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末部分文人的经商活动——冒广生所藏友朋信札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刘振乾[1](2021)在《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湖湘骈文的存在和发展,自有其独特的生成环境和发展背景。晚清湖湘骈文的崛起,属于清代骈文复兴的一个局部区域现象,同时也属于湘学或者湖南之学的一个伴生现象。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以李星沅、曾国藩、周寿昌、郭嵩焘、王闿运、王先谦、阎镇珩、皮锡瑞、叶德辉、易顺鼎为主体。其中,李星沅、曾国藩、周寿昌、郭嵩焘、王闿运是前期的核心成员,曾国藩是湘军的统帅和创始人,是湖湘骈文作家群体前期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湖湘骈文作家群体后期的精神领袖。王先谦、阎镇珩、皮锡瑞、叶德辉、易顺鼎是后期的核心成员,王先谦是岳麓书院的山长,是后期湖湘士绅群体的领袖,在湖湘骈文作家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仕途并非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唯一追求,从曾国藩、郭嵩焘、周寿昌、王先谦等人经历就可以看出,仕途立功只是人生三不朽之一,在立言的基础上立德才是最终的目标。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都重视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立足于书院和书局,以教育和出版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李星沅是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先驱人物,其骈文正处于晚清湖湘骈文成型的关键期。李星沅的骈文具备了晚清湖湘骈文的一些基本元素,属于湖湘骈文走向崛起的一个过渡期。曾国藩是湖湘骈文群体的领军人物,其骈文创作方面的成果不多,但是在骈文批评方面的理论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周寿昌的骈文,丰富了湖湘骈文群体的创作成果,指明了湖湘骈文群体的师法路径,成为晚清湖湘骈文崛起的重要标志。郭嵩焘在骈文理论上主张思古复雅,创作上追求古雅遒逸。虽然骈文不是郭嵩焘文章写作的主流,但是其对骈文标准的定位具有引导性,尤其是对湖湘骈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王闿运的辞赋体骈文不只是对汉魏晋宋体的一种简单模拟,王闿运创造性地运用以骚为赋的手法,既纾解了内心的怀才不遇之感,也寄寓了晚清内忧外患的时代之悲,堪称清代骈文的殿军。王先谦《骈文类纂》的选编和刊刻出版,是骈文从先秦到晚清的一次重要的选本总结。王先谦在骈文创作中将雅、洁二字奉为圭臬,词气兼资是骈文创作的关键。阎镇珩骈文在内容和题材方面:一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二是吴越、湖湘一带的地域文化色彩比较浓厚;三是阎镇珩的骈文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治国理政、经世致用的思想。阎镇珩的骈文史论结合、文质彬彬;坚持骚雅传统,文情并茂;以义理为本,刚柔并济。皮锡瑞的骈文已经打通文学与经学的界限,既属于骈文作品,也属于学术论着。皮锡瑞的史论不是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而是在评定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易顺鼎对清代骈文作家的点评具有开创性,为清代骈文史的书写打下基础。易顺鼎的骈文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佛教经义入骈文,以名士风流入骈文,以纵横家言入骈文。叶德辉谨守骈文章法,其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叶德辉以考据入骈文,扩大骈文的包容性;以散句为枢纽,理顺骈文的逻辑性;以戏拟为公文,解构骈文的权威性。骈散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是通过探索骈文与经学、骈文与史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骈散分工上达到默契。义法理论的拓展与创新既得益于骈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融合,也得益于湖湘骈文群体在古文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清代骈文理论批评的进步。词气理论的梳理与定位是王先谦在《骈文类纂》选本基础上对“潜气内转”理论的深化,具有经验总结性和实践操作性。“词气兼资”说解决了骈文词气雍滞的问题,提高了骈文的气格,还使骈文在骈散融合中保持文体独立性。情文理论的阐释与建构,对晚清湖湘骈文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王先谦、王闿运对情文关系的阐释,进一步推动了湖湘骈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王忠民[2](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指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贝思敏[3](2021)在《志道游艺—钱名山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江南大儒”钱名山生平行状、器识学养、教育成就和文学艺术的研究,梳理出“志道游艺”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在民国年间寄园中的“存亡继绝”,及其在经史、文艺的研究、践行和教学方面对今天的启迪。“志道游艺”是从孔子直到唐宋时历代儒者、士人的基本人生方式,其表现有二:一是以经史的器识,作为“不器”而“无不可器”于政府职事、教育医疗、工商实业等关乎国计民生事业者的学养;二是于本职的社会工作之余,以“六艺”,后世则主要以文、诗、书、画、琴、棋等形式作为调节个体身心的修养。