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排水系统施工安装流程

虹吸排水系统施工安装流程

一、虹吸排水系统的构造与安装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宁,唐学森,伊新东[1](2021)在《虹吸排水技术在大型城市广场种植顶板排水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城市广场种植顶板的占地面积大、地势平坦,易造成种植绿化区土壤滞水,导致植物根系因长期泡水而发生烂根死亡现象。虹吸排水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种植顶板土壤中的滞水有组织零坡度排放,保证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达到排水、集水和雨水资源二次收集利用的目的,从根源上避免植物根系泡水,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王吉成,雷宏[2](2020)在《屋面“海绵”虹吸排水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以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高铁北站站前主广场地下室顶板4.043万㎡虹吸排水施工为例,介绍了虹吸排水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操作控制要点等施工技术,采用该技术解决了因站前广场四周建筑物地基面高,广场低洼,易造成雨季时广场成为看海模式的问题,且将下渗的雨水吸收、储蓄、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为晴天植被浇灌时所用。所取得的经验可为其他城市建筑屋顶、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建设成为海绵城市施工借鉴。

吴晓雨,李栋谋,李成方,郑晨晓,孙晓伟[3](2020)在《绿色海绵城市施工背景下大型车库屋面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技术应用》文中指出"推行绿色施工,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举措。以某大型车库屋面施工中对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应用原理和工艺,分析了技术应用效益和前景。该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防护、排水、收集多种功能的绿色环保系统,能够实现零找坡、分区有组织排水,减轻了车库顶板荷载和防水的压力,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提升城市综合生态系统,符合绿色施工、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

刘宽[4](2019)在《水库岸坡滑坡灾害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技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水库是全国滑坡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水库正常运行期间,水位在145m175m之间以年为周期变动,产生的两条巨型消落带是库区内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剧烈变动的水位,导致土体渗透系数较低的滑坡体内地下水变化滞后于库水位变化,巨大的孔隙水压力差可能引起岸坡滑坡。目前常用的边坡排水方法中,水平排水孔存在水力梯度不够,长期使用可能堵塞的问题;仰斜式排水孔又会增大打孔长度,降低排水点深度;排水隧洞工程量过大;集水井配合电动气动泵的方式又需要大量外加动力和经常性地维护。虹吸排水管钻孔深度小,排水效果优良,适用于岸坡排水,但受物理规律的限制,扬程无法满足三峡水库高达30m的水位变幅。本文提出使用多级虹吸排水系统,每一级均使用虹吸管进行排水降压,排出的水由坡面截排水系统流入水库水体,实现三峡水库岸坡滑坡的同步排水,降低渗透压差。通过用多级虹吸排水系统对一个假设的三峡水库均质粉质粘土岸坡的治理,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得出多级虹吸排水系统合理的级数为4级,虹吸管扬程应取7m,管径应取4mm,集水管顶部应分别位于145m、155m、165m、175m,水平长度应为20m,管径应为10cm。进行多级虹吸排水模型实验,验证了多级虹吸排水系统实现库岸滑坡同步排水的优越性能。提出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技术,将多级虹吸管溢流口接入的截水沟改造为小型基塘,并在基塘以及坡面选用经济作物藻类、菱角、塘藕、狗牙根、大豆、桑树进行种植,将排出的水加以利用,实现排水维护岸坡稳定性的同时,修复岸坡的生态系统,并获取经济价值。为应对虹吸管长期不运行时可能导致的断流,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对虹吸管两端的启闭进行操控,研究了控制程序及仪器的流程,选用了适合自动控制的仪器。最后对系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选取了合理的作物种植间距、基塘开挖深度、防渗的工程措施等。

