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吴圣[1](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张诗乔[2](2019)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文中指出河南省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在全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加速推荐农业产业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河南开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搜集整理的数据,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了分析,找到目前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以及对应的园区管委会人数、政府投入、研发投入、社会投入、示范面积、园区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土地出产率、园区内就业人数、园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等45个三级指标。本文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求出指标的权重。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园区的目标层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园区的得分排序。针对2016年和2017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了两年的数据后,本文认为,联合管理模式优于政府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从综合得分排名上看,郑州和周口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较好,主要原因是两个园区各个发展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且着重科技投入。驻马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为投入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濮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放缓,由于其为工业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其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则在降低,造成了排名的大幅下降。总体来看,各个园区在投入方面有所增加,表明政府和社会都注意到了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但在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四个方面各个园区发展较为不均衡,下一步应针对这四个方面重点进行提升。
陈丹[3](2019)在《创新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资料上的消费投入越来越多,这推动了旅游业的速发展,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因其独特性,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业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态,通过与旅游结合,能有效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园区旅游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以创新的视角对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进行研究,符合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创新视野下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进行研究,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新农村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园区旅游的内涵、功能、类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创新理论、农业区位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水平、资金、产业附加值、创新化程度等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与经济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以及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的发展定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次,通过对农业产业园旅游开发相关的经典案例,即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北大荒现代农业园进行分析,再结合农业产业园旅游的综合性、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创新的视角提出在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中应坚持创新因“文”制宜、以“情”为线、“内外兼修”的原则以及坚持“农”味创意化的原则;最后,提出创新视野下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要采取创新“农业+”、创新“三生融合”的发展方式,实现活化发展,在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对策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以“三生系统”为底色的多元化发展和加快产业创新,加大产业植入,以及采取以“特”先行,实现品牌创新等开发策略,力求对创新视野下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研究做一个相对完整的阐述。
王文彦[4](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黄圣彪[5](2018)在《从科技创新供给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明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互动发展的加速器。新时代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统筹优化产业环境、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等要素,进行聚集与融合创新,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与规模效益。文章从科技创新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新时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外延、产业政策着力点、创新主体发展趋势、创新体系建设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6](2017)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鲁政字[2016]28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2月2日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科技支撑,
段瀚[7](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徐嘉祺[8](2015)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是13亿中国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余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现代化与否关乎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担负着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现阶段的资本投入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然而政府财政拨款是有限度的,产业发展要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还要从金融市场着手,把市场性金融资本吸引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重要补充,并在产业发展成熟的时候逐步撤离政府的扶持资本,完全由市场性金融资本所替代。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因素,金融支持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为理论背景,在系统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后,对“为何要进行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对象是什么”、“如何进行金融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文章从总体影响效应、直接影响效应和中介影响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总结,并对金融支持强度进行评价用于衡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状况,结合金融支持的评价值,从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两方面出发就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阐明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金融支持的意义所在。然后在三元参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金融和产业发展绩效6个维度的测量方程模型,从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影响因素出发,就多个影响因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结果甄别出对产业发展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的潜变量因素,明确金融支持的实施对象;最后在直接影响效应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从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角度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介影响效应,根据实证结果甄别出主导中介影响效应的金融维度潜变量因素,并得出金融支持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维度影响因素中介影响效应的大小,明确金融支持的实施方法。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金融支持强度的评价值,杨凌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考察的时间段里,杨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强度基本处于0.2以下,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年末,达到0.195;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只有0.089。(2)结合金融支持强度的评价值,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两方面出发就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产业规模方面,金融支持强度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0.242个单位;产业效率方面,金融支持强度值每增加一个单位,产业效率就增长0.151个单位。(3)结合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的因素,就多个影响因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的各项因素均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显着性检验后得出:在社会维度,区位因素与基础设施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科技维度,科技研发和科研人员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科技研发、科技政策和科研人员三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产业维度,产品销售与产业资源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产业运营和产业资源两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农业生态维度,农业劳动力素质与农业经济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农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两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金融维度,金融支持能力、金融支持效率、产融协调程度三项因素对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同时金融因素实证结果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普遍高于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项影响因素的同类数值,由此可知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因素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4)运用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金融和产业发展绩效6个维度的测量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因素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维度的中介影响效应后得出:社会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52.8%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7.9%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的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政策投放的形式进行。