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性新闻报道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徐天泽[1](2021)在《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文中研究表明HBO新剧《切尔诺贝利》的播出,给我们展示了34年前发生的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同等级的核事故影像,上升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便始终强调"生态文明道作为调查性新闻报道正承担着新闻报道的责任,但是传统的调查性新闻报道所存在的弊病,导致其在新媒体时代,在融导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闻报道能够推进政府机构的相关政策改革或者调整,这也是当前调查性新闻报道努力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弊病,探究当下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之道,为我国新闻采访以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宋海南,孙劝劝[2](2021)在《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文中研究指明黄色新闻是美国资本主义报业商业化和廉价报纸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世界主义者》《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揭丑者"记者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丑闻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开启黑幕揭发运动。黑幕揭发运动顺应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渡的新式新闻事业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的报道诉求,基于客观新闻理念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
孙劝劝[3](2020)在《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都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大财团。垄断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犯罪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此期,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基于客观报道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等记者运用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屠宰场》(The Jungle)《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等调查性报道,连续刊登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报刊上,揭发美国社会转型期企业垄断、官商腐败、劳资矛盾等社会问题,产生轰动性效果,拉开美国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黑幕揭发”运动。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Collier’s)《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以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中社会丑闻而闻名的“揭丑者”(Muckrackers)记者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承接北美殖民地时期政论报刊关注时事和社会变革的传统,顺应美国报界在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度的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时期“耸人听闻”(sensatio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严肃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诉求的报道理念,使得基于客观新闻理念(objectivity jour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揭丑者”记者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形成自身的文本特点:政论性选题针砭时弊,叙事角度新颖,揭丑性材料详实,充分体现美国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报业由“耸人听闻”报道路径向“人民斗士”报道理念的转型。《麦克卢尔杂志》刊载艾达·塔贝尔花费五年时间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揭露美国石油行业的垄断,有关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缔造过程中垄断行为的描写可谓振聋发聩;林肯·斯蒂芬斯采写的《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成为针砭时弊且选题和精当的调查性报道;雷·斯坦纳德·贝克采写的独特的体验式报道《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揭发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行业劳资纠纷。以艾达·塔贝尔、林肯·斯蒂芬斯、雷·斯坦纳德·贝克为代表的“揭丑者”先驱记者秉笔直言,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揭露垄断引发的社会丑闻真相及其根源,引发美国社会各界关注这些社会问题,推动美国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调查性报道与新闻理念的完善;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并推动美国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报刊和广播节目中调查性报道与“揭丑新闻”的主流地位,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调查性报道充斥各电视频道,以至于调查性方法很快成为所谓规范性新闻报道的陈词滥调。电视动态报道风格逐渐成为模式化报道即“人造的调查性报道”(faux investigations),由名人驱动而大肆炒作某个组织机构的无结果的主题,如此就冲淡或弱化了调查性报道的威力与公信力及其用于报道严肃政治话题的规范新闻技能。