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大师钟敬文教授

中国民间传说大师钟敬文教授

一、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周峪竹[1](2021)在《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联科学院院士、20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带头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曾于1907年、1909年、1912年、1926年赴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区,期间广泛收集中国传统木版民俗画,形成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闻名的俄藏中国民俗画。2015年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该馆藏有近千幅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收集的中国民俗画,包括门神画、财神画、佛像、道教神像画、护符、纸马等,遂设立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特藏。中国民俗画是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的重要素材,作为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位对中国民俗画片进行系统研究的汉学家,他从学术生涯伊始就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推广和普及。中国民俗画片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重要媒介,是沟通近代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中国民俗画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现收藏于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的这批中国民俗画片,以图画的形式具象地反映出中国各地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丧葬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谚语等各类民俗事象,是中国民间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从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该特藏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透视这批民俗画片所反映的生活在封建纲常、礼制、教条之下的旧中国中下层民众精神上的狂欢化世界,解读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通过挖掘俄罗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揭示民俗画片在中俄两个民族交往中的文化价值。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2](2020)在《“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对当前礼俗研究动态进行反思,并预估其未来趋向。本期选刊的一组笔谈,由各位学者在现场演讲录音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吴娜娜[3](2020)在《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的沿袭中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经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中国传统习俗则是由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习俗一经形成便会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几千年以来不断流传于各朝代之间,可谓是见证了历史的兴替,追随着中华民族命运的步伐。传统习俗囊括了各种生活文化事项,根据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岁时节令习俗、人生礼仪习俗、信仰习俗、民间文艺习俗等等,尽管分类庞杂多样,但这些习俗之间是相互交叉辉映的,一起构成了传统习俗深厚的基底。传统习俗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意识,但与社会上其他文化意识又有所区分,展示出别样的风貌,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着距离,而传统习俗却是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传统习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社会日常的运作角度来看,传统习俗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兼并二者,传统习俗是文化和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即文化型的生活,生活性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俗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模式还是文化模式,人们对其皆是察而不觉,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却是深入血液骨髓的,每个人的生命成长都笼罩在该地区的习俗之中,从生到死都按照他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走完一生,可以说每个人都被所在地区的习俗塑造着,这体现了传统习俗具有教化、规约、塑造之功能,传统习俗作为文化本就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常生活里传统习俗的教化和约束功能完全不是剑拔弩张,十分张扬的显现的,而是春风化雨般,感染式的潜移默化,塑造着民众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心理信仰。传统习俗具有育人之用已经是社会的共识,教育界已经开展了颇多有益的探索,传统习俗的育人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之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众多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责任教育是重中之重,具有责任感的人才会用道德标准来律己,才会构建高尚的人格品质,中华民族是最具责任情怀的国家,每每国家遇难,中国人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得他们挺身而出,救民族危亡于水火之中,是故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责任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不仅载于经史子集中供人传颂,更寓于传统习俗文化里育民以无形中。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更多、更深的责任感支持,从传统习俗中汲取深厚的道德养分,以培育人民群众更广泛、强烈的责任感是当今责任教育大计中的应举之措。