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论文文献综述)
闫建帅[1](2020)在《工艺因素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文中提出铸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铸铁的结晶过程比较复杂,人们仍未完全掌握其凝固过程,实际生产中经常因工艺设置不当导致铸件中出现冶金缺陷。为了控制铸件的组织和性能,减少废品,需要对铸铁的结晶过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实际情况下,铸铁在非平衡条件下凝固,其中共晶结晶是铸铁凝固中最重要的阶段,但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的变化会造成铸铁共晶点的移动,直接影响铸铁的组织。本课题基于热分析技术,找到了一种确定非平衡凝固条件下铸铁共晶点温度及碳当量的方法,证明使用热分析技术来确定铸铁非平衡凝固状态下的共晶点是可行的,同时研究了壁厚和瞬时孕育对铸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壁厚的增加,共晶过冷减小,共晶温度上升,铸铁的动态共晶点向左上方移动,共晶碳当量降低。但当壁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动态共晶点变化的不明显。对于灰铸铁来说,随着壁厚的增加,铸铁的动态共晶点的向左上方移动,共晶过冷减小,亚共晶灰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减少,进行共晶凝固的铁液增多,共晶团数量增加,尺寸减小,组织中A型石墨增多,石墨片长度增加。对于球墨铸铁来说,壁厚增加共晶过冷降低,石墨球数减少,球化率下降。壁厚增加使得蠕墨铸铁共晶团数量减少,尺寸增大,其形貌趋于团球状,蠕虫石墨分支变多,球型石墨减少,蠕化率上升,蠕虫状石墨变得细长,蠕虫状石墨的圆形系数降低。孕育剂的加入会使得共晶温度上升,所以随着瞬时孕育量的增加,铸铁动态共晶点向左上方移动,动态共晶点碳当量降低,共晶温度上升。随着瞬时孕育量的增加:亚共晶灰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量减少,共晶团数量增多,A型石墨比例增加;球墨铸铁中石墨球数明显增多,球化率上升,但过量的瞬时孕育并不会显着提升石墨球数量和球化率;蠕墨铸铁中共晶团数量增多,尺寸变小,球状石墨增多,所以随着瞬时孕育量的增多,蠕墨铸铁的蠕化率下降。因此对于蠕墨铸铁来说,应尽量避免瞬时孕育处理。
梁文[2](2020)在《高强钢延伸凸缘性能控制及析出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选材之一,近年来高延伸凸缘钢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以及良好的延伸凸缘性能,在汽车底盘结构件、行走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开发高强度高延伸凸缘钢项目为背景,在实验室对590MPa、780MPa两个强度级别高延伸凸缘钢进行了研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延伸凸缘钢的发展历程、成分和工艺设计特点、延伸凸缘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延伸凸缘钢的发展方向,重点从钢质纯净度、金相组织和加工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钢板延伸凸缘性能的途径。本文通过研究钢质对高延伸凸缘钢的影响,确定了铸坯的中心偏析与钢板的带状组织存在遗传关系,从而导致钢板延伸凸缘性能下降;研究了TiN夹杂对钢板延伸凸缘性能及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不良影响,对TiN的立体形貌、立体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通过热力学公式对TiN夹杂的析出时刻、析出部位以及TiN尺寸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为提高高强钢的延伸凸缘性能提供指导。根据钢质的研究结果,对FB590、FB780进行了成分设计;并对高Nb、Ti钢的高温热塑性进行研究,为其连铸工艺提供指导;在F-master上对CCT曲线进行了绘制,并对冷却工艺进行热模拟研究,确定了可得到良好细晶和相变强化效果的两段式冷却工艺。本文对金相组织和加工方式这两个影响钢板扩孔率的因素及开裂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成分、同抗拉强度的F/B组织,其延伸凸缘性能是F/M组织的2.8倍,为组织设计提供依据;而圆孔采用水刀方式加工的钢板,其扩孔率是冲孔方式的3.3倍,为材料加工使用提供指导。开裂机理研究表明,钢中TiN夹杂自身破裂或在夹杂物/基体界面处分离从而成为裂纹源,加工方式引起圆孔附近区域的晶粒细化和转向等结果,均不利于阻止裂纹的扩展。为了得到780MPa级甚至更高强度级别的高强度高延伸凸缘钢,本文研究了加热和卷取工艺对钢中第二相固溶、析出以及奥氏体晶粒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Nb-Ti的复合作用,使Nb的全固溶温度提高了约50℃;卷取工艺不同,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和数量也不同,析出强化效果也不同。对Mo元素对第二相析出物的尺寸、数量、成分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Mo元素有利于得到尺寸更小、数量更多的Nb-Ti-Mo的复合析出物,为得到强度和延伸凸缘性能稳定的FB780奠定基础。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发明了一种超高强度延伸凸缘钢钢,通过成分和工艺设计,得到了单一的准多边形铁素体或准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的金相组织,克服了传统高延伸凸缘钢中F/B两相组织因硬度差带来的形变不协同现象,提高了材料的延伸凸缘性能。在大生产线对实验室结论进行了验证,得到的FB590、FB780强度稳定、延伸凸缘性能良好,并将其用于制造商用车的油箱托架和横梁,成型效果良好,减重效果显着。
王继俭[3](2018)在《蠕墨铸铁结晶及其收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蠕墨铸铁因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收缩缺陷严重影响着蠕墨铸铁的质量,而蠕墨铸铁的一次结晶直接影响到铸件缩孔、缩松的形成。因此,研究蠕墨铸铁的结晶和收缩过程对蠕墨铸铁的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很有必要。本课题首先利用热分析和液淬的方法对蠕墨铸铁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以近共晶成分为例研究了热分析试样的凝固动态过程,然后,对蠕墨铸铁的凝固模式进行了讨论,最后阐明了蠕墨铸铁的收缩过程以及碳当量对蠕墨铸铁收缩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蠕墨铸铁的蠕虫状石墨是由小石墨球畸变产生的,共晶过程中蠕虫状石墨的生长前端与液相相接触,蠕虫状石墨的长大速度快于球状石墨。对于过共晶蠕墨铸铁,初生石墨形成后快速上浮到试样顶部形成一个约2 mm的石墨漂浮层,且形成之后其厚度基本不再发生变化。由于初生石墨的析出,剩余铁液含碳量降低,在共晶反应之前会析出奥氏体枝晶。(2)TEU之后的温度回升是由试样周围先凝固产生的潜热经热传导和热对流传递到热电偶处造成的。TES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共晶结束特征点。(3)当碳当量小于4.37%时,铁液以亚共晶模式凝固;当碳当量在4.37%4.55%时,蠕墨铸铁以近共晶模式凝固;当碳当量在4.55%4.75%时,蠕墨铸铁以低过共晶模式凝固;当碳当量大于4.75%时,蠕墨铸铁以过共晶模式凝固。(4)在亚共晶范围内,碳当量越高,特征值TAL越低,特征值TEU越高。在近共晶范围内,特征值TEU先升高后降低,在刚好共晶成分时TEU达到一个极大值。在过共晶范围内,随着碳当量的增大,特征值TGU和TGR升高,碳当量足够大时,热分析曲线上会出现明显的TGL特征点。(5)在凝固前期,收缩试样容易出现缩孔,大量共晶之后试样收缩倾向减小,且容易造成胀型。亚共晶和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的收缩倾向大于近共晶,在实际工业生产时,碳当量尽量选择近共晶范围。