1972年“水门事件”可谓“揭丑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复兴,而面对新媒介技术和媒介生态环境挑战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追求节目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性报道这枚“重磅”利器再次被忽视。同时,政府和利益集团在种种借口下打压“揭丑性”调查新闻,兴盛于黑幕揭发运动中的调查性新闻及其报道理念发生变异,调查性报道几度出现式微趋势。这引发社会和学者对于媒体如何更有效引导舆论和发挥民主功能等新闻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争论。通过对美国黑幕揭发运动时期《麦克卢尔杂志》三位记者代表作的文本分析,梳理与反思“揭丑性”调查性新闻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学界争论,旨在说明唯有针砭时弊、反映时代主题且符合新闻报道语用规律的作品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争论,为中国新闻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调查性报道的采写策略,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及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媒体监督社会功能和公信力,是中国调查性新闻的可取发展途径。
刘婷[4](2020)在《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文中指出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布者。然而,信息获得和发布的便利性也会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由于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审查机制,网络错误信息层出不穷。反转新闻(Reverse News)作为错误信息的一个类型,其首发大部分为负性新闻(如,“我的右肾去哪了”,“蒋劲夫家暴女友”),在曝光后引起大量关注,但随着后续报道的跟进,人们却发现事实真相与首次报道差距较大,舆论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先前的研究一致发现负性新闻/信息对人际互动存在消极影响,但其消极影响能否通过后继的更正信息(次发报道)而消除的问题极少有研究者关注。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在人际关系的产生与维持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依据信任的测量方式不同,可以将信任划分为外显信任和内隐信任。外显信任指的是直接获得的有意识的信任,内隐信任反映的的是一种间接的自动的心理联结。前人研究发现,反转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转了被试对某一群体的外显信任,而对于反转新闻是否对涉事人物内隐信任存在影响这一问题我们还并不清楚,此外,先前的研究中外显信任多采用的是口头报告的信任评定等级,而对于反映人际互动的信任指标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设计了4个系列实验,通过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详细探讨了反转新闻对陌生人内隐和外显信任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以自编的反转新闻为实验材料,以无固定社会身份的陌生人为新闻目标人物,旨在考察反转新闻对涉事人物外显和内隐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只阅读次发报道和既阅读首发又阅读次发报道相比,对陌生人的信任评价和信任行为无显着差异,说明次发报道可以改善首发报道产生的“不信任”,反转新闻可能确实具有“反转”能力。但被试对陌生人的内隐信任态度与反转前没有显着差异,提示反转新闻没有有效“反转“被试对陌生人的内隐信任。另外,还发现只阅读首发报道的被试与只阅读次发报道或是同时阅读首发和次发报道的被试相比,对陌生人的评价更低,证明首发报道包含的负性信息确实可以降低被试对陌生人的人际信任,与先前有关负性信息影响信任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2主要从主观因素,即从个体差异角度出发,考察了认知反思能力、胡说接受度和夸张人格是否影响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改善人们对陌生人的外显和内隐信任。结果发现,不论是以原始分还是差异分为指标,认知反思能力、胡说接受度和夸张人格不同的被试在阅读反转新闻时,对陌生人信任的变化程度不存在差异;但胡说接受度影响反转前的信任行为,胡说接受度高的个体反转前的信任投资少。实验3从新闻特征的角度探讨客体因素在反转新闻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的作用,包括首发报道的负性强度、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对首发报道中负性信息的反转方式、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和首发报道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对于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来说,首发报道负性程度越高,次发报道阅读测得的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外显信任的改善越少。对于两则报道在呈现时间上的间隔,结果有些意外,首发报道呈现结束后,间隔5分钟再呈现次发报道的反转效果好于0间隔的。对于次发报道的反转方式,以外显信任为指标,本研究没有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反转方式在反转效果上的差异。但如果以内隐信任的差异分为统计检验数据,则发现次发报道后被试对陌生人的信任度受反转方式的影响,行为反转条件下被试对陌生人的信任改善度高于意图反转条件下的。实验4根据被试在信任游戏中的表现将被试分成易反转和难反转两组,通过分析比较两组静息态下脑功能各个指标的差异性探讨了和反转新闻是否能反转被试对陌生人信任有关的脑功能特征。基于全脑的局部一致性分析发现,右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的局部一致性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易反转组这两个脑区的局部一致性(ReHo)显着高于难反转组,但局部一致性的值和行为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基于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在兴趣区之间,双侧杏仁核间的功能连接表现出显着的组间差异,难反转组双侧杏仁核间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高于易反转组,但连接强度和信任指标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在兴趣区和全脑其余脑区之间,右腹内侧额上回和左舌回、和右顶上回间的功能连接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难反转组右腹内侧额上回和左侧舌回、右顶上回的功能连接显着的高于易反转组,前者和信任投资和信任评价均存在显着负相关且显着负向预测信任行为和信任评分。