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方繁华似锦 西方黑暗血腥(论文文献综述)
韩琳娜[1](2021)在《感性的批判 ——波德莱尔的审丑美学》文中指出波德莱尔被认为是“法国最荣耀的诗人”(瓦莱里语),其审丑创作与批评历来是中外研究的重点。波氏审丑是对传统美学的一次巨大冲击,大大影响了后来艺术家们的审丑趣味与艺术表现。本文聚焦于波氏审丑的美学基础和背景,讨论波氏审丑思想内涵,期于分析波氏审丑思想的独特影响与评价,并试图在波氏审丑对感性进行强烈批判的情况下思考未来感性的发展方向。本文按照“审丑渊源-审丑内涵-审丑价值评价-感性反思”的思路展开。绪论部分表明选题之缘由并梳理学界目前波氏研究之现状。第一章梳理波氏审丑思想的美学基础和背景,从美学史中探讨丑如何凸显,同时在浪漫主义和唯美派思想中分析波氏审丑的时代风尚,以期掌握波氏审丑思想产生的基本背景。第二章着重探析波氏审丑思想的内涵,从丑的萌发、美的本质、艺术与道德等角度简析波氏审丑思想的主要内涵。第三章揭示波氏审丑思想的特殊价值、影响与评价,波氏开启了法国象征诗派并打开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审丑大门,对感性进行了一次强烈批判且影响深远。第四章在当代社会审丑现实的基础上对波氏审丑思想进行反思,并思索未来感性的发展方向。波氏肯定丑存在的合理性,其批评与创作给美带来挑战的同时开启了审丑先声,波氏企图通过审丑将否定转化为肯定并为人类带来存在的本质力量。美与丑作为主体感性的主要表现,本质上应无高低优劣之分,感性学应关注感性本身,而非美或丑这样的感性两极。感性意味着存在生存的真实体现,在对主体经验与生存状态的表现中,文艺促使观者不断思考自身生存的发展方向,感性学也不断回归到对感性本身的关注中,并从根本上探讨主体存在的意义与未来。
姜晓梅[2](2020)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文中认为本文着力探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习惯把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先锋写作当作80年代特殊时代语境与文学前提应运下的产物。它面对的是80年代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共同理想,承继的是自意识流小说、寻根派、现代派等的艺术探索。它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使它不自觉地打上了西方、外来的烙印。而当先锋作家们慢慢退去形式实验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向传统回归之后,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江南作家身份以及他们精神深处所潜藏的江南文化基因从早期形式实验、学习西方的热忱的压抑中浮现出来。在江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催化、引导下,通过感觉这一中间桥梁,驱动着苏童、叶兆言、格非由早期不断向着临界感觉逼近的形式实验向着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韵味的传统的回归。不仅如此,苏童、叶兆言、格非还在江南文化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推动下,自身的南方意识更加自觉,文学写作中的南方元素的运用也愈发自觉且富有创造性。这些江南文化元素混合着中国古典诗学经验的创造性生发,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既不同于以往诗意江南,又不同于现代破败江南的新江南形象在意欲重建江南新的地方志的苏童、叶兆言、格非笔下展露无遗。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透过对感觉的极端重视,不仅使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能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情境下迅速感应、学习西方,而且也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文学情感、写作策略、美学追求等,使他们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新求异,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技巧的同时又能对江南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审美的能动性创造,由此实现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双向建构。本文试图把握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文学新传统的再造以及建构的新江南形象中细致展现他们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以此进一步丰富、完善先锋文学研究的新面向。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的形成及自然、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着重展示江南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力图从大江南到小江南,从饭稻羹鱼到商品经济,从好勇尚武到崇文重教等的变化过程中把握一个动态发展的江南。第一章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及其精神特质。这一章主要从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即从吴越文化到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本土诗性文化特色的形成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江南文化如何逐渐形成区别于注重道德伦理的北方中原文化所不同的诗性与审美特质。第二节主要介绍文学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的追求。着重介绍在诗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动荡的生存环境所孕育出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诗性智慧如何催生了文学审美自觉使得文学朝着日趋唯美化风格迈进。第三节主要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着重介绍江南文化中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这种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念、繁荣富庶的商品经济、士人及文化世家的推崇等方面把握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对注重感官享受的内容、精致的形式、唯美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眷恋与逃离: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影响。