吴纲[5](2019)在《软土地基虹吸排水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土地基处理历来是岩土工程的技术难题,如何能够经济高效地提高软土体的固结排水效率,同时,又要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每一个从事软土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井点降水技术可以迅速降低软土层内部的地下水位,从而可以用于防止软土基坑发生土体渗透破坏。论文利用井点降水技术的优势,同时结合传统的砂井地基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处理软土的方法,并对相关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1)针对软土渗透系数小而虹吸排水能力强的特性,将竖向排水体打穿软土层的渗流问题处理为定降深完整井抽水非稳定流问题,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定降深完整井抽水非稳定流问题中,水位和流量的近似解,对比表明所推求的近似解与严格的解析解吻合较好,在实际的定降深抽水工程应用中,获得的降深和流速变化也与实测数据吻合。(2)在非稳定井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软土虹吸排水技术特性,提出了不考虑越流的潜水完整井定降深非稳定井流模型,并采用Boltzmann变换,得到了该数学模型的解析解,可以描述软土在虹吸排水过程中,地下水位降深变化和虹吸流量变化,对比经典解析解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析解误差较小,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3)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应用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后软土内部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以及排水流量的变化特性,通过与传统砂井地基固结理论计算得到的孔隙水压力和沉降变化进行对比,表明采用虹吸排水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时,土体内部以径向渗流固结为主,该方法通过降低塑料排水板中的水位,促进软土中地下水渗流,可以提高土体排水速率,且渗流方向由上而下,与土体自重方向一致,可加速土体的固结沉降。(4)通过对比分析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方法与无堆载下虹吸排水固结模型试验,以及无虹吸作用下的堆载固结模型试验中孔隙水压力、固结度以及竖向排水体中的流量变化,表明所提出的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方法可以更快提高土体强度,在实验室尺度下,采用虹吸排水可以缩短土体固结时间约为20%。有堆载情况下,最终的地表沉降和沉降差均大于无堆载下虹吸排水固结试验结果,而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稳定时间相近,表明堆载作用无法提高土体的排水效率,但堆载作用使土体更加密实。说明虹吸排水联合堆载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5)开展了虹吸排水群井模型试验,分别进行了单井、双井以及三井模型试验,通过对土体底部孔隙水压力、土体表面沉降以及排水板内虹吸流量的变化分析,表明群井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显着小于单井条件下达到稳定的时间。(6)应用水动力学理论,采用颗粒沉降模型,对土柱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土柱容易在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形成淤堵,可以通过减小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降低虹吸管出水口高度以及减小虹吸管长度,达到减小淤堵。

王刚[6](2018)在《基于虹吸排水的雨水循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使用PDS虹吸排水工艺将建筑种植屋面及室外总平景观种植地面的雨水通过异形片、排水槽、集水井等一系列的设备设施收集起来,同时结合雨水管网系统收集硬装路面、普通屋面等雨水,将所有收集完成的雨水最终汇集于雨水处理系统,通过二次回用系统供给室外总平绿化、道路冲洗、中水使用等方面,达到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的循环使用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城市供水使用量,符合国家海绵城市发展要求,为城市洪涝排水减轻压力。

张骏,薛毅,白洪宇,金大森,潘玉白[7](2018)在《室外运动场生态建设设计与施工优化》文中指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建设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在保证室外运动场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项目部积极与勘察、设计单位沟通,最终一致同意取消剩余山体的开挖以及该区域的工程桩施工,同时将结构顶板由原来的结构找坡排水改为PDS虹吸排水,并设置透水混凝土路面、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该优化既缩短了施工周期,又满足了绿色施工的主题,同时还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以及后期养护成本。