杨燕霞[4](2016)在《新型蠕铁制动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制动鼓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制动鼓一般是在强摩擦、冷热交替较为复杂的恶劣环境中工作。因此,制动鼓材料在保证足够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热疲劳性能。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高强度灰铸铁作为制备重型载货汽车制动鼓的材料,近年来开发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及蠕墨铸铁。蠕墨铸铁因其性能介于球铁和灰铁之间,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动鼓材料。但传统蠕墨铸铁铁素体含量较高,硬度较低,耐磨性尚不足;另外其珠光体的稳定性较差,在长期加热-冷却过程中,珠光体含量及强度降低,致使制动鼓过早失效开裂。本课题通过对目前企业正在使用的蠕墨铸铁材料进行成分优化,熔炼过程中加入合金元素Mo和Cu,探索合金元素加入量对蠕墨铸铁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制出一种新型制动鼓用蠕墨铸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铸造工艺不变的情况下,钼促使石墨细化,石墨面积率略微下降;珠光体含量增多且明显细化。铜可使铸态试样中珠光体的含量高达90%以上,石墨面积率明显减小。在含铜0.83%的试样中并没有发现富铜的第二相,但是出现铜在石墨-基体界面富集的现象。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随钼的添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延伸率变化相反。钼含量为0.25%的试样具有最佳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最大(439 MPa),相比与原始成分提高了15.2%。铜对强度的提高更为显着,含铜0.83%的试样,强度高达542 MPa,并且可以保持2%的延伸率。两种元素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对各组蠕墨铸铁进行了热疲劳研究,发现钼和铜均能改善蠕铁的热疲劳性能。钼含量为0.29%时,冷热循环400次裂纹长度为5.65mm,仅为原始成分的46%。铜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有一定限度,含铜0.83%的试样,冷热循环400次时,裂纹长度为5.46 mm,相比含铜0.33%的试样裂纹长度减小了4.01 mm。通过对新材料制动鼓性能的测定,其强度、耐磨性及热疲劳性能均得到极大提高。运行85000 km时,内表面仍完好无损,无任何开裂及剥落现象;此时未改良制动鼓则龟裂严重。因此,新型制动鼓材料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势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刘正[5](2015)在《高强度低应力床身铸件基础化学成分及合金化处理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床身件所固有的结构特点和导轨面的高性能要求,获得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应力床身件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精度保持性的重要手段。本课题在提高碳当量的前提下,通过C、Si、Mn、S四个元素的合理组配,控制CE、Si/C比和Mn/S比等合成参量并进行合金化处理,实现高碳当量、高硅碳比、高弹性模量、低应力HT300高端数控机床床身铸件的低成本批量稳定生产。大量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分因素对HT300材质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在高碳当量的成分条件下,Si/C比的提高对弹性模量的提升作用很弱,当Si/C比超过0.6以后,弹性模量随着硅碳比的增加而降低,而Si/C比对强度和硬度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Si/C比维持在0.6左右效果最佳;当Mn/S比在7~15范围时,随着Mn/S比的增加,灰铸铁的弹性模量、强度、硬度均在减小;加入0.5%左右的铜进行低合金化处理或者通过SiBaSb孕育进行微合金化处理对HT300材质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获得的HT300材质的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A型石墨组成。珠光体占基体总量的95%~98%,A型石墨占石墨总量的85%~95%。成分优化后高碳当量成分的铸件,其应力有了明显的减少,碳当量增加3.57%(从3.64%升高到3.77%),床身件的平均应力值下降了 40%,最大主应力下降29.5%。将成分因素控制在CE=3.75%~3.85%、Si/C=0.57~0.63、Mn/S=9~13,再添加0.4%~0.6%Cu或0.015%~0.025%Sb进行合金化处理,可获得高档数控机床床身铸件用高碳当量高强度低应力灰铸铁材料。
倪璟[6](2015)在《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耐磨刚NM40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煤矿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中厚板产品开发为背景,考虑到该钢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场合,该钢板应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此外还应考虑钢厂生产成本以及国内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因此要求实验钢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节约稀缺资源,降低成本,使实验钢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NM400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对实验钢成分设计、热轧轧制规程设计、连续冷却转变规律、轧制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利用实验室检测设备,对实验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低成本、高性能的原则,在普通C-Mn钢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Cr、B、Mo等合金元素,通过合理的热轧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得到了具有高强度以及良好韧性的NM400级别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板。