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结构转型对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孟旭琼[1](2021)在《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指出
董鹏林[2](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侯恩宾[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周洁[4](2021)在《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改革步入攻坚期深水区我们面临更艰巨的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也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就更需要统一战线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联合、同盟等思想和列宁关于工农联盟、团结知识分子等思想,提出了统一战线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对党外知识分子要讲究工作方法等新论断。在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开展统一战线具体实践中,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三大法宝论,用新重要法宝强调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提出统一战线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继承了江泽民爱国统一战线理论、胡锦涛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理论,提出统一战线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等。习近平借鉴了战争中军事联盟和“和合”思想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了他在地方和中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提出统一战线要尊重并维护同盟者利益、实现五大关系和谐等新论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内容和实现途径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基本框架,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中,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发挥其制度效能;在民族工作中,提出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宗教工作中,明确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强调要抓好“新三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引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提出要将其团结起来引导其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提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海内外同胞工作中,坚持“一国两制”,壮大海内外统一战线力量,以上七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以贯穿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高瞻远瞩的统战工作思维、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方法和通俗易懂的民族特色语言为特点,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中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张伟军[5](2021)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统一战线范式创新及其实践路径》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范式主要是指描述统一战线发展逻辑的一套科学的术语体系和分析方法,是统一战线概念、价值、理论、话语的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百年进程中历经范式变迁。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统一战线范式创新提出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需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驱动下,统一战线范式创新主要表现为人民共和、社会团结、软性治理等三个方面理念及话语的融合建立和协同发展。统一战线范式创新要在遵循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从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推动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发掘中国政治体制内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资源。
唐丕跃[6](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魏莹[7](2020)在《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战工作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进入新时代,统战工作不但是巩固我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层的“粘合剂”,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导航仪”。从我国当前统战工作的实际来看,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积极主动地调动社会新生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所有制形式、工业结构及产业构成等经济领域出现了重大变革,由此推动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个新的社会群体,以自由择业者为主体,他们具有相对较专业的知识技能、较高的学历水平、较为领先的协调管理能力,并逐渐成长为当前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就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的力量正在不断增强、群体不断扩大、地位也在不断稳固。因此,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P市是豫东北的一座油气资源型城市,于1988年建市,虽然建市较短,但经济发展较快。H区作为P市唯一的主城区,通过区委、区政府多年来的接续努力,经济社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种社会企业应运而生,新的社会阶层也茁壮成长,并且在经济发展、政治协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基于此,H区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按照《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H区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新阶层人士搭建了一个组织平台,对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开展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内涵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内涵、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以H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特点,基于H区的现状分析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变动带来的挑战;第三部分,分析了H区新的社会阶层的工作现状,叙述了H区统战工作的一系列措施、成效;第四部分,分析了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指出了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优化策略,包括坚持主要原则、完善工作内容及工作机制、打造品牌、加强宣传工作、激发活力。
赵丹丹[8](2019)在《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是我党的法宝,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相关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实现了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根植于特定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浪潮,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大国抱着冷战思维,企图把中国屏蔽于滚滚向前的世界文明大潮之外。就国内而言,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国情、党情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益多元化、诉求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经济上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摆脱“塔西佗陷阱”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源于深厚的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统战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和谐要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统战理论。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一系列统战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在统一战线基本理论方面,阐明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揭示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在统一战线具体工作方面,一是提出了要增强政党制度自信,提升制度效能;明确了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二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确定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本质、阐述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凝练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原则。