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e of Compressed Chinese Fir Wood in Heating Fix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景[1](2021)在《Q1030超高强钢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机械行业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程机械设计水平的提高,对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更高的强度,还需要具有优良的韧性和良好的可焊接性。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高于1000MPa的高强钢来说,其韧性的控制更是产品开发的难点。为了实现高强钢的强韧性匹配,本研究自主开发了一种屈服强度超过1000MPa的Q1030超高强钢。并对其在不同技术工艺条件下的相变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了 Q1030超高强钢的CCT曲线、轧制工艺、微合金元素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以及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及回火时间条件下Q1030超高强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最终工艺优化后,Q1030超高强钢-20℃冲击韧性达到100J以上,并得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对于Q1030钢的静态CCT曲线,当冷速控制在1℃/s时,金相组织开始出现贝氏体;当冷速控制在3℃/s时,铁素体基本消失,金相组织变为以贝氏体为主,当冷速逐渐升高至7℃/s时,金相组织中开始出现马氏体。而对于Q1030钢的动态CCT曲线,变形奥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相变结束温度都有所升高,相变温度区间也有所增大。采用回归法确定了 Q1030高强钢在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激活能,建立了该高强钢的热变形方程;采用lnθ-ε曲线的三次多项式拟合求拐点的方法,较准确地预测了 Q1030高强钢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峰值应变,建立了临界应变与Z参数的关系。研究了低应变速率变形过程中Nb、Ti析出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实验钢中存在的析出相为长方形的TiN,近似方形的(NbTi)(CN)碳氮化物,椭圆形的(NbTi)C碳化物和NbC,利用热力学计算可知,钢中第二相析出的先后顺序为 TiN,TiC,NbC,NbN。研究了奥氏体晶粒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长大规律,随着加热温度的逐步升高,晶粒平均尺寸呈指数关系增大,随保温时间延长晶粒平均尺寸则呈现抛物线规律增大。在880~950℃区间淬火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逐步升高,Q1030钢的硬度和强度逐渐升高,到950℃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洛氏硬度达到46HRC,屈服强度可达到1120MPa;在950~1100℃温度区间淬火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进一步升高,Q1030超高强钢的硬度和强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950℃以上时,其韧性开始明显下降。当Q1030钢以0.25℃/s较慢的加热速度升温时,Q1030钢的马氏体—奥氏体相变分两阶段进行,第一低温阶段受扩散过程控制,在高温第二阶段,相变以切变方式进行。当以10℃/s较高的加热速度升温时,整个相变过程以切变方式连续进行。当Q1030钢加热至730℃时,组织中出现针状奥氏体,加热温度达到760℃时,在马氏体板条束界和原始奥氏体晶界上有粒状奥氏体形成,加热温度达到820℃时,组织开始以粒状奥氏体为主。在400℃以下回火时,马氏体板条界仍然清晰可见,小角度晶界的频率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屈服强度会缓慢下降,伸长率会缓慢上升,在400℃以上回火时,小角度晶界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屈服强度会迅速下降,伸长率开始迅速上升。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很多细小且平行析出的θ-碳化物逐渐溶解,最终被析出的Cr的碳化物替代,Nb、V和Ti的碳氮化物也逐渐析出长大,形状也由方形向椭圆形演变。
赵亓[2](2020)在《出水木质文物损伤演化声发射特征与失稳预测方法及装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水木质文物,由于其孔隙率高于现代木材,具有更强的吸湿性,因此极易受到环境相对湿度波动的影响,造成含水率分布不均,进而导致应力集中,使文物本体发生断裂、扭曲等多种形式的损伤劣化,不利于出水木质文物的长期保存。为了能够掌握出水木质文物损伤劣化机理及相关演化特征,从而为具有针对性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建立一套能够准确、实时在线监测出水木质文物结构稳定性系统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因此,本文针对现存的泉州湾宋代海船的保护问题,开展出水木质文物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并初步开发监测系统。本文以泉州湾宋代海船船体的主要用材—杉木作为研究对象,从杉木损伤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为出发点,建立了杉木损伤演化方程,提出了裂纹失稳扩展的预测方法,并利用声发射技术(AET)研发了出水木质文物结构稳定性在线监测系统,旨在为出水木质文物的结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装置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EEMD-相关分析-Fast ICA融合方法。采用声发射技术对泉州湾宋代海船进行原位监测时,针对监测环境、用电设备,以及其他盲源信号的干扰导致声发射信号发生混叠失真的问题,本文通过多种信号处理手段相融合的方法,对宋船船木损伤信号进行分离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将损伤信号从杉木声发射信号中分离。2、提出了杉木损伤源声发射信号强度估计方法。为了能够获得损伤源信号强度的真实值,进行了声发射信号在木材中的衰减特性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声发射信号在不同频率、不同距离和不同纹理角度因素下的衰减特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杉木损伤源声发射信号强度估计方法。3、提取了表征木材损伤演化规律的声发射特征参量。采用声发射参数分析法试验研究了不同状态(高含水率、含盐、气干)下无疵和含缺陷杉木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振铃计数可作为表征杉木损伤演化规律的声发射特征参量,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的变化可以表征杉木在各弹塑性阶段的损伤状态。(2)杉木纤维断裂明显引起声发射幅度变化,而且具有离散性和阶跃性。幅度的变化可以预测木材的失稳状态。。4、建立了杉木细-宏观损伤演化方程。为了能够对木材在动态载荷下的损伤演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探究了AE特征参量与木材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杉木等效为由多个具有相同属性的六边形管状结构(RVE)组成,并基于概率思想,提出了均质化-统计分布的木材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累积振铃计数作为特征参量的杉木细-宏观损伤演化方程。为泉州湾宋代海船损伤演变规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5、提出了杉木裂纹扩展失稳预测方法。以幅度作为声发射特征参量,基于Griffith能量准则及声发射方法,获得了含裂纹体木材的稳定性状态信息。试验验证了声发射参数-幅度可作为材料失稳破坏的特征参量,实现了利用声发射特征参量对含裂纹体裂纹状态的评估。6、研发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出水木质文物稳定性在线监测系统。初步开发了出水木质文物稳定性全场或关键部位的硬件系统,基于Lab VIEW平台开发了软件系统。根据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试验确定了适用于出水木质文物的声发射传感器耦合剂,研制了具有隔音功能的固定装置。利用该监测系统对泉州湾宋代海船进行了全年监测,该系统运行稳定。研究表明,累积振铃计数能够表征宋船船木的损伤演化特征,为泉州湾宋代海船环境湿度控制提供了依据。
蒋秋芳[3](2020)在《四种竹木材的改性处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易出现变形、开裂等尺寸不稳定现象是竹木材的一大劣势特性,因此论文前期采用了高效环境友好型改性剂——马来酸酐及与甘油联合改性方式,后期采用的是环保型物理改性——超高温快速热压处理方法,以期改善材料的尺寸稳定和物理力学性能。本研究先对比同一次磷酸钠催化条件不同溶剂下马来酸酐单体处理毛竹、杉木、杨木和辐射松材的性能,继而与马来酸酐和甘油复合改性作比较,最后采用不同温度、时间和压强因素优化的热压处理工艺改性,以期为竹木材酯化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优化及其尺寸稳定和物理力学性能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分析化学处理材的颜色、结晶度变化,物理改性材的疏水性能、光泽度变化,考察两种改性前后尺寸稳定性的变化,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差示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设备,研究改性材的官能基团、热稳定(阻燃)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对比毛竹、杉木、杨木和辐射松与MA单体在丙酮(Act)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条件下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杨木和辐射松材在DMF组的增重率(19.92%,69.62%,39.16%和 36.98%)略高于 Act 组(15.46%,59.21%,31.3%和35.5%),但尺寸稳定性能增强幅度小于Act组。与处理前相比,DMF组试件有些偏黄,Act组有些泛红,Act组纤维素结晶度下降幅度(6.44%,17%,11.37%和18.22%)略大于 DMF 组(3.74%,14.93%,4.98%和 11.11%),并在 2θ为 28.5°附近出现非纤维素晶格特征衍射峰。