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司马迁对历史档案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吕品强[1](2021)在《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文中认为章学诚是中国清代乾嘉时期着名的史学家和史学思想家。他生活于举世崇尚朴学的考据时代,却能不徇于考据风气,主张治学创新风气,为此走向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治学道路。其治学取向大抵在于针砭学术,自六经、文学、史学、方志学、校雠学等均有所涉猎,力求探究史学义例和校雠源流,也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他所着述的《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是反映其生平治学思想的重要理论着作。两书互为表里,《文史通义》重在彰显学术宗旨,《校雠通义》力求揭示学术源流,结合两书来看,可以发现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在批评性与总结性上所表现出的卓越见识,并最终呈现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终结与嬗变的时代特征。一、章学诚关于《史记》体例的评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中,对清代乾嘉时期以前历代的着名史家、史书均有所评论,其中对司马迁《史记》所着笔墨占有极大分量,涉及到关于《史记》的评论,我们依据《史记》的体例的五个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本纪继承《春秋》中仍有变通之处、十表不拘常规中略显无图不足、八书阐发大旨中稍显图缺书冗、世家沿袭经典中表现功过并存、列传不拘篇目中还可加以改进五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章学诚在总体上仍表现出批判的态度,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梳理和总结,相信对进一步深化关于章学诚史学理论的理解和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二、章学诚关于《史记》体例评价的再认识,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是没有专篇进行讨论的,而是点点滴滴散见于他关于六经、史学、文学、方志学、校雠学的叙述之中。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爬梳,之后加以分类、归纳、分析、总结和再认识,帮助我们解决了两大方向的问题。一是关于司马迁的《史记》评价方面;二是关于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研究方面。其中,关于本选题涉及到的司马迁《史记》评价方面,对如下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补苴罅漏作用:第一、《秦始皇本纪》后存录的秦史问题;第二、《三代世表》的“旁行邪上”问题;第三、《十二诸侯年表》“篇言十二,实叙十三”问题;第四、《六国年表》“篇言为六,实叙为七”问题;第五、《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成书问题;第六、《史记》八书的形成问题;第七、《史记》三十世家沿袭旧有国史文字问题;第八、《三王世家》的成书问题;第九、《史记》列传运用别裁法和互见法的问题;第十、《史记》列传的古典目录学地位问题。其中,关于本选题涉及到的章学诚史学思想研究方面,能使我们深化对其如下理论、思想的理解:第一、章学诚的朴素史学史观念;第二、章学诚的“六经皆史”概念;第三、章学诚的撰述史学理论;第四、章学诚“撰述”和“记注”的思想认知;第五、章学诚对《春秋》和《周礼》的哲学阐义;第六、章学诚的“诸子出于王官论”思想;第七、章学诚以“志乃史体”为代表的方志学理论;第八、章学诚创新纪传体史书编纂方法的设想;第九、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校雠学思想以及刘歆《七略》学术对章学诚治学的影响;第十、章学诚的“道统”哲学化历史观。总体而言,章学诚的治学取向在乾嘉时代是特立独行,不趋同于时俗的。其治学主张要开时代风气,造成了他关于历史和史学演化、发展的认知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我们以中国古代史家代表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小切口来发掘出大视野,使本选题见微而知着,从小的切口来往深挖掘出章学诚历史哲学和史学思想的复杂状况,并为疏通章学诚学术体系内部的逻辑关系作出一些有益尝试。
包智慧[2](2019)在《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文中提出建国三十年(1949-1978)《史记》文学研究是《史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特殊性,本时期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内容,呈现出与以往各个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特点。对建国三十年的《史记》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观照,不但有助于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经验,而且对当今《史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亦有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进行概览。首先是对本时期文学研究的时代大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再根据研究内容和特点,将这一时期《史记》文学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次对建国三十年的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为专着和论文两类,并分别介绍了此期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成绩。再次从司马迁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入手,探讨了司马迁的“人民性”和“唯物论”思想,以期勾勒出《史记》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最后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深入化和扩大化、争鸣氛围浓厚等三个方面总结本时期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二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本章包括司马迁生平研究和司马迁评价研究两部分。在司马迁生平研究方面,学者从生年、卒年、游历三个方面对司马迁的生平行事作出了较深入的考证,但是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者们还探讨了司马迁的贡献及其地位,对司马迁在中国史学、文学甚至是世界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第三章,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本章包括编纂体例、人物研究、语言艺术、叙事艺术和其他研究五部分。