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型粘土砖研制成功有利于环境保护

德国新型粘土砖研制成功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德国研制成功新型粘土砖有利于环保(论文文献综述)

齐仕杰[1](2021)在《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制备蒸压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基础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为主体的建筑垃圾的产出量和存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日益成为城镇固体废弃物的重要来源。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乎建材行业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废弃混凝土中主要是粗骨料提供的钙质组分(CaCO3)和细骨料提供的硅质组分(SiO2),两者约占混凝土总组成的80%;废弃粘土砖中主要为低钙的粘土矿物,化学组成中SiO2约占70%。因此,从理论上讲,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可作为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用于制备蒸压硅酸盐材料。目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的研究多集中在蒸压砖、蒸压砌块等墙体材料方面;相关研究中,建筑垃圾仅作为硅质原料或者充当骨料。事实上,建筑垃圾中有充足的以方解石、C-S-H凝胶等形式存在的钙质资源,经过高温煅烧后可以得到CaO、参与水热合成反应,为蒸压硅酸盐材料提供钙质原料。本论文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作为主要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以破碎筛分后的废弃混凝土作为细骨料,通过水热合成制备蒸压砖,在实现建筑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为绿色墙体材料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以70%废弃混凝土与30%废弃粘土砖组成的混合料为对象,以降低煅烧能耗、充分利用混合料中的有效钙质资源为目标,通过研究升温速率和反应气氛对废弃混凝土中CaCO3分解的影响,确定混合料适宜的煅烧工艺。在此基础上,以煅烧后的混合料和两种细骨料(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天然砂细骨料)为原料制备蒸压砖,研究水固比、胶骨比、细骨料级配以及混合料钙硅比对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微观分析优选最佳配料方案;研究蒸压压力、保温时间、成型压力、保载时间以及静停时间对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微观分析优选适宜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对优选组蒸压试件的孔结构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升温速率加快,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混合料中CaCO3分解温度提高。升温速率对煅烧产物中CaO含量和活性的影响与煅烧温度有关;760℃煅烧时,CaO含量和活性随着升温速率加快而减小,煅烧温度提高,升温速率的影响减弱。水蒸气气氛可以促进CaCO3分解;加水量增加,CaO含量和活性总体提高。本论文试验条件下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混合料的最佳煅烧工艺为:煅烧温度760℃、升温速率13℃/min、每100g混合料+0.3L蒸馏水。(2)水固比和胶骨比对试件成型和蒸压试件强度均有显着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匹配关系;掺再生细骨料组蒸压试件宜采用高水固比搭配高胶骨比。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砂的最佳级配相似;大粒级骨料含量相对较少、中小粒级骨料含量适中,有利于提高蒸压试件强度。不同蒸压制度下,钙硅比对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不同。本论文试验条件下蒸压砖的最佳配料方案为:再生细骨料组(水固比0.15、胶骨比6/4、钙硅比0.7),天然砂组(水固比0.15、胶骨比5/5、钙硅比0.9)。(3)蒸压压力、成型压力和静停时间对蒸压试件抗压强度影响显着,而保温时间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保载时间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蒸压压力增大,掺再生细骨料组蒸压试件强度总体显着提高;掺天然砂组蒸压试件强度先显着提高,而后强度增幅降低、钙硅比0.7和0.9组甚至出现强度降低。在较高钙硅比条件下,掺再生细骨料组蒸压试件强度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总体呈提高趋势。随着成型压力提高,蒸压试件强度以25MPa为拐点先显着提高而后略有降低。随着静停时间延长,蒸压试件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本论文试验条件下确定的蒸压砖最佳制备工艺为:蒸压压力1.0MPa,保温时间8h,成型压力25MPa,掺再生细骨料组静停时间1h、掺天然砂组静停时间4h。(4)蒸压试件水热产物主要为CSH(B)和托贝莫来石;在较低蒸压压力下,水热产物以CSH(B)相为主;在最佳钙硅比、蒸压压力≥1.0MPa、保温8h条件下,可生成少量针状硬硅钙石相。(5)本论文试验条件下,采用最佳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掺再生细骨料组和掺天然砂组蒸压试件的最大抗压强度分别为44.93MPa和51.1MPa,孔隙率分别为37.15%和30.5%。

项显淙[2](2020)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新建住宅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建设是我国能否成功步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我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农村住宅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科学系统的设计手法,使其更好的符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宜居”“宜业”“宜建”的新要求,成为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前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农村即有住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现有住宅在功能空间和结构体系上与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仅通过改建来缓解这类矛盾,很难全方位的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本文研究对象为新建农村住宅,分别以功能空间和结构体系作为切入点,探讨农村住宅“宜居”“宜业”的功能适应性设计以及“宜建”的结构适应性策略,使农村住宅分别在功能和结构上体现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回应。在农村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研究中,本文首先针对农村住宅家庭结构动态发展对住宅进行了可持续的功能空间设计,其次针对农村乡风文明缺失的现象对堂屋和院落空间进行设计,使住宅达到更“宜居”的要求;最后根据农村住宅家庭产业的类型,对住宅生活和生产经营空间进行设计,使农村住宅更好的服务“宜业”的要求。在农村住宅的结构体系研究中,本文以时间线为线索梳理了农村中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体系,并从经济便捷、生态环保、舒适宜居、特色风貌、产业化发展五个角度分析各时期农村住宅代表结构体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优劣,针对各自突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住宅结构适应性策略,使各种结构体系的农村住宅都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达到更“宜建”的要求。最后本文通过高校内农村住宅样板房的实际项目,根据文章提出的观点,结合实际情况对样板房进行功能空间的设计和结构体系的选择,期望对今后农村新建住宅提供设计和参考的依据。

