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校勘商兑(论文文献综述)
曾茂辉[1](2020)在《《後汉书》校读札记》文中提出《後汉书》是南朝宋范晔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作为“前四史”之一,对我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後汉书》,该本校勘审慎精密,可谓目前最优秀的点校本。然点校工程巨大且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该本在标点方面存在前後标点不一致、注文非引原文而用引号等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於对李贤作注引书时的多种体例未能加以区分,对於李贤注所引要籍内容未能与原文细致比对,从而误将李贤自注之辞当作引文原文放入引号,或将李贤据文意概括之语误作原文加以引号。论文以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後汉书》为底本,全面梳理前九十卷李贤注的引文,将引文与该文所出古籍进行综合比对,核对其不一致之处。从而指出点校本《後汉书》李贤注在标点、衍文、脱文、)误、用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於点校本《後汉书》的进一步修订,并可为所引古籍今後的校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王松茹[2](2019)在《《後汉书》一用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後汉书》作为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内容丰富广泛,语料充足,真实地反映出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面貌,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以《後汉书》中的一用字作为研究对象,《後汉书》一用字是指在《後汉书》中只出现一次的字。我们对《後汉书》中的一用字作出穷尽式考察,共统计出一用字1016个,约占《後汉书》单字总数的六分之一。我们选择一用字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界以高频字为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缺少对罕用字的专门研究,因此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引起学界对一用字研究的重视,并且对字频研究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加深对《後汉书》内容的理解。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後汉书》中的全部一用字进行定性分析,明确其用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总体性地分类描述,将其分为本用的一用字、借用的一用字和特殊用法的一用字这三类。在做出总体性分类描述后,分别从用字角度和词汇角度两方面对一用字一用成因进行分析,具体阐释其使用情况。一用字的使用涉及到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同义词等复杂的语言文字现象,一用字与某些字具有通用关系和同义聚合关系。我们考察每个一用字的具体使用环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後汉书》一用字成因以及《後汉书》的用字情况。
程希[3](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邱林[4](2018)在《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文中指出关于晚清的学术史论述中,往往特别强调今文经学的复兴。在梁启超和钱穆所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孙诒让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梁、钱的书流传很广,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清代学术史的印象。相比之下,章太炎等人却对孙诒让有着极高的评价,称赞其为“晚清第一大师”“三百年绝等双矣”。参照章太炎的论述,孙诒让显然属于一般清代学术史论述中被低估的学人,因而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居士,浙江瑞安人,是晚清朴学大师和经学后殿。他在经学、诸子、金石文字、训诂校勘、文献目录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着作主要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等。孙诒让早年随父宦居大江南北,后半生偏居乡里,潜心着述。在晚清内忧外患之际,他也走出书斋致力于在温州等地区推广新式教育。因此,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问家,还是最早在浙江南部推行新式学堂的教育家。自孙诒让年少起,父亲孙衣言即指点其读书治学,不仅为他创造了优越的着述条件,还带他结识了众多一流学者。孙诒让本人也聪敏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位着作等身、成就卓着的朴学大师。孙氏治学服膺乾嘉之道,欣赏高邮王氏之学,在金石文字和校注《周礼》、《墨子》等典籍方面卓有成就,影响深远。《周礼正义》是孙诒让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写就的一部巨着,总结了历代《周礼》研究的成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至今无人可望其项背。在文字训诂、典章制度之外,他明确指出大宰“八法”为《周礼》的纲领所在,并通过对“官联”问题的梳理使全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从而超越了汉唐注疏。在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孙诒让延续了“周公作《周礼》”的观点。对此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在阅读《周礼正义》一书时要有充分的认识。《墨子间诂》一书也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总结了清中叶以后诸家校注《墨子》的成果。