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马军[1](2020)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内黄县硝河生态修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河道的发展使命,在公共领域是为城市居民带来优美的观赏和游憩空间,重现城市生活空间的经济活力,形成城市区域发展新动力。在河道防洪治理方面以保护周边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河道改造发展应在满足防洪需求后以生态融合设计理念打造河道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河道治污观念由“控制河道”转为“生态融合共处”,运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工程性改造做法和景观设计理念来建构新型发展策略。转变对河道由单一的工程和技术认知转为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社会人文、景融相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认知。河道修复设计融入历史文化、城市居民自然情感等,着眼于生态修复、景观合理、河道自然化及人文景观的融合应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改造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河道被建设用地直接侵占严重,完全丧失河道的连贯性。(2)河道平面形态僵直化,结河道原有活力空间消失。(3)居民整体环保意识较弱,环境保持设施发展滞后,水体污染严重。(4)河道的硬化、渠化现象普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5)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导致河道自然景观完全丧失。(6)河道修复改造策略单一,以工程性方法为主,缺少生态融合设计思想。在河道水质污染治理上,提出以植物生态修复的新形式,通过区分不同植物对污染的吸附能力进行种植应用,搭配适宜的植物群落来完成河道水质的净化处理,再辅以河道的景观设计理论和驳岸改造设计方法,形成城市绿色空间生态廊道激活区域经济活力,形成城市活力新名片。运用专业所学知识结合景观生态学、河道污染治理及部分水文学知识进行了融合设计,提出将河道治理改造要工程性、艺术性融合。单一艺术性景观规划设计对项目的推进落地指导意义较弱,传统工程性治理做法又使得改造后的河道缺乏生态和人文关怀,对于城市居民的吸引和带动区域活力创新的带动性明显不足,工程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规划设计融合才是河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计。目的:(1)以河道修复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准确把握河道生态修复融合设计的定义及外延,探讨多科学的设计融合性。(2)提出一种利用不同种类植物合理有序的在受到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区域,通过植物种植来进行清除污染物的方法。(3)通过恢复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匹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河道改造策略,构建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生活污染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策略。(4)运用“艺工同治”的融合设计策略对安阳市内黄县硝河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进行实例设计。本文希望以多学科融合为基点,跳出单一模式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以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为创新点融合较为成熟的河道工程改造治理方法和河道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形成一种以植物修复为基础的多学科融合设计策略,对于内黄县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及系统改造设计提供一种借鉴。
白茜[2](2020)在《生态宜居理念下长沙市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公园类型之一,不仅是社区居民的生活场所,还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居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期盼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越来越高,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的高度重视,进行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当前生态宜居城市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对营造更加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存空间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建设岳麓社区公园生态宜居性景观对实现长沙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社区公园以及社区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并对生态宜居城市、社区公园以及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邻里单位理论和人性化设计理论等进行解读,为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岳麓社区公园进行现状场地拍照收集以及对社区居民问卷调查等,从公园环境、配套设施和社区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区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分析社区公园景观设计要素组成,然后将社区公园景观分为生态性景观和宜居性景观两大类,形成本文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方法。将本文提出的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方法运用在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有针对性的提出景观设计策略,通过对地形地貌、植物绿化、水体驳岸以及绿色廊道四大景观设计要素的景观设计形成生态性景观;对人文历史、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以及园林建筑四大景观设计的景观设计形成宜居性景观。对岳麓社区公园进行了生态且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营造了一个适宜于社区居民生活的社区公园景观,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居民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具体的社区公园生态宜居性景观设计方法,将生态宜居相关理念与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密切联系,指导了社区公园生态宜居性景观设计,丰富了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社区公园生态宜居性景观设计提供了系统与科学的参考价值,同时为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对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和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申洁[3](2019)在《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全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全面多元的民生需求。人民期待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因此城市环境质量的品质化发展成为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化发展和机动车的广泛普及,车行交通逐渐替代了步行交通,环境污染以及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大聚集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住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起止之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细胞。