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习语的民族文化特征比较

英汉隐喻习语的民族文化特征比较

一、比较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裴红幸[1](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丁艳[2](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葛厚伟[4](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提出《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周文岭[5](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认知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的必要元素。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隐喻能力也是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有机成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应无视隐喻的存在以及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以理论研究为主,面向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未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起和深入,隐喻能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曾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形成研究热潮。即便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隐喻能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是2015年之后,针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所回落,颇具影响力的文献数量有限。概括说来,隐喻能力涵盖对于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评价以及产出等多个层面。国内迄今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方面,而最能直观反映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属隐喻的产出能力。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隐喻产出能力比之于隐喻理解或解释的能力更为堪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因此了解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状况,将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探究阻碍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如何?二、我国EFL学习者的母语隐喻产出能力处于何种状态?学习者的母语与英语隐喻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或差异?三、影响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何在?针对问题一,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某年度专业八级考试的210篇作文为语料,借鉴MIP隐喻识别程序,对样本中的隐喻进行逐篇、逐句筛查和标注,并借助软件计算语料样本的总体隐喻频次及人均隐喻频次。针对问题二,选取9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为受试,开展一项中英文同题写作的微实验,分别计量每位受试者两篇习作中隐喻单位的产出频次,尝试发现其英语和母语隐喻产出能力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针对问题三,基于写作微实验数据,并通过后续开展的访谈,深入剖析影响我国EFL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语料样本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1.就直接隐喻和显性隐喻的用量而言,语料样本中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显示出极低的频次和频率,两组样本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就含蓄型隐喻的用量而言,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除了副词性隐喻之外,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习语型隐喻等四种情形的显着性差异均为极显着,表明含蓄型隐喻的产出频次同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3.样本中所有隐喻类型的人均频次均处于极低水平,与国外多个权威文献所得的语篇平均隐喻频次相去甚远。通过中英文写作微实验及访谈,发现阻碍隐喻产出的因素主要如下:1.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制约了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和接受,阻碍了他们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2.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导致学习者较难完全习得或掌握其隐喻性语言;3.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迫使学习者为追求语法的正确性及词汇的得体性而选择风险回避策略;4.学习者产出的英语隐喻用法因受其母语迁移及干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介语特征;5.学习者的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同教师的课堂隐喻输出、教师对隐喻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的隐喻素养,以及教材和各类测试材料中的隐喻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6.英语测试大纲对隐喻等修辞能力的要求不高或不明确,导致教学双方对隐喻的教与学均重视不足甚至忽视。本研究重在发现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以及导致隐喻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倡从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培养学习者隐喻学用意识入手,在外语教学中实施隐喻融入策略。作者希望籍此引发我国英语教学界同仁对英语隐喻教学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索。

王优[6](2015)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三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三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胡莉蓉[7](2014)在《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语和比喻密不可分。只有把握好英汉习语中比喻用法的异同,才能正确理解习语的思想内容,保持其修辞效果。基于此,对英汉习语中比喻用法进行比较,并主要从喻体和喻意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习语。

