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发展

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发展

一、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辉[1](2018)在《GY公司MGIS产品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科技发展至今,人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GIS技术作为其中一个分领域,也正在向社会生活各角落渗透,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这一方向就是GI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全球普遍大幅度削减军事研究经费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伟大战略的发展落实。一者,我国国防部门、工业部门借助宏观经济调整和社会经济调整实现了军用、民用产品的区分,积极开拓“军转民”市场;再者,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促使大批企业在充分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借助各项军用技术及质量标准涌入到军工市场领域,成为现代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技术保障力量。GIS技术基于军事战场环境的数字化进程而得到发展应用,并逐渐成为支撑现代化战争的基础保障技术之一。地理信息系统是起源于军用,发展于民用的一项技术,尤其是近些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接近8000亿的规模。同时,民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又在促进着军事信息化的发展,许多有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开始进入军工市场领域。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有市场必然有竞争,众多民营企业如果去参与市场竞争,如何才能保持在民用市场的优势?又该如何制定相应产品的营销战略呢?这些问题是军民融合进程中,民企必然会遇到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选择了民用技术向国防信息化建设转化的进程为参考,选择GY公司的具体情况为样本,找到这些营销问题的答案所在。文章着眼点是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了军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行业特点,结合现代营销理论,逐步探寻问题的答案。第一步,是使用理论工具进行剖析,利用数据统计寻找与国防信息化建设有关的技术和经济规律;第二步,引入现代营销理论的模型工具,例如SWOT、PEST等理论成果从国内外状况、企业自身特点、产品和技术发展规律等角度进行总结;第三步,借助STP分析工具对样本GY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制定策略。最后优化MGIS产品4P组合营销战略,并从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和加强市场营销创新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营销战略实施的具体举措。文章充分学习吸取了现代营销理论,并使用理论成果和工具剖析GY公司的军用地信技术具备的营销条件,进而得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进GY公司现代化营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刘爱龙[2](2015)在《面向复杂环境的嵌入式跨平台地图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任何的应急保障、维稳处突等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对于地理空间的认知程度是掌握行动主动权,夺取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条件下的地理空间认知的主要手段,在国防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相对于通用的导航系统而言,面向这类特殊应用的地图导航系统所处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限制性因素较多。目前基于桌面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机动条件下的地理信息应用研究还比较滞后。以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地图导航,可为机动条件下的地理环境认知和态势感知提供有效手段,已成为未来地理信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面向复杂环境的地图导航系统既受嵌入式环境资源有限性和嵌入式平台多样性的限制,同时还需要考虑应用环境和应用主体的限制性因素,而目前嵌入式地图导航系统研究主要针对特定的嵌入式平台,无法适应平台多样性的要求,信息应用支持方面也以静态信息应用为主,关键算法方面对于嵌入式平台资源有限性和应用环境适应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以面向国防应用领域的地图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动态信息引入导航应用,研究解决基于资源有限嵌入式平台和复杂应用环境的跨平台机制、数据组织与检索、可视化与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问题,具体包括:(1)对基于复杂环境地图导航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嵌入式地理信息应和地图导航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地图导航系统的组成、应用领域、相关技术标准,概括了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与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面向复杂应用环境地图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2)从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着手,基于复杂地理环境险要性、通达性和机动性等特征,分析了复杂地理环境认知的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认知目的,提出了移动环境下地图导航系统的空间认知模型,与影响导航认知的可视化和路径规划两大关键技术问题。在分析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环境差异性和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论述。将动态信息引入地图导航,对面向复杂环境动态信息的概念、分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动态信息、态势感知和信息可视化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包括道路与目标相关要素的动态信息模型,设计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动态信息支持机制与导航系统体系结构,为态势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3)针对多种嵌入式平台的适应性问题,分析了地图导航系统对于嵌入式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的依赖性,设计了基于抽象层的跨平台机制,屏蔽的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设计实现了适合嵌入式环境的轻量级图形中间件LEMDMW, LEMDMW采用分层设计,通过图形应用开发接口、控件层、核心层、公共层和适配层,对具体的功能进行封装;详细讨论了LEMDMW中间件各层的设计和所具备的功能,采用面向对象的抽象类方法实现了LEMDMW中间件的操作系统适配层和应用框架层。(4)为解决嵌入式环境资源有限性与导航系统实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了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地图导航所包含的数据类型,依据嵌入式环境资源限制条件和导航功能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了嵌入式环境资源限制模型;基于该限制模型,设计了矢栅一体化的多级瓦片数据组织模型和多级混合索引机制,组织模型以栅格瓦片和矢量瓦片为基础,采用分级、分层、分块策略来组织和管理导航图、地形图和影像图等多种类型的显示数据,并按照尺度分级线性索引、数据块格网索引、数据块内要素R树索引的规则来构建索引机制;路径分析数据的组织基于逻辑分块,以相同的组织模型和索引机制来统一进行管理和检索。实验和应用实践表明,该组织模型和索引机制具有高效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5)基于LEMDMW中间件,设计了跨平台地图可视化机制,阐述了基于中间件的跨平台地图显示框架,设计和实现了适合资源有限嵌入式环境的跨平台地图符号库体系结构和地图显示机制;分析了嵌入式地图可视化算法,基于多缓冲和并行计算策略,设计实现了多缓冲分块并行地图快速可视化算法MCPD,以满足嵌入式环境下地图快速可视化要求,并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6)针对复杂应用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分析了影响导航路径计算的影响因素,定义了基于道路属性影响因素和决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问题模型,并将动态信息引入路径规划模型,设计了以距离为基准单位的属性限制因素AL权值归一化处理方法,定义了影响因素综合权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顾及动态信息的路径规划问题解决求解方法。针对导航地图数据和嵌入式环境对最优路径算法的要求,设计实现了基于转换路网的分层二次搜索算法,该算法在计算速度和资源占用率方面较传统的Dijkstra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林启惠,郭晖[3](2015)在《MGIS中地图栅格数据组织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瓦片金字塔模型和四叉树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理地图栅格数据模型,该模型将地图栅格数据的使用分为获取、组织和索引三个步骤,并分析研究各步骤主要技术和方法,并利用瓦片金字塔模型和四叉树技术完成栅格数据组织。该模型能够高效完成栅格数据的组织和其他操作,具有高效实用特点。