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在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史记》的编纂体例、写人、语言、叙事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史记》中的多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学者们对《史记》的书名、《史记》的传播、司马迁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马班异同”等几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不仅推进了传统课题的深化,同时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但囿于时代,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存在着研究面过于狭窄,研究文章过于零碎化,对《史记》个案研究不足的现象。第四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相比较司马迁哲学和政治学思想研究的活跃与深入,本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显得凝滞,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基本在“发愤着书”说、“春秋笔法”理论和“实录精神”这三个方面,与建国前的研究相比差别不大,仅在“实录精神”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和开拓。
周朋升,周慧敏[3](2019)在《21世纪以来《史记》“世家”研究述评——兼论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中认为《史记》一书从问世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21世纪,《史记》研究成果也日益显着。其中对"世家"的研究,首先从史学视角对"世家"体例、定义和破例进行探讨;其次从文学视角评价人物、论析文学手法。同时,很多研究者就"世家"对后世多种文学样式在人物取材与艺术上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述,指出它们之间极深的渊源关系;再次从文献学角度进行文献校勘考辨及一些具体问题的论析,解决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继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尝试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来实现某些突破、注重对"世家"文化精神的研究,加强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并密切关注出土文献的发掘,以此全面探索《史记》在多维视角中的巨大阐释空间。
刘彦青[4](2018)在《《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典文本生成研究是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文本生成角度研究《史记》,从而认识司马迁与《史记》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史记》成书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对研究司马迁本人的思想、汉代时代特点、《史记》所传承的文化记忆以及发现《史记》的文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包含六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的政治文化背景。《史记》十二本纪文本是在汉代特殊的政治文化下的产物,它是司马氏父子在以《春秋》为政的经学背景下自觉的文化担当,是史记放绝背景下司马氏父子对祖业的赓续,同时也是司马氏父子整合诸子之学而形成的“一家之言”。第二章探讨了司马迁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历史材料。这包括了传主的选择和传记内材料的选择,这是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的基础。十二本纪中争议最大的《五帝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集中代表了司马迁在选择传记人物过程中思想、情感与现实的三重考量因素。传记内容相关的材料选择也同样包含了这样的考量因素,但材料本身的多寡以及一些政治原因往往又会制约相关文本的选择。正是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作用下,司马迁完成了十二本纪相关材料的选择。第三章探讨了司马迁在选定材料的基础上如何编排材料。这是十二本纪文本的结构布局。材料编排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叙事的清晰与完整,在此基础上还要展现对某些事件的侧重。从十二本纪文本来看,司马迁的材料编排思想既反映在不同传记之间,又表现在单篇传记之内。前者表现为不同传记之间的相互参照,后者表现为材料之间的缀合方式。材料的缺失、材料的重复、材料的冲突是司马迁在材料编排过程中所遇到的三种困境。司马迁对这三种困境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他处理材料的严谨态度与娴熟技巧。第四章细致分析司马迁生成十二本纪文本的过程中对前代材料的改易。司马迁的改易类型主要分为文辞改易、材料增补和材料删减三种。它们共同服务于传记整体叙事的需要。司马迁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最终使得《史记》行文清晰明快、流畅自然,既整合了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语体风格的文本,从而避免了单纯材料拼接与缀合而导致的文本破碎现象,又使得新生成的传记成为一个全新的叙事文本。第五章探讨司马迁最直接的文本书写。自注与史论是《史记》十二本纪文本中司马迁的价值表达方式。司马迁的自注或在历史叙述中对正文意义进行解释、阐发与补充,或对某些段落内容进行提示,或在叙述之外表达一种是非评价与价值判断。自注在《史记》句子、段落、章节等不同层次的叙事结构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注更是《史记》“互见法”得以实现的工具。可以说后代史书注解的类型与功能已经不出《史记》自注的范围。中国史书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自注上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为后世史书撰写提供了成熟的范本。《史记》中的史论分为寓论断于叙事和直接论断两种。前一种穿插在历史叙事之中,是叙事内容的一部分,后一种以“太史公曰”的形式集中出现。直到司马迁在文本编纂的基础上亲自参与文本书写,其身份才由“编者”转化为“作者”,《史记》才最终完成了“一家之言”的生成过程。第六章探讨了十二本纪文本生成过程中的特例。分析十二本纪中的一些零星的特例,有助于我们还原司马迁生成《史记》的历史步骤,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史记》文本生成的不易。十二本纪文本生成中或多或少存在的特例,不仅从侧面向我们揭示了司马迁从搜集、选择、编排、改易到撰写过程中的种种困境,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文本生成过程中所寄托思想的认识。