总之,将传统习俗基于责任教育价值的视角剖之析之,总结出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内涵是什么,以及在家庭、社会、学校三大场域发挥着怎样的责任教育价值,凝练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主题,探讨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如何得以实现,是本文研究的几个实际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呈现: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传统习俗、传统习俗的教育价值等相关研究的现状,交代了研究目的和整体的研究思路,介绍所采用研究方法,最后对相关主题词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概述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传统习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从民俗学的整体框架内分析了传统习俗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第三部分是对传统习俗责任教育的梳理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中国传统习俗的主要内容,以三大传统习俗为主徐徐展开,分别为传统节日习俗、传统婚庆习俗、传统丧葬习俗,逐个呈现,首先介绍了三大传统习俗的主要内容,其次系统的梳理了每个传统习俗中包含的责任教育内涵,最后归纳总结三大传统习俗中的责任教育内涵,凝练责任教育主题。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统习俗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教育价值。最后探讨了如何实现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域分别论述,首先分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整个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其次提出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实现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价值的可行途径。

彭盼[4](2019)在《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族使我国的民俗文化事象纷繁复杂、瑰丽多姿,民俗的脉络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我们才能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民俗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并慢慢走向消亡,这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例证法和量化统计法对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系统而较深入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国家针对民俗文化面临的窘境,积极采取行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2003年,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长达十余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让各国掀起了“非遗热”,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相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予以重点保护。于是,沉寂多年的民俗学得以日渐回温,民俗文化出版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3年以来,我国的部分濒危民俗文化先后获得抢救性出版,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后填补了出版空白,“非遗”类着作成为出版的热门选题,民俗文化图书不断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如作者资源稀缺、图书制作成本过高、消费者市场不旺等问题阻碍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持续发展与繁荣。在找出这些问题后,试图从国家和出版社的角度提出适当的对策,具体措施主要有: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培养民俗文化专业作者和编辑队伍、争取政府财政资助、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提升民俗文化图书附加值、优化民俗文化图书营销。

张士闪[5](2019)在《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但在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迫切需要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当代学者应继承古代知识精英"为民请命""以礼化俗"等所表征的神圣传统,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促进对村落民俗传统的准确认知与表达,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这种实验式村落民俗志书写,还应注意在深描之中提炼理论话语,发掘中国文化的民间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以小见大地阐述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基本国情与发展道路。

李海云[6](2018)在《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承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之余波而兴起,以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转向为标志而发生视角转换,由此引发了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知识生产及学科意识的递进式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无论是对村落研究单元边界的裁定,对民俗学学科边界的探索,还是"标志性文化""语境中的民俗""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礼俗互动"等学术概念的提出,都显示出民俗学者在当代学术版图中积极有为的努力。以"边界"为视角,有助于理清学人学术理念的嬗变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递进,发掘中国学术实践的本土话语,并借助与西方"边界理论"的比较与对话,助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学术观念重构、话语系统重建乃至学科的整体发展。

何昆[7](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指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王德刚[8](2018)在《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民俗学的当下意义——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今年恰逢“歌谣运动”10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探讨作为对民俗价值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的“民俗价值观”这样一个本体论命题,既是民俗学科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对民俗学百年历史的呼应!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下,民俗有什么价值?