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3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许玫[1](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通过本次回顾性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适应病症,适用人群,方药的安全剂量使用,为今后国内外医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精准和更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历代医家的方论,海内外的实验室研究和近现代的临床应用报道,以及药物的研究和其方证鉴别。并收集纳入古代医案22例,近现代医案672例,火神派医案76例,黄煌教授医案118例,日本医案13例,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系统,症状与体征,应用剂量和加味合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研究。统计分析“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病症”,归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安全应用指征。结果:(1)麻黄附子细辛汤安全应用的人群特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人群以女性偏多。多见体形健壮偏胖,面色黄暗或发黑,无光泽,皮肤干燥,无汗,疲倦貌,面油,面浮肿,眼圈黑,口唇红,毛发浓密等特征。病人常见精神极度疲倦,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抑郁或焦虑烦躁神态,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并有明显恶寒怕冷,流清涕,口不渴不欲饮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和脉沉细或微,脉沉紧。腹诊见腹部压痛和腹厚软。(2)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病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五官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及外感发热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聋,牙痛,支气管哮喘,肺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荨麻疹,带状疱疹,无汗症,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前列腺炎,滑精,遗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生长发育迟缓,糖尿病肾病,血栓性脉管炎,乳腺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外感发热等。典型症状指征包括怕冷,发热,无汗,浮肿,乏力,嗜睡,情绪低沉,哈欠多,咳喘,胸闷,心动过缓,心悸,身痛,头痛,流清涕,耳聋耳鸣,牙痛,流涎,口不渴,音哑,咽喉不利,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干燥,肢体痛痹,肢体颤抖,下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小便清长,月经错后,痛经,不举等症状。结论:通过对几大类医案的统计,特别是黄煌教授医案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主治病症和如何安全有效应用的客观指征。
李财云[2](2019)在《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中西医联合使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之间在因股骨头坏死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实验组使用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其余治疗措施无差异,观察疗程均为10天。2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11天分别检测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VAS评分、健、患侧大腿周径差,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评估深静脉血栓情况与用药安全性评价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第11天入组60例患者在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共有1例发生DVT,总发生率1.67%。发生在对照组,实验组无DVT发生病例。(2)术后第1天D-dimer和FIB值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1天D-dimer和FIB值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11天上述结果分别进行组内对比,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大腿周径差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1天大腿周径差及VAS评分进行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1天与第1天数据进行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自拟中药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都能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药干预能更好地降低D-dimer和FIB水平,降低DVT发生风险。(2)中药干预能更好的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症状。(3)中药干预不增加用药风险,用药安全性高。
李佳曈[3](2019)在《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方法搜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到2018年12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经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Cochrane Handbook5.1.0的RCT标准进行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篇文献,其中样本总数为2351例,其中治疗组1218例,对照组1133例。将纳入的27篇文献分为3组,O组包括了全部27篇文献,包括了全部外治法与内治法;A组17篇文献的主要治法为内治法;B组10篇文献的主要治法为外治法。纳入的27篇文献中有6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有1篇文献对不良反应有统计分析。Cochrane Handbook5.1.0质量评价显示:(1)纳入的27篇文献中,有8篇文献使用了随机数字表法,有1篇文献使用了计算机抽签的方法,其余文献虽都提及随机但并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2)所有的试验均未提及隐蔽分组;(3)纳入的27篇文献均未提及是否使用了盲法;(4)纳入的27篇文献中有1例描述了退出的情况及原因,其他文献均未提及是否有失访与退出情况;(5)所有文献均无选择性报告偏倚;(6)纳入的27篇文献中,26篇文献描述基线一致,有1篇文献未提及有无其他偏倚来源。Meta分析结果示:1.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疗效指标(1)血栓性浅静脉炎的O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04,95%CI(3.00,5.12),Z=11.45,P<0.00001];(2)血栓性浅静脉炎的A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88,95%CL(4.53,10.46),Z=9.03,P<0.00001];(3)血栓性浅静脉炎的B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8,95%CL(3.22,8.02),Z=6.99,P<0.00001]2.