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允许水土流失对策的制定与维护

浅谈允许水土流失对策的制定与维护

一、土壤允许侵蚀量的制定与保持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燕[1](2020)在《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会引发土壤有机碳在陆地坡面上的水平迁移,产生侵蚀和堆积,并通过河流径流部分进入湖泊、水库乃至海洋,显着改变了土壤有机碳释放分解的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强度和方向,也是导致目前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碳失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机理、过程和影响的模拟和评估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科学界对于陆地碳源汇估算的准确性。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丰沛造就了省内河流地表径流丰富,多数具有“短而壮”的特征,并且主要河流均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水系单元,多发源于省内并最终流入东海。这种独具特色的流域特性,为估算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过程,分析其主导气候、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碳循环影响强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次(1995–1996年)和第四次(2010–2012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数据集估算了土壤有机碳(SOC)侵蚀和沉积强度,探讨了降水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于SOC侵蚀的影响。进一步在闽江流域内,应用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2000)进行模拟,量化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探讨了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对于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定量估算了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SOC侵蚀和沉积强度,分析了SOC侵蚀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7.53±2.81 g C m-2yr-1、26.75±9.4g C m-2yr-1,平均降水量分别是1350±216 mm yr-1、1928±374 mm yr-1,平均暴雨降水量分别是248±97 mm yr-1、494±188 mm yr-1,平均NDVI值分别是0.709、0.652。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八个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大雨增加更加明显,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而八个流域的SOC侵蚀速率增加了2.6倍,显着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降水量增加,尤其是暴雨强度增加可能是造成SOC侵蚀速率显着提高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植被覆盖度减少也是加剧SOC的侵蚀的重要因素。(2)定量估算了2008–2016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2008–2016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3±3.9%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闽江流域SOC年均侵蚀量为0.078–1.229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估算值为0.049 t C ha-1yr-1。其中2010年的侵蚀速率为0.221 t C ha-1yr-1,远远大于其它8年,是其它8年平均SOC侵蚀速率的6.6倍。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诱发的SOC量中61.78±17.08%沉积在流域中,6.46±1.90%沉积在河道中,其余31.76±18.90%水平输出到海洋中。2008–2016年输入海洋的SOC为0.146 Mt C yr-1,而2010年输入海洋的SOC达到1.008 Mt C,是其他8年平均值的26倍。海拔500米以下区域占闽江流域总面积的51.40%,以上区域SOC侵蚀占闽江流域总体SOC侵蚀的76.05%。闽江流域内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0.036 t C ha-1yr-1、0.027 t C ha-1yr-1、0.0378 t C ha-1yr-1和0.081 t C ha-1yr-1。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低海拔地区SOC侵蚀相对严重。(3)定量估算了1958–2007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1958–2007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4.6±6.2%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总体上闽江流域SOC侵蚀呈下降趋势,平均SOC年侵蚀量为0.263–2.553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为0.145 t C ha-1yr-1。改革开放后30年闽江流域SOC侵蚀量比改革开放前20年降低了3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58–2007年,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输出的SOC中58.37%沉积在流域中,10.32%沉积在河道中,31.32%输入海洋。其中1958–1977年土壤侵蚀诱发产生的SOC有34.26%输入海洋,1978–2007年被侵蚀的SOC有28.44%输入海洋。相关分析表明,1958–2007年闽江流域SOC侵蚀与降水量呈中度指数相关关系,SOC水平迁移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SOC侵蚀与暴雨降水量较弱的正相关关系。1982–2007年,闽江流域年均NDVI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958–2007年,人口数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率是22%,闽江流域SOC侵蚀与人口数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从长时间尺度来看,植被覆盖度提高是SOC侵蚀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主要流域SOC侵蚀速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特别是暴雨使SOC侵蚀速率显着增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在降水平稳波动的情况下,显着提高植被覆盖度可以降低由于土壤侵蚀而水平流失的SOC。低海拔地区,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干扰频繁造成SOC侵蚀比较严重。因此,大力倡导科学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优化植被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人为干扰对植被的破坏,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低临海区域山地和丘陵土壤侵蚀诱发的SOC水平迁移流失、有效保护土壤碳库的主要对策。

寇平浪[2](2020)在《黄土董志塬地区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土壤侵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是对中国黄土地区的粮食安全,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威胁,然而,由于缺乏对土壤侵蚀机理,发展速率和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规律的准确理解,目前在黄土地区对土壤侵蚀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阻碍了努力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过程的有效性。在本文,以中国最大黄土台塬:董志塬为例,基于土壤侵蚀模型CSLE、多期卫星遥感数据、多期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多期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了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土壤侵蚀研究体系,这为解决土壤侵蚀与人类发展的“人地协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宏观区域尺度上,基于谷歌图像提取的5,420处浅层黄土滑坡的面积推算出的滑坡体积(V=0.363·A1.145)结果与中国土壤侵蚀方程(CSLE)模型获取的土壤侵蚀模数的耦合,发现: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为50.54±115.73 t?ha-1?year-1,研究区北部流域的土壤侵蚀和滑坡活动都比南部强烈,北部一个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甚至比南部大23t?ha-1?year-1,北部流域的滑坡体积接近南部流域的4倍,且大量连成了带状滑坡群。土壤侵蚀-滑坡量化关系揭示了它们存在相关性(其中滑坡面积和土壤侵蚀面积相关性最好,R2=0.68),从而为滑坡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建议:重点恢复滑坡密集区的植被覆盖,这是降低台塬周边边坡土壤侵蚀速率的第一步,这在“固沟保塬”工程中应该得到高度重视。(2)中观流域尺度上,基于多期历史卫星遥感影像结合无人机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统计了沟谷变化的几何参数:长,宽,深,体积,从而得到线性变化速率,体积变化速率,结果表明:当沟谷附近的土地利用类型为道路时,沟谷后退的体积变化速率是农田的3倍,沟谷填埋的体积变化速率是农田的4倍。此外,在道路的影响下,包含了沟谷侵蚀和填埋的体积变化速率(CV)和线性变化速率(Cl)之间满足幂指数关系(CV=13.29 Cl2.14,R2=0.71)。这一结果与世界上其它沟谷侵蚀地区相比,中国黄土地区更容易形成深切沟,这主要与黄土厚度有关。黄土较厚地区道路附近的沟头被异常迅速地切割,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应该重新评估黄土地区道路建设对沟壑侵蚀的影响。(3)细观自然沟头尺度上,基于厘米级精度和分辨率的多期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了黄土地区自然沟头(以东风村沟头为例)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差分结果。根据细沟的分布的地形特点,把沟头分为了三类斜坡:坡肩,无植被坡面和有植被坡面,并对各自位置的细沟形态进行了分别统计。结果发现:基于DSM获取的每个坡度栅格值统计出最易于侵蚀的坡度分别是3-8°,37-52°,和66-83°。在坡肩位置,由于径流速度突然加快,水力侵蚀动能增大,水流剥离土壤的能力增强,因此,细沟分布最广泛。由于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下进行了植树造林,造林活动使斜坡上出现了许多凹凸不平的坑,这将斜坡上收集的水流转化为集中径流。因此,在斜坡上的灌木群落周围出现了许多细沟。这是由于过分强调灌木丛种植而忽视了草本植物的配套和没有采取配套的“鱼鳞”坑等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果。