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为什么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一、经济适用住房为什么不“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文[1](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魏仲奇[2](2020)在《“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 ——基于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城市中心城区动迁居民为研究对象,该群体在政策层面、地理层面和经济层面具有三个典型的特征,即房屋土地被征用、由城中心向城郊迁移、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留在城中或“回迁”。笔者将该群体命名为“‘被郊区化’市民群体”。动迁是其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生活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其生活和心态在动迁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这些居民来说,在这一变化过程在获得了怎样权利或失去了什么权利,仍处于一个不断认知,不断习得的过程。他们不断选择、寻找、定位自己身份的过程,为研究当下中国不同群体社会认同的形成与变迁,提供了十分生动的样本。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选定大型居住社区的“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进行了访谈调研,并辅以入户的问卷调研以尽量把握其整体状况,基于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系统地探讨了“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中身份获得的基础和动力、身份的自我演绎与辨识、群体归属感及其与认同感的建立、其他相关社会群体对其身份的期待与想象,描述了该群体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在“被郊区化”的具体实践中被建构起来的。对多数“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成员来说,被迫迁居是一项可能引发重大变化的生活事件,调整其生活和心态变化对解决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马义虎[3](2020)在《我国居住权入法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居住权指非所有权人对他人所有房屋及附属建筑设施享有居住的权利,其最早滥觞于罗马法,后被德国、法国等主要欧陆国家所承袭。在2002年物权法草案中曾设置了居住权制度,但是由于诸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物权立法设置居住权没有其必要性,最终从草案中删除。新时期,我国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工作。其中,就物权编中是否应当规定居住权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否定论者认为,不论是从我国的立法结构、社会基础考虑,还是从居住权本身的功能与价值角考虑,规定居住权既不具有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而肯定论者认为,居住权既有利于保护离婚女性、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居住权利,也有利于贯彻所有权人处分财产的自由意志和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不论是否定论者的观点,还是肯定论者的观点,都更多只是将居住权的功能限定在传统的伦理性范围内,没有认识到居住权可能具有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融资功能。因此,笔者以居住权功能拓展为视角,从我国现实制度需求出发,将居住权的功能由传统的伦理性拓展至投资性与伦理性并存的局面,并将其作为进入我国法律规范领域的正当性事由。具体地,应将居住权的主体由自然人扩大到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内的所有民事主体,也突破传统居住权既不可转让、不可继承和出租的限制。此外,应当将居住权制度的具体权利义务内容交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充分尊重权利人的自由意志,法律不该过多干涉。唯有如此,居住权才能在我国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

孙钰莹[4](2020)在《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方式的变化,近代历史住区的居住条件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亟需得到更新改造。尤其今日,随着城市面貌的迅速变化,一些近代历史住区的建筑特色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大量原住民因拆迁而不得不迁至城市边缘地带,老城区的人文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提升近代历史住区环境时,如何处理保护城市文脉、维护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百家村作为厦门近代以来第一批经过规划设计的小区,其所承载的价值不言而喻,所以其更新改造研究是旧城更新中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文以百家村为例,在阐述百家村历史住区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住区价值进行识别。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结果,提取百家村居民的住房需求与更新需求。基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厦门现有的住房相关公共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居民在住区更新过程中因产权制度不清而导致利益受损、由于政策监管不严导致的历史住区遭到破坏,因公共政策制定标准过高而导致更新方式受限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前提、产权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与修缮更新建设引导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优化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出百家村居民的居住需求与更新公共政策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应对的解决办法,为与之类似的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工作方法和有益的建议。