段玉保[4](2015)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发展,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各国军队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MGIS的重要性、技术构成、发展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MGIS,揭示了未来数字化、信息化战争的历史发展潮流。

程子桃,白亮[5](2014)在《基于MGIS和GDI的数据融合综合态势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数据融合综合态势显示系统的需求,在分析传统的完全基于MGIS实现的态势显示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GIS和GDI技术相结合构建多图层的综合态势显示系统框架模型,详细介绍了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分析研究了地图显示、军标显示、MGIS和GDI集成处理、显示控制、态势回放等关键技术实现。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态势显示效果。

魏鸿,董峰[6](2013)在《一种基于MGIS的电台链路军标标绘方法》文中提出在某型指挥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中,基于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生成的电台链路军标尚不能较好地满足人工和自动标绘的应用需求。因此,在分析相关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电台链路标绘模型,提出了一种点军标存储模式和函数动态绘制叠加的军标标绘方法,并给出了基于VC++6.0平台的实现过程及结果。实践证明,该方法对系统软硬件要求不高、运行速度快、可移植性强。

王凌艳,王志清,霍烁烁,林秋杰[7](2013)在《基于MGIS的飞行器航迹数字化可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靶场试验中对飞行试验的实时指挥控制需求,构建了基于网络通信、测量定位和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集成开发技术的飞行器航迹数字化可视平台,并给出了软件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法。以某次飞行试验雷达测量数据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实时目标定位和航迹绘制功能,能够为指挥决策提供直观、准确的判断依据。

