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域网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圣波[1](2014)在《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及过滤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普及。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上的通信服务,以方便快捷的传输方式和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垃圾邮件的泛滥成灾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对人们的日常收发邮件造成了困扰,部分恶性垃圾邮件还会携带不良信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病毒,给收件人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为了减少网络中的垃圾邮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收件环境,开发一个可用可靠的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和过滤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子邮件在网络中的传输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采用旁路监听模式、使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局域网垃圾邮件的监控和过滤的思想和方案,并且实现了系统方案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模块。经过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测试实验,验证了本系统方案中已实现的功能是可用的,在局域网环境下可以准确地监控并还原邮件文本,并且在准确率与内存使用率等指标上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垃圾邮件过滤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讨论了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和过滤技术涉及的基本原理。随后,本文从接入网络的位置出发,对比分析了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及过滤系统的几种实现方案,阐述了最终采用旁路监听模式的可行性与优点。在确定系统的网络架构之后,本文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软件构成,然后根据邮件还原的流程,对邮件还原这一重要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并且使用Libnids网络安全开发工具实现了邮件的还原。最后,本文对系统中已实现的模块进行了功能性测试和内存使用量测试。本文提出的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和过滤方案,具有对用户资源占用少,对局域网正常通讯影响小,接入方式灵活方便的特点,根据方案的实际需要,已实现的模块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另外,在邮件还原模块的设计中,本文解决了一个关键技术:如何管理局域网同一时刻中正在接收的多封邮件。
田东平[2](2011)在《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电子邮件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伴随而来的就是垃圾邮件的泛滥问题。垃圾邮件不但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消耗邮件服务器的存储空间,而且也对人们正常使用邮件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因此,展开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目前,论文作者单位华润集团的日常运作非常依赖邮件系统,邮件系统是公司的核心应用系统之一,对垃圾邮件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公司急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稳健的反垃圾邮件系统,希望能够不被垃圾邮件的干扰而使业务受到影响,也希望能够利用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产品来构建先进的反垃圾邮件系统,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需求来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垃圾邮件的背景、现状以及研究垃圾邮件防范技术的现实意义,通过跟踪国内外的防垃圾邮件的先进检测技术,较全面地归纳出现有的防垃圾邮件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以及不足,在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华润集团的反垃圾邮件系统,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垃圾邮件防范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较全面地归纳出了现有的防垃圾邮件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2、针对现有的单一反垃圾邮件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3、提出了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中各种产品的选型方案和对各种邮件流进行过滤的具体设计思想。