四是指明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新的凝聚力。五是规定了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的范围和作用,确定了对“新三种人”进行统战工作的方针。在统一战线工作方法方面提出了新思路。一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新局面;二要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三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用最大公约数凝聚人心;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理论与法治思维相结合、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宝库,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的学科建设;在实践上,有助于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汇聚民智,加快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郝一峰[9](2019)在《统一战线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最佳政治形态和国家制度,牵引着古往今来无数国家和国民的探索和追求。民主虽源于西方却并不专属西方,中国政治现代化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与国情,应有权探索自己的民主之路。作为统领中国挣脱漫长封建集权制并成长为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主导者,中国共产党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理论,卓越的革命领导力,还有政治社会力量的整合凝聚能力。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此在20世纪历史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国家现代化之路。而这与中国共产党整合各种政治社会力量的策略方法系统有着深层关联。没有这种整合方式,中国共产党不仅不能获得自身飞跃式发展,更不能完成中国式民主从局部到全国、从运动到制度的使命,而这个整合方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统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法宝,对统一战线的成熟运用获得的不仅是革命目标的实现,更有眼见为实的新型民主政权的形态构建。这表明了统一战线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关联不仅不是强加附会,反而是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要求。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传统国家崩溃后,如何将分散的政治社会力量重新凝聚整合的过程。在经历了晚清政府立宪制改革、国民政府宪政等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不完成这个使命,中国复刻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西方式民主都将会失败。本研究基于这个基本前提来探讨统一战线与中国民主政治的深层关联,有意识挖掘统一战线作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有奠基意义的思想意识、工作方法、组织载体、实践形式乃至制度基础。统一战线“大联合大团结”的思想,内含着对“人民主权”的召唤和启蒙,即正因人民是“国家之主人”而有权管理国家,才应该将其联合与团结起来,从而使统一战线与民主在思想观念上形成逻辑自洽;统一战线从思想到实践,从理念到运动,在不断整合凝聚各阶层力量过程中不断对民主、民权意识进行传播和培育,确保统一战线成员在政治联盟中享有权利,并不断形成国家兴亡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而使统一战线的开展与民主运动的开展在实践层面达到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组织载体以民主意识、民主价值为指导理念,在组织的构建、管理、运行和履职中不断运用民主方法,尊重各阶层成员民主权利和多元利益要求,从而使民主的理念、原则、方法伴随着统一战线组织的不断发育成熟而进一步的系统化、组织化,为具有人民性、广泛性的民主政治的组织构建、系统化运行奠定了基础;统一战线在自身功能不断发挥、自身机构不断成长中逐步走向制度化,而制度化的过程始终以民主理念、民主原则为指导,并以自身制度化来推进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日益完善,通过统一战线自身的制度化建设带动各阶层民主权利实现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从而在国家政权层面实现统一战线制度与民主制度的融合。同时,本研究将视角集中于新中国前七年这个历史区间,是因为这七年是新中国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民主政治建设这个脉络来看,这七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主导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所有经验系统和背后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这其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通过,新中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共和国宪法的通过,都是中国新型民主政权得以确立的标志。因而以这七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域,能够比较集中的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从革命阶段向国家阶段转变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理论文本中所展现的统一战线与民主的关系的论述,初步验证并把握与民主的关系,为后续探讨其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分析做好充分准备。再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围绕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理论观点,从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及特色机构等角度探讨统一战线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经典理论切入,分析概括出“统一战线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载体、制度建构和实践形式等内容。再从理论转向历史,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各个发展形态并以此为依托探讨该形态推动下的阶段性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沿着统一战线不断成长的历史轨迹,结合特定的历史事件总结由此推动下的民主实践和民主运动。本研究主体部分为新中国前七年的民主政治建设,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为分界线,前四年为中国民主政权初期,围绕对新政协的功能职责、历史作用,重点阐述协商建国、《共同纲领》、确立国家制度架构、代行人大职权等;后三年为民主宪制建立时期,以全国人大召开为起点,分析人大与政协获得各自独立完整职能后共建中国式民主的特色局面,以及统一战线推动下的政党友好合作关系的制度化延续。通过理论与历史的统一梳理、归纳与总结,对新中国前七年统一战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功过进行系统、深入、辩证的分析评价。通过结合理论与历史,用“应然”与“实然”做系统的对照,从而发现问题,追溯根源,寻求突破口。在这个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出新中国前七年统一战线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启示意义,力求透过丰富而具体的实证经验直达理性深层,从本质意义上探讨统一战线将从哪些方面改进自身以改善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民主与集中的综合、法制化与制度化的必然选择等。最后再结合当下的国际国内背景,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所面临的相似局面勾勒出统一战线继续适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伴有全球化时代国家所面临的宏大环境和自身从统治向治理转变的国家内在转型诉求,展望统一战线这个形成于革命时代的法宝应用于后发现代性大国未来政治发展和国家转型的趋势,包括开放格局下的大统战、法制化趋势、执政下移并构建现代市民社会、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以及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等。
张金国[10](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二、社会结构转型对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结构转型对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代表制 |
2.1.2 统一战线 |
2.1.3 人民政协 |
2.1.4 协商民主 |
2.1.5 界与界别 |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1.1 统一战线理论 |
3.1.2 政党理论 |
3.1.3 民主政治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2.1 统一战线思想 |
3.2.2 人民政协思想 |
3.2.3 人民民主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和同思想 |
3.3.2 中庸思想 |
3.3.3 仁政思想 |
3.3.4 天下为公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外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 |
(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一战线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核心的统一战线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
(一)针对“统一战线不统一”,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