这项研究证明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研究黄土地区沟头位置的细沟侵蚀是可行的,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难以准确测量的土壤侵蚀造成的厘米级景观变化。还基于该技术评价了刚兴建的填沟的大型护坡工程“火巷沟填埋护坡工程”的土壤侵蚀,强调了各级排水沟极易淤满溢流的缺点,对此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这对于解决黄土高原实际工程中的土壤侵蚀问题具有极大参考价值。(4)在坡面尺度上,基于两个在野外人工开挖形成的不同坡度的坡面(12°,18°),长8 m,宽2 m的两个不同坡度坡面,遭受了多期次的恒定为100 mm h-1的降雨模拟,实验期间的多期超细观地貌变化被监测。在实验中,细沟内的径流量增大会导致细沟沟床的起伏变大。还发现,细沟条数越多,径流越分散,就需要更大的坡度来启动侵蚀和填埋。此外,基于对坡面DSM的每个的栅格的斜坡梯度统计,发现在70-90°的坡度区间,斜坡的细沟侵蚀速率和填埋速率都突然增加。由于土壤中的膨胀矿物(例如伊利石和蒙脱石)一旦遇水就膨胀,这导致降雨初期斜坡膨胀隆升,从而低估了斜坡的侵蚀量。了解超细观视角下的细沟侵蚀的详细演化过程,可以为黄土地区土壤侵蚀防控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5)基于土壤侵蚀模型,多期卫星遥感影像,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了土壤侵蚀立体监测体系,它们分别适用于区域尺度,流域尺度,沟头尺度,坡面尺度的土壤侵蚀评估。总的来说,各个监测方法适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不同,随着侵蚀时间的推移,细沟会发展为沟谷,土壤侵蚀不同阶段对应相应的监测方法。监测土壤侵蚀速率在不同时空上的特点,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实际土壤侵蚀防控提供依据,为董志塬及其整个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防控提供理论基础。(6)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张使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与土地的矛盾也日益明显。本文以董志塬为例,研究了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的人地协调问题。在本文中依托“固沟保塬”工程,保护土壤免受或减轻侵蚀是核心。总的来说,与土壤侵蚀有关的人地关系的矛盾问题有:(1)“退耕还林”工程缺乏配套的草本植物和“鱼鳞坑”加剧了局部侵蚀;(2)目前的护坡工程排水系统设计缺陷造成坡面细沟侵蚀加剧;(3)城市扩张和道路修建改变了原来平衡的排水模式,防治侵蚀核心策略是增加完善排水系统;(4)台塬内部沟谷的绝大多数滑坡都是直接堆积在沟底,对人们的生存安全没有直接的威胁,因此滑坡这一“慢变量”对黄土台塬的蚕食往往被忽视。通过土壤侵蚀监测体系,解决了“土壤侵蚀在哪儿”和“在哪儿发展最快”的问题,为防侵蚀措施提供了依据,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张红娟[4](2020)在《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以西安市沣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收益,连接着自然和社会两大系统,其可持续供给能力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造成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或错配。分析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的因素,合理调控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种权衡关系,有助于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到政策制定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供需视角出发,以西安市沣河流域为例,本文评估了食物供给、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碳固存、生境质量和生态游憩的供给、需求及权衡,并基于3类权衡和生态红线建立了一个流域空间管控框架。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利用问卷调查识别流域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同时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统计数据和问卷数据,利用食物供给方程、In VEST模型、RUSLE模型和游憩承载力方程对食物供给、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碳固存、生境质量和生态游憩的供给进行定量评估;(2)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模型识别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3)利用社会调查法识别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偏好,同时利用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食物供给、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态游憩的动态需求进行定量评估;(4)通过统计分析和空间制图识别供给侧权衡、需求侧权衡和供给-需求权衡;(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3类权衡和生态红线,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对沣河流域进行了空间管控分区。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沣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时空变化如下。(1)就栅格尺度而言,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境质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上游区域,食物供给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中下游区,而生态游憩的高值区主要位于河流附近。(2)从2000到2015年,食物供给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生态游憩容量分别增加了11.59%、1.2%、55%和5.94%;碳固存量和生境质量指数分别减少了5.15%和2.65%。(3)与2000年相比,2015年食物供给的减少区和增加区均分布在中下游,产水量的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东南部,土壤保持服务几乎在所有区域均增加,碳固存量、生境质量指数和生态游憩容量的减少区主要位于中下游的城镇区域。(2)沣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1)时间变化上,食物供给变化主要受农田和城镇用地面积变化及农业物质投入变化的影响,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碳固存、生境质量和生态游憩的变化主要受农田和城镇用地覆盖率变化的影响。(2)空间分异上,土地利用和GDP密度对食物供给的解释力最高(0.775);降水和土地利用对产水量的解释力最高(0.767),土壤类型和坡度对土壤保持的解释力最高(0.730);土地利用和坡度对碳固存的解释力最高(0.780),土地利用和高程对生境质量的解释力最高达0.959;人口密度和距离河流的距离对生态游憩的解释力最高仅为0.078,说明影响生态游憩变化的因素极为复杂。(3)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显着。城市居民偏好于碳固存、水质净化、食物供给、淡水供给和水源涵养;农村居民偏好于水质净化、碳固存、淡水供给、食物供给和土壤保持;游客偏好于碳固存、水质净化、美学、食物供给和淡水供给;环境专家偏好于生境质量、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固存和水质净化。(4)沣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时空变化不完全一致。(1)就栅格尺度而言,食物供给、产水量、碳固存和生态游憩的需求变化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区域,而土壤保持的需求变化发生在上游区域。(2)从2000到2015年,食物、淡水、土壤侵蚀、碳排放和生态游憩的需求分别增加了39.37%、53.88%、36.3%、215.51%和217.48%。(3)食物需求、淡水需求、碳排放和生态游憩的需求增加区均分布于中下游的城镇区域,仅土壤侵蚀的增加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河谷地带。(5)沣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3类权衡关系如下。(1)从供给角度,以栅格尺度为例,食物供给与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境质量呈权衡关系,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境质量彼此间呈协同关系,而食物供给与生态游憩在2000年呈权衡关系,在2015年呈协同关系。(2)就需求偏好而言,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游客呈显着的协同关系,环境专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虽然存在权衡,但权衡特性并不显着。(3)两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权衡和需求权衡在子流域尺度存在空间异质性。(4)从供需角度,食物供给、产水服务和碳固存的供给赤字区主要分布于中下游的城镇区域;除上游河谷地带外,土壤保持在其他区域均呈供给赤字;对整个流域而言,食物供给、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态游憩的供需比均大于0即供给盈余,除土壤保持外其他服务的供需比均呈下降趋势。(6)沣河流域空间管控框架的建立及管控分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3类权衡和生态红线构建了一个区域空间管控框架,并将沣河流域划分为Ⅰ-Ⅳ级管控区、供需风险区、土壤侵蚀区、食物高产区等11个管控区域。并针对不同管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需求,提出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措施和建议。本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影响沣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因素进行探索,从供需视角扩展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研究范围,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3类权衡和生态红线建立了一个区域空间管控框架,所取得的相关结果和结论可为规划或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费晓[5](2019)在《密云板栗林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栗为我国的传统树种,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北京市密云区板栗林由于林下土质疏松,地表裸露,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引起的重视不够。