这一章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情感心理、文学主题、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试图从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守望人性等角度把握江南文化深层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这些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取向、文学趣味、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有韵味的文学探索: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探索的角度,考察苏童、格非、叶兆言在江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下,快速感应西方文化思潮,怀着一种对江南文化颇为复杂的依恋与反叛之情所做出的具有异质性、先锋性的文学探索。着重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注重感官享受的特质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形式实验的影响。第一节向着感觉进发的形式实验。这一节主要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打破叙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叙事变革为感觉在文本中的畅通无阻提供保障,同时又通过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革使打通的感觉世界能够无限逼近临界感觉。第二节变异的感觉:轻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这一节主要是介绍扭曲变形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从感觉世界的裂隙中迸发出来,成为他们显示对生存世界的独特体验、宣泄过剩的话语表达欲望时的情感偏爱。第三节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这一节主要介绍在激越的形式实验与怪异的情感宣泄之后,文学传统,尤其是江南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感官享受、生存体验等方面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如何使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创作由早期浓烈的西方影响印记,回归到充满江南诗意的抒情性和古典性。第四章文学新传统的再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这一章主要从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写作策略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在建构江南地方志的欲念的感召下,以自身的成长经验为背景,以早期的文学探索为基础,重建文学新传统的努力。苏童以先锋手法集大成的《河岸》展示了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格非则继续沉潜哲学沉思,以他的神秘主义诗学建构着他的精神世界;而叶兆言则在对传统的叛逆中展现着他对未来的希冀。第五章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这一章主要是从苏童、格非、叶兆言建构的新江南想象入手,展现他们在江南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对文学新传统的探求,在传统的诗意唯美之外建构起的充满腐败堕落又暗含无限可能的新江南形象。尽管苏童、叶兆言、格非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学经验所进行的探求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然而,他们通过自身的写作却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他们先锋写作的重要意义。
陈旋[3](2020)在《类型的嬗变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武侠电影》文中研究指明武侠电影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类型电影,它讲述着江湖侠义故事,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影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西方电影大量涌入中国,给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武侠电影在这样的浪潮中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新武侠电影,在好莱坞市场的冲击和西方类型片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与传统武侠电影截然不同的新面貌。近年来,武侠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发展颇受争议,尤其是在类型的多元与杂糅上。新武侠电影以传统武侠电影类型为根基,丰富并融合了多种西方类型电影的元素,是市场化的自觉选择也是环境影响下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以中国新武侠电影与西方几种典型的类型片分别对比,从类型理论的“核心程式”角度揭示西方类型电影强大的内驱动力,进而思考中国新武侠电影对其借鉴后的发展以及存在的短板,同时发掘新武侠电影的创新力量,最后,通过现状分析揭示新武侠电影对西方电影的渗透与影响。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分析近年来新武侠电影类型的变化,总结新武侠电影的特点,讨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希冀中国新武侠电影有更好的发展。
陈一雷[4](2020)在《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后半叶,西方批评理论界开始了“空间转向”,学者们从地理、建筑等实体空间研究拓展至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学科。人们不再停留在探讨物理空间,而是将空间与社会、政治、文化、种族、性别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空间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命题。电影作为以空间建构为重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现实、建构虚拟世界的艺术形式,成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对象。迄今,以空间视角切入研究电影之成果不在少数,但是,将21世纪近20年好莱坞电影作为一整体,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相关空间理论为手段,对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一个整体观照,以期揭示其空间寓意。