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雾化器使用中常见故障的排除(论文文献综述)
彭扬[1](2021)在《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汽车将无法满足当今的环保要求,汽车工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符合国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火灾事故。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限制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害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性、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热失控传递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利用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对大尺寸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包括点燃时间、表面温度、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尺寸等典型火灾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外加辐射热流强度和荷电状态对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的影响。第二,通过改造后的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气分析仪(FTIR)对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的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在喷射阶段火焰长达55 cm,其标准化热释放速率值和汽油十分接近。利用热危害评价模型,定量地表征了因热高温和热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危害。发现在电池周围30cm处,热危害随着荷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对于50%SOC以上的电池,FEDtherm的值达到并超过忍受限值1。表明人员会遭受严重的皮肤疼痛和烧伤,且有超过一半人员因为热危害的影响无法成功逃生。而0%SOC电池的影响却十分微弱。FTIR测得的气体成分主要有CO、HF、SO2、NO2、NO和HCl,所有气体浓度都随SOC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毒性气体评价模型,对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毒性危害进行定量计算预测,发现刺激性气体危害要远高于窒息性气体,而且其差异大于一个数量级。FEC最大值为0.8,十分接近临界阈值,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因为气体危害而失去逃生能力。HF和SO2的影响占据了 FEC值的85%以上,表现出远高于其他气体的毒性威胁,在消防救援中需重点考虑。第三,研究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其有效缓解措施。结合电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荷电状态、燃烧火焰和并联条件对热失控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为0.1 min-1,相比于100%SOC基本实验,5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降低了 39.5%。当100%SOC电池组增加点火条件时,热失控传播速度略有变化,仅增加了 1.9%。热失控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电池间的热传导,受火焰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而在并联条件下,传播速度变化显着,热失控传播速度增加了 69.6%,说明在并联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热失控传播风险。基于实验结果,对并联条件下的热失控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使用云母、陶瓷纤维纸和气凝胶板使1#和2#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了 78.2%、80.6%和88.7%。最后,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磷酸铁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并阻断热失控在电池模组间的持续蔓延。第四,研究了细水雾在抑制18650型钴酸锂电池火灾和阻止热失控传递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阻止50%和40%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放置陶瓷纤维板并施加11.1 wt.%的细水雾可阻止75%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即使在发生热失控传递的试验中,施加细水雾也可以显着降低失控后期的传播速度。同时,细水雾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相比于未施加细水雾的试验,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53%和30%,使每个热失控电池燃烧释放热量降低43%和40%。通过细水雾对燃烧的抑制,使电池喷出材料的燃烧效率低于36%。此外,施加细水雾会使电池底部的最高温度下降100~200℃,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为制定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防控方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同时对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妙笛[2](2020)在《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后工业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医疗模式逐步转型。一方面是数据化医疗的发展,使得医疗产品的更新和服务系统运行的整合提出了新的设计方向,另一方面是在当下的自我康复模式下的自助式医疗系统和医疗产品的更有效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效率。运用服务设计思维的具体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我们有序开展设计流程,实现面向用户的产品创新。本文以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服务设计发现、探索、实践过程中,设计出一整套产品创新方案和产品服务软件系统平台,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产品创新中,实现产品和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全程的监护。在儿童哮喘医疗监护系统中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将服务设计理念运用到儿童哮喘医疗产品创新设计中,对服务设计理论进行概述,运用服务设计流程方法进行用户调研和产品分析洞察,从哮喘儿童和家属在诊疗过程中问题和情感出发,通过分析儿童哮喘医疗产品服务系统中的各项因素,寻找设计机会,洞察发展趋势,完成产品及服务系统构建。二、儿童哮喘监护产品设计创新,针对哮喘儿童在家庭自我管理模式中经常使用的产品设计和改进。包含治疗时期和慢性护理时期的监护产品,对吸入药物的雾化吸入器和数据监测的峰值流速仪进行设计。设计出系列智能医疗产品,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相结合,肺功能呼气值检测(PEF)数值、雾化器输出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等信息数据化信息进行数据化管理。三、儿童哮喘监护产品服务软件平台设计,将整合患者在诊疗、产品使用、产品数据管理和医患沟通问题等多方因素,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产品监护信息、就诊信息、治疗信息等功能页面,以哮喘APP的形式作出服务平台的创新。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整个设计流程要素进行梳理,将产品治疗和信息监护过程相统一,实现监护医疗产品全方位的管理,为监护过程提供更多的服务,设计出实际的产品和应用的案例。