罗海涛[3](2020)在《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出规模不断增长、存量日益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垃圾源,是考验诸多城市绿色发展的新难题。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是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的主体,以钙和硅的氧化物为主要化学成分,可以作为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用于生产再生蒸压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把建筑垃圾作为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的硅质原料或骨料,额外添加石灰、水泥等钙质原料,没有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中的钙质组分。在课题组前期利用废弃混凝土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从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的实际组成出发,以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和废砖混合料为主要原料,煅烧释放废弃混凝土中的有效钙,再通过水热合成制备再生硅酸盐材料。本论文研究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的全组分资源化再生利用,减少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中对天然石灰岩和粘土等矿产资源的消耗,为我国建筑垃圾的高附加值再生利用提供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途径。本论文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以减少能源消耗为目标,明确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适宜的煅烧制度;以优化材料性能为目标,明确再生硅酸盐材料适宜的配料方案和蒸压制度。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对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进行煅烧处理,通过热重分析和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下煅烧产物中CaO含量和CaO活性,确定最佳煅烧制度;进一步,改变配料比、外加剂种类(NaOH、KOH、Na2SiO3·9H2O、Na2CO3、CaCl2、Na2SO?、C4H14MnO8·4H2O、SrCl2·6H2O)和掺量、蒸压压力和保温时间,通过抗压强度测试、孔溶液碱度测试、耐水性试验、XRD分析、热重分析、耐久性试验等方法,研究水热合成材料的微观组成、结构和综合性能,确定适宜的配料方案和蒸压制度。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由热重测试数据表明,纯废弃混凝土的最终分解温度约为840℃,烧失量为28.24%;纯废弃粘土砖烧失量仅为0.75%,几乎不存在热分解和晶型转变;对比其他比例试样,发现质量百分比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试样的分解温度约为830℃,相较于纯废弃混凝土降低10℃;以煅烧产物中氧化钙含量与活性为评价指标,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煅烧产物试样的氧化钙含量为12.20%、活性指数消化速率20s,最高消化温度为32℃。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选定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低温煅烧产物试样作为后续生产原料。(2)采取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作为再生硅酸盐材料的主要硅质原料和钙质原料,掺CaO组压制成型后的试件出现明显开裂现象,蒸压后的试件松散、无法成型。掺Ca(OH)2组压制成型后的试件表面较平整、开裂很少,蒸压后的试件棱角分明、平整,基本没有开裂。试件颜色明显比掺CaO组浅,显水化产物的灰白色。(3)采用C/S为0.7、0.9、1.1三个比例,选取0.10、0.15、0.20、0.25四个水固比,在1.5MPa、203℃、4h的蒸压制度下能够获得强度较高的再生硅酸盐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固比的增大,蒸压试件抗压强度总体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确定3种不同钙硅比试样采用的最佳水固比为0.20。(4)钙硅比对低蒸压强度制度下的试件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强度变化范围较小。而对高蒸压强度制度下的试件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蒸压保温制度对各种钙硅比试件的影响各有不同。(6)NaOH和KOH对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产物的激发效果显着。但碱性外加剂也存在最佳掺量,掺量过高会对生成产物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使蒸压试件强度倒缩。NaOH溶液对蒸压试件的激发效果比KOH溶液好。其他外加剂对蒸压试件的激发效果较差。(7)XRD图谱可表征水固比、钙硅比、蒸压制度、外加剂等因素对再生硅酸盐材料矿物组成的影响。(8)本论文试验条件下,蒸压制度和钙硅比对蒸压试件pH值有一定的影响;各组试件的软化系数介于71.83%至85.06%之间;对蒸压试件的耐久性测试显示:试件石灰爆裂测试结果良好。耐酸侵蚀性能测试中,各组试件的强度比值均低于1,说明酸溶液会加速对蒸压试件的侵蚀。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中,大部分试件的强度比值均大于1。说明硫酸盐对蒸压试件的侵蚀作用很小;试件满足《蒸压粉煤灰砖》(JC/T239-2014)中15次和25次冻融循环后强度与质量损失率标准;蒸压试件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符越[4](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鹿雪岭[5](2020)在《多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多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材料是将无用的稻草进行加工,把其制作成所需粒径,在页岩中以页岩质量百分比(5%保持不变)添加粒径为4060目秸秆粉末作为造孔剂,同时把纤维增强材料(玄武岩纤维、海泡石纤维粉末、云母纤维粉末)分别按照页岩不同质量百分比添加到页岩中,再经过一定强度的挤压成型和一定程度的焙烧等工艺步骤,形成一种新型轻质微孔自保温墙体材料。与未添加纤维增强材料的植物纤维页岩自保温烧结材料相比其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其体积密度及导热系数均未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孔隙率及显气孔率变化幅度不大且无规律性。