该书三易其稿,始成定本,除了进一步进行训诂、校勘之外,孙氏还对墨子及墨家学说的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子间诂》是墨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对后来的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墨学真正复兴的基础。总体来说,孙诒让生活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初期,治学上偏向传统但又有着承前启后的特征。甲午战败后时事多艰、国难当头,孙诒让开始投身于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救国救民的实用人才。之后他又领导“温处学务分处”,筚路蓝缕,在浙江南部地区推行新式教育,堪称一位教育家。除此之外,孙诒让大量订阅各种新式书刊,关心时局变化,主张进行变法革新。甲午之后他提出创办“兴儒会”,以兴儒救国。清政府新政之际,他受盛宣怀的邀请起草了《变法条议》,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变革主张。晚年的时候孙诒让结交章太炎等人,表现出明显的同情革命的倾向。孙诒让不仅治学严谨、着作等身,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同时又关心社会,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
韦昊昱[5](2018)在《滕固的早年思想抉择与文艺观念(1917-1923)》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发展急剧变动的时代。中国艺术史学科与艺术史家也在云谲波诡的民国时代呈现出嬗变演进之势。作为民国时代中国文化史、艺术史研究领域重要学术通才的滕固(1901-1941),无疑是身处这一观念浪潮之中的典型代表,他的艺术史研究与艺术学思想深受20世纪上半叶德语国家艺术史风格分析和考古学谱系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影响,是当时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极少数亲身勾连了本土学脉、“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的民国学人。然而,滕固身后为世人留下了一个简略而又模糊的人生背影,尤其是他的家世背景、成长环境、早年求学、创作与交游经历、文艺观念与学术思想形成演变等内容,长期缺乏严谨的史实考据与学理层面的梳理考察。实际上,滕固一生立足文化史根基所具备的广博学术视野,是由其青年时代历经的成长求学环境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与时代性。而滕固个人艺术史、考古学学术风格的内在理路,无疑也是发端并统一于其整体的文化理念范畴之下。本文在立足笔者近年来所陆续发掘的滕固相关早期履历信息、学习讲义、毕业生名录、文艺美学小说佚文、诗文作品、日记杂记、地方志、民国期刊文献、图像史料等基础之上,重建清末民初的历史生活图景与人文风貌,依据人物成长的线性时间顺序,对1917-1923年间青年滕固师从“鸳鸯蝴蝶派”文人陈蝶仙学习古体诗文创作、加入江苏吴江县同里镇文学团体同南社的交游经历、留学日本前后的“改名事件”及其深层动因等内容,逐一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与考释,并对既有研究中一些含混不清或有悖史实的描述,首次加以修正与纠谬。笔者力图顺向考察滕固青年时代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对西学思潮的借鉴,揭示他早年强烈的民族文化忧患意识与文化独立观念,展现出清末民初之际以滕固为代表的青年知识人明志、励志的思想抉择与转变历程,反思其早期文艺创作趋向与后期艺术史、考古学研究模式、艺术教育观念之间的关联导向,追溯滕固学术思想与文艺观念生成与演进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呈现人物形象的复杂多样与内在张力,勾勒其生平思想行事的完整面貌,最终为梳理20世纪以来民国艺术史家和艺术史学科的现代转型问题,提供一个具体实证、见微知着的考察样本。
吴慧鋆[6](2018)在《近代楚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楚辞学主要以道光至五四前后的楚辞学者、专着、专论为研究对象,属于断代史、专题史研究。本论题以近代着述为纲,以学者、论点为纬,以近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演变为背景,采用文本研读和文献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勾勒近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成因,分析其总体特色、成就地位与历史局限,考察近代楚辞研究对楚辞学史的推动与影响。为叙述方便,将近代楚辞着述分为七类,每类先概述总貌,后选取代表性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着述体现了乾嘉汉学的余绪。此类着述坚守传统朴学的治学宗旨与研究方法,着力于名物训诂、校雠文字与楚辞作品的内部、外部考证。俞樾《读楚辞》《楚辞人名考》用因声求义、通古释今、因形求义等方法训诂并考证楚辞人名。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用寻文究义、引证古籍法等训诂字词,分析楚辞异文。王树枏《离骚注》广引书证,训诂楚辞名物、进行字词阐释。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着述一方面延续古音理论,另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主要包括直接注音、分析韵式、考察方言等。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运用古音理论对《离骚》注音与句式归纳,对双声叠韵等连绵词进行补说。徐昂《楚辞音》研究间隔协韵、声韵隔协、声韵远协等3种韵式。李翘《屈宋方言考》从方言角度阐释楚辞音义,溯及方言源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分别段落、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从篇章结构入手,注重把握作品微意与诗人情感。颜锡名《屈骚求志》分《离骚》为五大节三十一小节,把握楚辞结构,考订楚辞篇目次第,用“以意逆志”法突出屈原的忠君之情与强邦之才。傅熊湘《离骚章义》分《离骚》为九章二十二节,驳斥以其他学说附会楚辞的做法,力求“纲举目张、词旨明豁”。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将《离骚》分为十四节,通过创作背景与创作主旨的分析,探求屈子之志。