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新[1](2022)在《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疑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广泛适用,进一步促进刑事案件审判活动的繁简分流,提升刑事审判效率,但也在挑战着传统的刑事审判规则。作为行使刑事审判权力的国家机关,法院在审理认罪认罚案件过程中,存在法检关系、审理程序、庭审内容、应对上诉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同时,还面临精准量刑难以推进、程序效率价值不明、庭审实质效果不足、对上诉权制约无力等方面的难题。对此亟需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升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综合质效,其举措应包括但不限于:限定精准量刑的适用条件、健全分案和程序转化规则、明确庭审的审理重点和审理方式、确定并规范专门的上诉程序。

赵艺[2](2021)在《我国数据权利证成之要件反思》文中提出围绕"数据权利"这一重大的时代性的权利命题,大量研究集中于"如何开展数据赋权"的问题之上,却少有关注"因何开展数据赋权"——这一更加基础性的问题。现有的数据权利研究多以数据客体与数据利益为逻辑起点,忽视数据行为这一更为重要的概念。考察法理学上关于新兴权利的论述,数据权利的证成问题应当以"数据行为"为逻辑起点进行考量。数据行为的正当性边界应当在明确的正当性的基础理论前提下,通过类型化的分析,借助社会共识的价值判断综合衡量。在数据行为正当性的基础下,辅之以数据权利入法的必要性判断与数据权利法律实施的可行性判断,方可确定数据权利的具体边界。

王海青,曹广福[3](2021)在《从《原本》谈中学平面几何课题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平面几何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学习基础.研究探讨了中学数学课题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及其基本思想,梳理了欧几里得《原本》的编写特色与风格及其重要数学思想,剖析了平面几何教学内容结构与教材编排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学平面几何模块教学内容进行课题式教学设计探索.基于对平面几何模块内容的总揽,重点探讨其中两个子课题的教学设计思路,即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探究起点的课题式教学设计、凸显"勾股定理"重要价值的课题式教学设计.

周晨,林喜[4](2021)在《刑法第88条的溯及力问题和法定要件判断——以马某、庄某抢劫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于1997年《刑法》生效前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规则的新旧法律适用问题和法定要件判断问题一直未形成一致意见。在解决《刑法》第88条的溯及力问题时,需对《刑法》第12条、1997年《时间效力的解释》第1条以及相关规范做体系性解释,并通过对"两款法定情形发生时"与"新法生效时""超过追诉期限时"的先后比较,确定具体情形的溯及力规则。司法实务中,对于"立案侦查"要件的判断须改变"对人立案""对事立案"等形式化标准,重点关注侦查过程中是否"已确定嫌疑人并对其展开侦查";对"逃避侦查"行为的判断则须坚持主客观一致原则,主观层面不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被立案",只要认识到自己犯罪且有逃避意图即可,客观上行为也无须设置具体类型,重点考察行为与侦查机关无法抓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马某、庄某抢劫案中,侦查机关已发现犯罪嫌疑人并已展开抓捕,行为人"被拦截后逃窜"行为令侦查机关无法抓捕,符合"立案侦查"和"逃避侦查"实质要求,但由于该情形发生于1997年《刑法》生效前,因此应当认定本案已过法定追诉期限,且不能适用《刑法》第88条,不应对该案继续追诉。

王译,袁培入[5](2021)在《论失信联合惩戒的关联性控制》文中认为失信联合惩戒之关联性控制滥觞于禁止不当联结原则。基于行政过程与目的之间价值平衡,关联性控制应涵盖联合惩戒之目的评价、失信行为认定之审查,以及联合惩戒措施适用之程序保障等方面。联合惩戒追求之首要目的乃为公益保护,失信联合惩戒之行政规制与法定职责间须存在实质性关联。联合惩戒主体因部门利益而存在忽视或规避关联性控制之情形,其表现在以追求行政监管效率违规扩张失信人信息公开范围、不当创设失信行为认定类型,以及将失信行为认定结果作为欠缺关联之行政事项参考等。立法应规范严重失信行为之认定基准,重视失信联合惩戒的形式化要素建设,通过以"清单列举+兜底概括"等形式限定失信惩戒对象与惩戒措施的适用范围,并以告知、异议程序来进一步完善相对人的权益保障。

彭中礼[6](2021)在《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正当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在司法裁判智能化趋势中,让智能机器代替人,赋予智能机器主体权威,是保证司法裁判智能化正当性的主体基础;司法裁判智能化遵循逻辑规则,是保证司法裁判智能化正当性的逻辑基础;司法裁判智能化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保证司法裁判智能化正当性的程序基础;司法裁判智能化强调裁判结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保证司法裁判智能化正当性的结果基础。从司法裁判的智能化辅助,到司法裁判的智能化有限参与,以及最后到智能化的全面实现,司法人工智能的应用保证了司法裁判的正当性,是司法现代化的重要彰显。