步行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品质及居民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代表居民生活和出行质量的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成为城乡规划学及其他学科研究新的重要领域。城市规划是规划工作的传统领域,宜乎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住区规划做精做细的设计理念,是提升住区品质的根本问题。品质是多元多层级的,不同阶层人群有不同的愿望和需求,如何更好的响应居民的需求。这将是今后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重心,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住区这一中微观层面出发,基于建成环境如何适应居民步行出行需求开展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五种类型为例,利用GIS和现场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建成环境步行性相关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联合Pearson相关性和Kano模型及IPA修正法,分析出影响不同类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优先需求”因素,进而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化规划策略。为改善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条件,提升居民步行出行频率和意愿,推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以及对现阶段住区规划建设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马克思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社会生态学、魅力质量理论等相关理论中人的需求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将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维度五种层级,对应于居民步行目的地可达性需求,步行路径便利性需求、步行交通安全性需求、步行社会交往性需求、步行环境审美性需求五种需求层级展开,这为研究需求影响因素的选取以及各因素的表征等提供理论基础。在理论指引下总结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选取高频需求因素,采用德尔菲法和经过小组讨论初步选定5个目标层下的12个准侧层,共50个需求因素。(2)依据武汉市城市住区发展时间脉络及特征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针对五类城市住区居民进行社会属性特征调查、居民对现状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调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素测度数据进行统计。通过联合Pearson相关性、kano模型及IPA修正分析法逐步筛选,发现五类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更为深入和准确的确定五类住区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有着较高需求但实际表现不好,且与步行出行频次强相关的“优先需求”因素和亟待改善的需求层级。研究发现,“社交性需求”属于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改善需求;“审美性需求”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善需求;“安全性需求”属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改善需求;“便利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改善需求;“可达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改善需求。(3)依据五类住区不同的“优先需求”因素,对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需求评价。研究发现,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902,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三德里、鼎余里、延昌里、联保里、积庆里、昙华林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859,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工人新村、仁寿小区、知音西苑、电力新村、117街坊、汽发小区、五环小区,说明这7个住区是改善重点。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94,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湖边坊小区、劳动小区、七里一村小区、胭脂路小区、卧佛庵小区、新桥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64,低于均值的有花园一期、富强天嘉园、汉博佳园、复地翠微新城、江南春城二期、华大家园,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48,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百步亭现代城2区、晋合金桥世家、广电兰亭熙园、世贸锦绣三期、东湖尚郡,说明这5个住区是改善重点。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策略,以期满足五种类型住区居民对步行出行差异化需求。本文从居民需求的视角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展开研究,试图建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体系及定量的评价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武汉市五种不同住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并丰富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相关研究的视角和思路,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建设完善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步行出行目的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不同住区类型研究的扩展、多种综合因素的探讨以及优化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仍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深化。
瞿欢[4](2019)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居住小区经历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现代主义功能空间划分、欧美形式元素的盛行,到现在稳定流行的抽象山水意境空间创造,以人的需要为主的功能空间越来越细化,材料技术的运用、传统符号的提取、意象空间的运用,满足了大众的消费审美需求,却淹没了历史文化、地域的差异性,论文基于此现状,利用建筑类型学对现代居住区空间中的“原型”进行分类,并将其与具体环境、功能需求结合,展开空间中的形式表现,以期为未来的居住区户外空间有机更新与创新提供方法的借鉴与指导。论文以建筑类型学为指导,从历史文化与地域的角度,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从古代与现代居住区的历史发展中概述了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形态、形式变化,从空间层面探讨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并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中主要形式表现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形式层面提出引入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必要性。