本文以页岩,秸秆造孔剂及纤维增强材料作为原材料,对混料、搅拌、压制方式、干燥、焙烧等一系列制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试验中对原材料进行综合热分析、XRD分析以及对烧结样品进行物理性能分析,通过制作在不同掺量纤维增强材料的页岩烧结微孔砖,研究其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等各项性质,分析不同纤维增强材料及不同掺量对植物纤维页岩烧结微孔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索出最优纤维增强材料及最优掺量。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随着海泡石纤维粉末掺量的增加,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在0%-2.0%(质量百分比)之间随着海泡石纤维粉末掺量增加其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在,而在2.0%-3.0%(质量百分比)之间随着海泡石纤维粉末掺量增加其抗压强度随之降低,添加海泡石纤维粉末后的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导热系数也有所降低;(2)随着云母纤维粉末掺量的增加,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在0%-2.5%(质量百分比)之间随着云母纤维粉末掺量增加其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在,而在2.5%-3.5%(质量百分比)之间随着云母纤维粉末掺量增加其抗压强度随之降低,添加云母纤维粉末后的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导热系数有所降低;(3)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加,添加玄武岩纤维后的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导热系数有所降低。分别添加以上三种纤维增强材料后其显气孔率及吸水率均呈现无规律性小幅度变化。

朱思潼[6](2020)在《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保温隔热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以其绿色环保、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代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途径。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寒冷地区,对于建筑的保温和防火性能要求较高,而相关技术尚未成熟,导致当地目前对于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接受度较低,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在使用功能、建筑节能方面,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对于设计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工业建筑的类型不同,对工艺和室内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精密厂房因其特殊的生产环境,对室内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厂房设计时节能只满足于一般要求,使得精密厂房产生了大量的能耗。在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上应用保温隔热技术,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节能效益,如果能够对保温隔热技术进一步优化,提高其性能,此方面的作用更加显着,在宁夏地区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等方法,了解了关于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数据信息资料,对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在不同阶段取得成就和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外围护结构节能以及工业建筑节能进行了研究;结合宁夏地区建筑气候的特点,总结了宁夏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给出外墙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外墙保温隔热计算及传统装配式厂房外墙保温隔热构造做法;提出了四种宁夏装配式钢结构厂房外墙构造方案设计,通过计算热工参数K、R0和墙体总造价对比保温隔热性能、经济性;应用斯维尔BECS节能设计软件,将外墙构造方案应用于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实例-中轴小镇2#车间,进行节能模拟计算,通过对不同墙体构造做法其节能效果、增减得房面积、美观度比对分析,给出性价比最优方案,对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的保温隔热应用提供参考。

吴凡[7](2019)在《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砖作为一种古老而最为普及的建筑材料,砖建筑在历史中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同时砖也是一种适应当下建筑发展的可持续的建筑材料。砖建筑在当代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但传承和延续了其经典的造型特色,亦涌现和发展了诸多新的表现形式。砖在当代的建筑中展现了两面性:一方面是历史与文化维度下的厚重感;另外一方面是在新技术维度下的时代感。本文以在我国当下建筑文化发展对传统材料回归需求为背景,探讨了砖建筑的当代表现及新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其中包含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建筑思潮及生态思想等客观原因,以及砖建筑自身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低技建造价值等主观原因。以砖的结构角色发展演变为脉络,针对砖建筑在不同结构角色下的表现进行分类研究,致力于探讨砖建筑的结构角色演变过程中的表现及建构,从形式的艺术性及建造的技术性及逻辑性方面揭示砖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形态。最后,对砖建筑在当代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

江沐[8](2019)在《基于节能的严寒地区秸秆农宅方案设计及验证》文中指出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背景下,全国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和社会面貌上纷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严寒地区的农村因地处偏远且经济水平低,在新农村的建设上较为落后,仍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和农宅保温性能差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由秸秆制成的建材因其可再生、低碳、导热系数小、价格低廉等特性而非常适用于解决自建房屋的节能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以秸秆草砖为主要用材的农村住宅方案,旨在用设计结合研究的方法降低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能源消耗,并推动秸秆资源在农村的利用。文章提出的秸秆农宅方案通过围护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优化这两种设计路径来实现农宅节能的目的。围护结构采用了秸秆草砖作为墙体和屋顶的保温构件,设置在墙体内部的规格材组合构件支撑墙体结构并传递屋面荷载;屋顶中的秸秆草砖则是通过与檩条的一体化安装,同时承担保温和承重的作用。通过热工计算验证并判定出墙体和屋顶的传热系数较小,均优于传统农宅围护结构。