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论文明的冲突——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国际关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吴腾飞[2](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韦煌军[3](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各国的密切往来加速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种问题,面临许多挑战。习近平以其深邃的思考,就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形成了以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包括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交往的论述到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观点: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往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要合理借鉴资本主义;多种文明相互包容、平等交流是实现世界和谐的根本。其次是中国传统的“谦”文化与传统的“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还有其特殊的成因。首先是世界文明的交流面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需要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明观来指引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其次是我国对外交流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包容才是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之道。最后,我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各国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平等包容看待不同文明,才能够真正做到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包括世界文明多样论、文明平等论和文明互鉴论。文明多样论认为不同民族创造的不同文明构成了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任何试图消解这种多样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尽管不同文明各具特色,但由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又是相通的,可以彼此交流。文明平等论认为不同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它们都是平等的;不同文明源远流长的交往史证明文明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是必要并且可行的。文明互鉴论认为各国应尊重文明多样性,以平等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通过国家政策、民间往来和互联网等可以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贡献。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充实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超越了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观。同时,它能够促进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导新时代我国的对外交流,并且帮助我们合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焱[4](2020)在《论习近平文明观》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观。习近平文明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着眼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共同诉求,赋予文明观以崭新的内容。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进入现代以来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而且还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发展共生之道。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资源,也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不仅站在中华文明、亚洲文明的高度,甚至以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阐释其对文明的观点和看法。这对推动构建全球治理、文明交流、永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论文以文明的交流互鉴为视角来透视习近平文明观,从背景、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到内容和特点,全面系统分析了习近平文明观的相关内容,最后尝试性地对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进行总结和升华。全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与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背景、国外背景的分析,以及对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充分把握习近平文明观提出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逻辑顺序,梳清习近平文明观由孕育、提出、发展、完善到成熟的过程,增强其历史的厚重感。第三章是习近平文明观主要内容及特点。深入分析习近平文明观的内容,并概括其文明观的特点,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内容。第四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这一章主要是对其意义与价的分析,总结前文,升华全篇,旨在强调习近平文明观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总之,习近平文明观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杨翔宇[5](2020)在《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共十八大后的执政实践过程中,考察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针对文明多样、平等、包容等特性,提出的以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文明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创造。研究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既是一种学术探索,也是一种现实需要。“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行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态势日益明显,文明话语权的地位更加重要,文明交往碰撞机会也不断增多,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世界大势,但也存在“冷战”思维与“文明冲突论”等不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硬实力保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内核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践可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宝贵经验也为文明交流互鉴打造了现实样板,这些因素给世界前景和中国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提出正当其时。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多样性”这一基本逻辑,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文明理念中汲取营养,形成了文明多样、平等、包容、善鉴、创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有着明晰的实践途径,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明交流互鉴多重平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为两大支点,积累文明交流互鉴经验,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深刻回答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明交流方面的理论观点。它实现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当代创新、拓展了其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符合文明发展客观规律和具体实际的文明开拓创新。同时也突破了“文明冲突论”,对丰富当代世界文明观、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体现出中国特质、中国色彩、中国风范,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贡献。
黄文悦[6](2020)在《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世界难题。因此,对外文化交流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际上还存在“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中国威胁论”等不和谐的声音,存在着文化霸权等不利于各国文化交流的想法与行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中共历届领导集体都重视发挥对外文化交流在经济政治中的作用。如今,中国的发展以及各项倡议的实现,如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梦”等都需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都要求有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因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一系列论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形成过程。理论背景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以及国际反“文明冲突论”思想,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是在继承和发展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中国国内背景。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形成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形成、继续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论述是不断发展成熟的。其次,通过梳理分析文献资料,认为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是由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则、内容、途径构成的科学体系。以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平等性、坚持开放包容、坚持文化交流互鉴、坚持文化自信为原则;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文化产业的交流、教育交流、宗教文化的交流;通过发展各国共性文化、形成多元人文交流格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这五个途径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进行总结评价,认为其具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提供和形成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新思想的理论价值;对推动我国外交事业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这一重要论述也为人类文化交流贡献了“中国方案”。