血栓性浅静脉炎纤维蛋白原指标(1)血栓性浅静脉炎O组的纤维蛋白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8,95%CI(-0.79,-0.37),Z=5.51,P<0.00001];(2)血栓性浅静脉炎的A组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6,95%CI(-0.46,-0.06),Z=2.55,P=0.01];3.血栓性浅静脉炎全血黏度指标(1)血栓性浅静脉炎O组的全血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3,95%CI(-0.35,-0.12),Z=4.03,P<0.0001];(2)血栓性浅静脉炎的A组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6,95%CI(-0.46,-0.06),Z=2.55,P=0.01];4.血栓性浅静脉炎O组的症状体征评分(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8,95%CI(-0.78,-0.37),Z=5.56,P<0.00001];5.血栓性浅静脉炎O组的症状体征评分(肿胀)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6,95%CI(-0.62,-0.49),Z=17.34,P<0.00001];6.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时间指标(1)血栓性浅静脉炎O组的治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97,95%CI(-6.69,-3.26),Z=5.68,P<0.00001];(2)血栓性浅静脉炎的A组治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70,95%CL(-9.49,-1.91),Z=2.95,P=0.003];(3)血栓性浅静脉炎的B组治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6,95%CL[-4.79,-3.54],Z=12.98,P<0.00001]。STP临床疗效指标中药治法分析结果示:血栓性浅静脉炎常用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其次为活血化瘀、除湿通络。STP最常见的中药种类排名为活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利水消肿药等。常用中药由高到低的排名为当归、金银花、黄柏、赤芍、紫花地丁、水蛭、黄芪、苍术、丹参、牛膝、白芍、薏苡仁、丹皮、连翘、甘草、桃仁、泽泻、玄参、茯苓、土茯苓、地龙、红花、鸡血藤等。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中医药加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纤维蛋白原和全血黏度、提高症状体征评分、加快治愈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临床疗效方面,内治法疗效优于合外治法;治愈时间方面,外治法疗效优于内治法。血栓性浅静脉炎常用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其次为活血化瘀、除湿通络。STP最常见的中药种类排名为活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利水消肿药等。常用中药由高到低的排名为当归、金银花、黄柏、赤芍等。然而由于纳入文献质量限制,结果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仍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程雪桦[4](2019)在《如意金黄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与评价如意金黄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微创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提供合理优化的中医中药外治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非劣性试验)的设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住院患者。应用SPSS 21.0软件完全随机设计分组,将纳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如意金黄凝胶)或对照组(金黄膏),其中两组共脱落剔除4例,最终入组64例,每组32例。所有患者于微创术后第7天起连续外用药2周,共随访3个月。于术后7天、术后2周、术后3周、术后3月,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下肢硬结范围及数目、中医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的影响,于术后7天、术后3月时比较患肢的复发率、硬结消失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1)患者下肢硬结范围:组内比较:术后7d、术后2w、术后3w、术后3m四个访视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术后3月(t=-1.679,P=0.1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周(t=-2.917,P=0.005)、术后3周(t=-3.230,P=0.002)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下肢硬结数目:组间比较,用药疗程结束后,两组硬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下肢硬结消失所需时间:两组下肢硬结消失时间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疗效比较:通过硬结的治愈显效率综合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疗程结束后,治疗组(90.62%)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65.63%),经Fisher的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皮损处肤色积分、疼痛情况积分、肿胀积分、皮温积分、硬结积分在4个访视点各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积分项目的组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不同访视点组间比较,术后2周时皮损处肤色情况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下肢硬结积分、皮温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访视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率:术后3月随访,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例复发,经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VAS评分:组内比较:四个访视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组间效应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2周、术后3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在治疗前与随访结束时的组间与组内比较,全血粘度中全血比低切粘度、全血比中切粘度、全血比高切粘度及毛细血浆粘度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疗程结束后,超声下血流情况比较,治疗组(84.38%)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56.25%),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期间均生命体征平稳且辅助检查结果未出现有意义的临床改变。在外治的安全性上,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局部皮肤轻度瘙痒退出临床实验。所有患者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无皮肤糜烂溃破,无全身不适症状。结论:如意金黄凝胶可以改善微创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红肿热痛的症状体征,缩小硬节范围,较金黄膏组可加快硬结吸收消散、降低VAS疼痛评分,且超声下血流情况改善更明显,总体疗效更好。如意金黄凝胶外治本病临床疗效较好,作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平印[5](2019)在《聚桂醇治疗静脉曲张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联合中药涂擦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1.