(2)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起源、发展阶段、理论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建筑类型学对于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适用性,总结了建筑类型学形态研究模型与元语言描述模型。利用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一类推设计,选取了四个体现江南地域文化的现代居住区进行了案例研究,获得了特定文化下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村落布局结构原型“户-巷-片-村”,传统建筑结构原型“礼序结构”,江南水乡代表性的景观原型“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以及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庭院”,以占据空间主导地位的主要要素为依据,将庭院类型分为:绿庭、水庭、基质庭、合庭。(3)辩证地借鉴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规则完善建筑类型学的不足之处,建立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研究体系与设计方法;将获得的“原型”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场所功能需求对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整体空间布局与细部设计实践。论文从历史分析、理论与案例研究到设计实践,逐步验证了建筑类型学理论与方法在景观空间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局限性,为不同地域文化类型下的居住区户外空间表现、景观更新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方向和理性的实践方法。
王月[5](2019)在《康复花园理念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住区环境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所服务的每一个居民的身心健康均紧紧相连。传统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景观多为建筑的配角,景观规划也倾向于以规划师的自我意志为主导,遵循国家规范关于绿地指标的定额配置等基础上,在空间结构、景观要素外在形态与展示效果等进行编制和实施,但往往忽略了居住区真正使用对象,居民的诉求、行为模式和特点以及居民与景观之间的深层联系与互动,最终制约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本应呈现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康复花园理念,在国外起步较早,应用广泛,发展成熟,贴合使用者的表征和深层诉求,进而可弥补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不足。本文中,首先,作者将对相关背景、康复花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内涵和主张流派等进行梳理总结。并通过康复花园相关案例进一步说明康复花园特点、设计原则和要点等,此外总结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和相关考虑要素以完成本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其次,通过类比和互动式分析,指出康复花园在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共性前提、切入点以及注意要素,进而证实康复花园理念应用的可行性和实践性。之后通过量化研究,进一步得出我国城市居住区在使用群体特征、需求以及景观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康复性导向、空间结构、活动组织和植物配置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康复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对策。并以哈尔滨居住区中北春城三期为例,基于实际景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康复型优化方法和对策。康复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传统景观设计的基础之上,将使用者的行为模式、需求和期待一同纳入作为景观设计之中,注重从人体的“五感”促进景观要素与使用者的积极交流,不仅赋予了景观本应具备的功能性,更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满足了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引入了康复功能。实现了对居住区原有绿地系统的优化与升级,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校正和补充,也为整个社会健康城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宁[6](2017)在《可引导人性思考的广州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建了非常多的大学和大学城。广州作为最早的开放城市,受西方各种文化、道德观、价值观思潮影响尤为明显;大学生作为文化思想冲击第一线,高校教育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较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从“视觉-心理-思想”渗透,系统的整理人文景观设计语言和成品所体现出的人性哲理的理论知识,以指导设计方案的设计元素应用,将人性哲学思想的引导贯彻到校园人文景观中,引导思想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不断的思索人性和探索人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本课题对广州5所高校的校园景观进行调研,采用问卷调研法、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法对校园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建设理念、吸引力以及道德感悟等进行研究。根据调研数据剖析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探究校园人文景观的发展,总结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人性哲学的思想体现。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所引起的人性思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问卷调查显示,71.32%的学生在意学校的人文景观建设,但72.13%的学生未能留心观察校园的人文景观和有所思考,校园人文景观的缺乏吸引力和印象性;现在大学的人文景观建有67.63%的学生认为未能较好体现出办学特色,38.93%的学生表达不满意,校园人文景观的内涵建设还需再提高;规划设计理念上应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文体现,大家认同在学习态度、思维认知、价值观、行为准则方面产生的影响。(2)大学人文景观建设需立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要以体现景观的内涵为目的来解决视觉吸引力,52.46%的学生认为人和动物的景观形态容易理解,更有亲近感,残缺和抽象的景观元素更能引起注意和联系。广州高校人文景观建设还未能从视觉感受提升到视觉感悟,站在人性哲学的高度上反映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缺乏融合大学教育与人性哲学的精神层面。(3)在大学人文景观建设的校园主入口、广场景观、建筑景观、休闲绿地景观、水景观、小品景观、道路等规划设计上都是大同小异;在规划设计的理念、设计因素、物理布置方面缺少注入人性思想,我国传统哲学的善、恶、勤、懒、仁、义、廉、耻、忠、诚、孝、礼未能在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论文还对校园人文景观设计时所注入的人性哲学思想观念,提出规划设计时必须立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把追求科学、追求公正、社会责任感的人性培养作为最最重要的考虑;需融合大学教育与人性哲学更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大学人文景观是大学精神的一面镜子,大学生在拥有一定的知识、道德、情志的基础上,学会确定的认知、正确的行动、洽当的语言,从而实现个体本身的价值,以及人与世界的和谐共生。