柏灵[3](2010)在《基于SMTP协议的数据包分析与还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具有传递速度快,可以群发,方便快捷等特点的通信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日常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电子邮件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企业泄密,网络犯罪和黑客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也迅速滋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危害到企业和国家的安全。所以,急需建立一系列的安全机制来控制和减少这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如果能够建立监控系统,我们就可以查看和监控邮件并对网上的可疑邮件进行追踪,这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及控制网络犯罪。针对以上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SMTP协议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还原邮件内容的思想和方案。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本论文提出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对局域网内发送的所有电子邮件进行及时的查看和监控。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对邮件通信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立邮件监控系统的目的和意义,深入研究了SMT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模型。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监控软件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Libnids的数据结构、相关接口函数、base-64编码及解码等有关内容。并根据这些原理,设计了一套重现邮件内容方案。先基于Libnids开发包的TCP数据流重组功能,重现邮件的内容,再使用base-64解码还原邮件的具体内容,最后将还原后的信息存入数据库,方便用户的查询和监控,这样就实现了基于SMTP数据包的分析和还原过程。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建立硬件运行环境,并以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为例,将程序测试结果进行展示,包括程序的运行过程,存储结果和查询过程等。本系统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经过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胡晓娅,曹连杰[4](2010)在《无线局域网背景下的电子邮件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针对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本文研究并设计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平台的电子邮件监听系统。监听系统分为无线网络报文监听、报文处理和电子邮件原始信息解析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设计。重点研究报文截获后的处理,提出基于协议过滤、端口序号过滤和时间控制规则的三重过滤机制,大大提高了报文过滤的准确率,保证系统所获得的邮件原始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对无线局域网背景下的电子邮件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武美娜[5](2009)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技术在确保信息完整性、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相对于其它公钥密码体制而言,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具有安全强度高、密钥长度短、计算效率高、带宽要求低等优点。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子邮件以方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网络用户的欢迎,但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如何保障电子邮件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邮件中的应用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安全保证,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邮件的发展。本文对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技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研究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常用攻击算法进行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得出安全椭圆曲线的生成方法以及基点的选择方法。其次,本文针对无线局域网计算能力有限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并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和安全性分析。求逆运算是密码学算法中的瓶颈问题,改进算法中签名方不需要进行求逆运算,它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少的时间复杂度,所以改进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更加适合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通信的双方中签名方计算能力弱的情况。文中采用Visual C++6.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对改进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对消息的正确签名与验证。最后,本文针对电子邮件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出将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技术引入电子邮件传输过程中来增强安全性的构想。结合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优点和电子邮件传输的方式,设计出一套利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进行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的方案应用到电子邮件传输中。