刘俊英,郭玫[8](2013)在《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而比喻性习语又在英汉习语中占大多数。本文通过对英汉比喻性习语的对比分析,既看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共性,也看到了两种语言中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陈晦[9](2012)在《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植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原本用来指称各种自然植物的名词,除概念意义外,还被附加上了引申义。植物名不仅有助于我们区别植物特征、称谓成千上万的植物,而且经过长期锤炼、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日常交际中有助于信息编码和解码的富有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植物词语,它们洗练、形象地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模式,是语言与思维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的观察对象是英汉物名、名词短语、习语、谚语、经典句子及文学语篇中所出现的植物名词,包括专业俗名和多义名词或短语。依据认知语言学、文化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并参照植物分类学标准,从概念隐喻、范畴化、原型和互动体验、百科知识角度入手,以英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通过对植物名称的理据性考察、植物词语意义的演变以及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和语用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对比,同时对英汉植物词语语义形成和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及系统总结,深入探讨植物词语隐喻化的认知特征,系统对比英汉植物词语意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主要的方法是描写与解释互相结合、认知与文化共述其缘,但在对植物俗名理据进行归纳、对英汉植物词语引申义进行综合比较时,也采用归纳和演绎法及统计分析法。研究的目标为:从植物俗名出发,依据整体植物概念和植物构成部分的中心概念词为范畴划分层次结构,分析对比由这些中心词组成的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语用特点,如词义的词源概貌、概念隐喻与隐喻概念、语法形态特征、组合构词特征,提出“自然名物—类比映射—添加合成—民俗派生”的英汉植物词语的立体认知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描述英汉基本植物词的语言表现和文化印迹,为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英汉植物词语及其认知和语用差异提供一种新的借鉴。本研究从纵向的线和横向的面对英汉植物词语进行了解析及对比。纵向线的研究包含对植物词语词义生成、概念映射、词义扩大、词义演变、词形组合、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等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横向面的研究主要在纵向的每一个层面上对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总结。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我们认为,植物词语是人类与植物有关的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体验所形成文字符号的结果。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是建立在植物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具体的概念是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直接感知的结果,与植物相关的抽象概念则是通过植物概念隐喻构建的。因而,植物俗名和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本质上属于概念性的,是隐喻的结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植物俗名的理据是人类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植物名通过具象类比、感官联想获得,植物名词的语言划分与植物学分类无关;植物词语的多义性是人类隐喻性思维与外部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但认知路径呈现扩散辐射的特点;基本义、隐喻义和文化义的形成遵循感官感知、心理感知、文化感知这样一个递进上升的路径。常用植物词语的搭配能力较强、语用广泛,但英汉具体词语表现不同,且汉语的植物词语搭配更灵活,语法表现更自由;英汉植物词语的共性和差异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英汉前10个基本植物词不尽相同,以它们为中心词的词群数量不同、各具特点,汉语的植物词群大于英语。建立在英汉植物词语命名理据、隐喻结构、词源语义、构词特征、词义对应、语用表现、民俗知识系统综合对比之上的语言学研究,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特征,有助于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植物词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成仓[10](2011)在《英汉习语特点及其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语是语言中文化内涵积淀最深厚的部分,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都拥有大量习语,承载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与一般语言形式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文化对比的方法,首先探讨英汉习语在语音、语义、结构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比较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2)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英语隐喻及其功能概述
    1.2 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1.2.1 中英文“比喻”概念及范畴比照
        1.2.2 隐喻与比喻之惑
        1.2.3 隐喻与转喻之惑
        1.2.4 隐喻与明喻之惑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隐喻的概念
        2.1.1 英语“metaphor”一词的词源追溯
        2.1.2 英语主流词典的隐喻释义
        2.1.3 传统的隐喻观
        2.1.4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界定
    2.2 隐喻的认知功能
        2.2.1 文体假说
        2.2.2 隐喻从修辞到认知
        2.2.3 认知假说
        2.2.4 隐喻的认知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概念隐喻理论
        3.1.1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
        3.1.2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及工作原理
        3.1.3 隐喻投射的基本特征
        3.1.4 概念隐喻的特征
        3.1.5 概念隐喻理论综合评价
        3.1.6 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3.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3.2 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3.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概述
        3.2.2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评价
        3.2.3 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
        3.2.4 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喻和文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4.1 隐喻能力概念综述
        4.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4.1.2 概念流利
        4.1.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位一体
    4.2 隐喻能力构成要素解析
        4.2.1 隐喻能力的构成要素
        4.2.2 隐喻产出能力
        4.2.3 隐喻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促
    4.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4.3.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
        4.3.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4.3.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教学理念及实验效果
        4.3.4 国内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状况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待考察隐喻类型及其描述性特征
    5.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5.1.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5.1.2 词句隐喻的考察动机及原因
    5.2 词句隐喻的概念、构成及分类
        5.2.1 词句隐喻的概念及常规范畴
        5.2.2 词句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
    5.3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及其描述性特征
        5.3.1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划分
        5.3.2 词句隐喻的典型形式
        5.3.3 含蓄型隐喻主体表征单位的描述性特征
        5.3.4 传统隐喻和新颖隐喻以及本文立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EFL学习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状况
    6.1 隐喻单位的识别和提取
        6.1.1 隐喻识别概述
        6.1.2 隐喻识别的标准及步骤
        6.1.3 MIP隐喻识别程序
    6.2 样本语料来源及隐喻考察项目说明
        6.2.1 样本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因
        6.2.2 语料描述及抽样说明
        6.2.3 隐喻考察项目及判别、计量方案
        6.2.4 隐喻单位的频次计量方式及标注方案
    6.3 数据分析
        6.3.1 高分组数据分析
        6.3.2 低分组数据分析
        6.3.3 样本数据比较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隐喻产出能力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7.1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
        7.1.1 写作微实验的方式及体裁
        7.1.2 写作微实验的受试描述
        7.1.3 写作微实验的实施过程
        7.1.4 写作微实验数据分析
    7.2 主题访谈描述
    7.3 英文隐喻产出不足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7.3.1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7.3.2 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
        7.3.3 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
        7.3.4 母语迁移与干扰
        7.3.5 学生对隐喻的保留性态度
        7.3.6 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
        7.3.7 英语测试导向不明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发现
    8.2 创新点
    8.3 教学启示
        8.3.1 输入隐喻理论知识,培养隐喻学用意识
        8.3.2 实施隐喻融入策略,强化隐喻学用效果
        8.3.3 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8.3.4 以习语为抓手,开启隐喻学习之门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写作微实验及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写作指令
附录4 写作微实验中英文习作扫描件选录