张笑丹[3](2020)在《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新的医疗手段及介入疗法不断产生,将药液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方法之一。雾化吸收具有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用药量少等优势,该方法是将药液雾化后直接吸入到达支气管及肺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针对一种新的微型电热雾化装置,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传热、传质以及液体汽化相变过程及特性展开研究。微型雾化器是该新型医疗手段的核心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热丝加热一具有毛细作用的导液绳,导液绳与药液相接触,通过导液绳的毛细力将药液输送到电热丝所在区域,在加热过程中药液发生汽化并被吸入呼吸道。由于目前该领域对微型雾化器工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缺乏认识,为了深入研究微型雾化器内部的传热传质以及干烧特性,对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温度场与液体浓度场的变化、汽化量随加热功率、导液绳输运特性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着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最佳雾化参数条件。由于微型雾化器的工作性能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在这些参数不同组合的条件下涉及大量的实验,此外,目前的实验测试手段尚难以测取导液绳内的温度场与液体浓度场,因此本文在进行实验研究的同时,平行开展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研究。首先建立了液体在微型雾化器导液绳中传输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微型雾化器传热传质过程、蒸发过程以及干烧问题,获得了关键因素对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微型雾化器工作过程中导液绳内液体温度场、浓度场、汽化场的变化规律以及加热功率、扩散系数、液体种类等因素对液体物理场的影响。在分析微型雾化器干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导液绳输液能力的新型结构。通过研究,本文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雾化液体在导液绳中的扩散系数,在不同加热功率下液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在一次加热过程中汽化量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2)把雾化液体当作连续介质,采用欧拉方法建立了描述导液绳内非稳态传热传质及液体相变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3)通过所建立的数值模拟平台,获得了液体在导液绳传输过程中单次加热和抽吸模式下的温度场、浓度场和汽化场;获得了加热功率与液体的升温速率、液体的浓度变化与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4)在本文研究的参数范围内,获得了当雾化液体为水时,汽化量与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以及汽化量与扩散系数和加热时间的定量关系式:m(28)-.29841(10).02082?(10).03005q(10).0042?qm(28)-0.0364(10)0.3202?-0.0321D(10)0.0765?D式中:τ—加热时间,s,q—加热功率,W,D—扩散系数,m2/s,m—汽化量,mg。(5)针对雾化器干烧问题,提出了一种轴向导流强化毛细结构,通过在导液绳轴心处放置侧面开孔的输液通道,从根本上改善导液绳干烧问题。中心输液通道的尺寸和开孔率是影响干烧的重要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干烧时间点和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以及开孔率的变化关系:(?)式中:τ—干烧时间点,s,χ—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γ—输液通道侧面开孔率。
朱健勇[4](2020)在《微米级雾滴吸收柴油机尾气VOCs污染物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其过度排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相关源解析结果表明,柴油机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大气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但目前的柴油机尾气VOCs处理技术应用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因此,开发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柴油机尾气VOCs处理装置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将雾化超重力技术应用于柴油机尾气VOCs污染物的处理中,其产生的微米级雾滴可以显着增加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行气液传质,使VOCs可以被含有吸收剂的雾滴充分吸收,实现对柴油机尾气VOCs的净化处理。首先对柴油机尾气VOCs的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定量分析得到排放特征,为吸收剂的筛选提供基础。其次,通过对常见的几种吸收剂进行微米级雾化效果分析与VOCs吸收效果实验,确定一种吸收效果最好的吸收剂,并进一步优化得出吸收液的最佳组分配比。再次,通过对雾滴粒径、吸收液雾化量、雾化后尾气停留时间、吸收温度四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研究,确定一套VOCs吸收效率最高的工况参数,实现对柴油机尾气多组分VOCs污染物的协同处理。最后,对吸收装置进行效益分析,综合评定其应用价值。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1)吸收液的最佳组分配比为:柠檬酸钠质量分数15%、柠檬酸质量分数0.22%、氯化钠质量分数1%,此条件下的吸收液微米级雾化效果最好,对柴油机尾气多组分VOCs的吸收容量最大。(2)吸收装置的最佳参数为:吸收雾滴粒径5μm、吸收液雾化量71mL/min、雾化后尾气停留时间1s、吸收温度20℃,此条件下对尾气多组分VOCs的吸收效率达到58.5%,装置的吸收效果较好。(3)吸收装置的成本核算结果表明:本装置的成本比现有柴油机尾气VOCs处理技术的更低,固定成本为2880元,运行成本为每处理1L柴油产生的尾气VOCs仅需1.45元。