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农民工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黎赵,徐义海[1](2020)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之考量——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医保受益归属当问谁?如何破解各地农民工医保受益水平不均、受益归属模糊及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公平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底线公平理论展开研究,对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回顾与反思,以受益水平与受益归属为视角剖析考量现行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并提出应以底线公平为尺度进行制度普遍整合才能实现提高公平性的政策目标。
张嘉雯[2](2020)在《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实际上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以及跟随着他们四处转移的家属,却在城镇里无法完全享有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在现阶段,农民工内部之间已经出现代际更迭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逐步代替了第一代农民工的位置,逐渐成为主力军。两代农民工在面临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时,所面对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也如代际更迭一样,产生代际差异,是否需要针对两代农民工构建不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然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为样本,从“就医行为”为出发点,以小见大,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基础,探索两代农民工是否在“就医行为”方面已产生代际差异,为进一步完善两代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做铺垫,以期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农民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本文首先对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特征进行描述统计,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及就医行为方面进行代际比较。其次,将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个人收入等变量纳入两代农民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的,最后得出两代农民工是否存在差异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就医行为是受多种变量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个人特征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社会特征方面的个人收入和就业身份等因素;此外,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大体上看,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和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还没有发生代际差异。
孙世禹[3](2020)在《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补给的重要储备力量。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50岁以上的农民工比重近五年来逐年提高,这说明高龄农民工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高龄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高龄农民工应当成为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的重点对象。本文以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截面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以高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健康状况,选择自评健康和慢性病两个指标对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分别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龄农民工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从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综合分析也存在健康风险。(2)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较为广泛,除人口学因素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流动因素、就业因素、健康管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3)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在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两方面既表现出规律上的一致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流入区域、务工行业、月均收入、社会医保参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社会交往等因素对他们的自评健康具有显着影响,但未对慢性病患病产生影响;就业身份对高龄农民工构成患病风险,且影响程度最大。在家庭人均收入和社会参与方面,高龄农民工都表现出了自评健康状况良好,但却存在慢性病的问题。这反映出家庭支持能力和社会参与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健康风险因素。针对分析结果,从“治未病”的健康管理角度提出了高龄农民工预防健康风险的策略:在宏观政策层面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确保高龄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健康服务;在中观执行层面推进社区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在微观个人层面,要注意提升高龄农民工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夏敬[4](2019)在《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健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昌盛的重要标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社会保障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健康权的保障,是各国政府重要的社会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截至2017年,人口总量达13.93亿,其中,农村人口占比41.48%。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民生事业,为广大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改革基本原则中提出:向全民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①,”确定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中央部署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正在由理论到实践,由局部向整体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向城乡居民均等地提供是现代文明政府的重要职能,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身份高低、收入水平如何,均能依据自身的需求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是基于公平正义原则提出的一项公共性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城乡二元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由于政府投入、城乡医保制度、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在很多方面仍呈现出较大的城乡差异,无论是医疗卫生费用的筹资、医疗卫生资源的占有、医疗保障水平乃至健康消费等方面均表现为城乡的不均等。这种不均等不仅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医改的当下,让城乡人民如何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均等化的内涵、发展逻辑、测量评价、原因分析等多方面,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做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围绕着所构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及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践,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九个章节,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1、2章,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在阐述了论文的立题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内涵、属性、内容进行了界定,同时,阐述了公共品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及共享发展理论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支撑理论。为本论文的主题研究提供经度与维度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即文中的第3、4、5章。