王姗姗,付位刚[6](2008)在《安全局域网环境下安全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安全局域网中部署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对邮件用户和邮件本身进行分级管理,以实现多级安全控制;并在邮件服务器和邮件客户端之间加入邮件代理服务器,设计邮件客户端与邮件代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实现对系统用户集中、动态的监控。系统实践的结果表明:在安全局域网环境下,该系统在保证电子邮件服务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窃听、截取、重写和邮件泄密等邮件安全问题。
李毅[7](2008)在《中山市交警支队OA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高速发展,使办公自动化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现代意义的办公自动化已成为综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科学技术,它把基于不同技术的办公设备,用联网的方式连成一体,将语言、图像、数据、文字处理等功能组合在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事务处理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信息流转快、决策科学的体系。本文是以中山交警OA系统为实例,提出了现代交警办公自动化的构想,论述了交警办公自动化所涉及的新技术,然后从交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出发,结合最新的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应用开发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提出集成了话音网络、办公自动化应用和道路监控网络的城市交警办公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否高效运行,一方面要保证其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可行性,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并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样才能使OA系统发挥应有的效率。
张凯[8](2006)在《电子证据研究》文中认为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法律与科技相结合的证据领域新生儿,吸引了众多注视的目光。在众多学者的关爱中逐渐揭示出电子证据的内在特点,同时也暴露出诸如证据种类归属困惑、证据取得困难和证据评价规则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构建证据规则为主导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同时注重法学理念与技术观念、实践经验积累与理性思维提炼、阶段性定位与前瞻性预测、外国司法经验借鉴与适应中国国情等方面的结合。 本文由以下七章组成: 上篇主要涉及电子证据基本理论、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法律定位。 第一章分析电子证据的运用背景、电子证据与证据理论的互动及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概况。诉讼理念和诉讼手段上的现代化进一步催化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而由于电子证据的出现,证据运用的理念也呈现出科学化趋势,证据裁判主义内涵也随之丰富。国际社会中有关电子证据的主要立法有:刑事方面的欧洲联盟《网络犯罪公约》,民事方面的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等。 第二章从整理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而分析其内在品质。根据不同标准,对于电子证据可有不同分类。本文介绍的电子证据表现形式主要有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签章、电子货币、电子公告服务信息以及电报、电传和传真。对“电子化”可作如下理解:生成过程的技术化、存在形式上的无形化和表现状态上的媒质化。电子证据还是一种特殊的“统一体”与“矛盾体”。 对电子证据作如下定义:产生于电子技术环境下的、可以用作证据的电子化材料及其派生物。并进一步对于“电子化”做如下解释:生成过程的技术化、存在形式上的无形化和表现状态上的媒质化。 第三章对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定位进行构思。应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和融合的态度来对待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正名”问题,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内涵扩大阶段;以电子证据形态为核心内容的证据逐渐出现于其它证据种类之中的阶段;真正形成独立地位的阶段。 下篇主要涉及有关电子证据的证据规则,这种相关规则的完善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用于调整电子证据是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身对“E”空间的保护而不是让非法侦查行为这一病区向无形的虚拟空间扩散的重要机制。需要在认清规则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构建理念为基础,厘清其用于调整电子证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确定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原则与具体规则。 第五章探讨如何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参照国外立法,我国可建立如下关于电子证据的最佳证据规则: 首先,要严格区分原件与复制件。其次,应当明确可以提供复制件的情形。第三,还应区分不同的具体情况。 在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审查原则上,要以审查电子证据的电子签名为核心,附带审查电子证据的收集途径、保存环境;要以鉴定做为判断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主要手段;要以法律推定的方式来做为判断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辅助手段。 第六章涉及电子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的衔接。电子证据成为传闻所必须满足的三个前提是:该传闻的形式必须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电子证据本身所记录