总体而言,本课题设计的雾化超重力吸收装置通过微米级雾滴吸收柴油机尾气多组分VOCs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赵坤[5](2019)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石资源采选量越来越大,致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成为了危害人体身体健康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在注重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存的环境。而大气污染由于其具有广阔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微细粉尘(PM10、PM2.5),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重点空气监控的指标。本文是针对金属矿山在选矿生产工艺中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影响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等问题。为了改善当前矿山企业粉尘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的特征,优化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对选矿厂的选矿系统进行除尘工程设计。除尘效果达到如下要求:(1)厂房内的环境(岗位粉尘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标准;(2)排放粉尘浓度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安徽某金属矿为设计研究对象,采用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和机械通风除尘相结合方式治理选矿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扬尘。其中转运工序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系统,通过利用超声波产生雾化的微细雾滴,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内捕获、凝聚扬起的微细粉尘,同时对物料加湿,减少破碎、筛分等后续工序中扬尘的产生,减轻后续除尘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尘器的净化效果。破碎、筛分工序的扬尘利用集气罩减少扩散区域,然后由机械通风除尘系统收集起来,最后经除尘器净化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机械通风除尘系统中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影响粉尘排放浓度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属矿山粉尘的高浓度、高湿度、颗粒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匀、细颗粒粉尘比例大等特点,进行多种除尘器比选后选用新型微孔膜过滤除尘器。该除尘器克服常规袋式除尘器出现的粘袋、糊袋现象的缺点,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为基材,通过独特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制成,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阻力低、清灰效果好、微孔膜不吸水等优点。为了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采用湿法造桨处理,泥浆通过渣浆泵输送到主厂房回收利用。本文还阐述了除尘系统运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系统风量分配的方法,为除尘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除尘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在矿山选矿粉尘治理得到了成功利用。除尘系统在选矿厂运行后,厂区环境明显改善,经检测厂房内岗位粉尘浓度均小于1 mg/m3,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不超过20 mg/m3(标),满足国家铁矿采选工艺污染物排放标准。
黄明[6](2019)在《热湿气候风洞内营造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南海地区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具有显着的高温、高湿、强辐射、高风速、高盐雾的热带海洋气候特点。现今,南海岛屿的开发日渐火热,然而缺乏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和体系去指导建设。因南海岛屿的特殊性,建筑技术研究不能频繁地进行现场实验,迫切地需要建设一个能够营造南海岛屿实际大气环境的风洞。建设这一风洞的难点在于其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控制,需要提出一套控制盐雾浓度的策略。本文基于已有的热湿气候风洞,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改造热湿气候风洞,确定实验方案。介绍了热湿气候风洞的盐雾发生装置和大气采集装置,并对风洞内风场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南海岛屿典型气象年参数(JGJ346T-2014),制订第一阶段实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工况。2、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通过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的单一变量实验,寻找各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湿空气含盐浓度越高,盐雾粒子扩散速率、沉降速率也越大;在6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也随之增大,盐雾扩散速率也增大;在0.5m/s2.5m/s的风速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大,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随之减小,沉降速率也随之减小;风速大小是影响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主导因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程度比温度、相对湿度要显着。3、热湿气候风洞内盐雾浓度控制策略研究。本研究选取若干个岛屿的典型气象日,通过改造后的热湿气候风洞,以风速大小为唯一考量因素制定盐雾浓度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际岛屿含盐大气环境营造实验。结果显示,以风速大小为主导的盐雾浓度控制策略能够使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稳定在(6±1)mgNaCl/m3;得到各风速工况的实际盐雾环境营造推荐策略。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气候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岛屿典型气象日实际大气环境营造实验,总结了各风速工况条件下的盐雾浓度控制推荐策略。
