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月亮尘土获取太阳能(论文文献综述)
宋晋艳[1](2021)在《我国五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比较 ——以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认为对教材进行专题比较研究,是教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教材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理实验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2003版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些地区的中学地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一套优质的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内容的编写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因此,本文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材料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统计法、行动研究法,研究我国五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内容及其设计特点。其研究思路为:构建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据此对五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实验进行比较,并选取典型地理实验进行试做验证,最后提出教师使用地理教材进行教学的建议和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修订的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从地理实验的实施主体出发,依据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科学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该模型包括可操作性、创新性、情境性、探究性、趣味性等五个一级维度和16个二级维度。(2)依据地理实验比较模型,比较了五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理实验的特点:沪版教材地理实验在创新性、情境性、探究性、趣味性上都优于其他版本,但是沪版教材实验器材不易获得,因此适合用于教学设施好的学校,因此可能会制约沪版教材地理实验的推广。与沪版教材地理实验相比,人教版教材地理实验的可操作性、探究性和情境性较强,但地理实验的创新性略差;湘教版教材的地理实验创新性和探究性的稍逊于沪版教材;中图版教材和鲁教版教材的情境性和探究性有待提高;鲁教版教材的创新性仅次于沪版教材。(3)提出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建议:提高教师自身地理实验教学能力;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实验资源,优选地理实验;进行地理实验试做,转化地理教材中的实验为教学实验;地理实验教学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4)提出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修订建议:完善实验设置,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增强实验创新性;教材实验关注学生,增强人文关怀;增加地理实验图表的数量,量化实验数据。
安迪·威尔,王智涵[2](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张建红[3](2020)在《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于2017年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课程由原来3?6年级改为了覆盖整个小学1?6年级,且在目标设置和内容规定上都出现了新变化,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新要求,国内各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也相应迎来一轮新编和改编大潮。美国2013年发布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新一代科学标准》,标准里有许多关于科学教育的新提法。Science Dimensions(可译作《科学维度》)是美国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在美国新标准颁布后推出的一套最新科学教材,于2018年正式面世,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国内目前对Science Dimensions这版教材的研究还较少,在此阶段对该美国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我国的科学教材编写、修订和科学课程设计提供一些可能的启示。笔者选取Science Dimensions小学阶段(K?5年级)学生用书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该领域属于教材内容中的四大学科领域之一,在Science Dimensions中每个学科领域下的单元、课、栏目的体例是保持一致的,所以选择“地球与空间科学”为例进行深入挖掘,窥一斑而知全豹,以期发现该教材中所蕴藏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特色。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科学教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关注了教材分析采用的方法、框架和教材评价的过程,方法,工具,标准和指标的选取等。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的成果和不足,明确了本研究中教材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框架。然后,对Science Dimensions教材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教材中“地球与宇宙科学”的单元、课题的名称、数量、位置分布进行了一个总的梳理,发现教材的主题单元不同年段螺旋上升的排布特点,每单元中课题排列体现教材中科学与工程并重的理念;然后,结合课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三个维度对Science Dimensions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在内容选择上,单元与课题的选取以学科核心概念的展开为主要线索。第二,在内容组织上,每课内容结构上遵循三维学习观,顺序上满足5E教学模式。第三,在内容呈现上,课内教学活动种类多、数量大,活动具有开放性;文字、图片、表格丰富、生动;拥有面向每个学生的在线资源。接着,在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估,第一部分评估教材中具体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的对齐度,得到教材与课标的对齐良好的结果;第二部分评估教材内容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按所确立的评价标准,教材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高,接近优秀。在上述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得出Science Dimensions教材对我国教材编制和课程开发具有的可供借鉴之处:第一,提高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连贯度;第二,提高工程设计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与科学内容的整合度;第三,注重发展学生STEM职业兴趣和身份认同;第四,教材学习活动的设置要兼顾形成、应用、评价,支持有效教学;第五,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
