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论文文献综述)
王钰玺[1](2021)在《石漠化治理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以茅坪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生态旅游将走向更高的层次,游览内容、形式将更加丰富与综合。目前,针对石漠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较少,其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研究更少,尤其缺少石漠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发展模式与规划设计研究。合理规划石漠化地区十分有限的生态空间,有效衔接和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产业延伸与增效,打造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健全的、农民富裕的突出石漠化地区独特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将极大地助力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本文以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中的茅坪村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利用实地调查与GIS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景观要素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等不同的研究方法;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茅坪村的实地调查,结合独特的石漠化环境,从乡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居住环境、土地利用,研究茅坪村生态旅游的景观个性特质;以景观特质为发展主要驱动力,研究总结了适合茅坪村发展的模式类型;以茅坪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实例,将要素分析与发展模式运用到实际案例设计中,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主要得出的结论:(1)查阅文献、法律政策、案例分析总结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功能分类,确定茅坪村生态旅游的功能、组成与布局形式,提出乡村发展模式框架结构;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人文”的前提下,开发自然景观与种植、观光、娱乐相结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增强游客亲身体验、特色资源为吸引力,呈现出茅坪村生态旅游景观其独特的景观风貌。(2)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茅坪村实际景观布局,构建乡村景观特质的评价方法,通过综合权重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景观内的功能指标的强弱是不同的,每个景观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这些独特性就是景观功能分区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3)通过在GIS中分析高程图与坡度图与实际地形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利用茅坪村独特的地形地貌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依山造景,利用山水之美的设计理念,依托山地形成了“山间赏景、林中漫步、农业体验”的乡村生态景观。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运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与手法,增强自然景观带的观赏功能。(4)整合指标要素与GIS分析,强化个体特色资源,突出丰富的植被资源、峰丛、洼地与落水洞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提出茅坪村生态旅游主要以生态山庄为主要发展模式,将立体循环经济与电商发展模式融合其中,不但促进山庄内部的绿色经济循环,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对山庄进行大力宣传,打造独特的产业品牌增加市场吸引力,通过第一产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本次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构建了石漠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个性特征的评价方法,为该区后续的生态旅游景观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在景观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发展模式,以生态山庄为主导,立体循环经济与电商发展模式与之配合,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上开辟出一个新的路径。(3)以茅坪村生态山庄为实际案例,将石漠化地区景观特性与模式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当前的生态山庄,为类似乡村发展生态山庄提供帮助与借鉴。对石漠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总结出类似乡村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对我国石漠化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不但能够通过旅游脱贫的方式带动石漠化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保护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李治兵[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梁化南[4](2020)在《辽宁省抚顺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李天星[5](2020)在《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开展,旅游致富成为我国乡村复兴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盲目开发、缺乏统筹规划,部分乡村旅游依然存在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不合理、景观性欠缺和缺乏特色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建设实践日益增多,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但针对于生态村理论与乡村旅游规划相关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如何利用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指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是本文的出发点。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村、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提炼概括,梳理国内外生态村理论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对乡村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内涵、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解析其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应用价值,得到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再者,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分析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成功案例,作为理论分析研究的延伸,从中提炼适用于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设计手法和价值导向,包括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下产业生态化及特色乡土景观设计的方法。最后,以苏州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理论框架,提出灵湖村虾稻立体循环农业、横泾烧酒特色文化、体验式生态旅游相互融合发展的整体设计策略,本文以例总结出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原则,以便于为今后我国生态村理论的实践研究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何星[6](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敏[7](2020)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不仅弘扬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等;加快了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理论和实践证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共生共荣,协同互助,两者的发展均有助于推进民族农村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社区农民增收渠道,有助于提升民族农村社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治。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扩宽农村社区居民眼界,提升能力、提高见解,提升了民族社区民主管理的能力,为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和谐民族社区做出贡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通过何种要素的连接发生作用,要素间相互的影响如何,作用的机制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因此,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要素、相互作用力、作用机制的解析;二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在当地中国实践中问题与实现路径的探讨。