但是,这一传统自宋代以降,逐渐地被遗弃,尤其是进入近现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涌入和专业教学、专业分工的日益明确,经史不再被作为从事各种不同社会工作的共同学养,而是成了专门的学术研究的对象;基于“文艺害道”的偏见,道、艺更从此分裂,儒者不再注重“游艺”,作为“余事”的文艺渐次退出了中国文艺史的主流,文艺成为“以文自名”、“止为文章”的文艺家的专职之事。钱名山秉承了清代常州学派“大一统”、“尊王室”的文脉而在“志道游艺”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个贡献不仅是他个人的,更通过寄园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对江南,尤其是上海文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孟子》等经典,作为钱名山及其弟子的器识学养,体现了对国事、民生的担当精神,而以“成大儒”作为自我期许的身份认定;诗词、书画等文艺,作为钱名山及其弟子的身心修养,以正心、敬事而为“余事”,取得了精彩纷呈、卓尔不群的成就,较之同时代的专职文艺家无不及而有过之,成为民国以来文艺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钱名山和他的寄园及其弟子们,为传统的儒学上演了一段“游于艺”的华彩篇章,更为中国的文艺继绝了一曲“志于道”的大雅正声;既是近代儒学史上的独有,更是近代文艺史上的仅见。本文分三编。上编三章,依次论述钱名山的生平行状、经史学养和教学行实;中编两章,分别论述钱名山的诗词文学、书法艺术兼及其画艺成就;下编一章,论其诸多弟子的器识,尤其是诗词、书画艺术成就。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贾健鹏[5](2020)在《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文教事业》文中提出作为清末民初浙南的地方教育家、学者,刘绍宽积极投身温州教育、文化事业,从而在浙江教育史、文化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奠定了其重要地位。论文全面呈现了刘绍宽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作为。他自幼家贫,少时便勤学苦读,以读书入仕为职志。但屡次科场失意使他转变思想,逐步走出科举的窠臼。甲午戊戌之间,刘绍宽受维新思想之感召,主张停废科举,思想为之大变。新政时期,他积极参与地方学务,与乡友一同致力于温州教育近代化。为全面革新温州教育,负笈东游,察访日本学制,编成《东瀛观学记》,为温州地方学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温州府中学堂的创建中,刘绍宽东奔西走、不辞辛劳的筹款、聘师,为学堂创办倾注心力,温州学务也逐渐步入正轨。进入民国后,刘绍宽虽身入政界,但仍不忘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他积极投身《平阳县志》的修纂、乡贤遗着的搜集整理以及参与各类诗社活动,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了新鲜活力。受时代所限,刘绍宽的思想观点也存有不足之处,但他对近代温州教育、文化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董家鸿[6](2020)在《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王氏作为明清两朝着名的文化、科举和官僚世家,不仅在文学领域成就斐然,在书法鉴藏、书法创作、碑帖刊刻等方面也卓有建树。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侧重研究新城王氏的文学贡献,却忽视了其书法贡献。当前的书法史研究者,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少数精英书家,而不太关注众多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对他们书法活动的意义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本文旨在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探索明末清初江南书法影响力减弱以后,书法地域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拓展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与文化的研究;抢救式发掘一批被长期忽视的王氏书家及其作品;研究新城王氏家族的书法活动,吸取其书法文化的精华,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优秀文化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文字资料和书法作品图片互证的方法,研究新城王氏书法的风格、源流与影响;结合明清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和书法史,分析新城王氏书学思想与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用宏观的方法叙述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思潮,用微观的方法考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的详情,在微观考察的基础上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予以艺术性观照与学术性认知;注重书法与历史、文学、金石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利用文献学、艺术学等知识,将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等多种方法贯串其间。本文力求反映明清书法生存的常态,把书法史变成群众的书法史,而非精英的书法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明清时期,山东地区涌现出众多的文化世家,其中最着名的是新城王氏。