沈洁[9](2006)在《局域网中构建一种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电子邮件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正成为传输信息的主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企业中的电子邮件包含了企业核心机密、技术专利、销售数据、财务数据、市场信息等重要信息。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电子邮件中传输的重要数据,提高电子邮件的安全性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相关资料,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现状以及安全需求,接着分析研究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协议,并且分析了密码学和安全认证技术。同时研究USBKEY,在此基础上实现了USBKEY设备管理、公私钥管理、用户管理、算法管理、数据加密等功能。设计并实现局域网中具有双向认证功能、收发双方双向不可否认性的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最后对本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的意义在于在局域网中构建了一种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为电子邮件提供加密、解密、签名和验证等功能,为电子邮件用户提供邮件内容的保密性、完整性、发送方和接收方身份验证等安全服务。
卢加元,吴国兵[10](2005)在《安全局域网邮件技术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对移动办公应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双因素动态口令认证技术,提出在局域网邮件应用中采用双因素动态口令认证技术验证邮件发送者的身份,给出了局域网邮件系统的应用流程,最后总结了安全局域网邮件技术的应用特点。
二、局域网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域网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及过滤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 |
2.1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
2.1.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
2.1.2 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
2.1.3 电子邮件的格式及地址 |
2.2 电子邮件协议的工作原理 |
2.2.1 POP3 会话命令 |
2.2.2 POP3 会话过程 |
2.3 TCP/IP 网络体系结构 |
2.4 数据包的封装与 TCP 协议 |
2.4.1 数据的逐层封装 |
2.4.2 各层附加信息的作用 |
2.4.3 应用数据的拆封 |
2.4.4 IP 分片和 TCP 数据流重组的解析 |
2.5 网络监控技术与开发工具 |
2.6 Winpcap 与 Libnids |
2.7 小结 |
第3章 局域网邮件还原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的总体框架 |
3.2 邮件还原的总流程 |
3.3 数据包捕获与过滤 |
3.4 IP 分片重组与 TCP 数据流重组 |
3.4.1 Libnids 的重要数据结构 |
3.4.2 Libnids 的基本函数 |
3.4.3 TCP 数据流重组举例 |
3.5 应用层端口识别 |
3.6 POP3 协议解析 |
3.6.1 POP3 会话管理器的数据结构 |
3.6.2 POP3 会话管理器的运行流程 |
3.6.3 会话解析器的接口函数 |
3.6.4 POP3 会话解析方法 |
3.7 MIME 协议解析 |
3.7.1 MIME 协议概述 |
3.7.2 MIME 解析流程 |
3.8 邮件的后续处理 |
3.9 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测试与实验结果 |
4.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4.2 系统的测试结果 |
4.2.1 功能性测试 |
4.2.2 内存测试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垃圾邮件的历史背景与概念 |
1.2 垃圾邮件的发展趋势 |
1.2.1 垃圾邮件正文部分包含 URL |
1.2.2 垃圾邮件试图推销各类产品和服务 |
1.2.3 盗取身份 |
1.2.4 图片垃圾邮件 |
1.2.5 躲避全球IP 监控及信誉评分 |
1.2.6 躲避内容过滤引擎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实时黑名单法 |
1.3.2 基于贝叶斯的内容统计分析 |
1.3.3 基于规则评分系统的过滤平台 |
1.3.4 连接/发送频率监测法 |
1.3.5 Challenge-Response 方式 |
1.3.6 Domainkeys 方式 |
1.3.7 SPF 方式 |
1.3.8 Sender ID 技术 |
1.3.9 信誉评分技术 IP Reputation |
1.3.10 多重图片识别技术 OCR |
1.3.11 意图分析技术 Intention Analysis |
1.3.12 专用反垃圾邮件防火墙 |
1.3.13 网关级反垃圾邮件设备 |
1.3.14 服务器级反垃圾邮件产品 |
1.3.15 桌面级反垃圾邮件产品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反垃圾邮件原理及相关技术 |
2.1 电子邮件传输过程 |
2.2 垃圾邮件特征 |
2.2.1 没有X-Mailer 信头,或者使用特殊的X-Mailer 信头 |
2.2.2 客套话 |
2.2.3 伪造发件人 |
2.2.4 通过ADSL 等动态IP 发送 |
2.2.5 发送工具签名 |
2.2.6 不使用标准的MIME 格式 |
2.2.7 发送时间超过当前时间 |
2.2.8 经过很多的服务器转发 |
2.2.9 信体内容带有特殊的HTML tag |
2.2.10 信件内容带有取消订阅或者不再接受此类邮件的描述 |
2.3 一般反垃圾邮件产品的基本组成 |
2.3.1 邮件处理HUB |
2.3.2 邮件防火墙模块 |
2.3.3 病毒检测模块 |
2.3.4 垃圾邮件检测模块 |
2.3.5 邮件处理HUB |
2.3.6 模块,规则,条件和处置 |
2.3.7 安全设置 |
2.3.8 反垃圾邮件模块 |
2.3.9 使用隔离文件夹来组织邮件 |
2.4 反垃圾邮件产品邮件过滤原理 |
2.4.1 过滤优先级 |
2.4.2 邮件过滤结果的标准 |
2.4.3 SMTP 协议 |
2.4.4 过滤模块 |
2.4.5 传送处置 |