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分全文为十七段,分析“求女”意象与次数,“宓妃”、“退修初服”所代表的意象。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重在发掘楚辞的“慷慨悲歌”之气与艺术特质,主要包括《楚辞》与《诗经》的关系、文体辨析、艺术手法、文学影响等。方东树《昭昧詹言》探索楚辞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将其纳入儒家诗教范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沉郁说”提倡“词为尊体”,以诗骚为标准评判历代词作。刘熙载《艺概》辨析楚辞文体,分析语言、句式、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色。“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体现了“经世”与“疑古”思潮,虽有纠枉过正之弊,却是近代楚辞研究方法变革的前奏。曹耀湘《读骚论世》考订屈子生平与创作顺序,用“知人论世”法分析《天问》创作主旨,大量比附历史史实。王闿运《楚辞释》以“六经注我”法解读楚辞创作背景、创作主旨,突出屈原的政治作用,寄予自己的军事政治理想。廖平用“六变”理论附会楚辞,渗透尊经尊孔之论,否定屈原对楚辞作品的归属权。综合融通类着述既有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训诂考据,又有以宋学为特征的义理阐发,亦涉及关乎文学理论的品评分析。郭焯莹的《读骚大例》提出“意由声音证入”等读骚六例,涵盖考证、训诂、音韵、校勘、义理、语法等。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既注音训诂,又对楚国史实进行比附。郑知同《楚辞考辨》对楚辞相关内容的考证兼及对楚辞艺术手法的辨析,在训诂与文学评论之间寻求汇通。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楚辞着述以开放心态接受西学,把现代因素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楚辞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转型。梁启超考证作品篇目与编纂过程,分析楚辞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考察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肯定屈原“独立不迁”的斗争精神。王国维进一步发展梁启超、节的“文分南北”论,将屈原的斗争精神概括为“欧穆亚”精神,用二重证据法考证《天问》中的相关人名与史实。刘师培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援引西方文学地理论阐释楚辞,立足传统考订楚辞异文。综上,近代楚辞学历经继承传统、全面总结,革故鼎新、求新求变,援引西学、别开瑰境3个阶段,实现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真正革新,完成了楚辞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培培[7](2015)在《《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木部引证勘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汉捂大字典》(第二版)木部引证为研究对象。以校勘学的基本理输为指尊,探用封校、他校、理校的方法,封木部引证造行了穷尽性的校勘。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汉语大字典》的研究现状和本选题的遴材范围以及缘由。本章将目前学术界封《汉语大字典》的研究分为指瑕、考释、商补三方面。本章指出本文的选材范围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木部引证。选择木部的理由除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羲外还有:一是硕士期间的畴间和个人精力有限,因而运择的校勘篇幅不宜过多;二是学位论文的篇幅要求,选择的校勘篇幅不宜遇少:三是出於论文系统性的考虑。选挥某一篇幅适当的部首较为妥富。第二章是引证文字失误。本章主要根据文献学的分颊方法,将引证文字失误分为脱文、讹文、衍文、倒文四部分。这四部分,都按照引证内容失误和引证题目作者失误,各分为雨部分。第二章为文章的重点内容,第二节引证讹文失误又是其重点。本章中每条存在失误的引证,笔者都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根据实隙情沉作出了说明。第三章是引证标点失误。本章指出了木部引证在标点使用上的不当之处。第四章是结输和余输。结论指出木部引证失误共505处,包括引证文字失误482处,引证标点失误23处。其中引证文字失误方面:脱文114处(其中引证内容脱文86处,引证作者题目脱文28处);讹文273处(其中引证内容讹文188处,引证作者题目讹文85处);衍文61处(其中引证内容衍文48处,引证作者题目衍文13处);倒文34处(其中引证内容倒文29处,引证作者题目倒文5处)。余论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以例证的形式说明封木部引证研究还可以徒引证与释羲不一致方面进一步努力。
尹如娜[8](2015)在《《後汉书》重言词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後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其语言隽永凝练,重言词的运用更是达到一种奇特的艺术境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本文以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後汉书》为底本,选取重言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搜集、整理、统计,并运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并对其形式、类别、词类、语法功能、位置分布作定量、定性的静态分类描写,总结《後汉书》重言词词汇系统的特点。此一研究,可以促进中古其他专着的重言词研究,也为後人深入研究《後汉书》的语言词汇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包含五部分:(一)绪论。分两部分论述:《後汉书》研究概述;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方法。