在好莱坞电影的研究中,类型片的视角较为常见,因为它很好地兼顾了市场、受众、商业等因素,突出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中的影片共性,但缺憾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类型的分法缺乏严谨逻辑、类型的内涵互有渗透、跨类型和反类型等情况带来的挑战等等。而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的实质是“类型其表,现实其里”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艺术品,而是意识形态、商业利益、社会舆论、艺术思维的角力场。因此在本论文中,弱化类型,偏重题材,分别以“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四种题材片为重点,研究好莱坞电影空间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深刻寓意。选择这四个种类,是因为它们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空间表现上独具特色,展现出电影创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考。除绪论外,论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了交代;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电影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交代了论文的整体架构。第一章概述交代论文的理论框架、选择四种题材片的缘由以及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论文阐明了论文的总体理论框架。接着,以分析西方空间批评转向入手,指出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以及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理论,即:借鉴了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的三元辩证法,分别从第一空间(物质的和现实的)、第二空间(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和第三空间(真实的,包容开放的)来讨论21世纪好莱坞4中题材片中的空间特征及其蕴含,同时结合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镜头空间呈现,挖掘空间艺术特色。最后,还对使用“题材”而非“类型”进行了说明,对为何选择四种题材以及四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二章聚焦都市题材片,讨论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面貌。本章主要以《爱乐之城》《阳光小美女》《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社交网络》等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空间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现代指向。首先,论文对“景观”一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实质的讨论,揭示现代社会通过视、听、影像等景观集聚,建立起一整套消费信仰,深刻主导着人们的消费理念。然后,从都市空间、家庭空间与网络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上述影片空间呈现的内容与形式。最后,论文指出:电影通过对景观的巧妙编码,美化了“美国梦”神话;通过小镇底层人的遭遇,传递出空间正义缺失与人际关系异化的信息;通过都市知识精英的竞争,反映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作为生产力,重塑社会空间。第三章以族裔题材片为中心,讨论美国边缘群体的空间诉求。本章主要以《藩篱》《月光男孩》《绿皮书》《撞车》等代表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21世纪美国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问题。这些电影通过白人与生存状态的再现,反映了由于白人主流文化霸权,使得有色人种个人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导致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对峙与冲突。通过有色人种精神空间的再现,表达了有色人种的诉求。论文认为与历史上好莱坞种族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些新世纪电影拓展了族裔空间,使得原先被边缘化的、甚至封闭的族群空间得以打开,传递出全球化时代,人类追求和平、公正、友好相处的积极思想,彰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第四章以战争题材片为对象,讨论好莱坞通过本土与异域空间的建构,以揭示电影“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后殖民思维范式,同时,分析通过战争与创伤话题的讨论,影片制作者所要表现的当下诉求。本章主要以《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逃离德黑兰》等战争影片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这些影片所表达的意识形态、人性与道德、历史与记忆等主题。“9·11”事件后,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战争题材影片担负起传递美国思想、展示美国力量的任务。因而,这些影片一方面通过战场空间另类英雄形象塑形,来宣示大国力量、展示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以此来抚慰“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异国与本土空间的二元架构,凸显了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折射出“西优东劣”的后殖民主义思维模式。但这些作品除了表现出浓郁的意识形态思想之外,也反映了诸如记忆与创伤,人性与道德,杀戮与救赎等主题。第五章集中讨论科幻题材片,以揭示影片所折射出来的人与科技如何相处的思想。本章主要以《阿凡达》《降临》《水形物语》《她》等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现代科技如何重构了现实世界与个人空间,揭示出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应如何正确对待现代科技的主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不断挑战自然,从而改变了世界的秩序。