2.4.6 隔离文件夹和规则顺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
3.1 华润集团企业局域网中的三种邮件流 |
3.1.1 概述 |
3.1.2 从INTERNET 进来的邮件流 |
3.1.3 内部邮件流 |
3.1.4 发送到INTERNET 的邮件流 |
3.2 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整体架构研究 |
3.2.1 从INTERNET 进来的邮件流反垃圾邮件部署研究 |
3.2.2 内部邮件流的反垃圾邮件部署研究 |
3.2.3 发送到INTERNET 的邮件流反垃圾邮件部署研究 |
3.3 DNS 设置 |
3.3.1 MX(Mail Exchanger)记录 |
3.3.2 添加反向记录(PTR) |
3.3.3 添加SPF 记录 |
3.4 华润集团反防垃圾邮件系统的设计 |
3.4.1 概述 |
3.4.2 反垃圾邮件系统拓扑设计 |
3.4.3 反垃圾邮件网关选型(对入的邮件流) |
3.4.4 邮件系统选型 |
3.4.5 服务器上部署的反垃圾邮件软件选型 |
3.4.6 服务器和客户端上部署的防毒软件选型 |
3.4.7 客户端上软件选型 |
3.4.8 反垃圾邮件网关选型(对出的邮件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的实现 |
4.1 反垃圾邮件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1 算法流程图 |
4.1.2 算法实现 |
4.1.3 程序运行结果 |
4.2 F-Secure 反垃圾邮件网关实际环境的配置 |
4.2.1 实际配置 |
4.3 Exchange2007 Edge 服务器的实际配置 |
4.3.1 Exchange 2007 Edge 服务器实际配置 |
4.3.2 Edge 服务器内容过滤 |
4.3.3 Edge 服务器IP 过滤 |
4.3.4 Edge 服务器收件人过滤 |
4.3.5 Edge 服务器发件人过滤 |
4.3.6 Edge 服务器发件人ID 过滤 |
4.3.7 Edge 服务器发件人信誉过滤 |
4.3.8 Edge 服务器疑问邮件验证 |
4.3.9 Edge 服务器附件过滤 |
4.4 部署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防垃圾邮件产品设置 |
4.4.1 Trend Micro for Microsoft? Exchange(以下缩写为SMEX)实际配置.. |
4.4.2 传输扫描 |
4.4.3 利用Microsoft 病毒扫描API 扫描Exchange 底层存储中的邮件 |
4.4.4 附件阻止 |
4.4.5 使用基于规则的内容过滤 |
4.4.6 报告和记录 |
4.5 具有反垃圾邮件的客户端软件OUTLOOK |
4.5.1 Outlook 中的“垃圾邮件筛选”功能 |
4.5.2 根据需要提高保护级别 |
4.5.3 不断更新您的“垃圾邮件筛选”定义 |
4.5.4 设置安全发件人 |
4.5.5 阻止发件人 |
4.5.6 阻止顶级域名和编码 |
4.6 具有防邮件病毒的安全软件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
4.7 系统效果观察 |
4.7.1 F-Secure 防垃圾邮件网关的隔离结果 |
4.7.2 SMEX 的隔离 |
4.8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 |
1、论文工作总结 |
2、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SMTP协议的数据包分析与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 |
2.1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
2.2 SMTP的通信模型 |
2.2.1 SMTP命令 |
2.2.2 SMTP应答 |
2.2.3 SMTP的会话过程 |
2.2.4 命令和响应过程举例 |
2.2.5 SMTP认证 |
2.3 网络协议与两种参考模型 |
2.3.1 TCP/IP参考模型 |
2.3.2 OSI参考模型 |
2.4 数据包的封装和拆封 |
2.4.1 邮件的封装 |
2.4.2 邮件的拆封 |
2.5 网络数据开发函数库 |
2.5.1 Libnids和WinPcap简介 |
2.5.2 Libnids和Winpcap的安装 |
2.5.3 开发使用的基本函数 |
2.6 小结 |
3 SMTP数据包分析与还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本系统实现的总流程 |
3.2 捕获SMTP数据包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捕获数据包的流程 |
3.2.2 获得本地网络接口列表 |
3.2.3 网卡模式设置 |
3.2.4 打开网络接口 |
3.2.5 初始化 |
3.2.6 捕获数据包 |
3.2.7 数据包过滤 |
3.2.8 释放缓冲区 |
3.3 解析电子邮件的设计与实现 |
3.3.1 TCP数据流重组 |
3.3.2 电子邮件解析 |
3.4 小结 |
4 邮件还原、存储和查看的设计与实现 |
4.1 邮件内容的还原 |
4.1.1 Base64编码算法的实现 |
4.1.2 Base64解码算法的实现 |
4.2 邮件的存储和查询 |
4.2.1 邮件的存储 |
4.2.2 邮件的查询 |
4.3 小结 |
5 系统的测试与结果 |
5.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5.2 程序运行结果 |
5.3 邮件的存储和结果 |
5.4 邮件查询和监控 |
5.5 小结 |
6 结束语 |
6.1 本人所做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无线局域网背景下的电子邮件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线局域网电子邮件监控原理 |
3 电子邮件监听系统设计 |
3.1 系统框架 |
3.2 报文监听设计 |
3.3 破解后报文处理设计 |
3.3.1 三重过滤规则的提出 |
(1) 协议过滤。 |
(2) 端口序号过滤。 |
(3) 时间控制。 |
3.3.2 报文处理流程 |
3.4 邮件原始信息解析 |
4 实验结果 |
5 结束语 |
(5)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信息安全概述 |
1.1.2 密码学发展史 |
1.1.3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简介 |
1.1.4 数字签名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椭圆曲线密码学和数字签名的理论基础 |
2.1 密码学的数学基础 |
2.1.1 数论 |
2.1.2 群论 |
2.1.3 有限域理论 |
2.1.3.1 域和有限域 |
2.1.3.2 有限域中的计算 |
2.1.4 算法复杂度理论 |
2.2 椭圆曲线 |
2.2.1 椭圆曲线概述 |
2.2.2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
2.2.3 椭圆曲线上的加法运算规则 |