综合起来,本研究发现反转新闻可以反转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外显信任,包括信任评分和信任行为。这一结果不因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或是次发报道的反转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受被试的某些认知特征如认知反思风格、胡说接受度和人格夸张程度的干扰。新闻的客观因素如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和反转效果有关,首发报道负性越高,它诱发的对涉事陌生人外显信任的降低越不容易被逆转。受众安静状态下的脑功能,特别是和信任变化、印象更新有关的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和反转效果有关,难反转的个体这一脑区和左舌回、右顶上回的功能连接较强。反转新闻不能反转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内隐信任。研究结果为如何最大程度上提高反转新闻的接受度和减弱首发错误信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孙雪[5](2020)在《人际信任对新闻选择偏好的影响 ——来自眼动的证据》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人际信任对新媒体新闻选择偏好的影响,为净化新闻环境提供建议。方法研究共包含2个实验,被试为河北省某高校108名大学生,运用人际信任量表评定其信任水平,根据量表得分确定高人际信任组和低人际信任组;以社会新闻为材料,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呈现材料,记录阅读新闻时的眼动指标数据。实验一通过眼动实验研究人际信任水平对正、负性新闻阅读选择偏好的影响,采用2(信任水平:高,低)×2(新闻性质:正性,负性)混合设计。实验二探讨人际信任水平对新闻来源偏好的影响,采用2(人际信任水平:高,低)×2(博主类型:媒体认证,个人认证)×2(关注度:高,低)的混合设计。结果1被试对负性新闻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高于正性新闻(P<0.05)。2低人际信任组在正、负性新闻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上差异显着(P<0.001),负性新闻的注意程度高于正性新闻;高人际信任组差异不显着(P>0.05)。3被试对媒体认证微博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高于个人认证微博(P<0.05)。4被试对高关注度博主微博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高于低关注度博主微博(P<0.001)。5低人际信任组在不同博主类型的微博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上差异显着(P<0.05),对媒体认证微博的关注程度高于个人认证微博;高人际信任组差异不显着(P>0.05)。6低人际信任组在不同博主关注度的微博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上差异显着(P<0.05);高人际信任组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负性新闻是受众的阅读选择偏好,低人际信任组对负性新闻的偏好更为明显,而高人际信任组在正、负性两类新闻上无明显偏好。2个体呈现对媒体认证微博、高关注度微博的阅读选择偏好上,低人际信任水平组倾向性更为明显;高人际信任水平组在各类博主微博信息的选择偏好不明显。图17幅;表23个;参85篇。
邱江华[6](2020)在《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闻史上出现的新闻类型概念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对于新闻类型的学理探讨,国内外的研究内容汗牛充栋,成果丰硕。但是,现有的研究视角往往局限于单一一种新闻类型的发展与变化,没有将所有的新闻类型聚合在一起,从新闻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单个新闻类型固然能够取得深刻的认识,但那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去梳理和归纳。如今的新闻业处于最好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新闻类型在世界各地先后诞生,引发了诸多的新闻运动浪潮。在这之间,有的新闻类型能够实现类型化,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样式,有的则只是昙花一现,逐渐走向没落。对于新闻业这种纷杂的新闻现象,一种新闻类型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背景而产生,其后续的发展又经历了哪些阶段,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是继续发展壮大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发掘。新闻类型既是全球新闻实践的结果,也是学界理论的升华。对于新闻类型的产生和发展做出相应的分析和梳理,能够给今天的新闻业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也能为学界的理论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本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阐述了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和所运用的理论等,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进入本研究的正文部分,聚焦于新闻类型的理论探讨,对新闻类型的定义、特点、相关分析等方面做了概述。第三章则从新闻史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类型的发展阶段做出划分,并对每一阶段所产生的新闻类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归纳。第四章和第五章则聚焦于新闻类型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其中,第四章结合新闻生产理论,从社会、市场、技术三个角度对新闻类型产生的动力机制做出聚类分析;第五章和第四章逻辑一致但内容相反,从新闻伦理、市场经营、科学技术这三个层面出发对新闻类型发展的控制机制做出聚类分析。第六章则对新闻类型的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探讨,从三个主要方面做出了总结和相应的反思。