徐惠妍[5](2020)在《转型期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社会区主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正转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不平衡与区域不平衡,推动着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大多是相对独立的单个城市案例实证,难以整合归纳,缺乏多城市的系统比较研究。本文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街镇尺度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因子生态横断面比较分析法对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区主因子进行研究,借助聚类分析等工具,探讨我国城市社会区的基本因子及其分布特征。本文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街镇数据为基础,对人口普查数据指标进行筛选派生;采用街镇单元的人口密度和建成区比重两个指标来判识和提取中心城区,通过数据处理,构建适合全国城市社会区因子分析的空间数据库;借助统计分析软件,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每个城市社会区主因子,生成各城市因子载荷矩阵,并按因子序列进行合并,得到多城市各序列因子载荷矩阵;运用聚类分析法提取多城市各序列主因子类型,判识是否存在普遍的社会区主因子(基本因子);以因子分析结果为基础,在GIS和统计软件支持下,分析我国城市社会区基本因子在区域层面和城市规模等级、城市职能类型体系中的分布特征;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理论,构建适用于本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城市社会区基本因子与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住房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研究揭示,2000年我国城市社会区有4个基本因子:城市化进程、家庭生命周期、住房条件和社会经济地位;2)这4个基本因子涉及城市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源于城市本身的区域分布,而城市覆盖率的区域差异并不特别明显。3)城市化进程、家庭生命周期和住房条件这三个基本因子明显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王雪丽[6](2019)在《M镇土地纠纷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的不断加深,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这其中,土地纠纷就是最常见的矛盾之一。农村土地纠纷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而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值得深入研究思考。本文以烟台市M镇土地纠纷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冲突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系统研究了M镇土地纠纷的现状。数据显示,当前M镇土地纠纷数量、种类和复杂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土地纠纷就地解决困难大,土地纠纷解决效率不高。纠纷解决中存在人情社会对政策的变通、权力主体过于单一、维稳压力下的妥协式解决方式等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选取M镇2011年—2018年8年间8个村的10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指出M镇土地纠纷多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土地制度失范、政府权力行使不到位、治理方式不适应时代变化等三个方面。最后根据当前M镇土地纠纷情况、当前M镇土地纠纷解决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纠纷多发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从“制度”“权力”“治理”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基层治理;从解决信访案件的现实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土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M镇土地纠纷的调查研究,对M镇涉及土地纠纷的信访案件进行较为深入的总结归纳和分析,为M镇解决类似纠纷提供一点思路,从而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地纠纷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李杨[7](2019)在《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旧小区作为城市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其自身往往存在着大修基金缺失、居民群体的老龄-租客二元分化以及市场化物业管理未完全建立等现实状况,导致其管理上的无序和低效,阻碍了长效管理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老旧小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切着在其中生活着的居民,并且无论是从利益相关性、法理合理性和管理长效性上考虑,均离不开其权利主体——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对自身权责的觉醒。可是老旧小区管理中现有居民参与激励机制并不健全,没能有效激发居民的参与活力。亟需系统地构建老旧小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激励机制来促进现行老旧小区管理状况的改善。同时,现有老旧小区相关研究多关注改造而忽视管理,侧重于“问题-对策”的描述性研究而缺少对系统性规律的探究,聚焦于政府视角的治理却忽视对居民作用的挖掘,集中于定性讨论却少有定量分析。因此,本文探寻推动居民参与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事务来改善现行老旧小区管理状况。并试图回答以下疑问:当前老旧小区管理中面临的居民参与困境及成因是怎样的?影响居民参与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居民参与行为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系统地促进居民参与老旧小区管理,进而实现老旧小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为主题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马克思主客体关系理论的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主客体—内外部”分析框架,并探讨当前的居民参与困境。首先,基于陕西省十市一区49个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老旧小区的居民参与形式及特征;接着,将内外部维度引入马克思主客体关系理论形成新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到“主体内因型”、“内部制约型”、“过程阻碍型”及“外部扰动型”4类居民参与困境及其成因。(2)识别了老旧小区管理中影响居民参与的关键性因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在满足理论饱和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资料,逐步凝练核心概念,提炼出影响老旧小区居民参与管理的八个主范畴,包括经济性、利他性、社交、信息获取、居民效能、居民期望、基础设施状态、小区资源丰富性,并进一步归纳为动机、认知和环境三方面关键因素。(3)揭示了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类型及其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文献分析结合老旧小区实地调研,识别出主要的居民参与行为和动机类型,引入心理会计理论对动机进行分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定量讨论居民参与动机与居民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影响范围上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社交、从众、回报、自我实现和利他动机;按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自我实现、回报、社交、信息、从众和利他动机。