这个家族兴盛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新城王氏有相对稳定的家学传统,在文学、经史、书画、篆刻等方面都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第二章考察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新城王氏与众多的书家及擅长书法的诗人、学者有广泛的交游,如王象乾、王象晋与邢侗、董其昌交往密切,王士禛与冒襄、孙枝蔚、张贞、玄烨、孔尚任、陈奕禧、林佶等往来频繁,这些书法交游活动是明清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结合新城王氏的着述探讨其书学思想。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王士禛等视书法为干禄的必备工具和修养身心的重要媒介。他们恪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魏晋精神,其书学观念既受明末复古文艺思想的影响,又能兼收并蓄。第四章探析新城王氏书法的艺术风格、渊源及传承。新城王氏重视书法教育,楷、行、草三体是王氏子弟学习的重点和最擅长的书体。在书法实践中,新城王氏坚持取法乎上的原则,以晋唐为宗,兼及宋代书法,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李邕、怀素、黄庭坚等都是他们追摹的名家。王之垣的楷书遒丽劲健;王象春、王象咸的草书狂放自适、气势磅礴。清初,新城王氏多延续晚明书风,除小楷以外,基本不受流行书风的影响。王士禛的行书是典型的唐法晋韵,与他的“神韵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五章研究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活动。新城王氏喜好赏玩、收藏名家法帖、墨迹,并将许多重要的藏品刻于石上。王象乾、王象晋等主持刊刻的《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和其它碑帖,保存了一批珍贵的书法和文史资料。第六章探究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及其学术意义。明末清初金石学复兴,新城王氏也积极参与其中。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等以搜访、鉴藏金石为乐,王士禄、王士禛还进行了金石着录与研究,他们的金石活动开清代考据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作为文学世家,新城王氏没有培养出一流的书家。他们的书法以继承为主,创新能力稍显不足。但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构成了孕育优秀书家的必备基础。新城王氏频繁的书法活动,是明清时期文人书法持续深入发展的表现。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诗书画印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城王氏的交游和书法、金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文人的生活情趣、书法观念和学术追求,以及世家大族文化生活与书法的关系,从中可见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秦晋文化的进一步交汇与融合。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文人笔下的书法不仅走向了市场,而且涌现出许多勇于创新的职业书家。当时,书法艺术在齐鲁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和经济环境的制约,新城王氏家族的书家和擅书者们,仍然仅仅把书法当作干禄的工具和修养身心的媒介,而很少将其视为凝聚着劳动价值的商品。从整体上看,明清时期山东的文化世家没有形成更强烈的书法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书法向纵深的发展。
栾鑫[7](2020)在《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小浮山人年谱》一卷,按年编次,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道光二年的三十二年为谱主潘曾沂自订,道光三年至咸丰二年为其子潘仪凤续订。年谱记言兼记事,展现了清中期吴中诗人、慈善家潘曾沂的一生。潘曾沂(1792-1852),字功甫,江苏吴县人,“吴中七子”之一,早有诗名,江南艺文家族贵潘群星璀璨时期代表人物,早年家族师长精心培养,青年居官京师,中年回苏闭门。潘曾沂的诗风格几经变化,其诗风由活泼飞动转向禅意的关键时期,曾请人题跋“临顿新居图”,从跋文既可见其交往范围之广亦能窥得其诗风转变机缘。潘曾沂早年诗学晚唐,诗风华美,中年辞官归乡,三次出游,途中写作大量山水诗,因其是诗人亦是享有盛名的慈善家,诗中饱含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显示出积极的生命观。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近“诚斋体”,藴含理趣和思辩性,语言自由透脱。因他躬耕劳作亲近农桑,也具平民化特色。对比青年所作,中年诗风由“唐”入“宋”。分析潘曾沂诗风由唐转宋原因,“五应礼部试不第”的才名之劫引发潘曾沂自我反思,他尝试创作学人之诗;在京加入宣南诗社,诗友崇宋影响了他,使他诗风稳定;至交至亲相继过世对他内心造成重创,后耽味禅悦,精研佛理,诗中蕴含理趣。以上三个主因促使他诗风彻底转换成宋风。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对谱主潘曾沂进行研究,介绍其家世、生平、着述、交游、诗歌特点,下编为《小浮山人年谱》补与注,先补后注,对原谱进行补充与注解,爬梳潘氏着作及相关文献,求详求实还原潘曾沂的人生轨迹。
王晓雪[8](2020)在《张文虎年谱》文中认为张文虎,字孟彪、啸山,笔名天目山樵,华谷里民,江苏南汇周浦镇(今属上海市)人。精於版本校勘、名物训诂、音韵乐律、中西算术,一生不求闻达,轻贱科举。坐馆金山钱氏前後达三十年,专事校勘。同治二年(1863)应曾国藩之聘,助曾国荃校刊《王船山遗书》。同治三年(1864)至金陵,留金陵书局校刻十三经、正史,而於《史记》三家注考索尤深,撰《札记》五卷。同治十二年(1873),以老请辞,归居复园。晚年纂修光绪《南汇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以及光绪《重修奉贤县志》三部县志,并对《儒林外史》详加评点。光绪十一年(1885),张文虎卒於松江府城东门外钱氏复园,年七十八。论文旨在通过对张文虎生平着作的蒐集、研读、考订,并参考大量传记、地方志及清人别集、日记手稿、书信手札、报刊等文献,以文献学、谱牒学、传记学等爲指导,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代化检索平台,对谱主生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一部内容翔实有据的年谱。论文由年谱和附録两部分组成,年谱部分分爲年少求学、坐馆金山、入幕校书、归居复园四部分;附録包括张文虎着述知见録、张文虎交游人物小传、张文虎评传资料辑録。