秸秆农宅的空间布局则分别从平面和剖面制定了优化策略,并通过合理安排房间朝向、控制农宅体形系数等一系列设计手法降低农宅的使用能耗。最后使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对秸秆草砖农宅和传统农宅进行能耗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将传统农宅的围护结构替换为新型秸秆农宅的围护结构可为农宅带来45.5%的节能率。而经过空间优化后的新型秸秆农宅的较传统空间秸秆农宅的节能率达到55.3%。若综合利用围护结构和空间的优化,则可达到75.65%的节能率。整个结构体系的建造过程都遵循着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化施工的原则,提高了农宅的易建性、保证了农宅的经济性并提高了农宅的实用性。本文的秸秆农宅方案有效地降低了严寒地区农宅的使用能耗,提高了室内的热舒适性,同时在一定水平上减小了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空气污染,并在大力开发新型绿色建材的时代背景下,为秸秆建材的应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郑云云[9](2019)在《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出新型复合絮凝剂与G型固化剂,并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两种试剂处理效果十分显着。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底泥性质,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絮凝剂进行复配。通过沉降柱试验,得到较合适的六组复合型絮凝剂并对底泥进行固化试验,包括直接使用固化剂与絮凝后使用固化剂,并对固化后试样7d、14d、28d的固化强度进行评价,证明固化效果良好;(2)对底泥絮凝后采用联合真空预压进行脱水试验。通过分析絮凝-真空预压试验中不同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与其水质、孔压的消散、十字板剪切的强度、压缩系数及固结系数等,得到了适用于真空预压中的2组复合型絮凝剂;(4)在两种絮凝剂复合的情况下,石灰的掺入能提高十字板剪切的强度。同时复合絮凝剂的添加对试验土颗粒大小、级配分布影响不大。(5)试验中复合絮凝剂的掺入将提高土的压缩性,增大土的孔隙比与固结系数,有利于试验土排水固结。(3)对底泥中的重金属采用解磷微生物处理方法,确定了解磷微生物最适宜的处理条件,并对微生物处理后的沉淀物的表征进行分析,得到微生物重金属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6)重金属处理对絮凝前后、真空预压前后的含水率影响不大,同时不影响孔隙水压力消散及排水水质的浊度程度。

王慧[10](2018)在《建筑垃圾再生干混砂浆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过度消耗天然建筑材料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建筑垃圾的合理利用成为科研单位及建筑企业重要任务之一。以往专家学者对建筑垃圾再生垃圾粗骨料的研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而对再生细骨料的资源化利用却少之又少,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基于国外再生细骨料资源化利用技术成熟而国内对此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状况,本论文主要针对建筑垃圾中的废弃黏土砖和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制得再生细骨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0%、20%、40%、50%、60%、80%、和100%取代天然砂用以制备M5、M7.5、M10、M15四个强度等级的再生干混砂浆;观察再生砂浆表观密度、稠度、保水性、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原因。结果表明:稠度相同时,黏土砖和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制备的再生砂浆需水量均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长;两种再生细骨料制备的再生干混砂浆表观密度均小于天然砂制备的普通干混砂浆;不同再生细骨料制备的砂浆保水性变化规律不同;废弃粘土砖集料掺量的变化对再生砂浆强度的影响成一定的规律变化,而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制备的干混砂浆抗压强度无明显规律变化;两种再生细骨料干混砂浆抗冻性能均符合标准。普通干混砂浆砌体、砖集料再生砂浆砌体及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砂浆砌体的实测抗压强度与砂浆强度成正比,砂浆强度越高,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越大。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平均值,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是安全的。

二、德国研制成功新型粘土砖有利于环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研制成功新型粘土砖有利于环保(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制备蒸压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1.2.1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
        1.2.2 废弃粘土砖的资源化利用
        1.2.3 废弃混凝土与废弃粘土砖的协同综合利用
        1.2.4 建筑垃圾的活化技术
    1.3 建筑垃圾在蒸压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料、仪器和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混合料的煅烧
        2.2.2 蒸压砖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及试验设备
        2.3.1 测试方法
        2.3.2 试验设备
3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混合料煅烧工艺的研究
    3.1 概述
    3.2 升温速率对混合料中CaCO_3分解的影响
        3.2.1 混合料的热重分析
        3.2.2 升温速率对CaO含量的影响
        3.2.3 升温速率对CaO活性的影响
    3.3 反应气氛对混合料中CaCO_3分解的影响
        3.3.1 反应气氛对CaO含量的影响
        3.3.2 反应气氛对CaO活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原料配比对蒸压砖抗压强度的影响
    4.1 概述
    4.2 水固比和胶骨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细骨料级配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 钙硅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1 钙硅比对掺再生细骨料组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4.4.2 钙硅比对掺天然砂组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4.5 最佳原料配比下蒸压试件的孔结构
    4.6 本章小结
5 制备工艺对蒸压砖抗压强度的影响
    5.1 概述