科技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100%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1.9%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科技研发和科研人员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的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科技研发、科研人员和科技政策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政策投放的形式进行。产业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3.3%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64.6%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产品销售和产业资源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资本投入、政策投放、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三种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产业运营和产业资源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政策投放、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两种形式进行。农业生态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56.1%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1.7%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经济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表现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农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政策投放表现形式进行。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王守宝[10](2010)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经济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现在我国正在进入科技对于经济增长产生引领作用阶段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系统、评价与相关政策等,对于深层次认识这一问题,指导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进行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系统、仿真、评价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明显创新。论文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是由科技子系统、经济增长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多重反馈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由主导环路的主要反馈回路的相互耦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结果。通过研究以上反馈回路对系统整体起作用的方式和系统中不同变量目前所处的状态,找到了制约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该系统内部的关键变量进行调控,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论文建立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为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提供了政策制定依据。本文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对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科技论等方面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内涵、、运行平台、保障体系、运行机理与发展路径等方面探讨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论文进行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系统仿真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应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仿真模型,运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对山东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仿真得到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分析了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对策,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二、农业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 |
1.8 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
4.2.1 理论与方法 |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实证案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
5.1.4 案例分析 |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搜集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6.2 本文的不足 |
2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溯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园区 |
2.1.2 农业科技园区 |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和评述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4 农业科技园发展理论评述 |
3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及运行机制 |
3.1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 |
3.1.1 政府管理模式 |
3.1.2 企业管理模式 |
3.1.3 联合管理模式 |
3.2 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
3.2.1 资金筹措机制 |
3.2.2 土地流转机制 |
3.2.3 人才利用机制 |
3.2.4 科技支撑机制 |
3.2.5 辐射带动机制 |
4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
4.1 政府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
4.1.1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4.1.2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
4.1.3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4.2 企业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
4.2.1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4.2.2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
4.2.3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4.3 联合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
4.3.1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4.3.2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
4.3.3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5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1 系统性原则 |
5.2.2 逻辑性原则 |
5.2.3 导向性原则 |
5.2.4 实用性原则 |
5.2.5 易操作性原则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指标的选取依据 |
5.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3 评价指标的释意 |
5.3.4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评价与分析 |
6.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6.2 数据的来源和计算 |
6.2.1 数据的检验 |
6.2.2 变异系数的计算 |
6.2.3 权重的确定 |
6.3 园区管理模式评价 |
6.3.1 园区综合评价 |
6.3.2 政府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
6.3.3 企业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
6.3.4 联合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
6.4 结论分析 |
6.4.1 园区综合分析 |
6.4.2 科技效益分析 |
6.4.3 经济效益分析 |
6.4.4 社会效益分析 |
7 问题与建议 |
7.1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
7.1.1 资金投入不足 |
7.1.2 规划设计不合理 |
7.1.3 区域带动能力不足 |
7.1.4 科研水平较低 |
7.1.5 人才匮乏 |
7.1.6 管理运营体系僵化 |
7.1.7 配套政策不足 |
7.2 建议 |
7.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
7.2.2 提高产业化发展力度,促进园区内“三产融合”发展 |
7.2.3 健全园区推广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
7.2.4 加强园区规划设计,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
7.2.5 健全园区组织体系,完善园区管理制度 |
7.2.6 制定人才培养措施,建立人才引进体系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一: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专家赋权表 |
附表二: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调查问卷表 |
(3)创新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
2.1.1 概念 |
2.1.2 特征 |
2.1.3 内涵 |
2.2 农业产业园区的内涵及类型 |
2.2.1 内涵 |
2.2.2 类型 |
2.3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的概念及功能 |
2.3.1 概念 |
2.3.2 生态环保功能 |
2.3.3 经济功能 |
2.3.4 娱乐休闲功能 |
2.3.5 教育文化功能 |
2.4 基础理论 |
2.4.1 创新理论 |
2.4.2 农业区位理论 |
2.4.3 .生态农业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5 产业融合理论 |
2.4.6 相关理论述评 |
第三章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现状 |
3.1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概况 |
3.2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的主要特性 |
3.2.1 景观的多样性 |
3.2.2 开发的综合性 |
3.2.3 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性 |
3.3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缺乏活力 |
3.3.2 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 |
3.3.3 附加值低,产业经营化程度不高 |
3.3.4 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新 |