国产聚桂醇硬化闭合兔大隐静脉的中远期病理变化研究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闭合家兔下肢大隐静脉的中远期病理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将健康普通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A组为低配比组,B组为高配比组,C组为对照组,每只家兔左右下肢大隐静脉内注射药物。A组注射聚桂醇:空气为1:4的泡沫硬化剂;B组注射聚桂醇:空气为1:2的泡沫硬化剂;C组注射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注射后15、30、60天各取4只于处理部位采取静脉标本,进行包埋、切片和镜检,观察管腔、血管壁、血管细胞变化。结果:1、肉眼观结果:A、B两组与C组相比,在15、30、60天闭合静脉的作用明显,处理隐静脉硬化增生成条索状。A、B两组间硬化闭合作用基本相同(均有P>0.05),15天后两组处理隐静脉不再变化(均有P>0.05),仅有A组一条处理大隐静脉30天时的管腔未及明显变化。2、镜检观结果:A、B两组与C组相比,在15、30、60天时,未闭合静脉内皮细胞破坏脱落、管壁增厚、变形,闭合静脉纤维化过程仍在逐步进行,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A、B两组对于家兔大隐静脉硬化作用基本相同(P>0.05)。结论:A、B两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闭合家兔下肢大隐静脉作用明显,不具有差异性;注射静脉内15天后,管腔内纤维化过程仍在进行,直至完全纤维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单纯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及术后联合中药涂擦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单纯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及术后联合中药涂擦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9月~2018年4月住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0例,共60条患肢。随机分为实验组(泡沫硬化治疗+术后中药涂擦)和对照组(泡沫硬化治疗)各30例。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0岁,平均57.80±12.074岁,病程0.5~30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1~76岁,平均58.77±10.855岁,病程1~40年。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分别对两组在一般资料、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病程、CEAP分级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术前术后VC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相同时间点VC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与手术方式的交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成功96.67%,部分成功3.33%,对照组治疗成功93.33%,部分成功6.67%,两组均无未成功病例,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咳嗽、胸闷、皮肤坏死、过敏、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色素沉着、皮下瘀斑、血栓性静脉炎。术后2周时,两组素色沉着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瘀斑、血栓性静脉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不良反应统计后,素色沉着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瘀斑、血栓性静脉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的首选。2.术后联合中药涂擦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佳曈,李国信[6](2018)在《中医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进展》文中认为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是发于肢体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以肢体浅静脉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以四肢及胸腹壁多见,属于中医学"赤脉、青蛇毒、恶脉、黄鳅痈、脉痹"等范畴。本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与季节无关,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均可罹患。1病因病机《外科大成》云:"青蛇毒,生足肚下,亦长二三寸。寒热不食,由足少阴太阳湿热下注,蛇头向下者顺,向上难治宜针蛇头,出黑血……"由此可以看出
程雪桦,王小平[7](2018)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浅静脉系统的常见病,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血栓蔓延至深静脉而致病致残,甚而有引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的风险。西药抗凝、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良好但非从根论治,使得本病易于反复,因此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公认有效手段。中医药疗法可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两者在疗效上有协同作用,现主要论述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于海源,张玥[8](2014)在《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近况综述》文中认为总结了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简要概述了近几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医治疗进展,阐明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点,并且提出了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
于海源,张玥,张玉冬,杨康[9](2014)在《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进展》文中提出血栓性浅静脉炎好发于四肢和胸腹壁等部位,部分发病呈游走性,临床特点为出现沿浅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结节,局部红肿热痛,急性期后,条索状结节变硬,表面及周围皮肤遗留色素沉着。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显着,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青蛇毒"、"脉痹"、"恶脉"、
王翠莲,石桂珍,赵美清[10](2008)在《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发现中医从湿、热、瘀入手,采用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中西医合治等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3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3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概论 |
1. 文献研究背景 |
1.1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
1.2 少阴病论述 |
2. 国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2.1 国内现代药理研究 |
2.2 国内临床研究与应用 |