张晓霞[4](2020)在《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持和引导,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建筑材料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逐年增长。但大部分获得绿色标识项目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还是未知的,且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本身存在能耗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和隔声性能不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玻璃幕墙类的绿色办公建筑进行使用后评估研究。使用后评估即对运营一年以上的建筑的使用状况和性能表现进行评估,倾向于对建筑效能性的评价。论文首先确定本文的后评估方法,再通过现场勘察收集案例建筑的能耗数据,查阅相关标准确定室内环境测试方法、测点与位置。然后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分析总能耗和分能耗数据,得出绿色办公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确实有很明显的节能效果,但是空调部分的能耗依旧偏高,甚至比普通建筑更高;同时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室内主要功能区进行现场测量,将问卷调查分发给建筑使用者,分析得出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现状情况,并且发现室内办公人员对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此部分主要对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质量作客观分析。再通过访谈物管人员、查看物业管理资料,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7大指标的评分项实地调研,解析建筑运用的节能技术以及使用情况,并进行评分,带入公式计算现状评估分值,确定案例建筑总评分值处于二星级之列。综合以上现状与评价分析,总结案例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找出所有与建筑能耗相关的评分项,归纳影响因素,计算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占比情况,分析得出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是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能耗偏高的最大影响因素。再从定量角度分析不同组合形式下的玻璃幕墙其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得出苏州地区可选用的幕墙性能:对于既有建筑,为减小传热系数可采用在幕墙室内层贴节能膜的方式;对于新建建筑,为实现节能65%的目标,幕墙传热系数宜控制在1.2-2.3 W/(㎡·K)之间,为实现超低能耗建筑,传热系数宜控制在0.7-1.2W/(㎡·K)之间。同时依据玻璃幕墙类型以及建筑形体合理选择采用内遮阳、外遮阳还是中置遮阳形式。然后针对性提出苏州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各个阶段的优化策略。论文最后从建筑的节能角度提出玻璃幕墙合理化设计对于节能的必要性,同时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设计师、施工单位与物管单位需通力合作,相互监督,实现绿色建筑真正的“绿色”化,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工作。
姚久员[5](2020)在《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始终关注对语言意识的研究。语言意识是意识形象,它们通过单独的词汇、词组、成语、语篇、联想场和作为知识的联想词库等手段外显出来。双语或多语语言意识研究能够揭示出民族文化、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创造世界生态文明、共建美好未来有着重大意义。对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的多语语言意识对比研究是我们了解民族世界图景、人类自然观多样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理论为基础,选取斯瓦迪士《百词表》中五个“自然类”核心词的语言意识为研究对象。被试为中国和部分斯拉夫国家的大学生,借助《俄语区域联想词典》、《斯拉夫语联想词典》、《波兰语联想词典及补充》中的实验数据。同时,还运用自由联想实验的方法,实施汉语联想实验,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依据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多语联想数据库的使用和数据需求,并针对数据库功能进行设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语联想场的描述和分析,对比汉语和斯拉夫语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进而揭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和认知特点及自然观。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由三小节组成,包括语言意识理论、核心词研究和多语语言意识研究方法。第三章是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是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第二部分以《俄语区域联想词典》为依据,描写和分析俄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三部分以《波兰语联想词典及补充》为依据,描写和分析波兰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四部分以《斯拉夫语联想词典》为依据,描写和分析保加利亚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第四章是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的联想方式和联想内容的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是联想方式的对比;第二部分是联想内容的对比。第五章是多语联想数据库的设计。第一部分是多语联想数据库系统总体需求;第二部分是多语联想数据库功能设计。
赵蕊[6](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提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松芳[7](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王乃可[8](2019)在《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宅建设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大量营建破坏生态环境、高能耗和低舒适存在矛盾和社会生活适应性不足等,都是摆在农宅建设面前问题,而我国在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传统民居长期以来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体现地域环境适应性、代表地域特色文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系列生态建筑经验,因此,研究如何将传统经验的设计思想、营建方法与现代农宅适应性设计相结合,是有现实意义的探索。首先,由于华北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住宅建设需求,选取华北寒冷地区典型农村住宅进行全面的实态调研,对农宅建设、居住和使用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其次,对北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从地形地貌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和材料利用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取传统经验中聚落选址与布局、建筑形态与空间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然后结合现状问题和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从村落选址与规划、建筑空间与构造、能源和材料利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以大连市裴屯村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为试点,将设计策略加以实际应用,提出三种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分别适合村内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产生活模式。