白波[7](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文中指出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不同民族或国家所创造出的文明尽管有差异的,但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是充满光明、活力的。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不仅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指导,并强调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中树立自信,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文明力量。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既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力量。因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文明观的科学内涵,而且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文明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全文主要分为导论部分和正文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正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文明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主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文明观的背景。其次,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列宁的文明思想和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明思想等经典作家的文明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从文明本身、对待文明的态度、如何促进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来对其展开分析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认为文明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待各个文明,要坚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思想和世界文明理论;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现实路径践行,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构建“五位一体”的文明体系,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和谐超越文明冲突;三是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赵佳[8](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吕文菁[9](2019)在《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在对世界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进行综合了解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向有着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习近平世界文明观是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根源于马克思的世界文明思想。马克思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他从生产的性质以及产品的消费方式的演变与革命来理解和论证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工业与资本、商业与贸易、战争与征服在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理论视野,吸收了新中国以来外交理念关于文明交往的相关思想,对马克思的文明思想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阐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实践特色的世界文明观。新时代以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应答“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他高屋建瓴地预测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提出构建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强调应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对世界文明的思考,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扩大的基础上,以持续推进中华优秀文明的创新发展;是立足于不同文明共同进步的需要,以实现文明之间的交融互鉴;是基于人类文明走向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以推进全球治理秩序的更新。习近平对于世界文明的思考,在现实推进中体现了针砭时弊的时代性、创新作为的实践性、中国智慧的深刻性、高瞻远瞩的系统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丛林法则”的艰难过程,走过了世界文明冲突的极端形式,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依然笼罩着世界文明格局。中国承诺打破“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启示和认知中寻求世界文明共生共存、交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平等互尊是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多样性平等、发展权利平等。因此,不同文明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交融互鉴,是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在文明平等的前提下,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是文明的相互交融。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当前,世界文明交流仍然困扰在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陈腐观念的泥沼之中,必然要以新的世界文明观取而代之。开放包容,这是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下,世界文明正能量与负能量同比增长,局部地区因文明冲突激发的冲突愈演愈烈,要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必然需要新的引领力量。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践行互尊互鉴的新文明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增进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共生共存、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等方面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从时代主题、开放包容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等方面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杨抗抗[10](2019)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时代精神的表达,反映了在新的全球化阶段人类社会展现出的日益相互依赖、命运与共的客观实际。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会结合成大小范围不同、或强或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形式由原始的氏族、部落,发展到民族、国家,进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包括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正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分四章分别介绍这一理念的生成基础、核心意蕴、时代意义、实践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这一理念的生成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前提。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事实,因而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共同体。其次,这一理念的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人类历史必然走向世界历史,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最后,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回应时代的要求。当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风险和生存危机,时代的客观挑战,要求人类发展观念、交往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曾经单体作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全球性风险社会,人类需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都曾经对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他们虽然不曾直接使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对人类共同体的想象和深刻见解,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学说,蕴含着真正的共同体精神,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吸收融合了中西文明的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主要包括新发展观、新全球秩序观以及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发展观,超越了资本利益至上的发展模式,确立以合作、共享、可持续为目标的发展取向,内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的新型世界秩序建立在平等、包容和团结原则基础上,通过创新全球治理、民主协商实现,其目标是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由于人类生存在共同的环境中,其根本利益具有共同性,因而人类可以进行对话,从而产生某些价值共识。今天,人类社会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界限的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的基本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世界未来形势的准确研判后提出来的。这一理念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交往而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荣。这一理念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治理理念和价值理念的重大性变革,随着时间的展开,这一理念必将对人类社会存在方式的根本重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利益分享困境、制度共建困境以及价值认同困境。认识上的清醒有利于实践的推进,因而有必要分析导致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坚持当前与长远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求同与存异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需要发挥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观因素,是指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生成,如果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缺少人类主体意识和兄弟般关系的心理结构,人类就会成为分散的、孤立的、个体的存在,而不能成为类存在。客观因素,是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需要在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没有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社会交往的普遍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只能停留于美好的愿望与设想层面,而不能成为现实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通向自由人联合体必经的世界历史阶段。必须基于人类共生共荣这一根本的哲学立场和价值取向,积极探索世界市场体系和世界治理体系的合理变革方向与路径,解放和发展全球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物质丰裕程度、社会交往程度和文明交流程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二、也论文明的冲突——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国际关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论文明的冲突——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国际关系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
