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论文文献综述)
丁燕燕[1](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指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刘文祥[2](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魏少华[3](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刘伟[4](2015)在《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文中指出银幕“暴力美学”作为电影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的戏剧魅力不仅在于形式的好看、刺激甚至血腥,而且在于观影体验中现实压力的情绪宣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电影学研究对话中,“暴力美学是什么?”、“暴力美学究竟美不美”成为历来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电影学角度阐释“暴力美学”之概念,并通过对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暴力的银幕表现和发展作出历时性的读解,完成银幕“暴力美学”的代际划分。为了研究银幕暴力的美学表现,本文结合电影类型批评研究的方法来解析不同电影类型对于暴力内容带有仪式感的形式营造以及暗含的心理机制。按照当代电影类型批评研究的思路,选取美国、香港、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宏观生存语境和微观电影文本解读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电影类型进行研究。首先,宏观生存语境决定了不同国家电影文化生存土壤。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生态在全球化潮流中表现为不同地区电影文化交流以及电影类型的融合;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科技以及民族文化都决定了电影类型的演变。本文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反映电影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环境变化不可避免影响了某些电影类型的式微和某些电影类型的流行。其次,微观电影文本的解读和归类揭示了不同电影类型对于“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以及相关类型的深层心理机制。电影类型体现为某些叙事惯例,这些经过市场检验的表达方式最后形成了成熟的电影类型,而对于银幕“暴力美学”而言是对于各种暴力技巧如武打和枪战的艺术化进行一种形式主义的探索和挖掘。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暴力美学”根植于人类原始的攻击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谓“死本能”,借以银幕中的暴力场景的想象性建构去发挥身体运动机能的极限而产生毁灭性的攻击力量带来快感,从而在银幕中完成现实世界中人的精神危机的代偿性解决(和宣泄)。银幕“暴力美学”既符合电影的上镜头性的本体,又是一种美学上的“乌托邦”理想,而且还是一种电影极端表现主义和娱乐形式的影像表达。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美国、香港、日本等对银幕“暴力美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地域电影作为研究地理空间,它们的常规电影类型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环境中的暴力题材电影类型也最具影响。最后,除了常规真人电影之外,本文还将动画电影、灾难电影中的暴力成分纳入研究体系,从电影心理学以及电影美学角度进一步探查20世纪90年代隐匿在“暴力美学”影像之中的叙事惯例,并试图还原被电影语言粉饰的人性的欲望与禁忌。
高雁[5](2013)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农事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文学中的农事书写所反映的农事问题与前80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人、农具、牲畜和作物恰是农事活动四个不可分割的要素,本文即以这四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农人、农具、牲畜和作物在农事书写中呈现的文化意涵和审美特性。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介绍论题来源、研究范围,并整理和分析了80年代以来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正文部分共四章,分别是第一章:农人:农耕文明的主体、第二章:农具:农耕文明的载体、第三章:牲畜:农耕文明的伙伴及第四章:作物:农耕文明的延伸。第一章讨论农事活动中的农人。农人是农事活动的主体,也是农耕文明的主体,自然也是农事书写的主体之一。80年代以来的农事书写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类型的农人,体现了作家对农人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总论,探讨不同类型的农人,主要是改革中的农人、知识型农人和新农人三类农人;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农事活动中的女性和男性。本文以地母型女性和老年男性为研究重点,分析地母女性和老年男性之于农事活动的意义。第二章主要讨论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承担了巨大作用的农具。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总论,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给农具和农民命运带来的变化。第二节以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为研究对象,探讨李锐农具系列小说呈现的文化意蕴。第三节以刘亮程和杜怀超书写农具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个人”的叙事策略所体现的乌托邦色彩。第三章讨论农耕文明的伙伴牲畜。牲畜历来是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牲畜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章分为三节,分别讨论农事书写中的牛、马和狗。分别从这几种牲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入手,解读牛、马和狗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史铁生、朱晓平、贾平凹、关仁山、王蒙、张贤亮、刘亮程、郑义、赵本夫等的相关作品为解读对象。第四章主要分析人们的食物之源——作物。主要分析麦子、玉米、豆类、高粱和地瓜几种作物意象在农事书写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讨论麦子,以海子、赵本夫、关仁山等人的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第二节讨论玉米,主要讨论任林举、阎连科、张炜等人的相关作品。第三节讨论杂粮,包括豆子、高粱和地瓜。以周同宾、莫言、张炜等作家的相关作品为解读对象。最后足结语。本部分主要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事诗书写的文学史意义。一直以来,文学史或乡土文学史都将农事书写纳入乡土文学的范畴,实际上,这种划分窄化了农事书写的文化内涵。农事书写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无论是农人、农具、牲畜还是作物,都在农事书写的范畴之内。80年代以来农事书写,成果十分丰富,面对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不论笔者怎样努力,也无法穷尽一个论题所能涵盖的所有内容。此外农事书写又处于研究的一个真空地带,这一方面为本文的分析和论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使本文的参考文献有限,研究的视野受到影响。