3. 日本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3.1 日本医家方论 |
3.2 日本现代药理研究 |
3.3 日本临床研究与应用 |
4.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研究 |
4.1 麻黄 |
4.2 附子 |
4.3 细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文献收集与纳入标准 |
1.1 文献收集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2. 资料收集项目 |
3. 资料整理 |
4. 统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1.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1.3 症状统计分析 |
1.4 舌象统计分析 |
1.5 脉象统计分析 |
2. 国内近现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2.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2.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2.4 症状统计分析 |
2.5 体征统计分析 |
2.6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2.7 近现代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2.8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3. 火神派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3.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3.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3.4 症状统计分析 |
3.5 体征统计分析 |
3.6 火神派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3.7 火神派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3.8 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 |
4.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4.3 症状统计分析 |
4.4 体征(舌象、脉象、腹诊)统计分析 |
4.5 黄煌教授医案麻黄、附子、细辛应用剂量统计 |
4.6 原方、加味、合方统计分析 |
4.7 服用方法与煎煮 |
5. 日本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比例与统计分析 |
5.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5.3 症状统计分析 |
5.4 舌象统计分析 |
5.5 脉象统计分析 |
5.6 腹诊统计 |
第四章: 讨论 |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1.1 方论 |
1.2 方证的概念 |
1.3 “方-病-人”思维模式 |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机分析 |
2.1 中医病机分析 |
2.2 方证病机分析 |
2.3 现代医学病机分析 |
3.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总结 |
3.1 主治疾病 |
3.2 症状指证 |
3.3 体征指征 |
3.4 适用人群 |
3.5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和注意事项 |
3.6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分析 |
3.7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关键点 |
3.8 黄煌教授经验介绍 |
4. 类方方证鉴别 |
4.1 麻黄附子甘草汤 |
4.2 麻黄附子汤 |
4.3 麻黄汤 |
4.4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
4.5 附子汤 |
4.6 桂枝加附子汤 |
4.7 大黄附子汤 |
4.8 桂枝芍药知母汤 |
4.9 四逆汤 |
4.10 真武汤 |
5. 安全应用与注意事项 |
5.1 如何安全和有效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
5.2 掌握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的药性,安全剂量应用 |
5.3 注意事项 |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海外的实际应用和规管 |
7. 结论 |
7.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7.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医案名称规范 |
附录2 古代医案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DVT认识 |
1.1 DVT形成机制认识 |
1.2 DVT的危险因素 |
1.3 诊断DVT辅助检查 |
1.4 下肢DVT的诊断流程 |
1.5 下肢DVT分期分型及临床表现 |
1.6 现代医学对DVT的预防 |
2 中医对 DVT 的研究及干预 |
2.1 中医对DVT的理论认识 |
2.2 中医药防治DVT现状 |
3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诊断、纳入、排除及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1.3 分组 |
1.4 入组病例基本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操作 |
2.3 术后干预 |
2.4 观察指标及评判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实验室指标 |
3.2 临床观察指标 |
3.3 术后DVT发生 |
3.4 安全性评价 |
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髋关节置换术联系 |
5.2 通脉益气祛湿方方解和药理学研究 |
5.3 综合分析 |
5.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文献信息提取结果 |
文献信息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如意金黄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1.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 中医诊断标准 |
2.1.3 中医辨证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病例脱落的处理 |
2.6 研究病例的中止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对象及试验方法 |
3.2 试验样本估算及随机分组 |
3.2.1 临床试验例数及其确定理由 |
3.2.2 预期脱落率 |
3.2.3 随机分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试验内容 |
3.4.1 外用药的来源与制备 |
3.4.2 试验前准备 |
3.4.3 基础治疗 |
3.4.4 治疗组敷药操作流程 |
3.4.5 对照组敷药操作流程 |
3.5 合并用药的规定 |
3.6 试验时间与指标 |
3.6.1 访视时间 |
3.6.2 试验预期的持续时间及其确定依据 |
3.6.3 试验指标 |
3.7 疗效观察指标 |
3.7.1 下肢硬结范围/数目 |
3.7.2 下肢硬结消失时间 |
3.7.3 全血黏度指标 |
3.7.4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3.7.5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 |
3.8 疗效评价指标 |
3.8.1 彩超疗效评价指标 |
3.8.2 总体疗效评定标准 |
3.9 安全性评价 |
3.9.1 安全性评价内容 |
3.9.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 伦理学要求 |
4.1 统计方法与绘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 疗效评价 |
2.1 下肢硬结范围/数目比较 |
2.1.1 下肢硬结范围比较 |
2.1.2 下肢硬结数目比较 |
2.2 下肢硬结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2.3.1 皮损处肤色情况积分比较 |