前者包括范晔与《後汉书》、《後汉书》语言研究现状、《後汉书》词汇研究意义和价值。其中,从词汇研究、语法研究、版本校勘三个方面,重点对《後汉书》语言研究现状作详细综述。(二)重言词研究概述。分两部分:重言词研究现状;重言词的界定。在重言词界定方面,分别介绍了清代以前和清代以後学者对重言词的认识,包括对重言现象命名、重言现象词性及归类方面的认识。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本论文对重言词的认识。(三)《後汉书》中重言的形式、类别描写及释义。其形式主要为AA式,AABB式相对较少。其类别可分为单纯式重言词和合成式重言词,AA式合成重言词数目较多,主要是形容词类,名词类次之,象声词、副词、动词类也不多,数量词、代词类最少。AA式单纯重言词数目相对少些,以形容词类为主,名词、象声词、副词、叹词类较少。AABB式合成重言词,以形容词类为主,兼有少量的名词、象声词。(四)《後汉书》重言词的语法功能研究。重点对《後汉书》中AA式重言词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并根据具体语境,对重言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总结出《後汉书》中重言词的位置分布和语法功能特征。(五)本文结论。对本论文内容作概述。包括《後汉书》中重言词的形式、类别、词类、语法功能特征。
路婷婷[9](2015)在《《后汉书》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汉书》是中古时期重要的文献,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很大价值,但历来学者多从校勘、训诂等方面研究,对《后汉书》的语法涉猎较少。副词作为词汇系统中特殊的一类,具有使用频率高、语义较虚的特点,是连接词汇和语法的重要桥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以《后汉书》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语法的角度对《后汉书》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对《后汉书》副词的整体情况进行描写,统计出《后汉书》中共有副词369个,然后根据语义和功能相结合的标准将其分为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情状方式副词共五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再具体划分,共分成38个小类,对重要副词的语义指向、句法功能等进行分析。本文细致分析了《后汉书》副词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并对副词的来源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发现副词主要由实词虚化发展而来,分化和派生是副词形成的主要手段,在副词形成过程中语义基础、句法位置和语用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后汉书》中的一些特色副词如“合”、“雅”、“过”、“转”、“往往”、“始终”、“自顷”、“愈自”等进行具体分析,考察副词的具体形成过程。《后汉书》副词具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继承性在单音节副词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创新性在双音节副词上表现得更突出。《后汉书》中复音副词数量占副词总数的41.19%,适应着汉语复音化的发展潮流。合成副词数量达到149个,联合、偏正、述宾、重叠、重新分析、附加等的构词方式都见使用,构词方式较为完备。副词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竞争,此消彼长的运动维持着副词系统的基本稳定和封闭。对《后汉书》副词进行考察,可以窥见中古汉语副词发展的部分面貌,对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裨益。
张文冠[10](2014)在《近代汉语同形字研究》文中提出同形字是形体相同而代表不同的词的字,不同的词之间没有引申或派生关系。同形字在造字之初即已产生。从东汉起,学者就觉察到了同形字的存在。以《说文》、《广韵》等为代表的字书、韵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同形字材料。现当代学者在同形字的搜集、考辨么及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厚古薄今、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个案考察有待补正等诸多不足。又由於同形字在语言研究、古籍整理、辞书编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近代汉语同形字研究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本文首次对近代汉语同形字进行全面研究。首先,对同形字的定义和范围作了界定,将派生同形、记音字和错字等排除在同形字之外。其次,对同形字的研究史作了回顾,在总结古今学者研究得失的基础上,论证了加强近代汉语同形字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次,探讨了近代汉语同形字的研究材料和内容,指出在研究时应当全面调查语料,并注意语料鉴别和文字校订;同形字的个案研究则需要围绕着区别异词、追溯本源、发掘新义、辨析伪义等方面展开。又从“造”、“借妆“变”、“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同形字产生的途径。系统考察了同形字在时代、地域、阶层、频率等方面呈现出的一些差异,并揭示了同形字所带来的三个影响:将汉字字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导致理解上的混淆和促进汉字的分化。最後,通过举例,对同形字的研究意义作了详细地阐述:从文字、词汇、音韵、语法和方言等角度,对同形字在语言研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根据整理古籍的流程,依次从录文、订讹、辨析异文、注释等环节入手,论迷了同形字研究在古籍整理领域的重要价值;针对辞书的不足,从补缺、纠缪、辨伪等方面,阐释了同形字研究对辞书编纂的重要作用。
二、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校勘商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校勘商兑(论文提纲范文)
(1)《後汉书》校读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後汉书》及李贤注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凡例 |