2.2.4 椭圆曲线上的数乘算法 |
2.2.4.1 二进制算法 |
2.2.4.2 NAF算法 |
2.2.4.3 窗口算法 |
2.3 数字签名技术 |
2.3.1 Hash散列函数与数字摘要 |
2.3.2 数字签名原理 |
2.3.3 数字签名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实现 |
3.1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的实现 |
3.1.1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参数组 |
3.1.2 选取安全的椭圆曲线 |
3.1.3 选取椭圆曲线的基点 |
3.2 椭圆曲线密码算法 |
3.2.1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
3.2.2 Diffie-Hellman型密钥共享算法 |
3.3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 |
3.3.1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
3.3.2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攻击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 |
4.1 传统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 |
4.1.1 ECDSA生成算法 |
4.1.2 ECDSA验证算法及正确性验证 |
4.2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改进算法 |
4.2.1 无线局域网加密体制 |
4.2.2 改进后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产生和验证算法 |
4.2.3 改进算法的正确性验证 |
4.2.4 改进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4.2.5 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复杂度比较 |
4.3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改进算法的实现 |
4.3.1 总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流程 |
4.3.2 改进算法的验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应用 |
5.1 电子邮件概述 |
5.1.1 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 |
5.1.2 安全电子邮件的目标 |
5.2 安全传输电子邮件的实现方案 |
5.2.1 电子邮件的发送 |
5.2.2 电子邮件的接收 |
5.3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在电子邮件中的实现方案 |
5.3.1 SHA-1生成数字摘要 |
5.3.2 电子邮件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生成 |
5.3.3 电子邮件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中山市交警支队OA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传统与现代概念 |
1.2 近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3 国内交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
1.4 现代交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支撑平台 |
2.1 网络技术的发展 |
2.1.1 千兆以太网 |
2.1.2 快速以太网 |
2.1.3 ATM技术 |
2.1.3.1 ATM的概念 |
2.1.3.2 ATM技术特点 |
2.1.3.3 ATM技术的应用局限 |
2.2 交警OA系统网络实现方案 |
2.2.1 交警OA系统网络需求分析 |
2.2.2 交警OA系统网络设计目标 |
2.2.3 交警OA系统网络技术的比较分析 |
2.2.4 交警OA系统网络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警OA系统的应用系统分析 |
3.1 电子邮件(EMAIL)系统 |
3.1.1 交警电子邮件系统需求分析 |
3.1.2 交警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原则 |
3.1.3 交警电子邮件系统管理模型 |
3.1.3.1 物理网络基础和组织管理模式概述 |
3.1.3.2 交警电子邮件系统遵循的原则 |
3.1.4 交警电子邮件系统网络环境与配置要求 |
3.2 交警OA办公应用系统 |
3.2.1 交警OA办公应用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 |
3.2.2 交警OA办公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
3.2.2.1 发文 |
3.2.2.2 收文 |
3.2.2.3 非正式发文 |
3.2.2.4 档案管理 |
3.2.2.5 会议管理 |
3.2.2.6 接待管理和信访管理 |
3.2.2.7 资源及物品管理 |
3.2.2.8 办公信息的发布 |
3.2.3 办公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3.3 视频点播(VOD)系统 |
3.3.1 VOD技术原理 |
3.3.2 快速视频服务器 |
3.3.2.1 快速视频服务器与普通服务器的区别 |
3.3.2.2 快速视频服务器的网络协议 |
3.3.2.3 快速视频服务器的软件设置 |
3.3.2.4 快速视频服务器的处理原则 |
3.3.3 交警支队内部VOD系统的结构 |
3.4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警OA办公应用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 |
4.1.1 系统开发方法 |
4.1.2 系统开发工具 |
4.2 系统开发策略和原则 |
4.2.1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分步实施策略 |
4.2.2 保护投资策略 |
4.2.3 风险最小策略 |
4.2.4 系统开发的原则 |
4.3 交警OA办公应用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4.3.1 机构人员设置子系统 |
4.3.1.1 功能概要 |
4.3.1.2 模块说明 |
4.3.2 文档管理子系统 |
4.3.2.1 功能概要 |
4.3.2.2 模块说明 |
4.3.3 事物管理子系统 |
4.3.3.1 功能概要 |
4.3.3.2 模块说明 |
4.3.4 公共信息子系统 |