钱成[9](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张超[10](2019)在《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人物交游活动触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它将个人的社会属性具体到群体活动中,并通过群体的有序构建形成多元共同体。共同体有认同意识、促进思维、归属观念的功能,可以将多个一元概念融合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多元架构。研究人物的交游活动既能够还原一个社会个体乃至共同体的历史经历,又能够反映现实政治及其文化背景。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共同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塑造,对人物以及时代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张元济是一个跨时代的历史人物,从晚清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交过众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通过诗文、书信、集会等交游方式在政治、商业、教育、藏书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张元济的交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在学界、政界、文化出版界的代表性人物,诸如严复、沈雁冰、王云五、毛泽东、傅增湘等不同领域的社会人进行群体研究,来分析张元济在交游中创建个人关系网络、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想情怀与实践活动,试图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总结出以张元济为中心的人物交游特点以及对个人和近代文化产生的作用影响。张元济通过学缘、业缘、地缘、亲缘等关系构建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人际关系网,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本文编制了《张元济交游活动简表》,列出张元济与一百三十多名重要人物的交游概况,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张元济交游活动的整体面貌。在交游活动中,张元济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思想内容,并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引进新思想、传播科学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承担起启发世人的精神使命与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二、清末部分文人的经商活动——冒广生所藏友朋信札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末部分文人的经商活动——冒广生所藏友朋信札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范畴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晚清湖湘骈文概念萌芽 |
(二)民国时期的湖湘学研究 |
(三)学术专着涉及的湖湘骈文研究 |
(四)学术论文涉及的湖湘骈文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地域与文学的结合 |
(二)时代与文体的结合 |
(三)群体与个体的结合 |
四、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晚清湖湘骈文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湖湘人文景观的涵养 |
一、屈原辞赋中的湖湘景观 |
二、杜甫诗中的湖湘景观 |
三、王夫之词中的湖湘景观 |
第二节 湖湘士绅阶层的崛起 |
一、曾国藩与郭嵩焘:创立湘军 |
二、王先谦与叶德辉:维护名教 |
三、王闿运与皮锡瑞:讲学四方 |
第三节 湖湘书院文化的熏陶 |
一、湖湘书院的分布 |
二、儒家道统南移 |
三、王夫之从祀文庙 |
第四节 湖湘辞赋传统的积淀 |
一、屈子之词为俪体之先声 |
二、贾谊《吊屈原文》《鵩鸟赋》:湖湘骈文之祖 |
三、王夫之《九昭》:旷世同情 |
第二章 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特征 |
第一节 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骈文 |
一、李星沅《李文恭公文集》 |
二、周寿昌《思益堂骈体文》 |
三、王闿运《湘绮楼文集》 |
四、王先谦《虚受堂文集》 |
五、阎镇珩《北岳山房骈文》 |
六、皮锡瑞《师伏堂骈文》 |
七、易顺鼎《丁戊之间行卷》 |
八、叶德辉《观古堂骈俪文》 |
第二节 曾国藩与湖湘骈文作家群体 |
一、曾国藩与李星沅:乡贤救助开先路 |
二、曾国藩与郭嵩焘:同学莫逆成至交 |
三、曾国藩与周寿昌:南归一序鉴知音 |
四、曾国藩与王闿运:若即若离名士谋 |
第三节 王先谦与湖湘骈文作家群体 |
一、王先谦与郭嵩焘:激流勇退归耆旧 |
二、王先谦与周寿昌:亦师亦友承余绪 |
三、王先谦与王闿运:湖南二王分秋色 |
四、王先谦与叶德辉:着书只为稻粱谋 |
五、王先谦与阎镇珩、皮锡瑞:汉宋之争各其表 |
第四节 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特征 |
一、官绅、士绅家国情怀 |
二、立德、立言价值追求 |