2.1.1 安全 |
2.1.2 国家安全 |
2.1.3 国家文化安全 |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
4.2.1 政治保障功能 |
4.2.2 经济促进功能 |
4.2.3 社会整合功能 |
4.2.4 外交导向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成因分析 |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
(二)传统“谦”文化与“和”文化 |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成因分析 |
(一)应对世界文明交流所遇挑战的需要 |
(二)总结我国对外交流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结果 |
(三)创造我国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的需要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文明多样论 |
(一)世界文明多种多样 |
(二)多样文明彼此相通 |
二、文明平等论 |
(一)不同文明彼此平等 |
(二)世界文明平等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
三、文明互鉴论 |
(一)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 |
(二)交流互鉴的现实路径 |
(三)交流互鉴的目标 |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
(二)充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三)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文化 |
(四)超越了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观 |
二、实践意义 |
(一)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指导新时代我国对外文化交流 |
(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论习近平文明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三、主要概念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习近平文明观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
(二)中国传统文明观 |
(三)西方文明观 |
第二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孕育——1969年至1982年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提出——1982年至1985年 |
三、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1985年至2002年 |
四、习近平文明观的完善——2002年至2012年 |
五、习近平文明观的成熟——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习近平文明观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二)共建命运共同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
(三)倡导文明与时俱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四)坚持社会主义文明方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五)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德者,本也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四)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 |
一、基本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二、重要启示 |
(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振兴 |
(二)坚持中国道路,推动不同文明互鉴交流 |
(三)推进观念变革,建构完善国家战略体系 |
(四)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二、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思想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明兼容并包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文明理念的历史积淀 |
三、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形成过程 |
(一)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理念雏形 |
(二)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基本形成 |
(三)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完整提出 |
第二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主要内容 |
一、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观点 |
(一) “文明是多彩的” |
(二) “文明是平等的” |
(三) “文明是包容的” |
(四) “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
(五)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
二、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实施主张 |
(一) 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
(二) 尊重文明形式多元性,打造文明交流互鉴多重平台 |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
(四) 共建“一带一路”,积累文明交流互鉴经验 |
第三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价值与意义 |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观 |
(一) 实现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当代创新 |
(二) 拓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空间范畴 |
二、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对丰富当代世界文明观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一) 超越“文明冲突论”,推动了新型文明秩序的构建 |
(二) 贡献中国智慧,丰富了当代世界文明观 |
三、对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 |
(一) 为世界提供了文明交往范本,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 |
(二) 引领了国际秩序变革,展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文化和文明 |
1.3.2 文化交流与人文交流 |
1.3.3 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交流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1.2 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2.1.4 国际反“文明冲突论”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背景 |
2.2.2 国内背景 |
2.3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过程 |
2.3.1 开始萌芽 |
2.3.2 初步形成 |
2.3.3 继续发展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内容 |
3.1 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则 |
3.1.1 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 |
3.1.2 坚持尊重文化平等性 |
3.1.3 坚持开放包容 |
3.1.4 坚持文化交流互鉴 |
3.1.5 坚持文化自信 |
3.2 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 |
3.2.2 文化产业的交流 |
3.2.3 教育交流 |
3.2.4 宗教文化的交流 |
3.3 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 |
3.3.1 发展各国共性文化 |
3.3.2 形成多元人文交流格局 |
3.3.3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 |
3.3.4 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 |
3.3.5 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4.1.2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 |
4.1.3 提供和形成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新思想 |
4.2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4.2.1 推动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
4.2.2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4.2.3 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
4.2.4 贡献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国方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的理论意义 |
3.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的特色 |
2.创新之处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文明 |
2.新时代文明观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三)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 |
2.列宁的文明思想 |
3.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明思想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一)文明多样观 |
1.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 |
2.文明多样性形成的复杂因素 |
3.多元文明存在特殊价值 |
(二)文明平等观 |
1.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 |
2.相互尊重是平等对待文明的基本态度 |
3.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 |
(三)文明发展观 |
1.文明发展应遵循和而不同、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
2.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4.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 |
三、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 |
1.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
2.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 |
3.深化和拓展了世界文明理论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实践价值 |
