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发展造纸工业需要研究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破坏。IC (内循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反应器,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有机负荷高、出水稳定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C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及其典型污染物的可行性、运行效果及运行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工葡萄糖配水启动试验、OCC(旧瓦楞纸板箱)造纸废水处理试验、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和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厌氧降解试验。自制IC厌氧反应器的葡萄糖人工配水启动研究表明:IC厌氧反应器以3 kgCOD·m-3d-1的容积负荷进行启动,在79天内完成初次启动试验。反应器运行效果较好,容积负荷从1.55 kgCOD·m-3d-1增至14.41 kgCOD·m-3d-1,HRT(水力停留时间)缩短至4.8h,COD(生化需氧量)最后可达90%以上。试验期间,进水pH在6.88.0之间,出水pH在6.07.0之间,出水VFA(挥发性脂肪酸)为64.8382.32mg/L,产气量为4.545.1L/d。OCC造纸废水的厌氧可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为84.33%,这说明OCC造纸废水厌氧可降解性较好,适合运用厌氧反应器技术进行处理。OCC造纸废水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为18~29℃、进水COD在1163~2769mg/L间波动和HRT由8.3 h逐渐缩短至5.5 h的条件下,进水容积负荷在2.57~8.03 kg COD/(m3·d)之间变化;COD去除率为64%89%;产气量为9.5629.30 L/d;出水SS从18 mg/L增加到116 mg/L;进水pH为5.28.32,出水pH为6.37.0;VFA为102347 mg/L。产气量随容积负荷起伏变化趋势一致;温度在20℃以下时对COD去除率和产气量的影响较大。通过基质降解动力学的模型分析,可推导出两个反应区的动力学方程。第一反应区基质降解动力学可用公式长描述,第二反应区基质降解动力学可用公式描述。Kl与K:参数可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而得,最终求得Kl=1 .391伍1),K2=0.223(h-1),相关系数R12=0.9161,R22=0.8751。DBP厌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进水DBP浓度由50 mg/L逐渐提高到300 mg/L过程中,进水DBP占COD的比例为20% (进水DBP浓度为200 mg/L)时,DBP去除效果最好,达80%以上;当进水DBP比例约15%时,总产气量和甲烷量最高,分别为25.16L/d和17.42 L/d;DBP和COD在75 cm取样口的去除率分别占总去除率的85%、80%左右。试验期间反应器运行稳定,DBP去除率、COD为去除率、出水pH和VFA分别为44.681.30%、69.8993.70%、6.467.13、149356 mg/L;总产气量为6.0326.01 L/d,CH4为4.218.23 L/d,约占总量的64.0572.53%。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DBP厌氧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分析得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途径为先转化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然后变成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最终苯甲酸氧化成CO2和H2O。
刘顺明[9](2010)在《麦草化学机械浆预处理方法与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麦草纤维资源十分丰富,价格低廉,是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但是麦草制浆的污染也是相当的严重,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优化以麦草为原料的制浆造纸技术和对麦草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水污染进行治理。通过对麦草P-RC APMP制浆工艺的研究,探讨了最佳的预处理工艺条件,并对浆料进行了纤维质量分析和电镜分析。对中段水采用了絮凝预处理-IC厌氧-BAF好氧-微絮凝的深度处理方法,最终出水达到了很好的出水水质。研究了造纸深度处理水回用于洗草、挤压疏解、蒸煮、磨浆等制浆工段对成浆白度性能以及强度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回用次数以及最优回用比例。对麦草P-RC APMP制浆的预处理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备料类型、浸泡水的温度和挤压疏解。研究结果显示,提高浸泡水的温度,可以提高成浆的白度性能与强度性能。经过挤压疏解后的纸浆的性能要好于未经挤压疏解的纸浆。通过FQA和ESEM分析研究发现,经热水浸泡和挤压疏解处理后的Ln、Lw、Lww均增加,细小组分含量减少,纤维表面凹陷、柔软、松弛,碎片减少,纤维本身没有受到过分的降解、断裂,增加了比表面积,促进了纤维的粘结。试验了不同无机絮凝剂对麦草P-RC APMP制浆产生的中段水的絮凝处理,包括Al2(SO4)3、FeSO4、Fe2(SO4)3、PAC、AlCl3、FeCl3,研究结果发现,Fe2(SO4)3对此类废水的效果最好,而且其成本也比较低,可以选择添加的量Fe2(SO4)3为150~200 mg·L-1,絮凝出水水质为pH为6.51,出水COD为2000 mg·L-1,出水BOD5为590 mg·L-1,出水SS为308 mg·L-1,出水色度为300倍。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水进行了模拟IC厌氧反应器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IC厌氧反应器对此类废水有着很好的去除效率,最终IC厌氧出水为pH为6.5,COD为580 mg·L-1,BOD5为175 mg·L-1,色度为200倍,SS为153 mg·L-1。对厌氧出水进行了BAF好氧反应器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BAF对厌氧出水有着很好的去除效率,出水COD可以达到150 mg·L-1,SS为34 mg·L-1,色度为50倍,pH值为7.4。对BAF出水进行了脱色与进一步降低COD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Al2(SO4)3与PAM连用,可以明显加快絮凝物质的沉降速度,提高出水水质。反应时间缩短为5 min,出水水质可以达到:pH为6.5,COD为50 mg·L-1,色度为12倍,SS为8 mg·L-1,浊度为10NTU。利用Al2(SO4)3与PAM联合深度处理麦草化机浆废水是可行的,具有适应性强、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简单、投资省、效果好的特点,其处理后的水质完全可以超过现行的废水水质国家排放标准。