(2)毛竹、杉木、杨木和辐射松先经90℃和4h的MA预处理后分别与甘油(G)进行100℃和6h的反应,四种复合处理材中获得增重率最高的是杉木(79.19%),增容率最低的是竹材(5.94%),其尺寸稳定性均提升,抗胀率分别达到43.2%,44.8%,46.4%和59.4%;TG和DSC分析显示,MA-G处理材的热稳定性能均优于MA单体改性材,热解速率相较素材减慢,表明热稳定性能阶段性提高。且未经处理时四种材料的热稳定性相差不大,改性后毛竹的热稳定性优于木材,木材中属杨木的热稳定性能最佳。FTIR显示MA-G处理试样中的COOH或COR的C=O,COR的C-O,C=C吸收峰的强度远大于未经处理的样品,且C=C的数量增加。根据SEM显示,复合处理材横切面相较素材均未出现明显细胞结构形变,但在纵切面,毛竹处理材出现脆断现象,杉木处理材径列条和纹孔不清晰,这是由改性剂通过纹孔进入材料细胞壁内部造成,形成球状颗粒酯化物填充、堵塞细胞间隙及细胞腔,也充胀细胞壁使得纹孔缩小,水分在竹木材内部移动的通道减少,从而材料尺寸稳定性提高。(3)毛竹、杉木、杨木和辐射松在经温度为280、300、320和340℃,时间为5和10s的快速热压处理后,明度L*分别平均从未处理时的81.45,72.82,86.98和79.59个单位最低下降至28.71,40.10,32.27和43.67个单位。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四种材料的b*均逐渐减小,毛竹和杨木的a*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抛物线变化模式,杉木的a*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辐射松的a*变化规律不明显;四种材料的吸湿性也逐渐降低,最大下降率分别为47.10%,42%,57.25%和54.30%,表面疏水性明显提高;就其表面光泽度,毛竹出现下降趋势而木材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最大变化率分别是50%,45.83%,57.60%和50.85%。四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顺纹抗压强度提升最大的是毛竹,为40.75%;抗弯强度上升率最大值为61.57%,是杨木;辐射松的抗弯弹性模量增加幅度较大,为31.23%;杉木的三个物理量增加量排位居中,分别是20.15%、27.09%和27.45%。最后得出处理温度因素对测试的性能表征影响均比处理时间因素显着。
金克霞[4](2020)在《毛竹纤维素纳米晶导电薄膜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纳米晶(CNC)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兼具高比表面积、高力学强度等特性,作为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质材料,与导电活性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高效精准利用的理念,本论文根据毛竹纤维及薄壁细胞各自的理化特性,分别制备毛竹纤维细胞纳米晶(F-CNC)及薄壁细胞纳米晶(P-CNC),并将具有不同形貌、长径比的F-CNC和P-CNC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并还原(RGO)制备柔性导电薄膜,探讨CNC含量、种类、晶型结构、尺寸、制备工艺对复合柔性导电薄膜自组装行为、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毛竹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在原位状态及预处理过程均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在原位状态,相比于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具有更高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略低的木聚糖含量。在预处理过程中,薄壁细胞比纤维细胞表现出更低的木质素残余量、结晶度及更高的纤维素纤丝聚集体直径、晶体尺寸。且在相同条件下,薄壁细胞的糖化效率比纤维细胞高15.94?4.45%。(2)分离竹纤维及薄壁细胞,分别制备出F-CNC和P-CNC,可实现CNC的可控制备。尽管两种CNC均呈棒状,但F-CNC相比P-CNC显得更“细长”,两者平均长度分别为399±19 nm和241±21 nm,直径分别为5±2 nm和7±4 nm,长径比分别为79、34。两种CNC经抽滤制备的薄膜均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250 MPa),但具有更大长径比的F-CNC薄膜断裂伸长率比P-CNC高0.9%。(3)一维的CNC同时作为分散剂和增强体,与二维片状的GO通过层层自组装可形成三维有序的“砖-泥”层状复合结构。CNC插层到GO片层之间,可显着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并有效缩短薄膜还原时间(5 min)。当添加10%的CNC时,FCNC/RGO、PCNC/RGO复合薄膜拉伸强度较纯RGO薄膜而言分别增加了126.84%、114.17%。获得的CNC/RGO柔性复合薄膜,其力学性能、电导率、内部形貌、接触角根据CNC含量(10~70%)、种类(F-CNC,P-CNC)及制备工艺不同而有所变化。总体而言,随着CNC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力学性能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薄膜电导率和接触角随着CN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经机械压缩后,内部形貌更加密实、规整、有序,由此力学性能、电导率可分别提高3.28~41.26%和4.22~31.72%。其中,在相同CNC含量情况下,以具有较小直径和较大长径比的F-CNC为基质制备的FCNC/RGO复合薄膜比PCNC/RGO薄膜具有更薄的厚度、更高的电导率,且达到最佳力学强度(拉伸强度227 MPa)所需F-CNC的含量(30%)比P-CNC(50%)更少。(4)制备了超薄、疏水、力学强度高的柔性导电CNC/RGO薄膜,薄膜内部有序的“砖-泥”层状复合结构有助于增加复合薄膜电磁屏蔽效能(SE),其电磁屏蔽机理主要以吸收为主。在相同厚度下,尽管纯RGO薄膜具有更高的电导率,但添加10%的CNC后,FCNC/RGO和PCNC/RGO复合薄膜的SE比纯RGO薄膜分别增加了84.45%、82.51%。本文制备的CNC/RGO复合薄膜厚度在12~18μm之间,最高SE值为39.03 dB,比电磁屏蔽效能(SSE)高达11367 dB?cm2/g,最高拉伸强度可达227 MPa。(5)基质的晶型结构、尺寸、分散性与复合薄膜的内部形貌、热稳定性、力学强度、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密切相关。进一步以具有更大长径比范围的不同基质与50 wt%的RGO复合,发现仅中等长径比的纤维素II型F-CNC可在复合薄膜内部形成类似层状的结构,其力学强度、电导率(5555.6 S/m)、厚度(12μm)、SE(30.38 dB)与纤维素I型FCNC/RGO薄膜(CNC含量相同)相应性能差不多,但基质长径比过小(纤维素II型P-CNC)或过大(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均不易在薄膜内部分散均匀,因此其复合薄膜尽管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分别为6535.9 S/m、7299.3 S/m)、厚度(分别为16μm、20μm),但其SE并无明显提高(30.30 dB、22.53 dB)。此外,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I型的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比纤维素I型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能。(6)就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应用于电磁屏蔽而言,影响电磁屏蔽性能的因素除薄膜厚度、电导率外,还与基质长径比、分散性有关。基质长径比过小(≤10)或过大(>200),在复合薄膜内部发生聚集或缠绕形成网状结构均不利于提高其SE值。此外,具有层状结构的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在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其力学强度远远优于目前所报道的碳基屏蔽复合材料,因此在快速增长的柔性电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谭伟[5](2019)在《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竹材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的美称。竹子因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成才早、产量高、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家具、包装、运输等领域。但因中空壁薄多节的特殊结构,其综合利用率不到40%,大量竹材在加工过程中成为废弃物,只能作为锅炉燃料,浪费资源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利用竹废弃物制备竹塑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竹废弃物的附加值,实现竹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竹废弃物与常见木材废弃物以及不同部位竹材制备出了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竹木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对纤维形态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性能竹塑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热处理对竹废弃物进行改性,探究了热处理工艺及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热处理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热处理竹塑的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毛竹/PP、杨木/PP、桉木/PP、杉木/PP、染料紫檀/PP五种复合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因抽提物含量低、灰分含量低、结晶度较高,杨木和桉木的长径比较大,其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强度较高。因最高的木质素含量,杉木热稳定性好,其复合材料模量最高,其较高的小颗粒含量,抑制了PP基体结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染料紫檀抽提物含量高达26.12%,结晶度低,抽提物抑制了PP基体结晶,降低了界面结合强度,染料紫檀/PP的强度较低,但抽提物的润滑作用有助于改善加工性能。