(2)实验室试轧了两种厚度规格钢板:10mm和25mm。10mm厚钢板热轧后的抗拉强度达到830~916MPa,冲击吸收功达到13~71J;25mm厚钢板热轧后抗拉强度达到726~1057 MPa,冲击吸收功达到16~77J。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强度和韧性逐渐降低。(3)绘制了静态CCT曲线。本实验钢有较好的淬透性,冷速为0.5℃/s~1℃/s时,组织F+B组织。冷速为2℃/s时,组织全部为贝氏体。而当冷速大于5℃/s时,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组织为B+M。冷速大于20℃/s时,组织基本为马氏体。(4)绘制了动态CCT曲线,实验钢在进行变形后,铁素体相变区域扩大,相变开始和相变结束温度都有所提高,相变速度加快。(5)淬火及低温(150~250℃)回火后,实验钢主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和含Mo、Ti、Nb析出物分布于板条内。淬火后马氏体内含有高密度位错,回火时析出物在位错线上形核,钉扎可动位错,起到位错强化的作用。实验钢抗拉强度为1314~1359MPa。冲击吸收功为96~137J。
杨喜岗[7](2015)在《铸铁合金的石墨形态表征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蠕墨铸铁具有优良的强塑性、耐热疲劳性能和导热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工业中。随着汽车、发动机、涡轮叶片等工程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高可靠性需求的提升,诸如发动机缸盖铸铁热端部件的工作温度愈来愈高,这些部件对蠕化率有很高的要求(在80%以上)以便将热量快速导出,避免材料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影响部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而在蠕墨铸铁工业化生产中,由于蠕化率不易控制导致大量产品不合格,严重影响厂家的信誉和材料的浪费。因此,在蠕墨铸铁浇注前,建立一种预测铁液蠕化率,并对不满足蠕化率的铁液进行二次蠕化处理,以便达到理想蠕化率铸件的新工艺,对现实生产和理论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本论文针对当前蠕墨铸铁制备过程中的蠕化率差、蠕化不均匀、石墨形态不易控制的缺点。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了灰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的特征值规律,建立一种在线预测铸铁种类的新方法和蠕化率与热分析曲线特征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加以验证。研究了蠕化衰退时间对蠕化率、石墨长径比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和蠕墨铸铁的二次蠕化调控技术,以便对蠕墨铸铁生产过程进行在线调控。系统研究了所制备的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内在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热分析曲线特征值可以很好区别出灰铸铁、蠕墨铸铁和球墨铸铁。当凝固曲线中初晶温度与共晶温度之差接近和超过20℃,生产出灰铸铁:当再辉温度小于5℃时,生产出球墨铸铁。研究中还发现蠕墨铸铁的蠕化率与共晶最低温度和再辉温度线性相关,理论模型为:经过试验验证和企业生产实践检验证明该理论模型可以在线预测蠕墨铸铁的蠕化率,误差在10%以内。(2)蠕化衰退对基体石墨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衰退时间的延长,球状石墨数量逐渐减少,蠕虫状石墨逐渐增多。当时间超过300s后,出现层片状石墨,蠕化迅速衰退。基体组织中珠光体含量则随衰退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硬度降低。(3)二次蠕化调控可以显着改善石墨形态,阻滞蠕化衰退。当一次蠕化剂加入量为0.22%,二次蠕化剂加入量为0.05%~0.20%时,蠕化率先增加后降低,石墨的长径比逐渐减小。当二次蠕化剂加入量为0.10%时,蠕化率较高,达到93.7%,石墨长径比减少到7.5:然而,当一次蠕化剂加入量过大(0.30%)时,再进行二次蠕化结果正好相反。当一次蠕化剂加入量为0.30%,二次蠕化剂量由0.05%~0.20%时,蠕化率逐渐降低,球状石墨迅速增多,石墨的长径比反而逐渐增加,由8.31增至10.45。(4)镁-稀土蠕化剂加入量对蠕墨铸铁的蠕化率和石墨长径比、分布均匀性与形状系数有显着的影响。当镁-稀土蠕化剂加入量由0.22%增加至0.55%时,蠕墨铸铁蠕化率由97.76%逐渐降低至55.21%;石墨的分布率由83.5%急剧降至32%,几乎呈一次线性关系降低;石墨长径比由8.56降至4.61;当镁-稀土蠕化剂加入量由0.22%增加至0.32%时,石墨形状系数由17.23减小至10.80。继续增加蠕化剂量至0.50%,石墨形状系数缓慢减小至9.11。当蠕化剂加入量至0.55%时,石墨形状系数由急剧减小至1.94。(5)蠕墨铸铁石墨形态与力学性能密切相关。随着蠕化率的提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先增大后降低,当蠕化率为82%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大(365MPa和3.6%);随着石墨的分布均匀性的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石墨的分布率为54%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大(360MPa和3.3%);随着石墨的长径比的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当石墨的长径比为6.65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大(365MPa和3.6%);随着石墨形状系数的提高,蠕墨铸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逐渐降低,当形状系数为1.94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大(467.5MPa和7.2%)。