王洪威[8](2012)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军事地理环境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模拟定量分析》文中指出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军事领域中的地理问题和地理范畴中的军事应用是其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军事和地理之间的关系是其研究核心。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独特的军事地理环境是我军创立初期开展军事斗争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对我军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闽西军事地理环境的时空模拟分析研究,以史为鉴,旨在总结军事地理在历史战争中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更好地指导和发挥军事地理对现代战争的辅助决策作用。本文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对农村革命根据地、游击战争等相关概念的辨析,研究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地理、历史背景,同时简要概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过程。然后,分析了闽西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军事地理要素等地理环境要素和其它要素,总结了各要素对敌我双方军事活动的影响,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层次要素进行了军事活动影响重要性的量化分析评价,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环境系统创建根据地的适宜性作了初步评价。其次,对闽西战场环境军事地理空间结构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区域内点、线、面要素的结构及空间组合形态,基于线目标通道道路条件的空间可达性状况,分析了城市军事空间场强及腹地范围,并着重研究了地域内空间结构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再次,鉴于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当时的地理、军事条件,针对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的召开作了具体分析,并对该会议召开地点的选择展开GIS空间选址研究。最后,文章总结和梳理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区域内红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历史战例,分析敌我双方运用地理条件和发挥军事指挥决策的规律和特点,以期利用军事活动反映其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军事地理环境的作用与影响。研究表明:(1)闽西地域内地理环境要素及其环境系统,对红四军进行军事斗争和创建根据地是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的作用十分突出,正是对地理、军事等条件的正确分析运用才使闽西革命根据地得以成功创建;(2)闽西军事地理空间结构为典型的平行横亘屏障型结构,对红四军进军闽西是非常不利的,敌可依托平行障碍,层层设防,但其对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的红四军而言,这种影响作用的发挥却又不太明显;(3)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的选择既与闽西的军事斗争形势有关,也与古田特殊的地理环境高度相关;(4)红四军在闽西的军事斗争实践主要以游击战争为主,闽西军事斗争的初步经验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我军战略战术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开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根据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闽西军事地理环境对红四军作战的有利影响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军事地理环境要素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基于该分析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军事地理环境系统整体开展了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适宜性评价。(2)借助GIS软件平台,采用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分析研究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部队机动的陆路交通可达性条件;根据城市军事空间场强理论,对城市场强及影响腹地范围划分方法进行拓展,分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城市军事空间场强及军事影响腹地范围和对红四军军事活动的影响;采用叠置分析方法,对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召开地点开展了空间选址研究。

韩政[9](2011)在《基于GIS的战场环境空间分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分析是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ilitar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及空间操作对空间数据对象进行深加工,提取和发现隐含的空间信息或规律,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战场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模式。由于实际需求复杂,新的需求和应用样式又在不断产生,就需要对相关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针对具体需求,实现灵活、多样的应用。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环境,在战场环境条件下,文章围绕空间分析的三项关键技术:地形可视性分析、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匹配以及基于道路网的多路径规划,从模型建立、算法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AE环境中,研究了基于DEM的地形可视性分析,从传统算法出发,提出了基于最邻近可视点的通视线分析算法和基于边界搜索的视域生成算法,通过采用有效的复用策略,减少了计算冗余,较好的改进了算法的计算效率,满足了一般条件特别是大范围数据规模情形下进行高效地形可视性分析计算的要求;2、讨论了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匹配技术,建立了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映射,实现了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查询,设计了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的系统框架;3、从普通道路网出发,深入研究和讨论了K最短路径的算法设计,基于一种反向代价树的数据存储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A*的K最短路径改进算法。通过有效利用道路网节点的坐标信息,并将欧氏距离作为启发函数用于最佳候选路径的搜索,同时采用了一种反向代价树用来记录中间结果,避免了计算冗余,减小了搜索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4、基于上述三项关键技术,采用模块化开发的思想,系统设计了面向战场环境的地理空间分析系统,实现了包括地图量测、空间查询、覆盖分析、地形分析、视频GIS、路径规划在内的空间分析功能,并在实际项目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邹志刚,李培林,王崴,瞿珏[10](2010)在《基于MGIS阵地选择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实际作战需要,提出一种方便实用的阵地选择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型求解。该模型通过分析影响阵地选择的主要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值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以此构造选择因素的指标评价系统。利用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对选择因素指标量化分级,设计不同因素缓冲区,以实现数据分析与查询、图层控制等可视化操作获取最佳阵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观获得符合要求的阵地,较好地实现了最优阵地选择。