本文以密云区坡地板栗林地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4月-11月期间采用野外简易径流小区和测钎小区以及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布设自然恢复、种植卷柏、铺设椰丝毯、铺设草帘、人工除草、种植地黄、种植苜蓿、种植马齿苋、铺设小石子等9个简易径流小区,探讨这些治理措施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并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总结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以期为该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现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治理措施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在6月中旬到7月初因植物快速生长而大量消耗,土壤表层含水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7月-9月汛期来临后,表层土壤含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土壤表层含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水土保持措施而言,其土壤表层含水量以马齿苋小区最高,其次苜蓿小区和地黄小区,卷柏小区最低,人工除草小区含水量高于卷柏小区。(2)不同治理措施0-50cm层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苜蓿和马齿苋小区0-20cm层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要高于其他小区,容重低于其他小区,人工除草小区的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度低于其他小区,土壤容重高于其他小区,不同治理措施下30-50cm 土层孔隙状况差异不显着。(3)野外生长植被的样地与人工除草样地的容重分别为1.72g/cm3、1.87g/cm3;总孔隙度分别为38.07%、28.45%;毛管孔隙度分别为35.82%、26.13%;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5.4mg/kg、46.94mg/kg;有机质含量分别为7.05 g/kg、4.52g/kg;铵态氮分别为 3.41 mg/kg、3.91mg/kg;硝态氮分别为 12.04mg/kg、14.57mg/kg;速效磷分别为5.21 mg/kg、4.87mg/kg。板栗林下有植被覆盖能显着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4)在2018年5月-10月13次产流降雨期间,不同治理的措施的产流量分别为自然恢复2.92mm、种植卷柏4.20mm、铺设椰丝毯5.05mm、铺设草帘3.83mm、人工除草5.42mm、种植地黄3.68mm、种植苜蓿2.39mm、种植马齿苋3.24mm、铺设小石子1.39mm,径流系数分别为自然恢复8.15%、种植卷柏1 1.72%、铺设椰丝毯14.10%、铺设草帘10.69%、人工除草15.13%、种植地黄10.26%、种植苜蓿6.68%、种植马齿苋9.04%,铺设小石子3.88%。铺设小石子的减流效益最好,人工除草表现最差,各种措施均能有效减少板栗林下水土流失。(5)在2018年5月-10月13次产流降雨期间,不同治理的措施的产沙量分别为:自然恢复1.72kg、种植卷柏1.81kg、铺设椰丝毯2.0kg、铺设草帘1.82kg、人工除草2.24kg、种植地黄1.75kg、种植苜蓿1.72kg、种植马齿苋1.83kg、铺设小石子1.50kg,铺设小石子措施下的减沙效益最好,人工除草表现最差,各种措施均能减少板栗林下土壤侵蚀。(6)板栗林下土壤流失量随着林地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减少,当植被达到80%后土壤流失量比裸地减少41.31kg/m2。说明植被覆盖能有效减少板栗林下土壤流失。(7)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的治理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修建树盘护坡的同时,种植低矮苜蓿、马齿苋、卷柏等提高板栗林地覆盖,同时不影响农民采收板栗。

蒋五一[6](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国坤[7](2019)在《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尤其是水力侵蚀,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土地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害。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特殊的历史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范围内遭受土壤侵蚀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尺度的地学问题,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自然要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对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掌握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地评价全国范围内的水力侵蚀状况、定量估算土壤侵蚀量、客观分析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特征,对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意义重大。目前,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的土壤侵蚀研究以遥感调查为代表的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定量研究以抽样调查方法和网格估算法为主,但是抽样调查方法难以实现全区域覆盖,而网格估算法对侵蚀模型进行简化,对侵蚀发生的微观过程考虑不足。本文以2010-2012年水利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普查中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全国1:10万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的支持下,结合GIS、RS和统计学等技术和方法,采用CSLE模型和空间插值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全国各水土保持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力侵蚀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按照水利部标准对定量估算结果进行侵蚀强度等级划分,与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础上更新的2010年土壤侵蚀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全国尺度上不同土壤侵蚀评价方法(遥感调查和CSLE模型)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全国8个水土保持区一级区水力侵蚀因子空间数据库。综合多源数据,估算了全国水蚀区的各个土壤侵蚀指标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侵蚀力的分布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大体一致的。南方红壤区、西南岩溶区、西南紫色土区、北方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区降雨侵蚀力R值依次为6783.71、4131.659、3908.89、2463.40、1470.38和1295.34 MJ?mm?hm-2?h-1?a-1。采用USLE方法和EPIC模型估算了全国土壤K值,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K值的订正。经过订正后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的土壤可蚀性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岩溶区和南方红壤区K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S因子值的空间分布与坡度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利用MODIS NDVI 16天合成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和样本数据插值的方法获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区B因子值总体较高,林草覆盖较高的分区B因子值总体较低。(2)结合CSLE模型,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利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图对样本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外推,定量估算了中国水蚀区土壤侵蚀模数,重点分析了全国6个主要水蚀区的侵蚀特征,包括空间分布、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率、侵蚀面积和强度、侵蚀量和侵蚀贡献率等。结果表明:我国的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二级阶梯上,并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8个水土保持区的水力侵蚀总面积为163.20万km2,占整个水蚀区土地总面积的30.48%。西北黄土高原区和西南紫色土区的水力侵蚀最为严重,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坡耕地为主。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紫色土区和西南岩溶区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三个分区,平均值依次为1492.62、1461.66和1168.28 t/(km2·a);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分别为618.01 t/(km2·a)和529.048t/(km2·a);南方红壤区平均值为335.64 t/(km2·a)。(3)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力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侵蚀模数较高,全国平均值为2414.33 t/(km2·a),不同分区旱地的侵蚀差异显着,西南紫色土区和西南岩溶区旱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均超过4000 t/(km2·a);西北黄土高原区旱地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782.25 t/(km2·a);东北黑土区区旱地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98.11 t/(km2·a);而南方红壤区和北方土石山区旱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1182.69 t/(km2·a)和927.46 t/(km2·a)。旱地年侵蚀量为20.56亿吨,其土地利用面积仅全国水蚀区土地总面积的24.44%,但侵蚀贡献率是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的,达到58.76%。此外,草地、有林地、其它林地和灌木也是重要的侵蚀来源,年侵蚀量分别为3.99、3.98、2.90、和1.57亿吨。(4)比较了全国水力侵蚀两种方法不同结果。定量估算和遥感调查的全国水力侵蚀面积比例分别为30.48%和33.56%,两者在侵蚀面积的总量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致性,但在侵蚀内部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空间分布上西北黄土高原区都是侵蚀最严重的分区,南方红壤区、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的两种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其中南方红壤区的侵蚀比例相差仅为0.67%。西南紫色土区定量估算结果较遥感调查结果小8%,是侵蚀比例差异较大的分区。选择两种结果一致性较差的重庆和云南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有74.81%的面积两种结果一致性较好,一致性较差的地区集中在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山区水田、工矿用地和其它林地为主要类型,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等类型两者一致性较好。云南省两种方法结果之间差异显着,侵蚀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等级构成一致性都较差,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和其它林地为主,全省旱地平均侵蚀模数达到4895.37 t/(km2·a),澜沧江流域下游的南部地区超过7300 t/(km2·a)。这主要是由于高降雨侵蚀力下陡坡耕地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野外调查的结果表明其它林地中的茶园和果园侵蚀现象严重也是主要原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结合土壤侵蚀模型,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利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图对样本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外推,定量估算了全国水蚀区的土壤侵蚀模数。(2)首次开展了基于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抽样调查的定量估算结果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础上更新的2010年水力侵蚀状况,两种方法评估的全国水力侵蚀面积比例相差3%,对于多数水土保持分区而言,结果一致性较好,并对结果差异明显的地区进行了分析。(3)在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力侵蚀的影响,这对于评价不同地区的水土治理成效有重要意义。