在建筑构造和适宜技术的应用上,将传统经验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提高住宅舒适性方面争取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实态调研深入了解农宅需求,以传统经验为切入点研究适合农宅现状的设计方法,以生动具体的方案表述对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践设计验证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希望对当下的农宅设计研究和新农村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王子邦[9](2019)在《西安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五大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园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环绕古城墙而建设的城市公园,即环城公园,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因此分析研究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安、南京、荆州等城市先后改造建设环城公园,本文主要针对西安市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展开分析研究。西安是世界着名的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古城墙就是这座千年古城最富象征意义的标志,追溯西安环城公园的历史,在1982年7月,陕西省政府倡议建设西安环城公园,几十万西安人民参加义务劳动,建设成了环绕古城墙一周的环型公园。而今,经过不断地修缮维护和改造,一个满足绿化、生态、美化、游憩等功能的环城公园作为西安市的“城市绿肺”散发着光彩。笔者就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城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进行研究:首先,实地调研了南京和荆州两座城市的环城公园植物景观,从植物配置、植物景观空间、植物景观营造特点等方面分析优缺点,并加以借鉴;然后,选取西安市的环城公园进行实地调研拍照,包括运用了航拍手段来完成总平面图和鸟瞰图的采集,同时对园内游人进行调研问卷,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其次,以环城公园环城西苑段为具体案例,结合植物的生态环保性、植物美学观赏性、植物文化内涵、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等理论基础,再以公园中植物配置、植物种植方式、植物与园路的关系、植物景观营造空间等方面,着手将环城西苑段的植物景观营造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探索在环城西苑中植物景观营造还需要提升和改造的地方,总结提出改进建议:1.月亮桥景观节点的优化,改进后确保了月亮桥节点的游览连贯性;添加城墙文化元素,提升了环城公园文化主题性;2.环城西苑跑步道的优化,改造后突出环城西苑运动示范公园的主题,确保完善园内运动项目,解决公园内缺少系统跑步道的需求问题;3.对环城西苑内天品西岸出入口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合理运用花池连接广场上下层空间,美化了由大面积硬质铺装构成的广场空间。本文对提高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通过对环城公园中植物种类、植物种植方式、园路植物、植物空间营造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仁利[10](2018)在《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乏肥料、畜牧生产缺乏饲料和日常生活缺乏燃料,这是西藏中部“三料”问题。尽管如此,当地藏族群众依靠历代传承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产,维系生活,保护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延续。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西藏中部农村社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态文化也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此时对西藏中部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有记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以西藏中部地区扎囊县扎西林村民生产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观、具体和系统地记录扎西林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计模式、本土性知识、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等理论,对扎西林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有关文化事项进行解读,借以呈现西藏中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一些特征。扎西林村生产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林木生产。农业生产方面侧重于村民对耕地和作物的认知,以及采用相应的耕种技术和耕种制度,特别是维护地力的手段,借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牧业生产方面记录了村民对牲畜和草植的认知,本土性放牧知识,以及饲料不足条件下农牧结合的策略等。林木生产方面包括林木栽种和利用的本土性知识,禁忌,村规民约及文化张力。扎西林村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村民的生活用能和食物的利用。生活用能方面介绍了村民炊具的变迁和新旧能源使用的策略,食物的利用则包括日常和节庆的饮食消费,食物禁忌,以及与饮食消费有关的卫生策略等。本文认为,西藏中部地区村民在与土地、作物、草植、牲畜、林木等互动过程中,认识自然,尊从自然,创造了系列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通过生产同步性行动、换工、互助等形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整合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增强个体生存的能力;村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禁忌、习俗,以及节制消费、积德行善、注重和谐等观念,从文化上规范了个体的行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藏族的这些本土性生态智慧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事项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文化事项对当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的适应性。有时,还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探讨这些文化事项内在的合理性,从而为论文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视角。农村传统生产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不同载体,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发现了一些新载体,比如说桑具、积肥坑以及作为过渡草场的耕地等,拓展了生态文化研究的范围。尤其是桑具,由于它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为一章,专门探讨桑具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适应性,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田野。本文还对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有关一些仪式、禁忌和习俗提出不同的观点。
