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区藏族宗法文化形态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桑吉草[2](2018)在《文化视角下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以旺藏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聚落逐渐衰弱,乡村聚落整体风貌逐渐失去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特色美丽乡村大背景下,研究和保护具有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发扬传承民族文化迫在眉睫。本文研究的对象为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迭部拥有丰富的民间历史文化。其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乡村聚落景观反映着迭部地区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以及生态哲学思想,体现了迭部人民的生态智慧,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对迭部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记载也相对较少。本文解读迭部藏族独特的文化形态,描述乡村聚落景观特征,为今后迭部建设美丽乡村和建设具有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迭部县域为研究范围,以文化为视角探讨文化与乡村聚落景观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人文社会学对文化分类方法研究,采用最具科学性的文化四分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分别探讨藏族文化中这四类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方式及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文化性原理,对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得出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结合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机制提出文化视角下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框架。按照此框架,在研究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时按照乡村聚落包含的景观要素,对迭部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分析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的特征。并以迭部县旺藏村为案例,具体分析旺藏村聚落景观特征,探讨文化与藏族乡村聚落景观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影响方式。提出文化变迁导致的乡村聚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和旺藏村人居环境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综合研究各学科本文总结出了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框架。按照研究框架对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解读迭部藏文化对迭部藏族乡村聚落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旺藏村的聚落景观,解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研究迭部乡村聚落景观特征为今后对迭部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丰富我国地域民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料。同时总结得出的迭部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可以运用在今后迭部相关乡村规划及改造项目中。对迭部乡村聚落景观提升及人居环境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旦知杰[3](2014)在《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的拉卜楞地区是安多藏区以拉卜楞寺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区,它包括今天青海、四川的部分藏区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区。进入民国以来,在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拉卜楞地区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进程。这一时期,拉卜楞寺院集团势力的政教合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安多藏区最大寺院集团。拉卜楞地区作为以藏族为主体,回、汉、蒙古、土等多民族聚居区,面对民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在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的权力博弈的漩涡和缝隙中,有效整合传统“政教合一”的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主导着对这一地区的治理和控制,使这一时期拉卜楞地区的多元民族关系格局趋于形成,民族关系相对和谐。研究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多元民族关系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这一时期多民族交往和互动的内涵和实际状况,分析民族关系的特点,探讨多元民族格局产生的社会文化要素,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推动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成臻铭[4](2014)在《新世纪十三年内的中国土司学——2000~2012年土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取向》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的语境尚未完全澄清,但十三年的研究已初步展示了有关土职和土官衙门的历史图景。土职、土司政府、土司区、土司关系和土司制度等五大研究主题的精细化,为最终介入土司区域社会总体史研究打下了基础。中国土司学研究经过长达九十年的前期积淀,在十三年内业已形成有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18个学科门类介入的格局,它们略呈五个梯次聚焦于土司。学科聚焦后的针对土司的历史与现实影响力、土司文化的再利用和土司制度文化的现当代启示的研究,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田鑫[5](2013)在《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观照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及方法康巴地区是我国藏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区域内还有汉族、纳西族、羌族、回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多民族和睦共处,交流融合,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康巴文化。本文立足于川西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选取历史、社会以及民族文化等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收集有关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内康定县、雅江县的实地考察,沿着传统体育文化“构成——发展——变迁”的主线,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渊源、活动形式、当前的发展形态进行系统化的体系构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发展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民族文化认同等。