对深度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回用于不同制浆工段以及最佳回用比例的研究,包括洗草、预处理、挤压疏解、磨浆和洗浆工段。研究结果显示,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洗草工段,对制浆的白度性能和强度指标基本没有影响;但是不能全部回用于制浆工段,水全部回用会造成纸张白度下降,强度指标下降,会引起盐分累积,废水各项污染指标上升等不利影响,回用水的比例只能占到60%,可以认为使用回用水对浆的质量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薛来平[10](2010)在《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是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32万吨/年燃料酒精项目《玉米生产酒精废水处理工艺与设计》为研究内容,该项目是我国四家燃料酒精示范项目之一,该公司采用不同于传统酒精生产工艺——清液发酵法,针对酒精废水水质情况,采用预处理——两级厌氧——两级好氧为主的生物法处理酒精废水的工艺流程。一级、二级厌氧分别采用3座(Φ15m*22.8m)单座4000m3多级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ulti-Internal Circulation ,简称MIC反应器),为当前最大的MIC反应器之一,然而,生产规模的厌氧反应器启动周期长是制约厌氧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本课题讨论采用消化污泥和部分颗粒污泥来快速启动MIC反应器,寻求厌氧快速启动技术,是安徽丰原燃料酒精“三同时”投产、废水达标处理、满足生产过程异常情况时废水处理的重要保障。MIC反应器快速启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污泥驯化启动期、颗粒污泥形成期和颗粒污泥成熟期。分析了不同培养时期的MIC反应器进、出水COD浓度和pH值、COD去除率、容积负荷、VFA等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MIC塔体内循环提升量、污泥的颜色、形状、污泥层高度变化及产气量,讨论了污泥的颗粒大小、粒径分布、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及污泥的有机负荷。本课题成功地将MIC反应器应用于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上,一级MIC反应器容积负荷可以达到20kgCOD/(m3·d) ,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颗粒污泥沉降性能与粒径的大小关系密切,粒径越大污泥越易于沉降,污泥粒径从培养初期的0.2mm增长到成熟期3mm,实现了快速启动。
二、强制性内循环快速启动IC厌氧反应器过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制性内循环快速启动IC厌氧反应器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中药产业概述及废水特点 |
1.1.1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2 中药制药废水特点简述 |
1.2 中药制药废水毒性检测及控制 |
1.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1.3.1 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
1.3.2 生物法处理中药废水 |
1.4 中药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研究概述 |
1.4.1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原理 |
1.4.2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技术的现状 |
1.4.3 好氧处理(SBR)工艺处理 |
1.4.4 SBR工艺的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
2.1 废水来源及水量确定 |
2.2 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确定 |
2.2.1 设计水质确定 |
2.2.2 出水水质确定 |
2.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程度 |
2.4 废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
2.5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论证 |
2.5.1 预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
2.5.2 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选择 |
2.5.3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
2.5.4 消毒工艺的选择 |
2.5.5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 |
2.5.6 除臭工艺确定 |
2.6 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
2.7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率预测 |
2.8 本章小结 |
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实验研究 |
3.1 不同混凝剂对中药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
3.1.1 主要实验药品 |
3.1.2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1.3 混凝实验方法 |
3.1.4 混凝剂的比选 |
3.2 不同水质的中药制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1 第一次洗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2 第二次洗药废水混凝试验 |
3.3 活性污泥法可行性实验研究 |
3.3.1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第一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3.4 第二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制药废水处理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及工程设计 |
4.1 工艺设计的主要规模及水质 |
4.2 平面布置 |
4.3 设计依据 |
4.4 水处理构筑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1 预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2 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3 中间水池及消毒池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4 深度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5 污泥池设计及设备选型 |
4.4.6 除臭装置及设备用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