(6)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本题研究的缘起
        1.1.2 本题研究的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与历史
        1.2.1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1.2.2 西方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2.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语料的来源和使用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英熟语研究综述
    2.1 汉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2 汉语熟语的研究
    2.3 英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4 英语熟语的研究
    2.5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
    3.1 汉语熟语的形成
        3.1.1 佛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2 道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3 诸子百家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4 文学作品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5 科举制度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6 农业经济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7 中医文化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2 英语熟语的形成
        3.2.1 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2 《圣经》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3 莎士比亚戏剧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4 文学家思想家和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3 汉英熟语形成的共性
    3.4 汉英熟语的理解
        3.4.1 汉语熟语的理解
        3.4.2 英语熟语的理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4.1 汉英熟语比喻的类别
        4.1.1 汉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2 英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3 汉英熟语比喻类别的差异
    4.2 汉英熟语比喻的共性
        4.2.1 喻体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2.2 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3 汉英熟语比喻的差异
        4.3.1 汉英动物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1 “马”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2 “狗”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3 “龙”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 汉英颜色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1 “蓝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3.2.2 “红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5.1 汉英熟语与民族习俗
        5.1.1 汉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2 英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3 汉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1.4 英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2 汉英熟语与地域风貌
        5.2.1 汉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2.2 英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3 汉英熟语与民族心理
        5.3.1 汉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3.2 英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伦理道德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6.1 汉英熟语与伦理
        6.1.1 “天人合一”论与“天人两分”论
        6.1.2 “整体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
    6.2 汉英熟语与道德观念
        6.2.1 表达相似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2.2 表达相异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宗教人性观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7.1 汉族宗教人性观与汉语熟语
    7.2 英国基督教人性观与英语熟语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思维方式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8.1 汉英哲学思想的基本差异
    8.2 汉语的形象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
        8.2.1 汉语的形象思维与汉语熟语
        8.2.2 英语的抽象思维与英语熟语
    8.3 汉语的直觉思维和英语的推理思维
        8.3.1 汉语的直觉思维与汉语熟语
        8.3.2 英语的推理思维与英语熟语
    8.4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和英语个体分析思维
        8.4.1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与汉语熟语
        8.4.2 英语个体分析思维与英语熟语
    8.5 汉英思维方式的辨证思考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审美情趣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9.1 汉族审美与汉语熟语
        9.1.1 汉语熟语的意境审美
        9.1.2 汉语熟语的语音审美
        9.1.3 汉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2 英语民族审美与英语熟语
        9.2.1 英语熟语的音韵审美
        9.2.2 英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10.1 汉英对比与翻译
    10.2 翻译方法概述
        10.2.1 直译和意译
        10.2.2 归化和异化
    10.3 汉英熟语的翻译
        10.3.1 功能对等理论
        10.3.2 喻体对接策略
        10.3.3 汉英熟语的翻译方法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语
    11.1 木文的基本认识
    11.2 本文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中的表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影响英汉习语比喻用法的因素
    1. 地理环境
    2. 风俗习惯
    3. 宗教信仰
    4. 其他因素
二、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
    1. 喻意相同, 喻体基本相同或相似
    2. 喻意相同, 喻体不同
    3. 喻体相同, 喻意不同
    4. 喻体不同, 喻意不同
结语