孙明涛[5](2017)在《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史学是以跨学科研究视角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历史主体的内心世界以实现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更全面地把握的一门交叉学科。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心理史学进一步划分为狭义心理史学和心态史学,其中狭义心理史学研究侧重考察相对短期内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变动,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的深度应用为特征,而心态史学侧重考察中、长时段视角下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切面,以跨学科研究视角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本文拟就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产生背景、理论建构、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粗浅的论述。在近代以来社会思潮与史学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史学研究领域。理论建构方面,以彭卫和胡波为代表的心理史学家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针对心理史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重要内容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为中国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狭义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考察了历史上政治领袖、商业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将历史主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与心理建构相联系,论述了个体客观行为的心理动因,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心态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针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群体、商业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和平民群体展开了文化心态研究,考察了群体社会行为背后的文化心态动因,并形成了系统的跨学科范畴与研究范式。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针对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粗陋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中国心理史学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微薄的借鉴价值。
朱正平[6](2017)在《2016年期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期刊《史记》研究发文296篇,从司马迁精神、司马迁思想、司马迁及家世研究、《史记》历史研究、《史记》人物研究、《史记》文本研究、《史记》语言文学研究、《史记》地理研究、《史记》神话传说及民俗文化研究、《史记》文献及传播研究、《史记》校点研究、《史记》着作评介、史记研究会议综述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研究。研究有四个特点:司马迁精神、史学史研究引起社会较大反响,史汉比较、经济思想、项羽研究以及《史记》对后世影响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呈现稳定、全面、深入、争鸣等特点,《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成为史记研究的"重镇"。
洪前兵[7](2016)在《论傅振伦的史学史研究》文中指出傅振伦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史学家,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史学史、方志学、博物馆学等诸多领域,不但成果非常丰富,而且在诸多领域具有开创之功。然而,由于其在方志学领域成就卓越,使得其在史学史领域的成就暗淡许多,以致被人们所淡化,未能在史学史领域占有其一席之位。本文意在以傅振伦的史学史成就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订、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考察其史学史研究的背景与成就,厘清其在史学史领域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揭示其史学史研究成果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在史学史领域中的地位与影响。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本文先叙述傅振伦的生活时代和一生主要经历,以更好窥见其学术成就与其一生经历的关系。其次,在史学史研究领域中,傅振伦率先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名着《史通》进行了研究,并对《史通》作者刘知几的生平行事进行了考证与探究。本文先分析了近代《史通》研究概况以窥探傅振伦对此研究的贡献,继而探究傅振伦对于《史通》作者刘知几的生平的研究,最后着重评述傅振伦关于《史通》撰述原因与思想来源、义例与体系、史学观点与史学思想以及《史通》在后世的境况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再次,主要探究傅振伦关于《清史稿》、新旧《唐书》、《史记》的研究和傅振伦对史学家章学诚、郑樵、王劭的生平学说的探讨。分析其对于史籍、史家研究的特点。从次,以傅振伦《中国史学概要》一书为基础,探究傅振伦关于“史之解谊”、史官建置、史学起源、史书派别、史体得失以及史籍整理等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最后,结合傅振伦的人生学行与学术研究,对傅振伦史学史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史学史研究的成就,客观评价其对于中国史学史作出的贡献。