马卫军[7](2019)在《实行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实行行为概念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过程,被赋予了类型化、因果关系起点、区分预备与未遂和区分正犯与共犯等诸多功能,这反而使得实行行为概念不堪重负。尽管如此,实行行为不要说的理由并不成立,应当坚持"无实行行为则无犯罪",对实行行为的理解,依然需要从形式上和实质上进行把握。一方面,实行行为意味着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另一方面,实行行为是类型化的具有法益侵害的行为。应当规范地、功能性地理解实行行为,同时需要注意实行行为具有类型化和违法性提示功能两种不同的意义和面向。实行行为是贯穿犯罪论概念的一条红线。在犯罪论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实行行为如影随形。

王新奇[8](2021)在《基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学理解性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目标指向、心理联结、有效迁移、层级发展四个方面剖析了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的课堂教学实例,展开基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五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教学实践研究,提出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形成需要激活起始经验,促进经验性理解;加强深度关联,促进结构化理解;注重综合认识,促进文化性理解。

刘莉[9](2021)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助力学生发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了四个部分,"综合与实践"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课标2011年版"希望教师能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林彦[10](2021)在《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在任何一个成熟有序的现代社会,有效运行的问责机制均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如何有效监督权力的运行,使其既符合宪法、法律的要求又满足人民的期待,始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良法获得"高效实施、严密监督"也是"法治中国"的核心要义之一。如何建立其有效的问责机制则是"法治中国"所面临的具体挑战。1近些年来,

二、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四个转变
    (一)法检关系的转变
    (二)法院审理程序的转变
    (三)法院庭审内容的转变
    (四)应对上诉方式的转变
二、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四大难题
    (一)精准量刑工作难以推进
        1.检察院量刑水平尚未达到精准的要求。
        2.法院保留量刑建议采纳与否的裁判权。
        3.检察院与法院难以形成统一的量刑标准。
    (二)程序适用效率价值不明
        1.庭下任务更为繁重。
        2.庭审审理内容增多。
        3.低门槛程序转化增加诉讼负担。
    (三)庭审实质效果有待提高
        1.法官对庭审的重视程度不足。
        2.庭审趋于形式化审查。
        3.书面审理无法替代庭审的作用。
    (四)对被追诉人上诉制约不足
        1.认罪认罚被追诉人上诉原因集中。
        2.具结书对被追诉人制约不足。
        3.抗诉成为制约上诉的主要方式。
三、探索破解当前疑难问题的四条进路
    (一)“幅度+智能”以提高量刑质量
        1.扩大幅度刑量刑建议的适用范围。
        2.建立量刑建议智能分析平台。
    (二)“灵活+规范”以减少程序损耗
        1.科学设定繁简分案标准。
        2.规范程序的选择与转换。
        3.全面推广智慧办案系统。
    (三)“全面+重点”以保障审判质量
        1.一审必须开庭审理。
        2.明确法官审理重点。
        3.强化法官释法说理。
    (四)“限制+关怀”以规范上诉程序
        1.简化上诉案件二审程序。
        2.强化具结书法律约束力。

(2)我国数据权利证成之要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兴权利的生成:规则模式与路径选择
三、数据权利证成的逻辑起点:客体、利益和行为
    (一)数据基本概念的再明确
    (二)数据行为作为数据权利逻辑起点之证成
        1. 数据利益不应当作为数据权利的逻辑起点
        2. 数据行为应当作为数据权利的逻辑起点
    (三)数据行为作为数据权利的逻辑起点的具体内涵——兼论数据类型化问题
四、数据行为视角下的数据权利的证立模式
    (一)数据权利入法的必要性判断
    (二)数据权利法律实施的可行性判断
五、结语

(3)从《原本》谈中学平面几何课题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学数学课题式教学的涵义
2 中学数学课题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
3 中学数学课题式教学的基本思想
    3.1 基于教材统整专题或模块的教学内容
    3.2 基于数学学科结构和数学史梳理专题或模块整体架构
    3.3 基于“先行组织者”策略呈现专题或模块的大致轮廓
    3.4 基于学生现实强调问题驱动生成新知揭示本质
    3.5 基于高观点视角指导核心概念与原理的教学
    3.6 基于全体学生注重适度弹性教学设计
4 中学数学课题式教学案例研究
    4.1《原本》特色与思想对平面几何教学的启示
    4.2 新课程教材中平面几何的整体知识体系
    4.3 平面几何模块课题式教学的两条研究主线
    4.4 回顾与反思