因为半纤维含量高达22.63%,纤维素含量仅为34.70%,竹废弃物热稳定性最差,且长径比仅为2.07,毛竹/PP的力学性能最差。综合来看,竹废弃物制备的竹塑性能稍低于传统优质木塑,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2)利用整竹、竹青、竹肉、竹黄、竹节、竹废弃物等不同部位竹粉制备了竹塑复合材料,并对竹材不同部位竹粉的成分、结构、形态、及竹塑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竹子不同部位因解剖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破碎机理不同,制备的竹粉形态和尺寸不同,最终导致了竹塑性能的差异。竹青中维管束分布致密,富含坚硬强韧的厚壁纤维细胞,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高,结晶度最高,刚性最大,粉碎时形成的纤维最长最细,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96μm和191μm,长径比最大,达6.20,竹青/PP的强度较高,模量最高,抗蠕变能力最强;竹黄富含脆弱的薄壁细胞,半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低,结晶度最低,破碎时形成的竹粉最短,仅为419μm,长径比最小,仅为2.14,竹黄/PP的强度、模量和加工性能均为最差;竹节因为纵横交错的维管束结构,其竹粉拥有最粗糙的表面和最大的直径(249μm),延展性和韧性最好,竹节/PP的损耗因子、蠕变应变、断裂伸长率均为最高,冲击强度也较高。(3)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植物纤维粉体干燥机对竹废弃物进行热处理,并对处理温度和时间,以及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竹废弃物经热处理后,可提取25~30wt.%的竹材有效成分提取液,提取液提纯得率为98.0~99.2wt.%,大幅提高了竹废弃物资源的附加价值,降低了竹塑的生产成本,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竹塑的力学性能和防霉性能,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改性技术。160℃处理3h,在保持较低处理成本的情况下,制备的竹塑拉伸、弯曲强度略有提升,冲击强度提高了39%,霉变防治效率约为9.4%,综合收益率最高。MAPP的加入使竹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分别提升了118%、82%、78%、33%,断裂伸长率降低了40%,尺寸稳定性提升了约25%,霉变防治效率达38%,但缺口冲击强度降低了约41%。
张涛[6](2019)在《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制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竹机制炭是竹材加工剩余物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其资源量是限制机制炭企业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毛竹和杉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分析了原料间化学组分的差异,研究其对毛竹/杉木混合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生物质挤出机制备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考察原料含水率、毛竹/杉木混合比和成型温度对成型机制棒性能的影响,优化获得最佳制备工艺;再利用炭化炉对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进行了炭化处理,考察炭化温度、精炼时间和升温速率对其机制炭性能的影响,优化获得最佳炭化工艺;最后,利用技术经济学方法评价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的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W)、毛竹(B0)、堆积处理1个月毛竹(B1)和2个月毛竹(B2)的木质素含量为30.58%、27.56%、30.70%和25.36%,结晶度为34.42%、40.15%、40.09%和37.79%。B1/W混合材料的燃烧热值高于B0/W和B2/W的混合材料。B1/W材料的混合热解过程中未发现协同作用。当转化率为0.1-0.8时,B110W0、B19W1、B18W2、B17W3、B16W4和B10W10的热解活化能分别为156.76 KJ/mol-170.12 KJ/mol、160.80KJ/mol-171.17 KJ/mol、172.87 KJ/mol-181.66 KJ/mol、148.38 KJ/mol-155.96 KJ/mol、139.58KJ/mol-145.36 KJ/mol和146.44 KJ/mol-149.26 KJ/mol。(2)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的最佳成型工艺是原料含水率为4%,成型温度为520℃,毛竹与杉木质量混合比为7:3。最佳工艺条件下,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的表观密度、抗碎性、破碎率为1.117 g/cm3、96.71%、4.45%,其含水率、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为2.58%、0.86%、79.86%、19.28%,C、H、N和S含量为50.17%、6.04%、0.04%和0.04%,燃烧热值为19815 J/g,满足《竹基生物质成型燃料》(LY/T 2552-2015)标准要求。(3)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的最佳炭化工艺为炭化温度600℃、精炼时间为30 min、30℃-200℃升温速率为1℃/min、200℃-450℃升温速率为1℃/min、450℃-600℃升温速率为5℃/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含水率为0.7%、灰分含量为3.33%、挥发分含量为7.73%、固定碳含量为88.94%,燃烧热值为34019 J/g,满足《燃料用竹炭》(GB/T 28669-2012)标准中一级品要求。(4)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项目的PBP为2.44年,低于毛竹机制炭厂2.89年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项目的IRR值为52.35%、NPV为3,952,190美元,高于毛竹机制炭厂44.40%的收益率和3,103,260美元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随运营成本下降和销售价格提高而增大,且销售价格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大于运营成本。实现原料的多元化生产,降低产品的运营成本可获得更好的收益。
唐彤[7](2019)在《毛竹材的桐油热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材是资源丰富的生物质材料,但竹材存在尺寸稳定性差、易霉变等问题,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改性方法来生产耐用竹材仍是竹产业面临的挑战。桐油和热处理协同作用在改善竹材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我国竹材的应用现状和市场需求,研究竹材桐油热处理技术,对于实现竹材的工业改性和拓展竹材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J.Houz.)为试材,在100-200℃的桐油中处理3 h,对毛竹材的桐油热处理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了桐油热处理对毛竹材的解剖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其中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桐油热处理后竹材的细胞结构基本保持完整,细胞壁和细胞腔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桐油不仅分布在竹材的细胞腔、纹孔和细胞间隙中,还存在于细胞壁中。在高温桐油热处理作用下(140℃,180℃,200℃),导管中的纹孔逐渐发生皱缩变形,纹孔逐渐被桐油填充。在200℃桐油热处理作用下,导管中纹孔皱缩变形严重,超过95%的纹孔被桐油填充。(2)在桐油热处理过程中,桐油沿纵向输导组织快速进入到竹材中,然后输导组织中的桐油再逐渐扩散到周围组织中。另外,部分桐油通过薄壁细胞和纤维进入到竹材中。由于受各组织的尺寸和连通性的影响,桐油在导管、筛管等输导组织渗透速度最快,其次是薄壁组织,最后是纤维。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桐油逐渐渗透到竹材的各个部位。(3)在桐油热处理作用下,毛竹材中的纤维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木质素含量略有增加,当桐油热处理温度高于140℃时,半纤维素含量下降,从未处理竹材的22.92%逐渐下降到15.91%(200℃)。在半纤维素降解和纤维素非结晶区重排的作用下,竹材的纤维素结晶度随桐油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竹材中基本元素O/C比受竹材负载桐油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从未处理材的0.76逐渐下降到0.61(200℃)。(4)桐油热处理有效改善了竹材的防霉性能。在桐油热处理的作用下竹材中黑曲霉的主要营养成分发生降解,竹材的渗透性能降低,以及竹材抽提物含量的增加抑制了竹材中黑曲霉的生长。(5)桐油热处理后竹材的表面润湿性降低,尺寸稳定性增加。200℃油热处理竹材的横切面接触角在300 s时仍可保持在100°以上,而热处理竹材的横切面接触角在300 s时已消失。桐油热处理后竹材的湿胀系数明显减小,未处理竹材的径向湿胀系数随着桐油温度的升高逐渐从3.27%下降到2.15%(200℃)。竹材的纹孔逐渐被桐油填充导致竹材的渗透性降低,竹材表面的桐油氧化聚合成桐油保护膜,竹材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助于竹材的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6)当桐油热处理温度不高于200℃时,竹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桐油热处理后竹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弯曲弹性模量(MOE)、弯曲强度(MOR)和极限应力高于未处理竹材。当桐油热处理温度高于180℃时,竹材的极限应变值低于未处理竹材,竹材的断裂韧性降低。当毛竹材在低于140℃的桐油中热处理3 h后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当温度超过180℃时毛竹材的强度和硬度变高但竹材脆性增加。桐油热处理是改善竹材耐久性的有效途径。桐油热处理后,在桐油与热处理的协同作用下,有助于提高竹材的疏水性和尺寸稳定性,而且显着提高了竹材的防霉性能。