三、书院、书局传播策略 |
第三章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前期骈文作家群体 |
第一节 李星沅:骈散分工、以情纬文 |
一、李星沅的骈散观 |
二、李星沅骈文的湖湘元素 |
三、李星沅骈文的骚楚情结 |
第二节 曾国藩:奇偶互用、形散神骈 |
一、曾国藩的骈文批评理论 |
二、曾国藩的选本批评理论 |
三、曾国藩的骈文创作实践 |
第三节 周寿昌:雅赡有余、奇趣迭生 |
一、《思益堂骈文》概况 |
二、周寿昌骈文的湖湘特征 |
三、周寿昌骈文的传播及其影响 |
第四节 郭嵩焘:涵濡六经、思古复雅 |
一、郭嵩焘的骈文批评理论 |
二、郭嵩焘骈文的特征 |
三、郭嵩焘对湖湘骈文的贡献 |
第五节 王闿运:以骚为赋、惊世绝俗 |
一、王闿运骈文中的人生际遇之悲 |
二、王闿运骈文中的晚清时代之悲 |
三、王闿运辞赋中的骚楚情结 |
第四章 以王先谦为代表的后期骈文作家群体 |
第一节 王先谦:词气兼资、情文互本 |
一、王先谦骈文创作概况 |
二、王先谦的骈文选本思想 |
三、王先谦骈文创作成就 |
第二节 阎镇珩:贯穿经史,容与百家 |
一、阎镇珩骈文创作概况 |
二、阎镇珩的骈文思想 |
三、阎镇珩骈文的特征 |
第三节 皮锡瑞:通经致用、讽古喻今 |
一、《师伏堂骈文》三序 |
二、《师伏堂骈文》之连珠 |
三、《师伏堂骈文》之史论 |
第四节 易顺鼎:沉博奥衍、惊才绝艳 |
一、易顺鼎骈文批评理论 |
二、易顺鼎的骈赋创作 |
三、易顺鼎的骈文成就 |
第五节 叶德辉:谨守骈规、遗世独立 |
一、叶德辉的湘楚情怀 |
二、《观古堂骈俪文》的主题归类 |
三、叶德辉的骈文创作成就 |
第五章 湖湘骈文群体的骈文理论成就 |
第一节 骈散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一、骈文与经学的关系 |
二、骈文与史论的关系 |
三、骈散文内外分工 |
第二节 义法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
一、义法理论探源 |
二、曾国藩的义法观 |
三、王先谦的义法理论 |
第三节 词气理论的梳理与定位 |
一、从“潜气内转”到“词气兼资” |
二、朱一新与王先谦词气理论对比 |
三、词气兼资理论的价值定位 |
第四节 情文理论的阐释与建构 |
一、“情文兼胜”的理论渊源 |
二、湖湘骈文情文关系的建构 |
三、情文关系对湖湘骈文的影响 |
结论: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骈文成就及历史地位 |
一、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骈文成就 |
二、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的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
二 油画的新尝试 |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
一 从生活到画面 |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
一、题材的范围 |
二 主题的提炼 |
三 寓意与象征 |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志道游艺—钱名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概况综述 |
三、研究重点及方法 |
四、基本研究框架 |
五、主要创新点 |
上编 |
第一章 生平行状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时代的巨变 |
1.1.2 经史环境 |
1.1.3 文学环境 |
1.1.4 书法环境 |
1.1.5 教育环境 |
1.2 生平考述 |
1.2.1 童蒙时期 |
1.2.2 盛年时期 |
1.2.3 晚年时期 |
第二章 经史学养 |
2.1 江南三大儒 |
2.2 常州学派的殿军 |
2.3 左传论 |
2.4 变经史为学养 |
第三章 寄园设教 |
3.1 从庙堂到江湖 |
3.2 寄园的前世今生 |
3.3 教学方法与核心 |
3.4 “期成大儒” |
中编 |
第四章 志道游艺 |
4.1 余事耽文艺 |
4.2 诗文成就 |
4.2.1 文论、诗论和词论 |
4.2.2 文 |
4.2.3 诗 |
4.2.4 影响和评价 |
第五章 横扫千军 |
5.1 书学思想 |
5.1.1 行其所无事 |
5.1.2 拼命到自然 |
5.1.3 胸中有道理 |
5.1.4 搁腕和疾书 |
5.2 书法创作 |
5.2.1 融汇碑帖自成一家 |
5.2.2 小大由之一以贯之 |
5.3 画论和绘画 |
5.4 影响和评价 |
下编 |
第六章 桃李芬芳 |
6.1 弟子不必不如师 |
6.1.1 谢玉岑 |
6.1.2 程沧波 |
6.1.3 唐玉虬 |
6.1.4 王春渠 |
6.1.5 郑曼青 |
6.1.6 蒋石渠 |
6.1.7 马万里 |
6.1.8 谢稚柳 |
6.1.9 胡克敏 |
6.1.10 其他弟子 |
6.2 家族子弟 |
6.3 兄弟情、朋友圈和师生缘 |
6.3.1 兄弟情 |
6.3.2 朋友圈 |
6.3.3 师生缘 |
结语 |
一、志道游艺,文质彬彬 |
二、江南大儒,海上名山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资料 |
二、期刊、报刊、学术论文 |
三、专着、文集 |
四、书法作品集、画册 |
五、网络博客相关文章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文教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之间:刘绍宽早年的教育经历 |
1.1 刘绍宽的家世与求学 |
1.1.1 刘绍宽的家世及影响 |
1.1.2 刘绍宽的求学生涯 |
1.2 刘绍宽的西学认知与废科思想的转变 |
1.2.1 初涉西学与科考之途 |
1.2.2 戊戌朝考:刘绍宽对科举的失望 |
第二章 “师法东瀛”:赴日考察学制 |
2.1 赴日背景与旅日观感 |
2.1.1 赴日背景 |
2.1.2 出行体验与观感 |
2.2 刘绍宽的学制考察 |
2.2.1 访察日本中小学校 |
2.2.2 考察师范、女子教育 |
第三章 兴学育材:介入温州地方教育 |
3.1 由“塾师”到“教员”:刘绍宽的身份转型与学堂初兴 |
3.1.1 处常与求变:刘绍宽的塾师生活 |
3.1.2 身入办学新潮 |
3.2 地方学务的繁荣期:主政温州府中学堂 |
3.2.1 温处学务分处与温州府中学堂之筹建 |
3.2.2 主政与整治:刘绍宽与温州中学堂 |