卷一上 光武帝纪上 |
卷一下 光武帝纪下 |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 |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 |
卷五 孝安帝纪 |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
卷八 孝灵帝纪 |
卷九 孝献帝纪 |
卷十上 皇后纪上 |
卷十下 皇后纪下 |
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 |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 |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
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 |
卷十六 邓寇列传 |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 |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 |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 |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
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
卷二十八 下冯衍传下 |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
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传下 |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 |
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 |
卷三十四 梁统列传 |
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 |
卷三十七 桓荣丁鸿列传 |
卷三十八 张法腾冯度杨列传 |
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上 |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下 |
卷四十一 第五锺离宋寒列传 |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 |
卷四十三 朱乐何列传 |
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 |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 |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
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传 |
卷五十二 崔駰列传 |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 |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
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 |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 |
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上 |
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 |
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 |
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 |
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 |
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 |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 |
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 |
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 |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 |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上 |
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 |
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 |
卷七十八 宦者列传 |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上 |
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上 |
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下 |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 |
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上 |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 |
卷八十四 列女传 |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 |
卷八十八 西域传 |
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传 |
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2)《後汉书》一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後汉书》研究现状 |
(二)字频研究现状 |
(三)一用字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其他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後汉书》一用字类型 |
一、本用的一用字 |
二、借用的一用字 |
三、特殊用法的一用字 |
(一)校勘记中的一用字 |
(二)讹误的一用字 |
第三章 从用字角度看《後汉书》一用字成因 |
一、因异体字而一用 |
二、因通假字而一用 |
三、因古今字而一用 |
第四章 从词汇角度看《後汉书》一用字成因 |
一、因同义聚合而一用 |
二、因记录专有名词而一用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
(四) 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
第二节 人文渊薮 |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
第三节 家学渊源 |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道 |
(三) 门人弟子 |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
(一) 师长辈 |
(二) 友朋辈 |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辈 |
(三) 门人后学 |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
(二) 清初之理学 |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
(一) 生平学行 |
(二) 治学方法 |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
(一) 增益学问 |
(二) 裨补时政 |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4)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孙诒让的治学之路 |
第一节 家学影响条件优越 |
第二节 聪敏好学持之以恒 |
第三节 结交论学见多识广 |
第四节 服膺乾嘉宗法二王 |
第二章 《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第一节 《周礼正义》的撰写与成就 |
第二节 《周礼》官联问题研探 |
第三节 关于“周公作《周礼》”说 |
第三章 《周礼正义》的刊刻 |
第一节 初次刊刻 |
第二节 楚本刊刻 |
第四章 《墨子间诂》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一节 《墨子间诂》的撰写 |
第二节 《墨子间诂》的学术贡献 |
第三节 评价与影响 |
第五章 孙诒让的办学活动 |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
第二节 难题与解决之道 |
第三节 教育观念及办学成效 |
第六章 孙诒让的政治态度分析 |
第一节 主张变法的开明态度 |
第二节 支持新政的施行 |
第三节 晚年同情革命的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滕固的早年思想抉择与文艺观念(1917-192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5 叙述与研究结构 |
第2章 辜负头颅年十七,浮云富贵果奚求——“鸳鸯蝴蝶派”与滕固的古典诗文学习 |
2.1 滕固初识陈蝶仙 |
2.2 陈蝶仙“栩园编译社”的诗文函授教学 |
2.3 现存滕固的履历信息与诗文作品 |
第3章 年年岁岁易蹉跎,漂泊无凭可奈何——同南社与滕固的早期民族文化独立观念 |
3.1 同南社的早期文艺主张与建社旨趣 |
3.2 滕固加入同南社后的创作与交游 |
第4章 空言忧国曾何补,息念还乡亦壮游——1920-1921 年滕固的“改名事件”与明志励志 |
4.1 1920 年留学日本前的滕固原名 |
4.2 1920 年留学日本后滕固的改名 |
4.3 滕固改名动机考 |
4.4 滕固姓名含义考 |
第5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1901-1923 年滕固年表 |
附录 B 1917-1921 年《申报》“自由谈”专栏所刊滕固佚文一览 |
附录 C 1917-1921 年滕固参与文艺丛书、期刊编写撰稿活动简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近代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概览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名物训诂、史实考证——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一) |
第一节 名物训诂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俞樾楚辞训诂的方法与特色 |
一、因声求义 |
二、通古义求训诂 |
三、因形求义 |
四、句法、文法释义 |
五、综合考释 |
六、实事求是的朴学特色 |
第三节 孙诒让楚辞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
一、训诂字词 |
二、异文校订 |
三、断句之法 |
第四节 王树枏《离骚注》的训诂内容与方法 |
一、名物训诂 |
二、人名考证 |
三、地名考证 |
四、字词释义 |
五、音韵训诂 |
第二章 审定音韵、考释方言——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二) |
第一节 审定音韵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补说音韵与文法 |
一、音韵补说 |
二、从语音角度考订异文 |
三、名物史实考证补说 |
四、词意句意补说 |
五、句法、文法补说 |
第三节 徐昂《楚辞音》:三种韵式、以音校文 |
一、《楚辞音》概貌 |
二、注音方法:新旧交融 |
三、三种韵式:间协、隔协、递协 |
四、划分层次:以韵为节 |
五、异文校勘:声学原理 |
第四节 李翘《屈宋方言考》:注释方言、溯源风物 |
一、指明《楚辞》中的楚地方言 |
二、注释方言兼补充王、洪之注 |
三、注释方言兼纠正王、洪之注 |
四、注释方言兼异文考订 |
五、兼释楚地文化 |
第三章 分别段落、阐释义理——体现理学特色的楚辞着述 |
第一节 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颜锡名《屈骚求志》:以骚解骚、以意逆志 |
一、把握结构:分节释义 |
二、字词训诂:关乎文理 |
三、前后呼应:注重文章脉络 |
四、解骚方法:“以意逆志” |
五、楚辞篇目次第考订:以屈原之志为核心 |
六、文学观:“文以载道” |
第三节 傅熊湘《离骚章义》:纲举目张、词旨明豁 |
一、纲举目张:划分《离骚》章节 |
二、承前启后:分析层次 |
三、脉络贯通:对《离骚》结构艺术的认识 |
四、词旨明豁:释义特点 |