民俗学研究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民俗学对于文化进步、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去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民俗本体论研究的核心命题,也是民俗学者在学术领域、社会领域角色定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也必然成为当代民俗学者们在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学科和学术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经常伏案自问并试图求解的现实问题。同时,在民俗学领域之外,人们对民俗、民俗学的作用和存在价值也心存疑问:民俗学有用吗?甚至一些人会用这种疑问式描述来作为否定民俗学存在价值的意见表达方式。因此,“民俗学的当下意义”的确需要我们在“当下”给出明确的回答。本项研究以“民俗价值观”为主题、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位民俗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 30多万字的能够充分表达个人学术思想的口述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将口述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经分析、聚类、归纳和综合论证,总结出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民俗学者”这一价值观共同体的民俗价值观共识。论文分为8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第二章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第三章主题阐释、第四章民俗的价值、第五章民俗学的价值、第六章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第七章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所形成的民俗价值观共识,具体包括几个方面:(1)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体现在“人类个体、特定人群、整个人类”三个维度上,具体表现为:在人类个体日常生活层面,民俗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民俗学具有“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人类特定群体意识形态层面,民俗具有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的价值,民俗学具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民俗具有“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民俗学具有“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2)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一方面,民俗学在社会上从来就没有被弱化,一直在服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非民俗学领域”,也一直都在使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处理各种与民俗和社会文化相关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学理,还是民俗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看,民俗学都具备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3)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在现行社会体制下,民俗学者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民俗学的社会价值,要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以价值共创理念为指导,在坚守、保持学者独立性的前提下与政府及其他价值主体合作,共同进行价值创造。同时,要将老一辈民俗学者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把民俗学的事情办好,把民俗学的价值做大。本项研究在国内民俗学领域,无论是在研究命题、研究过程、还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探索性和开创性,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内容。“民俗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本身在民俗学领域即具有特殊意义;民俗的价值、民俗学的价值、民俗学和民俗学者作用于社会的途径等,以往的学术论着中虽也有涉及,但多是呈碎片化地散见于不同的研究论述中,缺乏系统性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对这些民俗本体论的关键性命题展开系统研究,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共识。二是研究路径。本项研究采取由个人叙事到集体共识的研究路径,把民俗学者的书斋作为“田野”,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采集民俗学者的个体学术思想信息,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聚类、归纳,由个人叙事过渡到集体叙事,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群体共识。三是资料的鲜活性。通过对20位民俗学者和民俗职业人的深度访谈,获得了 30多万字的口述资料,受访者的年龄从50多岁到92岁,访谈过程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个人和学科发展史的深情回顾,获得的口述资料主题鲜明,语言鲜活,既有理论深度,又注入了受访者的情感。这些资料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关于民俗学发展的口述史资料。“民俗学从来都不寂寞”。访谈过程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的观点给笔者以很大的鼓舞。笔者因此也设想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继续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进一步完善前期研究,争取取得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为民俗学理论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岳俊红[9](2017)在《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研究 ——以袁嘉谷及《浙江风俗改良浅说》为例》文中认为社会风俗作为一种内在的民族习性,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是相当缓慢的。介于封建与近代之间的晚清时期,物质经济逐渐发展,西俗东渐影响加深,民众思想日益开化。然而,晚清社会弊病大幅度暴露,烟毒、娼妓、缠足、溺婴、冥婚等社会陋俗愈加严重,成为溃烂的社会顽疾。社会民众对恶风陋俗的关注日益加深,各地政府机关、民间进步人士发起了各种形式的风俗改良活动,移风易俗思潮迅速席卷全国,浙江自然也被涉入其中。宣统年间,袁嘉谷奉命任浙江提学使,在浙地兴办教育,改革旧法,主持晚清浙江的社会风俗改良活动,并编修了《浙江风俗改良浅说》。鉴于此,本文以《浙江风俗改良浅说》为着眼点,并结合浙江晚清多种社会势力的风俗改良实践,通过方志、史料等相关资料的补正,以期对晚清浙江社会风俗改良活动进行整体性研究。从整体上而言,晚清浙江的生产、生活、礼仪、信仰等风俗是新旧杂陈的,是中西合璧的,过渡性特色极为明显。无论是溺女、缠足的残女陋俗,童养、典妻的鄙陋婚俗,厚葬、久停不葬等丧葬陋俗,还是烟赌娼等社会陋俗,其地域性与共通性是相互交织的。由袁嘉谷的改良实践及《浙江风俗改良浅说》可以看出,浙江劝学所、教育会对生活风俗改良的宣传普遍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的接受性和参与性相对较高。针对该时期的恶风陋俗,不同的社会势力提出了形式各异的改良策略,融汇着各自阶层的思想主旨。通过与上海、武汉、南京、北京、广西、云南等地区同时期风俗改良活动的对比,晚清浙江的风俗改良活动无论是思想宣传层面还是改良实践层面,都具有其地域特色。综合来看,晚清浙江的风俗改良活动有效性与局限性并存,改良活动不彻底,改良效果不甚明显。晚清时期,在浙江的洋务派、早期维新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新政”时期的地方政府、立宪派等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下,晚清浙江地区的风俗改良活动逐渐走上正轨,从思想宣传层面逐渐扩展到实际行动层面。纵观该时期浙江风俗改良活动的轨迹,其过程是极为曲折与漫长的。因此,在评估晚清浙江风俗改良活动时,要对其有效性与局限性进行综合考量,从中总结出有关风俗改良的经验教训。