研究结论1.作为一种多维结构的民族文化,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藏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有形和无形成果的总和。康巴藏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热情的民风、英勇无畏的格萨尔精神造就了别具特色的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笔者对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及形式进行分析发现整个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展现出康巴藏族豪放坦荡的精神气质与尚礼尚智的文化意涵。2.将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分为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传统体育行为文化、传统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传统体育精神文化四个维度。研究认为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的耦合自远古时代早已萌生,通过考古资料的整理发掘以物质形态传承着的康巴藏族传统体育。在对雅江县康巴汉子村、康定县等地区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来自于对自然对神灵的崇拜、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对民族英雄仰慕与效仿。3.川西康巴藏族的栖息环境有着鲜明的地理环境特色和独特的人文文化。追求平衡自然,实践“天人合一”是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之所在。生活在川西的康巴藏族人民虽然许多生活生产方式已经与汉族额区别不显着,但在共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仍传承着族群内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认同在群体性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跳锅庄、赛牦牛、押加、俄多、藏戏等体育运动中得以复现和彰显。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成为构建集体记忆,强化民族凝聚的重要途径。4.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资本三个方面提出继承和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的对策,力图更好地为发掘与整理藏族传统体育提供一些借鉴,为藏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与现代体育和谐发展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作用。
羌洲[6](2012)在《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成为不可阻挡的变革运动,也成为了国际潮流和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政府虽然重要,但不再是社会管理的唯一权力核心。社会组织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重要的一级,与政府共同合作,分担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弥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不足和遗漏的“治理盲区”和“治理难区”。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深度拓展,以及中国国内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调控机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第三域”、“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在国内各个学科领域成为热门的学术话题。这些热门话题折射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调控模式的深度转换。与此相对应的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区自治组织在中国应运而生。诚然,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特别是在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重新界定政府权限范围、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社会方面来说,如何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培育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也非常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分化加速进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长期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职能开始由社会组织承担,社会组织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必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组织的类型中,有一类社会组织是不容忽视的——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藏区的社会组织。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性。社会组织的出现给政府以有力的帮助,对改善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并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框架层面上的普遍存在的共有性,也有民族地区所特有的特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采取有差别的思路来剖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民族地区的全体民众,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有序、合理的公民参与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表明,社会组织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功能非同一般。它们可以在政府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在弥补政府和市场缺位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等方面。社会组织将一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或利益需求的人聚合在一起,将分散的个体力量凝聚为团体的力量,使各种零星的、微弱的吁求转变成统一的、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舆论,将参与者对政府的要求、意愿、建议和批评等诉求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为广大基层公民开辟一条有效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从而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统一依靠社会组织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是当今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社会自治,更是我国逐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佳选择。