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开展概念、理论分析。第一章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界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内涵、研究意义,指出旅游影响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博弈论、协同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构建评级指标体系和开展实证研究。第二章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四元框架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新型农村社区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动力,因此两者在旅游地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社区战略发展的协同发展目标指引下,相互作用,形成作用机制。第三章从主客位视角构建社区居民和游客相互理解和共同感知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了一个由社区基础建设、社区生态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民族文化、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组成六个准则层,35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意见打分法,运用熵值计算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分为五个等级。第四章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研究个案的具体情况,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将个案存在的状况和相应的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打造旅游宜业社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社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游民族社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文化之美;乡村旅游经济发力,引领社区发展道路;凸显社区组织建设,强化民族社区治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构建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章主要是从个案中归纳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旅游微型企业、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五者之间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章提出“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并分别从政府层面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而;从组织层面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从旅游微型企业层面构建协同发展利益驱动机制;从社区居民层面鼓励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培养;从民族旅游者层面加强民族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经过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评价、影响因素、发展框架的层层分析,本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两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荣;二是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从主位和客位视角得到的协同指数分值不同,若在同一评价区间,可以评判协同发展效果;三是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控制权,在旅游资源经济外部性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开办的农家乐升级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四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作用明显,规范的制度,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协同发展有序进行;五是提出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旅游微型企业之间运行模型,在两两博弈分析中,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旅游微型企业追加投资,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吸引民族旅游者付出成本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六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及相应的对策,希望在实践中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实施对策提供参考。
余正勇,陈兴,王楠,何昊[8](2020)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耦合发展研究——基于主辅嵌入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衍生出的新形式之一,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联,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在具体实践中乡村民宿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依旧突出。基于主辅嵌入式耦合系统理论,立足乡村民宿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关系,通过构建耦合矩阵,分析耦合点,围绕民宿生态旅游化、民宿旅游生态化两方面探讨其融合路径。以期有效缓解、解决二者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更好助力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
敖红艳[9](2019)在《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一致推崇,以致于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大众化旅游热潮,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旅游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其旅游活动最为发达。从旅游主体看,明代中后期,由于旅游活动在江南地区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除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外,商人、市民、僧侣等也纷纷加入到了这股旅游热潮当中,成为客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妇女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大众化旅游热潮中来,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娱乐业、图书出版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驿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江南地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南北以及江南各地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的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带动了与其相关的食宿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旅馆、茶楼、酒肆、戏园等数量繁多,遍布各地,服务热情,经营方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专门为往来旅游者及客商等提供旅游服务的牙家及导游的出现,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兴盛及其商品化倾向。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导致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盛,一大批旅行家们在其旅游文学作品中对旅游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对后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上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明代旅游活动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是尚未对其做出系统、深入、整合性的研究。本文将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期能拓宽明史研究的范畴,同时也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写作缘起、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方法,并最终总结归纳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分析阐述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原因。