5.1 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 |
5.2 运行成本分析 |
5.2.1 计费标准 |
5.2.2 供电负荷 |
5.2.3 运行费用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一) |
附录二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二) |
附录三 剖面图(一) |
附录四 覆土层管道平面布置图 |
附录五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穿孔布水管及曝气管大样图 |
附录六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支架布置平面图 |
(2)I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C反应器的构造与原理 |
1.1 IC反应器的构造 |
1.2 IC反应器运行原理 |
2 IC反应器的启动 |
2.1 接种污泥 |
2.2 温度 |
2.3 处理负荷 |
2.4 外循环 |
2.5 其他因素 |
3 IC反应器的工业应用 |
3.1 啤酒废水处理 |
3.2 造纸废水处理 |
3.3 制药废水处理 |
4 结语 |
(3)IC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餐厨垃圾处理概述 |
1.1.1 餐厨垃圾的概念 |
1.1.2 餐厨垃圾的特点以及危害 |
1.2 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 |
1.2.1 粉碎直排 |
1.2.2 卫生填埋 |
1.2.3 焚烧技术法 |
1.2.4 好氧堆肥 |
1.2.5 蚯蚓堆肥法 |
1.2.6 湿热法 |
1.2.7 厌氧发酵 |
1.2.8 真空油炸饲料化 |
1.2.9 生产生物柴油 |
1.2.10 生物发酵制氢 |
1.3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发展趋势 |
1.4 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 |
1.4.1 IC厌氧反应器基本结构 |
1.4.2 IC反应器的优缺点 |
1.4.2.1 IC反应器的优点 |
1.4.2.2 IC反应器的缺点 |
1.4.3 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情况 |
1.4.3.1 处理啤酒废水 |
1.4.3.2 处理造纸废水 |
1.4.3.3 处理酒精废水 |
1.4.3.4 处理土豆加工废水 |
1.4.4 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
1.5 有效微生物(EM)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1.5.1 EM技术简介 |
1.5.2 EM菌的组成及其特点 |
1.5.3 EM菌处理废水的作用原理 |
1.5.4 EM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1.6 论文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IC厌氧反应器装置 |
2.1.2 EM菌水解酸化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药品 |
2.4 实验仪器 |
2.5 分析方法 |
2.5.1 挥发酸和碱度联合测定法 |
2.5.2 DE值的测定方法 |
2.5.3 扫描电镜前处理方法 |
2.5.4 TS和VS分析方法 |
2.5.5 污泥中的辅酶F_(420)的测定 |
2.5.6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 |
第3章 IC反应器启动研究 |
3.1 葡萄糖营养液启动试验 |
3.1.1 结果与讨论 |
3.1.1.1 启动期间CODcr的变化及去除效果 |
3.1.1.2 启动期间进出水的pH值及出水VFA、碱度的变化 |
3.1.1.3 启动期间的产气情况 |
3.1.1.4 微生态特征及颗粒污泥的驯化情况 |
3.1.1.4.1 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分析 |
3.1.1.4.2 辅酶F_(420)分析 |
3.1.1.4.3 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分析 |
3.1.1.4.4 颗粒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3.2 实际废水启动试验 |
3.2.1 结果与讨论 |
3.2.1.1 启动期间CODcr的变化及去除效果 |
3.2.1.2 启动期间进出水的pH值及出水VFA、碱度的变化 |
3.2.1.3 启动期间的产气情况 |
3.2.1.4 微生态特征及颗粒污泥的驯化情况 |
3.2.1.4.1 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分析 |
3.2.1.4.2 辅酶F_(420)分析 |
3.2.1.4.3 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分析 |
3.2.1.4.4 颗粒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3.3 营养液与实际废水的启动比较 |
第4章 餐厨垃圾水解-IC反应器的运行研究 |
4.1 EM技术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结果分析 |
4.1.1.1 EM菌对水解液的影响 |
4.1.1.2 溶解氧含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3 EM菌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4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内循环流量(Qin)的影响 |
4.2.1 结果分析 |
4.2.1.1 不同内循环回流比的CODcr的变化及去除效果 |
4.2.1.2 不同内循环回流比进出水的pH值及出水VFA、碱度的变化 |
4.2.1.3 不同内循环回流比的产气情况 |
第5章 IC反应器微生态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5.2.2 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5.2.3 DGGE分析 |
5.2.4 割胶与测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废水启动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2 菌群结构分析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中名词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4)附加循环IC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1.4.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
1.4.2 厌氧反应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第2章 试验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试验工艺 |
2.1.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2.1.2 试验方案 |