张晗[8](2019)在《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负荷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大肆破坏已经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剧烈退化和丧失。因此,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为生态系统保育、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此,本文以东江源头—安远县生为研究对象,以安远县气候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水文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等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1997-2017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采用InVEST模型对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评估和定量评价,并对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模拟结果进行模型校验,然后对比分析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的四项生态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的栅格重分类(Reclassify)工具和分位数法(Quantile)对研究区1997-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结果划分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四个重要性分级,叠加四项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安远县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ENVI5.3软件,采用监督分类和支持向量机法对安远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进行解译,四期遥感影像混淆矩阵验证总体精度均高于90%,Kappa系数均高于0.83,均达到了分类精度的要求,并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划分为耕地、园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5大类。园林地是安远县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园林地分布面积最多,耕地其次,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再次,水域最少。1997-2017年,园林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呈现出不断减少的分布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则与之相反,两者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规律,水域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在减少的变化特征。(2)1997-2017年20年来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呈现出先显着减少后不断增加的变化特征,水源涵养功能整体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542×108mm、1.576×108mm、2.462×108mm和3.795×108mm。1997年研究区水源涵养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水源涵养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廉江河流域和镇江河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地区以及东北部山地林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安远县中部地区。研究区2003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与1997年一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中部、东部以及南部山区。2010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也与1997年空间分布趋势相一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区域。2017年水源涵养高值区中部和南部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水源涵养量总体表现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3)1997年-2017年安远县土壤保持量表现出先减少后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保持功能整体上以增强为主,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土壤保持量分别为4.541×109t、3.961×109 t、5.791×109t和6.047×109 t。空间上,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土壤保持量在空间上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保持量高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西北部、东部、东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北部、中部、南部及西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土壤保持量表现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4)1997-2017年安远县碳储量在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上基本都较为稳定,没有剧烈迁移和变化,但从总量上看,安远县碳储量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碳储量分别为7.064×106t、7.052×106t、7.099×106t、7.041×106t。空间上,四个时期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碳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北部、西部以及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碳储存能力整体表现为:园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或园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5)1997-2017年20年来,安远县食物供给量功能也表现出先衰减后不断上升的趋势,1997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食物供给总量分别为6.144×107KJ、1.521×107KJ、1.749×108KJ和1.780×108KJ。空间上,四个时期内食物供给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较为相似,并无太大差异,但在数值或数量上变化较为明显,食物供给的低值区在全县所有乡镇范围内均有大面积分布,而食物供给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西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所提供的食物供给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整体上表现为:园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通过对研究区1997-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研究区水源涵养和食物供给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大,而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较小。1997年安远县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116664.39hm2、46367.73hm2、26252.28hm2和44561.07hm2;2003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148640.85hm2、27168.57hm2、20075.67 hm2和37960.38hm2;2010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46554.57 hm2、61674.93hm2、65215.26 hm2和60400.71hm2;2017年,研究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46554.57hm2、61674.93hm2、65215.26 hm2和60400.71hm2。1997年和2003年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相似,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在全县范围内均有较大面积的分布;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安远县的东北部、中西部、东部以及西南部等区域;高度重要和极度重要区域主要以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于东北部、中西部、东部以及南部等区域。2010年和2017年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主要位于安远县的西北部、中西部以及南部等区域;中等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部、中部、中西部等区域;高度重要区域与极度重要区域分布特征较为类似,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东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等。