第二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宗教人士这些特权阶层,而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于乡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不同的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明人文集、游记等为史料基础,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庙宇古迹等等都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怀古名句、山水诗文更是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五章对明代中后期在旅游思想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几位江南旅游家的旅游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着名的旅行家以及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对居民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段斐[10](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休假制度的实施,随着雾霾、拥堵、噪音等城市问题的凸显以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旅游活动越来越大众化。乡村旅游因其显着的差异性、多元的功能以及丰富的内涵,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并成为越来越多地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产业选择。然而,有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甚至因为旅游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现象,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实现陕西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本文作者要探讨的。本文作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将乡村旅游发展中产生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家乡村振兴这一宏观战略部署的具体实施作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研究,并大量阅读了体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强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正文第一部分,作者就乡村旅游的内涵和意义做了界定与说明。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视角研究了支撑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和其目前的具体发展情况,通过对安吉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做法的分析和总结,为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第三,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陕西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二是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三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是引入现代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五是因地制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文明程度。六是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引入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以严谨的逻辑结构,审视和探讨陕西乡村旅游发展中所凸显出的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背离的现象,从理念树立、产品开发、产业链延伸等六个方面为提出了促进陕西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以此为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做些贡献。此外,本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乡村旅游方面的内容。
二、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治理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以茅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旅游景观 |
1.3.2 田园综合体与生态旅游 |
1.3.3 乡村生态旅游 |
1.3.4 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旅游 |
1.3.5 脱贫攻坚与生态旅游 |
1.3.6 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 |
1.3.7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特色 |
1.4.4 创新之处 |
1.4.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质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水文 |
2.2.4 生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3 茅坪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理论依据与原则 |
3.1 茅坪村景观规划理论依据 |
3.1.1 人居环境理论 |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4 景观美学理论 |
3.2 茅坪村景观规划原则 |
3.2.1 以人文本原则 |
3.2.2 乡村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
3.2.3 保护生物和景观多样性原则 |
3.2.4 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原则 |
3.2.5 整体规划设计与协调发展原则 |
3.3 茅坪村景观规划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因素 |
3.3.2 旅游资源 |
3.3.3 经济发展水平 |
3.3.4 政策制度 |
4 茅坪村生态旅游景观评价与景观模式选择 |
4.1 评价目的 |
4.2 评价方法 |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2 评价过程 |
4.3 评价结果 |
4.4 模式选择 |
5 茅坪村生态山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
5.1 规划依据 |
5.1.1 SWOT分析 |
5.1.2 政策法规 |
5.1.3 GIS分析 |
5.2 规划构思 |
5.2.1 设计理念 |
5.2.2 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 |
5.3 景观结构 |
5.4 分区设计 |
5.4.1 农业种植体验园 |
5.4.2 自然生态区 |
5.4.3 休闲景观区 |
5.4.4 畜牧养殖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植物 |
5.5.2 道路 |
5.5.3 生态停车场 |
5.5.4 入口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村运动 |
1.1.2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项目实践研究法 |
1.4.3 多学科交叉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村 |
2.1.2 生态村整体设计 |
2.1.3 乡村生态旅游 |
2.2 国内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3.2 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研究对比与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与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研究 |
3.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 |
3.1.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概述及类型 |
3.1.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整体设计的理论框架 |
3.2.2 社区精神——整体设计的核心 |
3.2.3 永续栽培——社区精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
3.2.4 地方经济活动——社区精神建设的市场化发展 |
3.3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
3.3.1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
3.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
3.4 整体设计理论在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
3.4.1 提供乡村旅游综合实践的整体框架 |
3.4.2 引导地域文化建设 |
3.4.3 引导产业生态化 |
3.4.4 引导生态文化景观建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程序 |
4.1.1 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
4.1.2 乡村生态旅游原则 |
4.1.3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
4.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
4.2.1 案例选取 |
4.2.2 日本水上町乡村规划案例 |
4.2.3 熏衣草的国度——普罗旺斯乡村旅游 |
4.2.4 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 |
4.2.5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
4.2.6 中外乡村生态旅游实践辨析 |
4.2.7 对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启示 |
4.3 乡村生态旅游整体设计的内容整合 |
4.3.1 经济生态——产业结构生态化 |
