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教改中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吴晓威[2](2014)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与全球发展同步,如何有效地组织英语学习内容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英语语言学习的大国,2001年,我国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性质的界定开始彰显对“人”的意义的关注。与此同时,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一,被写入了课程标准之中。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息息相关,英语课程应把二者紧密结合在教育实践中。从文化的立场去理解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内容的选择已经不完全是为了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更要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课程改革的需求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下简称NSEFC)必修1——选修11学生用书为研究对象,围绕“NSEFC中选择了哪些文化内容?NSEFC中所选择的文化内容是如何呈现的?NSEFC中文化内容是基于什么缘由进行选择及呈现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围绕“NSEFC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这一核心研究内容,兼顾文化视角和跨文化视角,同时站在解析英语课程理论的立场,有层次、有阶段性地展开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英语教科书的研究视角,揭示语言教学的内在运行机制,而且对于深化英语课程改革,指导英语教科书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教育决策部门根据高中英语教科书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作为一项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各种方法之间成为互证的工具,使本研究更有意义。本论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两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正文部分共有七章。第一章文献综述梳理并探讨了相关研究概况;第二章详细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的伦理、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第三章从文化人类学、外语课程组织与外语教学等学科视角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意识探讨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NSEFC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的理念、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阐述;第七章主要介绍研究结论与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NSEFC中文化内容选择丰富;第二,NSEFC中文化内容呈现方式多样;第三,NSEFC中文化内容的选择比例相差悬殊;第四,NSEFC中文化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结合单一。针对研究结论三和四,本论文建议整合NSEFC中选择的文化内容,调整NSEFC中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虽然本论文以NSEFC必修1——选修11学生用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作为核心的研究问题,但是,文化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使用的不同决定了研究结论与发现会因研究者的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研究的访谈由于地域和时间关系,研究者并未能与受访的教科书编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而只是进行了电话访谈。对于编者们的神态、表情等非语言交际的信息,研究者并不能及时捕捉到,这对于数据的分析以及访谈材料的整理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邢应寿[3](2013)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从构建课程培养目标,论述了对"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多途径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探讨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刘小红[4](2013)在《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可以说是课程的改革,而每一次课程改革又都是一次课程价值的选择。我国幼儿教育课程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幼儿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我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1903年湖北武昌幼稚园的开办至今,我国有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已经发展了百余年。在1922年进行的学制改革中,幼儿园教育制度正式成为学制系统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改革也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使中国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专门的幼儿教育课程文件,这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界所进行的第一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此后,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史上陆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改革中,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嬗变。本文以课程价值取向为历史主线,研究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幼儿园课程的变化,旨在明晰我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流变,及造成如此流变的影响因素,以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咨鉴。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内容分析方法主要是用于对幼儿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价值分析,以定量的内容分析法为主,辅以定性的内容分析方法。文章包括导论共有十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等。正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近百年来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传统蒙学思想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新式幼儿教育的出现及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位移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正文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分别论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背景、形成过程及价值表征。这六个时期分别是民国“单元中心制”课程时期,新中国建立初“仿苏分科”课程时期,“文革”期间的“革命文体”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统编教材”时期,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领域课程”时期,2001年《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后的“活动体验课程”时期。每个时期课程的价值背景基本从政治形态、文化生态、教育理论思潮、国家教育方针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价值形成过程大致从国内学术界关于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验等方面进行阐述;价值表征是基于每个时期课程文件和代表性幼儿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包括课程目标的价值指向、课程目标的叙写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教科书价值取向、课程组织形式及教学模式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正文第八部分基于对这六个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纵向比较了不同时期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以曲线图等形式展现其流变态势。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的历史流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第一,几种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关系从“单元中心制”时期的价值“和合”,历经多次摇摆,至今再次趋向“和合”;第二,在几种目标取向中,“价值灌输”呈现出最为剧烈的起伏变化;“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向呈现出最为平稳的流变态势;第三,“价值灌输”和“能力学习”在不同时代呈现出博弈状态,而“能力的学习”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流变态势则具有趋同性;第四,“自我实现”价值取向基本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文革这一特殊时期除外。