李丹,刘楠才,常文林[7](2018)在《Varian 72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Varian 72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进样系统中的样管、雾化器、雾化室以及光路中的矩管、高频电路中的电感耦合线圈、循环水路以及工作气路的使用操作和维护,通过有效的维护操作,解决光谱仪使用过程中点燃不了等离子体,以及形成的等离子体火焰不稳定导致熄灭的问题;阐述了仪器技术参数中工作气流量、观察高度、光室温度及测样前的最佳稳定时间、干扰消除、波长校正,谱线读数积分时间的优化设置;总结了仪器的高频电磁安全防护、使用过程中开停机和使用的温度、湿度环境及除尘维护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健全Varian 725型ICP-AES的使用和维护保养,降低仪器设备的故障率,确保它能稳定有效的发挥工作性能,为日常测试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
汤镇安[8](2018)在《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研究》文中认为细小微粒在农业、工业上有着越来越多重要的应用,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作为一种能够形成细微雾滴的喷雾装置,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在工业、农业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工业制造中的喷雾热解与喷雾冷却,医疗卫生中的气雾吸入治疗,日常生活的空气净化等,甚至可有效应用在防治虫害上。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具有结构简单、雾滴粒径均匀细小、雾化效率高和功率消耗低等优点。现有文献关于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应用研究主要侧重在医用领域,对于高粘度流体微孔超声雾化器的研究却较为缺乏。适用于高粘度流体的微孔超声雾化器的研究有助于其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推广,对低容量喷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进行高粘度流体微孔超声雾化器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粘度流体的雾化器,其创新点在于通过仿真、试验等多个方面比较雾化器在有或无流体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差异,以及液体物理性质对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综述了压电超声雾化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超声雾化和微孔压电超声雾化的雾化机理研究;(2)采用DesignModeler以及SolidWorks建立雾化片的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搭建微孔压电超声雾化的模态分析、流固耦合模态仿真分析。通过两种模态分析,得出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振动类型与工作频率,对比干模态以及湿模态分析结果的差异。研究雾化片微孔数目、微孔直径以及微孔锥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根据几种结构下的较理想振型,给出了高粘度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初步设计方案及最佳振型谐振频率范围;(3)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加工高粘度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通过激光测振试验得出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谐振频率,所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相互论证,再通过雾化流量试验确定最优驱动频率;(4)搭建了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测试系统,选用包括高粘度流体在内的工作流体作为雾化对象,测量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粘度、微孔直径和驱动电压对压电微孔超声雾化的雾滴粒径和雾化流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雾化效果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当增大工作流体的表面张力时,雾滴粒径和雾化流量均增大。当增大粘度时,雾滴粒径增大,雾化流量减小。雾滴粒径和雾化流量随着微孔直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驱动电压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雾化流量达到峰值所对应的驱动频率与雾滴粒径达到峰值时的基本吻合,液体的动力粘度越大,雾化所需的功率越大。高粘度的液体可通过增大雾化片微孔直径或提高驱动电压实现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对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设计方案做出补充;(5)总结全文工作情况,综合分析得出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设计方案,为该类型微孔压电超声雾化装置的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参考。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提供后续研究的展望。
于航[9](2018)在《面向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用雾化器是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口服药物治疗和打针注射来说,使用医用雾化器具有无痛苦、见效快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患者的康复。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差,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且经常反复发作,医用雾化器在儿童群体中使用频率较高,但目前的医用雾化器产品基本上都是针对于成年人设计的,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医用雾化器产品比较少。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研究主要针对儿童患者用户,帮助其缓解病痛,快速恢复健康,减轻打针吃药对儿童造成的心理负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围绕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展开研究,分析目前儿童医用雾化器的现状,研究情感化设计的理论,探究情感语意对儿童医用产品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进行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分析研究,设计出能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适用于儿童使用的医用雾化器产品,减少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分析儿童对色彩和形态的认知的心理特征发展及儿童在患病期间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对某三甲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用户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医护人员及家庭对儿童医用雾化器在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的需求,将儿童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纳入到设计研究中,确定儿童医用雾化器设计定位,满足儿童用户的需求。