孙新[7](2020)在《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对战中赢得比赛成为人工智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节点,由此,“互联网+”正式被“人工智能+”替代。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从根本上来说,机器人新闻就是“人的延伸”。它是采用算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生成新闻的自主报道程序。目前,机器新闻写作已在灾难、地震、财经等新闻报道领域中广泛使用,对传统新闻写作形成冲击。在机器新闻写作中,传统新闻理论中常论常新的新闻真实问题,两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笔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论文对机器新闻写作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发展状况、实践探索详细阐述,界定了新闻真实的“真实性”意涵,借助于表象“真实性”和本质“真实性”两个概念对机器新闻写作和新闻真实的关系从“客观性”向心和“主观性”撤离两方面说明。首先,机器新闻写作能够抵达“机械性”新闻真实。它在时效性新闻报道中破除“碎片性”“马赛克式”的新闻真实,对消息来源进行精确地判断和标注,利用客观数据、基本新闻要素、智能化标签等方式剔除新闻报道中的感性要素,根据过往“用户痕迹”对未来新闻进行预测,推动前瞻真实的发展。凭借算法的内容脱离记者、编辑等单独性信息收集方式,转而利用数据搜集整合,构建起跨语言、深层次、全局性地认识事物、表征和预测现实的模型,抛弃过往“脑海真实”中局部真实,仿真出无限逼近于客观真实的“符号真实”。其次,机器新闻写作难以企及“有机性”新闻真实。固然在表象真实中,机器新闻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新闻客观性,但在解释性、调查性新闻报道中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记者主体性,需要对新闻事实真相抽丝剥茧推理,需要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论文主要从智能时代新闻真实边界模糊、算法歧视和偏见的主观性、机器僵化的思维背离新闻真实的过程性、社会建构的主观性“梗阻”、机器欠缺人文内涵以及新闻真实系统性、整体性缺失等层面讨论此问题。论文结尾聚焦于机器新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探讨其能够抵达“有机性”新闻真实的可能性。在大数据、算法日新月异的未来,人类需要注意规避“技术决定论”,具备更加理性的“人性能力”的关照。
王政[8](2020)在《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的获奖作品被广泛认为是最权威、最优秀的生产实践作品,之中解释性报道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普利策奖展开了各个层面的研究,但是学界对于解释性报道奖的发展历程、价值内涵、评选标准、生产者特点、选题特点、写作特点等仍是知之甚少。针对研究空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与定性研究法对1998年至2019年普利策新闻奖解释性报道奖的获奖作品展开研究,探讨了获奖作品的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与解释性报道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获奖作品的生产者特征、选题特征和写作特征是怎么样的,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又是什么?以及这些发现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启示?研究发现,“立意深远、文笔流畅、表达清楚、多元传播”是普利策委员会对获奖报道的基本标准要求。生产者特征上,尽管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近年获奖趋势,但高级严肃报纸和东北地区媒体仍是奖项的主要赢家;大多获奖记者呈现出“职业经验丰厚的本国中年男性记者,且具有多元教育背景”的社会学属性。选题特征上,获奖报道显示出对中性选题的关注、静态选题的深挖、视野广阔的监督性和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写作特点上,获奖报道呈现出长篇幅与夹叙夹议的基本特征;报道以华尔街日报体和章回体为主要报道结构;文章归纳了作品对四类典型背景资料的运用以及五类典型解释手段。研究在对以上发现进行总结归因的基础上,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解释性报道提出了四条建议: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
陶梦筱[9](2020)在《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至今,“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实施迈入第六个年头。在融合媒体平台、渠道等全方位建设中,内容建设也相应处于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自媒体越来越深度性的嵌入,不断为媒体融合赋能,也为其带来内容传播方式和结构的变革。自媒体嵌入下的对用户的新闻信息的社交性传播,成为当下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一论题,贴近普通民众、贴近日常生活的“亲近性新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本文的“亲近性传播”借用“亲近性新闻”平等、对话与贴近的理论基点,将新闻生产放入“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中嵌入自媒体的内容进行研究。自媒体有多样的呈现平台,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微信公众平台在便捷使用与迅猛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自媒体的主体平台之一,因而将其作为自媒体的主要代表,嵌入新闻叙事学的视角理论进行研究,探寻亲近性传播在我国社会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人民日报“侠客岛”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媒体开展亲近性传播的载体,对其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其次将原生自媒体“二更”、“视觉志”等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平台,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及“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对比研究,从“叙事”与“新闻”两方面对它们的叙事视角选择、话语应用方式及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探析当下新媒体内容构建和叙事发展的主要趋势。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对限制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入手引出自媒体的嵌入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第二部分分析新媒体资讯传播亲近性的“我”叙事的现状,主要从原生的自媒体集群和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延伸着手,分析目前原生自媒体文字内容的“叙事”特点和主流自媒体的文字与视频资讯的“新闻”特点,得出在场传播与互动传播的特征。第三部分将分析这类叙事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从用户需求方面展开。最后一部分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平衡“我”这种叙事视角应用在各类资讯内容中可能存在的关于真实性与情绪化问题,从而使本文的结构更加立体与丰满,内容更加客观与全面。