1.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
2.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3.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 |
四、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五位一体”的文明体系,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
2.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3.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4.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
5.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和谐超越文明冲突 |
1.达成文明交流互鉴共识,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实践向导 |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架桥梁 |
3.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夯实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基础 |
4.开展文明对话,为文明交流搭建广阔舞台 |
(三)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多贡献 |
1.传承发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 |
2.推动中华文明复兴助力人类文明发展 |
3.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和平与和平观 |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阐释 |
第一章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 |
三、新中国外交中关于文明交往的核心理念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一、“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交锋 |
二、世界文明向何处去 |
三、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体系变革 |
第二章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维度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三个维度 |
一、改革开放的维度 |
二、交融互鉴的维度 |
三、全球治理的维度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的鲜明特征 |
一、针砭时弊的时代性 |
二、创新作为的实践性 |
三、中国智慧的深刻性 |
四、高瞻远瞩的系统性 |
第三章 以史为鉴:从世界文明的艰难发展中汲取智慧 |
第一节 “丛林法则”的残酷 |
一、文明形态产生发展的差异性是一个历史存在 |
二、资本的扩张性必然导致文明的扩张 |
三、“丛林法则”留给世界文明的沉重教训 |
第二节 “国强必霸”的恶果 |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粉墨登场 |
二、“国强必霸”逻辑下的欧洲区域文明冲突 |
三、“国强必霸”逻辑下的世界文明浩劫 |
第三节 零和博弈的陷阱 |
一、冷战格局与冷战思维 |
二、“零和博弈”陷阱中的美苏争霸 |
三、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
四、冷战思维孕育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冲突 |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发展的启示与认知 |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典范 |
二、近代中华文明遭遇的灾难历史 |
三、和平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四章 平等互尊: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 |
第一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的共生共存引发价值评判的严重分歧 |
二、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的三个误区 |
三、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
第二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平等 |
一、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思想渊源 |
二、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内涵意蕴 |
第三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发展权利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根据 |
二、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多重指向 |
三、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自觉与自为 |
第四节 相互尊重是不同文明形态交融互鉴的必然规律 |
一、价值认知决定交往立场、态度、手段 |
二、相互尊重决定交融互鉴的含金量 |
三、相互尊重实现文明共同发展 |
第五章 交融互鉴: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 |
第一节 交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存在形式 |
一、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
二、文明交流的四大效应 |
三、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 |
第二节 世界文明交流亟需观念更新 |
一、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根深蒂固 |
二、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存在的突出表现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唤文明交流观念推陈出新 |
第三节 交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 |
一、“交”与“融”的辩证关系 |
二、交融是交往路径的历史选择 |
三、交融聚合人类文明的正能量 |
第四节 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一、“交融”与“互鉴”的辩证关系 |
二、互鉴的诉求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三、互鉴的基础是彰显价值个性 |
第六章 开放包容: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 |
第一节 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喜”与“忧” |
一、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取得突出成果 |
二、新世纪世界文明交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三、现代文明问题已然成为全球问题 |
第二节 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 |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全球治理赤字凸显 |
二、世界文明发展的四大困境 |
三、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自觉与中国自信 |
第三节 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作为 |
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二、践行互尊互鉴的文明观以超越文明冲突与隔阂 |
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实现文明平等互尊 |
四、助推全球化趋势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五、倡导“丝路精神”、“上海精神”推动区域文明交流进步 |
六、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
结语 习近平对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一、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 |
二、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 |
三、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案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生成基础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过程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释义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 |
一、物质前提:社会化大生产的事实存在 |
二、历史必然: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的客观趋势 |
三、时代要求:全球性生存危机的合理回应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三、马克思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发展观 |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
二、人与人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
三、新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世界秩序观 |
一、传统世界秩序的不合理及其困境 |
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存在与发展趋势 |
三、新世界秩序观的内涵与实质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共同价值 |
一、共同价值的实质 |
二、共同价值何以必要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基本价值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的意义 |
一、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
二、占据国家外交价值的制高点 |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的意义 |
一、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的创新 |
二、促进世界治理理念的变革 |
三、推动交流互鉴文明观的生成 |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困境及成因 |
一、利益共享困境及成因 |
二、制度共建困境及成因 |
三、价值认同困境及成因 |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论 |
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 |
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
三、求同与存异的统一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的可能因素 |
一、主观因素: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 |
二、客观因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交往普遍展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也论文明的冲突——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国际关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D]. 韦煌军. 广西大学, 2020(07)
- [4]论习近平文明观[D]. 文焱.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D]. 杨翔宇. 山东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D]. 黄文悦.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D]. 白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D]. 吕文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D]. 杨抗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