(2)课程目标叙写方式越来越凸显表意目标、凸显儿童主体。(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趋于价值和合,即强调内容来源的丰富性、兼容性。(4)教学模式的变化呈现出与课程组织形式的相关性,趋向灵活多样性。(5)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流变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价值关涉类故事一直居于主导,但价值无涉类故事处于上升趋势;第二,教科书的“道德价值”基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自改革开放之后呈现逐渐减弱趋势,自然生态教育价值取向、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占比重一直较少,但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第三,自改革开放以后,道德价值取向趋向于侧重个性品质,意识形态取向从重“领袖”走向重“爱国家爱民族”意识;第四,教科书中文本人物的流变呈现出故事角色类型的丰富均衡、突出儿童形象、“男性为尊”意识的消减、“精英意识”的消减等特点。(6)在课程组织类型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取向在实质上一直属于学科形式,区别只是在于单一学科还是学科融合,以及是学科统摄活动还是活动统摄学科。正文第九部分是基于历史分析和历史流变趋势的总结和反思。首先总结了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整体特点:传统蒙学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条文化暗流;教育理论思潮是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风向标;课程实验的力度和广度决定着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科学性;时代精神总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之中;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历经百年流变之后进一步呈现出“和合”之势。反思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基于幼儿园课程影响因素的反思,在政治与幼儿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上,提出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应超脱于政治,保持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价值间的张力的观点;在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上提出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及新文化对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本土“情境”即当下的国情及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属性,做出取舍,使“静水”与“浪潮”和谐交融,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活水”的观点;在外来教育理论与本土课程实验的关系上,提出立足本土幼儿园课程实验,构建本土幼儿教育理论,以保存课程价值取向稳定性持续性的观点。第二是基于“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反思,包括对“传统知识”命运的反思,提出要正确对待传统知识,确立科学的幼儿园课程知识价值观;“教什么”的反思中还针对人文精神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幼儿园人文精神涵育问题,以幼儿教育名着“窗边的小豆豆”为案例阐释了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内涵。第三是对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中存在的几组对立取向进行反思,提出辩证看待不同取向,树立“和合”的课程价值观。第四是基于幼儿园课程价值存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反思,提出打破二元论,构建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的观点。最后,提出幼儿园课程编制主体和实施主体应把价值慎思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以确保课程价值取向从设计到实施的一致性。
石艳茹[5](2012)在《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作为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它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明确指向。课程实施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功、失败。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主要依靠课程。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也就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突出课程建设的规模化功能,彰显高职院校特色,课程群构建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研究新的方向、亮点。那么,到底什么是课程群?课程群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性质,有哪些优势,课程群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要涉及到的内容。笔者从探讨课程群的内涵入手,搜集、汇总、整理国内外有关课程群内涵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整理众多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还探索了课程群的相关性质、特征等,以此加深对课程群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高职院校一个新兴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景令人欣喜。然而,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不尽完善,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各持己见,对课程设置合理性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如何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便成为高职院校思索的一大难题。课程群正是为了解决课程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生搬硬套普通院校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设置繁杂、陈旧,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就业要求。作者以此问题为契机,从培养目标层次出发,寻找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的实际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力求服务于当地经济,体现本土特色,探索出一套适应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的有效方法。
陈勇[6](2010)在《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程具有显着的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这一重要品格却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漠视、误解和扭曲,这正是造成语文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语文课程本体考辨,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深入论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考察和剖析,并由此提出“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为合理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探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指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语文课程本体考辨。通过“‘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本章探讨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指出语文课程之“语文”当指“言语”而非“语言”,其基本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探明语文课程本体是判定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的前提。第二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内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课程。对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本章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维度给予了理论阐释。第三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理论领域的命题,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我国古代语文课程在体现实践性上既积累了“熟读精思”、“多写多改”、“勤学多练”等宝贵经验,也存在着语文实践“暗中摸索”、“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等缺憾;现代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既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旗帜下有了科学合理的拓展,又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迷失;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则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语文课程的发展史表明:只有正确把握并合理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语文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第四章,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本章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两方面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材方面,“文选型”教材容易造成对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遮蔽,教材练习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方面,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遭受漠视、异化变形、虚化窄化三种情况。