二、利用月亮尘土获取太阳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月亮尘土获取太阳能(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五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比较 ——以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
2.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
3.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1.构建地理实验比较模型,丰富地理实践教学理论 |
2.为地理教师进行地理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
3.为完善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实验提供参考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一、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地理教材 |
2.地理实验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地理实验研究现状 |
2.地理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做中学”理论 |
二、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的构建 |
(一)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维度的确定依据 |
1.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设计的原则 |
2.国内理科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维度 |
3.国内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维度 |
4.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实施 |
(二)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的构建 |
1.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的确定流程 |
2.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的初步构建 |
三、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 |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1.新课标中实验项目统计 |
2.五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二)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可操作性的比较 |
1.地理实验数量 |
2.地理实验所在栏目 |
3.地理实验组成 |
4.地理实验步骤 |
5.地理实验器材 |
(三)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创新性的比较 |
1.地理实验内容 |
2.信息技术辅助地理实验 |
3.地理实验类型 |
(四)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情境性的比较 |
1.地理实验导入 |
2.地实验图像 |
(五)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探究性的比较 |
1.地理实验内容探究必要性 |
2.地理实验问题的探究性 |
(六)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趣味性的比较 |
1.地理实验呈现方式 |
2.地理实验语言表达 |
(七)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设计的特点 |
1.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可操作性 |
2.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创新性 |
3.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情境性 |
4.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探究性 |
5.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趣味性 |
四、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试做和再设计 |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试做准备 |
1.地理实验试做项目的选取依据 |
2.地理实验试做与再设计意义 |
(二)教材实验试做及再设计案例 |
案例1.土壤观察实验试做及再设计 |
案例2.校园树木调查实验试做及再设计 |
案例3.正午太阳高度角观测实验试做及再设计 |
(三)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实验试做反馈 |
1.地理实验试做对教材实验特点反馈 |
2.地理实验试做对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的修正 |
(四)地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
1.提高教师自身地理实验教学能力 |
2.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实验资源,优选地理实验 |
3.进行地理实验试做,转化地理教材中的实验为教学实验 |
4.地理实验教学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
(五)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修订的建议 |
1.完善实验设置,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
2.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增强实验创新性 |
3.教材实验应关注学生,增强人文关怀 |
4.增加地理实验图表的数量,量化实验数据 |
五、基本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1.构建了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比较模型 |
2.归纳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特点 |
3.提出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建议 |
4.提出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修订建议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五版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设置汇总表 |
附录2 五版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步骤设计统计 |
附录3 五版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图像分类汇总 |
致谢 |
(2)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3)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Science Dimensions |
(二) 地球与宇宙科学 |
(三) 教材内容研究 |
五、研究目的、任务、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概貌 |
一、“地球与宇宙科学”主题/单元分布 |
二、“地球与宇宙科学”课题分布 |
第三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选择分析 |