郭丽芳[8](2015)在《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研究 ——以《史记》为中心》文中认为本篇写的是《史记》所载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研究,属于历史文书学的研究范畴。这一时期的文书档案工作是极具代表性的,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是中央专制封建集权的建立和发展时期,也是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奠定、萌芽和规范时期。古代公文、文书档案的研究都必须追溯到这一时期,这是古代公文正规化发展的源头。本篇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主要中文数据库检索到的极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专着、工具书,还有一些网络资源,运用了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法、古典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篇中的很多史料都是直接来源于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是践行了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本篇大概是下面几部分:绪论:概述文章的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和不足等。第一章:简述《史记》所载秦至西汉时期文书档案的种类以及《史记》中相应的文种的列举,还有就是分别介绍了秦代和西汉时期文书档案种类的划分。第二章:简述这一时期秦代和汉代文书档案的程式和文书档案的处理制度,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第三章:简述这一时期秦代和汉代的文书档案官僚政体与文书档案机构,还有就是介绍相应职官制度,统治阶层的态度对于文书档案的影响等。第四章:采用的是对比研究的方法,简述这一时期的文书档案工作与现今公文工作的研究,包括文种、划分、处理制度、官僚政体、机构等方面的研究,然后得出结论、优缺点和启示。第五章:简述这一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对现今公文的借鉴和启示,主要是对写作、文书档案工作的处理制度、机构设置、文书档案工作者等方面的借鉴和启示等。结语:进一步阐释本篇写作的主要内容、意义和重要性。
卓敏敏[9](2015)在《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国语》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实际是史书与史官文化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史书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又是史官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探究前两个问题,必须先从史官文化的研究现状谈起。笔者所指近三十年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行文中也对古人和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概述。一、关于史官文化方面的研究关于古代史官文化,前人做过许多研究。据笔者所知,唐代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
徐芳[10](2013)在《我国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以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为重要趋势的现代学科发展环境中,不断地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并通过学科的内化,演变或产生新的研究领域,使自身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得以丰富,学科边界得以拓宽。在此同时,档案学的知识也辐射到其它学科,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发展。为了对档案学的的相关学科及其学科关联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将采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从档案学的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引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借助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收集与统计2002年至2011年间档案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和施引文献,整理互引数据,并对其进行学科分类,然后引入学科影响度的概念和公式,对档案学的相关学科及其学科关联进行定量分析。在获取互引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文网络及可视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使用Netdraw软件绘制档案学的引用网络图和被引网络图,将其学科关联状况可视化,形象地表示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亲缘关系和紧密程度。然后结合来源文献、参考文献和施引文献的主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讨论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知识交流的重点内容,具体地论述档案学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吸收情况和知识扩散情况,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和医药科学领域的知识吸收情况。其次,根据学科影响度的数值大小,将学科相关性划分为显着相关、高度相关、中度相关和低度相关四个层次,从而对档案学的相关学科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引文网络、主题内容的分析和学科相关性评价方面的内容,从波动性、效用性和扩散性的学科关联特点,相关学科所属类别和学科关联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档案学的学科关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本文通过引文分析法对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情况进行分析,探析档案学在2002至2011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其起重要作用的学科情况和学科关联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以期更准确地把握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状况,为档案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探索。
二、论司马迁对历史档案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司马迁对历史档案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和目的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十二本纪是在继承《春秋》家学 |