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回顾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依据投入-产出-结果的视角,从卫生筹资,资源配置,服务利用,质量与效率、健康水平等多项指标综合考量,构建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各年度的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均等化水平)。同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可代表性(参照性),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做了定量评价与相关分析。同时在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现状把握的基础上,探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成因。重点从国家发展战略、医疗卫生财政制度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等制度根源探究了造成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第三部分,即第6章。基于我国目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尚不均等的现实,依据本人对我国某地区(D市)农村的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诉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实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供给方面,侧重对新农合的覆盖范围与保障水平等制度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的考察。在需求方面,则注重对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新农合以及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满意度的调查。以点概面,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尤其是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提供有针对性建议的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对策和建议部分。即文中第7、8章。在借鉴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立足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提出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念,并重点从财政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角度探讨了均等化的实现路径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提炼基本观点和建议,对全篇论文研究进行概括总结。本文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尝试和创新:一是强调公平公正的立场与原则,站在统筹城乡、共享、发展的视角,思考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是促进卫生正义价值的创新理论支持和阐释。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类的经济及一切活动都将面临着选择,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对保障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而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求,医疗卫生资源无论是总量还是相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较为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各个国家政府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人员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医疗行业素以供需矛盾突出饱受争议。在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出优质的医疗资源稀缺,而基层的医疗资源闲置的双重性。如何以共享经济发展的内核,促进医疗资源在不同机构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更好的优化配置,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无疑是对医疗供给侧改革,国家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政策落地的有力推动,从而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二是基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研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国家发展理念、总体规划与战略,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关政策直接影响着均等化的实现。本文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进程,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从动态的角度,予以认识与判断。试图从投入-产出-结果的视角设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三是在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农村地区做实地调研,从供需角度,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有了更直观、更明确、更清醒的认识。调研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着。但是,应该看到,现阶段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城市尚有较大差距。为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权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尊重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的现实利益诉求,加强财政支持、医疗卫生等配套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农村的卫生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和可及性。当然,由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涉及到人口学、社会学、健康经济学,卫生管理学、政治学乃至哲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尽管已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对相关主题的文献和理论梳理仍旧存在着不足,论文的理论广度与深度尚有待提升。同时,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涉及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等边界不清、内容交叉,加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城乡边界问题,与此相关联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统一,尤其涉及到乡乡村村最基层的城乡对比基础数据更为缺乏,这对准确把握和测度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并予以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本人所构建的均等化指标体系,或许尚不能完全反映均等化的全貌。同时,基于我国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无论是地区间、城乡间、甚至人群间差异很大,同时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与我国目前进行的新医改密切相关,涉及到财政、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多部门的配合联动,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各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本人也及时做了跟进,但是,围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题,提出因地制宜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的政策建议,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健康中国 2020、2030.......!
周银坤[5](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黄增健[6](2017)在《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变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人类发展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更高的健康水平不只是个人的追求,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流动人口作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引人关注:一方面,由于中国福利制度安排的属地性质,同时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存在差异,流动人口往往不被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所接纳,这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成本,同时降低了健康投资意愿;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流动机制使得农村输出“健康”的人力资源,而接收“不健康”的人口群体,考虑到农村与城市在健康投资之间的巨大差距,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问题理应引起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健康作为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收入也对其健康投资具有显着的影响,为此,本研究拟就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其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展开详细论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收入回报及其群体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自家支付医疗费用”作为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替代指标时,实证结果并不显着。