一、Science Dimensions内容选择的依据:核心概念 |
二、Science Dimensions中的跨学科概念 |
三、Science Dimensios中的实践活动 |
四、Science Dimensions中的测验 |
五、Science Dimensions中的HPS内容 |
第四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组织分析 |
一、内容组织思路 |
(一) 围绕大概念组织学习主题/单元 |
(二) 横向用“表现期望”整合三维学习内容于同一学习单元 |
(三) 纵向基于“学习进阶”设计“表现期望”的连贯发展 |
(四) 把HPS内容镶嵌到每个学习主题 |
二、内容编排方式 |
(一) 相同学科领域主题单元集中排布 |
(二) STEM项目前置于单元提出与单元教学并行 |
(三) 教材栏目排布体现5E教学模式 |
第五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呈现分析 |
一、Science Dimensions中的图文 |
(一) 语言文字 |
(二) 图表 |
二、Science Dimensions中的活动与栏目 |
(一) 单元活动与栏目 |
(二) 课活动与栏目 |
(三) 活动与栏目分析 |
三、内容呈现特点总结 |
(一) 活动性 |
(二) 生动性 |
(三) 互动性 |
(四) 顺序性 |
(五) 开放性 |
(六) 联系性 |
(七) 全球性 |
(八) 伦理性 |
第六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评估 |
一、评估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类文件的对齐度 |
(一) 选取评估对象 |
(二) 实施内容对齐评估 |
(三) 内容对齐评估结果 |
二、评估教材内容在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 |
(一) 确立评价标准 |
(二) 实施教学内容评估 |
(三) 教学内容品质评估结果 |
第七章 结语 |
一、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研究结论 |
二、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研究启示 |
(一) 提高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连贯度 |
(二) 提高工程设计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与科学内容的整合度 |
(三) 注重发展学生STEM职业兴趣和身份认同 |
(四) 教材学习活动的设置要兼顾形成、应用、评价,支持有效教学 |
(五) 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NGSS中核心概念与SDs中具体概念对照表 |
附录二、科学教材支持教学标准与SDs中相关内容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4)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关键词释义 |
1.2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创新性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后评估方法 |
2.1 玻璃幕墙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现状 |
2.1.2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趋势 |
2.1.3 相关研究及不足之处 |
2.2 后评估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2.2 我国评价体系新旧对比 |
2.2.3 建筑后评估基础理论 |
2.2.4 后评估方法综述 |
2.3 本文后评估体系与方法 |
第三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现状分析及技术评价 |
3.1 调研前准备 |
3.1.1 调研测量项目概况 |
3.1.2 调研测量基本情况 |
3.2 能耗现状 |
3.2.1 总能耗研究 |
3.2.2 分项能耗研究 |
3.3 室内环境质量现状 |
3.3.1 室内热湿环境分析 |
3.3.2 室内光环境分析 |
3.3.3 室内声环境分析 |
3.3.4 室内空气品质分析 |
3.4 技术评价的必要性 |
3.5 绿色建筑评价程序 |
3.6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大厦 |
3.6.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6.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6.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6.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6.5 室内环境质量 |
3.6.6 施工管理 |
3.6.7 运营管理 |
3.6.8 评价小结 |
3.7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大楼 |
3.7.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7.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7.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7.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7.5 室内环境质量 |
3.7.6 施工管理 |
3.7.7 运营管理 |
3.7.8 评价小结 |
3.8 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建屋广场 |
3.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8.5 室内环境质量 |
3.8.6 施工管理 |
3.8.7 运营管理 |
3.8.8 评价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综合分析 |
4.1 外环境设计阶段 |
4.2 建筑设计阶段 |
4.2.1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水耗影响因素分析 |
4.3 施工管理 |
4.4 运营管理 |
第五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围护结构改进设计 |
5.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模拟 |
5.2 围护结构遮阳措施改进 |
第六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 |
6.1 外环境设计优化策略 |
6.2 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建筑幕墙设计优化策略 |
6.2.2 建筑节水设计优化策略 |
6.3 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
6.4 运营管理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内容创新 |
(二)成果创新 |
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语言意识理论 |
(一)语言意识的概念和界定 |
(二)多语语言意识 |
(三)语言意识核心词 |
(四)核心词语言意识研究 |
二、多语语言意识研究方法 |
(一)自由联想实验 |
(二)《联想词典》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实验对比研究 |
一、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二)实验被试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
(五)实验数据处理 |
(六)实验结果 |
二、俄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二)实验被试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
(五)实验数据处理 |
(六)实验结果 |
三、波兰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二)实验被试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
(五)实验数据处理 |
(六)实验结果 |