李冰[7](2016)在《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临沂市银河中央公园居住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住区建设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居住区建设质量也随之提高,住区景观变得更加美观和实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计风格过于模仿南方住区景观,缺乏北方寒地特色。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和文化背景有别于南方城市,所以在对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进行设计时应该更加注重考虑自然景观的四季变化、地面景观的实用性、文化景观是否满足不同居住人群的使用需求,以及现代化技术在生态景观中的应用等,使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本文针对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并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简析,提出研究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必要性。然后,详细论述了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景观设计学理论、人居环境学理论和环境行为学理论。并从景观环境设计现状和使用人群需求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发展现状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分析了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和适用于寒地城市的设计特色。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构成因素,即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住区景观空间布局、现代化生态景观环境以及提高参与互动的人文景观环境,提出了详细而系统的设计策略。文章在最后对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实践进行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美索不达米亚印象——银河中央公园小区为例,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做了详细的解析与论述。从而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论据,并充分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谢海娥[8](2016)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文中指出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是传统园林艺术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息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提高市民的审美鉴赏能力。园林艺术属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设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合理规划绿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发挥园林的环保作用。本文将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论述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林楠[9](2015)在《现代城市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廊坊孔雀湖居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严重,在都市繁忙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下,人们更为亲睐综合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滨水空间。然而,我国居住区滨水空间设计较为单一、形式过于千篇一律,如何利用居住区现有环境资源设计出生态良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居住区滨水空间,达到满足人们对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以及提升文化教养的目的,是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篇论文以城市滨水景观为切入点,对于居住区滨水景观理论体系和实例进行详细阐述研究,旨在设计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地域特性的居住区滨水休闲空间,将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情感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中,从而实现传承与弘扬城市特有历史文化的社会使命。在孔雀湖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中,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对设计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提炼,将地域文化、主题设计等元素结合现代景观营造手法进行创新设计,从整体规划滨水景观带到构建水域驳岸等多个层面提出设计的研究方法,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进行运用与验证。综合对居住区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善于依托设计主体并打破常规设计思维,满足景观实用性的同时注重滨水景观人文精神的挖掘,提高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复合性和独特性。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今后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姜雨微[10](2015)在《北方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发展研究 ——以沈阳地区居住区景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趋向于更高层次的追求。居住区景观环境作为现代人们居住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也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变化、生理感受以及精神生活,因此,我国住宅环境也开始逐步更替。居住区的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一直以来的一个重要任务,伴随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成熟与深入,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大规模的兴建居住小区,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在环境方面,人类已经开始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威胁,因此,当今社会已经将未来的发展模式统一认定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形势。建设城市景观,是人们对人居环境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迈向的重要一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这一概念起步晚,就国内而言,我国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发展相对落后,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特点,与规划、建筑等专业配合不够密切,景观下品及构筑物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缺少独创性设计,由于气候原因,北方地区的植物物种单一,植物层次、颜色都没有南方丰富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的发展。但我们也可以利用北方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致,打造更丰富的景观。本文将以东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城市——沈阳为例。通过分析近年来沈阳地区的居住区景观发展情况,将其与沈阳地区过去的居住区景观进行对比,找出居住区景观的进步所在,并针对发展带来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比对;再将其与国内其他在城市居住区方面较具特色的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北方地区的居住区景观发展进行系统性总结,提出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利用北方地区四季分明这一特色的合理设计方案,将人工美有机的结合到自然美之中,真正的做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融合。