马建华,郭建斌[8](2014)在《铸铁强度、硬度的液态预测》文中指出对铁液浇注前预测抗拉强度、布氏硬度的方法进行了摸索:只应用光谱成分数据,预测铸铁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的相关系数R只能分别达到0.84和0.76;只应用热分析数据,预测铸铁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的相关系数R只能分别达到0.882和0.769;应用热分析数据结合光谱成分数据,预测铸铁抗拉强度、布氏硬度的相关系数R可达0.99以上。对预测机理进行了推论,预估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1)在线检测降低材质废品率;(2)优化配方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3)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姜霄云[9](2013)在《稀土元素对低碳当量灰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稀土在铸铁中应用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了,是稀土在工业中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对灰铸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稀土作为一种高效孕育剂在灰铸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在应用稀土制取球墨铸铁、蠕墨铸铁以及一些特殊铸铁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特别是应用在制取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中,技术更加完善。低碳当量灰铸铁一般是指碳当量低于共晶点(3.7%-3.9%)的一类铸铁,低碳当量灰铸铁强度较高,耐磨性、耐热性均较好,减振性良好,在工业生产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低碳当量灰铸铁白口倾向、热裂倾向以及收缩倾向都比较严重,流动性能低,同时低碳当量/灰铸铁脆性大,加工性能较差,因此提高低碳当量铸铁的综合性能就显的非常重要。本课题通过在熔制低碳当量铸铁过程中加入不等量的稀土硅铁合金进行炉外孕育处理,浇注后进行结晶过程、铸造性能、晶体结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稀土对低碳当量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加入稀土合金可以有效的改善低碳当量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其中稀土合金加入量在0.1%时,低碳当量灰铸铁的铸造性能最好;低碳当量灰铸铁石墨组织形态总体以E型过冷石墨为主,石墨片较粗大,随稀土合金加入量的增加,石墨逐渐变成细小均匀分布的片状A型石墨,然后向E、D型、蠕虫状、球状石墨转变;经稀土合金变质后,珠光体的片间距减小,在稀土合金加入量为0.20%和0.30%时,珠光体的片间距相对较小;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的共晶团数量增加变化不大,共晶团边界清晰可见,固液界面比较平滑,共晶团呈明显的团球状;稀土合金的加入,使a-Fe晶格产生畸变,变形抗力增加,有利于强度硬度增加;稀土合金具有缩小奥氏体区的作用,稀土加入量越多,实际共析温度越高,这样在实际生产中就便于珠光体的形成及细化,有利于改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稀土能有效的改善低碳当量灰铸铁的金相组织和铸造性能,同时又保留了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使低碳当量灰铸铁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李莉,沈保罗,岳昌林,周蓉,孙大鹏,张昊,白维均[10](2012)在《不同硬度计测定灰铸铁凸轮轴轴颈的硬度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测定灰铸铁凸轮轴轴颈的基体硬度结果表明:布氏硬度HBS和洛氏硬度HRB的误差小于3%,而洛氏硬度HRC的误差大于10%。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是HBS和HRB的压头为钢球,对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的敏感性较差,硬度值偏差就较小;HRC采用圆锥金刚石压头,其头部尖锐,对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的敏感性较强,硬度值偏差就较大。故HRC不适宜用于表述灰铸铁凸轮轴颈的硬度。
二、用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论文提纲范文)
(1)工艺因素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铸铁简介 |
1.2.2 铸铁的应用 |
1.2.3 铸铁的工业生产 |
1.2.4 热分析技术在铸铁生产中的应用 |
1.2.5 铸铁的非平衡固凝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2 铸铁典型的热分析曲线及曲线特征值含义 |
2.3 阶梯试块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
2.4 试验方案设计 |
2.4.1 动态共晶点碳当量预测模型的回归 |
2.4.2 壁厚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影响的试验 |
2.4.3 瞬时孕育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影响的试验 |
2.5 铸铁组织检测方法 |
2.5.1 初生奥氏体分数及枝晶间距的测定 |
2.5.2 铸铁石墨形态的测定 |
2.5.3 灰铸铁共晶团数的测定 |
第三章 非平衡凝固状态下铸铁的动态共晶点 |
3.1 铸铁共晶点的动态性 |
3.2 基于热分析的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定义 |
3.3 动态共晶点的确定 |
3.2.1 动态共晶点的温度和碳当量 |
3.2.2 初生奥氏体析出温度与液相线碳当量的关系 |
3.4 灰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的动态共晶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壁厚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4.1 阶梯试块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结果 |
4.1.1 阶梯试块的充型过程 |
4.1.2 阶梯试块的凝固过程 |
4.2 壁厚对灰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4.2.1 壁厚对灰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4.2.2 壁厚对灰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4.2.3 壁厚对灰铸铁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影响 |
4.2.4 壁厚对灰铸铁共晶团的影响 |
4.2.5 壁厚对灰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4.3 壁厚对球墨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1 壁厚对球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的值的影响 |