2.1.3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结构介绍 |
2.2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工艺流程及特点 |
2.2.1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的工艺流程 |
2.2.2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的特点 |
2.3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影响因素 |
2.3.1 VFA |
2.3.2 营养物质 |
2.3.3 温度 |
2.3.4 pH 值 |
2.3.5 氧化还原电位 |
2.3.6 混合与搅拌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构筑物 |
3.1.2 试验污泥 |
3.1.3 试验用水 |
3.1.4 试验仪器 |
3.2 试验分析项目与方法 |
3.2.1 试验方法 |
3.2.2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4章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1 附加循环 IC 反应器启动要点 |
4.1.1 温度与 pH 值 |
4.1.2 进水方式 |
4.1.3 污泥接种量 |
4.1.4 容积负荷 |
4.1.5 检测指标 |
4.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1 污泥驯化阶段 |
4.2.2 提升负荷阶段 |
4.2.3 稳定运行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试验装置 |
1.2 试验用水 |
1.3 污泥的接种和称重 |
1.4 分析方法与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FCR进出水COD的变化 |
2.2 出水VFA的变化 |
2.3 pH和出水温度的变化 |
2.4 MLVSS的变化 |
2.5 两种IC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对比 |
3 结语 |
(6)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IC反应器的基本介绍 |
1.2.1 IC反应器的结构简介 |
1.2.2 IC反应器工艺原理简介 |
1.2.3 IC反应器的优点 |
1.3 IC反应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IC反应器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IC反应器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IC反应器流动特性的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CFD技术概述 |
2.2.1 CFD方法的介绍 |
2.2.2 Fluent软件简介 |
2.3 数学模型 |
2.3.1 流体流动的基本理论 |
2.3.2 湍流模型 |
2.3.3 多相流模型 |
2.4 CFD技术在废水生物反应器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3章 IC反应器中第一厌氧反应室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与研究方法 |
3.2.1 几何模型的确定 |
3.2.2 计算网格的划分 |
3.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4 计算求解器的设置 |
3.2.5 计算方法的确定 |
3.3 Fluent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迭代时间对第一厌氧反应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3.3.2 三相分离器折板角度对第一厌氧反应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3.3.3 三相分离器安装高度对第一厌氧反应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C反应器中内循环系统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与研究方法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4.2.2 计算网格的划分 |
4.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2.4 计算求解器的设置 |
4.2.5 计算方法的确定 |
4.3 Fluent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内循环系统轴向高度z方向上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2 迭代时间对内循环系统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3 气体速度对内循环系统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C厌氧反应器的原理 |
2 IC厌氧反应器的理论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
2.1 IC厌氧反应器水力模型 |
2.2 颗粒污泥性能的研究 |
2.3 反应器启动研究 |
2.4 产甲烷菌的研究 |
3 IC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 |
3.1 处理土豆加工废水 |
3.2 处理啤酒废水 |
3.3 处理造纸废水 |
3.4 处理味淋酒废水 |
3.5 处理高浓度柠檬酸废水 |
3.6 处理养猪废水 |
4 IC厌氧反应器的研究发展方向 |
(8)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及其典型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IC 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1.1 IC 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
1.1.2 IC 反应器的应用 |
1.1.3 IC 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1.2 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进展 |
1.2.1 废纸造纸废水特点 |
1.2.2 废纸造纸废水现状 |
1.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 |
1.3.1 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2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生物降解途径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C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装置与流程 |
2.1.2 试验用水 |
2.1.3 接种污泥 |
2.1.4 试验仪器 |
2.1.5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器运行情况及COD 的去除效果 |
2.2.2 COD 去除率与容积负荷的关系 |
2.2.3 产气量与容积负荷的关系 |
2.2.4 进出水pH 变化 |