虽然高于180℃的桐油热处理导致竹材的断裂韧性降低,但200℃以下桐油热处理的竹材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与未处理竹材相比,MOE和MOR没有明显下降。因此,桐油热处理可以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竹材改性方法,在竹材工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担[8](2018)在《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热处理技术是一种环保型的物理保护技术,能够改善材料的表面光泽,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等物理性质,提高产品质量。棕榈藤材是除木材和竹材外的重要非木材林产品。藤材的热处理接近空白,因此深入研究蒸汽热处理之后棕榈藤材的材性变化,可以提高藤材稳定性,赋予藤材良好的色彩装饰性能,从而提高藤材的利用率,拓宽可利用藤材品种及藤制品使用范围。本文以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热处理技术(处理温度160℃、180℃、200℃,控温时间2h、4h)对其改性处理,分析热处理藤材的表面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化学成分、结晶度、红外光谱谱图分析的结果,分析蒸汽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性能变化的作用机理。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热处理后的单叶省藤颜色加深。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单叶省藤的明度L*、黄蓝色品指数b*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红绿色品指数a*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变化的临界温度为180℃,时间为2~4h。藤材的总体色差△E*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保温时间的延长,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明度的变化是影响总体色差变化的主要原因,且明度L*与总体色差△E*呈显着负相关。热处理对单叶省藤的润湿性有显着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单叶省藤的接触角增大,从而降低其润湿性。(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控温时间的延长,单叶省藤的基本密度、干缩性、吸水量都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热处理温度对除横截面积干缩率和径向干缩率外的物理性质有显着影响;热处理对各种物理性质的临界温度是180℃,临界热处理时间是2h。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控温时间的延长。单叶省藤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弹性模量与顺纹抗压强度的临界显着变化温度为180℃,时间为2~4h,弯曲强度的变化温度为160℃,抗压强度的显着性变化时间是2h。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控温时间的延长使单叶省藤的冲击韧性降低、柔韧性先降低后升高;温度高于180℃时,其冲击韧性显着降低,而柔韧性显着升高。(3)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温度保持时间的延长,藤材的失重率逐渐升高,200℃、4h条件时失重率升至15.03%。热处理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藤材失重率有显着性影响,与素材相比失重率有显着差异的热处理温度是160℃,热处理时间是2h。(4)藤材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保持温度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而木质素、苯醇抽提物含量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呈上升的变化。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藤材组分含量均有显着影响,综纤维素含量显着变化的温度为180℃,而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含量显着变化的温度是160℃,时间为2h。热处理单叶省藤的明度差△L*、总体色差△E*与综纤维素及其含量差值有显着线性相关性。热处理材力学性质与化学成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综纤维素含量变化是引起抗弯弹性模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综纤维素、纤维素是影响冲击韧性的主要因素。FT-IR对藤粉的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3427cm-1对应的O-H峰、1736cm-1对应的C=O峰、1375cm-1对应的C-H峰等的吸收强度降低,1234cm-1对应的C-O峰吸收强度相对升高,此等变化规律,与热处理过程中化学成分数据的变化结果一致。(5)热处理温度低于200℃时不能除去果胶;藤材的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随着热处理的温度的升高和保持温度时间的延长增大,所以热处理试材的热稳定性提高。(6)单叶省藤结晶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保持温度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200℃、2h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比未处理材结晶度增长了44.2%。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试材结晶度有显着影响,使其产生显着变化的温度是180℃,显着变化的时间为2~4h。热处理藤材的结晶度与冲击韧性在0.05水平上有显着相关性。
李丽丽[9](2018)在《高温热处理樟子松压密材的制备与形变固定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轻质木材经物理压缩改性后其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但在潮湿环境中会产生回弹现象,仍需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对其进行形变固定,然而现有的压缩热处理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和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同时,关于高温热处理技术有助于压密材形变固定的机理尚存争议。为此,本文利用平板热压法对俄罗斯樟子松轻质材进行密实、干燥和热处理一体化工艺处理,以提高轻质材的力学性能,同时实现一道工序完成多种性能改良和节能环保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获取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最佳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明确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然后,对改性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基本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吸水回弹特性进行分析,明确改性材吸水后形变回复的主要原因;最后,从改性材的弹性、吸水膨胀力以及化学结构等方面揭示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形变固定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轻质材改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平板热压法对俄罗斯樟子松材进行密实、干燥和热处理一体化工艺处理,以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干燥温度和压密比为因素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分别探讨四因素对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的显着性及原因,结果表明:(1)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尺寸稳定性主要受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和压密比的影响显着,而力学性能受压密比的影响显着,其中抗弯强度还受热处理温度影响显着。(2)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密度和力学性能随着压密比的增加显着改善。当压密比为50%时,试材的干缩率和湿胀率分别明显增加了169.38%和280.95%,尺寸稳定性变差,经高温和长时间热处理后,其干缩率和湿胀率的增加值分别降低为13.30%、10.47%和67.49%、45.35%。可见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是抑制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形变回复的有效因素。2.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化学成分及基本结构的影响,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试验方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木材在改性前后主要成分含量及官能团的变化,同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压汞仪分别检测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结晶度和孔隙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半纤维素含量明显减少了25.06-59.51%,木质素含量相对增加了4.13-43.17%。同时FTIR测试结果显示热处理过程中样品半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明显减少,而木质素的特征官能团面积比则显着增加,纤维素特征官能团变化不明显。(2)经压密改性后,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受挤压而缩短微纤丝间距,使心材和边材结晶度明显增大。高温热处理导致压密心材和边材增加的结晶度降低。而心材因发育成熟,使相对结晶度高于边材。