徐冠群[10](2020)在《新闻实践的转型:解困新闻学的兴起、发展与未来》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媒体时代,冲突是新闻报道的最大看点,但随着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新闻事业的革新,最近二十年来,全球新闻报道开始出现从冲突新闻学到解困新闻学的转变。这意味着,新闻报道不再是以冲突作为故事的核心,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与解决路径的探索上,这一定程度缓解了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的负面情绪与公众对人类命运的淡漠。解困性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实践类型,更多地把镜头聚焦于贫困、犯罪、腐败等普遍性社会问题上,并为问题提供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案。解困新闻学的出现是新闻学实践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新闻的人性化、服务性与建设性特征。
二、调查性新闻报道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查性新闻报道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内涵 |
二、我国调查性新闻报道的现状及不足 |
(一)调查性新闻报道数量有所提升 |
(二)新闻报道深度不足,正面宣传报道占据主导 |
(三)新闻记者采编能力不足,新闻报道缺乏社会舆论引导性 |
(四)新闻报道关注度不足,缺乏吸引力 |
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以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调查报道为例 |
(一)新闻报道应兼具理性和感性 |
(二)注重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避免过分煽动群众情绪 |
(三)增强新闻报道深度,勇于承担新闻责任 |
(四)增强新闻记者采编能力,增加新闻的思想性和舆论引导力 |
(五)创新调查性新闻报道传播方式,顺应群众新闻习惯 |
结语 |
(2)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色新闻创新耸人听闻式报道与调查性报道 |
二、黑幕揭发运动与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
(一)报道手段:从“耸人听闻”报道手法向客观报道转型 |
(二)报道主题: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严肃的政治性话题 |
(三)社会影响: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社会公器 |
三、反思与总结 |
(3)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 |
1.2.2 调查性报道相关研究 |
1.2.3 《麦克卢尔杂志》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
2.1 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与黄色新闻泛滥 |
2.2 美国资本主义垄断与黑幕揭发运动 |
2.3 “揭丑者”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
2.3.1 “揭丑者”记者与“揭丑者”报刊 |
2.3.2 调查性报道与女性“揭丑者”记者 |
2.3.3 调查性报道与“揭丑者”的公信力 |
第3章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专题与文本特征 |
3.1 《麦克卢尔杂志》办刊的历史沿革 |
3.1.1 《麦克卢尔杂志》发展脉络 |
3.1.2 《麦克卢尔杂志》编辑特征 |
3.2 《麦克卢尔杂志》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 |
3.2.1 艾达·塔贝尔揭露石油行业垄断 |
3.2.2 林肯·斯蒂芬斯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 |
3.2.3 雷·斯坦纳德·贝克揭丑行业劳资纠纷 |
3.3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专题采写风格 |
3.3.1 《麦克卢尔杂志》捕捉话题的敏锐眼光 |
3.3.2 林肯·斯蒂芬斯的叙事视角创新 |
3.3.3 雷·斯坦纳德·贝克独特的体验式报道 |
3.3.4 “揭丑”的深度与广度 |
3.4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的语用特征 |
3.4.1 表达主体的多元性 |
3.4.2 接受主体的复杂性 |
3.4.3 话语实体的客观性与广泛性 |
3.4.4 报道语境的动态性及语境歧义的制约性 |
第4章 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
4.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调查性新闻报道 |
4.1.1 报道手段:从“耸人听闻”报道手法向客观报道转型 |
4.1.2 报道主题: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严肃的政治性话题 |
4.1.3 报道诉求: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 |
4.2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后调查性新闻的式微与复兴 |
4.3 新闻商业化对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衰的影响 |
第5章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的社会意义与启示 |
5.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报道的社会意义 |
5.1.1 现实意义:揭露社会丑闻与垄断根源,推动法律健全与民主进步 |
5.1.2 新闻学意义:促进调查性新闻的发展,推动报道理念的完善 |
5.1.3 文学史价值: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动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 |
5.2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及报道理念变迁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与反转新闻相关的研究 |
1.1 国内反转新闻的研究 |
1.1.1 反转新闻的特征 |
1.1.2 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 |