四、保加利亚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二)实验被试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
(五)实验数据处理 |
(六)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分析 |
一、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方式对比 |
二、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内容对比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多语联想数据库建设方案 |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系统总体需求 |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使用需求 |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数据需求 |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功能设计 |
(一)多语联想数据库帐户管理功能 |
(二)多语联想数据库信息管理功能 |
(三)多语联想数据库信息检索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问卷调查 |
附录2 俄罗斯大学生斯瓦迪士核心词自由联想实验问卷 |
附录3 中国大学生汉语“自然类”核心词联想场 |
附录4 俄罗斯大学生斯瓦迪士核心词联想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 |
1.1.2 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必要性 |
1.1.3 适应性农宅设计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及问题分析 |
2.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
2.1.1 调研对象及范围 |
2.1.2 调研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2.2 调研区域村庄及住宅特征分析 |
2.2.1 村落选址与布局特点分析 |
2.2.2 农宅形式与居住模式分析 |
2.3 寒冷地区农宅现存问题分析 |
2.3.1 功能空间与建筑形式问题 |
2.3.2 建筑构造与住宅节能问题 |
2.3.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研究 |
3.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类型及概况 |
3.1.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的分类 |
3.1.2 寒冷地区地形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2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1 聚落选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2 聚落布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3 建筑形态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生态经验 |
3.3.1 防寒保温的生态经验 |
3.3.2 争取日照的生态经验 |
3.3.3 通风降温的生态经验 |
3.3.4 遮阳隔热的生态经验 |
3.3.5 排水防潮的生态经验 |
3.4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材料利用的生态经验 |
3.4.1 就地取材 |
3.4.2 因材制宜 |
3.4.3 旧材再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 |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1 选址与规划的适应性设计 |
4.1.2 村落布局的适应性设计 |
4.1.3 建筑形态的适应性设计 |
4.2 建筑空间与构造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平面功能的适应性设计 |
4.2.2 结构形式的适应性设计 |
4.2.3 围护结构的适应性设计 |
4.3 材料与能源利用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1 太阳能利用 |
4.3.2 生物质能利用 |
4.3.3 其他能源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以大连市裴屯村为例 |
5.1 裴屯村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特征 |
5.1.2 人口构成和村域发展 |
5.1.3 村域规划和建筑现状 |
5.2 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 |
5.2.1 基地选址与布局 |
5.2.2 建筑设计 |
5.2.3 适宜技术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研问卷 |
附录 B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西安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环城公园 |
2.1.2 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景观营造 |
2.2 植物的生态环保性 |
2.2.1 植物对净化大气的作用 |
2.2.2 植物的防风通风作用 |
2.2.3 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 |
2.2.4 植物的生态修复作用 |
2.3 植物美学的观赏性 |
2.3.1 植物造景 |
2.3.2 植物的色彩和季相 |
2.3.3 植物的统一和联系 |
2.3.4 植物的标示及强化 |
2.3.5 植物的柔化 |
2.4 中国园林中植物的文化内涵 |
2.4.1 植物寓意 |
2.4.2 传统植物配置 |
2.5 中国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特点 |
2.5.1 自然 |
2.5.2 含蓄 |
2.5.3 精巧 |
2.6 植物造景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
2.6.1 量化指标的确定与管理 |
2.6.2 生态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6.3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 |
3.1 国内外环城公园案例分析 |
3.1.1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 |
3.1.2 合肥市环城公园 |
3.1.3 意大利卢卡环城公园 |
3.1.4 英国约克环城公园 |
3.2 实地调研案例的选择 |
3.3 国内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实地调查分析 |
3.3.1 南京市明城墙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
3.3.2 荆州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调查分析 |
3.4 西安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调查分析 |
3.4.1 环城西苑段植物景观营造调查分析 |
3.4.2 永宁门段植物景观营造调查分析 |
3.5 西安市环城公园问卷调研与分析 |
3.5.1 问卷内容 |
3.5.2 问卷发放情况 |
3.5.3 问卷统计结果 |
3.5.4 问卷调研分析 |
3.6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案例所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与设计方法研究 |
4.1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
4.1.1 因地制宜适地种树原则 |
4.1.2 形式美原则 |
4.1.3 意境美原则 |
4.1.4 生态学原则 |
4.1.5 经济节约原则 |
4.2 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方法研究 |
4.2.1 植物配置的方法 |
4.2.2 植物种类的选择 |
4.2.3 植物布局的形式 |
4.2.4 植物栽植的密度 |