造成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课程本体观游移错位、课程与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位,等等。漠视、扭曲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第五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针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本章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第一,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和工具属性,使语文课程实践回归语文课程本体;第二,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构建以语文实践为轴心的“生态—实践”语文课程,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语文实践生态环境的设计;第三,变语文教学“授受范式”为“导练范式”,促成有效语文实践;第四,课程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彰显导向。
陈茜[7](2009)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材料、信息、环境及参与课程活动的人,是集多种资源于一身的混合资源。本研究课题所指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及教学环境。国外工程教育各具特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各不相同,以CDIO模式和“双元制”模式最具代表性。CDIO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特征是:具体而明确的培养目标、“通才”课程设置、开放式教材资源的开发、重视教师“去工程化”问题及高效自由的教学环境。双元制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特征是:层次感强的培养目标、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时效性强的教材资源、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及便捷开放的教学环境。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资源、教师资源、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实然”状况,可得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单一趋同化,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性不强,教材资源开发适应性不强,教师“去工程化”问题严重,教学环境缺乏灵活性、开放性。构想我国“仿工程化-双元制’’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为:在以校为本、校企合作的环境下仿真工程师训练,为实现课程目标,对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材料、信息、环境及参与课程活动的人等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开发产出的合理运用。其特征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注重工程师训练的课程设置及开发模式,以培养素质能力为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高素质的“双家型”教师资源开发,建设校企合作及信息化教学环境。
李昌利,沈玉利[8](2008)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为了有效地上好该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要组织好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针对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改革是有效的,本文总结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王维国[9](2007)在《基于数字实验平台的物理探究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强调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门基于数字实验平台(DISLab)的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本研究首先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的理论入手,然后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对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利用DISLab进行实验创新,提出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及整合策略、实验资源利用的策略,开发了以八个系列探究性实验为主干的校本课程,以及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和学生学习辅导资料。本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以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部分高一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课程试验。经过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结合实际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诸要素进行了修改完善,研究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的途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宋逢泉[10](2002)在《工科物理辅导课教学改革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我校工科物理教学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指出必须改进和加强辅导课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物理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试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辅导课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在辅导课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建立辅导课教学新模式的设想。并且,分析了这个新模式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工科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在物理辅导课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研制开发了《工科物理辅导课学习辅导系统》CAI软件模型中的部分内容,并对该软件模型的开发过程及相关技术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教改中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教改中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2)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基于对教育国际化的关注 |
(二) 基于对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关注 |
(三) 基于对个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关注 |
(四) 基于对相关学科研究的关注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 文化 |
(二) 文化内容 |
(三) 文化内容选择 |
(四) 文化内容呈现 |
(五) 教材 |
(六) 英语教材 |
(七) 教科书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文化分类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学者对文化分类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对文化分类的相关研究 |
二、 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内外学者对英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学者对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综述 |
三、 英语文化内容的相关研究 |
(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研究评述 |
(二) 国内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研究 |
四、 教材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内外学者对教材的研究综述 |
(二) 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三) 高中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五、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选择及呈现方式的研究现状 |
(一)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分类问题 |
(二)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编写结构问题 |