2.章学诚认为《史记》中《秦始皇本纪》的变通写法可取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春秋》家学认识理论体系构建 |
2.章学诚《春秋》家学下的《史记》认识 |
3.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评论的再认识 |
第二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三代世表》是模仿周代谱牒而又有变通的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是揭示《春秋》源流的 |
3.章学诚认为《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臣迁”称谓是附加的 |
4.章学诚认为《史记》有表无图得失并存并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关于《史记·三代世表》沿袭周代谱牒遗法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十二诸侯年表序》揭示《春秋》源流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后附加臣迁的观点评判 |
4.章学诚关于《史记》有表无图得失并存并影响后世的观点评判 |
本章附录 |
图一简牍本《史记·三代世表》的联想简易图示(阴影部分为原表空白) |
图二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绍兴初杭州刻本《史记集解·三代世表》部分页面 |
第三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本原《周礼》而明官守渊源的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秉承诸子遗意而成一家之言的 |
3.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发明大旨并与纪传相互印证的 |
4.章学诚认为《史记》图缺略显体例不足进而使得八书繁冗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诸子王官思想下的八书尊崇周礼论 |
2.章学诚记注撰述思想下的八书纪传一体论 |
3.章学诚志乃史体思想下的书志重图省文论 |
第四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春秋战国世家有误袭国史而称“我”的现象 |
2.章学诚认为《史记》中世家的春秋部分运用《左传》史料才不胜任 |
3.章学诚认为《史记》中《三王世家》遵守《周礼》遗法而重视王命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春秋战国世家有误袭国史而称“我”的现象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史记》中世家的春秋部分运用《左传》史料才不胜任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史记》中《三王世家》遵守《周礼》遗法而重视王命的观点评判 |
第五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运用互见法和别裁法详略得体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讲求因事命篇中还有一定不足 |
3.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在发明学术源流上仍有所缺失 |
4.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排列人名目不齐造成义例不纯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运用互见法和别裁法详略得体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讲求因事命篇中还有一定不足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在发明学术源流上仍有所缺失的观点评判 |
4.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排列人名目不齐造成义例不纯的观点评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2)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代《史记》文学研究略叙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概览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成果概览 |
一、着作类成果 |
二、文章类成果 |
第三节 《史记》“人民性”讨论 |
一、《史记》“人民性” |
二、司马迁哲学思想 |
第四节 研究特点 |
第二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 |
第一节 司马迁生平研究 |
一、生年研究 |
二、卒年研究 |
三、游历研究 |
第二节 司马迁评价研究 |
一、司马迁的贡献 |
二、司马迁的地位 |
第三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编纂体例 |
一、《史记》“五体” |
二、“太史公曰” |
第二节 人物研究 |
一、写人艺术 |
二、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语言艺术 |
一、古语、口语、谚语 |
二、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 |
三、讽刺语言 |
四、字法与句法 |
第四节 叙事艺术 |
一、互见法 |
二、寓论断于叙事 |
三、艺术结构 |
第五节 其他研究 |
一、《史记》书名 |
二、《史记》传播 |
三、档案工作 |
四、马班异同 |
第四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 |
一、发愤着书 |
二、春秋笔法 |
三、实录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21世纪以来《史记》“世家”研究述评——兼论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记》“世家”的史学研究 |
(一) 对“世家”体例及“五体”关系的探讨 |
(二) 对“世家”定义的学术争鸣 |
(三) 对“破例”的探讨 |
二、《史记》“世家”的文学研究 |
(一) 对“世家”的人物评价 |
(二) “世家”文学手法研究 |
(三) “世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三、《史记》“世家”的文献学研究 |
(4)《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史记》文本生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以《春秋》为政背景下司马氏父子的文化担当 |
一、《春秋》为后王立法是战国秦汉间的文化认同 |
二、以《春秋》为政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共识 |
三、《春秋》学影响下的《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 |
第二节 史记放绝背景下司马氏父子的赓续祖业 |