    5.2 蒸压制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2.1 蒸压制度对掺再生细骨料组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5.2.2 蒸压制度对掺天然砂组蒸压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5.3 成型压力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4 保载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5 静停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6 最佳原料配比与制备工艺下蒸压试件的孔结构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新建住宅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与机遇
        1.1.2 我国农村住宅现状与问题
        1.1.3 乡村振兴对农村住宅提出的新要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住宅的“宜居”研究
    2.1 传统居住型住宅功能需求分析
        2.1.1 居住需求——可持续性的功能空间
        2.1.2 精神需求——堂屋以及院落空间
    2.2 传统居住型住宅内人的生活行为分析
    2.3 传统居住型住宅的空间构成要素
        2.3.1 室外空间构成要素
        2.3.2 室内空间构成要素
    2.4 传统居住型住宅“宜居”功能空间设计
        2.4.1 传统居住型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
        2.4.2 传统居住型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2.4.3 可持续性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2.4.4 传承乡土文化的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第3章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住宅的“宜业”研究
    3.1 家庭产业型住宅功能需求分析
        3.1.1 “宜业”的新需求——生产经营的功能空间
    3.2 家庭产业型住宅功能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3.2.1 家庭产业型住宅的功能特征
        3.2.2 家庭产业型住宅的发展趋势
    3.3 农村职业及家庭产业型住宅分类
    3.4 家庭产业型住宅“宜业”功能空间设计
        3.4.1 农业生产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
        3.4.2 商品零售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
        3.4.3 特色餐饮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
        3.4.4 旅游民宿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
第4章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住宅的“宜建”研究
    4.1 乡村振兴对农村住宅建筑结构的需求分析
        4.1.1 农村住宅结构经济便捷的需求
        4.1.2 农村住宅结构生态环保的需求
        4.1.3 农村住宅结构舒适宜居的需求
        4.1.4 农村住宅结构特色风貌的需求
        4.1.5 农村住宅结构产业化的需求
    4.2 农村住宅结构的分类及范畴
        4.2.1 传统农村住宅结构——木结构、土结构
        4.2.2 近代农村住宅结构——砖混结构
        4.2.3 当代农村住宅结构——轻钢结构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住宅结构的特点分析
        4.3.1 传统农村住宅结构
        4.3.2 近代农村住宅结构
        4.3.3 当代农村住宅结构
    4.4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住宅结构的适应性策略
        4.4.1 传统住宅结构的“现代技术重生”
        4.4.2 近代砖混结构的“环保形象重塑”
        4.4.3 当代轻钢结构的“乡土文化传承”
第5章 农村住宅样板房项目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缘起
        5.1.2 基本概况
    5.2 设计原则
        5.2.1 生态环保原则
        5.2.2 舒适宜居原则
        5.2.3 延续乡土文化原则
        5.2.4 住宅产业化发展原则
    5.3 农村样板房“宜居”设计
        5.3.1 样板房基本空间概况
        5.3.2 基于低碳环保的生态设计
        5.3.3 基于可持续性功能空间设计
        5.3.4 基于乡土文化的空间设计
    5.5 农村样板房“宜业”设计
        5.5.1 商品零售型住宅
        5.5.2 餐饮服务型住宅
    5.6 农村样板房“宜建”体系的运用
        5.6.1 农村住宅样板房结构体系的选择
        5.6.2 农村住宅样板房结构体系的组成
        5.6.3 农村住宅样板房材料的使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3)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2.1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2.2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3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碳酸钙的热分解过程
    1.5 外加剂对硅酸盐材料/制品的影响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料、方法和主要仪器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的煅烧
        2.2.2 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
    2.3 测试方法及试验设备
        2.3.1 测试方法
        2.3.2 试验设备
3 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的煅烧
    3.1 废弃混凝土-废砖的热分解温度
    3.2 煅烧温度对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再生硅酸盐材料的抗压强度
    4.1 概述
    4.2 水固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2.1 抗压强度
        4.2.2 XRD分析
    4.3 钙硅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1 抗压强度
        4.3.2 XRD分析
    4.4 蒸压压力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1 抗压强度
        4.4.2 XRD分析
    4.5 保温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5.1 抗压强度
        4.5.2 XRD分析
    4.6 外加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6.1 抗压强度
        4.6.2 XRD分析
    4.7 本章小结影响
5 再生硅酸盐材料的其他性能
    5.1 孔溶液碱度
    5.2 耐水性
    5.3 石灰爆裂
    5.4 耐久性
        5.4.1 抗冻性
        5.4.2 耐酸侵蚀性能
        5.4.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5.5 耐高温性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分解处理