(三)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选择的问题 |
(四)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使用问题 |
(五)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呈现问题 |
六、 文献综述的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的分析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
(二) 研究方法的取向 |
(三) 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 研究对象选择 |
四、 研究信度和效度 |
(一) 信度 |
(二) 效度 |
五、 研究伦理 |
六、 研究思路 |
附表:本研究思路框架图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 文化人类学理论 |
(一) 文化人类学理论概述 |
(二) 文化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二、 外语课程组织理论与外语教学理论 |
(一) 西方外语课程组织理论与外语教学理论 |
(二) 我国英语课程组织理论与英语教学理论 |
(三) 外语课程组织理论与外语教学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三、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层次理论 |
(一)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层次理论概述 |
(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层次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的理念 |
一、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的理念依据 |
(一) 课程标准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 |
(二) 考试制度现实提供了实践平台 |
二、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的理念内容 |
(一) 以落实文化意识培养目标为基准 |
(二) 体现系统性、开放性、可操作性 |
(三) 倡导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世界性相融合 |
第五章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 |
一、 NSEFC 中文化内容选择的背景 |
(一) 国外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 NSEFC 中文化内容选择的原则 |
(一) 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二) 发展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三) 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四) 创新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
三、 NSEFC 中文化内容选择的功能 |
(一) 导向功能 |
(二) 育人功能 |
(三) 约束功能 |
(四) 整合功能 |
四、 NSEFC 中文化内容选择的范畴 |
(一) 基于文化结构维度下的文化内容 |
(二) 基于地域结构维度下的文化内容 |
第六章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 内部结构维度下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呈现 |
(一) 文化内容呈现中“信息”的比例分析 |
(二) 文化内容呈现中“符号”的比例分析 |
(三) 文化内容呈现中“方法”的具体运用分析 |
二、 外部结构维度下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呈现 |
(一) 文化内容呈现中“模块设置”的比例分析 |
(二) 文化内容呈现中“教科书单元设置”的比例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 文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 NSEFC 中文化内容选择丰富 |
(二) NSEFC 中文化内容呈现方式多样 |
(三)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比例相差悬殊 |
(四)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结合单一 |
二、 对 NSEFC 改进的建议 |
(一) 整合 NSEFC 中所选择的文化内容 |
(二) 调整 NSEFC 中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三、 本研究结论对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展望 |
四、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动态的研究 |
(二)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 |
1.1 教学模式改革 |
1.2 教学观念更新 |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 采用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 |
4 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 |
5 结束语 |
(4)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钟摆”现象: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进程中需要反思的价值取向问题 |
2. “二元对立”与“单向度”取向:幼儿园课程价值理论存在的对立思维 |
3. “学前教育的春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机遇与隐患 |
4. 学术研究的需要:对中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系统研究的缺失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幼儿园 |
2. 幼儿园课程及课程文本 |
3.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三)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四)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的意义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五) 文献综述 |
1.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六) 研究设计 |
1. 历史分期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主要研究方法 |
4.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渊源 |
(一) 中国传统蒙学思想—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源头 |
1. 蒙以养正:中国传统蒙养教育的目的观 |
2. 正之以礼:教育目的中以伦理道德的养成为第一位 |
3. 重视读书识字:传统蒙养教育的一大特点 |
4. 在教育方式上重视正面教育 |
5. 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二) 清末民初的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转折点 |
1. 清末“中体西用”的学前课程价值取向 |
2. 民初(1912-1918)更倾向于“共和精神”的学前课程价值追求 |
3. 清末民初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性 |
小结 |
二、价值和合:“单元中心制”时期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政权更迭的政治形态 |
2. 弃旧纳新、百花齐放的文化生态 |
3. 此起彼伏的教育思潮 |
4. 民国时期教育方针与幼儿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
(二)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学界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理论探讨 |
2. 幼稚园课程的本土实验 |
3. 官方对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支持和推动 |
(三)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稚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稚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稚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三、学术理性主义与社会适应:“仿苏分科”时期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现代化的歧路:新中国政治形态的困境与危机 |
2. “服从于政治”“为政党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的政治取向 |
3. 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转向 |
4. 新中国教育方针与相关幼儿教育政策 |
(二)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拒西学苏:我国幼儿课程理论价值选择的官方导向 |
2. 弃西从苏:新中国时期幼儿教育学术界关于课程理论的选择 |
3. 从照搬到自主探索: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调适 |
(三)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课程价值定位 |
2. 课程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建国初十余年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价值表征 |
小结 |
四、社会重建主义:“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无序的高度集权——中国政治形态的病变 |
2. 政治的附庸: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畸变的文化生态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要革命”的指导方针 |
(二)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全盘否定“文革”前党和政府的幼儿教育方针 |