一、“赓续祖业”与司马氏父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 |
二、“弗废史文”与司马氏父子对历史人事的载录 |
第三节 整合诸子之学与司马氏父子一家之言的生成 |
一、整合诸子之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二、司马氏父子对诸子之学的整合 |
三、《史记》与司马氏一家之言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选择:文本生成的基础 |
第一节 传主的选择 |
一、思想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三、情感因素 |
第二节 传主相关材料的选择 |
一、编纂目的 |
二、材料限制 |
三、政治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编排:文本的谋篇布局 |
第一节 材料编排的目标 |
一、完整记录传主世系 |
二、清晰梳理历史进程 |
三、侧重展示历史线索 |
第二节 材料参照 |
一、《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文本的参照 |
二、《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文本的参照 |
三、《五帝本纪》与《孝文本纪》文本的参照 |
第三节 材料缀合 |
一、世系缀合 |
二、逻辑缀合 |
三、牵连缀合 |
第四节 材料编排中的三种困境 |
一、材料缺失 |
二、材料重复 |
三、材料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材料改易:文本的剪裁加工 |
第一节 文辞改易 |
一、词汇训释 |
二、整句对译 |
三、改变句式 |
四、统一行文 |
第二节 材料增补 |
一、结构性增补 |
二、细节性增补 |
三、义理性增补 |
四、文学性增补 |
第三节 材料删改 |
一、改言为述 |
二、省略对话 |
三、内容留白 |
四、减省同义 |
五、简化叙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价值表达:文本的最终生成 |
第一节 自注 |
一、史书自注 |
二、自注类型 |
三、自注的作用 |
第二节 史论 |
一、寓论断于叙事 |
二、史公直接论断 |
三、史论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二本纪文本生成中的特例 |
第一节 材料选择上的特例 |
一、载录窜乱的材料 |
二、载录不完整材料 |
三、载录神异性材料 |
第二节 材料编排上的特例 |
一、重复性材料的连续编排 |
二、材料缀合上的特例 |
三、文本编排失序 |
第三节 材料改易中的特例 |
一、割裂文本的断章取义 |
二、因误读而导致的改易失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十二本纪文本的续补与窜乱 |
第一节 十二本纪文本的传播与窜乱 |
一、十二本纪文本的传播与续补 |
二、十二本纪文本流传过程中的无意窜乱 |
三、对刘歆有意窜乱《史记》文本问题的认识 |
第二节 《秦始皇本纪》文本的增衍 |
一、附载《过秦论》文本及其变化 |
二、附载《别本秦记》文本 |
三、附载“孝明皇帝十七年”文本 |
第三节 《孝景本纪》与《孝武本纪》文本的续补 |
一、《孝景本纪》文本 |
二、《孝武本纪》文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心理史学发展背景 |
第一节 社会思潮与心理史学 |
第二节 史学思潮与心理史学 |
第二章 中国心理史学的理论认知 |
第一节 心理史学的引入 |
第二节 中国心理史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 |
第三节 心理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与一般意义 |
第三章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
第一节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
第二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应用的方法论价值 |
第四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的研究范式 |
第四章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
第一节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
第二节 中国心态史学研究的跨学科范畴 |
第三节 中国心态史学的研究范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2016年期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司马迁精神研究 |
二、司马迁思想研究 |
(一) 司马迁史学思想 |
(二) 司马迁创作思想 |
(三) 司马迁军事思想 |
(四) 司马迁儒道思想 |
(五) 司马迁经济思想 |
(六) 司马迁音乐思想 |
(七) 司马迁其他哲学思想 |
三、司马迁及其家世研究 |
(一) 司马迁生年讨论 |
(二) 司马迁家族研究 |
(三) 司马迁研究综述 |
四、《史记》历史研究 |
(一) 考古研究 |
(二) 史事研究 |
(三) 历史人物 |
(四) 文献比较 |
五、《史记》人物研究 |
(一) 人物评鉴 |
(二) 传记细读 |
(三) 人物比较 |
(四) 人物纵论 |
六、《史记》的文本研究 |
(一) “书”“表”研究 |
(二) “本纪”“世家”“列传”研究 |
(三) 与其他典籍的比较研究 |
(四) 话题研究 |
七、《史记》语言修辞、研究 |
(一) 语言修辞研究 |
(二) 文学研究 |
八、《史记》地理研究 |
(一) 区域地理研究 |
(二) 地名研究 |
九、《史记》神话传说及民俗文化研究 |
(一) 神话传说研究 |
(二) 民俗文化研究 |
十、《史记》文献及传播研究 |
(一) 古代典籍对《史记》的影响 |
(二) 《史记》对后代着作及作家的影响 |
(三) 后人的史记研究 |
(四) 《史记》在台湾及海外的影响 |
十一、《史记》校点研究 |
(一) 《史记》评注读本研究 |
(二) 校订研究 |
十二、史记研究会议综述及《史记》着作评介 |
十三、结语 |
(一) 司马迁精神、史学史研究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
(二) 史汉比较、经济思想、项羽研究以及《史记》对后世影响的研究成为热点 |
(三) 研究呈现稳定、全面、深入、争鸣等特点 |
(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成为史记研究的“重镇” |
(7)论傅振伦的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傅振伦生平及治学 |
第一节 傅振伦生平 |
第二节 傅振伦治学 |
第二章 傅振伦的《史通》研究(上篇) |
第一节 傅振伦在中国近代“《史通》学”研究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傅振伦对刘知几生平之研究 |
第三章 傅振伦的《史通》研究(下篇) |
第一节 傅振伦论《史通》撰述原因与思想来源 |
第二节 傅振伦论《史通》编纂过程与义例、体系 |
第三节 傅振伦论《史通》的史学观点与史学思想 |
第四节 傅振伦论后世对《史通》的评论及其流传与影响 |
第四章 傅振伦论其他史籍与史家 |
第一节 史籍研究 |
第二节 史家研究 |
第五章 傅振伦论史学理论相关问题 |
第一节 论“史之解谊” |
第二节 论史官建置与史学起源 |
第三节 论史书派别 |
第四节 论史体得失 |