二、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GY公司MGIS产品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概念
        2.1.2 国内外的军民融合
        2.1.3 MGIS研究现状
        2.1.4 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动态
        2.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营销战略分析模型
        2.2.1 PEST理论工具
        2.2.2 SWOT分析模型
        2.2.3 STP理论工具
        2.2.4 4P营销战略理论
3 GY公司MGIS产品营销现状及环境分析
    3.1 GY公司MGIS产品营销现状
        3.1.1 GY公司企业简介
        3.1.2 GY公司MGIS产品发展现状
        3.1.3 GY公司MGIS产品营销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2 GY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微观环境分析
        3.2.3 GY公司MGIS产品SWOT分析
        3.2.4 GY公司MGIS产品战略框架方案
4 GY公司MGIS产品营销战略制定
    4.1 GY公司MGIS产品目标市场战略
        4.1.1 市场细分
        4.1.2 市场选择
        4.1.3 市场定位
    4.2 GY公司MGIS产品4P组合营销战略
        4.2.1 产品营销战略
        4.2.2 价格营销战略
        4.2.3 渠道营销战略
        4.2.4 促销营销战略
5 GY公司MGIS产品营销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
    5.1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5.2 加强市场营销创新体系建设
    5.3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5.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面向复杂环境的嵌入式跨平台地图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嵌入式地图导航系统概述
        1.2.1 复杂应用环境
        1.2.2 导航定位系统
        1.2.3 地图导航系统的组成
        1.2.4 地图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嵌入式GIS发展现状
        1.3.2 地图导航发展现状
        1.3.3 嵌入式GIS与地图导航发展趋势
        1.3.4 相关技术标准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地图导航相关理论与嵌入式技术基础
    2.1 复杂环境认知与地图导航
        2.1.1 复杂应用环境的特点
        2.1.2 空间认知相关理论
        2.1.3 复杂环境认知
        2.1.4 地图导航与复杂环境认知
    2.2 嵌入式地图导航开发技术基础
        2.2.1 嵌入式系统环境
        2.2.2 运行环境差异性分析
        2.2.3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2.3 基于动态信息的地图导航系统体系结构
        2.3.1 复杂环境下动态信息分析
        2.3.2 动态信息的表示模型
        2.3.3 动态信息支持下的导航系统体系结构
        2.3.4 动态信息的支持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嵌入式地图导航系统跨平台机制研究
    3.1 嵌入式跨平台相关技术研究
        3.1.1 系统级的跨平台技术
        3.1.2 基于支持库和标准规范的跨平台技术
        3.1.3 基于中间件的跨平台技术
    3.2 地图导航系统的平台相关性
        3.2.1 地图导航系统相关性分析
        3.2.2 地图导航系统相关性解决策略
    3.3 嵌入式中间件的跨平台机制
        3.3.1 嵌入式中间件技术
        3.3.2 嵌入式图形中间件现状分析
        3.3.3 基于抽象层的跨平台机制
    3.4 LEMD_MW图形中间件设计
        3.4.1 LEMD_MW中间件架构设计
        3.4.2 LEMD_MW中间件适配层设计
        3.4.3 LEMD_MW图形引擎流程设计
        3.4.4 LEMD_MW事件消息处理设计
        3.4.5 LEMD_MW控件设计
        3.4.6 LEMD_MW中间件的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嵌入式地图数据组织模型与索引机制
    4.1 复杂环境下地图导航数据源分析
        4.1.1 复杂环境认知数据需求
        4.1.2 导航数据类型分析
        4.1.3 导航地图数据表示模型
    4.2 嵌入式环境资源限制模型
        4.2.1 嵌入式环境资源限制模型
        4.2.2 资源限制的优化解决策略
    4.3 适应资源限制模型的数据组织原则
    4.4 显示数据组织与索引机制
        4.4.1 显示数据组织模型
        4.4.2 显示数据索引机制
        4.4.3 数据存储结构
    4.5 路网分析数据组织与索引机制
        4.5.1 影响路网分析数据组织问题处理
        4.5.2 路网分析数据组织模型与索引机制
        4.5.3 路网数据物理存储结构
    4.6 复杂环境下动态数据组织模型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图形中间件的跨平台地图可视化机制
    5.1 嵌入式环境下导航地图可视化特点
    5.2 适应有限资源的地图可视化策略
        5.2.1 显示算法的效率影响因子分析
        5.2.2 地图快速可视化策略
    5.3 基于图形中间件的地图显示机制
        5.3.1 基于图形中间件的地图显示框架
        5.3.2 嵌入式跨平台地图符号库设计
    5.4 基于载负量的LOD可视化机制
    5.5 优化多缓存并行地图显示算法
        5.5.1 地图可视化算法分析
        5.5.2 多缓冲分块并行地图可视化算法
        5.5.3 MCPD算法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复杂环境下导航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6.1 路径规划概述
        6.1.1 路径规划问题理解
        6.1.2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分析
    6.2 复杂环境下导航路径规划模型
        6.2.1 复杂环境下导航路径规划模型
        6.2.2 影响导航的动态信息模型化
    6.3 顾及动态信息的导航路径分析求解
        6.3.1 路径规划权值的归一化处理方法
        6.3.2 属性影响因素AL中综合权值的计算方法
        6.3.3 顾及动态信息的路径分析算法
    6.4 一种基于转换路网的快速路径规划算法
        6.4.1 基于对偶图的转换路网构造
        6.4.2 基于转换路网的分层二次搜索算法
    6.5 算法实验与分析
        6.5.1 路径规划实验
        6.5.2 计算效率实验
        6.5.3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跨平台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7.1 跨平台地图导航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7.1.1 地图导航系统组成
        7.1.2 跨平台嵌入式地图导航终端体系结构
    7.2 地图导航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7.2.1 地图导航系统功能设计
        7.2.2 导航系统的实现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MGIS中地图栅格数据组织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瓦片金字塔模型
3线性四叉树
    3.1线性四叉树的构建
    3.2线性四叉树的编码
    3.3线性四叉树的操作
4地理栅格数据组织模型
    4.1地理栅格数据的获取
    4.2地理栅格数据的组织
    4.3地理栅格数据的索引
5结语