4.3.2 壁厚对球墨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4.3.3 壁厚对球墨铸铁石墨球的影响 |
4.4 壁厚对蠕墨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4.4.1 壁厚对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的值的影响 |
4.4.2 壁厚对蠕墨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4.4.3 壁厚对蠕墨铸铁共晶团的影响 |
4.4.4 壁厚对蠕墨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瞬时孕育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5.1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
5.1.1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特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5.1.2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5.1.3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奥氏体枝晶的影响 |
5.1.4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共晶团的影响 |
5.1.5 瞬时孕育对灰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5.2 瞬时孕育对球墨铸铁结晶过程的影响 |
5.2.1 瞬时孕育对球墨铸铁热分析曲特征值的影响 |
5.2.2 瞬时孕育对球墨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5.2.3 瞬时孕育对球墨铸铁石墨球的影响 |
5.3 瞬时孕育对蠕墨铸铁结晶过程的影响 |
5.3.1 瞬时孕育对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5.3.2 瞬时孕育对蠕墨铸铁动态共晶点的影响 |
5.3.3 瞬时孕育对蠕墨铸铁共晶团的影响 |
5.3.4 瞬时孕育对蠕墨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2)高强钢延伸凸缘性能控制及析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轻量化汽车用钢的发展过程 |
1.1.1 AHSS先进汽车用钢的发展过程 |
1.1.2 双相钢的发展过程 |
1.2 国内外热轧高延伸凸缘钢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延伸凸缘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高延伸凸缘钢的研究现状 |
1.3 高延伸凸缘钢的发展趋势 |
1.3.1 高强度 |
1.3.2 高延伸凸缘 |
1.3.3 性能均匀 |
1.3.4 高性价比 |
1.3.5 高表面质量 |
1.4 高延伸凸缘钢的性能 |
1.4.1 高延伸凸缘钢的强度 |
1.4.2 高延伸凸缘钢的延伸率 |
1.4.3 延伸凸缘性能 |
1.5 高强钢延伸凸缘性能及扩孔率的影响因素 |
1.5.1 高延伸凸缘钢纯净度的影响 |
1.5.2 高延伸凸缘钢组织的影响 |
1.5.3 圆孔加工质量的影响 |
1.6 高强度延伸凸缘钢的生产及测量难点 |
1.6.1 连铸工艺 |
1.6.2 热轧工艺 |
1.6.3 扩孔率的测量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1.7.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质的影响及冶炼工艺的确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2.1 实验钢及其铸坯质量检验 |
2.2.2 钢中TiN夹杂的检验方法 |
2.2.3 热轧实验方法 |
2.2.4 钢板组织及带状组织的检验方法 |
2.2.5 钢板延伸凸缘性能的检验方法 |
2.3 碳含量对铸坯偏析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铸坯中含碳量与偏析程度关系 |
2.3.2 铸坯中心偏析导致的热轧带状组织 |
2.3.3 钢板带状组织与延伸凸缘性能的关系 |
2.4 钢中TiN夹杂及影响因素 |
2.4.1 钢板中TiN夹杂物形貌及立体结构 |
2.4.2 TiN夹杂物尺寸及其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延伸凸缘钢热塑性及冷却相变规律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2.1 实验钢成分及冶炼 |
3.2.2 热塑性实验 |
3.2.3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实验 |
3.2.4 层流冷却热模拟实验 |
3.3 高温热塑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高温热塑性检验结果 |
3.3.2 试验钢第Ⅲ脆性区间原因分析 |
3.3.3 应变速率对热塑性的影响 |
3.4 热模拟试验结果 |
3.4.1 CCT曲线 |
3.4.2 层流冷却热模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钢延伸凸缘开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4.1 前言 |
4.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2.1 实验钢成分 |
4.2.2 热轧实验过程与方法 |
4.2.3 钢的拉伸及扩孔实验过程与方法 |
4.2.4 组织表征及开裂机理研究方法 |
4.3 FB590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FB590钢的力学性能 |
4.3.2 FB590钢的金相组织 |
4.3.3 FB590钢的扩孔性能 |
4.3.4 FB590钢的显微硬度及其对扩孔性能的影响 |
4.4 FB780钢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钢组织与性能 |
4.4.2 圆孔加工方式对试验钢延伸凸缘性能的影响 |
4.4.3 加工方式对圆孔硬度和组织的影响 |
4.4.4 圆孔的加工形貌 |
4.4.5 扩孔试验后的圆孔形貌 |
4.5 开裂机理研究 |
4.5.1 加工方式对晶粒和织构的影响 |
4.5.2 裂纹及孔洞的萌生 |
4.5.3 裂纹及孔洞的扩展 |
4.5.4 断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析出对高延伸凸缘钢强度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5.2.1 实验钢成分 |
5.2.2 加热中第二相作用的实验过程与方法 |
5.2.3 FB780轧钢实验过程与方法 |
5.3 加热中第二相作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奥氏体加热过程中的生长 |
5.3.2 加热工艺对第二相的影响 |
5.3.3 加热工艺对Nb、Ti固溶量的影响 |