(4)构建了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老旧小区管理居民参与行为关系模型,揭示了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人-环境-行为”三方分析框架并结合实践,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居民参与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mart PLS3.0定量实证探究居民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排序和作用过程,发现居民预期、居民效能、小区硬件设施、小区软资源、邻里关系均正向影响着居民参与,且影响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结果预期、居民效能、硬件设施、小区软资源和邻里关系。(5)系统地建立了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基于综合激励理论分析框架,结合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分析、居民参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的结果启示,构建了居民参与激励模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的八方面功能构件,明确其作用及内容,进而系统地促进老旧小区居民参与管理事务。本研究以居民参与为切入点期望推动老旧小区管理状况的改善,归纳解释了老旧小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困境及成因,识别其关键性影响因素,揭示出老旧小区居民参与动机、认知、环境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构建了居民参与激励机制,为探索新时代老旧小区管理状况改善、破解当前老旧小区管理困境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政府促进居民参与、实现居民长效自治提供实证借鉴。

李东杨[8](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马小明[9](2019)在《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农村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方面,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方面着力,以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入手点,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影响农村居民精准扶贫工作满意度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来寻找对精准扶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寻找的因素,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启示。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实际的研究办法,第二章则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三章则是对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现状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七章则结论和启示,提出了提高奉节县白帝镇扶贫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不仅仅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有扶贫政策的过渡衔接问题,而核心是各级干部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问题,同时,农村居民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政策的期望值,也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息息相关。只有从宣传引导、工作执行、教育教化等方面综合施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真正增加群众的认可度,实现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大幅度提升。

瓮金鑫[10](2019)在《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有产权房是由国家提供政策资助,与中低收入家庭按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的保障性住房。上海从2009年就开始在徐汇和闵行两区试点共有产权房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早两批次的保障对象已经满足了退出条件。关于退出政策能否顺利落地,充分发挥共有产权房“政府保障”与“家庭自助”相结合的作用,已成为学界和社会最新的热点议题。论文以斯金纳强化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为依据,运用社会调查法对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退出方式展开了研究。对比现有制度设计与受助对象实际退出意愿,发现该模式的退出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购房人的支付能力不足,无法通过增购政府产权退出;第二,购房人具有从众心理,缺乏退出动力;第三,购房人因特殊原因退出共有产权房后,再次面临住房困难;第四,购房人与买受人达成价格共谋,侵占政府收益。应用强化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因分别在于:退出方式的差异性与过渡性不足;退出方式中缺少激励与惩罚措施;政府的回购未体现救济;政府对房屋上市交易过程的监管缺位。总结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做法,发现英国在共有产权房的退出环节设置了因人而异的退出方式,并对与政府维持共有关系的购房人按年份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连云港市共有产权房制度中设计了购房人增购与政府回购的优惠期;淮安市则限定了共有产权房上市交易的价格,这些做法对完善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退出方式都具有参考价值。基于实证分析和国内外经验,论文结合市场背景展开定量计算和推论,为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构建了更加完整高效的退出方式,并提出建立阶梯式增购方案、允许购房人转让部分产权、对剩余产权收取累进租金以及加强房屋上市交易参与和监管等对策建议。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套完整的共有产权房退出方式应该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政府和购房人之间需要建立科学的产权分配与调整机制,产权交易价格和方案的设定必须充分体现差异性;其次,长期与政府维持共有关系的购房人,需要为使用政府产权缴纳不同标准的累进租金,此要素可以作为产权调整方案的辅助措施,发挥退出激励作用;最后,政府应积极参与共有产权房的上市交易过程,打击不法投机行为,防止政府利益受到侵害,让共有产权房回归住房保障性质。

二、经济适用住房为什么不“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适用住房为什么不“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1.3.1 核心观点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设计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8.2.1 完善法律制度
        8.2.2 完善契约制度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 ——基于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关于“被郊区化”现象的研究
        (二)关于“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研究
        (三)关于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视角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视角:身份认同