王文瑾[8](2018)在《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建筑物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美观性提出更为严格的新要求,继而出现了各类建筑朝着“大面积、大体量、大跨度”方向发展的趋势,但随之也带来了大型屋面排水系统设计的问题。目前,我国屋面雨水排放方式多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但由于其受水力特性的限制,已无法完全满足大型建筑屋面排水需求。近年来,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目前国内虹吸排水系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对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虹吸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运行过程,并通过对重力流排水系统和虹吸排水系统在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论证了虹吸系统的适用性及其优越性。其次,本文基于对工程实例屋面雨水渗、漏事故的原因分析,开展对虹吸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的研究,探讨了降雨强度与安全系数的关系、倾斜天沟水力计算、天沟过水断面的确定以及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等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强度随设计重现期递增的增幅是递减的,重现期在2~10年内增幅最大,其安全系数取值应根据重现期的大小逐段分级选取。(2)倾斜天沟水力计算应综合安全、经济两个角度考虑,设计时建议采用曼宁公式。(3)天沟过水断面的确定应按照1个虹吸排水系统所服务的汇水面积进行计算。(4)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时,Darcy-Weisbach公式与Colebrook-White公式联用,以Swamee-Jain显式的计算结果为初始值,并通过4次迭代后可得到准确的摩阻系数λ。在精确的虹吸水力计算方法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与数据库Access相结合进行程序开发,主要用于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管道水力计算及优化设计,实现了计算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提高了计算精度,使系统可以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最后,采用虹吸系统计算软件对石家庄站、广州南站站房屋面虹吸排水系统进行计算验证,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原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大型屋面虹吸雨水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翁杨[9](2018)在《隧道虹吸排水方法及其在渗漏病害处置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渗漏水是隧道运营和养护中常见的工程病害。渗漏水对隧道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侵蚀衬砌,老化设备,而且恶化行车环境,影响交通安全。常用的公路隧道防排水措施存在防水层施工质量差、排水管易淤堵等问题。隧道虹吸排水方法是一种主动式的排水方式,具有免动力、持续排水的优点,为隧道渗漏病害处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依托典型隧道渗漏水病害处置工程,通过隧道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围绕隧道虹吸排水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1)依据虹吸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隧道虹吸排水方法,探讨了隧道虹吸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构造,为实际工程的渗漏水病害处理提供参考;(2)研发了一套隧道虹吸排水渗流状态模拟试验装置,并开展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虹吸排水作用对隧道围岩地下水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入渗补给条件下,地下水的汇集方式和虹吸排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虹吸排水系统对隧道地下水位的分布影响较大;降雨强度是影响虹吸排水流量的重要因素;围岩渗透系数与虹吸管径亦是影响隧道地下水位分布与虹吸排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围岩渗透系数与虹吸管径越大,虹吸排水效果越好;(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围岩渗透系数与虹吸管径对隧道地下水位分布影响规律。针对多组试验工况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合理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渗透系数与虹吸管径均是影响隧道地下水位的重要因素且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4)采用室内虹吸试验方法,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虹吸流量与虹吸参数之间的关系。表明低虹吸扬程对虹吸流量几乎无影响;虹吸流量与虹吸管长呈负相关关系,与水头差及虹吸管径呈正相关关系。自由出流管道水力学理论公式在低扬程虹吸流量计算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5)采用地质雷达对大盘山隧道进行渗漏水检测,分析了隧道渗漏水情况。建设大盘山隧道虹吸排水示范工程,通过虹吸排水现场试验结合后期监测工作,验证了虹吸排水技术在隧道渗漏病害处置工程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对于大盘山隧道这样渗漏水病害较为严重的富水区隧道,虹吸排水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并控制隧道围岩的地下水位,能有效减轻隧道渗漏病害程度。

马帅征[10](2017)在《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季长,雨量大等气候特点,降雨是导致滑坡自然灾害的最大诱因,雨水的入渗会增加边坡土体重度,造成岩土体软化,弱化其抗剪强度,增加边坡失稳的风险。边坡排水措施是边坡稳定性的保障,而鉴于目前边坡排水措施多种多样却又存在各种缺陷和限制的窘况,研究更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的边坡排水措施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程问题。这一问题也是众多岩土专家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以浙江省衢州市某高速公路边坡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工程现场土样,通过室内张力计与土壤含水量测定仪联合试验获取了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并运用Childs&Collis-Geroge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土样渗透系数函数曲线,分析了土样的特性。接着在获取土样参数的基础上,基于饱和-非饱和土理论,运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边坡模型,在所建边坡模型内部设置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分析其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效果,并就虹吸点布设位置以及虹吸点数量对提升边坡稳定性的效果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并且虹吸点位置无论在水平还是竖直方向上设置,其排水效果与虹吸点设置深度并非呈现出线性关系,且可确定最佳位置;相对于单个虹吸点来说,虹吸点数量越多排水效果越好,但是,虹吸点数量超过一定值后,数量的改变对排水效果影响作用会下降。最后结合实际边坡工程介绍了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流程,用实际工程效果有力的证明了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并对工程应用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二、虹吸排水系统的构造与安装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虹吸排水系统的构造与安装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虹吸排水技术在大型城市广场种植顶板排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述
2 虹吸排水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2.1 系统原理
    2.2 系统构造
    2.3 系统优势
3 虹吸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3.1 施工工艺流程
    3.2 关键技术
4 结束语

(2)屋面“海绵”虹吸排水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广场顶面虹吸排水施工技术
    2.1 虹吸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施工工艺流程
    2.3 虹吸排水施工技术
    2.4 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2.5 材料性能技术指标
3 结 语