考虑到已有研究均认为健康投资对收入的影响存在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采用“周均锻炼频繁”作为流动人口健康投资替代指标“自家支付医疗费用”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周均锻炼频繁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个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其收入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关系;由于流动人口存在群体差异,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流动人口健康投资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一方面,男性流动人口的周均锻炼频率能够显着地负向影响其收入水平,而女性流动人口的相关研究中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是在流动人口群体中,男性往往是家庭收入的主体,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家庭收入的数量及其稳定性,因此从家庭健康投资分配优先序角度而言,男性较女性具有优越性。另一方面,新生代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其收入水平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老一代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则显着地负向影响其收入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新生代流动人口往往健康状况尚好,平时并无对其健康进行投资的意愿,而老一代流动人口则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健康状况呈现生理性降低,因此有动机进行一定费用的健康投资以维持其在外务工所需要的基本健康状况。其次,流动人口收入对其健康投资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研究表明,人均年收入对于流动人口的住院总费用的支出具有正向影响,对非住院医疗费用的支出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人口收入对其健康投资反馈效应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其中性别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男性流动人口人均年收入仅对其住院总费用和非住院其它费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女性流动人口人均年收入只对其非住院医疗费用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进一步印证了家庭内部健康投资分配的性别不平等性。年龄差异的实证结果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人均年收入对住院总费用、非住院医疗费用和非住院其它费用均具有负向影响,但只有非住院医疗费用是显着的。而老一代流动人口人均年收入只对其住院总费用支出具有显着性正向影响,而对非住院费用(包括医疗的和非医疗的)都不具有显着性影响。最后,考虑到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及其职业风险,“新农合”作为一种支持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重要制度安排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着重考察了“新农合”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意愿及其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新农合”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意愿具有正向积极作用,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并未将“新农合”制度的惠民利民的特性真正完全的发挥出来,流动人口作为农村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发挥“新农合”惠民利民作用,就要求政策制定者们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口的户籍地与工作所在地分离、以及流动频繁的现实特征,真正意义上建立与流动人口健康投资需求相匹配的医疗保障制度。(2)“新农合”制度对流动人口收入增长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但“新农合”制度确实能够发挥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减少其患病次数、提高其幸福指数的作用。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一是定量评价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与收入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包括健康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收入对健康投资的影响,有效规避了已有健康投资研究中单向因果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二是在处理流动人口收入对其健康投资的影响时,将健康投资视为流动人口的一种特殊消费,包括住院费用和非住院费用,而两种消费之间又相互影响,研究构建了流动人口收入对其健康投资反馈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是一种规避单方程建模难以消除不同消费之间随机干扰的较好尝试;三是为清晰阐释“新农合”政策的具体作用,笔者首先运用交互效应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合”的政策效应,同时将“新农合”实施以来的具体效果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以展现;四是从系统性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收入效应及其收入对健康投资的影响,将流动人口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及其反馈效应引入联立方程模型中进行检验,并与原单方程结果进行比对,从而真正实现了从流动人口自身这个系统视角来分析这两个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而确保计量结果的稳健性。
晏齐宏[7](2016)在《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传播中的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医疗保障是农民工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但是农民工对相关政策不甚了解。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政策传播主体,理应在政策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政策传播研究,从其关涉到的两个主要的学科领域来看,传播学领域还仅限于传播模式和传播机制分析,缺乏宏观视野,同时也没有考虑“政策”框架;而在政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中,虽然普遍认为媒体是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但很少有研究专门从媒体的角度分析政策过程。上述不足导致政策传播研究中传播学和政策学分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对政策传播形成更全面的学理认识,也不利于政策学自身的发展。基于对政策传播研究上述局限的回应,本研究结合传播学、政策学知识,以媒介功能为视角,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为例,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传播中的功能进行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大众传媒在政策传播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论文根据政治系统模式,分析了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中的功能。对于前者的论述主要引入政治系统输入——输出模式,从政策输入和政策转化方面展开;对于后者的论述主要从政策发布和政策解读方面展开。论文研究发现:我国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传播过程中主要发挥了议程设置、互动协商、上情下达、意义阐释的功能。从大众传媒政策传播的公共性和专业性要求出发,目前媒介功能的发挥尚存在下述问题:媒体主动设置议题能力不够、媒体沟通协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政策报道内容协调性不够、政策报道方式较为粗糙。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也提出了应对策略。
张晓晨[8](2015)在《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脚步加快与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问题。基于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工群体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求,对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完善现有医疗保障,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历经数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长春市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虽然得以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以地方为实际施政的主体,并由此导致问题的发生,例如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限制多、异地报销与衔接难等。其次,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农民工医保的企业问责机制,加上政府与社会的援助不足,导致了私营企业中农民工参保热情差强人意,农民工对于现有医疗保障并不完全认可。因此,解决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应该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法律政策、医疗资源等方面寻求突破。