吴磊[6](2012)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转型,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使之避免在上述进程中消失,又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当前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正是由此制定并实施的,就目前而言,这项政策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政策过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完善做了整体的考察与分析。论文首先考察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制定这项政策的背景包括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护”。还分析了制定这项政策的理论依据,包括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论文回顾与审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分四个阶段对于政策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再其次,论文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的要素、机制以及措施,详细论述了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对该政策执行实践的考察,概括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有“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以产业化开发来代替保护”、“遗产私属化”、“遗产及传承人造假”、“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选择性保护”,进而从利益分配、政策资源、机构设置和执行人员素质等四方面分析了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即要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促进民族国家认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以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调整与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目标取向。调整应当遵循一定的思路,包括应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合理规划为关键,以公民参与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最后,论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政策过程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政策的措施,分别是规范政策主体、营造政策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力、协调多元化利益以及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来分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路径,实现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应用。第二,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政策要以民族国家认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为目标等观点,在当前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时代背景之下,将能够更加凸显开展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提出调整与完善政策的具体措施,提出整合政策执行中多元化利益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论文不足之处:文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论证不够深入和具体;在注重宏观政策考察及分析的同时,微观个案研究有所忽略。
王成[7](2012)在《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奥委会在新形势下创立青奥会,其“理念”意义远大于“实践”意义。选择以“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为题的研究,基于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时代背景,基于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的现实诉求,基于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认识的实践需要,也基于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的研究旨趣。本研究综合运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以及历史研究法,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文本解读和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伯爵的奥林匹克思想分析入手,提炼出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理想愿景与价值向度。