    四、个案选取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上上海的城市扩张与郊区发展
    一、上海城镇治理体系的历史脉络
    二、建国后上海的郊区工业化开发
第三章 “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身份的自我建构
    一、生活状态的变迁
        (一)住房条件的变迁
        (二)公建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变迁
        (三)商业与消费部门的变迁
    二、旧的情感联结
        (一)身份认同中的差序格局:“上海人”vs“本地人”
        (二)角色重新定位中“上海人”身份的执着
    三、新的身份型塑
        (一)逐步上升的社区认同感和依附感
        (二)逐步建立的社区“主人”认知
    四、地位的自我贬抑
        (一)利益再分配中的相对剥夺感
        (二)居住地迁移中的“双重被抛弃感”
第四章 “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身份的群体建构
    一、“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社区交往
        (一)惯习:熟人社会的传统交往模式的延续
        (二)区隔: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化交往
    二、“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社区参与
        (一)有组织依托的公共事务参与
        (二)非组织性的闲暇娱乐活动
第五章 “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身份的社会建构
    一、他者的期待:被夸大的底层想象
        (一)困难群体集聚问题
        (二)大型居住社区居民“被标签化”问题
    二、国家的介入:国家制度下的认同建构
        (一)制度安排:从空间差序到身份差序
        (二)政策结果:从经济欠安全到政治欠安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被郊区化’市民群体”概念的建立与成立
    二、“被郊区化”市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媒介、过程与结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XX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调查问卷
附录二 :受访对象基本信息表
后记

(3)我国居住权入法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一、居住权的基本理论
    (一) 居住权与居住权功能的含义
    (二) 居住权的历史沿革
二、居住权与相关制度的功能辨析
    (一) 居住权与租赁权
    (二) 居住权与附条件房屋买卖
    (三) 居住权与附条件的遗嘱或遗赠
    (四) 居住权与反向抵押权
三、居住权的功能拓展
    (一) 伦理性居住权的社会保障功能
    (二) 投资性居住权的经济功能
四、居住权功能拓展视角下的规则设计
    (一) 居住权主体
    (二) 居住权的客体
    (三) 居住权的设立取得及其流通性
    (四) 居住权的内容
    (五) 居住权的期限及其消灭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代历史住区的生活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
        1.1.2 近代历史住区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棘手问题
        1.1.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居住需求存在偏差
    1.2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1.2.1 研究对象:厦门近代新村住宅——百家村
        1.2.2 研究视角:产权主体居住需求
        1.2.3 基本概念:近代历史住区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3.1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相关公共政策发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内容
第2章 百家村历史住区概况
    2.1 百家村发展历程研究
        2.1.1 形成时期:拆迁户的安置住房
        2.1.2 加建时期:市民向往的“模范村”
        2.1.3 旧城更新时期:城市中衰败的老旧住区
    2.2 百家村住区认同研究
        2.2.1 问卷设计及数据统计
        2.2.2 住区认同分析
    2.3 历史住区价值识别
        2.3.1 历史价值
        2.3.2 文化价值
        2.3.3 使用价值
    2.4 研究总结
第3章 百家村居住需求研究
    3.1 住房需求个案分析
        3.1.1 私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3.1.2 公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3.1.3 案例小结
    3.2 更新需求个案分析
        3.2.1 私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3.2.2 公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3.2.3 案例小结
    3.3 产权主体与居住需求的综合分析
        3.3.1 产权主体与住房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3.3.2 产权主体与更新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3.3.3 产权主体的居住需求总结
    3.4 研究总结
第4章 居住需求与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的互动探析
    4.1 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概述
    4.2 私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4.2.1 实施基础:产权制度不清导致住户利益受损
        4.2.2 更新方式:私房改善与更新公共政策的冲突
        4.2.3 更新资金:更新意愿与经济预算的不匹配
        4.2.4 政策引导:私有产权缺少正面清单的引导
    4.3 公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4.3.1 更新方式:公房解危与房屋置换政策的冲突
        4.3.2 政策引导:直管公房缺乏改善住房条件的正向引导
        4.3.3 监督管理:缺乏动态的人群流通的监管机制
    4.4 共性需求与公共政策的矛盾
        4.4.1 设计方法:居民生活水平与政策制定标准的冲突
        4.4.2 规划设计:居民需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条件的错位
        4.4.3 补助政策:更新补偿政策存在不足
    4.5 研究总结
第5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思考
    5.1 百家村住房产权政策
        5.1.1 私房产权规范化
        5.1.2 公房产权私有化与共有化
    5.2 百家村财政金融政策
    5.3 百家村修缮更新建设引导
        5.3.1 私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5.3.2 公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5.3.3 居民自主修缮指导办法
    5.4 研究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百家村居民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B 当地居民访谈记录(摘取)