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与管理实践来看,学术界和政府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其中大部分是关于非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及其与政府合作互动的研究,对民族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而研究藏区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良性合作和互动关系的文献就更为贫乏。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安多藏区民族的问题,是安多藏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于不断发展的藏族地区,政府应当如何管理?政府对当地社会组织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式怎样才是适度的?社会组织如何合理、有序地参与当地的公共事务管理?政府如何发挥当地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与之形成互动,以实现当地的稳定与发展?在藏区,如何在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功能分化与功能互补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机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解决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也对丰富我国的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学、民族学理论、社会组织理论,指导实践中的藏区民族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选择以安多藏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本研究试图更多地站在藏族学者的立场上,寻求尊重藏族社会特点和意志的治理模式,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藏区特色的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各民族的繁荣富强。实际上,面对传统矛盾和现代化发展的冲击,汉族和藏族都在面临相似的问题,更需要惺惺相惜,需要彼此的借鉴和鼓励。透过本研究,中央政府以及藏区以外的中国人民能够加深对藏区社会变迁的理解,希望能够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健康、和谐的藏区。
杨艳伶[7](2012)在《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文中提出作为一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注定要穿行于汉藏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也注定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他可以用汉语进行会话和书写,但母语藏语仍然是他的口头语言。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作家细致缜密的思维与开阔开放的视野,他通过汉语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对故土尤其是嘉绒大地的叙写与思考放置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大格局中;而藏文化尤其是藏民族口耳传承的神话、部族传说、家族传说、人物故事及寓言,又为他提供了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写作素材,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又使阿来的创作呈现出了别样的视角与形态。借用人类学中的“文化并置”命题,即把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并列后,人们方可从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照中看出以往不易察觉的文化特色、成见或偏见。将阿来及其创作放置在新时期以来藏地汉语小说创作的大格局中进行研究,分析汉文化与藏文化对阿来的创作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揭示汉藏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藏地社会面貌如何在阿来的创作中得以呈现,并阐述穿行于汉藏文化之间的作家从两种文化之间汲取了那些营养,且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阿来与其他作家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其在藏族文学以及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和价值加以总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先界定一个论文中所用到的重要概念,即论文中所指的“西藏”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行政区划概念。第二节对西藏当代汉语小说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概括。第三节谈选题意义、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着眼点与写作思路。第一章“他观者”的想象,共有三节,第一节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藏地小说热,第二节现代性/汉化的双重阻隔,第三节朝圣、追寻或反思的文化选择,对汉族作家马丽华、杨志军、马原以及范稳的藏域小说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二章“自观者”的言说,分为藏族作家的华丽转身、聆听母族文化的足音、现代性的多样化解读三节,综合论述藏族作家汉语小说创作的开创性意义和重要价值,并对央珍、梅卓、扎西达娃等藏族作家小说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进行重点阐述。第三章藏文化:阿来的创作之源,主要论述藏文化对阿来的濡化,从雪域文化的呈现、早期宗教及藏传佛教等方面论述藏文化对阿来的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第四章汉文化:嘉绒之子的追寻与守望,着重阐述汉文化对阿来的滋养与渗透,主要是从道家思想的渗透及汉族文学传统的延续和传承等方面阐释汉文化对阿来的重要影响。第五章从汉藏文化交融的角度论述阿来及其创作,包括“天人合一”、“缘起性空”观影响下的生态关怀和“仁”“众生平等”与和谐人际关系两节。第六章则重点阐述阿来小说的独特性,共分为四节,第一节西臧不再遥远、第二节传说就是现实、第三节别样的历史观、第四节魔幻化叙事,从作品思想蕴含、历史观以及叙事艺术等层面阐述阿来小说的独特之处,其中将对阿来与马原、扎西达娃、马丽华、杨志军等人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结语将对阿来的意义以及他在藏族文学和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进行概括和归纳。