在调研基础上对儿童医用雾化器进行设计实践,从产品的外观、功能和人机工程学等方面进行情感化分析研究,将情感化设计与仿生学结合进行创新性设计,设计出具有听歌游戏功能、满足儿童使用的医用雾化器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设计评价分析。为儿童医疗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推动儿童医疗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刘静波,张更宇[10](2017)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在环境监测领域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文中提出以珀金埃尔默公司(PE)生产的NexION300D为例,基于环境监测系统使用经验,总结了包括进样系统、等离子体源(ICP)、接口、透镜、四级杆分析器、检测器和内置于质谱仪中的真空系统,外连接冷却循环水及空气过滤网等部件日常维护要点,并对容易出现的点火问题、灵敏度低、氧化物高、精密度差、质量数8和220的背景值高、校准曲线异常等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认为未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与其它仪器联用技术的相关维护是ICP-MS从业者的挑战和机遇。
二、超声波雾化器使用中常见故障的排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雾化器使用中常见故障的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1 测量与采集仪器 |
2.1.1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
2.1.2 电子天平 |
2.1.3 数码摄像机 |
2.1.4 微压差传感器 |
2.1.5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
2.1.6 辐射热流计 |
2.1.7 热电偶和数据采集模块 |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台设计 |
2.2.1 火焰形态测量方法 |
2.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实验平台 |
2.2.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细水雾灭火实验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3.3 火灾行为 |
3.4 表面温度特性 |
3.4.1 SOC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4.2 辐射热流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5 热释放速率 |
3.5.1 SOC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5.2 辐射热流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6 火焰高度和面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4.3 火灾危害评价方法 |
4.3.1 气体毒性评价模型 |
4.3.2 热危害评价模型 |
4.4 燃烧行为 |
4.5 热危害 |
4.5.1 热释放速率 |
4.5.2 火焰温度 |
4.5.3 因辐射和高温产生的热影响 |
4.6 气体毒性危害 |
4.6.1 窒息性气体 |
4.6.2 刺激性气体 |
4.6.3 烟气毒性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被动缓解措施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特性 |
5.4.1 SOC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2 火焰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3 并联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的被动缓解措施 |
5.5.1 温度和电压变化规律 |
5.5.2 传播速度 |
5.5.3 传热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主动控制方法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热失控传播动力学过程 |
6.4 热释放速率 |
6.5 燃烧效率 |
6.6 细水雾的冷却功率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
(2)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哮喘现状 |
1.1.2 哮喘管理体系发展 |
1.1.3 哮喘监护产品管理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实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服务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儿童哮喘监护医疗服务管理现状 |
1.3.3 国内外儿童哮喘监护医疗产品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儿童哮喘监护医疗产品服务设计理论分析 |
2.1 服务设计理论 |
2.1.1 服务设计概念与原则 |
2.1.2 服务设计流程与方法 |
2.1.3 产品服务设计 |
2.2 儿童家用自我管理哮喘监护产品分析 |
2.2.1 哮喘呼气监测类产品 |
2.2.2 哮喘吸入类治疗产品 |
2.2.3 哮喘监护产品服务平台 |
2.2.4 哮喘监护医疗产品发展趋势 |
2.3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哮喘监护医疗产品创新 |
2.3.1 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服务流程设计应用方法 |
2.3.2 医疗产品服务设计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儿童哮喘医疗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
3.1 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用户研究 |
3.1.1 目标用户分析 |
3.1.2 问卷调查 |
3.1.3 用户访谈 |
3.1.4 用户画像创建 |
3.1.5 用户旅程图 |
3.2 服务系统模型构建 |
3.2.1 服务系统图构建 |
3.2.2 服务蓝图构建 |
3.3 服务设计策略 |
3.3.1 服务触点与情境分析 |
3.3.2 服务缺口分析 |
3.3.3 设计方向输出 |
第四章 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设计实践与验证 |
4.1 医疗监护产品设计方案衍生 |
4.1.1 产品设计方案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要素 |
4.2 哮喘监护医疗产品设计生成 |
4.2.1 产品造型推演 |
4.2.2 三维模型 |
4.2.3 产品结构 |
4.2.4 场景效果图 |
4.3 哮喘监护医疗产品软件界面设计 |
4.3.1 系统功能架构 |
4.3.2 原型和界面设计 |
4.4 服务评估 |
4.4.1 评估目标 |
4.4.2 评估过程 |
4.4.3 评估结果 |
4.4.4 问题反思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3)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用雾化器概述 |