第四章 进入民国:参与地方文化事业 |
4.1 重修《平阳县志》 |
4.1.1 新志创作缘起 |
4.1.2 资料的搜求与考订 |
4.1.3 《平阳县志》内容及其价值 |
4.2 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承 |
4.2.1 参与瓯风社的创办 |
4.2.2 整理地方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的振兴 |
第二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 |
第三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文化承传 |
一、文学 |
二、经史 |
三、书法 |
四、绘画 |
五、篆刻 |
第二章 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 |
第一节 王象乾与邢侗的交游 |
第二节 新城王氏与董其昌的交游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法交游 |
一、扬州时期的书法交游 |
二、北京时期的书法交游 |
第三章 新城王氏的书论与书学思想 |
第一节 王象晋的书学思想 |
一、以书法修身 |
二、重视文字规范 |
第二节 王与玟的书学思想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学思想及书学着述 |
一、视书法为文人余事 |
二、王士禛和他的代笔人 |
三、重视人品与学养 |
四、崇尚魏晋精神与兼收并蓄 |
五、王士禛《书则》中的学书观 |
六、王士禛的《草书字汇》 |
第四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艺术 |
第一节 秀劲典雅的王之垣书法 |
一、楷书 |
二、行书、草书 |
第二节 出入晋唐的王象乾、王象春小楷 |
第三节 规模李邕的王象晋、王与玟行书 |
第四节 纵逸浪漫的王象春、王象咸狂草 |
第五节 隶、楷兼善的王士禄 |
第六节 独具“神韵”的王士禛书法 |
一、题壁书法 |
二、篆书 |
三、楷书 |
四、行书 |
第五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 |
第一节 书法鉴藏 |
一、明末新城王氏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二、王士禛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第二节 碑帖刊刻 |
一、《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的刊刻 |
二、其他碑帖的刊刻 |
三、牌坊书法 |
四、新城王氏与江南刻工 |
第六章 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 |
第一节 新城王氏的金石收藏 |
第二节 王士禄的金石研究 |
第三节 王士禛的金石活动 |
一、金石搜访与着录 |
二、金石鉴赏 |
三、收藏、阅读金石着作 |
四、金石研究 |
结语 |
附录一: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主要房支世系表 |
附录二: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擅书者及其书法作品简表 |
附录三: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上编:潘曾沂研究 |
第一章 潘曾沂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一、先世 |
二、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生平 |
一、经历 |
二、着述纂辑情况 |
第二章 潘曾沂的交游网络——以“临顿新居图”题跋为中心 |
第一节 “临顿新居图”的绘制缘由与题跋情况 |
一、绘图缘由 |
二、题跋内容选录 |
第二节 “临顿新居图”题跋所见潘曾沂交游网络 |
一、师长前辈 |
二、宣南诗友 |
三、同乡世交 |
四、同官同道 |
五、吴地僧人 |
第三节 “临顿新居图”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三章 潘曾沂山水诗的特征及诗风转变 |
第一节 潘曾沂山水诗的创作实践 |
一、潘曾沂山水诗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 |
二、潘曾沂山水诗的艺术特徵 |
第二节 潘曾沂诗风由唐入宋原因探析 |
一、科场受挫 |
二、宣南诗社诗友影响 |
三、亲友离世 |
下编:《小浮山人年谱》 |
一、凡例 |
二、谱前 |
三、正谱·潘曾沂自订 |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一嵗(1792 年) |
五十八年癸丑 二嵗(1793 年) |
五十九年甲寅 三嵗(1794 年) |
六十年乙卯 四嵗(1795 年) |
嘉庆元年丙辰 五岁(1796 年) |
二年丁巳 六岁(1797 年) |
三年戊午 七岁(1798 年) |
四年己未 八岁(1799 年) |
五年庚申 九岁(1800 年) |
六年辛酉 十岁(1801 年) |
七年壬戌 十一岁(1802 年) |
八年癸亥 十二岁(1803 年) |
九年甲子 十三岁(1804 年) |
十年乙丑 十四岁(1805 年) |
十一年丙寅 十五岁(1806 年) |
十二年丁卯 十六岁(1807 年) |
十三年戊辰 十七岁(1808 年) |
十四年己巳 十八岁(1809 年) |
十五年庚午 十九岁(1810 年) |
十六年辛未 二十岁(1811 年) |
十七年壬申 二十一岁(1812 年) |
十八年癸酉 二十二岁(1813 年) |
十九年甲戌 二十三岁(1814 年) |
二十年乙亥 二十四岁(1815 年) |
二十一年丙子 二十五岁(1816 年) |
二十二年丁丑 二十六岁(1817 年) |
二十三年戊寅 二十七岁(1818 年) |
二十四年己卯 二十八岁(1819 年) |
二十五年庚辰 二十九岁(1820 年) |
道光元年辛巳 三十岁(1821 年) |
二年壬午年 三十一岁(1822 年) |
三年癸未 三十二岁(1823 年) |
四、正谱·潘仪凤续订 |
四年甲申 三十三嵗(1824 年) |
五年乙酉 三十四嵗(1825 年) |
六年丙戌 三十五嵗(1826 年) |
七年丁亥 三十六嵗(1827 年) |
八年戊子 三十七嵗(1828 年) |
九年己丑 三十八嵗(1829 年) |
十年庚寅 三十九嵗(1830 年) |