在此基础上,从理想偏离和价值迷失的角度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考察青奥会诞生的背景渊源,分析青奥会的价值意义,再结合新加坡办会实践,展望青奥会未来发展,最后将理论分析落入实践筹办,基于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提出筹办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现在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以及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结合《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相关条款论述,归纳出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理念和精髓体现在“教育思想”、“竞争精神”、“理想情怀”以及“普世价值”四个方面。二、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原点”和“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奥利匹克“人文危机”在于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迷失和价值的偏移:身心二分、灵肉分离;工具至上,身体肢解。唯有回归价值理性,以人为本;发展身心和谐,完整的人,才能引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奥会诞生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和现实依据。其创立的思想渊源基于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以及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欧洲奥林匹克青年节、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世界青年运动会和奥林匹克青年营这四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活动为青奥会奠定了前期基础和实践准备,青奥会应当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四、青奥会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运动会为平台,以运动竞赛为手段,以城市为载体,通过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交流、互动来实现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体育伦理道德,开展生活方式教育的大型体育活动。突出运动参与,倡导“参与运动、分享快乐”的青奥理念。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意义在于“沟通、欢娱”的体育游戏精神。青奥会的文化价值建立在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的狂欢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的精神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工具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的复归性四个方面;奥林匹克通过体育运动为人类展示一个善于为社会树立榜样的理想状态,在体育中寻找和建立信仰,具备文化的拓展性,超越地域文化而带有跨文化性。五、新加坡青奥会成功之处在于将“理念”青奥落实到“实践”青奥,体育和文化教育结合的办会模式切实可行,不足之处在于没能走出奥运赛事承办“阴影”,实践特色不突出。青奥会承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必须重提对奥林匹克运动主体——“完整的人”——的关照;基于以下五种途径和线索: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青奥会未来面临“浪漫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6.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成功,有偶然性因素,但更多地是基于自身条件和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筹办南京青奥会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南京模式”是南京申办青奥会之初提出的概念性口号,具有不确定性;其内涵和体系结构仍在调整之中,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作为指向性的概念,“南京模式”是对南京申办、承办和举办青奥会经验的高度概括,处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以举办青奥会的时间进程作为依据,分别从理念模式、商业模式、仪式模式、竞赛模式、文教模式、场馆模式以及传播模式七个方面进行目标分解考察,展望实践筹办的各进程工作。建议南京青奥会:以“狂欢庆典”为办会理念,以“教育引导”为核心思想,以“节俭务实”为办会方针,办一届“平民化、可持续”的青年盛会;六大办会目标体现层次梯度,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改革仪式活动,以“简约创新”的思想改革开闭幕式及大型活动;赛事项目的队员选拔和比赛变革加以调整,还原体育比赛的游戏性本源;文教活动体现持久性和引导性,寓教于乐;后勤接待按国际惯例和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胡悦晗[8](2012)在《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文中认为1927至1937年间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构成了一个阶层?尽管己有研究多持肯定观点,但因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佐证而稍显笼统。本文以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内容,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采用历史社会学等侧重实证层面的视角与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上海知识分子是否已经开始以一个特定阶层的整体面貌呈现。研究发现,上海知识分子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形成了三种主要职业类型;他们的职业收入在近代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则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知识分子分别居住在亭子间、里弄住宅与花园洋房三种不同层次的住宅之中,形成了隔离与分化。他们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家庭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左翼知识分子面临的现实环境促使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结,以群体的方式“抱团取暖”,获得谋生手段与情感依赖,形成较为紧密的群体组织结构。以买书、读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活是知识分子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凭借对书籍的垄断性占有而形成的文化资本受到出版市场的冲击时,阅读不再成为知识分子的专利行为。