试验发现心材素材的孔体积主要集中在微孔区域(D<0.8μm),经压缩密实化后心材位于30μm和0.18μm附近的孔体积明显下降,且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高温热处理压密材总孔体积因介孔体积的减少而显着下降。对于边材,其素材的孔径分布较心材均匀,且压密后孔体积迅速减少,而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因大孔和介孔的增加使其总孔体积较压密材相对增大。3.为了揭示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形变回复的内在原因,试验采用循环吸水法研究热处理后压密材的吸水形变规律,并利用动态蒸汽吸附法探讨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性,结果表明:(1)压密心材和边材经220°C高温热处理后其吸水膨胀率和回复率分别由31.1%、18.89%和55.41%、58.40%降到了9.45、2.27%和9.46%、1.45%。同时,与素材相比,高温热处理压密心材和边材的吸湿含水率在相对湿度90%时均从25%减小到12%。(2)当压密材吸水时,其细胞壁上的亲水性化学成分以吸湿的方式将水分吸附到细胞壁内的主要和次要吸附位点上,至毛细管出现凝聚现象,之后过多的自由水移入到大毛细管中,即细胞间隙和细胞腔中,依靠水分的张力促使闭合的细胞间隙和细胞腔体积膨胀,造成细胞自身的膨胀和残余应力释放,进而引起木材形变回复。经高温热处理后,试样的亲水性物质显着降解,导致有效吸附位点减少,以及吸湿性和吸水性降低,从而促使压密材的吸水膨胀率和吸水形变回复率下降。4.试验从力学角度解释高温热处理有助于压密材形变固定的内在原因,并采用吸水膨胀力装置测试樟子松心材和边材吸水膨胀力的变化规律,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研究心材和边材改性前后的的粘弹性变化,结果表明:(1)压密心材和边材的吸水膨胀力分别为277.38N和313.13N,经高温热处理后各减小至110N和132N,接近素材结果,直接证实了压密材中残余应力的存在,且高温处理后变小。而心材和边材各组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温度谱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且高温热处理压密心材和边材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明显降低。可知,高温热处理促使压密材弹性显着下降。(2)高温热处理通过降解木材内化学成分,使其弹性降低,从而造成弹性残余应力减小,进而引起吸水膨胀力和吸水回弹性下降,最后实现对压密材的形变固定。5.在分子结构上揭示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形变固定的根本原因,同时采用连续热分析仪和离子色谱仪分别测试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热解规律和多糖含量变化规律,并借助2D HSQC NMR仪器解析热处理对木材全细胞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材和边材中的半纤维素最先降解,其次是纤维素,最后是木质素。二者的素材、压密材和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均经历了两次明显热失重,第一次为水分的散失,第二次是化学成分降解,而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压密材和素材,且边材较心材更易降解。(2)心材和边材素材中的葡萄糖含量最多,约为甘露糖含量的3倍和木糖含量的10倍,且心材的三种单糖含量明显高于边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高温热处理压密材中的葡萄糖浓度逐渐增多,而甘露糖和木糖含量则明显减少。高温热处理压密心材的形变回复主要受甘露糖含量的影响,而边材除受甘露糖影响外还受木糖含量的影响。(3)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心材和边材半纤维素上的O-乙酰基-半乳葡甘露聚糖和4-O-甲基葡阿拉伯木聚糖的侧链半乳糖基、α-L-阿拉伯糖基和4-O-甲基葡萄糖醛酸基首先降解,随后主链上的2-O-乙酰基-β-D-甘露糖单元和3-O-乙酰基-β-D-甘露糖单元发生脱乙酰化,且甘露聚糖和木聚糖开始解聚。不过O-乙酰基-半乳葡甘露聚糖的侧链比4-O-甲基葡萄糖醛酸阿拉伯木聚糖侧链更易断裂。心材和边材木质素的β-O-4键、愈创木基结构中的G2和G6键以及苯基香豆满结构单元中的Bα和Bβ键在高温下断裂,而甲氧基含量因木质素交联度的下降出现增加现象。(4)结合全细胞壁、综纤维素和纤维素的NMR分析结果,心材和边材的半纤维素主要以甘露聚糖为主,同时含少量的木聚糖。高温热处理后,边材中的甘露聚糖和木聚糖均明显降解,而心材中的甘露聚糖易降解,木聚糖则不易热解,这从分子结构上深入阐明了压密边材形变回复为何受二者的影响显着,而心材则主要受甘露聚糖影响的根本原因。
云虹[10](2018)在《基于分形原理的ACQ-C在木材中吸附及固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防腐是改善木材性能,提高木材附加值的常用方法,但一直以来木材防腐处理工艺大多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依据。论文以杨木和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原理与木材渗透原理,对工业中常用的水载型防腐剂在木材中的吸附和固着进行研究。论文研究了常温常压浸渍、真空浸渍、真空加压浸渍方法对防腐剂渗透和吸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木材干燥状态下防腐剂的渗透机制,利用FTIR、ICP-OES、SEM等分析仪器表征木材处理前后的官能团变化、有效元素含量及表面特征等,以明确ACQ-C在木材中的固着及吸附状态。论文采用NaOH、乙醇抽提、活性酶处理、木材热处理及微波处理方法对木材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材吸药量及抗流失性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预处理方法。论文研究了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对ACQ-C的渗透和吸附,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木材灰度图像进行黑白二值化处理,采用盒维数法对图像进行计数,以测得杨/杉木的盒维数,以Darcy定理和Poiseuille定理为基础,建立木材孔隙分形维数与渗透性的关系,选取影响吸附与固着的主要因素作为参数,进行编程计算和数据回归,拟合出基于木材孔隙分形维数的吸附方程,进行验证分析。论文突破了传统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木材相关性能的局限性,得到的研究成果可对木材防腐剂的配方改良、木材改性工艺、木材热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对木材工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论文的创新性在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木材防腐领域,基于分形原理与木材渗透机理,将木材改性工艺参数优化集成,得到ACQ-C在木材孔隙中渗透及固着的分形模型,实现了通过对木材孔隙结构的分形计算来确定木材最佳浸注工艺条件,从而解决了木材防腐质量难于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式工艺研究惯例,为木材改良提供新思路。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木材种类及浸渍工艺对ACQ-C在木材中的浸渍吸药量有显着影响。杉木与杨木在常压浸渍时的体积吸药量相当。在采用真空法和真空加压法时,杉木体积吸药量分别比常压法增加了33%和131%;杨木体积吸药量分别比常压法增大了62%和128%。(2)在常压浸渍过程中,干燥方式对吸药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对杨木的影响大于杉木;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木材吸药量最大,大气干燥次之,常规高温干燥最小。铜离子在木材中的固着与木材含水率存在相关性,真空冷冻干燥可使铜离子的固着量得到提高,冷干后杨木中铜离子的固着量比气干材高13.7%,杉木则高13.2%。(3)经过NaOH、乙醇抽提、微波预处理和酶处理后,杨木的体积吸药量与未处理材相比分别提高了21.3%、11.0%、65.0%和16.0%;而杉木则提高了7.5%、19.0%、69.0%和15.0%。(4)预处理后铜离子的固着率有较明显提高,其中微波预处理后杨木和杉木的固着率分别提高了10.67%和14.99%;乙醇抽提处理后杨木和杉木的固着率分别提高了5.88%和0.62%;木材热处理后杨木和杉木的因着率分别提高了6.31%和0.89%;NaOH预处理后试件抗流失性明显变差,杨木和杉木的固着率分别下降了近17.83%和34.07%左右;酶处理后杨木和杉木的固着率分别下降了19.87%和16.30%。(5)利用计盒维数的方法进行分形维数的计算,最后得出杨木的分形维数为DY=1.75981.8841;杉木的分形维数为Ds=1.84991.8941。根据达西定律和Poiseuille定律,建立起木材分形维数D和渗透率K之间的关系,即(?)。(6)木材的体积吸药量与各因素的自变量的关系符合线性关系,得到杨木的方程为:Ay=0.1793K+0.2848P+0.5719T-0.2645C+0.0779;杉木的方程为:As=-0.1396K+0.6248P+0.6036T-0.0088C+0.0711。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有较好的吻合。
二、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e of Compressed Chinese Fir Wood in Heating Fix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e of Compressed Chinese Fir Wood in Heating Fix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Q1030超高强钢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研发情况 |
2.2 高强钢显微组织的设计及发展趋势 |
2.3 钢中各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 |
2.4 非平衡组织的奥氏体转变 |
2.4.1 粒状奥氏体与针状奥氏体 |
2.4.2 非平衡组织发生转变的影响因素 |
2.5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与强化机理 |
2.5.1 板条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
2.5.2 片状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
2.5.3 马氏体组织的强化机理 |
2.6 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
2.6.1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
2.6.2 回火工艺 |
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Q1030超高强钢的成分和轧制工艺、热处理工艺设计 |