十一年辛卯 四十嵗(1831 年) |
十二年壬辰 四十一嵗(1832 年) |
十三年癸巳 四十二嵗(1833 年) |
十四年甲午 四十三嵗(1834 年) |
十五年乙未 四十四嵗(1835 年) |
十六年丙申 四十五嵗(1836 年) |
十七年丁酉 四十六嵗(1837 年) |
十八年戊戌 四十七嵗(1838 年) |
十九年己亥 四十八嵗(1839 年) |
二十年庚子 四十九嵗(1840 年) |
二十一年辛丑 五十嵗(1841 年) |
二十二年壬寅 五十一嵗(1842 年) |
二十三年癸卯 五十二嵗(1843 年) |
二十四年甲辰 五十三嵗(1844 年) |
二十五年乙巳 五十四嵗(1845 年) |
二十六年丙午 五十五嵗(1846 年) |
二十七年丁未 五十六嵗(1847 年) |
二十八年戊申 五十七嵗(1848 年) |
二十九年己酉 五十八嵗(1849 年) |
三十年庚戌 五十九嵗(1850 年) |
咸丰元年辛亥 六十嵗(1851 年) |
二年壬子 六十一嵗(1852 年)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图藏潘功甫友朋手札 |
後记 |
(8)张文虎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关於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谱前 |
卷一 年少求学 |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1岁 |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2岁 |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3岁 |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4岁 |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5岁 |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6岁 |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7岁 |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8岁 |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9岁 |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10岁 |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11岁 |
嘉庆二十四年乙卯(1819)12岁 |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13岁 |
道光元年辛巳(1821)14岁 |
道光二年壬午(1822)15岁 |
道光三年癸未(1823)16岁 |
道光四年甲申(1824)17岁 |
道光五年乙酉(1825)18岁 |
道光六年丙戌(1826)19岁 |
道光七年丁亥(1827)20岁 |
道光八年戊子(1828)21岁 |
道光九年己丑(1829)22岁 |
道光十年庚寅(1830)23岁 |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24岁 |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25岁 |
卷二 坐馆钱氏 |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26岁 |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27岁 |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28岁 |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29岁 |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30岁 |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31岁 |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32岁 |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33岁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34岁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35岁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36岁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37岁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38岁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39岁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40岁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41岁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42岁 |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43岁 |
咸丰元年辛亥(1851)44岁 |
咸丰二年壬子(1852)45岁 |
咸丰三年癸丑(1853)46岁 |
咸丰四年甲寅(1854)47岁 |
咸丰五年乙卯(1855)48岁 |
咸丰六年丙辰(1856)49岁 |
咸丰七年丁巳(1857)50岁 |
咸丰八年戊午(1858)51岁 |
咸丰九年己未(1859)52岁 |
咸丰十年庚申(1860)53岁 |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54岁 |
同治元年壬戌(1862)55岁 |
卷三 入幕校书 |
同治二年癸亥(1863)56岁 |
同治三年甲子(1864)57岁 |
同治四年乙丑(1865)58岁 |
同治五年丙寅(1866)59岁 |