首先,实现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与现有医疗保障接轨,将城市人口、农民工与农民有机地联系起来,构建一体化的城乡保障;其次,在长春市范围内改革居住证准入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的医疗确立为城市居民医疗保障的一部分,以破除城乡二元壁垒为主体兼顾其他,使农民工享受城镇化发展的红利;再次,实行市级统筹与运营,将多种医疗保险制度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扎根城市;最后,通过完善企业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医疗救助基金统筹机制、建立农民工个人信息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机制措施,缓解由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缺失而带来的社会压力。总之,通过建立长春市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让农民工医疗保障在不分户籍、不分阶层、公平均等的条件下运行,最终实现建立真正的有保障的新型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宫卫红[9](2014)在《中国转型时期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权利保障现状却不容乐观,其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保障存在缺失,他们处于社会底层,成为弱势群体。本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归纳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民权利保障制度,并提出保障农民权利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对策。本文分五章阐述了转型时期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第一章阐述了社会转型及权利保障的基础概念,指出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历史生成机制;并从权利、公民权利等基础概念出发,对权利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公民权利的根据等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背景,从社会转型对固有农民权利保障造成冲击的角度,强调了农民权利保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第二章着重指出了转型时期农民权利保障的现状及农民权利受侵害的原因。在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社会不公、阶层对立、利益冲突等。而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变成弱势产业,农民愈来愈成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保障存在缺失。农民权利受侵害,除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无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自身原因外;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农民权利得不到体现,是重要的制度原因;同时,地方政府职能错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也是农民权利受侵害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是结合工作实际,对农民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就业权等问题以及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并尝试对农民的权利受侵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指出了外出务工农民遭受的就业限制、工资保障、医疗保障及留守农民创业、留守儿童受教育等问题。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论述章节,重点研究了保障农民权利的路径选择,本文从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提出保障农民权利的一些具体措施和设想: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最关键的一个因素,通过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改变其在现实应用中出现的绩效低下、不适应性、滞后性等问题,以保障农民在以土地开发为先导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效地维护权益,分享收益;通过合理规划、自愿有偿、稳妥推进、全面配套等途径和方式,改革户籍制度,破除二元社会结构,以有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盘活城乡资源,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流动;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农民就业与创业的双结合,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管理服务体系、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及返乡创业、改善农民就业创业环境等途径,创新就业和创业扶持办法;以及创新村民自治平台等。第五章指出了加强农民权利保障应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应然与实然、权力与权利、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借鉴国外经验与突出中国特色、权利与义务相互平衡、各种权利保障间的平衡与协调等。
林娣[10](2012)在《宏观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快速发展,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各种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制度不断改革,农村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得以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工向城镇转移,既为城镇部门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又通过农民工返乡建设等各种形式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包括农民工医疗保障在内的各种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是在宏观视角下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这一议题展开研究。全文由七个章节构成,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了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研究的铺垫和基础。第一章导论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界定以及本文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文献,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产生、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三章是农民工的产生。分析了农民工产生的四个条件: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城乡差距的扩大、城市部门的吸纳。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聚焦于农民工的健康和参保状况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需求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真实潜在健康赋值,计算并分解健康基尼系数,以了解全国城乡和城市内农民工-市民间的健康不平等情况;然后用相同方法对相同人群,度量其参保不平等情况;最后对农民工群体具体的患病和就医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民工群体的疾病风险。第三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五章研究了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国际和国内制度环境。首先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区别、一国或地区医疗保障体系构成的特点、政府在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放在我国城乡二元医疗保障体系中,放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研究。第六章对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模式分析。在这一章中,将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分为了四个模式,然后对三个代表城市(北京、深圳和上海)的四种农民上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做了比较,最后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方主体的缴费责任出发,研究了农民工医疗保障建设的可行性。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研究了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内部建设中,提出要根据农民工不同收入水平和流动性建设包括农民工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并根据农民工高流动性的特点,构建全国性的专项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优化中,提出了三个中期策略——规范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民工培训制度和优化城市建设,以及一个长期策略——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二、关注农民工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农民工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之考量——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工医保制度回顾与反思 |
(一)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工医保制度建构的历史进程 |
1. 农民工医保制度建构的雏形 |