2.2.5 HRT 与出水pH 的关系 |
2.2.6 出水VFA 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C 反应器处理OCC 造纸废水的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用水 |
3.1.3 接种污泥 |
3.1.4 试验方法 |
3.2 试验内容 |
3.2.1 厌氧可降解性 |
3.2.2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可降解性 |
3.3.2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C 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 |
4.1 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1 基质变化模型 |
4.1.2 第一反应区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 |
4.1.3 第二反应区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 |
4.2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与讨论 |
4.2.1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2.2 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4.2.3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C 反应器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5.1.1 试验装置 |
5.1.2 接种污泥 |
5.1.3 试验仪器 |
5.1.4 试验方法 |
5.1.5 试验用水及进水方案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器运行效果 |
5.2.2 进水DBP 占COD 比例对反应器效果的影响 |
5.2.3 反应器高度DBP 和COD 去除率变化 |
5.2.4 DBP 厌氧降解途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麦草化学机械浆预处理方法与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麦草清洁制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絮凝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3.4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1.4 厌氧技术 |
1.4.1 IC 反应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
1.4.2 IC 厌氧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 |
1.4.3 IC 反应器的水力模型 |
1.4.4 IC 工艺技术优点 |
1.5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
1.5.1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 |
1.5.2 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点 |
1.5.3 曝气生物滤池的缺陷 |
1.6 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
1.6.1 混凝处理法 |
1.6.2 吸附处理法 |
1.6.3 膜分离技术 |
1.6.4 高级氧化技术 |
1.6.5 组合技术处理 |
1.7 回用对制浆性能的研究 |
1.7.1 回用对生产的负面影响 |
1.8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8.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麦草P-RC APMP 制浆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
2.1 麦草原料分析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流程 |
2.2.2 过氧化氢测定方法 |
2.2.3 实验设备 |
2.2.4 预处理方法 |
2.2.5 磨浆及消潜 |
2.2.6 PFI 打浆 |
2.2.7 抄片 |
2.3 检测 |
2.3.1 白度指标 |
2.3.2 强度指标 |
2.3.3 水质指标检测 |
2.3.4 能耗的计算 |
2.3.5 纤维特性的分析 |
2.3.6 环境扫描电镜(ESEM)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化学预浸渍后有机负荷对比 |
2.4.2 磨浆能耗对比 |
2.4.3 成浆白度对比 |
2.4.4 物理强度对比 |
2.4.5 FQA 纤维质量分析 |
2.4.6 扫描电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絮凝处理对中段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样 |
3.1.2 药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5 检测项目与方法 |
3.1.6 吸光度波长的确定 |
3.2 各种絮凝剂絮凝最佳条件 |
3.2.1 Al_2(SO_4)_3 最佳絮凝条件 |
3.2.2 FeSO_4 的最佳絮凝条件 |
3.2.3 Fe_2(SO_4)_3 的最佳絮凝条件 |
3.2.4 PAC 的最佳絮凝条件 |
3.2.5 AlCl_3 的最佳絮凝条件 |
3.2.6 FeCl_3 的最佳絮凝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离心前各种絮凝剂混凝效果的对比 |
3.3.2 离心后各种絮凝剂混凝效果的对比 |
3.3.3 Fe_2(SO_4)_3 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拟IC 厌氧反应器处理絮凝出水的研究 |
4.1 IC 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水样 |
4.2.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4.2.3 主要实验仪器和装置 |
4.2.4 检测方法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曝气生物滤池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用水 |
5.1.2 仪器药品与设备 |
5.1.3 检测方法 |
5.2 反应器的启动 |
5.2.1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5.2.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时间的确定 |
5.3 高效菌的筛选 |
5.3.1 培养基制备和灭菌 |
5.3.2 优势菌的分离 |
5.3.3 菌株的培养与高效菌的筛选 |
5.3.4 平板分离结果 |
5.3.5 高效菌的初步筛选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BAF 出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对纸浆性能的研究 |
6.1 麦草废水深度处理 |