二、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内黄县硝河生态修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河道相关概念 |
2.1.1 河道 |
2.1.2 城市河道 |
2.1.3 河道生态系统的构成方式 |
2.1.4 城市河道景观定义 |
2.1.5 城市河道景观构成 |
2.2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论 |
2.2.1 景观设计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景观多功能性理论 |
2.2.4 景观文化理论 |
2.2.5 景观滨水设计理念 |
2.2.6 河道景观设计要素 |
2.3 城市河道工程性修复改造研究 |
2.3.1 河道的污染源头控制 |
2.3.2 河道的平面形态类型 |
2.3.3 城市河道结构修复 |
2.3.4 河道工程性生态治理修复 |
2.3.5 河床修复方法 |
2.3.6 河道驳岸改造方法 |
2.4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 |
2.4.1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修复总体思路 |
2.4.2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修复框架 |
2.4.3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核心内涵 |
2.4.4 黑臭水体与高藻水体的治理 |
2.4.5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修复治理中的应用 |
3.1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原理 |
3.2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机制 |
3.2.1 有机污染物修复 |
3.2.2 有机和无机污染兼有修复 |
3.3 植物生态修复植物特性和配植 |
3.3.1 对污染物有耐受力 |
3.3.2 植物根长和结构 |
3.4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种植类型 |
3.4.1 拦截灌木墙 |
3.4.2 降解灌木丛 |
3.4.3 降解绿篱和围栏 |
3.4.4 多重机制垫层 |
3.4.5 多重植物机制缓冲区 |
3.4.6 地表径流人工湿地 |
3.4.7 漂浮湿地 |
3.5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得机遇和挑战 |
3.5.1 河道治理修复中的发展机遇 |
3.5.2 河道生态治理修复中的制约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融合研究 |
4.1 景观种植设计与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融合 |
4.1.1 乔灌木种植净化生活污水 |
4.1.2 草本植物净化表层污染物 |
4.2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与驳岸改造工程融合 |
4.2.1 自然化驳岸植物种植搭配 |
4.2.2 工业区河道驳岸植物搭配 |
4.2.3 城市居住区河道驳岸植物搭配 |
4.2.4 缺少截污工程的河道驳岸植物搭配 |
4.3 景观设计与工程改造构筑物融合 |
4.3.1 新型拦水坝 |
4.3.2 桥梁设计融合地域文化 |
4.3.3 河床改造融合景观设计 |
4.3.4 河道形态修复融合设计美学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南省内黄县硝河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 |
5.1 县域概况 |
5.1.1 区位地理条件 |
5.1.2 产业概况 |
5.1.3 历史沿革 |
5.1.4 区位交通条件 |
5.1.5 城区水系现状 |
5.2 河道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5.2.1 河道水污染现状分析 |
5.2.2 河道景观现状分析 |
5.3 河道景观现状分析 |
5.3.1 河道两岸景观环境现状 |
5.3.2 河道两侧建筑立面现状 |
5.4 硝河生态修复体系 |
5.4.1 总体策略 |
5.4.2 硝河生态修复具体措施 |
5.5 流河沟生态修复体系 |
5.5.1 总体策略 |
5.5.2 硝河生态修复具体措施 |
5.6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6.1 空间结构 |
5.6.2 景观节点设计策略 |
5.6.3 景观分区设计 |
5.6.4 园路节点设计 |
5.6.5 水上游憩系统布局 |
5.6.6 硝河河道生态融合改造 |
5.6.7 流河沟生态融合改造 |
5.6.8 河道竖向布局 |
5.6.9 景观构筑物设计 |
5.7 内黄县硝河植物配置策略 |
5.7.1 河道植物配置方式 |
5.7.2 硝河植物类型选择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及不足之处 |
7.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 |
(2)生态宜居理念下长沙市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宜居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2 社区公园是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
1.1.3 生态宜居景观设计是营造社区公园景观的重要举措 |
1.1.4 建设社区公园是长沙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宜居城市 |
2.1.2 社区公园 |
2.1.3 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宜居城市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邻里单位理论 |
2.2.4 人性化设计理论 |
第3章 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
3.1 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3.1.1 遵循生态和谐原则 |
3.1.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3.1.3 突出人文特色原则 |
3.1.4 保障人居需求原则 |
3.2 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体系 |
3.3 生态宜居理念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
3.3.1 生态性景观 |
3.3.2 宜居性景观 |
3.3.3 总结 |
第4章 岳麓社区公园概况及现状分析 |
4.1 公园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现状用地 |
4.1.3 地形条件 |
4.1.4 日照条件 |
4.1.5 道路系统 |
4.2 现状分析 |
4.2.1 自然条件 |
4.2.2 地域文化 |
4.2.3 生态特征 |
4.2.4 宜居条件 |
4.2.5 现状问题分析 |
4.2.6 社区公园调查分析 |
第5章 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
5.1 总体定位与景观布局 |
5.1.1 总体定位 |
5.1.2 景观布局 |
5.2 岳麓社区公园生态性景观设计 |
5.2.1 地形处理与生态景观设计 |
5.2.2 植物配置与绿化景观设计 |
5.2.3 生态理水与驳岸景观设计 |
5.2.4 绿道规划与绿道景观设计 |
5.3 岳麓社区公园宜居性景观设计 |
5.3.1 地方特色与人文景观设计 |
5.3.2 空间规划与场所景观设计 |
5.3.3 服务设施与配套景观设计 |
5.3.4 景观小品与建筑景观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长沙市岳麓社区居民需求问卷调查表 |
(3)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论文架构 |