4.1 Q1030超高强钢成分设计及分析 |
4.2 Q1030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
4.2.1 Q1030钢静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的测定及组织分析 |
4.2.2 Q1030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的测定及组织分析 |
4.3 Q1030超高强钢实验室轧制工艺及分析 |
4.3.1 Q1030超高强钢的轧制工艺设计 |
4.4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
4.5 Q1030钢焊接热模拟实验及组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Q1030钢动态再结晶及Nb、Ti的析出行为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5.2.2 热变形方程 |
5.2.3 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
5.2.4 Nb,Ti析出粒子的形貌和组成 |
5.2.5 微合金元素析出行为的热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热处理工艺对Q103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 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Q1030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 |
6.2.1 淬火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6.2.2 Q1030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的建立 |
6.2.3 奥氏体晶粒混晶现象 |
6.3 淬火加热温度对Q1030钢组织的影响 |
6.4 淬火加热温度对Q1030钢性能的影响 |
6.4.1 淬火加热温度对Q1030钢强度与硬度的影响 |
6.4.2 淬火加热温度对Q1030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
6.5 回火对Q103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6.5.1 扫描显微组织分析 |
6.5.2 透射微观结构分析 |
6.5.3 EBSD分析 |
6.5.4 马氏体板条、小角度晶界、位错对力学性能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Q1030钢马氏体—奥氏体相变过程研究 |
7.1 不同升温速度时的淬火态Q1030钢热膨胀曲线 |
7.2 Q1030钢马氏体—奥氏体相变的组织演变过程 |
7.2.1 马氏体—奥氏体相变组织演变过程的SEM研究 |
7.2.2 马氏体—奥氏体相变组织演变过程的TEM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出水木质文物损伤演化声发射特征与失稳预测方法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先进检测方法在木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
1.2.2. 声发射信号在木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
1.2.3. 声发射检测技术中应用的信号分析方法 |
1.2.4. 木质材料断裂行为与破坏机理的声发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基于盲源分离合技术的木材声发射信号去噪处理 |
2.1. 引言 |
2.2. EEMD-相关分析-FastICA算法 |
2.2.1. EEMD降噪模型 |
2.2.2. 相关分析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算法(Fast ICA) |
2.3. 实测信号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声发射信号在杉木中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传播距离对杉木中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3.2.1. 断铅试验与方法 |
3.2.2. 信号源幅度变化规律分析 |
3.3. 不同频率的AE信号在木材中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 |
3.3.1. 试验系统与方法 |
3.3.2. 不同频率AE信号的传播规律分析 |
3.4. 纹理角度对杉木中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3.4.1. 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
3.4.2. 纹理角度对AE信号的传播规律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不同状态下杉木断裂行为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声发射信号参数分析法 |
4.3. 杉木损伤的声发射模式试验研究 |
4.3.1. 试件的制备 |
4.3.2. 杉木损伤的声发射模式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弯曲力学性能 |
4.4.2. 杉木损伤演化声发射特征 |
4.4.3. 声发射参数对杉木断裂的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声发射特征参量表征杉木细-宏观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杉木受载细-宏观模型 |
5.3. 杉木损伤演化的声发射表征 |
5.4. 木材顺纹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 |
5.4.1. 试件的制备 |
5.4.2. 试验方法 |
5.5. 模型验证与讨论 |
5.5.1. 杉木受载细-宏观模型 |
5.5.2. 声发射参量表征杉木损伤演化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基于热力学-声发射的杉木裂纹失稳扩展预测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热力学的裂纹失稳扩展预测方法的理论分析 |
6.3. 模型参数标定 |
6.3.1. 木材I型断裂能量释放率GIC的确定 |
6.3.2. 声源处V_T值的估计 |
6.3.3. 待定系数C的确定 |
6.4. 杉木裂纹失稳扩展预测方法的验证及分析 |
6.4.1. 杉木裂纹失稳扩展预测方法的验证 |
6.4.2. AE传感器最佳监测位置优化 |
6.4.3. 对木材裂纹扩展的早期预警 |
6.5. 本章小结 |
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出水木质文物结构稳定性在线监测系统 |
7.1. 引言 |
7.2. 出水木质文物声发射采集分析装置研发 |
7.2.1. 硬件系统组成 |
7.2.2. 软件系统开发 |
7.3. 出水木质文物声发射采集与分析装置性能测试 |
7.4. 出水木质文物结构稳定性声发射监测系统搭建 |
7.4.1. BNC电缆布置方案 |
7.4.2. 耦合剂选择方案 |
7.4.3. 传感器固定及物理去噪 |
7.5. 出水木质文物现场监测方案 |
7.5.1. 监测对象 |
7.5.2. 监测位置及参数设置 |
7.6. 声发射信号的分析 |
7.6.1. 出水木质文物声发射特征参量提取 |
7.6.2. 出水木质文物声发射特征参量分析 |
7.6.3. DFRH与损伤发生概率的关系 |
7.6.4. 对比干缩、湿胀状态下引起的损伤及损伤面积计算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四种竹木材的改性处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竹木材改性技术及理论支持 |
1.2.1 国内外竹木材改性研究状况 |
1.2.2 竹木材改性机理 |
1.2.3 竹木材改性的主要方法 |
1.2.4 竹木材改性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方式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组织方式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不同溶剂对马来酸酐单体改性材的性能影响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设计 |
2.2.4 改性材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及其表征 |
2.3.1 处理材颜色表征 |
2.3.2 处理材尺寸稳定性(ASE)测试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溶剂对竹木块颜色的影响 |
2.4.2 MA单体改性对增重率和增容率的影响 |
2.4.3 不同溶剂对MA单体改性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2.4.4 不同溶剂对竹木材红外光谱的影响分析 |
2.4.5 不同溶剂对竹木材结晶度的影响分析 |
2.5 小结 |
3 马来酸酐/甘油复合改性材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案 |
3.2.4 改性材制备 |
3.3 性能测试及其表征 |
3.3.1 尺寸稳定性(ASE)测试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3.3.3 热重分析 |
3.3.4 差示量热分析 |
3.3.5 微观结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材增重率、增容率及转化率分析 |
3.4.2 MA/G复合改性材尺寸稳定性 |
3.4.3 FTIR分析 |
3.4.4 TG/DTG分析 |
3.4.5 DSC分析 |
3.4.6 SEM分析 |
3.5 小结 |
4 超高温表面热压处理对竹木材的影响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性能测试及其表征 |
4.3.1 色差测试 |
4.3.2 吸湿性测试 |
4.3.3 表面润湿性测试 |
4.3.4 光泽度测试 |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4.3.6 力学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超高温热压处理对竹木材表面颜色变化的影响 |
4.4.2 超高温热压处理对竹木材吸湿性性能的影响 |
4.4.3 超高温热压处理对竹木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4.4.4 超高温热压处理对竹木材表面光泽度变化的影响 |
4.4.5 FTIR 分析 |
4.4.6 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毛竹纤维素纳米晶导电薄膜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细胞壁纤维素纤丝聚集体结构研究进展 |