2. 农民工医保制度初步建立与完善 |
3. 农民工医保制度普遍建立与整合 |
(二)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学术追踪及述评 |
(三)底线公平理论应用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反思 |
三、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较低统筹层次的医保制度设计有损底线公平 |
(二)城乡医保整合程度较低有碍实现底线公平 |
(三)医疗保险转接不畅降低制度建设的底线公平 |
(四)医保筹资机制碎片化有违制度设计的底线公平 |
(五)推动全民医保目标实现的进程中仍需兼顾底线公平 |
四、提高农民工医疗公平性的政策建议 |
(一)以维护健康权为底线逐步提升统筹层次 |
(二)以底线公平为尺度提高医疗保障制度融合度 |
(三)以底线公平为导向加快受益归属立法进程 |
(四)以底线公平为标杆普遍整合医保筹资机制 |
(五)以普遍整合为步调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医保的健康中国战略 |
结论与讨论 |
(2)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代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主要概念厘定 |
一、农民工 |
二、就医行为选择 |
三、代际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
一、代际差异理论 |
二、社会融入理论 |
三、政府责任理论 |
第三节 “就医行为选择”的衡量指标 |
第四节 研究假设 |
一、两代农民工在医疗机构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
二、两代农民工在医疗费用报销方式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一项经验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主要特征 |
一、个体特征的代际比较 |
二、社会特征的代际比较 |
三、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 |
第三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异同点 |
第四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个体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
二、个体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
三、社会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
四、社会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公共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关于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演变 |
二、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特征 |
第二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主体责任 |
一、政策执行主体责任不清 |
二、执行力不足 |
第三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保障原因 |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二、社会保障制度灵活性弱 |
第四节 完善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 |
二、加强责任主体的政策执行力 |
三、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医疗服务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健康度量研究 |
1.2.2 农民工健康问题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假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假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龄农民工 |
2.1.2 健康风险 |
2.1.3 健康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健康需求理论 |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高龄农民工的健康状况 |
3.1 高龄农民工基本情况 |
3.1.1 人口学特征 |
3.1.2 社会经济特征 |
3.1.3 流动情况 |
3.1.4 就业情况 |
3.2 高龄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 |
3.2.1 自评健康状况 |
3.2.2 患病情况 |
3.2.3 就诊情况 |
3.3 高龄农民工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 |
3.3.1 心理适应状况 |
3.3.2 社会适应状况 |
3.4 健康管理与公共服务状况 |
3.4.1 健康管理状况 |
3.4.2 健康公共服务状况 |
第四章 高龄农民工自评健康风险因素分析 |
4.1 高龄农民工自评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4.1.1 人口学因素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1.3 流动因素 |
4.1.4 就业因素 |
4.1.5 健康管理与社会适应 |
4.2 自评健康状况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高龄农民工患慢性病风险因素分析 |
5.1 患慢性病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5.1.1 人口学因素 |
5.1.2 社会经济因素 |
5.1.3 流动因素 |
5.1.4 就业因素 |
5.1.5 健康管理与社会适应 |
5.2 患慢性病状况的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健康风险预防策略 |
6.1 研究结论 |
6.2 健康风险预防策略 |
6.2.1 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 |
6.2.2 确保高龄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健康服务 |
6.2.3 推进社区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 |
6.2.4 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 |
6.2.5 提升高龄农民工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均等化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非均等原因)的研究 |
1.2.4 关于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策略的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析 |
2.1.1 城乡 |
2.1.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2.1.3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
2.1.4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
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理论 |
2.2.1 公共经济理论 |
2.2.2 福利经济理论 |
2.2.3 公平正义理论 |
2.2.4 共享经济理论 |
2.2.5 医疗服务市场的一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变迁历程 |
3.1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变迁阶段 |
3.1.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低水平均等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
3.1.2 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时期(1979—2005年) |
3.1.3 强化政府责任,公益性回归的新医改时期(2005年至今) |
3.2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评价 |
4.1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成 |
4.1.2 评价方法 |
4.2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现状的统计分析 |
4.2.1 医疗卫生筹资 |
4.2.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4.2.3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4.2.4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4.2.5 健康水平 |
4.3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评价 |
4.3.1 国际组织的评价 |
4.3.2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实证测度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
5.1 国家发展战略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
5.1.1 二元经济结构,“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 |
5.1.2 “重城轻乡”下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 |
5.1.3 以GDP衡量政绩的弊端 |
5.2 公共财政体系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
5.2.1 卫生财政总量投入不足 |
5.2.2 财政支出偏向城市的惯性 |
5.2.3 政府间事权划分改革滞后,卫生财权与事权的长期不匹配 |
5.2.4 收入分配制度的偏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
5.3 医疗保障体系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
5.3.1 保障对象以正规就业为标准进行制度设定和人群划分 |
5.3.2 统筹层次低弱化了医疗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保障水平差异大 |
5.3.3 多头管理有失效率 |
5.4 供给主体结构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
5.5 农民的参与意识及“话语权”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