安远县生态服务功能高度重要区和极度重要区主要分布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食物供给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均属于较高的区域。最后根据安远县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分区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远县以及东江源区相关部门的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翟敏婷[9](2019)在《河流水质模拟及污染总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流域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威胁了生态环境的安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成为了我国水利发展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在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领域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包括污染负荷估算、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模拟、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污染减排控制方案等。然而,针对多源污染的不同特性,开展从负荷估算、水质模拟、污染源贡献率分析,并结合河流水环境容量制定具体污染防治方案,以期指导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式研究尚待加强。为此,本研究面向流域治水提质及水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大连市登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多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利用QUAL2K水质模型对氨氮(NH3-N)和总磷(TP)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模拟,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多源污染对河流水质考核断面的负荷贡献,计算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水环境容量,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污染防治建议,从而科学地指导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工程规划及应用实践。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合实地调研监测,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登沙河流域水质状况,确定NH3-N和TP为登沙河主要水质超标因子,以其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污染物。(2)针对研究区水质不达标现象,对流域内工业点源、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和自然水土流失5种主要污染源的NH3-N和TP的污染负荷量进行计算,识别主要污染来源和组成。以农村生活和农业种植污染为例,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下垫面信息,并据此估算其产生的污染负荷,为缺资料地区污染负荷估算提供方法借鉴。(3)为充分掌握陆源污染负荷对河道水质变化的影响及污染物在河道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构建登沙河QUAL2K水质模型,基于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率定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登沙河适用性良好,可用于模拟NH3-N和TP的迁移转化规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解析各污染源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对河流中、下游水质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NH3-N负荷的主要来源为畜禽养殖污染,TP负荷的主要来源为自然水土流失污染;各污染源的负荷贡献亦呈现出不同的年内变化特征。(4)基于QUAL2K水质模型,采用模型试错法计算登沙河上、下游区域年总及各月NH3-N和TP的水环境容量,结合污染源对各断面的贡献率,提出上下游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负荷削减方案和治理措施建议。

何江湖[10](2019)在《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突出普遍价值(OUV),由于其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土壤流失速率大于成土速率(容许土壤流失量),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同时,来自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压力,增加了遗产地生态安全的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于白云岩喀斯特,而现阶段关于白云岩喀斯特区的土壤侵蚀研究较为缺乏,现行的针对整个喀斯特地区提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对于白云岩区的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的评估与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故在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进行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遗产地生态安全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文章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野外监测采样与实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计算遗产地及缓冲区成土速率,分析土壤侵蚀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综合遗产地及缓冲区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土壤侵蚀等要素评价其的生态安全状况,最终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提出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为:(1)白云岩灌木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速效钾、pH值高于石灰岩灌木林地,石灰岩灌木林地的全钾、全磷、速效磷含量高于白云岩灌木林。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上层土壤养分除钾元素外均大于下层,旱地和梨园变异相对较小,水田和烤烟地变异较大。缓冲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白云岩灌木林地土壤质量最好,烤烟地质量最差;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梨园的土壤质量最好。(2)遗产地的成土速率为32.94t/km2·a,其值小于我国现行的喀斯特地区土壤容许侵蚀量(50t/km2·a)。对成土速率的单独计算,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的调控指明了新方向:将水土流失速率控制在成土速率之下,同时控制土壤养分流失。(3)遗产地及缓冲区2017年土壤侵蚀面积为176.53km2,其中遗产地土壤侵蚀面积为61.33km2,占侵蚀总面积的34.7%。轻度、中度侵蚀是遗产地及缓冲区的主要侵蚀级别,强烈、极强烈侵蚀比例依次降低,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环境状况比较好,土壤侵蚀情况较轻。因此,轻中度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总量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从空间分布看,遗产地缓冲区土壤侵蚀较遗产地严重,缓冲区和遗产地土壤侵蚀程度分布在轻度至强烈之间,遗产地北部石桥、龙井、塘头、茶园一带侵蚀较强烈。因此,对遗产地上游及整个缓冲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维护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地和有林地轻度侵蚀最严重,旱地强烈侵蚀最严重,灌木林和草地中度侵蚀最严重。表明人为耕种活动对土壤的破坏较严重,园地和有林地对于减轻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重要作用,灌木林和草地对于减轻中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显着作用。(4)基于施秉喀斯特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菲尔法构造综合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由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计算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477、0.430、0.551,表明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32016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684、0.686、0.743、0.602,生态安全度有所提高,处于较安全状态。2010-2016年,总体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不断好转的趋势。(5)根据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和生态安全现状,从增加植被覆盖度、污染物处理与控制、社会经济发展、遗产地保护、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六个方面提出了生态调控措施。具体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类型、防止水土流失、植被修复、完善污染物处理设施、引导规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污染物监测、控制污染物排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民族文化特色、遗产地与缓冲区分区保护、建立专职机构、加快立法、旅游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

二、土壤允许侵蚀量的制定与保持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允许侵蚀量的制定与保持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研究历史
        1.2.2 研究方法
        1.2.3 碳水平迁移相关研究成果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福建省八大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2.3.2 模拟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第3章 两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
    3.1 引言
    3.2 结果及分析
        3.2.1 土壤侵蚀特征
        3.2.2 SOC侵蚀特征
        3.2.3 土壤沉积特征
        3.2.4 SOC沉积特征
        3.2.5 SOC沉积侵蚀比