        6.1.2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产物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1.1.2 农村住宅能耗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1.3.4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2.1 综合评价法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2.3.1 评价目标一致
        2.3.2 核心内容相通
        2.3.3 科学的互补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2.5 小结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3.2 地域气候特征
        3.2.1 地域特征
        3.2.2 气候特征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3.4.2 能耗构成水平
        3.4.3 调研测试方案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2.2 建筑遮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3.4 遮阳措施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6.4.2 分项权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7.2.2 清单分析
        7.2.3 环境性评价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4 分项权重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8.2.1 研究方法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8.3 数学模型
        8.3.1 无量纲化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8.4.1 节能性
        8.4.2 经济性
        8.4.3 环境性
        8.4.4 设计与创新
        8.4.5 评价结果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8.6 试评价
        8.6.1 建筑基本信息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8.7 小结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创新点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情况说明
致谢

(5)多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问题
        1.1.2 绿色节能法律法规
        1.1.3 建筑节能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烧结砖发展现状
        1.2.2 热工及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
        1.2.3 关于微孔自保温烧结砖的研究
        1.2.4 提高植物纤维页岩烧结材料性能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课题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关键技术及问题
2 试验方案
    2.1 试块制做
        2.1.1 制备原材料
        2.1.2 泥料制作
        2.1.3 搅拌方法
        2.1.4 压制成型
        2.1.5 试块干燥
        2.1.6 试块烧结
    2.2 物理性能测定
        2.2.1 体积密度
        2.2.2 显气孔率
        2.2.3 吸水率
        2.2.4 导热系数
    2.3 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测定
        2.3.1 抗压强度
        2.3.2 X射线荧光光谱仪
        2.3.3 综合热分析
        2.3.4 X射线衍射测试
        2.3.5 微观图测定
3 纤维类型及掺量对页岩烧结材料影响分析
    3.1 原材料分析
        3.1.1 页岩分析
        3.1.2 稻草纤维的热分析
        3.1.3 海泡石纤维粉末分析
        3.1.4 云母纤维粉末分析
        3.1.5 玄武岩纤维分析
    3.2 海泡石粉末掺量对制品性能影响
        3.2.1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2.2 本节小结
    3.3 云母粉末掺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3.3.1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3.2 本节小结
    3.4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3.4.1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4.2 本节小结
4 优化产品及技术推行
    4.1 最优纤维材料选择
        4.1.1 物理及力学性能比较
        4.1.2 两种纤维分布及价格对比
    4.2 实际应用
        4.2.1 示范单位简介
        4.2.2 实际生产过程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保温隔热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宁夏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2.1 宁夏气候特征
    2.2 外墙保温隔热材料选择及构造做法
    2.3 外墙保温隔热参数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构造方案设计与计算分析
    3.1 传统外墙构造做法-方案一
    3.2 传统外墙构造做法-方案二
    3.3 新型外墙构造做法-方案三
    3.4 新型外墙构造做法-方案四
    3.5 四种外墙构造方案性能比对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实例节能模拟计算与分析
    4.1 银川中轴小镇概况
    4.2 中轴小镇2#车间设计方案
    4.3 应用斯维尔BECS软件建立模型模拟分析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宁夏装配式钢结构厂房不同墙体构造做法其节能效果比对分析
    5.1 墙体构造方案一厂房节能效果
    5.2 墙体构造方案二厂房节能效果
    5.3 墙体构造方案三厂房节能效果
    5.4 墙体构造方案四厂房节能效果
    5.5 四种方案节能效果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7)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国内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3 选题的研究内容
2 当下砖建筑重新兴起的原因
    2.1 砖建筑重新兴起的客观条件
        2.1.1 时代发展机遇
        2.1.2 建筑思潮影响
        2.1.3 建筑技术发展
        2.1.4 生态意识觉醒
    2.2 砖建筑重新兴起的自身条件
        2.2.1 砖建筑的美学价值
        2.2.2 砖建筑的文化价值
        2.2.3 砖建筑的生态价值
        2.2.4 砖建筑的低技建造价值
    2.3 小结
3 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3.1 历史上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3.2 当代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3.2.1 水平向提供跨度的表现形式