1.2.2 毛细作用概述 |
1.2.3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概述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
2.1 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2.1.1 热量在导液绳内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
2.1.2 液体在导液绳中发生汽化的数学模型 |
2.1.3 液体在导液绳内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 |
2.1.4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2.2 微型雾化器数值模拟平台的建立以及数据后处理 |
2.3 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
2.3.1 微型雾化器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2.3.2 微型雾化器实验结果 |
2.3.3 微型雾化器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微型雾化器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 |
3.1 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
3.2 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浓度的变化规律 |
3.3 加热功率对液体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
3.3.1 加热功率对液体温度场的影响 |
3.3.2 加热功率对液体浓度场的影响 |
3.4 扩散系数对液体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
3.4.1 扩散系数对液体温度场的影响 |
3.4.2 扩散系数对液体浓度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微型雾化器蒸发特性的研究 |
4.1 液体种类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
4.2 加热功率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
4.3 扩散系数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抽吸模式下微型雾化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雾化器抽吸模式的设定及计算过程 |
5.2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5.3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浓度变化 |
5.4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汽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微型雾化器干烧特性的研究 |
6.1 加热功率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
6.2 扩散系数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
6.3 改善液体干烧问题的新型雾化器结构 |
6.3.1 轴向导流强化毛细结构介绍 |
6.3.2 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
6.3.3 开孔率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申报的专利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获得荣誉 |
(4)微米级雾滴吸收柴油机尾气VOCs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VOCs的危害 |
1.1.2 VOCs的来源分析 |
1.1.3 VOCs的处理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柴油机尾气VOCs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2.1 柴油机尾气VOCs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2.1.1 氧化催化(DOC)技术 |
2.1.2 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 |
2.1.3 低温等离子体耦合氧化催化技术 |
2.2 雾化超重力技术吸收柴油机尾气VOCs的研究进展 |
2.2.1 雾化超重力技术及应用进展 |
2.2.2 微米级雾滴吸收柴油机尾气VOCs机理 |
2.2.3 吸收剂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设置 |
3.1 实验装置 |
3.1.1 柴油机尾气排放系统 |
3.1.2 微米级雾滴发生系统 |
3.1.3 超重力收集系统 |
3.1.4 引风系统 |
3.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柴油机尾气VOCs排放特征分析实验 |
3.3.2 吸收剂分析与筛选实验 |
3.3.3 吸收装置参数优化实验 |
3.4 柴油机尾气VOCs排放特征分析 |
3.4.1 定性分析结果 |
3.4.2 VOCs主要组分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收剂分析与筛选 |
4.1 吸收剂微米级雾化效果分析 |
4.1.1 吸收剂粘度对微米级雾化效果的影响 |
4.1.2 吸收剂分子量对微米级雾化效果的影响 |
4.2 最佳吸收剂筛选 |
4.2.1 吸收剂种类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4.2.2 吸收剂浓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4.2.3 吸收剂助剂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收装置参数优化及效益分析 |
5.1 吸收装置参数优化 |
5.1.1 雾滴粒径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1.2 吸收液雾化量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1.3 雾化后尾气停留时间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1.4 吸收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2 吸收装置应用效果分析 |
5.2.1 VOCs主要组分吸收效果分析 |
5.2.2 吸收废液收集效果分析 |
5.3 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成本分析 |
5.3.2 应用可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粉尘尘化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
2.1 矿山粉尘颗粒的分类 |
2.2 矿山粉尘的性质 |
2.2.1 粒径 |
2.2.2 粉尘密度 |
2.2.3 粘附性 |
2.2.4 安息角 |
2.2.5 润湿性 |
2.2.6 电性 |
2.2.7 磨损性 |
2.2.8 流动性 |
2.3 矿山粉尘的危害 |
2.3.1 矿山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
2.3.2 矿山粉尘对设备产品的影响 |
2.3.3 矿山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
2.4 矿山粉尘产生机理 |
2.4.1 矿山粉尘尘化分析 |
2.4.2 产尘设备与尘源分析 |