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新世纪以来的科幻电影,通过狂欢化的虚拟空间建构,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地球与外星人应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也警示人们在后人类时代,人类应该理性地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克服享乐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维模式。论文从空间视角切入,通过对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题材电影的研究发现,上述题材的电影,空间设计独特,内蕴丰富。都市题材电影通过对都市不同景观的呈现,表达了在消费文化大潮裹挟下,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不同阶层都市人追求梦想、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望。族裔题材电影通过从对峙、敌意,走向互助、包容的族群与个人空间呈现,倡导一种理解、包容、和谐相处的积极思想。战争题材电影通过本土与异域中,“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呈现,一方面凸显美国人的英雄形象和霸主地位,抚慰了人们“9·11”事件精神上的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历史、记忆、创伤主题的展演,唤醒人们对人性与战争的反思。科幻片通过虚幻空间的塑形,揭示了当下现实社会,人类应该处理好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在智能化时代理性利用科技的理念。通过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研究,论文的结论是:1)这些影片讨论了20与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打上了“后”时代特征的烙印,带有“后大都市”、“后工业”、“后殖民”与“后人类”等批评理论的诸多色彩;2)这四类题材片中,空间既是讨论社会诸多问题的媒介,同时也是影片表现的对象,透过空间既可以窥见美国社会万象,也能领略新世纪好莱坞电影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原来越多的问题,战争、瘟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等,相信本研究能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同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带来一定启发。21世纪以来,好莱坞优秀影片迭出,但因篇幅所限,另一些题材的优秀影片未能纳入研究,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
肖菲[5](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祝勇[6](2019)在《故宫六百年》文中认为第一章王者之城一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悠长,经历过无数次王朝鼎革,也就有了无数座过去的宫殿,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写:"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1"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故宫"的意象,也在唐诗宋词里出出入入,像唐代刘禹锡曾在《踏歌词》里写:"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
吴学峰[7](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清君[8](2019)在《论蒋光慈小说中的都市景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年代。随着都市现代化的发展,都市小说的创作也进入高峰期。作家们对都市的表达,既有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繁华绚丽的大量描写;也有京派作家反映的带有老中国都市儿女生活情调的都市生活;还有左翼所代表的新兴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生机勃发。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蒋光慈以独特的历史眼光描绘出一个时代感、历史感厚重的另类摩登都市。论文以蒋光慈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景观”理论,运用文本细读法解读蒋光慈都市景观的文学表现及与新感觉派作家不同的上海书写。本文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革命产生的过程。从都市生活的日常景观出发,分析工厂、住所、秘密办公室和街道等景观与革命的关系。第二章,革命传播的途径。从印刷媒介景观入手,通过对文本中图书、报纸和传单文学表现的分析,阐释印刷媒介景观与革命的关系。第三章,意图批判社会。从消费文化景观入手,透过文本中酒馆、旅馆和舞厅的文学表现,分析其中的人物精神状态,揭示出蒋光慈对社会的批判与谴责。第四章,通过与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上海书写进行对比,突出蒋光慈书写上海的独特性。
董晓霞[9](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范舟[10](2019)在《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曾遗忘了世界,世界却不曾遗忘中国。当现代性延展到中国的土地,近代各门类艺术悄然氤氲,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中挣扎出血色的光辉。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深入中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以超越民族的视界寻得民族复兴的方向。我辈该当以如何?当以四海之胸怀,一览文化之苍穹;当以民族之自信,宣告东方之既白。作为时代潮流与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中国近代舞蹈艺术的拓荒者吴晓邦曾于1929年至1936年之间,三赴日本,先后跟随日本近代舞蹈家高田世子(TAKADA Seiko)、江口隆哉(EGUTI Takaya)与宫操子(MIYA Misako)等人学习芭蕾与现代舞的技术与理念,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空语境中开启了中国“新舞蹈运动”的进程,又在战争的烈火中交汇起近代舞蹈艺术的复兴浪潮。通常,当下的我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已经成为完成时态的“吴晓邦”及其“新舞蹈”的艺术成就之上,即,我们通常关注他成功之后的功绩。因为革命总是伴随着先行于生存状态的思维与感知,革命更容易被理解与接纳的时候,总是在革命成功之后。但是,革命的成功表象不应该掩盖其内部涌动的力量,因此本论文希望逆流而上,在更加多元与复杂的视域中观照吴晓邦及其“新舞蹈运动”缘何发生,如何推动,其间的阻力与动力如何,其间隐藏着何种运行机制等暗流问题,还原其发生的原初语境。