(4)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军事领域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MGIS的重要性
2 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1 MGIS在信息获取和整合中的应用
    2.2 MGIS在导航定位中的应用
    2.3 MGIS在指挥自动化中的应用
    2.4 MGIS在军事物资运输中的应用
3 MGIS的技术支持
5 结束语

(5)基于MGIS和GDI的数据融合综合态势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数据融合仿真测试平台概述
    2.2 数据融合综合态势显示系统需求分析
3 系统设计
4 系统实现
    4.1 基于MGIS的地图显示
    4.2 基于GDI的态势对象显示
    4.3 MGIS地图显示和GDI态势对象显示的集成处理
    4.4 显示控制
    4.5 态势回放
5 结语

(6)一种基于MGIS的电台链路军标标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台链路军标生成模式
2 基于函数的电台链路自动标绘
    2.1 雷电形链路军标自动标绘模型
    2.2 节点间距对模型的影响及确定
3 实现过程及结果

(7)基于MGIS的飞行器航迹数字化可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结构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试验场区电子地图的制作
    2.2 飞行数据获取与转换
    2.3 系统实现
        2.3.1 网络初始化与数据通信
        2.3.2 电子地图装载与控制
        (1)地图装载步骤
        (2)地图基本操作功能实现步骤
        2.3.3 航迹绘制与数据显示
        2.3.4 仿真结果
3 结束语