2.4.3 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措施 |
2.5 干雾抑尘机理分析 |
2.5.1 空气动力学原理 |
2.5.2 “云”物理学原理 |
2.5.3 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 |
2.6 潮湿环境粉尘过滤机理分析 |
2.6.1 传统滤料过滤机理 |
2.6.2 微孔膜过滤机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尘系统优化设计 |
3.1 选矿厂基本概况 |
3.1.1 破碎筛分 |
3.1.2 磨矿磁选 |
3.2 除尘方案的优选 |
3.2.1 治理方案论证 |
3.2.2 除尘系统的划分原则 |
3.2.3 除尘工艺分析 |
3.2.4 设计原则 |
3.3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
3.3.1 尘源密闭 |
3.3.2 主要扬尘设备的密闭 |
3.3.3 密闭罩设计 |
3.3.4 除尘排风量设计 |
3.3.5 吸尘罩设计 |
3.3.6 管网水力计算 |
3.3.7 除尘器选型和计算 |
3.3.8 风机选型及计算 |
3.3.9 排气筒设计 |
3.4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 |
3.4.1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组成 |
3.4.2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计算 |
3.5 除尘系统控制 |
3.5.1 光电控制雾化抑尘系统 |
3.5.2 通风除尘系统控制 |
3.6 粉尘处理与回收 |
3.6.1 卸尘装置 |
3.6.2 粉尘处理与回收 |
3.6.3 喷水量设计 |
3.6.4 泵坑设计 |
第四章 除尘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风量调整 |
4.1 除尘系统的单体调试与运行 |
4.1.1 除尘器与输灰系统 |
4.1.2 除尘风机 |
4.2 除尘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开停机 |
4.2.1 除尘器的开停机 |
4.2.2 除尘风机的开停机 |
4.2.3 输灰系统的开停机 |
4.3 除尘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
4.3.1 风管系统 |
4.3.2 除尘风机 |
4.3.3 布袋除尘器 |
4.4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 |
4.4.1 风量调整的目的 |
4.4.2 风量调整前的调试准备 |
4.4.3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基本原理 |
4.4.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除尘系统实施效果 |
5.1 测试必备的条件 |
5.2 测试操作点的安全措施 |
5.3 采样要求 |
5.3.1 采样位置的选择 |
5.3.2 采样孔的结构 |
5.3.3 测试的操作平台要求 |
5.4 采样仪器 |
5.4.1 原理 |
5.4.2 主要技术指标 |
5.5 检测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
6.1 工程投资 |
6.1.1 除尘系统主体设施投资 |
6.1.2 给排水设施投资 |
6.1.3 电气设施投资 |
6.1.4 工程直接投资 |
6.1.5 工程建造其他费用 |
6.1.6 工程总投资 |
6.2 运行费用 |
6.2.1 电费 |
6.2.2 人工费 |
6.2.3 运行水费 |
6.2.4 维修费 |
6.3 折旧费用 |
6.4 该矿山粉尘处理单价 |
6.5 经济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热湿气候风洞内营造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南海气候特征 |
1.2.2 含盐湿空气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方案 |
2.1 实验原理 |
2.1.1 热湿气候风洞试验台简介 |
2.1.2 热湿气候风洞风场分析 |
2.1.3 盐溶液雾化装置与含盐湿空气采集装置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工况分析 |
2.2.2 实验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影响规律 |
3.1 温度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
3.1.1 实验可靠性分析 |
3.1.2 温度相关性实验结果 |
3.1.3 温度对湿空气含盐浓度影响规律 |
3.2 相对湿度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
3.2.1 实验可靠性分析 |
3.2.2 相对湿度相关性实验结果 |
3.2.3 相对湿度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
3.3 风速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
3.3.1 实验可靠性分析 |
3.3.2 风速相关性实验结果 |
3.3.3 风速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雾浓度控制策略的提出及应用分析 |
4.1 不同温湿度气象条件下的盐雾营造实验分析 |
4.1.1 不同温湿度工况实验湿空气含盐浓度控制策略制定 |
4.1.2 不同温湿度工况实验结果 |
4.1.3 分析及总结 |
4.2 不同风速下盐雾营造实验分析 |
4.2.1 高风速工况湿空气含盐浓度控制实验 |
4.2.2 中风速工况下湿空气含盐浓度控制实验 |
4.2.3 低风速工况下湿空气含盐浓度控制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Varian 72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进样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
1.1 样管的使用操作和维护 |
1.2 雾化器、雾化室、炬管的使用操作和维护 |
1.2.1 雾化器的清洗维护 |
1.2.2 炬管的安装和维护 |
1.2.3 炬管的准直 |
1.2.4 电感耦合线圈的维护保养 |
1.2.5 循环水系统的维护保养 |
1.2.6 氩气气路系统纯度和压力的控制 |
2 对725型ICP-AES的技术参数设置和使用 |
2.1 设置合适的工作气流量 |
2.2 优化ICP-AES分析的观察高度 |
2.3 ICP-AES点火前的光室温度控制及测样前的最佳稳定时间 |
2.4 消除分析干扰的方法 |
2.5 波长校正,找回准确的波长坐标位置 |
2.6 谱线读数积分时间的选择 |
3 Varian 725型ICP-AES的高频电磁安全防护、使用过程中开停机和使用环境的维护 |
3.1 高频电磁安全防护的维护 |
3.2 仪器使用过程中开停机的维护 |
3.3 仪器使用过程的温度、湿度环境维护 |
3.4 仪器灰尘的打扫维护 |
4 结束语 |
(8)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压电雾化装置研究现状 |
1.2.1 压电雾化装置的分类 |
1.2.2 自由液面超声雾化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3 自由液面压电超声雾化器 |
1.3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装置 |
1.3.1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的理论研究 |
2.1 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的性质 |
2.2 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分类 |
2.3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基本工作原理 |