基于此,本论文侧重于对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早期活动的资料收集与整合,以实证历史、比较史学、社会史学、文化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时间和地域这两条线索交织全文,分别析出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1)20世纪初期世界范围的“新艺术”语境、2)20世纪初期东亚范围的“新舞蹈”语境、3)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语境、4)30-40年代中国的战争语境、5)50年代以后中国的和平语境,这五重时空语境中的五种演进机制,即“悖论的余地”、“接受的焦虑”、“营养的网络”、“身体的冲动”、“理性的建构”,并认为,是机制的叠加推动着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不断演进。第一章以德国“表现主义舞蹈”为例,剖析了世纪之初的现代舞蹈中暗含的几组悖论:1)“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悖论;2)“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悖论;3)“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悖论。正是这种“悖论的余地”给了西方世界发源的现代舞技术与观念在东方各国得以传播与发展的机会。第二章在“文化的现代性”视域下,勾勒了日本“新舞蹈运动”的发生经过,并探讨其对西方现代性的两种接受回应:1)顺从的回应;2)反叛的回应。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与焦虑体验,孕育了日本、中国等地“新舞蹈运动”的独特气质。第三章通过《申报》等民国报刊中保存的一手资料,对吴晓邦早期的舞蹈实践活动作了具象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1)民族主义;2)大众文化;3)先行艺术,这三者形成了这一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主要营养网络。第四章论述了战争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作为身体叙事与作为民族想象这两个方面所产生的舞蹈推进效用。不同于日本、韩国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本国传统”的接受模式,吴晓邦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抗战宣传”这样一种中国特殊时期的语境化处理。第五章认为进入和平年代,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完整学科的理性建构。作为文化探索,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回归中国的文化身份。作为体系建构,其也为中国舞蹈作为一门独立艺术而正名,并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切的“新”都无法永恒,当时光流淌,“新”不再新,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中存留的精神与态度却始终值得我们深思与牢记。
二、东方繁华似锦 西方黑暗血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方繁华似锦 西方黑暗血腥(论文提纲范文)
(1)感性的批判 ——波德莱尔的审丑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问题缘起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目标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波德莱尔审丑的美学基础及背景 |
1.1 丑的萌发 |
1.1.1 美在激情 |
1.1.2 美学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 |
1.1.3 德国古典哲学的审丑发展 |
1.2 波氏审丑的时代风尚 |
1.2.1 浪漫主义对情感经验的强调 |
1.2.2 唯美派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
1.3 波德莱尔的审丑自觉 |
第二章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的内涵 |
2.1 美的本质 |
2.1.1 美在古怪、粗暴、忧郁 |
2.1.2 恶中之美 |
2.1.3 新的激情所固有的特殊美 |
2.2 艺术高于自然 |
2.2.1 艺术与真实 |
2.2.2 诗人的使命:化腐朽为神奇 |
2.2.3 语言炼金术 |
2.2.4 艺术距离感 |
2.3 艺术与道德 |
2.4 艺术与哲学 |
第三章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的影响价值与评价 |
3.1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的影响 |
3.1.1 文学艺术领域 |
3.2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的价值 |
3.2.1 对感性的强烈批判 |
3.2.2 现实关怀 |
3.3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的综合评价 |
3.3.1 象征与现实的矛盾 |
3.3.2 十九世纪法国对波德莱尔的两种批评 |
3.3.3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
第四章 感性合题时代的审丑现实与反思 |
4.1 当代社会的审丑现实 |
4.2 审美还是审丑 |
4.3 波德莱尔审丑美学思想下的反思 |
4.4 感性学的发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孕育及其精神特质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 |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追求 |
第三节 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 |
第二章 眷恋与逃离、叛逆: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影响下的文学情感 |
第一节 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 |
第二节 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 |
第三节 守望人性 |
第三章 有韵味的文学探求: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 |
第一节 向着感觉敞开的形式实验 |
第二节 变异的感觉:戏谑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 |
第三节 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 |
第四章 文学新传统的创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 |