        3.2.2 竖直向承接荷载的表现形式
    3.3 当代承重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3.3.1 水平向提供跨度的构造做法
        3.3.2 竖直向承接荷载的构造做法
    3.4 小结
4 砖作围护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4.1 历史上砖作围护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4.2 当代砖作围护角色的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4.2.1 砖与砖组合的表现形式
        4.2.2 砖与金属组合的表现形式
        4.2.3 砖与木材组合的表现形式
        4.2.4 砖与混凝土组合的表现形式
    4.3 当代砖作围护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4.3.1 砖与砖组合的构造做法
        4.3.2 砖与金属组合的构造做法
        4.3.3 砖与木材组合的构造做法
        4.3.4 砖与混凝土组合的构造做法
    4.4 小结
5 砖作表皮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5.1 当代砖作表皮角色的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5.1.1 砖的常规表现形式
        5.1.2 砖的凹凸表现形式
        5.1.3 砖的透空表现形式
        5.1.4 砖的参数化表现形式
        5.1.5 砖的旋转表现形式
        5.1.6 砖的倾斜表现形式
        5.1.7 砖的曲线表现形式
        5.1.8 砖的图示化表现形式
    5.2 当代砖作为建筑表皮角色与其他材料的混合表现形式
        5.2.1 砖与金属的组合表现形式
        5.2.2 砖与玻璃的组合表现形式
        5.2.3 砖与木材的组合表现形式
    5.3 当代砖作表皮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5.3.1 凹凸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2 透空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3 数字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4 旋转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5 曲线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6 马赛克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7 预制式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5.3.8 砖和金属结合的构造做法
        5.3.9 砖和玻璃结合的构造做法
        5.3.10 砖和木材结合的构造做法
    5.4 小结
6 当代砖建筑发展形势及未来展望
    6.1 材料多变化趋势
    6.2 室内装饰化趋势
    6.3 结构表皮化趋势
    6.4 整体生态化趋势
    6.5 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节能的严寒地区秸秆农宅方案设计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建筑节能的紧迫形式
        1.1.2 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
        1.1.3 秸秆建材的广阔前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秸秆建材及应用方式
        2.1.1 秸秆的特性
        2.1.2 秸秆建材的传统利用方式
        2.1.3 秸秆建材的现代利用方式
    2.2 严寒农宅及节能问题
        2.2.1 空间布局
        2.2.2 围护结构
        2.2.3 能源与资源
    2.3 严寒地区农宅的节能优化原则及设计路径
        2.3.1 严寒地区农宅设计原则
        2.3.2 严寒地区农宅优化路径
        2.3.3 严寒地区秸秆农宅设计思路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节能视角下的秸秆草砖农宅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3.1 结构与构造技术优化
        3.1.1 墙体构成体系与技术优化
        3.1.2 屋顶构成体系与技术优化
        3.1.3 优势分析
    3.2 秸秆草砖农宅建造过程
        3.2.1 墙体建造过程
        3.2.2 屋顶建造过程
        3.2.3 优势分析
    3.3 热工性能验证评价
        3.3.1 墙体传热系数计算
        3.3.2 秸秆屋顶传热系数计算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空间优化策略及验证
    4.1 平面优化策略
        4.1.1 平面节能优化原则
        4.1.2 南北向的双进深空间布局
        4.1.3 库房形成空间保温层
        4.1.4 并联式建造减小体型系数
    4.2 剖面优化策略
        4.2.1 剖面节能优化原则
        4.2.2 降低部分建筑层高
        4.2.3 控制窗墙比
        4.2.4 加设阳光间或门斗
    4.3 节能视角下的秸秆农宅能耗结果比较与分析
        4.3.1 软件基础
        4.3.2 围护结构的改变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3.3 空间布局的改变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国内外对底泥处理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对底泥处理的技术
        1.2.1 絮凝剂处理河道底泥
        1.2.2 固化剂处理河道底泥
        1.2.3 物理脱水处理河道底泥
    1.3 微生物对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处理研究
    1.4 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1.5 论文选题与技术路线
        1.5.1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第2章 试验概况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内容
        2.3.1 河道底泥减量化试验
        2.3.2 河道底泥减毒化试验
第3章 河道底泥的性质测定与分析
    3.1 河道底泥理化特征
        3.1.1 含水率
        3.1.2 液、塑限的测定
        3.1.3 土的颗粒分析
        3.1.4 底泥的矿物化学组成分析
    3.2 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絮凝试验
    4.1 单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步骤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双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步骤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多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步骤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道底泥固化试验
    5.1 试验设计与步骤