(8)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喻性习语
二、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一) 地理环境
    (二) 审美情趣
    (三) 宗教文化
三、结束语

(9)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本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及目标
    1.2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与意义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英汉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1.1 植物与人类语言
        2.1.2 英语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3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综述
        2.1.4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综述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3. 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对比
    3.1 植物词语的认知观
        3.1.1 植物名称的理据性
        3.1.2 英汉植物名的类别
        3.1.3 英汉植物词分布
        3.1.4 具有理据性的英汉植物名称对比
    3.2 隐喻和隐喻研究
    3.3 英汉植物词语隐喻义的演进
        3.3.1 植物隐喻化认知
        3.3.2 英汉植物隐喻化认知对比
        3.3.3 植物隐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3.3.4 英汉植物隐喻的语义模式
    3.4 英汉植物词语隐喻义认知分析
        3.4.1 语义范畴化理论
        3.4.2 认知语义观
        3.4.3 植物隐喻义认知特点
        3.4.4 英汉植物词语转类、转义现象分析
    3.5 英汉植物词语结构形式的认知对比
        3.5.1 词语的结构
        3.5.2 英语植物词的构成类型及特征
        3.5.3 汉语植物词的构成类型及特征
        3.5.4 英汉植物词构词异同
        3.5.5 英汉植物词语派生构词力的对比
    3.6 小结
4.英汉植物词语(及植物)文化义
    4.1 文化义的定义
    4.2 植物民俗义与植物词语文化义
    4.3 英汉民俗中的植物象征对比
        4.3.1 婚俗与植物象征
        4.3.2 节日活动与植物象征
        4.3.3 葬礼与植物象征
    4.4 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义对比
    4.5 共性和差异分析
    4.6 小结
5. 英汉植物词语语用义
    5.1 词语的语用义
    5.2 英汉植物词语的语用义表现
    5.3 英汉习语谚语中的植物词语
    5.4 英汉动物词、颜色词中的植物词语
    5.5 英汉人名、地名中的植物词语
    5.6 英汉植物词语案例分析对比
        5.6.1 英汉植物词语转义数量对比
        5.6.2 英汉植物词语转义数量的共性特征
    5.7 含有人体词的植物词语和含有植物词的人体描写语
        5.7.1 英汉语言中含有人体词的植物词语
        5.7.2 英汉语言中的“人体词”+“植物词”惯用词语的对比
        5.7.3 英汉语言中的人体描写与植物隐喻
    5.8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Summary

(10)英汉习语特点及其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习语的特征
    (一) 意义的整体性
    (二) 结构的稳固性
    (三) 语言的比喻性
    (四) 音韵的和谐性
二、 英汉习语中的主要文化差异
    (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
    (二)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三) 宗教信仰差异
    (四) 文化背景不同
    (五) 价值观念不同

四、比较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2]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D]. 周文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7]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J]. 胡莉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5)
  • [8]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 刘俊英,郭玫.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9]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 陈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
  • [10]英汉习语特点及其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J]. 纳成仓.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英汉隐喻习语的民族文化特征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