(8)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军事地理环境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模拟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方法
        1.2.3 实地调研与资料、数据收集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军事地理学
        2.1.2 历史军事地理学
        2.1.3 军地关系理论
        2.1.4 军事地理空间结构理论
        2.1.5 空间分析理论
        2.1.6 系统分析方法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军事地理学研究
        2.2.2 军地关系研究
        2.2.3 军事地理空间结构研究
        2.2.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研究
    2.3 研究述评
        2.3.1 军事地理学研究
        2.3.2 军地关系理论
第三章 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时空背景
    3.1 相关概念辨析
        3.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3.1.3 土地革命战争
        3.1.4 农村革命根据地
        3.1.5 游击战、运动战与阵地战
    3.2 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背景
        3.2.1 第一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中国革命形势
        3.2.2 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的蓬勃开展
        3.2.3 城市中心论失败与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3.3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创立
        3.3.1 闽西地方工农武装的尝试与准备
        3.3.2 红四军入闽与根据地的开辟
        3.3.3 闽西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第四章 闽西革命根据地战场地理环境系统分析
    4.1 自然环境条件特征
        4.1.1 地貌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4.1.2 水系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4.1.3 森林植被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4.1.4 气象气候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4.1.5 土壤土质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4.2 社会环境条件特征
        4.2.1 政治因素影响分析
        4.2.2 战争经济潜力分析
        4.2.3 兵员动员潜力分析
        4.2.4 交通条件分析
        4.2.5 客家精神影响分析
    4.3 军事环境条件特征
        4.3.1 闽西地方工农武装的建立
        4.3.2 闽西地方反动武装
        4.3.3 闽西苏区的军事会剿
    4.4 基于SWOT分析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展条件分析
        4.4.1 SWOT分析法简介
        4.4.2 闽西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条件分析
        4.4.3 小结
    4.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根据地发展适宜性影响要素定量化评价
        4.5.1 方法简介
        4.5.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5.3 权重因子的确定
    4.6 基于模糊评判法的根据地发展适宜性评价
        4.6.1 评价方法简介
        4.6.2 评价步骤
        4.6.3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第五章 闽西军事地理空间结构研究
    5.1 重要目标分析
        5.1.1 城市分析
        5.1.2 重要隘口分析
        5.1.3 基于GIS的闽西城市军事空间场影响腹地分析
        5.1.4 综合分析
    5.2 通道分析
        5.2.1 通道概况
        5.2.2 通道路网可达性分析
        5.2.3 综合分析
    5.3 重要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5.3.1 相关概念
        5.3.2 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分析的一般步骤
        5.3.3 闽西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及功能分析
第六章 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选址分析
    6.1 军事因素分析
        6.1.1 军事部署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6.1.2 敌军事部署
        6.1.3 红四军军事部署
    6.2 地理因素分析
        6.2.1 地貌要素对部队军队行动的影响
        6.2.2 古田交通地理条件分析
        6.2.3 基于时间成本的古田交通可达性分析
        6.2.4 基于最优路径的部队机动模拟分析
    6.3 社会因素分析
    6.4 基于GIS的红四军驻扎古田原因的综合分析
        6.4.1 叠置分析概述
        6.4.2 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地理位置选择的基本条件
        6.4.3 转化为地理问题与数据图层的建立
        6.4.4 GIS实现与结果评价分析
第七章 闽西革命根据地历史战例的军事地理分析
    7.1 长岭寨战斗
        7.1.1 战前态势
        7.1.2 作战企图
        7.1.3 作战经过
        7.1.4 战斗特点分析
    7.2 三克龙岩战斗
        7.2.1 首克龙岩
        7.2.2 再克龙岩
        7.2.3 三克龙岩
        7.2.4 军事战略意义
    7.3 上杭战斗
        7.3.1 战前态势