4.2.5 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 |
4.2.6 植物景观营造要点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设计实践——西安市环城公园环城西苑段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
5.1 西安市环城公园相关概述 |
5.1.1 西安市区位概况 |
5.1.2 西安市园林植物景观概况 |
5.1.3 西安市环城公园概况 |
5.2 环城西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
5.2.1 环城西苑概况 |
5.2.2 环城西苑植物配置研究 |
5.2.3 环城西苑植物种植方式研究 |
5.2.4 环城西苑植物与园路关系的研究 |
5.2.5 环城西苑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析 |
5.2.6 环城西苑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分析 |
5.2.7 公园植物景观夜景的研究 |
5.3 环城公园环城西苑段植物景观营造所存在的问题 |
5.3.1 月亮桥两端景观所存在的问题 |
5.3.2 全民健身主题下的环城西苑所存在的问题 |
5.3.3 天品西岸出入口广场景观所存在的问题 |
5.4 环城公园环城西苑段植物景观营造优化策略 |
5.4.1 月亮桥两端景观优化 |
5.4.2 环城西苑跑步道优化 |
5.4.3 天品西岸出入口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
2.1 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2.2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2.3 国内藏族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4.1 研究内容 |
4.2 创新点 |
五、田野点的选择和田野工作的展开 |
5.1 田野点的选择 |
5.2 田野工作的开展 |
第1章 田野点概述 |
1.1 区位、气候与资源 |
1.1.1 自然区位 |
1.1.2 气候、降水与四季更替 |
1.1.3 自然资源 |
1.2 历史发展与区域性信仰 |
1.2.1 历史发展 |
1.2.2 区域性信仰 |
1.3 村落文化生态空间 |
1.3.1 聚落空间 |
1.3.2 神圣空间——寺院 |
1.3.3 信仰空间——拉康 |
1.3.4 解脱空间——天葬场 |
1.4 家屋空间中的生态文化 |
1.4.1 院落 |
1.4.2 房屋布局 |
1.4.3 林卡 |
小结 |
第2章 农业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2.1 扎西林村的耕地 |
2.1.1 耕地分类 |
2.1.2 地力观念 |
2.1.3 土石本土生态知识 |
2.2 扎西林村种植的作物 |
2.2.1 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作物 |
2.2.2 作物用途 |
2.2.3 作物种类的结构变化 |
2.3 扎西林村的农业生产 |
2.3.1 农事周期 |
2.3.2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 |
2.4 扎西林村地力的养护 |
2.4.1 施肥 |
2.4.2 休耕 |
2.4.3 混作 |
2.4.4 轮作 |
2.5 农耕文化 |
2.5.1 扎西林村的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 |
2.5.2 农耕节庆 |
2.5.3“不动土”观念 |
小结 |
第3章 畜牧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3.1 扎西林村的牲畜 |
3.1.1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牲畜 |
3.1.2 牲畜用途 |
3.1.3 牲畜种类及结构变化 |
3.2 扎西林村的草植 |
3.2.1 草植种类与分布 |
3.2.2 草场的利用 |
3.2.3 耕地草植的利用 |
3.2.4 草植利用的本土生态知识 |
3.3 扎西林村的牧业生产 |
3.3.1 畜牧生产主要环节 |
3.3.2 畜产品生产 |
3.3.3 日常放牧本土生态知识 |
3.4 扎西林村的农牧互补 |
3.4.1 以农养牧 |
3.4.2 以牧补农 |
3.4.3 农牧结合的理据 |
3.5 畜牧文化 |
3.5.1 牧业生产互助 |
3.5.2 冬宰 |
3.5.3 感恩与超越 |
小结 |
第4章 林木栽培与利用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4.1 扎西林村的林木 |
4.1.1 西藏植树造林的简单回顾 |
4.1.2 林木种类和用途 |
4.1.3 扎西林村植树造林的成果 |
4.2 扎西林村的林木生产 |
4.2.1 林木栽培本土生态知识 |
4.2.2 林木养护 |
4.2.3 林木生态格局形成 |
4.3 扎西林村林木的利用 |
4.3.1 伐木时间和部位 |
4.3.2 林木利用 |
4.4 林木文化 |
4.4.1 林木砍伐禁忌与村规民约 |
4.4.2 树神和寄魂物观念 |
4.4.3 林木保护和利用与文化张力 |
小结 |
第5章 日常生活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5.1 饮食种类 |
5.1.1 传统饮食结构及变迁 |
5.1.2 与气候和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
5.1.3 饮食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
5.2 扎西林村生活用能和炊具 |
5.2.1 生活用能 |
5.2.2 炊具 |
5.3 饮食消费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5.3.1 日常饮食消费 |
5.3.2 礼仪节庆中的饮食消费 |
5.3.3 传统农村社会的肉食消费 |
5.3.4 与农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餐 |
5.4 可持续生存的消费观念与策略 |
5.4.1 节制为本的饮食消费观念 |
5.4.2 食以安为先的消费观念 |
5.4.3 饮食消费的卫生策略 |
小结 |
第6章 桑具:生态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 |
6.1 简单回顾 |
6.1.1 西藏桑具相关情况的历时性探源 |
6.1.2 积肥坑:桑具可能的“前身” |
6.1.3 西藏桑具共时性分布的生态原因 |
6.2 桑具修建及生态文化 |
6.2.1 桑具修建的时间和步骤 |
6.2.2 桑具的空间布局 |
6.2.3 桑具的形制结构 |
6.3 桑具的功能 |
6.3.1 作为固定排泄场所的桑具 |
6.3.2 桑具的积肥功能 |
6.3.3 桑具的卫生功能和环保功能 |
6.4 藏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桑具 |
6.4.1 与桑具相关的禁忌 |
6.4.2 洁净与污秽观念下的桑具 |
6.4.3 上下观念的桑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利用月亮尘土获取太阳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五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比较 ——以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宋晋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3]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D]. 张建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D]. 张晓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汉语和斯拉夫语“自然类”核心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设计[D]. 姚久员.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8]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D]. 王乃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西安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王子邦. 长安大学, 2019(01)
- [10]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D]. 曾仁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