通过将阅读描述成为一项不易掌握,需要后天不断努力才能习得的能力,知识分子得以保持对阅读的阐释权。在看病就医、衣着服饰、闲暇游乐等其他生活方式上,既有蕴含知识分子整体共性的风格标榜,又有体现知识分子内部差异性的品味塑造。因此,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一方面其整体特征日益凸显,与其它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区别逐渐拉大;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与分化也日益明显。必须看到,这种差异与分化的过程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许多知识分子依靠各种方式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实现了从平民阶层向中等阶层的过渡,弱化了自身群体与其它社会阶层之间的边界。这使得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却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王笑菁[9](2007)在《王者归来之现代魅影 ——中国社会转型期宫廷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社会转型期的宫廷叙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社会转型期的宫廷叙事作一整体性的勾勒和描述,从叙事学、政治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后,引起的生活方式、政治观念、伦理道德、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迁在当代宫廷叙事中的表现、给当代宫廷叙事带来的影响、以及宫廷叙事随社会转型的深化而发展的脉络。通过对当代宫廷叙事中主要人物类型的分析,揭示社会转型后,传统帝王与宫廷进入当代文学背后的深层机制和叙事特征,对当代宫廷叙事进行重新评价,对一些流行的批评观念重新认识以探讨当代宫廷叙事的成败得失。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部分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绪言界定了宫廷叙事的概念,回溯了宫廷叙事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当代宫廷叙事的繁荣及生成机制以及本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上篇共四章,分析了帝王角色的历史本质,以及家国同构导致的皇权与父权同构、帝王与国家合一,“公天下”与“家天下”杂糅的传统国家特色;揭示了当代宫廷叙事颠覆原有帝王视角,从五四以来的斥君转向新中国成立后的尊君、从建国后对帝王的仰视走向社会转型期的平视的叙事特征及现实依据。同时,帝王“朕即国家”、“公私杂糅”的性质正对应了社会转型期家国本位与个人本位并行的社会心理,这也给当代宫廷叙事带来了左右逢源的叙事空间。一方面帝王私有天下的业主性质使宫廷叙事得以塑造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帝王形象以呼应市场经济下的个人主义诉求;另一方面,传统家国同构下的帝王“君父”身份又使帝王的个人实现常常与传统的家国意识合流。而在当代宫廷叙事中,对皇权的追逐与向往成为一种基本范式,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传统政治痕迹,透露了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间的徘徊与困惑。中篇三章,描述了转型期宫廷叙事对传统后宫女子的现代想象,剖析了传统家庭化生存给女性带来的弹性空间和“女主临朝”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在皇权至上与男权至上的传统体制下,“太后”辅政的生存模式与社会转型期女性心理的契合。通过对当代宫廷叙事中孝庄、慈禧、武则天等“太后形象”的分析,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传统女性观的悄然回归、男权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而宫廷叙事中的女性主义,恰恰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期,女性无论选择后台辅佐的传统依附式生存,还是前台拚搏的现代独立化生存,都无法收获总体幸福的两难境遇。下篇三章,分析了当代宫廷叙事中的臣民形象。宫廷乃帝王之家,臣民不过是帝王家中的奴仆,然而在当代宫廷叙事中,皇权下的臣民从宰辅到帝王师,从清官到贪官,从太监到宫女,都开始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萌芽。无论是宰辅试图与帝王平等对话,还是嘲讽贪官高标的个人欲望追求;无论是太监与帝王之间的生意经,还是宫女与现代女性工程师的身份转化,无不体现出臣民对平等与自由的渴望。在叙事模式上,大部分宫廷叙事都给宫廷中的臣民安排了“出走”的结局,正预示了宫廷的没落,而电影《末代皇帝》、小说《我的帝王生涯》所演示的帝王蜕变为平民的人生进程则预示了无论帝王还是奴才,都必将汇入现代公民的洪流中。结语总结全文,概括了社会转型期的宫廷叙事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揭示宫廷叙事的繁荣对中国当代社会现实以及文学文化产生的特殊意义。
芮光雨,刘运萍[10](2003)在《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文中研究说明 2002年11月11—14日,在投资建设领域业务内容非常相近的两个行业协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一次共同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国家计委等部门领导纷纷出席此次会议,他们的重视使一向掩藏在项目管理光环下的工程承包与管理的地位愈加重要。 2001—2002年工程承包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据对全国22个行业236家工程公司和设计院的统计,1993—2001年,完成国内工程总承包3409项,合同金额2550亿元人民币;完成国外工程总承包123项,合同金
二、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
(3)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
一、关于"主体间性" |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
二、"微营销"类话题 |
三、情感类话题 |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
五、"个人秀"类话题 |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
一、样本选择 |
二、样本分类 |
三、扩散路径分析 |
四、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果 |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
结论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三、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概念整合梳理:暴力与暴力美学 |