1.1.3 反转新闻的社会影响 |
1.1.4 反转新闻的应对策略 |
1.2 国外假新闻的研究 |
1.2.1 假新闻的特征 |
1.2.2 假新闻的产生及传播原因 |
1.2.3 国外假新闻的应对策略 |
1.2.4 影响假新闻的准确性知觉的因素 |
1.3 传统错误信息更正的实证研究 |
1.3.1 影响错误信息更正效果的客体因素 |
1.3.2 影响错误信息更正效果的主体因素 |
1.4 小结 |
2 人际信任 |
2.1 人际信任的概述 |
2.2 人际信任的测量 |
2.2.1 外显信任的测量 |
2.2.2 内隐信任的测量 |
2.3 外显测量方法和内隐测量方法测得结果间的相关性 |
3 反转新闻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研究现状 |
3.1 负性新闻/信息对人际信任影响 |
3.1.1 行为学研究 |
3.1.2 脑机制研究 |
3.1.3 理论解释 |
3.2 负性错误信息更正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
3.2.1 行为学研究 |
3.2.2 脑成像研究 |
3.2.3 理论解释 |
3.3 小结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1.2 拟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步骤 |
1.4 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一(实验1)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实验1a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外显信任的影响 |
1.1 实验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被试 |
1.2.2 实验设计 |
1.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实验1b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内隐信任的影响 |
1.1 实验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被试 |
1.2.2 实验设计 |
1.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研究二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
实验2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主观影响因素 |
实验2a 认知反思能力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2b 胡说接受度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2c 夸张人格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3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客观影响因素 |
实验3a 首发报道负性程度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实验3b 反转方式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实验3c 时间间隔对反转新闻改变人际信任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研究三(实验4) 反转效果和局部脑区静息状态下功能特征的关系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与逻辑 |
3.2.3 静息态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低频振幅分析 |
3.3.2 局部一致性分析 |
3.3.3 功能连接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的讨论 |
(一) 总讨论 |
4.1 外显信任的反转效果 |
4.2 内隐信任的反转效果 |
4.3 影响反转效果的主观因素 |
4.4 影响反转效果的客观因素 |
4.5 反转效果与静息态脑功能 |
(二) 本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
4.6 本研究的贡献 |
4.7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人际信任对新闻选择偏好的影响 ——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1 研究内容 |
1.1.2 研究方法 |
1.1.3 创新点 |
1.2 实验一:人际信任水平对新闻性质偏好的影响 |
1.2.1 实验目的 |
1.2.2 实验问题与假设 |
1.2.3 实验设计 |
1.2.4 实验对象 |
1.2.5 实验材料选取及评定 |
1.2.6 实验仪器 |
1.2.7 实验流程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一结果 |
1.3.1 注视时间 |
1.3.2 注视次数 |
1.4 实验二:人际信任水平对新闻来源偏好的影响 |
1.4.1 实验目的 |
1.4.2 实验问题与假设 |
1.4.3 实验设计 |
1.4.4 实验对象 |
1.4.5 实验材料选取及评定 |
1.4.6 实验仪器 |
1.4.7 实验流程 |
1.4.8 统计学分析 |
1.5 实验二结果 |
1.5.1 注视时间 |
1.5.2 注视次数 |
1.5.3 行为数据 |
1.6 讨论 |
1.6.1 人际信任对新闻性质偏好的影响 |
1.6.2 人际信任对新闻来源偏好的影响 |
1.6.3 对新闻环境构建的启示及建议 |
1.6.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1.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人际信任与新闻选择偏好的相关研究 |
2.1 新闻阅读选择偏好相关研究 |
2.1.1 新闻类别概述 |
2.1.2 新闻偏好研究现状 |
2.2 自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偏好研究 |
2.2.1 自媒体特质概述 |
2.2.2 信息来源偏好研究现状 |
2.3 人际信任研究现状 |
2.4 眼动追踪技术及应用 |
2.5 问题提出 |
2.6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人际信任量表(ITS)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业界活跃的新闻实践 |
1.1.2 学界热烈的理论探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经典的新闻类型 |
1.3.2 新兴的新闻类型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闻类型相关概述与分析 |
2.1 新闻类型的定义 |
2.2 新闻类型的特点 |
2.2.1 数量上的多样性 |
2.2.2 概念上的模糊性 |
2.2.3 划分上的多面性 |
2.3 新闻类型的分析 |
2.3.1 发源国别分析 |
2.3.2 发源界别分析 |
2.3.3 相互关系分析 |
2.4 新闻类型的类别 |
2.4.1 传播主体类 |
2.4.2 传播内容类 |
2.4.3 传播对象类 |