祝昇慧[10](2016)在《重归在野之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与实践》文中指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中国的短短十余年间,带来民间文化的话语转变以及地位提升,本文将这种变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转型期的宏观视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考察,并按照从“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到“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的发展脉络梳理,通过学术与民间的对话,运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切入,在把握民间文化话语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话语的转化以及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间文化自身话语实践的活力与可能,由此为转型期民间文化理论的构建做一点努力。第一章民间文化的边缘型话语形态这部分主要考察“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民间文化场域的特点及其既有的话语形态关系。这个时期正是民间文化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还未进来,民俗学、民间文学等相关学科恢复重建及争取学科话语权的阶段,但总体上民间文化在社会分层中还处于边缘地位,并且文化革命的旧有遗产观仍具有很深的影响。这个时期,反而是人文学科领域兴起了“文化热”及“文化研究热”,由此带来民间文化在一种二元关系模式中被看视、被利用及被表述。只有在不同的话语框架中进行辨析,才能找准民间文化的定位及问题。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话语及其话语转化这部分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新话语进入民间文化场域后,如何打破二元关系模式,改变民间文化在场域中的弱势地位,使之发生价值位移,由此改写并建构民间文化新的表述。因此,专家学者如何衔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将之转化为本土概念的过程是为关键,具体包括对其概念、属性、价值、权利等进行的话语阐释,民间信仰发生的话语转化,以及重返《公约》的话语再解读。支撑这部分论述的是来自全球现代性视野下的遗产(观)的政治话语,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话语的外部对接;同时,中国内部的“文化革命”话语的终结与“文化自觉”话语的开启,构成了这一时期学者视界的主调。这部分主要展示民间文化场域中多方力量介入引发的话语接合与博弈的共时情景。首先是国家层面如何通过文化政策和行政制度将民间文化纳入到以名录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体系以及转型期文化重建当中,进而融入国家叙事的主旋律;其次是市场运作如何通过将遗产资源变成文化资本,在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兴盛中,促使民间文化既焕发生机活力,又发生变异变质;再次是学术精英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和经典化运作,并使学术话语由学院延伸到社会公共领域,介入文化实践。鉴于各方力量在与民间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从自身利益出发,各取所需,因此,有必要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反思“非遗”运动中的遗产化、资本化、经典化等弊端,助推遗产话语实践的多样化、民主化的实现。第四章时空体与日常实践的文化生态这部分开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研究转入文化实践,主要研究民间文化本体的时空框架(时空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渗入其中形成的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民间文化生态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空间、时间与社会的扩展。空间方面,以联合国提出的“社区参与”理念贯穿“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统村落”两种空间扩展类型,而最终的落脚点是民间创造的微观的日常文化实践空间;时间方面,以传统、节日、历史、记忆这样一些关键性话语为依托,在变与不变、日常与非常、历史化与去历史化的张力之间,分享时间体验;社会方面,以人为出发点,考察人与时空的关系、知识生产中学者与民众的关系,日常生活与公共文化的关系。由是,民间文化存续的具体时空及其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的意义,在经过筛选命名升格为国家乃至人类文化遗产之后,带来全球与地方、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人之间广泛的互动与关联。第五章文化记忆与传承机制的身体实践这部分主要研究作为民间文化根性的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强调的传承机制之间的关系。由此切入,在民间层面发现记忆的各种表征及话语实践的创造力,以此来对抗、反思主流层面的官方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的僵化、同一性、秩序化、各种规约,继而保持民间文化混沌、异质、开放、活泼、变化的生命力,以及作为边缘的革命性和日常生活的自在状态。这部分主要通过传承人口述史对身体记忆的捕捉以及把话语权归还给民众、天津皇会文化展激活民众群体的“再记忆”机制、纪录片对于申遗片遮蔽遗漏的边缘记忆的显影等案例,说明民众主体的自觉及民间文化的传承如何通过文化记忆这一具有文化认同性和生产性的机制而得以表达。第三章民间文化场域中的话语接合与博弈结语:重归在野之学及民间文化的再认识这部分在总结正文五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民间文化的命运及民俗学学科的道路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场运动终将过去,其后民间文化将何去何从?这是一切心系民间的学者的最大关怀。在对民间文化的边缘性、起源性、流动性、混沌性、主体性再认识的基础上,主张“重归在野之学”的路径。

二、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研究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对中国民俗画片的收集与研究
    一、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民俗画片
    二、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考察及民俗画片的收集
第二章 俄藏“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片”考释
    一、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的基本构成