        3.2.6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2.7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3.3.2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3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ANSWERS-2000 在闽江流域的应用和验证
    4.1 引言
    4.2 利用小时尺度降水模拟结果的验证
    4.3 日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可行性评估
        4.3.1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径流量比较和验证
        4.3.2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输沙量比较和验证
        4.3.3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土壤侵蚀量比较和验证
        4.3.4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的比较
        4.3.5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河道泥沙淤积比较
        4.3.6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入海泥沙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2008–2016 年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及分析
        5.2.1 SOC侵蚀
        5.2.3 SOC沉积
        5.2.4 河道SOC沉积
        5.2.5 输入海洋的SOC
        5.2.6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2.7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5.3.2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3.3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4 侵蚀SOC的再分配
    5.4 小结
第6章 近50 年来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及分析
        6.2.1 模拟结果验证
        6.2.2 土壤和SOC侵蚀
        6.2.3 土壤和SOC沉积
        6.2.4 河道SOC沉积
        6.2.5 输入海洋的SOC
        6.2.6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2.7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2.8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6.3.2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3.3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3.4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黄土董志塬地区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与土壤侵蚀模数
        1.2.2 沟谷侵蚀及其量化方法研究
        1.2.3 细沟侵蚀及其量化方法研究
        1.2.4 细沟侵蚀超细观演化研究
        1.2.5 总结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目标
        1.3.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5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区
        1.4.1 董志塬
        1.4.2 火巷沟流域
        1.4.3 东风村沟头
        1.4.4 火巷沟沟头
第2章 基于土壤侵蚀模型CSLE的土壤侵蚀研究
    2.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1 CSLE数据源
        2.1.2 CSLE因子计算
        2.1.3 滑坡的统计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和强度
        2.2.2 滑坡面积和体积
        2.2.3 滑坡-土壤侵蚀关系
        2.2.4 水土流失预测与台塬保护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期历史影像的土壤侵蚀研究
    3.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1 数据源
        3.1.2 图像配准
        3.1.3 DSM的获取
        3.1.4 沟头变化的绘制与测量
        3.1.5 测量结果的现场验证
        3.1.6 体积-长度相关分析
        3.1.7 沟谷后退和填埋速率
        3.1.8 极端降雨和侵蚀力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降雨特征
        3.2.2 沟谷后退和填埋速率
        3.2.3 道路对沟头变化速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低空摄影测量的自然沟头土壤侵蚀研究
    4.1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4.1.1 无人机图像采集
        4.1.2 数据处理
        4.1.3 细沟参数提取
        4.1.4 侵蚀估算
    4.2 统计结果分析
        4.2.1 长,宽,深和延伸率
        4.2.2 宽深比(R/W)和坡度
        4.2.3 细沟侵蚀深度和坡度
    4.3 讨论
        4.3.1 细沟的形成机理和形态特征
        4.3.2 细沟侵蚀
        4.3.3 方法的不确定性和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低空摄影测量的护坡工程坡面土壤侵蚀评价
    5.1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5.1.1 图像采集与处理
        5.1.2 细沟参数提取
        5.1.3 侵蚀量
    5.2 结果分析
        5.2.1 细沟形态
        5.2.2 宽度,深度,深度/宽度和坡度
        5.2.3 坡面变化和坡度
        5.2.4 坡面变化的空间差异
    5.3 讨论
        5.3.1 细沟的形成机理和形态
        5.3.2 坡度变化和细沟侵蚀
        5.3.3 侵蚀与填充量
        5.3.4 控制细沟侵蚀的优化设计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超细观土壤侵蚀演化研究
    6.1 野外实验坡面的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6.1.1 实验场地和测量技术
        6.1.2 超细观排水网和细沟剖面分析
        6.1.3 坡面多期变化与坡度
    6.2 结果分析
        6.2.1 细沟与排水网
        6.2.2 细沟与坡面的体积变化
        6.2.3 细沟与坡面的变化速率
        6.2.4 超细观坡度及其对应的侵蚀和填埋
        6.2.5 超细观坡度及其对应的侵蚀速率和填埋速率
    6.3 讨论
        6.3.1 细沟发展
        6.3.2 细沟的侵蚀速率和填埋速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源多尺度土壤侵蚀监测技术体系的构建
    7.1 土壤侵蚀监测技术对比
        7.1.1 土壤侵蚀模型
        7.1.2 卫星遥感影像技术
        7.1.3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
        7.1.4 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7.2 土壤侵蚀监测体系构建和技术融合
        7.2.1 土壤侵蚀监测体系构建
        7.2.2 土壤侵蚀监测技术融合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土壤侵蚀与“固沟保塬”的人地协调关系
    8.1 董志塬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局部侵蚀加剧与防治
    8.2 董志塬地区“火巷沟护坡”工程和城市扩张造成的侵蚀加剧与防治
        8.2.1 “火巷沟护坡”工程设计缺陷加剧侵蚀与防治
        8.2.2 城市扩张加剧侵蚀与防治
    8.3 董志塬地区道路修建和扩建造成的侵蚀加剧与防治
    8.4 董志塬地区滑坡造成的侵蚀加剧与防治
    8.5 土壤侵蚀与“固沟保塬”的人地协调关系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以西安市沣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1.2.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方法
        1.2.4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因素
        1.2.5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2.6 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管控的关系
        1.2.7 研究存在的问题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理论框架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区域概况
    2.2 子流域划分
    2.3 研究区关键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变化
        2.3.1 气候和水文因素
        2.3.2 土地利用/覆盖
        2.3.3 人口和GDP变化
    2.4 数据来源
        2.4.1 遥感反演数据
        2.4.2 问卷调查数据
        2.4.3 其他数据
    2.5 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选择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时空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评估方法
        3.1.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识别
        3.1.3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的识别
        3.1.4 模型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评价
    3.2 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
        3.2.1 食物供给
        3.2.2 产水服务
        3.2.3 土壤保持
        3.2.4 碳固存
        3.2.5 生境质量
        3.2.6 生态游憩
    3.3 模型评估结果验证
        3.3.1 产水模型
        3.3.2 土壤保持
        3.3.3 碳固存
        3.3.4 生境质量
    3.4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的影响因素
        3.4.1 生态系统服务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3.4.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时空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概念界定