5.3.4 第二相粒子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5.4 热轧工艺中第二相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模拟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影响 |
5.4.2 模拟卷取温度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 |
5.4.3 Mo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生产试制 |
6.1 前言 |
6.2 高品质铸坯质量控制 |
6.2.1 试验钢的冶炼 |
6.2.2 连铸工艺控制 |
6.3 控轧控冷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试验钢的力学与延伸凸缘性能 |
6.4.2 试验钢的组织与析出 |
6.4.3 应用性能 |
6.4.4 焊接性能 |
6.5 大生产数据 |
6.6 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学术论文 |
2 发明专利 |
3 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蠕墨铸铁结晶及其收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蠕墨铸铁简介 |
1.2.2 蠕墨铸铁的性能及应用 |
1.2.3 蠕墨铸铁的工业生产 |
1.2.4 铸铁的非平衡凝固 |
1.2.5 蠕墨铸铁的一次结晶 |
1.2.6 蠕墨铸铁的收缩 |
1.2.7 热分析技术在铸造领域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2.2 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值及含义 |
2.3 固相分数和石墨分数的测定 |
2.4 热碱法彩色金相试验方案 |
2.5 蠕墨铸铁收缩倾向的测定 |
2.6 试验方案设计 |
2.6.1 液淬试验 |
2.6.2 热分析试样温度场测定试验 |
2.6.3 碳当量对蠕墨铸铁凝固模式和收缩倾向的影响试验 |
2.7 试验步骤 |
第三章 蠕墨铸铁的结晶动力学 |
3.1 三种碳当量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
3.2 蠕墨铸铁的一次结晶 |
3.2.1 液淬试样激冷相分析 |
3.2.2 蠕墨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 |
3.2.3 过共晶蠕墨铸铁试样的石墨漂浮 |
3.2.4 液淬试样的固相分数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共晶蠕墨铸铁凝固的动态过程 |
4.1 试样内不同位置的热分析曲线 |
4.2 热分析试样冷却过程中的凝固过程 |
4.2.1 液淬试样的凝固组织变化 |
4.2.2 液淬试样温度场及凝固场变化 |
4.3 试样内不同位置对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4.3.1 热分析试样凝固动态曲线 |
4.3.2 不同位置对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蠕墨铸铁的凝固模式 |
5.1 碳当量对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和凝固模式的影响 |
5.1.1 蠕墨铸铁的亚共晶凝固模式 |
5.1.2 蠕墨铸铁的过共晶凝固模式 |
5.1.3 蠕墨铸铁的低过共晶凝固模式 |
5.1.4 蠕墨铸铁的近共晶凝固模式 |
5.2 碳当量对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影响 |
5.3 碳当量对蠕墨铸铁石墨形态和奥氏体枝晶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蠕墨铸铁的收缩过程 |
6.1 蠕墨铸铁凝固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过程 |
6.2 碳当量对蠕墨铸铁收缩倾向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新型蠕铁制动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制动鼓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灰铸铁 |
1.2.2 高强度灰铸铁 |
1.2.3 蠕墨铸铁 |
1.3 蠕墨铸铁的发展现状 |
1.3.1 蠕墨铸铁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蠕墨铸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4 蠕墨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特点 |
1.4.1 基体组织 |
1.4.2 蠕墨铸铁的性能特点 |
1.5 蠕墨铸铁的强化方法 |
1.5.1 化学成分优化 |
1.5.2 蠕墨铸铁的孕育 |
1.5.3 蠕墨铸铁的合金化 |
1.5.4 蠕墨铸铁的热处理 |
1.6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的选用 |
2.2.1 试验原料 |
2.2.2 孕育方法 |
2.2.3 蠕化方法及蠕化剂 |
2.3 蠕墨铸铁的熔炼及试样制备 |
2.3.1 造型 |
2.3.2 铁液熔炼过程 |
2.3.3 试样的制备 |
2.4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2.5 分析与测试方法 |
2.5.1 三角试块 |
2.5.2 金相组织分析 |
2.5.3 机械性能及磨损性能测试 |
2.6 热疲劳试验 |
2.6.1 失效制动鼓裂纹分析 |
2.6.2 热疲劳试验参数的确定 |
2.6.3 热疲劳实验过程 |
2.7 蠕化率的计算方法 |
2.7.1 蠕虫状石墨形态的评定方法 |
2.7.2 蠕化率的测定方法 |
第三章 钼对蠕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钼对铸态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3.1.1 铸态蠕墨铸铁成分检测 |
3.1.2 石墨形态分析 |
3.1.3 基体组织分析 |
3.1.4 钼在蠕墨铸铁中的分布 |
3.2 钼对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钼对蠕墨铸铁布氏硬度的影响 |
3.2.2 钼对蠕墨铸铁显微硬度的影响 |
3.2.3 钼对蠕墨铸铁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的影响 |
3.2.4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3.3 钼对蠕墨铸铁耐磨性能的影响 |
3.4 钼对蠕墨铸铁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1 热疲劳曲线 |
3.4.2 钼对蠕墨铸铁热疲劳裂纹宏观形貌 |
3.4.3 钼对热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对蠕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铜对铸态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4.1.1 成分检测 |
4.1.2 石墨形态分析 |
4.1.3 基体组织分析 |
4.1.4 铜在蠕墨铸铁中的分布 |
4.2 铜对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铜对蠕墨铸铁布氏硬度的影响 |