2. 幼儿教育的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 |
3. 对幼儿园教育目标及内容的批判与重定 |
4. 新的课程与教材改革方针的出台 |
(三)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在教材中的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五、学术理性主义:“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恢复旧体制”下“向民主迈步”:“后文革时代”政治形态 |
2. 解放思想:“后文革时代”的文化苏醒 |
3. 碰撞中的价值坚守:“后文革时代”教育理论的保守取向 |
4. “后文革时代”的教育政策与基本方针 |
(二)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对“文革”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批判 |
2. 幼儿教育界的实验探索与学术研究 |
(三)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六、自我实现:“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政治民主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形态的价值取向 |
2. 崇尚人文精神:“文化热”浪潮中的生机盎然的文化转向 |
3. 教育思潮与教育理论的强劲推动 |
4. 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演变 |
(二)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生成 |
1.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转变 |
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幼教改革 |
(三)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七、重返和合:“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以人为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形态的价值立场 |
2. 和合共融: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立场 |
3. 西方新教育理论思潮的深入影响 |
4. 教育政策导向 |
(二)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生成 |
1. 幼儿园课程改革学界关于“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讨论 |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度推进 |
3. 几种国外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引入与践行 |
(三)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表征 |
小结 |
八、流变态势 |
(一) 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 |
1. 从学科到领域:课程设置的变化 |
2. 趋向“和合”: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总体发展变化 |
3. “道德观念”在“价值灌输”取向中基本居于首位 |
4. 课程目标叙写方式逐渐凸显表意目标和儿童主体 |
(二) 课程组织形式、内容来源及教学模式的变化 |
1. 我国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在实质上一直是学科形式 |
2.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取向趋于价值和合 |
3. 我国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变化与课程组织形式相关,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
(三) 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 |
1. 价值关涉类故事一直居于主导,但价值无涉类故事呈上升起伏趋势 |
2. 教科书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总体态势 |
3. 道德价值更侧重个性品质发展取向 |
4. 意识形态取向从重“领袖”到重“爱国家爱民族”转变 |
5. 教科书中文本人物的流变特点 |
九、历史反思 |
(一)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百年流变的整体特点 |
1. 传统蒙学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条文化暗流 |
2. 教育理论思潮是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风向标 |
3. 课程实验的力度和广度决定着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科学性 |
4. 时代精神总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之中 |
5. 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历经百年流变之后再呈“和合”之势 |
6. 幼儿园课程价值中人文精神的不足 |
(二) 处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的反思 |
1. 规约与超越:如何处理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 |
2. 静水与风浪: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价值中的向度? |
3. 为何而变:基于外来教育理论还是本土课程实验? |
(三) “传统知识”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的命运的反思 |
1. 知识教学并非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源 |
2. 知识学习与“童年快乐被削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3. 适宜的知识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
4. 确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课程知识观 |
(四) 幼儿园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反思 |
1. 从“畏天”到“爱人”:幼儿园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嬗变 |
2. 涵育“真善美”:幼儿教育视域中人文精神的终极诉求 |
3. “窗边的小豆豆”:什么是充满人文意味的幼儿园课程 |
(五) 打破二元论:确立基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和合”取向 |
1. 二元对立: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幼儿园课程价值思维 |
2. 儿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主体与价值起点 |
3. 儿童发展的内涵: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体系构成 |
(六) 价值慎思: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主体应养成的习惯 |
1. 价值慎思之“为了谁” |
2. 价值慎思之“为了什么” |
3. 价值慎思之“输出内容的价值适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四章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思路探索 |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群构建目标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原则 |
第五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群构建 |
第一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群构建概述 |
第二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实践,体现本土特色的课程群构建方法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类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辞 |
尾注 |
(6)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课程本体考辨——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立论基点 |
一、"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 |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 |
三、语文课程本体的澄明 |
第二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 |
一、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 |
二、"语文实践"的解读 |
三、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理论阐释 |
第三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 |
一、古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呈现与缺憾 |
二、现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拓展与分化 |
三、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现状及启示 |
第四章 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 |
一、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迷失 |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迷失 |
第五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 |
一、本体回归: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前导 |
二、"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形式新探 |
三、教学范式变革:促成有效语文实践 |
四、课程评价:指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0.2 研究综述 |
0.2.1 课程资源类型研究现状 |