第三章 从阿列克谢耶夫的收藏看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一、民俗画片的概念界定
    二、中国民俗画片的起源与发展
    三、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一、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岁时节令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人生礼俗
    三、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所蕴含的民俗观念
第五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
    一、欲望的释放
    二、叛逆的表达
    三、生死的跨越
第六章 经由图像艺术展开的中俄文化交流
    一、17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二、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民俗画片的认知、研究与解读
    三、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化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础材料
    二、专着
    三、文章
致谢

(2)“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民俗学派成长在田野中国
构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思考
    一、走进乡村田野,服务当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走进田野,从日常生活实践的体验视角追寻宏大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实践民俗学”概念的提出,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地位和田野者身体经验的重要性,促进了民俗学田野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以理性反思的眼光透视田野,从对个案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深描”中,实现宏大的理论追求
    三、走进田野,努力构建有“实践温度”和“理论高度”的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具有很重要的学科意义
        (一)学者主体与民众主体同构
        (二)热情田野与理性研究同构
        (三)民间礼俗与国家治理同构
        (四)民间记忆与国家历史同构
学派争鸣与礼野互证
    一、学派争鸣
    二、礼俗同构
    三、礼野互证
    四、小 结
“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现象学理解
    一
    二
    三
礼俗互动的多样轨迹与多元机制
“礼俗”的“内/外”“文/野”关系
    一、“内/外”关系
    二、文/野关系
我所理解的“礼俗互动”
民俗学就是关系学
田野与“礼-俗”互动
礼与俗的历史传统
    一、礼之变:礼治时代与政治时代
    二、礼俗相交:民俗是礼与俗的共同体
    三、人情与人性:俗升为礼的推手
礼俗互动与社会精英的民俗实践
礼俗互动视野下的非遗保护
    一、礼俗互动有丰富的内涵与形态
    二、礼俗互动是科学有用的分析工具
        第一,有助于回答非遗保护“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第二,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的“外”“上”与“内”“下”的关系问题。
        第三,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第四,有助于处理非遗保护的“自治”与“他治”的关系问题。
    三、礼俗传统与非遗保护都要与时俱进
        第一,来自乡村中国向城镇中国转变的挑战。
        第二,来自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挑战。
        第三,来自现实中国向数字中国转变的挑战。

(3)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选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
        1.3.2 国外
    1.4 研究目的、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钩沉文献法
        1.5.2 分析归纳法
    1.6 概念界定
        1.6.1 传统习俗
        1.6.2 责任教育
2.概述
    2.1 中国传统习俗的起源
    2.2 传统习俗的特征
        2.2.1 集体性
        2.2.2 承袭性
        2.2.3 模式性
        2.2.4 服务性
    2.3 传统习俗的功能
        2.3.1 教化功能
        2.3.2 规约功能
        2.3.3 维系功能
        2.3.4 调控功能
3.中国传统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1 传统节日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1.1 传统节日习俗的主要内容
        3.1.2 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2 传统婚庆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2.1 传统婚庆习俗的主要内容
        3.2.2 传统婚庆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3 传统丧葬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3.1 传统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
        3.3.2 传统丧葬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4 中国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主题凝练
        3.4.1 感恩念祖、慎终追远
        3.4.2 孝亲敬亲、始终如一
        3.4.3 爱家爱国、情怀浓烈
        3.4.4 忠贞不渝、同甘共苦
4.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4.1 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
        4.1.1 传统习俗之于个体的责任教育价值
        4.1.2 传统习俗之于家庭的责任教育价值
        4.1.3 传统习俗之于社会的责任教育价值
        4.1.4 传统习俗之于学校的责任教育价值
    4.2 中国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价值的实现
        4.2.1 学校层面
        4.2.2 家庭层面
        4.2.3 社会层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民俗文化的含义、分类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二、民俗文化的分类
第一章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类型及其出版价值
    第一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
        一、图书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二、在选题、读者选择上有明显的地域针对性
        四、具备较强的文化服务性
    第二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类型