二. 历久弥新:“暴力美学”发展回顾 |
三. 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 论文研究重点难点以及方法 |
第一章 多维视野:90年代好莱坞“暴力美学”电影工业 |
第一节 好莱坞动作大片与90年代美国电影市场 |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市场环境 |
2. 高概念“巨片哲学”与好莱坞动作片巨制 |
3. 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人才“西征”对好莱坞动作片的影响 |
4. 独立电影“暴力美学”与后现代性表达 |
第二节 当代神话:90年代好莱坞“暴力美学”电影类型解析 |
1. 90年代好莱坞银幕“暴力美学”类型图谱界定与划分 |
2. 好莱坞“暴力美学”电影类型的形式感营造 |
3. 攻击本能:“暴力美学”类型电影的心理机制 |
第二章 “东方暴力美学”:银幕暴力的香港制造 |
第一节 暗夜双生花:1990年代香港电影沉与浮 |
1. 90年代初至97香港回归前动作片的由盛及衰 |
2. 90年代末的暴力电影类型生存图景 |
3. 20世纪90年代香港动作片视听语言风格 |
第二节 “东方暴力美学”的仪式性认同:香港动作片类型图谱 |
1. 香港银幕“暴力美学”类型界定 |
2. 20世纪90年代香港“暴力美学”电影类型演化 |
3. 不同类型“暴力美学”影像的形式感营造 |
第三章 “菊与刀”: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幕“暴力物语” |
第一节 墙内开花墙外香:90年代日式暴力电影探询 |
1. 90年代日本电影市场的转型与暴力题材的国际化 |
2. “视觉凌迟”:独立制片与“美学暴力” |
3. 90年代日本黑帮“洗白”对暴力题材电影的影响 |
第二节 90年代日本银幕“暴力美学”类型解读 |
1. 90年代日本“暴力美学”类型划分 |
2. 武士刀、枪战、拳头:三种类型的“暴力感”营造 |
3. 菊与刀:“暴力美学”类型电影中的日本民族性格迷思 |
第四章 暴力的变奏:现代文明启示录 |
第一节 原子危机:跨国翻拍的怪兽片 |
第二节 动画电影:“暴力美学”的意义再生产 |
第三节 伪纪录片:媒介暴力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农事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农人:农耕文明的守护者 |
第一节 农人:在城与乡中徘徊 |
第二节 农事活动中的女人 |
第三节 农事书写中的老人 |
第二章 农具:农耕文明的载体 |
第一节 农具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太平风物:李锐的农具世界 |
第三节 “一个人”叙事的乌托邦想象 |
第三章 牲畜:农耕文明的伙伴 |
第一节 牛:负重的行者 |
第二节 马:消失的乡村风景 |
第三节 狗:农事补余 |
第四章 作物:农耕文明的赠与 |
第一节 麦子:农耕文明的起点 |
第二节 玉米:“坚硬的粮食” |
第三节 杂粮:生命的系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的理论借鉴 |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的背景 |
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 |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 |
三、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护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
二、民族发展理论 |
三、民族平等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酝酿准备时期(1921—1949年) |
一、政策内容 |
二、政策特点 |
第二节 基本形成时期(1949-1978年) |
一、民族工作方针的提出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时期(1978-2000年) |
一、民族工作重心的调整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四节 转型调整时期(2000年至今) |
一、文化遗产观念转变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及其成效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执行 |
一、政策执行要素 |
二、政策执行机制 |
三、政策执行措施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的成效 |
一、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
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显着 |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成果斐然 |
四、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得以抢救和保护 |
五、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建设进展良好 |
六、其他方面的成就 |
第四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 |
二、以产业化开发代替保护 |
三、选择性保护 |
四、遗产私属化 |
五、遗产及其传承人造假 |
六、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 |
第二节 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利益分配不均衡 |
二、政策资源缺失 |
三、机构设置失当 |
四、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
第一节 明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取向 |
一、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
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
三、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
第二节 调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思路 |
一、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
二、以科学规划为关键 |
三、以公民参与为基础 |
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
第三节 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具体措施 |
一、规范政策主体 |
二、营造政策环境 |
三、提升政策执行力 |
四、整合多元化利益 |
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建国以来有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文件 |
附录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1949.9-2012.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时代背景: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