3.4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定位模糊,缺乏观念创新 |
3.4.2 缺少经济支撑 |
3.4.3 缺乏创新型人才 |
第四章 国内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经典案例分析 |
4.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4.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概况 |
4.1.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旅游开发的创新点 |
4.2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 |
4.2.1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的概况 |
4.2.2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旅游开发的创新点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创新路径及对策 |
5.1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创新原则 |
5.1.1 “农”味创意化的原则 |
5.1.2 创新因“文”制宜的原则 |
5.1.3 创新以“情”为线的原则 |
5.1.4 创新“内外兼修”的原则 |
5.2 农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创新路径 |
5.2.1 创新“农业+”的发展方式 |
5.2.2 创新“三生融合”的发展方式 |
5.2.3 创新“活化”发展方式 |
5.3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创新对策 |
5.3.1 创新以“三生系统”为底色的多元化发展 |
5.3.2 加快产业创新,加大产业植入 |
5.3.3 以“特”先行,实现品牌创新 |
5.3.4 创新“宏微并济”的发展策略 |
5.4 创新理论在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从科技创新供给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探索 |
1.1 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
1.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快速壮大 |
2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需解决的几个关键环境问题 |
2.1 拓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和发展空间 |
2.2 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主体 |
2.3 营造优质高效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 |
2.4 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 |
3 结语 |
(7)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区域发展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1.3 空间组织理论 |
2.1.4 城乡发展理论 |
2.1.5 城乡规划理论 |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
3.3.1 政策制度 |
3.3.2 社会协同 |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
3.5 本章小结 |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
4.3.1 产业发展 |
4.3.2 空间特征 |
4.3.3 基本类型 |
4.3.4 阶段判识 |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
4.4.1 产业规模效应 |
4.4.2 社会发展水平 |
4.4.3 相关困境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流程 |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
5.2.1 相关文献梳理 |
5.2.2 指标设计原则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标准 |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
6.1.1 区域发展机遇 |
6.1.2 区域产业网络 |
6.1.3 产业空间结构 |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2.1 产业升级路径 |
6.2.2 产业互动机制 |
6.2.3 典型实践研究 |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3.1 产业发展路径 |
6.3.2 产业融合机制 |
6.3.3 典型实践研究 |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4.1 产业转型路径 |
6.4.2 产业联动机制 |
6.4.3 典型实践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
7.3.1 空间规划目标 |
7.3.2 空间规划路径 |
7.3.3 典型类型探讨 |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
7.4.1 加强协同发展 |
7.4.2 统筹产业政策 |
7.4.3 完善服务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
图表目录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8)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2.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2 金融支持相关理论 |
2.3 金融支持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1 金融支持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效应 |
2.3.2 金融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3 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 |
第三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3.1.1 农业高新区 |
3.1.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
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及特征分析 |
3.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总体现状 |
3.2.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
3.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特征 |
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强度评价 |
3.3.1 金融支持强度的理论分析 |
3.3.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3.3.3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3.4 金融支持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的来源 |
3.3.5 金融支持强度的评价——以杨凌为例 |
第四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总体影响效应 |
4.1 金融支持总体影响效应 |
4.2 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的影响效应 |
4.2.1 理论分析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4 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5 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影响效应的实证结果讨论 |
4.3 金融支持对产业效率的影响效应 |
4.3.1 产业效率的测算 |
4.3.2 理论分析 |
4.3.3 模型构建 |
4.3.4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4.3.5 金融支持对产业效率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6 金融支持对产业效率影响效应的实证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直接影响效应 |
5.1 多因素直接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3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5.4 数据的预处理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
5.5 多因素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5.5.1 社会维度 |
5.5.2 科技维度 |
5.5.3 产业维度 |
5.5.4 农业生态维度 |
5.5.5 金融维度 |
5.6 多因素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中介影响效应 |
6.1 金融支持中介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3 金融支持中介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1 社会维度 |
6.3.2 科技维度 |
6.3.3 产业维度 |
6.3.4 农业生态维度 |
6.4 金融支持中介影响效应的实证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措施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2.1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
2.2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理论分析 |
2.3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 |
2.4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系统理论分析 |
2.5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理论分析 |
2.6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 |
3.1 系统科学及其应用 |
3.2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分析 |
3.3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3.4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因果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仿真研究 |
4.1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仿真模型的机理 |
4.2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步骤与检验 |
4.3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仿真与预测 |
第五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评价研究 |
5.1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 |
5.2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评价 |
5.3 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评价 |
5.4 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 |
5.5 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第六章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研究 |
6.1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6.2 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的总体思路 |
6.3 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四、农业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D]. 张诗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创新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园区旅游开发路径及对策研究[D]. 陈丹.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4]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从科技创新供给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的研究[J]. 黄圣彪.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3)
- [6]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2)
- [7]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D]. 徐嘉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 王守宝. 天津大学, 2010(07)
标签:科技论文;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