        一、按民俗类别分类
        二、非常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按实际用途分类
        四、按语言文字分类
    第三节 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价值
        一、记录与保存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繁荣的得力推手
        三、满足读者的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需要
        四、依靠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提升出版效益
第二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出版融入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一、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填补出版空白
        二、出版民俗文化图书的主要单位及其抢救的民俗类型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民俗类图书出版升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紧密联动
        二、“非遗热”助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
    第三节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涌现大批民俗类图书
        一、优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日益受到重视
        二、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民俗文化题材成为少儿图书市场新热点
第三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动力与内容问题
        一、多因素致使民俗文化出版动力不足
        二、内容存在失真现象且尺度把握不当
    第二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资源与市场问题
        一、民俗资源的消失让出版成了“无米之炊”
        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稀缺使出版举步维艰
        三、民俗文化出版的高成本令出版社望而止步
        四、民俗文化出版市场没有形成明显优势
第四章 推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持续发展繁荣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需加大对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扶持力度
        一、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资源,为选题奠基
        二、加强对出版业的经济援助,鼓励民间投资
        三、设立传承人机构,培养专业作者与编辑队伍
    第二节 出版社应更好地打造民俗文化图书产品
        一、重新审视出版功能,树立文化本位意识
        二、争取政府财政资助,寻求企业合力出版
        三、合理配置选题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四、坚持读者需求原则,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五、提高大众读物质量,增强小众读物趣味
    第三节 出版社在开拓民俗文化图书市场上应具前瞻性
        一、辅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图书产品附加值
        二、跨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解锁更多的宣传模式,优化营销“小王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2003-2018 年出版的代表性中国民俗文化图书书目
致谢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一、以“俗”证“文”
        二、以“诗”为“史”
        三、移风易俗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
    一、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
    二、理论借鉴
第二章 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访谈对象遴选
    二、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收集
    三、口述资料分析过程
    四、主题凝练结果
第三章 主题阐释
    一、传承与发展
    二、乡土根基与行为规范
    三、民俗实践与民俗学科发展相辅相成
    四、圈子文化
    五、“非遗”与民俗
    六、能动地解释、服务和作用社会生活
    七、凝聚认同到国魂
    八、与政治政策的矛盾统一
    九、民俗与市场结合
    十、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十一、无形的使命感
    十二、民俗对个体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十三、完整的人类文明知识图谱
    十四、以小见大和由小到大的价值
    十五、全球化
    十六、主题阐释小结
第四章 民俗的价值
    一、民俗价值的三个维度
    二、民俗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
    三、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
    四、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
第五章 民俗学的价值
    一、民俗的“外价值”与民俗学的价值
    二、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
    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
    四、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
第六章 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一、民俗学科的地位
    二、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关于价值维度
    二、关于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
    三、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四、展望——民俗学发展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附录
    附录1: 访谈对象推荐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专家访谈确认表
注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件

(9)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研究 ——以袁嘉谷及《浙江风俗改良浅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晚清风俗演变形势剧烈
        2、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研究较少
        3、袁嘉谷的风俗改良实践
    (二) 文献综述
        1、全国性社会风俗演变与改良研究
        2、区域性社会风俗演变与改良研究
        3、浙江社会风俗演变与改良研究
    (三) 核心文本的介绍