2.4 雾滴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有限元仿真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 |
3.2 微孔雾化片的ANSYS分析 |
3.2.1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
3.2.2 模态分析 |
3.2.3 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3.3 微孔数目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3.3.1 建模及网格划分 |
3.3.2 模态分析 |
3.3.3 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3.4 微孔直径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3.4.1 建模及网格划分 |
3.4.2 模态分析 |
3.4.3 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3.5 微孔锥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3.5.1 建模及网格划分 |
3.5.2 模态分析 |
3.5.3 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3.6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初步设计选型 |
3.7 本章小结 |
4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试验研究 |
4.1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结构 |
4.2 多普勒激光测振试验 |
4.2.1 多普勒激光测振试验系统及原理 |
4.2.2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扫频试验 |
4.2.3 最优驱动频率测定试验 |
4.3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试验 |
4.3.1 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测试系统 |
4.3.2 表面张力对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3 粘度对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4 微孔直径对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5 驱动电压对微孔压电超声雾化效果的影响 |
4.4 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设计补充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面向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情感化设计研究 |
2.1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
2.2 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 |
2.2.1 情感需求层次模型的建立 |
2.2.2 感性工学 |
2.2.3 三个层次理论 |
2.3 情感化设计评价理论及方法 |
2.3.1 情感化设计评价理论 |
2.3.2 情感化设计评价方法 |
2.4 情感化设计研究领域 |
2.4.1 外在表现与情感化设计 |
2.4.2 经验内涵与情感化设计 |
2.4.3 人文关怀与感情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及工程心理学分析 |
3.1 儿童心理学分析 |
3.1.1 儿童情绪特征的一般发展 |
3.1.2 儿童对色彩和形态认知心理特征的发展 |
3.1.3 儿童治疗期间心理需求分析 |
3.2 儿童医疗产品工程心理学分析 |
3.2.1 工程心理学研究方法 |
3.2.2 儿童的感觉与注意信息加工 |
3.2.3 儿童的思维与符号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儿童医用雾化器情感化设计分析 |
4.1 儿童医用雾化器情感化设计表达 |
4.1.1 感官层面的表达 |
4.1.2 效能层面的表达 |
4.1.3 反思层面的表达 |
4.2 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医用雾化器设计实践及情感化设计分析 |
5.1 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总体设计 |
5.2 儿童医用雾化器设计方法的实施 |
5.2.1 儿童医用雾化器的用户定位 |
5.2.2 儿童医用雾化器产品调查设计 |
5.2.3 儿童医用雾化器产品定位调查分析 |
5.2.4 儿童患者家庭及医疗机构儿科的走访调查 |
5.2.5 儿童在使用雾化产品治疗的状态观察 |
5.2.6 人文关怀在医疗产品设计中体现深度访谈 |
5.3 儿童医用雾化器设计方案展示 |
5.4 儿童医用雾化器感情化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用户研究问卷调查Ⅰ |
附录2 :儿童医用雾化器产品感情化语意调查问卷Ⅱ |
(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在环境监测领域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日常维护 |
1.1 进样系统 |
1.2 等离子体源 |
1.3 接口 |
1.4 透镜 |
1.5 四级杆分析器 |
1.6 检测器 |
1.7 真空系统 |
1.8 冷却循环水及空气过滤网 |
2 故障排除 |
2.1 点火问题 |
2.2 灵敏度低 |
2.3 氧化物高 |
2.4 精密度差 |
2.5 质量数8和220的背景值高 |
2.6 校准曲线异常 |
3 总结 |
四、超声波雾化器使用中常见故障的排除(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彭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哮喘医疗监护产品设计研究[D]. 郭妙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D]. 张笑丹. 东南大学, 2020(01)
- [4]微米级雾滴吸收柴油机尾气VOCs污染物的应用研究[D]. 朱健勇. 兰州大学, 2020(01)
- [5]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D]. 赵坤.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8)
- [6]热湿气候风洞内营造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技术研究[D]. 黄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Varian 72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使用和维护保养[J]. 李丹,刘楠才,常文林. 有色设备, 2018(06)
- [8]高粘度流体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研究[D]. 汤镇安.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面向儿童医用雾化器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于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1)
- [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在环境监测领域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J]. 刘静波,张更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