        4.1.2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评估
        4.1.3 基于客观指标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评估
        4.1.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相关数据获取方法
    4.2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
    4.3 基于客观指标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时空变化
        4.3.1 人口空间化
        4.3.2 食物需求的时空变化
        4.3.3 淡水需求的时空变化
        4.3.4 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
        4.3.5 碳排放的时空变化
        4.3.6 生态游憩需求的时空变化
    4.4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变化的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供需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内涵界定
        5.1.2 评估方法
    5.2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权衡
        5.2.1 权衡关系识别
        5.2.2 两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权衡的空间表现
        5.2.3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簇
        5.2.4 权衡/协同关系产生的因素分析
    5.3 .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权衡
        5.3.1 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权衡
        5.3.2 两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权衡的空间表现
        5.3.3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簇
    5.4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
        5.4.1 栅格尺度的供需匹配状况
        5.4.2 子流域尺度的供需匹配状况
        5.4.3 整个沣河流域的供需匹配状况
        5.4.4 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
    5.5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管控研究
    6.1 综合空间管控框架
    6.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分区
        6.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权衡
        6.2.2 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功能分区
    6.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权衡的分区
    6.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分区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供需风险分区结果
    6.5 多维视角的空间管控分区
    6.6 管控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表
    附录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偏好及生态游憩特征调查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密云板栗林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经济林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1.2.2 经济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2.3 经济林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1.2.4 经济林栽培管理措施
        1.2.5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位置
    2.2 气候土壤
    2.3 板栗产业发展情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2.1 人工除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3 不同治理措施的产流产沙量
        3.2.4 坡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3.2.5 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3.3 实验设计
        3.3.1 人工除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2 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设计
        3.3.3 坡度对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的影响
        3.3.4 植被盖度对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的影响
    3.4 研究方法
        3.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4.2 降雨量观测
        3.4.3 径流观测
        3.4.4 泥沙观测
        3.4.5 测钎
        3.4.6 土壤含水量的测量
        3.4.7 板栗林地侵蚀沟调查
        3.4.8 植被调查
        3.4.9 数据处理
    3.5 技术路线
4. 降雨特征与小区植被恢复情况
    4.1 研究区降雨过程和特征分析
    4.2 不同治理措施的植被恢复状况
5.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影响
    5.2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3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5.4 人工除草对板栗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1 人工除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4.2 人工除草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5.4.3 人工除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5 小结
6. 不同治理措施下水土流失情况
    6.1 不同治理措施产流产沙情况
    6.2 不同治理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6.3 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4 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5 小结
7. 板栗林下水土流失防治设计
    7.1 项目区基本情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生态地位
        7.1.3 地形地貌
        7.1.4 土壤植被
    7.2 水土流失和治理现状
        7.2.1 水土流失现状
        7.2.2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7.3 治理目标
    7.4 板栗林下水土保持设计
        7.4.1 砌筑树盘
        7.4.2 种草
        7.4.3 覆盖
    7.5 各类措施工程造价
        7.5.1 人工工资单价
        7.5.2 材料单价
    7.6 投资估算
    7.7 后期管理
    7.8 效益分析与评价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6)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力侵蚀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力侵蚀调查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国水蚀区基本概况与研究基础
    2.1 中国水蚀区基本概况
        2.1.1 东北黑土区
        2.1.2 北方土石山区
        2.1.3 西北黄土高原区
        2.1.4 南方红壤区
        2.1.5 西南紫色土区
        2.1.6 西南岩溶区
        2.1.7 北方风沙区
        2.1.8 青藏高原区
    2.2 研究基础
        2.2.1 样本数据
        2.2.2 土地利用
        2.2.3 降雨资料
        2.2.4 土壤资料
        2.2.5 其它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力侵蚀因子获取与估算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1.1 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
        3.1.2 R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2.1 土壤可蚀性K值的估算
        3.2.2 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
    3.3 地形因子LS
        3.3.1 地形因子LS的提取
        3.3.2 地形因子LS的空间分布
    3.4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
        3.4.1 植被覆盖因子B的提取
        3.4.2 植被覆盖因子B的空间分布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ET
        3.5.1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ET的提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水力侵蚀模数估算
    4.1 基于样本数据和CSLE模型的定量估算
    4.2 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4.2.1 水力侵蚀的空间分布
        4.2.2 侵蚀面积与强度
        4.2.3 6个主要水蚀区水力侵蚀差异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力侵蚀特征分析
        4.3.1 土地利用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
        4.3.3 各区旱地土壤侵蚀模数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方法的水力侵蚀结果对比
    5.1 基于指标综合法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5.1.1 指标综合法
        5.1.2 结果分析
    5.2 不同方法结果对比
    5.3 西南紫色土区差异分析——以重庆为例
        5.3.1 空间一致性
        5.3.2 水力侵蚀构成差异分析
        5.3.3 栅格对比
        5.3.4 土地利用分析
    5.4 西南岩溶区差异分析—以云南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及研究历程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1.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及方法