第四节 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与毕大琛《离骚九歌释》 |
一、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虚实为界、阐释意象 |
二、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分析主旨、探析结构 |
第四章 风骚手法、诗教主旨——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 |
第一节 诗话中的楚辞评论概述 |
第二节 方东树《昭昧詹言》:庄骚为天地至文 |
一、楚辞的产生 |
二、庄骚为天地至文 |
三、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
四、学屈须得法 |
五、《招魂》《大招》主旨 |
第三节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之本原乃诗骚精神 |
一、词之“本原”与楚辞之本 |
一、以风骚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
三、继承与突破:以“沉郁”之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
第四节 刘熙载《艺概》:楚辞乃志士之赋 |
一、辨析文体:楚辞属于赋体 |
二、评定人格:楚辞乃志士之赋 |
三、分析艺术特征:综合多法 |
四、突破传统:肯定楚辞的辩证之美 |
第五章 革故鼎新、力求新说——“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 |
第一节 力求新说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曹耀湘《读骚论世》:知人论世与楚辞研究 |
一、屈原生平 |
二、《楚辞》编次考订 |
三、《天问疏证》 |
第三节 王闿运《楚辞释》:经世思潮与楚辞研究 |
一、政治化的阐释特点 |
二、“兴楚返王”的主体内容 |
三、毁誉参半的影响 |
第四节 廖平《楚辞新解》《楚辞讲义》:疑古思潮与楚辞研究 |
一、继承传统字词训诂 |
二、体现时代特色 |
三、附会“六变”思想 |
四、提出“屈原否定论”的猜测 |
五、“只论不证”的推理 |
第六章 融通汉宋、综合多家——体现综合融通特色的楚辞着述 |
第一节 综合融通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郭焯莹《读骚大例》:读骚六例,融通汉宋 |
一、以朴学解骚 |
二、依经评骚 |
三、以史解骚 |
第三节 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经世致用 |
一、屈赋微的注释内容 |
二、屈赋微的注释特点 |
三、比附史实:经世致用的影响 |
四、突出死国精神:寄寓救国之慨 |
第四节 郑知同《楚辞考辨》:只论不辨、阐析艺术 |
一、《楚辞考辨》体例 |
二、考证屈原篇目次第 |
三、《离骚》作年 |
四、《九歌》篇数 |
五、《九歌》各篇所祭之神 |
六、《九章》篇次 |
七、对楚辞艺术性的分析 |
第七章 援引西学、变革传统——“新学”背景下的楚辞着述 |
第一节 中西融合类楚辞着述概述 |
第二节 梁启超楚辞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
一、屈原作品考订 |
二、突出楚辞的文学性 |
三、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 |
四、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 |
第三节 王国维楚辞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一、楚辞对南北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
二、屈原的“欧穆亚”精神 |
三、二重证据法 |
第四节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
一、援引西学:推动楚辞“文学地理论”研究 |
二、打破传统: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 |
三、植根小学:校勘楚辞异文 |
第八章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学术史地位与转型特征 |
第一节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 |
(一)近代前期:继承传统、考辨周翔 |
(二)近代中期:突破传统、求新求变 |
(三)近代后期:综合融通、别开瑰境 |
第二节 近代楚辞学的学术史地位 |
(一)对传统楚辞学的总结 |
(二)对现当代楚辞学的全新开启 |
第三节 近代楚辞学的转型特征 |
(一)近代楚辞学的内在矛盾 |
(二)近代楚辞学的局限与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木部引证勘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选材范围及选材依据 |
第二章 引证文字失误 |
第一节 引证脱文 |
(一) 引证内容的脱文 |
(二) 引证题目作者的脱文 |
第二节 引证讹文 |
(一) 引证内容的讹文 |
(二) 引证题目作者的讹文 |
第三节 引证衍文 |
(一) 引证内容的衍文 |
(二) 引证题目作者的衍文 |
第四节 引证倒文 |
(一) 引证内容的倒文 |
(二) 引证题目作者的倒文 |
第三章 引证标点失误 |
第四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後汉书》重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後汉书》研究概述 |
1.1.1 范晔与《後汉书》 |
1.1.2《後汉书》语言研究现状 |
1.1.3《後汉书》词汇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重言词研究概述 |
2.1 重言词研究现状 |
2.2 重言词的界定 |
2.2.1 清代以前学者对重言词的认识 |
2.2.2 清代以後学者对重言词的认识 |
2.2.3 本论文对重言词的认识 |
第3章《後汉书》重言词的分类描写及释义 |
3.1 《後汉书》重言词中的AA式 |
3.1.1 AA式单纯重言词 |
3.1.2 AA式合成重言词 |
3.2 《後汉书》重言词中的AABB式 |
3.2.1 AA+BB→AABB |
3.2.2 AB+AB→AABB |
3.2.3 AABB与BBAA |
小结 |
第4章《後汉书》重言词的语法功能研究 |
4.1 AA式单纯重言词的句法功能 |
4.2 AA式合成重言词的句法功能 |
4.3 AABB式重言词的句法功能 |