(5)转型期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社会区主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框架
第2章 数据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资料及处理
        2.1.1 人口普查数据指标筛选
        2.1.2 中心城区识别提取
    2.2 研究方法:因子生态比较分析
第3章 2000 年中国城市社会区主因子提取与分类
    3.1 城市社会区主因子提取
    3.2 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城市社会区主因子分类与命名
        3.2.1 第Ⅰ序列主因子类型划分与命名
        3.2.2 第Ⅱ序列主因子类型划分与命名
        3.2.3 第Ⅲ序列主因子类型划分与命名
        3.2.4 第Ⅳ序列主因子类型划分与命名
        3.2.5 第Ⅴ序列主因子类型划分与命名
第4章 基本因子判识及其特征分析
    4.1 基本因子判识
    4.2 基本因子的分布特征
        4.2.1 基本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不同类型城市中基本因子的分布特征
第5章 基本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框架构建与说明
    5.2 基于Logistic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讨论
    6.3 主要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变量体系
附录B 研究区统计单元划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M镇土地纠纷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农村土地
        二、承包地
        三、土地纠纷
        四、“三权分置”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冲突理论
第三章 M镇土地纠纷现实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第一节 M镇经济社会概况
    第二节 M镇土地纠纷调查
    第三节 当前M镇土地纠纷态势
        一、土地纠纷数量、种类和复杂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二、土地纠纷就地解决困难大
        三、土地纠纷解决效率不高
    第四节 当前M镇土地纠纷解决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情社会对政策的变通
        二、权力主体过于单一
        三、维稳压力下的妥协式解决方式
第四章 M镇土地纠纷实例分析
    第一节 耕地纠纷
        一、村民与村民因撂荒地捡种引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款归属纠纷
        二、村民与村委因收回承包地引发的举报村委贪腐纠纷
        三、村民与政府因项目征地引发的征地补偿纠纷
    第二节 宅基地纠纷
        一、村民与村民因历史原因引发的宅基地产权纠纷
        二、村民与村委因村委工作不到位引发的土地利益纠纷
        三、村民与政府因宅基地审批问题引发的举报土地贪腐纠纷
    第三节 荒地纠纷
        一、村民与村民因荒山承包边界不清引发的土地产权纠纷
        二、村民与村委因开荒地长期占有引发的开荒地权属纠纷
        三、村民与政府因补偿标准不一致引发的荒地纠纷
第五章 M镇土地纠纷多发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制度失范
        一、土地产权模糊
        二、土地流转困难
        三、过分牺牲农民权益
    第二节 政府权力行使不到位
        一、行政权力泛化
        二、行政权力缺少有效监督
        三、对群众信访认识片面
    第三节 治理方式不适应时代变化
        一、村委会功能弱化
        二、农村“德治”传统的丧失
        三、法治建设落后
第六章 M镇土地纠纷解决路径
    第一节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一、明晰土地产权的刚性约束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与创新
        三、完善征地拆迁农民生活保障机制
    第二节 规范权力运行与强化基层治理
        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调整政府工作方式
        二、健全执法工作机制,遏制土地腐败现象
        三、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农村自治基础
        四、用活用好社情民情,继承发扬“德治”传统
    第三节 构建土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一、构建运转高效的土地纠纷信访机制
        二、完善涉法涉诉土地纠纷及时引入司法程序机制
        三、构建规范有序土地纠纷调解一体化机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问卷一
    访谈问卷二
    访谈记录1
    访谈记录2
    访谈记录3
致谢

(7)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老旧小区管理概念界定
        1.3.2 居民参与的概念界定
    1.4 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述评
        1.4.1 老旧小区管理研究综述
        1.4.2 居民参与研究综述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
        1.6.2 创新点
2.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分析
    2.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形式
    2.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特征
    2.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分析框架
        2.3.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分析的理论基础
        2.3.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分析框架的构建
    2.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表现及成因
        2.4.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的具体表现
        2.4.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困境成因及解释
    本章小结
3.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影响因素识别
    3.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比选
    3.2 老旧小区管理居民参与影响因素识别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2.1 扎根理论的分析原理
        3.2.2 数据来源
    3.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影响因素范畴的提炼
        3.3.1 开放式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的关键影响因素
        3.4.1 动机因素
        3.4.2 认知因素
        3.4.3 环境因素
    3.5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的方法比较
    本章小结
4.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关系分析