2.3.2 患肢疼痛情况积分比较 |
2.3.3 患肢肿胀积分比较 |
2.3.4 患肢皮温积分比较 |
2.3.5 下肢硬结积分比较 |
2.4 总体疗效比较 |
2.5 VAS评分比较 |
2.6 血栓性静脉炎复发率比较 |
2.7 血流动力学比较 |
2.7.1 全血粘度改变情况比较 |
2.7.2 超声下血流情况比较 |
3 安全性指标 |
3.1 外治安全性观察 |
3.2 其它安全性观察 |
讨论与分析 |
1 西医诊治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理论与经验 |
1.1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理 |
1.2 西医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 |
2 古代中医对青蛇毒病的诊治 |
2.1 古代中医对青蛇毒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古代中医对青蛇毒的治疗 |
3 近现代中医对青蛇毒病的辨证施治 |
3.1 近现代中医对青蛇毒的辨证 |
3.2 近现代中医对青蛇毒的治疗 |
4 组方用药分析及制备工艺的创新 |
4.1 组方用药的分析 |
4.2 制备工艺的创新分析 |
5 如意金黄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5.1 减少硬结范围及个数的分析 |
5.2 缩短硬结吸收消散时间的分析 |
5.3 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分析 |
5.4 提高临床总体疗效的分析 |
5.5 降低VAS评分的分析 |
5.6 降低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率的分析 |
5.7 全血黏度及超声下血流情况的分析 |
5.8 安全性分析 |
6 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其它发表的学术论文摘要 |
附录三:随机数字表 |
附录四:临床观察表 |
附录五: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六:疗效图 |
附录七:参与课题研究、论文及获奖 |
(5)聚桂醇治疗静脉曲张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联合中药涂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静脉曲张的认识 |
1.1 静脉曲张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辨证论治 |
1.3 中医治疗方法 |
2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腔内治疗进展 |
2.1 腔内激光治疗术 |
2.2 硬化疗法 |
2.3 腔内射频消融术 |
2.4 TriVex微创旋切术 |
2.5 电凝术 |
2.6 腔内微波治疗 |
2.7 小结 |
3 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
3.1 静脉曲张术后的中医辨证 |
3.2 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中医临床防治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国产聚桂醇硬化闭合兔大隐静脉的中远期病理变化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动物选择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分组 |
2.5 注射过程 |
2.6 标本取材 |
2.7 观察指标 |
2.8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肉眼观察结果 |
3.2 HE染色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单纯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及联合中药涂擦的临床疗效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 设备器材及药品 |
2.4 术前准备 |
2.5 治疗方法 |
2.6 治疗后处理 |
2.7 临床疗效评估 |
3 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两组VCSS评分变化 |
3.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3.4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医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STP的治疗 |
2.1 中药内治 |
2.2 中药外治 |
2.3 内外合治 |
2.4 其他特色疗法 |
3 总结与展望 |
(7)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手术治疗 |
1.1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浅静脉剥脱取栓术 |
1.1.1 常规手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
1.1.2 早期手术效果 |
1.2 病变评估下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
1.3 Trivex透光旋切微创 |
1.4 药物治疗联合多功能激光光电治疗平台 |
2 中西医结合及中医治疗 |
2.1 火针放血疗法 |
2.2 外敷法 |
2.3 针药结合 |
2.4 中药经方加减 |
2.5验方辨证施治 |
2.6 中医综合治疗 |
3 结语 |
(9)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专方专药 |
4 中药外治 |
5 内外合治 |
6 针灸治疗 |
7 小结 |
(10)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内治法 |
1.1 分期治疗: |
1.2 辨证治疗: |
1.3 专方治疗 |
1.3.1 以清热解毒利湿, 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
1.3.2 以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为主: |
1.3.3 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
2 外治法 |
3 内外合治 |
4 中西合治 |
5 其他治法 |
6 小 结 |
四、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3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D]. 许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D]. 李财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献研究[D]. 李佳曈.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如意金黄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D]. 程雪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聚桂醇治疗静脉曲张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联合中药涂擦的应用研究[D]. 杨平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中医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进展[J]. 李佳曈,李国信.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09)
- [7]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J]. 程雪桦,王小平. 世界中医药, 2018(02)
- [8]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近况综述[A]. 于海源,张玥.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4
- [9]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进展[J]. 于海源,张玥,张玉冬,杨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10)
- [10]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 王翠莲,石桂珍,赵美清. 内蒙古中医药,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