何威[8](2011)在《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文中指出在河湟地区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家族,他们生生不息,绵延罔替,历经数朝仍然根深叶茂,这在中国家族史上可谓是一朵奇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对于少数民族家族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并主要集中于历史的考证,而缺乏对少数民族家族的历史轨迹、政治贡献、经济基础、文化传承、内部组织、管理体系、特殊家风、思想精神、宗教信仰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才会让少数民族家族“有血有肉”,t‘活’’起来,才能跃然于纸上,有立体感。本文正是试图以河湟地区着名的世家大族何锁南家族为例,运用史料整理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将历史考证与人类学理论相结合,从文化、家族、宗教、历史记忆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纵轴,以家族人物、家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横轴,全面系统地展现一个少数民族家族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河州地区的概况、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何锁南家族的文化变迁、何锁南家族的宗法统治、何锁南家族的宗教信仰等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河州的历史沿革、河州卫的设置以及河州地区的主要土司。河州为古西羌之地,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兴晋、大夏、永晋、武城、会城、武始等六郡为河州,河州之名自此开始。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在河州设立河州卫,军民通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流参治、土控于流的管理模式,并继续推行土司制度,设置了大大小小数十家土司。第二章是对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的历史考证。何锁南元术担任吐蓄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明初归附,历经560余年,传承19代,直至民国初年才被废除,在西北的政治历史舞台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三章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何锁南家族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何锁南家族文化变迁的原因及其影响的探讨,剖析处于族群边缘的少数民族家族的认同危机和文化适应。第四章探讨了何锁南家族的宗法统治。在二I:司承袭、家族的内部组织和管理体系、土司与属民的关系、祭祖制度等方面,宗法制度都成为何锁南家族维系家族统治与秩序的基石。最后一章论述了何锁南家族多元一体的宗教体系。由于何锁南家族处于儒家文化、臧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边缘交汇之处,这使其家族信仰同样呈现出多元鼎力、兼容并蓄的鲜明特色。总之,本人试图将史料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着名的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审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少数民族家族与中央王朝及整个中国的历史互动。
高晓波[9](2010)在《安多、康区区域的形成及民族来源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多、康区、西藏作为藏族三大聚居区域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并非行政区域,严格地来说,安多、康区是地理空间概念与文化语言范围相结合的产物,藏族文化特色明朗,其形成时间可以大致确定为清代。从历史上来看,这两个区域经历着政治更迭、文化交融,共同缔造了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地理区域。
丁莉霞[10](2010)在《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宗教和政治、经济的高度契合发展出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然而在藏传佛教这一大的宗教文化背景下,由于地理、人文的多种因素,寺院经济的表现形式、发展规模等等也存在着诸多地域差异,特别是在藏区的次级区域——安多藏区表现的更为明显。而甘南地处甘、青、川等农牧经济和多元宗教文化交接地带,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在宗教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可以称为是安多藏区的典型缩影,这里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更为明显:低海拔的农区由于长期处于藏汉杂居地带,与汉文化的持续涵化导致了藏传佛教信仰的相对衰落,使得寺院经济发展维持在小规模、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而高海拔的高原牧区则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后通过与牧区的部落制度结合,发展出了发达的寺院经济。本文试图运用核心-边缘视角视角描述和分析这种藏传佛教文化经济的地域差异,在藏传佛教这一共有的宗教文化空间下,通过对甘南藏区农、牧区宗教信仰及寺院经济之间的对比与共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的考察,来凸显藏区社会经济与宗教文化的复杂与多元。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核心-边缘视角的多学科应用、寺院经济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溯源。首先概要介绍甘南藏区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其次就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围绕核心-边缘格局的形成,就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从核心和边缘的生成背景、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历史考察,并认为核心-边缘格局具有共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论及建国以来,社会变革对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生存和传承的内在要求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社会主义政治及经济制度框架下得以重建,“自养”的经营性活动成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重建并实现现代转化的重要内容。第五部分主要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甘南农区以及游牧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传统农牧村和城镇两个层次的实证考察,认为在核心地区无论传统封闭半封闭牧区还是趋现代化的城镇,其藏传佛教信仰均在稳定发展,寺院经济来源以传统的部落信教群体捐施为主,一部分寺院借助多元化的自养经营开拓了世俗性收入来源。而边缘地区无论农村还是城镇,藏传佛教信仰正在不可逆转的衰落,世俗化导致寺院经济陷入困境,宗教性收入和世俗性收入这两大支柱难以为继。核心-边缘格局再次凸现;在此基础上,就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由于藏传佛教信仰的民族性、长期性特点决定了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长期存在,核心地区寺院经济将持续增强,边缘地区寺院经济则持续衰落。与以往的研究多注重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历史发展演变不同的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是运用了核心-边缘这一新的视角来整体描述甘南地区不同地理、文化、社会背景下藏传佛教的寺院经济现象,在文献研究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牧区和农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对比,来呈现藏汉交界地带宗教经济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二、康区藏族宗法文化形态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区藏族宗法文化形态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文化视角下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以旺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