    4.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分析理论基础
    4.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分析模型
        4.2.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行为
        4.2.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
        4.2.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分析模型构建
    4.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及行为调查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3.2 调查的实施情况及信效度分析
    4.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关系分析
        4.4.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的基本情况
        4.4.2 居民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的关系分析
    4.5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动机行为分析结果及讨论
    本章小结
5.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关系分析
    5.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分析理论基础
    5.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分析模型
        5.2.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分析研究假设
        5.2.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分析模型构建
    5.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调查
        5.3.1 调查样本
        5.3.2 测量量表
    5.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模型检验
        5.4.1 信效度分析
        5.4.2 假设检验
    5.5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认知-环境-行为”关系分析结果及讨论
    本章小结
6.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
    6.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基础
        6.1.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指导思想
        6.1.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6.1.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思路
        6.1.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模型的构建
        6.1.5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依据
    6.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
        6.2.1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原则
        6.2.2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范围
        6.2.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经济激励机制
        6.2.4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声誉激励机制
        6.2.5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渠道激励机制
        6.2.6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培养激励机制
        6.2.7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组织激励机制
        6.2.8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保障激励机制
    6.3 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的效力分析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配
        2.1.2 公平、公正、正义
        2.1.3 分配正义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4.2.1 贡献原则
        4.2.2 平等原则
        4.2.3 补偿原则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5.2.1 总体减贫绩效
        5.2.2 地区减贫绩效
        5.2.3 存在问题分析
        5.2.4 未来政策设计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7.1 结语
    7.2 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农村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有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有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扶贫
        2.1.3 扶贫项目
        2.1.4 精准扶贫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4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章 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
    3.1 奉节县精准扶贫政策概述
        3.1.1 奉节县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3.1.2 奉节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3.2 白帝镇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
        3.2.1 基本情况
        3.2.2 白帝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3.2.3 白帝镇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第四章 奉节白帝镇精准扶贫的农村居民满意度分析
    4.1 调查实施
        4.1.1 调查对象
        4.1.2 实施原则
        4.1.3 样本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 问卷调查情况
        4.2.1 满意度总体情况
        4.2.2 精准识别满意度情况及分析
        4.2.3 精准帮扶满意度情况
        4.2.4 精准管理满意度情况
第五章 奉节白帝镇精准扶贫的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5.1 对扶贫政策的落实存在差距
    5.2 扶贫项目安排不够精准
    5.3 帮扶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1.1 识别需要再精准
        6.1.2 帮扶需要更用心
        6.1.3 管理需要更细致