1.7 创新之处 |
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与优化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学科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研究 |
2.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
2.3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 |
2.4 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 |
2.5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既有研究总结与评述 |
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与解析 |
3.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3.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分析 |
3.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因素选取 |
3.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的因素释义 |
3.5 本章小结 |
4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实地调查与分析 |
4.1 城市住区样本选取及分类 |
4.2 城市住区样本统计描述 |
4.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Kano和 IPA修正分析 |
4.5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的实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1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方法 |
5.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 |
5.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结果分析 |
5.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规划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国外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
附录二 国内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
附录三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客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
附录四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主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
附录五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频次统计 |
附录六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需求因素德尔菲调查表 |
附录七 第一轮德尔菲法删除34个指标统计表 |
附录八 第二轮德尔菲法删除9个指标统计表 |
附录九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
附录十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
附录十一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问卷回收情况 |
附录十三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四 五类住区KANO模型数据统计 |
附录十五 五类住区IPA修正法数据统计 |
附录十六 优先需求因素权重的居民调查问卷 |
(4)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少有来自建筑的方法进行景观营建 |
1.1.2 市场决定论的现况 |
1.1.3 生活质量提高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类型学研究概况 |
1.2.2 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居住区户外空间发展概述 |
2.1 社会和文化背景 |
2.2 人、自然、园林的关系 |
2.3 中国古代居住区景观形态发展 |
2.4 园林与隐逸思想的发展简述 |
2.5 公元20世纪-21世纪的居住区户外空间形态 |
2.5.1 公元20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 |
2.5.2 公元21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趋势 |
2.5.3 居住区户外空间变化中的传承提供了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 |
2.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景观均质化表现 |
2.6.1 结构一致,空间形式类似 |
2.6.2 中式元素的频繁运用 |
2.6.3 抽象山水的多样表达 |
2.7 引入建筑类型学的必要性 |
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 |
3.1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与发展 |
3.1.1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
3.1.2 相关词语的比较 |
3.1.3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 |
3.1.4 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
3.1.5 建筑类型学的两大理论体系 |
3.1.6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类推设计” |
3.1.7 建筑类型学的形态研究模型构建 |
3.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居住区户外空间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案例研究 |
3.3.1 深圳万科第五园 |
3.3.2 嘉兴中国铁建花语江南 |
3.3.3 无锡华润江南府 |
3.3.4 宁波金地风华大境 |
3.4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 |
3.4.1 “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 |
3.4.2 户-港-村的空间结构 |
3.4.3 传统建筑的礼序结构 |
3.5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推理及类型划分 |
3.5.1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原型——“庭院” |
3.5.2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庭院”的类型划分 |
3.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
3.6.1 建筑类型学的借鉴与局限 |
3.6.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体系 |
3.6.3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方法 |
4 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前期分析 |
4.1.2 设计理念 |
4.2 类型选择 |
4.3 整体空间布局设计——原型的就地运用 |
4.4 空间细部设计——原型的类型表现形式 |
4.4.1 水庭 |
4.4.2 基质庭 |
4.4.3 绿庭 |
4.4.4 合庭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康复花园理念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1 健康城市的提倡 |
1.2.2 高层住宅开发模式的推动 |
1.2.3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转变 |
1.2.4 亚健康人群比例的攀高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康复花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康复花园概念和内涵 |