(二)注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讲究方式方法 |
(三)因地制宜,做好少数民族工作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 |
(一)总结历史经验发挥独特优势 |
(二)应对发展变化广泛凝聚力量 |
(三)凝聚人心共识实现奋斗目标 |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原则 |
(一)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二)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 |
(三)服务大局的统一战线 |
三、新时代实现统一战线的途径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守住政治底线 |
(二)坚持求同存异落实工作要求 |
(三)把握统战规律创新工作方法 |
四、各领域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二)民族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三)宗教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四)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五)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七)海内外同胞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特征和价值 |
一、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
(一)贯穿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 |
(二)高瞻远瞩的统战工作思维 |
(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方法 |
(四)通俗易懂的民族特色语言 |
二、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重要价值 |
(一)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二)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统一战线范式创新及其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一战线范式问题的提出 |
二、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时代需求 |
(一)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理论需求 |
(二)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实践需求 |
三、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内容指向 |
(一)作为人民共和基础的统一战线 |
(二)作为社会团结机制的统一战线 |
(三)作为国家软性治理的统一战线 |
四、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实践路径 |
(一)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规范依据 |
(二)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系统路径 |
(三)统一战线范式创新的能力建设 |
五、结语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 |
(二)对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研究 |
(三)对统一战线发展历程的研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工具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内涵 |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概念及范围 |
(二)新的社会阶层的主要特征 |
(三)新的社会阶层群体构成分布 |
二、新的社会基层统战工作的理论支撑 |
(一)统一战线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特点及挑战 |
一、H区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特点 |
(一)内部结构复杂多变 |
(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
(三)阶层意识相对淡薄 |
(四)经济实力较弱 |
二、H区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变动带来的挑战 |
(一)行为趋利性带来的挑战 |
(二)结构不稳定性带来的挑战 |
(三)组织薄弱性带来的挑战 |
第三章 H区新的社会阶层工作现状、措施及成效 |
一、H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员调查现状 |
(一)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
(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
(三)新媒体从业人员 |
(四)自由职业人员 |
二、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措施 |
(一)充分发挥各主体作用 |
(二)创建工作载体平台 |
(三)激发工作队伍活力 |
三、H区统战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初步形成总体布局 |
(二)营造了浓厚氛围 |
(三)构建了工作制度体系 |
(四)促进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
第四章 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配套机制不完善 |
(二)工作覆盖面过窄 |
(三)社会知名度不高 |
(四)团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
二、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工作机制缺失,措施不到位 |
(二)亮点不突出,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
(三)宣传不到位,工作难以有效组织 |
(四)团体组织培育不足,服务支持力度弱 |
第五章 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优化策略建议 |
一、建立健全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 |
(一)推动调查研究 |
(二)健全工作机制 |
(三)把握关键环节 |
二、积极打造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品牌 |
(一)创建实践创新基地 |
(二)抓好服务管理 |
(三)发挥职能优势 |
三、加强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宣传工作 |
(一)利用传统统战方式开展宣传 |
(二)丰富新的社会阶层宣传渠道 |
(三)做好新的社会阶层教育培训 |
四、激发H区新的社会阶层投身经济发展建设活力 |
(一)加大统战工作重视程度 |
(二)建强统战工作队伍 |
五、牢牢坚持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主要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分层推进 |
(三)坚持方式创新 |
(四)加强分级分类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H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调查问卷 |
(8)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对理论的界定 |
(二)对统一战线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背景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国际背景 |
(一)逆全球化倾向日益严重 |
(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
(三)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不断加剧 |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国内环境 |
(一)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奋斗目标 |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
(三)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考验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想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战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统一战线思想 |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的新论断 |
(一)规定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
(二)阐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
(三)赋予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历史任务 |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具体工作领域的新思想 |
(一)政党统一战线工作 |
(二)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
(三)宗教统一战线工作 |
(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 |
(五)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统一战线工作 |
三、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法 |
(一)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
(二)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三)找到最大公约数 |
(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特征及价值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主要特征 |
(一)统一战线理论与法治思维相结合 |
(二)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 |
(三)统一战线工作方法更加多样化 |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 |
(二)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新篇章 |