    6.2 启示
        6.2.1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
        6.2.2 进一步提高扶贫项目的实用性
        6.2.3 加强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白帝镇精准扶贫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10)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共有产权保障房的相关概念阐述
    2.1 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概念
        2.1.1 保障性住房
        2.1.2 中低收入群体
    2.2 房屋租金的概念及标准
        2.2.1 房屋租金的概念
        2.2.2 房屋租金的标准
    2.3 共有产权房的概念、性质与优势
        2.3.1 共有产权房的概念
        2.3.2 共有产权房的性质
        2.3.3 共有产权房的优势
    2.4 共有产权房的退出
        2.4.1 共有产权房退出的概念
        2.4.2 共有产权房退出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发展现状
    3.1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发展历程
        3.1.1 制度形成阶段
        3.1.2 制度实施阶段
    3.2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运行机制
        3.2.1 管理框架
        3.2.2 供应对象
        3.2.3 核查机制
        3.2.4 建设方式
        3.2.5 供应程序
        3.2.6 定价和产权划分
        3.2.7 权利与义务界定
        3.2.8 后期管理
    3.3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退出方式
        3.3.1 政府回购购房人产权
        3.3.2 购房人增购政府产权
        3.3.3 共有产权房上市转让
        3.3.4 商品住房购买限制
    3.4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的现实意义
        3.4.1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3.4.2 缓解住房保障财政压力
        3.4.3 实现共有产权房高效利用
        3.4.4 激励中低收入家庭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的实证研究
    4.1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退出现状调查
        4.1.1 选择样本
        4.1.2 问卷调查
        4.1.3 访谈调查
        4.1.4 调查小结
    4.2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存在的问题
        4.2.1 购房人增购产权困难
        4.2.2 购房人缺乏退出动力
        4.2.3 购房人退出后“返困”
        4.2.4 政府收益面临风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5.1 购房人增购产权困难的原因
        5.1.1 购房人支付能力不足
        5.1.2 增购方式缺乏过渡性
    5.2 购房人缺乏退出主动性的原因
        5.2.1 退出方式缺乏激励性
        5.2.2 退出政策的滞后性
    5.3 购房人退出后“返困”的原因
        5.3.1 政府回购政策缺位
        5.3.2 购房人无法转让部分产权
    5.4 政府收益存在风险的原因
        5.4.1 市场主体的趋利性
        5.4.2 上市交易缺乏监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共有产权房的退出方式及经验借鉴
    6.1 英国共有产权房的退出方式
        6.1.1 共有产权模式的退出方式
        6.1.2 共享权益模式的退出方式
        6.1.3 共有产权和共享权益的比较
    6.2 国内试点城市共有产权房退出方式比较
        6.2.1 退出方式的完整性
        6.2.2 租金方案
        6.2.3 政府回购居民产权方案
        6.2.4 居民购买剩余产权方案
        6.2.5 上市交易方案
    6.3 国内外共有产权房退出方式的经验借鉴
        6.3.1 构建完整高效的退出方式
        6.3.2 充分考虑购房人的经济状况
        6.3.3 激励购房人退出共有产权房
        6.3.4 有效回笼政府投入资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优化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的对策建议
    7.1 构建完整的退出方式
        7.1.1 构建完整退出方式的必要性
        7.1.2 完整的退出方式
    7.2 允许购房人阶梯式增购产权
        7.2.1 阶梯式增购的产权定价
        7.2.2 阶梯式增购的方案
        7.2.3 不同增购方案的比较
    7.3 允许购房人贷款增购产权
        7.3.1 贷款与还款方式的选择
        7.3.2 不同贷款方案的比较
    7.4 允许购房人转让部分产权
        7.4.1 购房人转让产权的定价
        7.4.2 购房人转让产权的方案
        7.4.3 不同产权转让方案的比较
    7.5 建立累进计租机制
        7.5.1 剩余产权的租金定价
        7.5.2 剩余产权的累进计租方案
        7.5.3 不同共有方案的租金比较
    7.6 注重退出政策的实施效果
        7.6.1 及时落实并适时调整
        7.6.2 参与上市交易过程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经济适用住房为什么不“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被郊区化”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 ——基于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的实地调查[D]. 魏仲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我国居住权入法的功能分析[D]. 马义虎.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D]. 孙钰莹. 华侨大学, 2020(01)
  • [5]转型期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社会区主因子研究[D]. 徐惠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M镇土地纠纷及解决路径研究[D]. 王雪丽. 烟台大学, 2019(06)
  • [7]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中居民参与激励机制研究[D]. 李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8]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奉节县白帝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农村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D]. 马小明.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10]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方式研究[D]. 瓮金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为什么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