4.3.4.1 功能概要 |
4.3.4.2 视图设计 |
4.3.4.3 表单设计 |
4.3.5 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 |
4.3.5.1 功能概要 |
4.3.5.2 模块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可靠性及系统测试 |
5.1 系统可靠性 |
5.1.1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的主要区别 |
5.1.2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主要方法 |
5.1.3 提高中山交警OA系统的可靠性 |
5.2 系统测试 |
5.2.1 对中山交警OA系统的测试 |
5.2.2 初步测试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电子证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观念上的转变 |
2、法律上的规制 |
3、技术上的磨合 |
二、证据规则的主导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工具价值 |
(一) 技术分析与法律分析的差异 |
(二) 技术分析与法律分析的关系 |
三、学理研究中的困境分析 |
(一) 视角差异对研究合力形成的障碍 |
(二) 双重属性及交叉现象对规则构建上的阻碍 |
(三) 案例的复杂与隐密性对研究与实践的互动不利 |
四、研究的进路设想 |
(一) 法学理念与技术观念的结合 |
(二) 经验积累与理性思维的结合 |
(三) 阶段性定位与前瞻性预测的结合 |
(四) 外国经验借鉴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
第一章 电子证据的运用背景、理论互动及立法考察 |
第一节 诉讼理念、诉讼手段的现代化与电子证据 |
一、诉讼理念的现代化与电子证据 |
(一) 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与诉讼理念 |
(二) 政治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诉讼理念 |
(三) 文化基础结构的丰富与诉讼理念 |
二、诉讼手段的现代化与现代科技 |
(一) 民事诉讼流程中现代科技的运用 |
(二) 民事诉讼运用信息技术的制约因素 |
(三) 信息时代民事诉讼的前景展望 |
第二节 电子证据与证据理论的互动 |
一、证据制度的发展与科学理性的发现 |
二、证据运用理念的科学化趋势与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
三、电子证据相关规则的完善与证据裁判主义 |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立法概览 |
一、欧洲联盟《网络犯罪公约》简评 |
二、与电子证据相关的民事立法 |
(一) 联合国有关立法 |
(二) 欧洲联盟有关立法 |
(三) 典型国家有关立法 |
(四) 我国《电子签章法》 |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与内在品质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分类、表现形式与“电子化”的内涵 |
一、电子证据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
(一) 电子证据的分类 |
(二) 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 |
二、“电子化的内涵” |
(一) 宏观定义法 |
(二) 外延定义法 |
(三) 间接定义法 |
(四) 侧重定义法 |
三、电子证据的内在品质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 |
一、电子证据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二、电子证据与科学证据的交叉 |
三、电子证据的界定:形式与品质的统一 |
第三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述及我国有关规定 |
一、证据种类规定的主要方式 |
二、我国有关电子证据的规定 |
第二节 电子证据定位的代表性观点评介 |
一、分别归类说 |
(一) 物证说 |
(二) 书证说 |
(三) 鉴定结论说 |
(四) 视听资料说 |
二、融合说 |
(一) 两分法体系下的融合说 |
(二) 承认七分法体系下的融合说 |
(三) 四分法的融合说 |
三、独立说 |
(一) 将原有视听资料吸收式的独立 |
(二) 与原有证据种类相并列的独立 |
第三节 对电子证据地位的界定 |
一、定位电子证据的理论支撑 |
二、对视听资料的进一步解析 |
三、阶段论视域下的电子证据 |
(一) 电子证据定位的阶段化与科学的证据运用观的确立 |
(二) 阶段论中对视听资料的解释 |
第四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电子证据的取舍平衡 |
第一节 规则本身的历史演进及用于调整电子证据的必要性 |
一、联合国及典型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展脉络考察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三) 混合式诉讼模式国家 |
(四) 联合国的规定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体现的理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用于调整电子证据的必要性 |
(一) 侦查方式的新变化 |
(二) 用于调整电子证据之原因 |
第二节 电子证据视角下的规则完善分析 |
一、环境分析 |
(一) 刑事诉讼模式的影响 |
(二) 法律文化传统的作用 |
二、阶段划分 |
三、调整步骤 |
(一) 理念上的构建 |
(二) 调整点、一般原则与特殊规定 |
第三节 监听、搜查与扣押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 |
一、监听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主要法治国家的监听立法概览 |
(二) 我国目前关于监听立法的现状 |
(三) 我国监听立法的完善步骤 |
(四) 监听原则的确立 |
(五) 有关监听的程序性规则和具体问题 |
(六) 网络监听中的规则适用 |
二、搜查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搜查的范围 |
(二) 搜查的理由 |
(三) 有证搜查 |
(四) 无证搜查 |
三、扣押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有关于电子证据扣押的规定 |
(二) 扣押电子证据的相关原则 |
(三) 搜查、扣押电子证据的协助义务 |
四、涉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其它问题 |
(一) 诱惑侦查在取证中的规范 |
(二) 私人取证对排除规则的适用 |
(三) 搜查主体的合法性 |