(二) 基于现实诉求: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 |
(三) 基于实践需要: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认识 |
(四) 基于研究旨趣:个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围绕青奥会主题相关研究 |
(二) 奥林匹克理想与价值研究 |
(三) 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研究 |
(四) 综合性赛会承办模式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专家访谈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 历史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框架设计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章 理想与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文本分析 |
一、奥林匹克运动纲领解读 |
(一) 宪章概况与基本内容 |
(二) 基本原则的阐述分析 |
(三) 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
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 |
(一) 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
(二) 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 |
(三) 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 |
(四) 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 |
三、奥林匹克运动理念归纳 |
(一) 教育思想 |
(二) 竞争精神 |
(三) 理想情怀 |
(四) 普世价值 |
五、小结 |
第二章 背离与迷失: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审视 |
一、“人”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 完整的人与全面发展 |
二、“人”的背离: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根源 |
(一) 身心二分,灵肉分离 |
(二) 工具至上,身体肢解 |
三、“人”的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剖析 |
(一) 锦标至上的兴起与青年群体的远离 |
(二) 商业利益的侵袭与人本取向的遮蔽 |
(三) 科技手段的滥用与公平原则的背弃 |
(四) 意识形态的干涉与育人价值的迷失 |
(五) 赛事规模的扩张与原初理想的背离 |
(六) 利益道德的纠结与诚信意识的缺失 |
四、“人”的回归: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走向与价值诉求 |
(一) 价值理性,以人为本 |
(二) 完整的人,和谐发展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实践:青奥会创办背景之历史考察 |
一、理念逻辑线:青奥会创立的思想背景渊源 |
(一) 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 |
(二) 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 |
(三) 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 |
(四) 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 |
二、操作实践线:青奥会创立的实践样板先范 |
(一) 青奥之源:奥林匹克青年营 |
(二) 青奥之形:欧洲青年奥林匹克节 |
(三) 青奥之韵: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 |
(四) 青奥之体:世界青年运动会 |
三、小结 |
第四章 内核与表征:青奥会文化价值的多唯图景 |
一、青奥会的价值内核 |
(一) 何为青奥会 |
(二) 青奥会何为 |
(三) 青奥会精神——“YOG DNA” |
(四) 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考察 |
二、青奥会的文化价值:一种系统图景 |
(一) 狂欢性: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 |
(二) 精神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 |
(三) 工具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四) 复归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 |
三、西方文化扩张?对青奥会价值的批判性思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反思与超越:青奥会发展以何回归 |
一、2010年首届新加坡夏季青奥会利弊分析 |
(一) 整体概况 |
(二) 视觉形象 |
(三) 赛事组织 |
(四) 文教活动 |
(五) 媒体评价 |
(六) 总体考察 |
二、恪守与坚持:青奥会发展的另一种反思 |
(一) 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 |
(二) 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 |
(三) 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 |
(四) 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 |
(五) 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小结 |
第六章 改革与创新:迈向2014年南京青奥会 |
一、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渊源始末 |
(一) 南京申办青奥会历程回顾 |
(二) 南京成功申办的策略分析 |
(三) 南京与青奥会的契合探讨 |
二、筹办南京青奥会的四个关键问题 |
(一) 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 |
(二) 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 |
(三) 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 |
(四) 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 |
三、青奥会承办之“南京模式” |
(一) 提出背景 |
(二) 辩证认识 |
四、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性思路 |
(一) 办会理念:狂欢庆典 |
(二) 办会目标:层次梯度 |
(三) 办会方针:节俭务实 |
(四) 仪式活动:创新简约 |
(五) 赛事项目:革新引领 |
(六) 文教活动:引导持久 |
(七) 后勤接待:标准惯例 |