1.2.1 纤维素纤丝聚集体多级结构 |
1.2.2 组织及细胞水平纤维素纤丝聚集体结构差异 |
1.2.3 化学预处理对纤维素纤丝聚集体结构影响 |
1.3 CNC的制备 |
1.3.1 酸水解法制备CNC |
1.3.2 酶水解法制备CNC |
1.4 CNC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1 柔性导电薄膜 |
1.4.2 超级电容器 |
1.4.3 传感器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1.8 创新点 |
1.9 项目支持与经费来源 |
2 毛竹纤维和薄壁细胞原位化学成像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毛竹化学组成 |
2.3.2 毛竹红外光谱及显微成像 |
2.3.3 毛竹拉曼光谱及显微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处理过程中毛竹细胞壁组分溶出规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酸性亚氯酸钠法脱木质素 |
3.2.3 酸预处理逐步脱除半纤维素 |
3.2.4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毛竹亚氯酸钠法脱木质素动力学及选择性 |
3.3.2 毛竹脱半纤维素过程中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毛竹纤维素纳米晶的可控制备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毛竹CNC制备条件探索 |
4.3.2 Zeta电位 |
4.3.3 CNC形貌 |
4.3.4 晶体结构 |
4.3.5 不同毛竹细胞CNC薄膜力学性能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竹纤维素纳米晶/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GO形貌表征 |
5.2.4 CNC/RGO复合薄膜结构和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O及 CNC/GO复合薄膜制备 |
5.3.2 CNC/GO复合薄膜还原 |
5.3.3 CNC/RGO复合薄膜断面形貌 |
5.3.4 CNC/RGO复合薄膜表面接触角 |
5.3.5 CNC/RGO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
5.3.6 CNC/RGO复合薄膜电导率 |
5.3.7 CNC/RGO复合薄膜电磁屏蔽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纳米纤维素晶型结构及尺寸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2.3 纳米纤维素形貌表征 |
6.2.4 CNC/RGO复合薄膜结构和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晶型CNC的 XRD图谱和结晶度指数 |
6.3.2 纳米纤维素形貌 |
6.3.3 不同晶型纳米纤维素的热降解性能 |
6.3.4 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断面形貌 |
6.3.5 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
6.3.6 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电导率 |
6.3.7 纳米纤维素/RGO复合薄膜电磁屏蔽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竹塑复合材料性能 |
1.2.2 竹塑复合材料改性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竹塑与木塑性能的对比研究 |
2.1 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表征测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成分分析 |
2.2.2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2.2.3 红外图谱分析 |
2.2.4 热重分析 |
2.2.5 粒度分布 |
2.2.6 粉体堆积密度 |
2.2.7 转矩流变 |
2.2.8 机械性能 |
2.2.9 差热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竹材不同部位制备的竹塑性能分析 |
3.1 试验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表征测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毛竹微观结构 |
3.2.2 成分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3.2.4 粒度分布 |
3.2.5 转矩流变 |
3.2.6 断面形貌 |
3.2.7 机械性能 |
3.2.8 蠕变分析 |
3.2.9 动态机械性能 |
3.2.10 差热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竹粉热处理对竹塑性能的影响 |
4.1 试验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表征测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竹材有效成分提取 |
4.2.2 热处理竹材的经济可行性 |
4.2.3 平衡含水率 |
4.2.4 水接触角 |
4.2.5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4.2.6 粒径分布 |
4.2.7 机械性能 |
4.2.8 尺寸稳定性 |
4.2.9 热稳定性 |
4.2.10 防霉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机制炭研究概况 |
1.2.1 机制炭的生产原料 |
1.2.2 机制棒成型工艺与设备 |
1.2.3 机制炭炭化工艺与设备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毛竹/杉木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
1.4.2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压缩成型技术研究 |
1.4.3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炭化技术研究 |
1.4.4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经济效益分析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毛竹/杉木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毛竹和杉木加工剩余物的化学组分 |
2.3.2 毛竹和杉木加工剩余物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 |
2.3.3 不同混合比毛竹/杉木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3.4 毛竹/杉木材料的混合热解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的压缩成型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原料含水率的确定 |
3.3.2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成型工艺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棒的炭化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炭化温度对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性能的影响 |
4.3.2 精炼时间对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性能的影响 |
4.3.3 升温速率对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的经济效益评价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评价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毛竹机制炭厂的经济效益分析 |
5.3.2 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7)毛竹材的桐油热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热处理研究现状 |
1.2.1 油热处理木质材料的性能研究现状 |
1.2.2 油热处理木质材料的应用 |
1.3 桐油改性木质材料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1.4.4 项目支持与经费来源 |
第二章 桐油热处理竹材解剖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油热处理竹材的加工方法 |
2.2.3 油热处理竹材的增重率 |
2.2.4 微观形貌测试方法 |
2.2.5 桐油在竹材中的渗透行为 |
2.2.6 桐油在竹材中分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热处理竹材的增重率 |
2.3.2 微观形貌 |
2.3.3 桐油在竹材中的渗透行为 |
2.3.4 桐油在竹材中分布 |
2.4 小结 |
第三章 桐油热处理竹材化学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油热处理方法 |
3.2.3 FTIR |
3.2.4 拉曼光谱测试 |
3.2.5 化学成分 |
3.2.6 化学元素含量测试 |
3.2.7 纤维素结晶度 |
3.2.8 热稳定性 |
3.2.9 防霉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 |
3.3.2 拉曼光谱 |
3.3.3 竹材化学组分 |
3.3.4 竹材元素含量 |
3.3.5 竹材纤维素结晶度 |
3.3.6 竹材的热稳定性 |
3.3.7 竹材的防霉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桐油热处理竹材物理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油热处理方法 |
4.2.3 竹材基本密度 |
4.2.4 竹材表面润湿性 |
4.2.5 竹材的吸水性 |
4.2.6 竹材尺寸稳定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竹材的基本密度 |
4.3.2 竹材表面润湿性 |
4.3.3 竹材的吸水性 |
4.3.4 竹材的尺寸稳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桐油热处理竹材力学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油热处理方法 |
5.2.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木材热处理研究现状 |
1.2.1 热处理工艺发展 |