同治六年丁卯(1867)60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61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62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63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64岁 |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65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66岁 |
卷四 归居复园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67岁 |
光绪元年乙亥(1875)68岁 |
光绪二年丙子(1876)69岁 |
光绪三年丁丑(1877)70岁 |
光绪四年戊寅(1878)71岁 |
光绪五年己卯(1879)72岁 |
光绪六年庚辰(1880)73岁 |
光绪七年辛巳(1881)74岁 |
光绪八年壬午(1882)75岁 |
光绪九年癸未(1883)76岁 |
光绪十年甲申(1884)77岁 |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78岁 |
谱後 |
结语:张文虎小传 |
参考文献 |
(一)张文虎着述 |
(二)其他人物着述及谱传 |
(三)地方文献及档案史料 |
(四)现代研究论着 |
(五)论文 |
(六)目録及工具书 |
附録一:张文虎交游人物小传 |
附録二:张文虎着述知见録 |
附録三:张文虎评传资料辑録 |
後记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动态 |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张元济生平概述 |
第一节 翰林之路 |
第二节 文化传承之心 |
第三节 放眼世界之行 |
第二章 张元济与学界人士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思想界人士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严复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梁启超、康有为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教育界人士的交游 |
(一)张元济在翰林任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学校校长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教育部官员的交游 |
第三节 张元济与文学团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文学革命提倡者的交游 |
第三章 张元济与政界人士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吴稚晖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王云五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陈云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陈毅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毛泽东的交游 |
第四章 张元济与文化出版界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报刊编辑群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时务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东方杂志》编辑群体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国闻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出版、藏书界群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铁琴铜剑楼主人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嘉业堂主人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陆费逵的交游 |
第五章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 |
(一)交游的学缘关系 |
(二)交游的地缘关系 |
(三)交游的业缘关系 |
第二节 张元济交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
(一)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 |
(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
(三)传播了西方科学文化 |
(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清末部分文人的经商活动——冒广生所藏友朋信札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湖湘骈文作家群体研究[D]. 刘振乾.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志道游艺—钱名山研究[D]. 贝思敏. 上海大学, 2021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文教事业[D]. 贾健鹏. 河北大学, 2020(08)
- [6]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D]. 董家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D]. 栾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张文虎年谱[D]. 王晓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D]. 张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