    (四) 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晚清浙江风俗改良活动的背景
    (一) 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时代背景
        1、晚清物质经济的促进
        2、晚清文教事业的促进
        3、晚清社会改革的促进
    (二) 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民俗背景
        1、晚清浙江民俗的整体状况
        2、晚清浙江民俗的具体状况
    (三) 晚清浙江的陋俗状况
        1、残女陋俗
        2、鄙陋婚俗
        3、家庭陋俗
        4、社会陋俗
二、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过程
    (一) 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具体状况
        1、生活风俗的改良
        2、婚丧风俗的改良
        3、信仰风俗的改良
        4、社会风俗的改良
    (二) 《浅说》在晚清浙江风俗改良中的作用
        1、启迪民智
        2、树立新风
三、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特色与结果
    (一) 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特色
        1、浙江同他省风俗改良的共性
        2、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地域特色
    (二) 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的结果
        1、改良范围扩大
        2、改良宣传增大
        3、改良局限较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重归在野之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对象、视角及思路
    0.2 研究的立场、理论与方法
    0.3 研究现状、目的、创新点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间文化的边缘型话语形态
    1.1 社会分层中的民间文化复兴与旧有遗产观
        1.1.1 民间文化的复兴
        1.1.2 旧有的遗产观
        1.1.3 社会分层中的民间文化
    1.2 民间文化相关学科的话语建构
        1.2.1 国家教育及科研体制中的占位
        1.2.2 走向专业化的学科建设
        1.2.3 “三套集成”时代
    1.3 人文领域关于民间文化的话语表述
        1.3.1 80 年代精英启蒙话语中的民间
        1.3.2 90 年代大众文化批判中的民间
        1.3.3 世纪之交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诉求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话语及其话语转化
    2.1 全球现代性与文化多样性
        2.1.1 全球现代性视野下的遗产政治
        2.1.2 由文明普世性到文化多样性
    2.2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本土化过程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话语的阐释
        2.2.2 民间信仰的话语转化
        2.2.3 重返《公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再解读
    2.3 文化革命的终结与文化自觉的开启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的开启
第三章 民间文化场域中的话语接合与博弈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话语
        3.1.1 文化重建与国家叙事
        3.1.2 国家文化政策与文化遗产行政
        3.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构
        3.1.4 通向遗产化之路的名录机制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话语
        3.2.1 文化产业与遗产的资本化
        3.2.2 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
        3.2.3 地方的遗产旅游及其文化表演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话语
        3.3.1 作为学科整合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3.2 现代知识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化路径
        3.3.3 反思性视野下的实践回归
第四章 时空体与日常实践的文化生态
    4.1 空间的扩展
        4.1.1 社区范式的回归
        4.1.2 传统村落:另一类遗产
        4.1.3 文化生态保护区
        4.1.4 微观的日常文化实践空间
    4.2 时间的扩展
        4.2.1 遗产的传统化实践
        4.2.2 节庆体系的时间框架
        4.2.3 历史与记忆的缠绕
    4.3 社会的扩展
        4.3.1 时空体构筑的文化生态
        4.3.2 写文化视野下的知识生产共同体
        4.3.3 从日常生活到公共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与传承机制的身体实践
    5.1 传承人口述史:文化持有者的身体记忆与话语生产
        5.1.1 传承人的身体记忆
        5.1.2 口述史的话语生产
    5.2 博物馆中的展览:“再记忆”的视觉表征与话语实践
        5.2.1 时空中的视觉表征
        5.2.2 “再记忆”中的话语实践
    5.3 从申遗片到纪录片:记忆的复数性与表象化
        5.3.1 两个影像文本的比较
        5.3.2 记忆的复数性与表象化
结语:重归在野之学及民间文化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D]. 周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J].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 民俗研究, 2020(06)
  • [3]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D]. 吴娜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D]. 彭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J]. 张士闪. 民俗研究, 2019(01)
  • [6]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J]. 李海云. 民俗研究, 2018(06)
  •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8]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D]. 王德刚. 山东大学, 2018(12)
  • [9]晚清浙江风俗改良研究 ——以袁嘉谷及《浙江风俗改良浅说》为例[D]. 岳俊红. 云南大学, 2017(07)
  • [10]重归在野之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与实践[D]. 祝昇慧. 天津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中国民间传说大师钟敬文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