(4)刑法第88条的溯及力问题和法定要件判断——以马某、庄某抢劫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一、案例基本情况与争议焦点
    (一)基本案情及法律处理
    (二)争议焦点
二、《刑法》第88条溯及力问题的规范解析
    (一)《刑法》第12条与《时间效力的解释》第1条的体系性解释
    (二)《答复意见》《复函》与《时间效力的解释》的体系性解释
三、《刑法》第88条“立案侦查”要件的学理解读
    (一)形式标准:“对人立案”抑或“对事立案”
    (二)实质判断:是否明确了嫌疑人并对其展开侦查
四、《刑法》第88条“逃避侦查”要件的学理解读
    (一)主观要件:明知犯罪且有逃避意图
    (二)客观要件:具体行为与无法抓捕存在因果关系
五、案例应用与理论反思

(5)论失信联合惩戒的关联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功利主义视域下的联合惩戒与关联性控制
    (一)失信联合惩戒的法律性质
    (二)作为形式化要素的关联性控制
    (三)联合惩戒的功利性质与需求回应
三、目的与手段:关联性控制的两个方面
    (一)失信惩戒目的的关联性控制
    (二)失信联合惩戒手段的关联性控制
        1.失信行为认定之关联性控制
        2.惩戒措施适用之关联性控制
四、程序性保障:关联性控制的完善进路
五、结语

(6)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正当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司法本质来看,智能裁判具有主体正当性
二、从司法手段来看,智能裁判具有逻辑正当性
三、从司法过程来看,智能裁判具有程序正当性
四、从司法结局来看,智能裁判具有结果正当性

(8)基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
    (一)目标指向:理解数学的三个层次
    (二)心理联结:构建丰富的心理联系
    (三)有效迁移: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核心要素
    (四)层级发展:数学理解性学习的EFSTC过程模型
        1. 经验性理解
        2. 形式化理解
        3. 结构化理解
        4. 迁移性理解
        5. 文化性理解
二、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一)情境创设:激活经验性理解
        1. 操作活动
        2. 实际问题
    (二)总结提炼:生成形式化理解
        1. 总结特征
        2. 定义与符号化
    (三)概念辨析:引导结构化理解
    (四)实际运用:达成迁移性理解
    (五)自我总结:促进文化性理解
三、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思考
    (一)激活起始经验,促进经验性理解
    (二)加强深度关联,促进结构化理解
    (三)注重综合认识,促进文化性理解

(9)“综合与实践”教学助力学生发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现状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特点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类型的划分
        1. 小课题
        2. 小调查
        3. 小设计
        4. 小操作
        5. 小游戏
        6. 其他
    (二)不同类型活动的实施策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 讨论交流,理解问题
        3. 选择样本,确定方案
        4. 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三)案例设计策略
        1. 活动设计意图说明
        2.“正文”结构
        3. 学生作品和调研问卷

(10)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立法嵌入理论的局限性
二、功能整合及其制度成因
    (一)功能整合的两种形态:嵌入与溢出
        1. 功能嵌入
        2. 功能溢出
    (二)制度成因
三、作为功能整合及柔性监督支撑的监督理念
    (一)执法检查的实质:柔性监督
    (二)依法监督论和监督支持论
四、监督绩效观及其对功能整合的影响
五、未来制度走向:回归合法性原则

四、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疑难问题研究[J]. 周新. 法学论坛, 2022(01)
  • [2]我国数据权利证成之要件反思[A]. 赵艺.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6卷 总第54卷)——新兴权利与法治中国文集, 2021
  • [3]从《原本》谈中学平面几何课题式教学研究[J]. 王海青,曹广福.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5)
  • [4]刑法第88条的溯及力问题和法定要件判断——以马某、庄某抢劫案为例[J]. 周晨,林喜. 交大法学, 2021(04)
  • [5]论失信联合惩戒的关联性控制[J]. 王译,袁培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正当性[J]. 彭中礼. 政法论丛, 2021(05)
  • [7]实行行为的概念和意义[J]. 马卫军. 刑事法评论, 2019(01)
  • [8]基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J]. 王新奇. 基础教育课程, 2021(18)
  • [9]“综合与实践”教学助力学生发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案例研究[J]. 刘莉. 小学数学教师, 2021(09)
  • [10]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J]. 林彦.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4)

标签:;  ;  ;  ;  ;  

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