2.1.1 康复花园概念界定 |
2.1.2 康复花园内涵剖析 |
2.1.3 康复花园空间布局 |
2.2 康复花园主要流派 |
2.2.1 植物导向论 |
2.2.2 五感专注论 |
2.2.3 园艺疗法论 |
2.2.4 其他理论 |
2.2.5 理论概述与分析 |
2.3 康复花园案例解析 |
2.3.1 案例选取综述 |
2.3.2 艺术、回忆和生命花园 |
2.3.3 美国斯威特沃特谱系居住区 |
2.4 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
2.4.1 人性化设计取向 |
2.4.2 生态型设计取向 |
2.4.3 美学价值导向的设计方法 |
2.4.4 复合性设计论 |
2.5 居住区景观设计其他考虑层面 |
2.5.1 微气候的影响 |
2.5.2 行为的引导 |
2.5.3 文化的积淀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康复花园理念应用的实现途径 |
3.1 共性背景 |
3.1.1 目标人群的多样性 |
3.1.2 植物要素的主导性 |
3.1.3 目标功能的复合性 |
3.1.4 服务载体的日常性 |
3.2 要点挖掘 |
3.2.1 服务对象行为需求细致化 |
3.2.2 环境要素的多元功能化 |
3.2.3 现存目标的精炼化 |
3.2.4 服务载体情境的类比 |
3.3 控制要素 |
3.3.1 服务对象的转变 |
3.3.2 载体性质的转变 |
3.3.3 作用时间跨度的转变 |
3.3.4 景观与建筑关系的转变 |
3.4 城市居住区景观使用主观调查研究 |
3.4.1 研究方法 |
3.4.2 调研结果统计 |
3.5 调研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1 使用群体“两端化” |
3.5.2 需求层次“塔尖化” |
3.5.3 景观设计“滞后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康复花园理念的景观设计策略 |
4.1 康复性功能指向 |
4.1.1 创建洞悉健康的设计团队 |
4.1.2 环境整体要素的康复性考虑 |
4.1.3 增加规划设计后评估与调整 |
4.2 行为引导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
4.2.1 空间的多样性塑造 |
4.2.2 创造适宜停留的空间 |
4.2.3 营造不同情感的空间氛围 |
4.3 康体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
4.3.1 园艺疗法的实施 |
4.3.2 多重要素协同调动 |
4.3.3 组织与自然要素相关的活动 |
4.4 康复效用植物的选择与优化 |
4.4.1 不同类型空间的植物配置 |
4.4.2 “五感”导向的植物群落设计 |
4.4.3 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配置 |
4.5 实例探索 |
4.5.1 基地现状 |
4.5.2 康复型景观规划设计调整和升级策略 |
4.5.3 重点区域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可引导人性思考的广州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校园人文景观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环境心理学 |
1.4.2 哲学 |
1.4.3 大学教育与人性哲理 |
1.5 简述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 |
1.5.1 早期大学校园景观 |
1.5.2 近代大学校园景观 |
1.5.3 现代大学校园景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讨对象选择 |
2.3 研究对象背景材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研究法 |
2.4.2 问卷调查法 |
2.4.3 访谈调查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1.1 校园人文景观需重视印象性 |
3.1.2 校园人文景观吸引力欠缺 |
3.1.3 校园人文景观重点在于人 |
3.1.4 校园人文景观与人性共鸣 |
3.1.5 校园人文景观与哲学思想共生 |
3.2 大学人文景观中人性思考引导与应用分析 |
3.2.1 校园主入口 |
3.2.2 校园广场景观 |
3.2.3 校园建筑景观 |
3.2.4 校园休闲绿地景观 |
3.2.5 校园水景 |
3.2.6 校园小品景观 |
3.2.7 校园道路 |
3.3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3.3.1 校园人文景观服务对象特点分析 |
3.3.2 校园人文景观特点和作用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立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 |
4.1.2 融合大学教育与人性哲学 |
4.1.3 大学人文景观是大学精神的一面镜子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临沂市银河中央公园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概念界定 |
1.3.1 寒地 |
1.3.2 住区 |
1.3.3 景观环境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解析 |
2.1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论基础 |
2.1.1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1.2 人居环境学理论 |
2.1.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现状分析 |
2.2.1 景观环境设计现状分析 |
2.2.2 使用人群需求现状分析 |
2.3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
2.3.1 整体性原则 |
2.3.2 生态性原则 |
2.3.3 经济性原则 |
2.3.4 人性化原则 |
2.4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特色 |
2.4.1 适应寒地生境的植物景观 |
2.4.2 利用自然资源的冰雪景观 |
2.4.3 融入寒地特色的文化景观 |
2.4.4 适合不同人群的住区景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3.1 自然景观设计策略 |
3.1.1 植物景观 |
3.1.2 水体景观 |
3.2 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
3.2.1 小品 |
3.2.2 识别系统 |
3.2.3 休闲设施 |
3.2.4 夜间景观 |
3.3 住区景观空间布局 |
3.3.1 地面景观要求 |
3.3.2 场地地形要求 |
3.3.3 建筑布局要求 |
3.4 现代化生态景观环境 |
3.4.1 现代化手段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
3.4.2 生态的寒地住区景观环境 |
3.5 提高参与互动的人文景观环境 |
3.5.1 融入冰雪文化活动 |
3.5.2 营造临时性居民冬季交流场所 |
3.5.3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临沂市银河中央公园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解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用地适宜性分析 |
4.1.3 相关规划解读 |
4.2 设计理念 |
4.2.1 设计构想 |
4.2.2 设计目标 |
4.3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 |
4.3.1 自然景观设计 |
4.3.2 地面景观设计 |
4.3.3 文化景观设计 |
4.3.4 提高参与互动的人文景观环境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
2 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
2. 1 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
2. 2 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
3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
3. 1 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
3. 2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
3. 3 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
3. 4 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