第五章 最佳证据规则与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判断 |
第一节 最佳证据规则的价值及其对于电子证据判断的借鉴 |
一、最佳证据规则本身的意义 |
二、“原件”观念的借用与扩充 |
第二节 与电子证据相关的最佳证据规则的完善 |
一、严格区分原件与复制件 |
二、可以提供复制件的条件 |
三、几种具体区分标准 |
四、真实性审查原则 |
(一) 以审查电子签名为核心,附带审查收集途径、保存环境 |
(二) 以鉴定做为判断真实性的主要手段 |
(三) 以法律推定做为判断真实性的辅助手段 |
五、非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的原件认定问题 |
六、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的原件认定问题 |
(一) 电子邮件的原理及特点 |
(二) 发展现状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
第六章 电子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的衔接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构成传闻的条件 |
第二节 相关判例及传闻规则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相关规则的完善思路 |
第七章 电子证据视角下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涉及电子证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一、基于保障人权的考虑,严格限制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 |
二、按照被追诉者技术水平的高低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三、按照被追诉者涉嫌的罪名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四、按照被追诉者与相关技术设备的关系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涉及电子证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
一、公平与便利原则 |
二、责任与利益原则 |
第三节 在电子证据视角下对于举证责任的进一步思考 |
一、科技发展与举证责任的不平衡 |
二、科技发展与举证责任理性化的悖论 |
三、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对科技证明方式的诊释 |
结语: 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的现状归纳与完善思路 |
参考文献 |
答谢 |
(9)局域网中构建一种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安全电子邮件基本原理与协议 |
2.1 电子邮件基本原理和协议 |
2.2 安全电子邮件的相关技术 |
2.2.1 加密技术 |
2.2.2 散列算法 |
2.2.3 数字签名 |
2.3 安全电子邮件协议 |
2.3.1 保密增强邮件 |
2.3.2 完善的保密 |
2.3.3 安全/通用Internet邮件扩充 |
第三章 USBKEY加密的设计与实现 |
3.1 USB系统结构 |
3.1.1 USB系统概述 |
3.1.2 USB驱动程序 |
3.2 USBKEY系统 |
3.2.1 USBKEY概述 |
3.2.2 USBKEY特性 |
3.3 USBKEY功能管理 |
3.3.1 USBKEY硬件设备管理 |
3.3.2 USBKEY公私钥管理 |
3.3.3 USBKEY用户管理 |
3.3.4 USBKEY算法管理 |
3.3.5 USBKEY数据加密 |
第四章 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系统体系结构 |
4.1.3 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实现 |
4.2.1 系统身份认证 |
4.2.2 邮件加密、签名和发送 |
4.2.3 邮件的接收、解密和验证 |
4.3 系统的特性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1.1 系统安全性总结 |
5.1.2 本文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10)安全局域网邮件技术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背景分析 |
3 局域网邮件系统的设计 |
3.1 局域网邮件系统介绍 |
3.2“双因素动态口令技术”的介绍 |
3.3 局域网邮件技术的应用 |
4 局域网邮件系统的应用特点 |
5 结束语 |
四、局域网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局域网垃圾邮件监控及过滤技术的研究[D]. 王圣波. 吉林大学, 2014(03)
- [2]华润集团反垃圾邮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田东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3]基于SMTP协议的数据包分析与还原[D]. 柏灵.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4]无线局域网背景下的电子邮件监控系统研究[J]. 胡晓娅,曹连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0(02)
- [5]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研究与应用[D]. 武美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6]安全局域网环境下安全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王姗姗,付位刚.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8(02)
- [7]中山市交警支队OA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李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8]电子证据研究[D]. 张凯. 中国政法大学, 2006(11)
- [9]局域网中构建一种基于USBKEY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D]. 沈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
- [10]安全局域网邮件技术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J]. 卢加元,吴国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