6 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与意愿分析-基于D市的调查 |
6.1 样本点选择与调查方法 |
6.2 调查地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
6.2.1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 |
6.2.2 调查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情况 |
6.2.3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
6.3 调查结论 |
7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国际经验 |
7.1 主要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
7.1.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
7.1.2 德国的社会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 |
7.1.3 日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
7.1.4 美国的混合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
7.2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7.2.1 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7.2.2 强调政府责任 |
7.2.3 发挥基层基本医疗保障功能,有效合理配置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
7.2.4 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
7.2.5 高度的政策可操作性与规范的医疗法制体系 |
7.3 本章小结 |
8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8.1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
8.1.1 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 |
8.1.2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
8.2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8.2.1 统筹城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8.2.2 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合理配置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
8.2.3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
8.2.4 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健康保险 |
8.2.5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8.2.6 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畅通参与渠道保障农民话语权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
二、“项目制”模式 |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变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 |
1.4.1 数据概况 |
1.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关系:文献综述 |
2.1 健康投资的收入影响 |
2.1.1 健康投资与宏观经济增长 |
2.1.2 健康投资与微观收入增长 |
2.2 收入对健康投资的影响 |
2.2.1 绝对收入与健康投资 |
2.2.2 相对收入与健康投资 |
2.2.3 其他相关研究 |
2.3 健康投资与收入的相互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3 相关概念界定 |
3.1 健康测度指标选取 |
3.1.1 健康测度指标 |
3.1.2 健康测度 |
3.2 健康投资测度 |
3.2.1 健康投资的内涵 |
3.2.2 健康投资测度 |
3.3 收入测度 |
3.3.1 收入测度 |
3.3.2 指标选取 |
4 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收入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 |
4.3 模型构建 |
4.4 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健康投资的收入回报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流动人口收入对健康投资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 |
5.3 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实证结果分析 |
5.4.3 关于结论的进一步讨论 |
5.5 小结与讨论 |
6 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的交互影响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估计 |
6.1.1 模型构建 |
6.1.2 估计方法选择 |
6.2 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的交互影响 |
6.2.1 计量结果分析 |
6.2.2 与单方程结果的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7 新农合对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影响 |
7.1 流动人口医疗政策发展 |
7.2 流动人口健康投资的政策效应:基于交互效应的实证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回归结果讨论 |
7.3 政府政策与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一个案例剖析 |
7.3.1 “新农合”的制度沿革 |
7.3.2 流动人口参与“新农合”的现状 |
7.3.3 “新农合”与流动人口的健康投资和收入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政策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7)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传播中的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二章 传播学和政策学视角下政策传播中的媒介功能 |
第一节 议程设置功能 |
第二节 民主协商功能 |
第三节 政策传播功能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保政策制定中的功能 |
第一节 政策输入: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 |
第二节 政策转化:大众传媒的互动协商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保政策执行中的功能 |
第一节 政策发布:大众传媒的“上情下达”功能 |
第二节 政策解读:大众传媒的意义阐释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保政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保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媒体报道策略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基本理论 |
2.1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概述 |
2.1.1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定义与特征 |
2.1.2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2.2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相关探索 |
2.2.1 关于在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思想 |
2.2.2 关于全面建成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思想 |
2.2.3 关于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思想 |
2.3 我国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政策 |
第三章 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及面临问题 |
3.1 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1978年至2000年 |
3.1.2 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5年 |
3.1.3 全面建设阶段:2006年至今 |
3.2 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发展现状 |
3.2.1 农民工医疗保障概况 |
3.2.2 农民工医疗保障特点 |
3.3 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面临的问题 |
3.3.1 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限制多 |
3.3.2 农民工医疗保障异地衔接与报销难 |
3.3.3 企业中农民工参保率较低 |
3.3.4 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满意度低 |
3.3.5 部分农民工无法参保 |
第四章 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成因分析 |
4.1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 |
4.2 农民工医疗保障机制僵化 |
4.3 农民工医疗保障缺乏有力援助 |
4.4 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 |
4.5 农民工务工季节性强且间歇时间长 |
第五章 解决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 |
5.1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 |
5.2 健全居住证准入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 |
5.3 完善企业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
5.4 建立农民工医疗救助基金统筹机制 |