6.1.1 原料及实验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废水回用对制浆性能的影响 |
6.2.1 原料与实验方法 |
6.2.2 回用于不用工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论文的结论和创新之处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10)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玉米酒精生产工艺及其废水处理情况 |
1.2.1 传统玉米酒精生产工艺及废水污染物情况 |
1.2.2 安徽丰原燃料酒精生产工艺及废水污染物分析 |
1.2.3 酒精废水处理研究进展与动态 |
1.3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生产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1.3.1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在废水处理中推广和运用 |
1.3.2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研究方向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厌氧生化处理的理论分析 |
2.1 复杂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的四个阶段 |
2.1.1 水解阶段 |
2.1.2 发酵(或酸化)阶段 |
2.1.3 产乙酸阶段 |
2.1.4 产甲烷阶段 |
2.2 主要污染物的厌氧降解 |
2.2.1 糖类的厌氧降解 |
2.2.2 脂肪酸的厌氧降解 |
2.2.3 脂肪的厌氧降解 |
2.2.4 蛋白质的厌氧降解 |
2.2.5 其它物质厌氧降解作用 |
2.3 影响厌氧生化的主要因素 |
2.3.1 温度的影响 |
2.3.2 pH值 |
2.3.3 氧化还原电位 |
2.3.4 营养物质 |
2.3.5 毒性物质 |
2.3.6 容积负荷 |
2.3.7 水力停留时间 |
2.4 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理论基础 |
2.4.1 颗粒污泥形成的条件 |
2.4.2 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2.4.3 厌氧颗粒污泥的基本性质 |
2.4.4 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 |
2.4.5 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 |
2.4.6 颗粒污泥性质分析 |
2.5 MIC反应器开发背景和特点 |
2.5.1 MIC反应器开发的背景 |
2.5.2 MIC反应器与IC的差别 |
2.5.3 M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2.5.4 MIC反应器的特点 |
第三章 32 万吨/年燃料酒精的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3.1 32 万吨/年燃料酒精废水处理试验工艺 |
3.1.1 酒精废水处理工艺 |
3.1.2 工艺流程说明 |
3.2 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及说明 |
3.2.1 预处理 |
3.2.2 厌氧处理系统 |
3.2.3 好氧处理系统 |
3.2.4 气柜和脱硫系统 |
3.2.5 污泥处理系统 |
3.3 废水指标监测方法与系统监测点 |
3.3.1 废水指标监测方法 |
3.3.2 废水处理系统监测点 |
3.4 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 |
3.4.1 厌氧系统的运行 |
3.4.2 好氧系统的运行 |
3.4.3 末端物化情况 |
3.4.4 整个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 |
3.4.5 污泥压滤系统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MIC反应器快速启动的研究 |
4.1 MIC试验装置及其监测点布置 |
4.1.1 MIC反应器 |
4.1.2 MIC监测点的布置 |
4.1.3 负荷增加的操作方法 |
4.2 初始启动期 |
4.2.1 MIC反应器启动前准备工作 |
4.2.2 启动期控制条件 |
4.2.3 启动期数据分析与讨论 |
4.3 颗粒污泥出现期 |
4.3.1 颗粒污泥出现期控制条件 |
4.3.2 颗粒污泥出现期数据分析与讨论 |
4.4 颗粒污泥成熟期 |
4.4.1 颗粒污泥成熟期控制条件 |
4.4.2 颗粒污泥成熟期数据分析与讨论 |
4.5 MIC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进程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IC反应器颗粒污泥的形成 |
5.1 颗粒污泥的颜色及形状分析 |
5.1.1 颗粒污泥的颜色及形状 |
5.1.2 污泥的颜色及形状分析与讨论 |
5.2 污泥粒径分布及颗粒大小试验 |
5.2.1 MIC反应器不同时期颗粒污泥大小 |
5.2.2 MIC反应器稳定运行时颗粒污泥在不同高度上的粒径分布 |
5.3 污泥沉速试验 |
5.3.1 污泥沉速试验方法 |
5.3.2 试验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强制性内循环快速启动IC厌氧反应器过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 焦军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I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进展[J]. 罗干,李燕,李俊,王铸,李爱民. 环境保护科学, 2016(02)
- [3]IC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研究[D]. 伍长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8)
- [4]附加循环IC反应器在食糖精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忠刚. 青岛理工大学, 2013(07)
- [5]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特征[J]. 杜冬云,方炯,王颂.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6]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涂为媛. 南昌大学, 2012(01)
- [7]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 宛中华,毛杰,黎忠,章万喜,乐杰友. 广东化工, 2012(05)
- [8]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及其典型污染物的研究[D]. 宋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麦草化学机械浆预处理方法与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研究[D]. 刘顺明.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4)
- [10]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薛来平. 天津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