小结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后汉书》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范晔和《后汉书》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后汉书》副词总体面貌 |
第一节 汉语副词的界定及分类 |
一、副词的界定 |
二、副词的分类 |
三、《后汉书》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二节 《后汉书》副词分类描写 |
一、范围副词 |
二、程度副词 |
三、时间副词 |
四、语气副词 |
五、情状方式副词 |
第二章 《后汉书》副词结构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单纯副词 |
第二节 合成副词 |
一、合成副词类型 |
(一) 复合式副词 |
(二) 附加式副词 |
(三) 其他类副词 |
二、合成副词特点 |
(一) 数量众多、类型丰富 |
(二) 构成方式多样、具有不平衡性 |
(三) 语义单一、同义副词多 |
(四) 新生副词多 |
第三章 《后汉书》副词的来源及发展 |
第一节 副词来源及形成条件 |
一、副词来源 |
二、副词形成条件 |
第二节 特色副词来源例释 |
一、单音节特色副词来源例释 |
二、双音节特色副词来源例释 |
第三节 副词发展特点及规律 |
一、继承性 |
二、创新性 |
三、竞争性 |
四、不平衡性 |
五、复音化 |
结语 |
附录:《后汉书》副词总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近代汉语同形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同形字概锐 |
第一节 同形字的定义和范围 |
第二节 同形字与同形词的异同 |
第三节 同形字的类型 |
一、异音异义 |
二、音同异义 |
三、同义异音 |
第二章 同形字研究综述 |
第一节 1911年之前研究综述 |
一、故训中记载了丰富的同形字 |
二、古人对同形字的认识和考辨 |
(一) 汉魏六朝 |
(二) 唐宋 |
(三) 元明 |
(四) 清 |
第二节 1911年之后研究综述 |
一、学人论着 |
(一) 同形字论着简介 |
(二) 今人个案研究举例 |
二、语文辞书 |
(一) 大型字典 |
(二) 大中型词典 |
第三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厚古薄今 |
二、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
三、个案考察有待补正 |
第三章 同形字的研究材料和内容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一、故训材料 |
二、故训之外的文献材料 |
(一) 敦煌文书 |
(二) 碑刻文献 |
(三) 佛教文献 |
(四) 俗文学文献 |
(五) 契约文书 |
(六) 域外汉籍 |
(七) 其他文献 |
三、语料使用中的两个问题 |
(一) 鉴别语料 |
(二) 校订文字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区分异词 |
二、追溯本源 |
(一) 探求本字 |
(二) 系联同源 |
三、发掘新义 |
四、辨析伪义 |
第四章 同形字的产生途径 |
第一节 造字偶同 |
第二节 借用旧形 |
一、因形借形 |
二、因音借形 |
三、因义借形 |
第三节 字形简省 |
一、澸省构件 |
二、构件简化 |
第四节 字形增繁 |
一、增加构件 |
二、构件繁化 |
第五节 更换偏旁 |
一、更换形旁 |
二、更换声旁 |
第六节 类化形变 |
一、外部类化 |
(一) 类化增旁 |
(二) 类化换旁 |
二、内部类化 |
第七节 构件位移 |
一、左右互移 |
二、左右变上下 |
三、上下变左右 |
第八节 构件变异 |
第九节 形近混用 |
第五章 同形字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同形字的特点 |
一、时代差异 |
二、地域差异 |
三、阶层差异 |
四、频率差异 |
第二节 同形字的影响 |
一、控制字数增长 |
二、引起混淆 |
三、促进文字分化 |
第六章 同形字与文字学 |
第一节 有助于勾勒汉字使用史 |
第二节 有助于汉字理论体系的完善 |
第三节 有助于汉字改革和规范 |
第七章 同形字与词汇学 |
第一节 增补新的词形 |
一、单音节词 |
二、双音节词 |
第二节 梳理词义演变 |
第三节 辨析反训现象 |
第四节 甄别虚假语词 |
第五节 揭示新词的形成过程 |
第八章 同形字与音韵、语法和方言研究 |
第一节 同形字与音韵研究 |
一、辨析旧音 |
二、辨析异读 |
第二节 同形字与语法研究 |
第三节 同形字与方言研究 |
一、甄别虚假方言词例证 |
二、全面描写方言词的分布 |
第九章 同形字与古籍整理 |
第一节 正确录文 |
一、纸质排印本 |
二、古籍数据库 |
第二节 订正讹误 |
第三节 避免误校 |
第四节 辨析异文 |
第五节 准确注释 |
第十章 同形字与辞书编纂 |
第一节 增补失收义项 |
一、增补同音同形字的义项 |
二、增补异音同形字的义项 |
第二节 增补失收字头 |
第三节 纠正有误义项 |
第四节 分立不同义项 |
第五节 合并同一义项 |
第六节 辨析虚假义项 |
第七节 辨析虚假词目 |
第八节 辨析虚假例证 |
第九节 沟通字际关系 |
第十节 准确注释读音 |
结语 |
主要徵引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校勘商兑(论文参考文献)
- [1]《後汉书》校读札记[D]. 曾茂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後汉书》一用字研究[D]. 王松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3]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4]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D]. 邱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滕固的早年思想抉择与文艺观念(1917-1923)[D]. 韦昊昱. 清华大学, 2018(04)
- [6]近代楚辞学研究[D]. 吴慧鋆. 苏州大学, 2018(12)
- [7]《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木部引证勘误[D]. 张培培. 西南大学, 2015(02)
- [8]《後汉书》重言词研究[D]. 尹如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5(01)
- [9]《后汉书》副词研究[D]. 路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近代汉语同形字研究[D]. 张文冠. 浙江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