五、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资料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资料说明 |
第一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阶层位置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城”与“人”(1927-1937) |
一、摩登与市井: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
二、“三六九等”: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化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 |
三、“百川归海”:近代上海的知识分子 |
第二节 职业、收入与声望:上海知识分子的职业分层 |
一、三种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职业交叉与社会流动 |
三、职业收入:中等阶层内部的上、中、下 |
四、职业声望——从生计来源到兴趣理想 |
第三节 亭子间、里弄与洋房:上海知识分子的居住分层 |
一、亭子间 |
二、里弄住宅 |
三、新式里弄与花园洋房 |
四、择居与迁居——居住场所的变动 |
第四节 衣、食、住、行:上海知识分子的消费分层 |
一、居住消费 |
二、饮食消费 |
三、服饰消费 |
四、出行消费 |
小结 |
第二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日常交往 |
第一节 朋友、同事与家人——以私人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
一、书信往来:“公事”与“私情” |
二、交谈的世界:沙龙与聚餐 |
三、亲密时光:其乐融融与流浪思乡 |
第二节、茶社、酒楼与咖啡馆——以公共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
一、茶社 |
二、酒楼 |
三、咖啡馆 |
第三节 “礼尚往来”:“礼物”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
一、文人风雅——书籍、相片与字画 |
二、装饰摆设品与生活日用品 |
三、场合、习俗与互惠 |
四、“不必以物相贻”与知识分子的礼物观 |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 |
第一节 图书馆、书店与书摊:知识分子与城市空间 |
一、图书馆——知识分子的公共阅读空间 |
二、新与旧——四马路的书店与城隍庙的书摊 |
三、各有所好——知识分子的选择差异 |
四、“旧”的偏爱——知识分子认同感的建构 |
第二节 书与人:书籍的购买、消费与收藏 |
一、市道之交——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 |
二、嗜书如命——知识分子的书籍消费 |
三、“四部”与“七科”——知识分子的书籍收藏 |
第三节 书房生活——空间、阅读与写作 |
一、书房——从生活空间到心灵空间 |
二、阅读——权力、阶层与趣味 |
三、习惯——读写生活中的私密性与群体性 |
四、写作——生计维持与生命消耗 |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
第一节 服饰与身体:日常生活中的形塑自我之一 |
一、江南才子与欧陆绅士——知识分子服饰打扮的两种风格 |
二、民族国家与卫生健康——身体关注的两种话语 |
三、细节与局部——身体关注的多样性 |
第二节 病与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形塑之二 |
一、应对疾病:看病就医与偏方自愈 |
二、看待疾病——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 |
三、诉说疼痛——私人体验的躯体化表述 |
第三节 游乐空间——舞厅、弹子房与回力球场 |
一、舞厅 |
二、弹子房、溜冰场与游泳池 |
三、跑马场与回力球场 |
第四节 流动空间——漫步、出游与旅行 |
一、街头漫步一种日常休闲活动 |
二、日常出游——都市生活中的闲情雅致 |
三、越界旅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王者归来之现代魅影 ——中国社会转型期宫廷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宫廷叙事的界定和历史渊源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宫廷叙事的繁荣与生成机制 |
第三节 宫廷叙事的分析方法与意义 |
上篇 帝王家国之现代变形 |
第一章 作为叙事背景之帝王与传统农业文明 |
第一节 家国同构下的君权与父权 |
第二节 公私杂糅的“公天下”与“家天下” |
第二章 帝王叙事视角的颠覆 |
第一节 斥君与尊君 |
第二节 从仰视到平视 |
第三章 叙事策略的左右逢源 |
第一节 家国本位下的个人主义 |
第二节 “人民公仆” |
第四章 基本叙事范式——市场经济下的皇权向往 |
第一节 英雄失范的困惑 |
第二节 皇权争夺与亲情解构 |
第三节 亲情的实利价值与皇权享受 |
中篇 后宫丽影的现代想象 |
第五章 后宫群像 |
第一节 现代宫怨 |
第二节 女主临朝与“家天下”的女性生存 |
第六章 太后传奇——前台与后台的两难 |
第一节 传统女性的成功典范 |
第二节 男权本位下的女性主义 |
第七章 女王神话——武则天叙事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恶魔还是天使 |
第二节 从女皇到女人 |
下篇 臣僚奴仆的宫廷出走 |
第八章 臣僚的人生悖论 |
第一节 帝王师——皇权专制的合谋者 |
第二节 清官与贪官的悲喜剧 |
第九章 从权力场到生意圈 |
第一节 英雄的没落 |
第二节 假太监真市民 |
第十章 宫廷之现代结局 |
第一节 自由飞升 |
第二节 从帝王到公民 |
结语:宫廷叙事与中国的社会转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论文提纲范文)
在水利水电行业突显成效 |
工程管理与咨询:担当主体重视合同 |
工程承包与管理的一次盛会 |
国内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变革 |
四、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3]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D]. 刘伟. 西南大学, 2015(02)
-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农事书写研究[D]. 高雁.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
- [6]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 吴磊.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D]. 王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8]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D]. 胡悦晗.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9]王者归来之现代魅影 ——中国社会转型期宫廷叙事研究[D]. 王笑菁. 苏州大学, 2007(04)
- [10]工程承包与管理——光环难掩 终放异彩[J]. 芮光雨,刘运萍. 中国投资,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