        7.3.2 作战企图
        7.3.3 作战经过
        7.3.4 战斗特点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GIS的战场环境空间分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形可视性分析
        1.2.2 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
        1.2.3 道路网多路径规划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战场环境下空间分析关键技术概述
    2.1 战场环境的基本构成
    2.2 战场环境下空间分析的主要特点
    2.3 空间分析在战场环境中的若干应用
        2.3.1 空间查询
        2.3.2 地图量算
        2.3.3 覆盖分析
        2.3.4 地形分析
        2.3.5 网络分析
        2.3.6 实景影像的时空匹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rcGIS 的DEM 数字地形可视性分析
    3.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3.2 地形可视性分析建模
    3.3 基于最邻近可视点的可视性分析算法
        3.3.1 基于最邻近可视点的通视线生成算法
        3.3.2 基于边界搜索的视域生成算法
        3.3.3 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的对比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匹配技术
    4.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4.1.1 原始数据采集
        4.1.2 视频数据描述
        4.1.3 图像数据描述
    4.2 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匹配
        4.2.1 实景影像数据的组织存储
        4.2.2 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映射
        4.2.3 实景影像与数字地图的时空查询
        4.2.4 实景影像在数字地图上的连续浏览
    4.3 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框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道路网的多路径规划分析
    5.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5.2 基于反向代价树的算法数据结构设计
    5.3 基于A*的K 最短路径算法
        5.3.1 算法原理
        5.3.2 算法实现
        5.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战场环境的地理空间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地理空间分析系统设计
        6.1.1 设计思路
        6.1.2 系统总体结构
        6.1.3 功能模块设计
        6.1.4 采用的技术路线
    6.2 功能实现与展示
        6.2.1 基本功能
        6.2.2 地形分析
        6.2.3 视频GIS
        6.2.4 路径规划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基于MGIS阵地选择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阵地选择对MGIS的技术需求
    1.1 数据需求
    1.2 功能需求
        1) 空间分析。
        2) 信息查询。
    1.3 信息可视化
2 阵地选择模型建立
    2.1 阵地选择因素分析
        1) 地形因素。
        ① 坡度指标。
        ② 道路通行指标。
        ③ 地形遮蔽度指标。
        ④ 土质情况。
        2) 战术因素。
        ① 通信指标。
        ② 火力范围指标。
        ③ 阵地幅员。
        3) 生存因素。
        ① 地形隐蔽性指标。
        ② 阵地隐蔽性指标。
        ③ 机动性指标。
    2.2 因素权重集建立
    2.3 模型指标建立
3 基于MGIS阵地选择应用
    3.1 指标缓冲区建立
    3.2 因素层叠置分析
    3.3 统计结果分析
4 模型仿真试验
    1) 数据准备。
    2) 权重集确定。
    3) 获取符合统计要求的阵地。
    4) 选择最佳阵地。
5 结论

四、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GY公司MGIS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 张永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面向复杂环境的嵌入式跨平台地图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刘爱龙. 武汉大学, 2015(07)
  • [3]MGIS中地图栅格数据组织模型研究[J]. 林启惠,郭晖. 舰船电子工程, 2015(04)
  • [4]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军事领域的作用[J]. 段玉保. 科技视界, 2015(04)
  • [5]基于MGIS和GDI的数据融合综合态势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J]. 程子桃,白亮.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8)
  • [6]一种基于MGIS的电台链路军标标绘方法[J]. 魏鸿,董峰. 软件导刊, 2013(12)
  • [7]基于MGIS的飞行器航迹数字化可视平台设计与实现[J]. 王凌艳,王志清,霍烁烁,林秋杰.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6)
  • [8]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军事地理环境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模拟定量分析[D]. 王洪威. 南京大学, 2012(02)
  • [9]基于GIS的战场环境空间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 韩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10]基于MGIS阵地选择模型研究[J]. 邹志刚,李培林,王崴,瞿珏. 电光与控制, 2010(11)

标签:;  ;  ;  ;  ;  

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