1.1.2 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的关注 |
1.1.3 传统聚落的启示 |
1.1.4 民族文化传承的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乡村聚落 |
1.3.2 乡村聚落景观 |
1.3.3 藏文化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文化概述 |
2.1.2 文化分类 |
2.2 藏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藏文化起源与发展 |
2.2.2 藏族文化特征 |
2.3 乡村聚落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2.3.1 乡村聚落景观研究内容 |
2.3.2 景观理论 |
2.3.3 景观的文化性原理 |
2.4 文化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关系研究 |
2.4.1 文化和景观的内在关系 |
2.4.2 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机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角下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体系构建 |
3.1 藏文化对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 |
3.1.2 藏族精神文化对景观的影响 |
3.1.3 藏族制度文化对景观的影响 |
3.1.4 藏族行为文化对景观的影响 |
3.1.5 藏族物质文化与景观 |
3.2 文化视角下乡村聚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3.2.1 文化视角下藏族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分析 |
3.2.2 文化视角下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框架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视角下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研究 |
4.1 迭部概况 |
4.1.1 地理环境 |
4.1.2 历史沿革 |
4.2 迭部藏文化特征 |
4.2.1 精神文化 |
4.2.2 行为文化 |
4.2.3 制度文化 |
4.3 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4.3.1 乡村聚落自然景观 |
4.3.2 文化景观的总体特征 |
4.3.3 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汇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旺藏村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5.1 旺藏村概况 |
5.1.1 区位 |
5.2 旺藏村自然景观研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水系 |
5.2.3 植被 |
5.2.4 小结 |
5.3 旺藏村文化景观研究 |
5.3.1 村落布局特征 |
5.3.2 建筑特征 |
5.3.3 街巷空间 |
5.3.4 公共空间 |
5.3.5 生产空间景观特征 |
5.3.6 绿地景观特征 |
5.4 优化建议 |
5.4.1 聚落发展的现状问题 |
5.4.2 思想的转变下乡村村聚落问题 |
5.4.3 行为转变下乡村村聚落问题 |
5.4.4 思考和建议 |
5.5 小结 |
结论与不足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概述 |
二、本课题的基本参考文献与资料 |
三、选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的社会状况 |
第一节 拉卜楞地区政教合一制度的创立及发展 |
第二节 马家军阀对拉卜楞寺的军事打压 |
第三节 民国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多元民族关系格局 |
第一节 拉卜楞地区的地缘格局和民族分布 |
第二节 拉卜楞地区多元多层次民族格局 |
第三节 拉卜楞地区多元民族关系的特点 |
第三章 多元民族格局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
第一节 族群归属和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地缘政治与多元文化一体 |
第三节 地理文化与生存模式互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观照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2.研究学术回顾 |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
2.2 康巴藏族及其文化研究 |
2.2.1 国内外藏学研究述评 |
2.2.2 现代康巴学研究述评 |
2.2.3 不同文化视角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3.2.1 田野调查法 |
3.2.2 文献资料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4.研究区域的选择 |
5.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内容及活动形式 |
5.1 康巴藏族传统体育内容 |
5.2 民俗节庆——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具象展示 |
6.康巴文化及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阐释 |
6.1 康巴文化 |
6.2 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 |
7.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因素分析 |
7.1 地缘作用——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 |
7.1.1 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
7.1.2 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 |
7.2 人文素养——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
8.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结构 |
8.1 考古溯源——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物质与文化的耦合 |
8.1.1 历史尘埃中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的“化石” |
8.1.2 红墙白塔内的康巴藏族传统体育“宣传栏” |
8.2 康巴汉子村——康巴藏族传统体育行为文化维度之典范 |
8.3 宗教节庆体育——康巴藏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的外延 |
8.3.1 康定跑马山国际转山会 |
8.3.2 制度中的体育文化实体 |
8.4 史诗《格萨尔王》——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延展 |
8.4.1 格萨尔王与川西康巴藏族 |
8.4.2 格萨尔王与康巴藏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
9.文化的印记——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彰显 |
9.1 平衡自然,实践“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内涵 |
9.2 构建集体记忆,强化民族凝聚力 |
10. 和而不同——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诉求及发展路径 |
10.1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
10.2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10.3 作为一种文化资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组织的基本问题研究 |