2.4.4 传播渠道类 |
2.4.5 传播效果类 |
第3章 新闻类型的发展历程梳理 |
3.1 第一阶段:报业的发展与繁荣(1850 年——1920 年) |
3.1.1 倡导性新闻 |
3.1.2 软新闻 |
3.1.3 黄色新闻 |
3.1.4 解释性新闻 |
3.1.5 发展新闻 |
3.2 第二阶段:广播与电视的兴起(1921 年——1990 年) |
3.2.1 慢新闻 |
3.2.2 客观新闻 |
3.2.3 计算机辅助新闻 |
3.2.4 环境新闻 |
3.2.5 调查性新闻 |
3.2.6 服务新闻 |
3.2.7 和平新闻 |
3.2.8 新新闻 |
3.2.9 精确新闻 |
3.2.10 希望新闻 |
3.3 第三阶段:传统媒体日渐式微(1991 年——2008 年) |
3.3.1 公共新闻 |
3.3.2 积极新闻 |
3.3.3 暖新闻 |
3.3.4 公民/参与式新闻 |
3.3.5 民生新闻 |
3.3.6 融合新闻 |
3.3.7 数据新闻 |
3.3.8 机器人新闻 |
3.3.9 事实核查新闻 |
3.3.10 利基新闻 |
3.3.11 解困新闻 |
3.3.12 短视频新闻 |
3.4 第四阶段: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2008 年——至今) |
3.4.1 微博新闻 |
3.4.2 众筹新闻 |
3.4.3 建设性新闻 |
3.4.4 可视化新闻 |
3.4.5 对话新闻 |
3.4.6 VR/沉浸式新闻 |
3.4.7 众包新闻 |
3.4.8 无人机新闻 |
3.4.9 传感器新闻 |
3.4.10 互动新闻 |
第4章 新闻类型生成的动力机制 |
4.1 社会动力:社会现实的孕育 |
4.1.1 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直接反映 |
4.1.2 与旧有新闻理念的长期纠葛 |
4.1.3 对受众需求变化的不断适应 |
4.2 市场动力:媒介经营的促进 |
4.2.1 基于媒体内部的自身调整 |
4.2.2 应对媒体外部的市场情况 |
4.3 技术动力:科学技术的运用 |
4.3.1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4.3.2 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 |
第5章 新闻类型发展的控制机制 |
5.1 新闻伦理与法规的限制 |
5.1.1 来自伦理性的要求 |
5.1.2 源于隐私权的桎梏 |
5.1.3 新的媒介技术风险 |
5.2 媒介经营的市场困境 |
5.2.1 投入成本与产出间的平衡 |
5.2.2 新闻媒体发展前景的制约 |
5.3 科学技术的自身局限 |
5.3.1 源自数据采集的问题 |
5.3.2 碍于应用范围的有限 |
第6章 新闻类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
6.1 关于新闻类型的未来演变 |
6.2 关于新闻类型的生产偏向 |
6.3 关于新闻类型的发展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新闻类型发展历程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7)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机器新闻写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新闻真实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机器新闻写作与新闻真实 |
第一节 机器新闻写作 |
一、概念与原理 |
二、现状与探索 |
第二节 新闻真实的“真实性”意涵 |
一、表象的“真实性” |
二、本质的“真实性” |
第三节 机器新闻写作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性 |
一、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真实“客观性”向心 |
二、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真实“主观性”撤离 |
第三章 机器新闻写作所能抵达的新闻真实:“机械性”新闻真实 |
第一节 破除“碎片化”“马赛克式”具体真实 |
第二节 对现象真实中立呈现 |
一、消息来源客观地判断和标注 |
二、情感来源弱化,中立呈现新闻真实 |
第三节 要素真实的“局部”进阶 |
第四节 新闻事项“断裂式”存在 |
第四章 机器新闻写作难以企及的新闻真实:“有机性”新闻真实 |
第一节 智能时代新闻真实边界的模糊 |
第二节 算法“歧视”和“偏见”的“主观性” |
一、算法“黑箱”诱发的主观性 |
二、算法价值偏向导致的“失范” |
第三节 数据“营造”的新闻真实迷思 |
一、整体真实数据源上的“偏差” |
二、数据判断新闻价值“失灵” |
第四节 本质真实挖掘“缺席失声” |
第五节 社会文化建构主观性“梗阻” |
第六节 “机械思维”背离“过程性”新闻真实 |
一、单纯依靠或过分依赖机器无法在采访中“再现真实” |
二、机器对“过程性”新闻真实驾驭不足 |
第七节 机器新闻写作思维语言复合性“落差” |
第八节 机器新闻写作人文性“失聪” |
第五章 余论 |
一、规避“技术决定论” |
二、机器新闻是人的主体性意志体现 |
三、更加关注人文关照和人文情怀:对人尊严、价值的尊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解释性报道的一般理论 |
2.1 解释性报道的定义 |
2.2 解释性报道崛起的缘由 |
2.2.1 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要 |
2.2.2 客观主义理论和客观报道的沦陷 |
2.2.3 社会责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
2.2.4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
2.3 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点 |
2.3.1 侧重揭示新闻的含义及影响 |
2.3.2 整合背景材料,挖掘新闻以外的新闻 |
2.3.3 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 |
2.3.4 坚持用事实说话 |
3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及获奖作品生产者研究 |
3.1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 |
3.1.1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
3.1.2 奖项的评选标准 |
3.1.3 奖项的由来与发展 |
3.2 获奖作品生产者情况研究 |
3.2.1 高级严肃报纸是奖项的主要赢家 |
3.2.2 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获奖趋势 |
3.2.3 东北部媒体占据绝对多数 |
3.2.4 获奖记者情况分析 |
3.3 获奖报道生产者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
4 获奖作品选题研究 |
4.1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四大常规领域 |
4.1.1 经济类选题 |
4.1.2 科教文卫类选题 |
4.1.3 政法类选题 |
4.1.4 社会类选题 |
4.2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基本特点 |
4.2.1 聚焦负面选题,不乏中性选题 |