(4)水库岸坡滑坡灾害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技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排水设施的研究
        1.2.2 虹吸排水的研究
        1.2.3 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研究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水库岸坡稳定性及虹吸排水理论研究
    2.1 岸坡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2.1.1 极限平衡法
        2.1.2 强度折减法
    2.2 岸坡滑坡的地下水运动分析
        2.2.1 无排水设施的浸润面
        2.2.2 使用虹吸排水的浸润面
    2.3 虹吸排水原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级虹吸排水技术研究
    3.1 不虹吸排水边坡状态分析
    3.2 单级虹吸排水系统研究
        3.2.1 虹吸集水孔等价渗透系数分析
        3.2.2 虹吸管设立位置分析
        3.2.3 虹吸管设立角度分析
    3.3 多级虹吸排水系统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级虹吸排水系统模型实验研究
    4.1 模型实验设计
        4.1.1 模型实验设计原理
        4.1.2 岸坡多级虹吸排水系统模型实验设计
    4.2 模型实验运行
        4.2.1 实验所用设备
        4.2.2 实验运行流程
        4.2.3 实验运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技术研究
    5.1 虹吸实现同步排水技术研究
    5.2 消落带开发型治理研究
        5.2.1 适用于三峡水库小型基塘的植物研究
        5.2.2 适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坡面的植物研究
    5.3 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设施研究
        5.3.1 同步排水集水管及虹吸管设施研究
        5.3.2 虹吸管自动控制仪器研究
        5.3.3 消落带开发型治理工程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5)软土地基虹吸排水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软土排水固结方法发展现状
    1.3 地下水井流理论研究现状
    1.4 虹吸排水方法研究现状
    1.5 问题与思考
    1.6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6.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2 完整井定降深抽水非稳定流水位流量近似解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2.1.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定
        2.1.2 控制方程与初始边界条件
        2.1.3 解析解求解
    2.2 分析与验证
        2.2.1 与经典理论的对比
        2.2.2 案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软土虹吸排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模型及解析解
    3.1 数学模型建立
        3.1.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定
        3.1.2 地下水运动方程与初始边界条件
        3.1.3 解析解求解
    3.2 模型试验对比验证
        3.2.1 物理模型试验
        3.2.2 试验步骤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与其他解析解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方法模型试验
    4.1 模型试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步骤
    4.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2.1 孔隙水压测试结果分析
        4.2.2 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4.2.3 流量测试结果分析
    4.3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方法作用机理分析
        4.3.1 天然软土工程特性
        4.3.2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加固机理
        4.3.3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方法优势
    4.4 本章小结
5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与砂井地基固结对比分析
    5.1 砂井地基固结理论
    5.2 虹吸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5.3 虹吸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3.1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5.3.2 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5.3.3 流量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虹吸排水群井模型试验
    6.1 模型试验
    6.2 试验结果分析
        6.2.1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6.2.2 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6.2.3 流量测试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虹吸水流作用下的土柱运动特性及虹吸管道防淤堵措施
    7.1 数学模型的建立
        7.1.1 问题的描述和基本假定
        7.1.2 A段土柱运动的力学分析
        7.1.3 B段土柱运动的力学分析
        7.1.4 C段土柱运动的力学分析
    7.2 数学模型求解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室外运动场生态建设设计与施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工程难点
    2.1 工期保证
    2.2 后期养护成本过高
3 技术准备
4 优化内容及施工步骤
    4.1 取消剩余工程桩施工
    4.2 结构顶板改为PDS虹吸排水和透水混凝土路面, 并设置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4.2.1 足球场PDS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4.2.2 非运动区透水混凝土施工 (设计强度C25)
        4.2.3 自动喷淋系统施工
5 注意事项
    5.1 足球场PDS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5.2 非运动区透水混凝土施工
    5.3 自动喷淋系统施工
6 室外运动场设计与施工优化的优点
    6.1 缩短工期、减少工程造价
    6.2 雨水收集、循环利用, 减少后期灌溉成本投入
    6.3 足球场草坪自动化喷淋系统, 减少后期人工投入
7 结语