1.2.2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研究 |
1.2.3 政府与社会组织伙伴关系的研究 |
1.2.4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相关研究 |
1.2.5 国外关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论述及启示 |
1.2.6 小结 |
1.3 研究架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1.4.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1.4.3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
第二章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的理论框架 |
2.1 社会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
2.1.1 关于社会组织的认识 |
2.1.2 社会组织的界定 |
2.1.3 社会组织的特征 |
2.1.4 社会组织的范围 |
2.1.5 社会组织的社会作用 |
2.2 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 |
2.2.1 自主性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 |
2.2.2 自主性对社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
2.3 社会组织自主性悖论的产生及影响 |
2.3.1 社会组织自主性悖论的产生 |
2.3.2 社会组织自主性悖论产生的原因 |
2.3.3 社会组织自主性悖论产生的影响 |
2.4 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治理 |
2.4.1 明晰社会组织边界,重归社会组织使命 |
2.4.2 摆脱财政依赖,增强资源汲取力 |
2.4.3 优化社会组织制度环境,重视社会组织自律 |
第三章 安多藏区自治及其模式分析 |
3.1 安多藏区概念的界定 |
3.2 安多藏区自治的背景与内涵 |
3.2.1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
3.2.2 安多藏区自治的内涵及体系 |
3.3 国外社区自治模式的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社区自治模式 |
3.3.2 社区自治的特征分析 |
3.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安多藏区自治模式 |
第四章 安多藏区藏族部落的组织结构 |
4.1 部落的主干组织及其形式与变化 |
4.2 藏族部落组织的结构层次 |
4.2.1 纵向发展层次 |
4.2.2 平面结构层次 |
4.3 藏族部落组织的权力结构形式 |
4.3.1 多样化的权力结构类型 |
4.3.2 藏族部落权力结构的主要特点 |
4.4 宋元以来藏族部落制度的变化 |
4.4.1 从部落的组成看 |
4.4.2 政权形式变化看 |
4.5 部落头人 |
4.5.1 头人的类别 |
4.5.2 头人的任免 |
4.5.3 头人的待遇和特权 |
4.6 统治方法 |
4.6.1 控制土地 |
4.6.2 掌握司法权 |
4.6.3 政教合一 |
4.6.4 操纵议事会 |
4.6.5 盟誓 |
4.6.6 联姻 |
第五章 安多藏区自治与社会组织治理 |
5.1 “治理”的概念及其运用 |
5.1.1 “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5.1.2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治理的内涵与模式 |
5.2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治理的组织结构及发展现状 |
5.2.1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变迁及存在的问题 |
5.2.2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治理组织网络 |
5.2.3 自治下藏区权力结构的问题 |
5.2.4 现阶段复杂的藏族宗教文化问题 |
第六章 安多藏区自治与共治 |
6.1 合作主义的理念 |
6.2 安多藏区共治的实质 |
6.3 各方合作达成共治 |
6.4 确立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必要条件 |
第七章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 |
7.1 政府职能的理意变革 |
7.1.1 政府职能的传统特色 |
7.1.2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本土化 |
7.2 政府角色现状分析 |
7.2.1 社会转型与职能转变 |
7.2.2 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越位 |
7.3 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
7.3.1 自治组织与政府的法定关系 |
7.3.2 政府主导推动自治 |
7.4 安多藏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附件一:访谈提纲 |
附件二 :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旳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藏:一个文化概念 |
二、西藏当代汉语小说发展现状 |
三、写作缘起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他观者”的想象 |
一、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藏地小说热 |
二、现代性/汉化的双重阻隔 |
三、朝圣、追寻或反思的文化选择 |
第二章 “自观者”的言说 |
一、藏族作家的华丽转身 |
二、聆听母族文化的足音 |
三、现代性的多样化解读 |
第三章 藏文化:阿来的创作之源 |
一、雪域文化的呈现 |
1.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 |
2.形形色色的藏族社会阶层 |
二、源远流长的早期宗教 |
1.原始宗教的深远影响 |
2.苯教宇宙观和生命观的重要启示 |
二、无所不在的藏传佛教 |
1.“众生平等、慈悲博爱”与命运的关注 |
2.“心物合一、心色不二”与欲望的表达 |
3.“业报因果、自作自受”与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 |
第四章 汉文化:嘉绒之子的追寻与守望 |
一、道家思想的渗透 |
1.道家生死观的领悟 |
2.大智若愚的“傻子” |
3.“弱者”的生存哲学 |
二、汉族文学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
1.“傻子”文化母题 |
2.人的本质与价值的追问 |
3.国民性问题的反思 |
4.传统小说形式的过滤与接受 |
第五章 汉藏文化交融中的深沉思索 |
一、“天人合一”、“缘起性空”观影响下的生态关怀 |
二、“仁”、“众生平等”与和谐人际关系 |
第六章 阿来小说的独特性 |
一、西藏不再遥远 |
1.朝圣者马原的西藏想象 |
2.扎西达娃寻根之旅中的西藏叙述 |
3.阿来的名词化西藏 |
二、传说就是现实 |
1.《格萨尔王》——藏族英雄史诗的重述与演绎 |
2.《伏藏》——人类精神信仰的拯救与传递 |
三、别样的历史观 |
1.马丽华:尘封历史中苦难主题的发掘 |
2.阿来:宿命与历史演进的悖论发现 |
四、魔幻化叙事 |
1.马原:叙事圈套中的先锋实验 |
2.阿来:神秘奇异的魔幻化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五、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河州地区概况 |
第一节 河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河州卫的设置 |
一、河州卫的建制沿革 |
二、河州卫的特点 |
第三节 河州地区的土司概况 |
一、河州珍珠族韩土司 |
二、河州癿藏族王土司 |
三、河州撒拉族韩土司 |
四、河州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 |
第一节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略考 |
一、机构性质 |
二、领导机构 |
三、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的始设年代及治所 |