4.2.2 铜对蠕墨铸铁显微硬度的影响 |
4.2.3 铜对蠕墨铸铁强度及延伸率的影响 |
4.2.4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4.3 铜对蠕墨铸铁耐磨性能的影响 |
4.4 铜对蠕墨铸铁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4.4.1 蠕墨铸铁的热疲劳曲线 |
4.4.2 热疲劳裂纹宏观形貌 |
4.4.3 铜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材料制动鼓的性能检测 |
5.1 制动鼓本体组织分析 |
5.1.1 成分检测 |
5.1.2 基体组织分析 |
5.2 制动鼓硬度测试 |
5.3 制动鼓强度测试 |
5.3.1 抗拉强度测定 |
5.3.2 抗压强度测试 |
5.3.3 涨裂试验 |
5.4 装车试验 |
5.4.1 实验方案 |
5.4.2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高强度低应力床身铸件基础化学成分及合金化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强度低应力灰铸铁的发展概况 |
1.3 影响灰铸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
1.3.1 影响灰铸铁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 |
1.3.2 影响灰铸铁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 |
1.3.3 影响灰铸铁硬度的主要因素 |
1.4 影响灰铸铁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 |
1.5 国内某工厂生产现状 |
1.5.1 铸件产品简介 |
1.5.2 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课题目标 |
1.6.2 课题内容 |
2 研究条件及方法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 试验用灰铸铁的化学成分 |
2.3 熔炼及处理工艺 |
2.4 试验方法 |
2.4.1 抗拉强度的测试 |
2.4.2 弹性模量的表征 |
2.4.3 布氏硬度的测试 |
2.4.4 微观组织分析 |
2.4.5 典型床身件铸造应力的测试 |
3 成分因素对HT300材质力学性能的作用规律 |
3.1 成分因素对HT300材质抗拉强度的影响 |
3.1.1 碳当量对HT300材质抗拉强度的影响趋势 |
3.1.2 硅碳比对HT300材质抗拉强度的影响 |
3.1.3 锰硫比对HT300材质抗拉强度的影响 |
3.2 成分因素对HT300材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2.1 碳当量对HT300材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2.2 硅碳比对HT300材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2.3 锰硫比对HT300材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 成分因素对HT300材质硬度的影响 |
3.3.1 碳当量对HT300材质硬度的影响趋势 |
3.3.2 硅碳比对HT300材质硬度的影响 |
3.3.3 锰硫比对HT300材质硬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HT300材质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石墨形态及尺寸对HT300材质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石墨对HT300材质抗拉强度的影响 |
4.1.2 石墨对HT300材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2 基体组织对HT300材质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奥氏体枝晶数量对HT300材质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4 HT300材质微观组织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应力检测结果及应用效果 |
5.1 铸态床身件的应力测试 |
5.2 成分优化后的实用效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耐磨刚NM40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耐磨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高锰钢 |
1.2.2 耐磨铸铁 |
1.2.3 低合金耐磨钢 |
1.3 磨损类型及磨损机理 |
1.3.1 磨料磨损 |
1.3.2 粘着磨损 |
1.3.3 腐蚀磨损 |
1.3.4 疲劳磨损 |
1.4 矿用耐磨材料工况条件及性能要求 |
1.4.1 衬板工况条件及性能要求 |
1.4.2 齿尖工况条件及性能要求 |
1.5 对低合金耐磨钢的要求 |
1.5.1 对性能的要求 |
1.5.2 对组织的要求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钢成分设计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钢成分设计 |
2.1.1 低合金耐磨钢的合金成分设计原则 |
2.1.2 成分设计依据 |
2.2 实验方法 |
2.2.1 显微组织观察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2.2.3 相变温度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热膨胀实验 |
3.4 静态相变规律研究 |
3.4.1 实验工艺 |
3.4.2 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的影响 |
3.4.3 临界点的确定 |
3.4.4 CCT曲线的绘制 |
3.5 动态相变规律研究 |
3.5.1 实验工艺 |
3.5.2 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的影响 |
3.5.3 临界点的确定 |
3.5.4 动态CCT曲线的绘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钢热轧及轧后冷却实验 |
4.1 实验室热轧设备 |
4.2 实验钢热轧轧制规程设定 |
4.2.1 中厚板轧制规程特点 |
4.2.2 道次压下率分配 |
4.2.3 热轧温度设定 |
4.3 实验钢热轧及轧后冷却实验 |
4.3.1 轧制工艺对轧后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2 轧制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临界温度的确定 |
5.3 热处理工艺制定 |
5.3.1 淬火工艺的确定 |
5.3.2 回火工艺制定 |
5.3.3 实验方案 |
5.4 力学性能测试 |
5.4.1 拉伸性能 |
5.4.2 冲击韧性 |
5.4.3 磨损性能 |
5.5 组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铸铁合金的石墨形态表征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铸铁合金的分类、组织性能 |