三、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现实价值 |
(一)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二)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三)有利于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
(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政商关系 |
(五)有利于我国应对西方势力的“围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统一战线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概念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建设关系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关系的基本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理论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理论 |
(一)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民主价值资源 |
(二)关于统一战线在政党关系上的运用与制度化理论 |
(三)关于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建设一般关系的理论 |
(四)关于统一战线的载体与职能的民主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统一战线推进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分析 |
一、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民主意识 |
(一)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民主共和国思想 |
(二)统一战线思想中的党派民主合作思想 |
(三)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民主权利思想 |
(四)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民主运动与民主工作方法 |
二、统一战线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基础 |
(一)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社会基础 |
(二)形成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机制 |
(三)统一战线供应民主政治建设的多元化智力资源 |
(四)统一战线协调稳定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党、政治和社会格局 |
三、统一战线推动民主政治的制度构建 |
(一)在我国基本、根本政治制度建设中发挥整合功能 |
(二)在民主政治制度化、程序化建设中发挥聚合功能 |
(三)以自身制度化助推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四、统一战线助创民主政治的实践形式 |
(一)培育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形式 |
(二)发挥协商民主优势融入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
(三)依靠协商民主多种样式加强各领域各行业有序的独立自主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一战线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奠基 |
一、团结一切力量形成民主势力 |
(一)“民主联合战线”整合党派力量 |
(二)动员各阶层群众凝聚社会力量 |
二、组织民主运动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
(一)联合民主力量组织反蒋斗争 |
(二)组织推进国统区乃至全国宪政运动 |
(三)组织开展国统区抗日民主救国运动 |
(四)主导重庆谈判以发表民主和平建国和联合政府主张 |
(五)联合各民主党派成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三、探索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 |
(一)探索建立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 |
(二)尝试“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三)整合各阶级推动解放区民主政权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统一战线助推下的民主政权初建(1949-1954) |
一、人民政协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意义 |
(一)召集过程为中国民主政治难得试演 |
(二)制定《共同纲领》及组织法奠定国家民主制宪根基 |
(三)确立国体、政体、政党等国家政权制度设计 |
(四)代行人大职权以确保国家最高权力过渡的合理性 |
二、创建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联合政府 |
(一)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 |
(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机制确保“民主联合” |
(三)中央人民政府构建中的统一战线性质 |
三、创建并运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一)基于统战民主传统延续的历史积淀 |
(二)基于民主与团结的政权管理组织定位 |
(三)基于运行机制的民主协商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统一战线转型与国家宪政建立(1954-1956) |
一、人民政协为国家宪政框架建立做好准备 |
(一)召开首届全国人代会正式确立人大制度 |
(二)制定《选举法》继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
(三)制定“五四宪法”奠定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基础 |
二、职能转变后的政协与人大共筑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格局 |
(一)代行人大职能时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兼容格局 |
(二)归还人大职权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独立格局 |
(三)通过咨询建议功能继续发挥民主协商功能 |
(四)通过宣传与改造功能继续凝聚力量 |
三、巩固多党合作制继续推进党的民主执政 |
(一)延续同党外人士友好合作关系传统 |
(二)继续激励党外人士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统一战线推进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为封建专制的终结和人民民主的建立整合力量 |
(二)为中国开创现代政党政治构建政党关系格局 |
(三)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态奠定实践基础 |
(四)组织动员全社会广泛传播并普及民主意识 |
(五)为多民族大国的政治认同凝聚人心 |
二、统一战线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足 |
(一)党政不分冲淡了各党派民主共事的合作效能 |
(二)统一战线内部问题弱化民主政治建设效力 |
(三)法制的薄弱影响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中国统一战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与展望 |
一、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
(一)统和原则性和策略性是统一战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路 |
(二)妥善把握民主与集中是统一战线推进民主政治有序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
(三)法制化是统一战线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
(四)统一战线制度化是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 |
二、统一战线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未来趋势 |
(一)“大统战”格局下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放性视野 |
(二)法制化潮流下构建民主政治建设的统战推进路径和制度体系 |
(三)发挥人民政协的特色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
(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框架下推进新型民主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有理由深化,重视有必要提高 |
二、历史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中国式民主的内涵与诉求 |
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同步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社会结构转型对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D]. 孟旭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4]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研究[D]. 周洁. 大理大学, 2021(10)
- [5]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统一战线范式创新及其实践路径[J]. 张伟军.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03)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H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D]. 魏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8]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D]. 赵丹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统一战线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研究(1949-1956)[D]. 郝一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5)
- [10]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