4 结束语 |
(9)现代城市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廊坊孔雀湖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城市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理论解析 |
2.1 滨水景观的概念 |
2.1.1 滨水的概念 |
2.1.2 景观的概念 |
2.2 滨水景观功能类型 |
2.3 居住区滨水景观特征 |
2.3.1 亲水性与休闲性 |
2.3.2 过渡性与延展性 |
2.3.3 连续性与引导性 |
2.3.4 连通性与平衡性 |
2.4 滨水景观设计价值意义 |
2.4.1 滨水景观使用价值 |
2.4.2 滨水景观生态价值 |
2.4.3 滨水景观文化价值 |
2.4.4 滨水景观经济价值 |
第三章 城市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方法与原则 |
3.1 前期总体规划和布局设计 |
3.1.1 方案实地调研 |
3.1.2 布局设计 |
3.2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定位 |
3.3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 |
3.3.2 地域文化性原则 |
3.3.3 连续性设计原则 |
3.3.4 依据人居环境心理设计原则 |
3.4 居住区滨水景观水域设计 |
3.4.1 滨水休闲活动区设计 |
3.4.2 水域及岸线处理 |
3.4.2.1 水域驳岸处理 |
3.4.2.2 岸线处理 |
3.4.3 道路体系设计 |
3.4.4 景观小品设施构建 |
3.4.5 滨水景观植物配置 |
第四章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4.1 天津东丽湖居住区 |
4.1.1 项目现状 |
4.1.2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
4.1.3 设计理念 |
4.1.4 设计方法及原则 |
4.1.5 小结 |
4.2 苏州金鸡湖居住区 |
4.2.1 项目现状 |
4.2.2 设计理念构思 |
4.2.3 主要设计手法 |
4.2.4 设计特色 |
4.2.5 小结 |
4.3 廊坊艾力枫社居住区 |
4.3.1 现状分析 |
4.3.2 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 |
4.3.3 设计特色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廊坊市孔雀湖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实践 |
5.1 基地概况 |
5.2 区位与交通 |
5.3 气候与地理 |
5.4 历史人文特色 |
5.5 设计范围及理念 |
5.6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 |
5.6.1 休闲活动区设计 |
5.6.2 雕塑广场和半弯码头设计 |
5.6.3 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区设计 |
5.6.4 湖间小岛设计 |
5.6.5 体育活动中心设计 |
5.6.6 滨水休闲广场设计 |
5.6.7 滨水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
5.6.8 亲水平台及车型入口设计 |
5.7 公共设施小品设计 |
5.8 水域及驳岸设计 |
5.8.1 驳岸设计形式 |
5.8.2 湖水净化方式 |
5.9 植物种植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北方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发展研究 ——以沈阳地区居住区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居住区景观理论研究分析 |
1.3 国内居住区景观理论研究分析 |
1.4 北方地区地域特色分析 |
1.5 我国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的现状与不足 |
1.5.1 缺少地域文化特色 |
1.5.2 缺少与建筑的呼应 |
1.5.3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布局单调 |
1.5.4 景观小品缺少个性化设计 |
1.5.5 植物种植缺乏层次搭配 |
2 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原则 |
2.1 景观与建筑风格相融合的设计原则 |
2.2 北方城市季节分明的地域性原则 |
2.3 “一块场地、一个创意、一种景观”的因地制宜原则 |
2.4 生态化原则 |
2.5 社会性原则 |
2.6 经济性原则 |
2.7 安全性原则 |
3 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的营造手法 |
3.1 定义总体环境风格 |
3.2 分析建筑环境 |
3.2.1 形体 |
3.2.2 材质及色彩 |
3.2.3 生态性 |
3.3 了解人文环境 |
3.4 设定视觉环境 |
3.5 对地块从风、光、声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
3.5.1 风向分析 |
3.5.2 日照分析 |
3.5.3 噪声分析及合理阻断 |
3.6 对居住区的交通功能进行科学分析 |
3.6.1 消防通道的规划设计 |
3.6.2 车行道及停车空间的规划设计 |
3.6.3 人行园路及活动场地的规划设计 |
4 北方地区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研究 |
4.1 景观功能性场地设计 |
4.1.1 运动健身场地 |
4.1.2 儿童活动空间 |
4.1.3 老年活动场地 |
4.1.4 休闲广场 |
4.2 景观构筑物设计 |
4.2.1 入口及大门 |
4.2.2 景亭 |
4.2.3 景廊 |
4.3 墙体、栏杆、扶手设计 |
4.3.1 墙体 |
4.3.2 栏杆及扶手 |
4.4 景观水景设计 |
4.4.1 自然水景 |
4.4.2 装饰水景 |
4.4.3 泳池水景 |
4.5 景观照明设计 |
4.6 景观家具设计 |
4.7 居住区种植景观设计 |
4.7.1 居住区景观绿化种植原则 |
4.7.2 居住区植物种植的方法 |
4.7.3 居住区植物的种植顺序 |
4.7.4 居住区局部种植形式 |
5 案例分析 |
5.1 案例一——中铁万科香湖盛景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景观设计思路 |
5.1.3 景观体系分析 |
5.2 案例二——沈阳万科润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景观设计思路 |
5.2.3 景观体系分析 |
6 结论 |
6.1 多种元素融合的景观设计 |
6.1.1 高视点景观 |
6.1.2 安全健康理念 |
6.2 居住区景观的生态性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居住区景观环境使用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内黄县硝河生态修复为例[D]. 马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生态宜居理念下长沙市岳麓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白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申洁. 武汉大学, 2019(01)
- [4]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D]. 瞿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康复花园理念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王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可引导人性思考的广州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研究[D]. 宋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临沂市银河中央公园居住区为例[D]. 李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8]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 谢海娥. 江西建材, 2016(12)
- [9]现代城市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廊坊孔雀湖居住区为例[D]. 林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10]北方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发展研究 ——以沈阳地区居住区景观为例[D]. 姜雨微.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