        5.1.1 直接固化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5.1.2 絮凝-固化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5.2 直接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3 絮凝-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3.1 试验含水率变化结果分析
        5.3.2 絮凝-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
    6.1 絮凝-真空预压的试验概况
        6.1.1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设计与步骤
        6.1.2 含水率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6.1.3 液限、塑限的测定与土颗粒分析试验设计
        6.1.4 真空预压的脱水与水质检测试验设计
        6.1.5 真空度与孔压的检测试验设计
        6.1.6 沉降检测与十字剪切板试验设计
        6.1.7 固结试验设计与步骤
    6.2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结果分析
        6.2.1 含水率试验结果分析
        6.2.2 液限、塑性的测定结果土颗粒分析
        6.2.3 真空预压的脱水与水质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6.2.4 真空度与孔压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6.2.5 沉降检测与十字剪切板试验结果分析
        6.2.6 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生物处理淤泥重金属试验
    7.1 微生物的培养试验方法
    7.2 微生物对重金属处理的试验概况
        7.2.1 菌粉用量对Ni~(6+)的处理试验设计及步骤
        7.2.2 底物的掺量对Ni~(6+)的处理试验设计及步骤
        7.2.3 菌粉与底物的反应时间、温度对Ni~(6+)处理影响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7.2.4 pH环境对Ni~(6+)处理影响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7.2.5 对沉淀物表征分析试验概况
    7.3 微生物对底泥减毒化试验结果分析
        7.3.1 微生物对Ni~(6+)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分析
        7.3.2 沉淀物的表征分析
    7.4 淤泥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
        7.4.1 淤泥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设计及步骤
        7.4.2 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建筑垃圾再生干混砂浆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建筑垃圾研究现状
        1.2.1 建筑垃圾国外研究现状
        1.2.2 建筑垃圾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干粉砂浆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2.2.1 破碎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集料
        2.2.2 砂浆配合比确定及制备方法
        2.2.3 稠度试验
        2.2.4 砂浆表观密度实验
        2.2.5 保水性实验
        2.2.6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
        2.2.7 抗冻性能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废弃粘土砖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
    3.1 砖集料的基本性质
    3.2 砖集料对干混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3.2.1 砖集料对干混砂浆需水量的影响
        3.2.2 砖集料对干混砂浆表观密度的影响
        3.2.3 砖集料对干混砂浆保水性的影响
    3.3 砖集料对干混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3.4 砖集料对再生干混砂浆抗冻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
    4.1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基本性质
    4.2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4.2.1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需水量的影响
        4.2.2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密度的影响
        4.2.3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保水性的影响
    4.3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4.4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对干混砂浆抗冻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再生细集料对砂浆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5.1 混凝土多孔砖抗压强度
    5.2 再生细集料对砂浆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5.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5.3.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5.3.2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德国研制成功新型粘土砖有利于环保(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制备蒸压砖[D]. 齐仕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新建住宅建筑设计研究[D]. 项显淙.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D]. 罗海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5]多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D]. 鹿雪岭.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宁夏装配式钢结构精密厂房外墙保温隔热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D]. 朱思潼. 宁夏大学, 2020(03)
  • [7]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D]. 吴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节能的严寒地区秸秆农宅方案设计及验证[D]. 江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 郑云云. 温州大学, 2019(01)
  • [10]建筑垃圾再生干混砂浆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德国新型粘土砖研制成功有利于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