第一节 苏童小说的写作策略: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 |
第二节 格非的写作策略:对存在神秘性的窥测 |
第三节 互文与解构:叶兆言的传统的叛逆性书写 |
第五章 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 |
第一节 苏童:堕落与救赎的另类市井南方 |
第二节 格非:幻觉·记忆·救赎——精神江南的地形图展示 |
第三节 叶兆言:经验与超越:叶兆言的细小江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类型的嬗变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武侠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武侠电影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新武侠电影的界定及全球化背景 |
第二节 类型演变与兼容:新武侠电影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新武侠电影中的西方类型片元素 |
第一节 新武侠电影中的西部片元素 |
一、西部风格的人物造型 |
二、西部意境的电影格调 |
第二节 新武侠电影中的黑帮片元素 |
一、黑色风格 |
二、欲望、暴力与情谊 |
第三节 新武侠电影中的侦探片元素 |
一、“侦探”为主要人物之一 |
二、“侦查与破案”为故事线索 |
第四节 新武侠电影中的魔幻片元素 |
一、新武侠电影中的魔幻形象 |
二、新武侠电影中魔幻场景 |
第三章 新武侠电影类型探索新样态 |
第一节 新武侠电影的创作倾向 |
一、新武侠电影导演新创作倾向:多元融合 |
二、新武侠电影发展新合作倾向:中美合拍 |
第二节 多元语境中武侠电影的类型嬗变 |
一、“侠义”精神的颠覆性改变:由《刺马》到《投名状》 |
二、多元融合丰富戏剧性张力:由《龙门客栈》到《新龙门客栈》 |
三、新武侠电影类型杂糅的代表:《龙门飞甲》 |
第四章 新武侠电影的影响与意义 |
第一节 中西方类型电影中的差异性 |
一、中西方类型电影文化内容差异 |
二、中西方类型电影发展差异 |
第二节 中国新武侠电影创作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
一、大量加入中国元素 |
二、独特导演风格的促成 |
三、逐渐消解“东方主义” |
结语 |
附录:论文所涉及新武侠电影列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研究的空间维度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
一、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 |
二、空间理论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与空间特性 |
一、题材:一种内部视角的考量 |
二、题材选定的共性与逻辑 |
第三节 20世纪好莱坞空间建构回顾 |
一、好莱坞的运作策略 |
二、20世纪好莱坞的空间建构特点 |
第二章 都市空间:景观社会中的异化 |
第一节 都市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生产与消费的都市景观 |
二、流动与混杂的空间体验 |
三、破碎与疏离的家庭空间 |
第二节 “美国梦”的追寻与都市精神危机 |
一、物质都市的梦境 |
二、都市心态的异化 |
三、现代信仰的崩塌 |
第三章 族裔空间:主流话语边缘的呐喊 |
第一节 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对峙冲突的族群空间 |
二、自我封闭的地理空间 |
三、尝试融合的种族壁垒 |
第二节 共同体的构建与族群关系反思 |
一、族群话语的丧失与重构 |
二、族裔内部的审视与反思 |
三、种族关系的破冰与融合 |
第四章 战争空间:力量神话的宣示 |
第一节 战争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展示实力的战场空间 |
二、危机想象下的异域空间 |
三、充满创伤的精神空间 |
第二节 国家力量的宣示与反思 |
一、意识形态的询唤 |
二、空间秩序的构建 |
三、来自人性的叩问 |
第五章 科幻空间:指向未来的想象 |
第一节 科幻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狂欢化的视觉空间 |
二、灾难想象下的生态空间 |
三、充满疑虑的赛博空间 |
第二节 视觉狂欢与后人类反思 |
一、景观电影的迷思 |
二、和谐生态的期许 |
三、人类主体性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
二、成因溯源 |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
一、酬赠诗 |
二、咏怀诗 |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
一、交谊酬赠 |
二、感怀伤情 |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
三、小令、长调兼擅 |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
一、诗体属性辨析 |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
一、感怀之歌 |
二、咏景状物之歌 |
三、乐教之歌 |
四、宗教哲思之歌 |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
第二节 《清凉歌集》 |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
余论 |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故宫六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王者之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二章天地之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三章午门以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四章太和千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五章文华风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六章内阁长夜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第七章乾清疑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第八章后宫芳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九章一座书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章天府永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一章养心垂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二章寻延书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十三章宁寿孤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四章永别神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8)论蒋光慈小说中的都市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日常生活景观——革命产生的过程 |