第二节 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 |
一、何锁南其人考 |
二、何锁南的家族世系 |
三、何土司家族长期统治的原因 |
第三节 何土司家族的历史地位 |
第四节 何锁南的族属问题 |
一、东乡族说 |
二、蒙古族说 |
三、藏族说 |
四、沙马族考释 |
第五节 何土司家族的衰落 |
第六节 清朝初期河徨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变迁 及其对土司制度的影响 |
一、清朝初期河徨地区基层社会的变革 |
二、河涅地区基层社会组织的变迁对土司制度的影响 |
第七节 末代土司—何晋 |
一、河州马家军阀的迅速崛起 |
二、民国时期甘青地区土司的改土归流 |
三、末代土司何晋的悲剧人生 |
第四章 何土司家族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何土司家族文化变迁原因 |
第二节 何土司家族文化变迁的表现 |
第三节 何土司家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何土司家族的家族制度 |
第一节 土司承袭中的宗法关系 |
第二节 何土司家族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
一、内部组织结构 |
二、家族管理系统 |
三、土司与属民的宗法依附关系 |
第三节 何土司家族的祭祖制度 |
一、祭祖时间 |
二、祭祖管理组织 |
三、坟墓 |
四、祭祖仪式 |
五、祭祖对于何土司家族的影响 |
第六章 何土司家族的宗教信仰 |
第一节 何土司家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
一、藏传佛教在河涅地区的传播 |
二、大报恩寺 |
三、宝觉寺 |
第二节 何土司家族的漱神崇拜 |
一、河崛挑地区的漱神崇拜 |
二、何土司家族的漱神崇拜 |
三、何土司家族漱神崇拜的文化内涵 |
第三节 何土司家族的家神崇拜 |
一、何土司家族的家神崇拜 |
二、家族的记忆 |
三、“二悖现象” |
四、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结语 |
(9)安多、康区区域的形成及民族来源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划分的依据 |
二、藏族的族源及安多、康区的民族来源 |
三、安多、康区区域的形成 |
(10)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溯源 |
第一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自然、社会背景 |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 |
二、民族宗教的多元化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
一、吐蕃时期佛教在安多地区的传播 |
二、宋元以来藏传佛教的传播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溯源 |
一、佛教寺院经济发展溯源 |
二、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形成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在甘南游牧地区的生成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生成的社会基础 |
三、藏传佛教寺院的财产占有关系 |
第二节 核心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构成分析 |
一、宗教性经济收入 |
二、世俗性经济收入 |
三、寺院的消费及支出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边缘在甘南农耕地区的形成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边缘的形成背景 |
二、土司制度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第四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特点 |
一、核心-边缘的共生性 |
二、核心-边缘的差异性 |
第三章 建国后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消长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式微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重建背景 |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寺院组织内部的因应 |
第三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及其寺院经济的当代重建 |
一、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现状 |
二、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
三、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当代重建 |
第四节 建国六十年中国宗教政策与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变化 |
一、尊重保护阶段 |
二、严重冲击阶段 |
三、温和适应阶段 |
第四章 当代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再凸现 |
第一节 核心地区寺院经济再度崛起的个案考察 |
一、传统封闭的牧区:宗教性消费是寺院经济的主要源泉 |
二、城镇化进程中寺院经济的良性发展 |
三、牧区藏传佛教寺院以及寺院经济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困境 |
一、城镇寺院经济及其困境 |
二、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农村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困境 |
三、宗教世俗化对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冲击 |
第三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长期存在 |
二、核心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走强趋势 |
三、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持续衰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康区藏族宗法文化形态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文化视角下迭部藏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以旺藏村为例[D]. 桑吉草. 长安大学, 2018(01)
- [3]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 旦知杰. 西北民族大学, 2014(05)
- [4]新世纪十三年内的中国土司学——2000~2012年土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取向[J]. 成臻铭.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2)
- [5]川西康巴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观照及其发展研究[D]. 田鑫.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3)
- [6]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 羌洲. 兰州大学, 2012(02)
- [7]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 杨艳伶. 兰州大学, 2012(09)
- [8]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 何威. 兰州大学, 2011(09)
- [9]安多、康区区域的形成及民族来源综论[J]. 高晓波.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06)
- [10]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丁莉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