        1.3.4 InVEST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3.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6 研究综述小结
    1.4 理论分析
        1.4.1 系统科学理论
        1.4.2 运筹学理论
        1.4.3 生态学理论
        1.4.4 环境经济学理论
        1.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类型
        2.1.5 水文状况
    2.2 社会经济
        2.2.1 人口状况
        2.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 安远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1 遥感数据来源
    3.2 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3.2.1 辐射校正
        3.2.2 大气校正
        3.2.3 几何校正
        3.2.4 图像镶嵌
        3.2.5 影像裁剪
        3.2.6 图像增强
    3.3 安远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
4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4.1 InVEST模型简介
    4.2 水源涵养模型
        4.2.1 模型原理
        4.2.2 数据处理
        4.2.3 模型校验
        4.2.4 不同时期产水量模拟
    4.3 土壤保持模型
        4.3.1 模型原理
        4.3.2 数据处理
        4.3.3 模型校验
    4.4 固碳功能模型
        4.4.1 模型原理
        4.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5 食物供给
        4.5.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与分析
    5.1 水源涵养功能
        5.1.1 水源涵养时间变化特征
        5.1.2 水源涵养空间分布特征
        5.1.3 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分析
        5.1.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水源涵养量及其变化分析
    5.2 土壤保持功能
        5.2.1 土壤保持量时间变化特征
        5.2.2 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特征
        5.2.3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分析
        5.2.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土壤保持量及其变化分析
    5.3 碳储量功能
        5.3.1 碳储量时间变化特征
        5.3.2 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5.3.3 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5.3.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碳储量及其变化分析
    5.4 食物供给功能
        5.4.1 食物供给时间变化分析
        5.4.2 食物供给空间分布特征
        5.4.3 食物供给时空变化分析
        5.4.4 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食物供给量变化分析
6 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综合分区
    6.1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6.1.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6.1.2 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6.1.3 碳储量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6.1.4 食物供给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6.2 综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综合分区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不足
        7.2.1 讨论
        7.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9)河流水质模拟及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1.2.2 水质模型研究
        1.2.3 水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流域概况及数据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信息
        2.1.3 气象气候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2.2 社会经济结构
    2.3 数据来源
    2.4 水环境问题解析
        2.4.1 水环境质量评价
        2.4.2 主要水环境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多源污染负荷估算
    3.1 点源污染
    3.2 非点源污染
        3.2.1 农村生活污染
        3.2.2 畜禽养殖污染
        3.2.3 农业种植污染
        3.2.4 自然水土流失污染
    3.3 入河污染负荷汇总分析
    3.4 缺资料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3.4.1 登沙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
        3.4.2 农业种植污染负荷推求
        3.4.3 农村生活污染负荷推求
        3.4.4 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登沙河水质模拟
    4.1 QUAL2K模型简介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模型在登沙河流域的适用性
    4.2 登沙河水质模型构建
        4.2.1 河流概化与河段划分
        4.2.2 模型输入数据
        4.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4.3 模型率定与验证
    4.4 污染贡献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方案
    5.1 设计条件
        5.1.1 计算单元和水功能区目标
        5.1.2 设计水文条件
    5.2 水环境容量计算
    5.3 面向河口水生态安全的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5.3.1 总量控制方案
        5.3.2 源头减排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侵蚀研究
        1.3.2 生态安全研究
        1.3.3 研究区已有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人口情况
        2.2.2 地方经济情况
    2.3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2.3.1 保护历史
        2.3.2 保护与发展措施
        2.3.3 旅游基本情况
第3章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
        3.1.1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
        3.2.1 流量测定
        3.2.2 水样采集及分析测试
        3.2.3 流域成土速率计算
    3.3 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特征
        3.3.1 技术路线
        3.3.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3.3 坡度信息提取
        3.3.4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3.3.5 基岩裸露率信息提取
        3.3.6 土壤侵蚀分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
    4.1 评价指标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与分析
        4.2.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4.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4 总权重结果
    4.3 生态安全评价
        4.3.1 生态安全度的判决及分析
        4.3.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4.3.3 生态安全度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
    5.1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制定思路
    5.2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5.2.1 增加植被覆盖度
        5.2.2 污染物处理与控制
        5.2.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2.4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
        5.2.5 旅游人才培养
        5.2.6 科学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附录1
附录2

四、土壤允许侵蚀量的制定与保持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D]. 刘玉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2]黄土董志塬地区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土壤侵蚀研究[D]. 寇平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以西安市沣河流域为例[D]. 张红娟. 西北大学, 2020(01)
  • [5]密云板栗林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研究[D]. 费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7]基于样本数据的中国水力侵蚀定量化研究与比较[D]. 陈国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8]基于GIS和InVEST模型的安远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 张晗.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河流水质模拟及污染总量控制研究[D]. 翟敏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D]. 何江湖.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标签:;  

浅谈允许水土流失对策的制定与维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