1.3 蠕墨铸铁制备技术 |
1.3.1 蠕墨铸铁的孕育工艺 |
1.3.2 蠕墨铸铁的蠕化工艺 |
1.4 国内外蠕墨铸铁蠕化率控制 |
1.4.1 热分析技术在铸铁中的应用 |
1.4.2 蠕墨铸铁蠕化衰退和调控 |
1.4.3 蠕墨铸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蠕墨铸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化学试剂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材料制备 |
2.3.1 试样前期处理 |
2.3.2 材料配制及蠕化剂选择 |
2.3.3 熔炼处理 |
2.3.4 试样后期处理 |
2.4 石墨铸铁热分析曲线及特征值 |
2.5 铸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石墨形态 |
2.5.1 铸铁合金的组织结构测试 |
2.5.2 铸铁合金石墨蠕化率测试 |
2.5.3 铸铁合金石墨分布率测试 |
2.5.4 铸铁合金石墨长径比测试 |
2.5.5 铸铁合金石墨形状系数测试 |
2.6 铸铁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 |
2.6.1 铸铁合金拉伸性能测试 |
2.6.2 铸铁合金硬度测试 |
3 铸铁合金热分析曲线分析 |
3.1 引言 |
3.2 灰铸铁、蠕墨铸铁和球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研究 |
3.3 热分析特征参数对蠕墨铸铁蠕化率影响 |
3.3.1 热分析特征参数对蠕化率的主次关系 |
3.3.2 共晶最低温度、再辉温度对蠕化率的影响 |
3.3.3 蠕墨铸铁蠕化率误差分析 |
3.3.3.1 研究方法与范围 |
3.3.3.2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蠕墨铸铁蠕化衰退和二次蠕化处理 |
4.1 引言 |
4.2 蠕墨铸铁蠕化衰退 |
4.2.1 蠕墨铸铁衰退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4.2.2 蠕墨铸铁衰退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蠕墨铸铁二次蠕化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蠕化剂量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5.2.1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蠕化率的影响 |
5.2.2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石墨分布性的影响 |
5.2.3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石墨长径比的影响 |
5.2.4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石墨形状系数的影响 |
5.3 蠕化剂加入量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稀土元素对低碳当量灰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稀土灰铸铁发展概况 |
1.3 稀土在灰铸铁中的应用 |
1.3.1 蠕化剂 |
1.3.2 球化剂 |
1.3.3 普通孕育剂 |
1.4 稀土在灰铸铁中的作用 |
1.4.1 稀土与硫元素的相互作用 |
1.4.2 消除氧磷元素的有害作用 |
1.4.3 对其他杂质元素的作用 |
1.5 稀土灰铸铁的熔炼 |
1.5.1 炉料 |
1.5.2 熔炼温度 |
1.5.3 稀土孕育处理灰铸铁方法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2.1 实验用灰铸铁的制备 |
2.1.1 试验用灰铸铁配料计算 |
2.1.2 实验用灰铸铁的熔炼 |
2.1.3 实验灰铸铁的变质处理 |
2.2 测试方法 |
2.2.1 铸造性能测试 |
2.2.3 力学性能测试 |
2.2.4 金相组织分析 |
2.2.5 XRD测定 |
2.2.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相变规律 |
2.3 具体实验方案设计图 |
第三章 铸造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流动性能 |
3.2 自由线收缩 |
3.3 白口倾向 |
3.4 热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稀土孕育对灰铸铁金相组织的影响 |
4.1 试样制备 |
4.2 金相组织观察、分析 |
4.2.1 石墨 |
4.2.2 基体组织 |
4.2.3 共晶团 |
4.2.4 珠光体片间距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抗拉强度 |
5.2 硬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DSC与XRD测试分析 |
6.1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相变规律 |
6.2 XRD测试与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不同硬度计测定灰铸铁凸轮轴轴颈的硬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1 凸轮轴轴颈的金相组织 |
2.2 凸轮轴轴颈的硬度 |
3 结论 |
四、用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工艺因素对铸铁动态共晶点及结晶过程的影响[D]. 闫建帅.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2]高强钢延伸凸缘性能控制及析出机理研究[D]. 梁文.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3]蠕墨铸铁结晶及其收缩研究[D]. 王继俭.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4]新型蠕铁制动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杨燕霞. 山东大学, 2016(01)
- [5]高强度低应力床身铸件基础化学成分及合金化处理研究[D]. 刘正. 西安理工大学, 2015(01)
- [6]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耐磨刚NM40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倪璟. 东北大学, 2015(07)
- [7]铸铁合金的石墨形态表征及控制研究[D]. 杨喜岗. 西安工业大学, 2015(02)
- [8]铸铁强度、硬度的液态预测[A]. 马建华,郭建斌. 2014(第24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 2014
- [9]稀土元素对低碳当量灰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姜霄云. 山东建筑大学, 2013(10)
- [10]不同硬度计测定灰铸铁凸轮轴轴颈的硬度比较[J]. 李莉,沈保罗,岳昌林,周蓉,孙大鹏,张昊,白维均. 现代铸铁, 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