1.1 工厂:革命思想的“诞生地” |
1.2 住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
1.3 秘密会议室:革命的“繁衍地” |
1.4 街道:革命的“大舞台” |
2 印刷文化景观——革命传播的途径 |
2.1 图书:系统性的知识传播 |
2.2 报纸:及时性的时事报道 |
2.3 传单:灵活性的信息传达 |
3 消费文化景观——意图批判社会 |
3.1 酒馆/茶馆:精神交流中的释放 |
3.2 “大世界”舞厅:精神世界里的堕落 |
3.3 旅馆:精神困顿后的蜕变 |
4 独特的上海书写 |
4.1 上海印象:革命与繁华 |
4.2 上海女性:革命女性与摩登女郎 |
4.3 上海内涵:积极的革命者与消极的失意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关于研究缘起 |
二、关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
一、关于研究对象 |
二、关于研究视角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吴晓邦“舞蹈学研究”整体框架的阐述和分析 |
(二)宏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
(三)微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应用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
(四)追慕与缅怀吴晓邦 |
(五)人物年谱及作品年表 |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关于研究方法 |
(一)以“野史”补“正史”——实证历史 |
(二)以“比较”祛“偏见”——比较史学 |
(三)汇“历时”与“共时”——社会史学 |
(四)越“表象”达“精神”——文化史学 |
二、关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西方“新艺术”的悖论基因 |
第一节 现代的世界 |
一、“现代性”的概念:两种阐释倾向 |
二、现代性的内在悖论:文化与非文化之间 |
三、作为文化的现代性:现代主义艺术 |
第二节 现代的舞蹈——以德国为例 |
一、鲁道夫·拉班 |
二、玛丽·魏格曼 |
三、库特·尤斯 |
第三节 现代舞蹈的悖论基因 |
一、“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间 |
二、“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间 |
三、“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间 |
本章小结:悖论的余地 |
第二章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
第一节 “东亚现代性”概念的出现 |
一、“现代性”是否等于西方 |
二、“文化排他性”作为突破口 |
第二节 东亚“新舞蹈”——以日本为例 |
一、日本“邦舞”界率先发声 |
(一)坪内逍遥 |
(二)藤荫静枝 |
二、日本“洋舞”后来居上 |
(一)东方拂晓——石井漠 |
(二)一生缱绻——高田雅夫与高田世子 |
(三)新的典范——江口隆哉与宫操子 |
第三节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
一、顺从的回应 |
二、反叛的回应 |
本章小结:接受的焦虑 |
第三章 中国“新文化”的营养网络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 |
一、多元内涵 |
二、作为“启蒙运动” |
三、作为“文艺复兴” |
四、“西学东渐”与文化纠结 |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的吴晓邦 |
一、现代转型期的启蒙教育 |
二、东京与上海之间的吴晓邦 |
(一)东京的舞蹈活动 |
(二)上海的舞蹈活动 |
第三节 “新文化”中“新舞蹈”的营养网络 |
一、民族主义提供生长土壤 |
二、大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 |
三、先行艺术提供发展助力 |
本章小结:营养的网络 |
第四章 烽烟中的身体叙事与民族想象 |
第一节 烽烟中的“新舞蹈” |
一、先锋演剧队 |
二、中法剧艺学校与《罂粟花》 |
三、新安旅行团 |
四、重庆的“新舞踊表演会” |
第二节 “新舞蹈”的身体叙事 |
一、文本内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话语 |
(一)结构逻辑的组织 |
(二)典型素材的提取 |
(三)共同体的形成 |
二、文本外身体——作为抗战意志的宣传 |
(一)男性演员的物理身体 |
(二)中国舞者的文化身体 |
第三节 “新舞蹈”建构的民族想象 |
一、民族认同作为心理根基 |
二、共同体带来的安全感 |
三、从“去中国化”到“中国化”的回归 |
本章小结:身体的冲动 |
第五章 和平后的文化探索与体系建构 |
第一节 和平后的“新舞蹈” |
一、从延安“鲁艺”到部队《进军舞》 |
二、中央戏剧学院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 |
三、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 |
四、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
(一)受众转向 |
(二)审美转向 |
五、“舞蹈学研究”的提出 |
第二节 作为文化探索 |
一、流动的文化符号 |
(一)现实符号与当下的连接 |
(二)传统符号对历史的追忆 |
二、从文化断裂到文化认同 |
(一)在文化断裂带中 |
(二)对文化认同的复归 |
第三节 作为体系建构 |
一、从“舞踊”到“舞蹈” |
二、走向舞蹈学体系建构 |
本章小结:理性的建构 |
结论:叠加的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石井漠生平年表 |
附录二 高田雅夫·世子生平年表 |
附录三 江口隆哉·宫操子生平年表 |
四、东方繁华似锦 西方黑暗血腥(论文参考文献)
- [1]感性的批判 ——波德莱尔的审丑美学[D]. 韩琳娜. 山西大学, 2021
- [2]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D]. 姜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类型的嬗变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武侠电影[D]. 陈旋.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D]. 陈一雷.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
- [6]故宫六百年[J]. 祝勇. 当代, 2019(06)
- [7]“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8]论蒋光慈小说中的都市景观[D]. 郭清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D]. 范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