1.2.2 热处理材材性的变化 |
1.2.3 藤材热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二章 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表观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热处理对材色的影响 |
2.3.2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润湿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2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力学性质的影响 |
3.3.3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材韧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材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失重率的影响 |
4.3.2 热处理单叶省藤化学成分分析 |
4.3.3 热处理单叶省藤化学成分与其材性的关系 |
4.3.4 热处理前后单叶省藤材FT-I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材热稳定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热重分析 |
5.3.2 单叶省藤材结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高温热处理樟子松压密材的制备与形变固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低质木材资源及利用现状 |
1.1.1 树脂强化处理 |
1.1.2 生物胶黏剂改性 |
1.1.3 无机改性 |
1.2 物理压缩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压缩改性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物理压缩改性国内研究现状 |
1.3 热处理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热处理材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热处理材国内研究现状 |
1.4 压缩材形变回复性机理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2 试验方法确定 |
2.2.3 试验步骤 |
2.2.4 木材性能测试方法 |
2.3 制备工艺 |
2.3.1 以密度为指标的工艺评价 |
2.3.2 以平衡含水率为指标的工艺评价 |
2.3.3 以尺寸稳定性为指标的工艺评价 |
2.3.4 以力学强度为指标的工艺评价 |
2.4 试验因素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1 压密比对木材物理性能的影响 |
2.4.2 干燥温度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2.4.3 热处理温度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2.4.4 热处理时间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2.4.5 各因素对试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 小结 |
3 高温热处理压密材的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变化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工艺 |
3.2.3 主要化学成分及官能团测试方法 |
3.2.4 结晶度测试方法 |
3.2.5 孔隙结构测试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热处理对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官能团的影响 |
3.3.2 结晶度分析 |
3.3.3 木材中孔隙结构的分布 |
3.4 小结 |
4 热处理对高温热处理樟子松压密材形变回复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样品制备方法 |
4.2.3 心材和边材径向形变测试方法 |
4.2.4 心材和边材化学成分含量测试方法 |
4.2.5 吸湿性测试方法 |
4.2.6 HailwoodandHorrobin模型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样的回弹性分析 |
4.3.2 心材和边材的吸湿性分析 |
4.4 小结 |
5 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压缩回弹力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样品制备方法 |
5.2.3 吸水膨胀力试验方法 |
5.2.4 心材和边材化学成分含量测试方法 |
5.2.5 动态粘弹性测试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吸水膨胀力分析 |
5.3.2 动态机械热分析木材的粘弹性变化 |
5.4 小结 |
6 高温热处理压密材化学结构分析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样品制备方法 |
6.2.3 热重测试方法 |
6.2.4 糖分含量测试方法 |
6.2.5 2D~1H-~(13)CHSQCNMR测试方法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热重分析 |
6.3.2 木材多糖含量分析 |
6.3.3 木材化学结构解析 |
6.4 小结 |
7 结论 |
8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分形原理的ACQ-C在木材中吸附及固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 |
1.2.2 木材孔隙理论 |
1.2.3 木材渗透性 |
1.2.4 改性剂在木材中的吸附和固着 |
1.2.5 分形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不同工艺条件对ACQ-C在木材内部渗透和吸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性能评价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常压浸渍与真空浸渍吸药量 |
2.3.2 真空加压法吸药量 |
2.3.3 干燥方式对吸药量的影响 |
2.3.4 ACQ-C在木材中的固着 |
2.4 小结 |
2.4.1 处理工艺对吸药量的影响 |
2.4.2 干燥方式对吸药量的影响 |
2.4.3 铜离子的固着量 |
3 预处理对ACQ-C在木材内部吸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结果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吸药量的影响 |
3.3.2 铜离子的固着性 |
3.3.3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3.3.4 预处理木材结晶度分析 |
3.4 小结 |
3.4.1 预处理对体积吸药量的影响 |
3.4.2 预处理对铜离子固着性的影响 |
3.4.3 ACQ-C固着效果的初步判定 |
4 木材主要化学组分对ACQ-C的固着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铜的固着率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木材化学成分含量 |
4.3.2 ACQ-C在木材化学成分中的固着 |
4.3.5 FTIR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4.4.1 木材化学成分对铜离子的固着 |
4.4.2 处理条件对铜离子固着的影响 |
4.4.3 ACQ-C在木材中化学固着的初步判定 |
5 木材分形理论与吸附模型 |
5.1 引言 |
5.2 Matlab简介 |
5.3 木材分形维数研究 |
5.3.1 木材显微图像构造 |
5.3.2 木材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与选择 |
5.3.3 木材图像处理与分形维数计算 |
5.3.4 木材孔隙结构分形计算 |
5.4 木材渗透率的分形模型 |
5.4.1 建立模型的基本思路 |
5.4.2 木材渗透率 |
5.4.3 木材渗透率的分形模型 |
5.4.4 ACQ-C在木材中吸附的分形模型 |
5.5 小结 |
5.5.1 木材的分形维数 |
5.5.2 渗透率K的分形模型 |
5.5.3 ACQ-C在木材中的吸附模型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状况 |
四、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e of Compressed Chinese Fir Wood in Heating Fix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Q1030超高强钢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 王建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出水木质文物损伤演化声发射特征与失稳预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 赵亓.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四种竹木材的改性处理及性能研究[D]. 蒋秋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4]毛竹纤维素纳米晶导电薄膜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D]. 金克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5]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谭伟.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毛竹/杉木混合机制炭制备技术研究[D]. 张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毛竹材的桐油热处理研究[D]. 唐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高温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性能的影响[D]. 李担.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 [9]高温热处理樟子松压密材的制备与形变固定机理研究[D]. 李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10]基于分形原理的ACQ-C在木材中吸附及固着研究[D]. 云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