第五节 论史籍整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研究 ——以《史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和难点 |
第一章 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对象:文书档案 |
第一节 秦至西汉时期的文书档案名称 |
一、文书、文书档案二者的概念和关系 |
二、各类文种的名称及列举 |
第二节 秦至西汉时期的文书档案种类的划分 |
一、秦代时期的文书档案种类 |
二、西汉时期的文书档案种类 |
第二章 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文书档案处理制度 |
第一节 秦代时期尊君抑臣封建文书档案处理制度 |
一、秦代时期的文书程式 |
二、秦代时期的文书档案处理制度 |
第二节 西汉时期的文书档案处理制度 |
一、西汉时期的文书程式 |
二、西汉时期沿袭式的文书档案处理制度 |
第三章 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文档官僚政体与文档机构 |
第一节 秦朝封建专政官僚政体 |
一、秦朝封建专政官僚政体与文书档案机构 |
二、秦朝封建专政职官制度 |
三、统治者对秦朝文书档案的态度与文书档案的关系 |
第二节 西汉时期文书档案主管机构和职官 |
一、西汉时期文书档案机构的设置 |
二、西汉时期文书档案职官 |
三、西汉统治者对文书档案的重视 |
第四章 秦至西汉时期文书档案工作与现今公文工作的比较 |
第一节 秦代时期文档工作与现今公文工作的比较 |
一、公文文书种类的比较 |
二、文书档案处理制度的比较 |
三、文书档案官僚政体与文书档案机构的比较 |
第二节 西汉时期文档工作与现今公文工作的比较 |
一、公文文书种类的比较 |
二、文书档案处理制度的比较 |
三、文书档案官僚政体与文书档案机构的比较 |
第三节 秦至西汉时期文书档案工作与现今公文工作比较得出的结论 |
一、优缺点 |
二、启示 |
第五章 秦至西汉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对现今文书工作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提升对公文写作的技巧 |
一、加强公文的规范性 |
二、加强公文的实用性 |
三、增强公文的表达效果 |
第二节 优化文书档案处理工作的效果 |
一、程式结构统一、大方 |
二、处理制度规范、合理 |
第三节 优化文档机构设置的资源配置 |
一、行政档案部门设置 |
二、实际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
第四节 增强文书档案工作者的人才模式效果 |
一、对文书档案工作者人才平台搭建的意义 |
二、对文书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培养的启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史官文化方面的研究 |
(一)关于史官文化的通论式研究 |
(二)关于史官文化的断代式研究 |
(三)关于史官文化的专题式研究 |
二、关于史书和史官文化方面的研究 |
(一)史官与史学传统的关系 |
(二)史官与图书典籍的关系 |
(三)史官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源头 |
三、关于《国语》与史官文化方面的研究 |
(10)我国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档案学的学科关联的研究状况 |
1.2.2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 |
2 引文分析理论与数据的收集整理 |
2.1 引文分析法及其在学科关联中的应用 |
2.1.1 引文分析与学科关联研究 |
2.1.2 引文分析法 |
2.2 可视化方法 |
2.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收集和整理原则 |
3 档案学的知识吸收及其学科关联分析 |
3.1 档案学论文及参考文献的分布情况 |
3.1.1 数据获取 |
3.1.2 分布情况 |
3.2 档案学的引用网络可视化分析 |
3.3 档案学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吸收情况 |
3.3.1 学科影响度在5%-10%的相关学科 |
3.3.2 学科影响度在2%-5%的相关学科 |
3.3.3 学科影响度在0.7%-1.5%的相关学科 |
3.3.4 学科影响度在0.7%以下的相关学科 |
3.4 档案学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的知识吸收情况 |
3.5 档案学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领域中的知识吸收情况 |
4 档案学的知识扩散及其学科关联分析 |
4.1 施引文献的分布情况 |
4.2 档案学的被引网络可视化分析 |
4.3 档案学的知识扩散情况分析 |
5 档案学的相关学科及其关联情况综合分析 |
5.1 档案学的相关学科综合评价 |
5.1.1 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 |
5.1.2 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 |
5.1.3 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领域 |
5.2 档案学的学科关联情况综合分析 |
5.2.1 学科关联特点分析 |
5.2.2 相关学科所属类别分析 |
5.2.3 档案学学科关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论司马迁对历史档案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D]. 吕品强.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2]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D]. 包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21世纪以来《史记》“世家”研究述评——兼论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 周朋升,周慧敏.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4]《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D]. 刘彦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D]. 孙明涛. 云南大学, 2017(05)
- [6]2016年期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综述[J]. 朱正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17)
- [7]论傅振伦的史学史研究[D]. 洪前兵. 扬州大学, 2016(02)
- [8]秦至西汉时期文档工作研究 ——以《史记》为中心[D]. 郭丽芳. 云南大学, 2015(09)
- [9]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J]. 卓敏敏. 文艺评论, 2015(04)
- [10]我国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研究[D]. 徐芳. 山东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