4.2.2 深挖静态选题 |
4.2.3 视野广阔的监督性 |
4.2.4 本土化特色突出 |
4.3 获奖报道选题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
5 获奖作品写作特点研究 |
5.1 长篇幅是获奖作品的显着特征 |
5.2 报道结构以章回体和华尔街日报体为主 |
5.2.1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章回体 |
5.2.2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华尔街日报体 |
5.3 依托新闻事实的夹叙夹议 |
5.4 四类典型背景资料 |
5.4.1 社会类背景资料 |
5.4.2 历史类背景资料 |
5.4.3 人物类背景资料 |
5.4.4 知识类背景资料 |
5.5 五类典型解释手段 |
5.5.1 用引语来解释新闻 |
5.5.2 用数据来解释新闻 |
5.5.3 用图示来解释新闻 |
5.5.4 用文件来解释新闻 |
5.5.5 用案例来解释新闻 |
6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启示 |
6.1 解释性报道在中国新闻评奖制度中的缺位 |
6.2 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现实意义 |
6.2.1 经济类新闻:突破涉税报道局限性 |
6.2.2 政法类新闻:平衡“政”与“法” |
6.2.3 科教文卫类新闻:开创健康传播新路径 |
6.2.4 社会类新闻: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宏观意义 |
6.3 对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建议 |
6.3.1 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 |
6.3.2 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 |
6.3.3 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 |
6.3.4 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镶嵌连接与自媒体 |
二、亲近性新闻及其相关研究 |
(一)亲近性新闻、新新闻主义及其渊源 |
(二)“非虚构叙事”与亲近性新闻 |
(三)对话性新闻与亲近性新闻 |
三、新闻叙事学及其研究视域 |
(一)新闻叙事 |
(二)叙事主体 |
(三)叙事视角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术语说明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自媒体、“我”出场与叙事的变化 |
第一节 限制视角与传统新闻叙事模式 |
一、从视角看新闻叙事 |
二、从全知视角到限制视角的新闻报道 |
三、第一人称叙事新闻及其变更 |
第二节 自媒体嵌入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 |
一、“嵌入”理论与亲近性报道 |
二、“叙事”与“新闻”:关联与重构 |
(一)原生自媒体:亲近性对话 |
(二)主流自媒体:亲近性报道 |
(三)关联与重构:一次采集与多元传播 |
第三章 新媒体亲近性的“我”叙事传播现状 |
第一节 “我”叙事方式对新媒体的嵌入 |
一、原生自媒体集群:“我”叙事状态 |
二、“侠客岛”: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延伸 |
第二节 “我”在场传播的亲近性叙事 |
一、“嗮”与“吐槽”的新趋向 |
二、“我在场”的现场资讯报道 |
(一)文字:“我”在场的新闻叙事 |
(二)时事短视频:“我”出场的新闻直播 |
三、“我们同步思考”的反身性资讯传播 |
第三节 “我”与“你”(用户)互动的亲近性叙事 |
一、情感性和拟情感性资讯传播 |
二、个性化、贴身服务性资讯传播 |
三、参与、对话和问答性资讯传播 |
第四章 新媒体亲近性的“我”叙事传播动因 |
第一节 新媒体的用户期待与召唤结构 |
一、“用户为王”与接受美学 |
二、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 |
第二节 关系性传播与场景中的用户粘性 |
一、“弱连带的优势”与“我”的强化 |
二、“窄播”与互动性传播 |
三、个性化与精准性算法传播 |
第三节 UGC与用户多通路参与传播 |
一、网络认同与亲近性传播 |
二、客观叙事与主观叙事的界限消减 |
三、自媒体与个体化传播效能的扩张 |
第五章 亲近性的“我”叙事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后真相:虚假伪劣资讯泛滥 |
一、主观化新闻:新闻失实的新态势 |
二、限制框架:对客观性的稀释 |
三、反转的背后:流言的泛滥 |
第二节 “做号”模式:流量信息污染 |
一、专业度滑落:多次方传播与洗稿 |
二、责任迷失:爆款与煽情性传播 |
三、“骗流量”之痛:传播链污染 |
四、“自媒体村”现象:资讯失重 |
第三节 情绪化传播:对传播理性的危害 |
一、比声量:众声喧哗的传播偏向 |
二、炒作化:放大社会情绪 |
三、碎片化:割裂共识的传播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闻实践的转型:解困新闻学的兴起、发展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兴起与发展 |
二、“解困新闻学”的定义与特点 |
三、“解困新闻学”的功能与意义 |
四、“解困新闻学”的未来 |
四、调查性新闻报道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J]. 徐天泽. 新闻传播, 2021(10)
- [2]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J]. 宋海南,孙劝劝.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03)
- [3]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D]. 孙劝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4]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D]. 刘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人际信任对新闻选择偏好的影响 ——来自眼动的证据[D]. 孙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D]. 邱江华.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7]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D]. 孙新. 华侨大学, 2020(01)
- [8]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D]. 王政.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9]自媒体嵌入下的亲近性传播研究 ——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为例[D]. 陶梦筱. 郑州大学, 2020(03)
- [10]新闻实践的转型:解困新闻学的兴起、发展与未来[J]. 徐冠群. 东南传播,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