0.2.2 课程资源的配置及开发研究现状 |
0.2.3 课程资源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0.3 本课题中课程资源的所指对象 |
0.4 研究意义 |
第1章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主要模式简述 |
1.1 CDIO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 |
1.1.1 具体而明确的培养目标 |
1.1.2 "通才"课程设置 |
1.1.3 开放式教材资源开发 |
1.1.4 重视教师"去工程化"问题 |
1.1.5 高效自由的教学环境 |
1.2 "双元制"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 |
1.2.1 层次感强的培养目标 |
1.2.2 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 |
1.2.3 时效性强的教材资源 |
1.2.4 理论知识及实践经历"双元并重"的教师资源 |
1.2.5 便捷开放的教学环境 |
1.3 CDIO模式及双元制模式的经验小结 |
第2章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实然"状况 |
2.1 同校不同工程专业之配置开发状况 |
2.1.1 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
2.1.2 教材资源 |
2.1.3 教师资源 |
2.1.4 教学环境 |
2.2 不同校同工程专业之配置开发状况 |
2.2.1 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
2.2.2 教材资源 |
2.2.3 教师资源 |
2.2.4 教学环境 |
2.3 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培养目标单一趋同化 |
2.3.2 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性不强 |
2.3.3 教材资源开发适应性不强 |
2.3.4 教师"去工程化"问题严重 |
3.3.5 教学环境缺乏灵活性、开放性 |
第3章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构想 |
3.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
3.2 注重工程师训练的课程设置及开发模式 |
3.3 以培养素质能力为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 |
3.4 开发高素质的"双家型"教师资源 |
3.5 建设校企合作及信息化教学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 |
附录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
附录三: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 |
附录四: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双语) |
附录五: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
附录六:清华版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
附录七:清华版机械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
附录八:清华版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
附录九: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建筑分社出版的土木类教材、教参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8)“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点思考 |
1.1 不涉及具体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
1.2 与“积分变换”等数学课程相区别 |
1.3 卷积只是一种数学运算 |
1.4 线性常系数方程和线性时不变系统 |
1.5 精心组织Matlab实验内容 |
2 结束语 |
(9)基于数字实验平台的物理探究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目的、意义 |
0.3 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校本课程与物理实验探究的理论概述 |
1.1 校本课程的理论概述 |
1.1.1 校本课程的历史与现实 |
1.1.2 校本课程的本质 |
1.1.3 校本课程的开发 |
1.2 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理论概述 |
1.2.1 探究性学习理论 |
1.2.2 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内涵 |
1.2.3 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 |
1.2.4 物理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择 |
1.2.5 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 |
第二章 基于数字实验平台的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 |
2.1 课程目标 |
2.2 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内容开发 |
2.2.1 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
2.2.2 课程内容整合策略 |
2.2.3 课程内容示例 |
第三章 基于数字实验平台的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
3.1 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 |
3.1.1 课程计划及教学管理策略 |
3.1.2 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
3.2 课程评价策略 |
3.2.1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策略 |
3.2.2 课程本身的评价策略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结论 |
4.2 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10)工科物理辅导课教学改革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辅导课是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
1.1 工科大学物理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1.2 辅导课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1.2.1 工科大学物理的课程特点 |
1.2.2 辅导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1.3 辅导课的教学现状 |
第二章 试卷分析反映的问题 |
2.1 关于试卷调研的说明 |
2.2 抽样试卷的原始统计数据 |
2.3 对原始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 |
2.4 试卷调研结果对辅导课教学提出的要求 |
第三章 辅导课与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
3.1 深化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 |
3.1.1 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教育深化改革 |
3.1.2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3.1.3 运用现化教育技术,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
3.2 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
3.2.1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
3.2.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工科大学物理教学 |
3.3 立足素质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物理辅导课教学新模式 |
3.3.1 工科大学物理辅导课教学改革 |
3.3.2 应用CAI技术,建立物理辅导课教学新模式 |
3.3.3 引入用计算机作解类型的习题,促进物理辅导课教学新模式的建立 |
第四章 辅导课CAI软件模型的试制 |
4.1 学习理论对CAI软件设计的影响 |
4.2 CAI软件制作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 |
4.3 工科大学物理辅导课CAI软件模型的设计思想及特点 |
4.4 CAI软件模型的试制过程 |
4.4.1 软件模型的系统设计 |
4.4.2 软件模型的具体制作 |
4.5 CAI软件模型的应用与维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四、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教改中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研究[D]. 吴晓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3]“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邢应寿.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14)
- [4]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D]. 刘小红. 西南大学, 2013(10)
- [5]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D]. 石艳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2(10)
- [6]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 陈勇. 西南大学, 2010(08)
- [7]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研究[D]. 陈茜. 中南大学, 2009(04)
- [8]“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 李昌利,沈玉利. 高教论坛, 2008(03)
- [9]基于数字实验平台的物理探究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 王维国. 苏州大学, 2007(11)
- [10]工科物理辅导课教学改革与探讨[D]. 宋逢泉. 合肥工业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