(8)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虹吸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虹吸雨水系统研究现状
    1.3 虹吸排水系统特征
        1.3.1 虹吸排水系统组成
        1.3.2 虹吸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
        1.3.3 虹吸排水系统与重力流排水系统比较
        1.3.4 虹吸排水系统的适用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水力计算研究
    2.1 屋面设计降水量计算
        2.1.1 降雨强度
        2.1.2 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2.1.3 汇水面积
        2.1.4 径流系数
    2.2 天沟设计计算
        2.2.1 天沟设计计算公式
        2.2.2 倾斜天沟两种水力设计方法的比较
        2.2.3 汇水面积对天沟尺寸的影响
        2.2.4 天沟设置阻水挡板
    2.3 溢流设计计算
        2.3.1 溢流口
        2.3.2 溢流管道系统
    2.4 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4.1 估算管径
        2.4.2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2.4.3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2.4.4 管内压力
        2.4.5 系统余压计算
    2.5 系统水力计算限定条件及分析
        2.5.1 系统内负压的控制
        2.5.2 管道内流速的限定
        2.5.3 节点压力差
        2.5.4 控制系统余压
    2.6 本章小结
3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软件
    3.1 结构框架图
    3.2 主要功能及工作界面
        3.2.1 系统登录模块
        3.2.2 设计暴雨强度模块
        3.2.3 设计降雨量模块
        3.2.4 天沟计算模块
        3.2.5 溢流计算模块
        3.2.6 管道水力计算模块
        3.2.7 管材管件产品信息模块
    3.3 本章小结
4 大型屋面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和软件应用
    4.1 石家站站房屋面(虹吸)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4.1.1 工程概况
        4.1.2 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
    4.2 广州南站房屋面(虹吸)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4.2.1 工程概况
        4.2.2 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隧道虹吸排水方法及其在渗漏病害处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隧道虹吸排水方法
    2.1 虹吸现象及原理
    2.2 虹吸排水技术研究现状
    2.3 隧道虹吸排水原理
    2.4 隧道虹吸排水系统构造
    2.5 本章小节
3 富水隧道虹吸排水方法模型试验研究
    3.1 模型试验装置
    3.2 试验材料制备
    3.3 模型试验步骤
    3.4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隧道虹吸排水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4.3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节
5 低扬程隧道虹吸排水能力研究
    5.1 虹吸试验装置
    5.2 扬程对虹吸流量的影响
    5.3 管长、水头差和管径对虹吸流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节
6 隧道虹吸排水方法应用示范与效果监测
    6.1 大盘山隧道概况
    6.2 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渗漏水检测
    6.3 大盘山隧道虹吸排水示范工程概况
    6.4 监测方案与仪器安装
    6.5 虹吸排水效果评价
    6.6 监测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饱和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1.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的研究
        1.2.3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研究现状
        1.2.4 边坡排水设施的研究现状
        1.2.5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非饱和土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非饱和土应力理论
    2.3 土-水特征曲线
        2.3.1 土-水特征曲线的意义
        2.3.2 土-水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
    2.4 非饱和土渗流特性
        2.4.1 非饱和土渗流基本理论
        2.4.2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水特征曲线与渗透系数函数曲线
    3.1 工程背景概况
    3.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3.2.1 张力计试验原理
        3.2.2 试验过程与结果
    3.3 渗透系数函数曲线的获取
        3.3.1 概述
        3.3.2 渗透系数曲线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虹吸排水系统数值模拟
    4.1 极端降雨条件下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模型的建立
        4.1.1 边坡模型的建立
        4.1.2 边坡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的选取
    4.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4.2.1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简介
        4.2.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4.2.3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最佳虹吸点选取分析
        4.2.4 虹吸点数量对虹吸排水系统效果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
    5.1 边坡工程自然地理环境
    5.2 边坡变形情况
    5.3 边坡变形原因及地下水分析
    5.4 边坡虹吸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5.4.1 边坡虹吸排水系统简介
        5.4.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施工流程
    5.5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在七里连接线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四、虹吸排水系统的构造与安装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虹吸排水技术在大型城市广场种植顶板排水中的应用[J]. 郭永宁,唐学森,伊新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1(04)
  • [2]屋面“海绵”虹吸排水施工技术[J]. 王吉成,雷宏. 四川水力发电, 2020(06)
  • [3]绿色海绵城市施工背景下大型车库屋面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技术应用[A]. 吴晓雨,李栋谋,李成方,郑晨晓,孙晓伟. 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2020
  • [4]水库岸坡滑坡灾害开发型治理同步排水技术及其性能研究[D]. 刘宽.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软土地基虹吸排水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D]. 吴纲. 浙江大学, 2019(01)
  • [6]基于虹吸排水的雨水循环系统研究[A]. 王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7]室外运动场生态建设设计与施工优化[J]. 张骏,薛毅,白洪宇,金大森,潘玉白. 施工技术, 2018(S1)
  • [8]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D]. 王文瑾.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9]隧道虹吸排水方法及其在渗漏病害处置中的应用[D]. 翁杨. 浙江大学, 2018(12)
  • [10]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D]. 马帅征.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虹吸排水系统施工安装流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