5.5 建立农民工个人信息与服务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转型时期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拟突破的难点和创新 |
(四) 研究思路及视角 一、社会转型及农民权利保障理论分析 |
(一) 社会转型 |
1. 社会转型的概念 |
2. 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 |
3. 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
4. 社会转型的历史生成机制 |
(二) 权利及权利保障 |
1. 权利、公民权利 |
2. 农民权利及特点 |
3. 公民权利的根据 |
4. 权利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
(三) 转型时期农民权利保障的意义 |
1. 社会转型对固有农民权利保障的冲击 |
2.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权利保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二、转型时期农民权利保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转型时期为什么应特别注意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 |
(二) 农民权利保障的现状 |
1. 农民的经济权利保障现状 |
2. 农民的政治权利保障现状 |
3. 农民的文化权利保障现状 |
(三) 农民权利保障存在问题 |
1. 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 |
2. 农民的教育保障问题 |
3. 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
4. 农民的就业权问题 |
5. 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
(四) 农民权利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1. 自身原因: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水平低,制约其维护自身权益 |
2. 制度原因: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农民权利得不到体现 |
3. 政府原因:地方政府职能错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三、保障农民权利的路径选择 |
(一) 探索土地增值分享机制 |
(二) 改革户籍制度,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
1. 现有城乡户籍制度的缺陷与引发的社会问题 |
2.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3. 实现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的途径与方式 |
(三) 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
1. 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
2. 完善城乡教育保障制度 |
3. 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 |
(四) 创新就业和创业扶持办法 |
1. 转型时期农民就业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形式 |
2. 创新农民就业的新方式 |
3. 注重农民就业与创业的双结合 |
(五) 改革创新村民自治平台 |
1. 村民自治性质 |
2. 村民自治推进方式 |
3. 村民自治特征 |
4. 现有村民自治存在问题 |
5. 社会转型时期村民自治平台的建设与创新 四、保障加强农民权利保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 正确处理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
(二) 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
(三) 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
(四) 正确处理借鉴国外经验与突出中国特色的关系 |
(五) 正确处理各种权利保障间的平衡与协调关系 |
(六) 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相互平衡间的关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宏观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 |
一、主要内容 |
二、逻辑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数据来源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界定 |
一、农民工 |
二、医疗保障制度 |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中的创新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产生 |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关理论 |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
三、农民工的最终走向 |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 |
一、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 |
二、农民工参保情况及意愿 |
三、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 |
第三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 |
一、二元医疗保障体系困境 |
二、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态度 |
三、农民工医疗保障供给的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农民工的产生 |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 |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化 |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 |
第三节 城乡差距扩大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我国各省市城乡差距 |
三、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城乡差距变化趋势 |
第四节 城市部门的吸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农民工的健康和参保状况 |
第一节 农民工健康不平等 |
一、健康的度量 |
二、健康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
第二节 农民工参保不平等 |
一、参保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
二、农民工健康和参保不平等评价 |
第三节 农民工疾病风险 |
一、农民工参保情况 |
二、农民工患病情况 |
三、农民工就医行为 |
四、农民工疾病风险评价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制度环境 |
第一节 国际制度环境 |
一、医疗保障制度分类 |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阶段 |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索阶段 |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分类 |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分类 |
二、四种模式简析 |
三、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思考 |
第二节 代表城市的具体安排——北京、深圳和上海 |
一、参保对象 |
二、享受待遇 |
三、缴费安排 |
四、住院医疗报销 |
五、三地比较后的思考 |
第三节 不同模式可行性研究 |
一、政府缴费能力分析 |
二、企业缴费能力分析 |
三、农民工缴费能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
第一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内部建设 |
一、农民工群体分类 |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构成 |
三、各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构想 |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优化 |
一、外部优化中期策略 |
二、外部优化长期策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文献综述 |
附录二 健康及参保不平等实证数据结构图 |
附录三 1997~2009年潜在真实健康分布特征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关注农民工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之考量——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J]. 黎赵,徐义海.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0(08)
- [2]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D]. 张嘉雯. 华侨大学, 2020(01)
- [3]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D]. 孙世禹. 河北大学, 2020(08)
- [4]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D]. 夏敬.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流动人口健康投资与收入变化关系研究[D]. 黄增健. 浙江大学, 2017(03)
- [7]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传播中的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为例[D]. 晏齐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6(06)
- [8]长春市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晓晨. 延边大学, 2015(01)
- [9]中国转型时期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 宫卫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宏观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 林娣.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