4.3.2 社会生态——公共空间与文化塑造 |
4.3.3 环境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
4.4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 |
4.4.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
4.4.2 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 |
4.4.3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
4.4.4 项目开发及游览规划线路设计 |
4.4.5 乡村景观格局设计 |
4.4.6 乡村景观乡土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2 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 |
5.2.1 区位分析 |
5.2.2 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 |
5.2.3 历史人文分析 |
5.2.4 道路交通分析 |
5.2.5 现状用地分析 |
5.2.6 建筑分析 |
5.2.7 蓝绿系统现状分析 |
5.2.8 植被现状分析 |
5.2.9 人口与务工状况分析 |
5.2.10 农林产业现状分析 |
5.2.11 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2 灵湖村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
5.3 项目SWOT分析 |
5.3.1 S优势 |
5.3.2 W劣势 |
5.3.3 O机遇 |
5.3.4 T威胁 |
5.4 灵湖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5.5 灵湖村整体设计框架与策略 |
5.6 规划定位与规划理念 |
5.6.1 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
5.6.2 规划主题定位 |
5.6.3 灵湖村产业规划 |
5.6.4 经济生态——乡村生态旅游 |
5.6.5 环境生态——立体循环农业 |
5.6.6 文化生态——“专注、恒心、慢生活”文化空间 |
5.6.7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 |
5.7 总体规划布局 |
5.7.1 概念构思 |
5.7.2 规划总平面图 |
5.7.3 “一心一带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
5.7.4 核心区功能分区 |
5.7.5 灵湖村交通设计 |
5.7.6 公共空间规划 |
5.7.7 水生态治理与规划 |
5.7.8 蓝绿复合体系设计 |
5.7.9 建筑规划设计 |
5.8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 |
5.8.1 旅游项目策划及运营 |
5.8.2 游览线路规划 |
5.8.3 景点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9 旅游景观分区设计 |
5.9.1 主入口景观 |
5.9.2 农田生态科普区 |
5.9.3 虾稻立体农业示范园 |
5.9.4 灵湖湿地观光园 |
5.9.5 横泾烧酒文化园 |
5.9.6 酒宴田园区 |
5.9.7 森林养生漫步区 |
5.10 烧酒文化景观乡土化设计 |
5.10.1 烧酒历史文化景观设计 |
5.10.2 横泾烧酒制作体验式景观设计 |
5.11 专项设计 |
5.11.1 植物配置设计 |
5.11.2 文化雕塑小品展示设计 |
5.11.3 铺装专项设计 |
5.11.4 景观照明设计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研究成果 |
6.1.2 案例研究成果 |
6.1.3 实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研究及述评 |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系统评价法 |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五)主客位研究法 |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路线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六、案例地选择原因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
(二)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界定 |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 |
二、理论应用 |
(一)协同发展的外因——旅游影响理论 |
(二)协同发展的内因——文化变迁理论 |
(三)协同发展的目标——社区发展理论 |
(四)协同发展的策略——博弈论 |
(五)协同发展的机理——协同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与关系分析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成效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 |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效 |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与成效 |
(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条件 |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 |
(三)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成效 |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相互作用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保障 |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
(一)发展建设的目标 |
(二)协同发展作用力 |
(三)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全面性原则 |
(三)一致性原则 |
(四)现实性原则 |
(五)可比性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
(一)评价指标选择的实践依据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
三、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一)评价的方法 |
(二)权重评价的步骤 |
(三)权重计算过程 |
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评价效果的综合模型 |
(二)评价效果的等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红岩村的调查 |
一、田野点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
(二)历史沿革与渊源 |
(三)民族文化及发展 |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条件 |
(一)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民族新型旅游农村社区 |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宜居宜游民族社区 |
(三)发展的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民族社区服务 |
(四)特色的民风民俗,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
(五)融合的农旅态势,提升民族社区经济发展 |
(六)多样的管理要素,实现民族社区有效治理 |
三、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研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三)交叉分析 |
(四)协同效果分析 |
四、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基础建设待加强 |
(二)社区生态环境有待精进 |
(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
(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改进 |
(五)社区特色经济产品与服务待提升 |
(六)社区治理需加强 |
五、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 |
(一)改善红岩村社区基础建设 |
(二)保护红岩村社区生态环境 |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四)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
(五)促进社区经济多渠道发展 |
(六)加强社区治理与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
一、政府组织的影响 |
(一)政府影响的表现 |
(二)政府的积极影响 |
(三)政府的消极影响 |
二、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的影响 |
(一)协同发展管理组织的表现 |
(二)协同管理组织的积极影响 |
(三)协同发展自组织的消极影响 |
三、社区居民的影响 |
(一)社区居民影响的表现 |
(二)社区居民的积极影响 |
(三)社区居民的消极影响 |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作用 |
(二)旅游微型企业的积极影响 |
(三)旅游微型企业的消极影响 |
五、民族旅游者的影响 |
(一)民族旅游者行为影响表现 |
(二)民族旅游者行为的积极影响 |
(三)民族旅游者行为的消极影响 |
六、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运行模型 |
(一)政府与旅游微型企业间的博弈 |
(二)旅游微型企业与民族旅游者之间的博弈 |
(三)社区居民与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之间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 |
一、政府: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 |
(一)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 |
(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服务建设 |
(三)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公共服务发展 |
(四)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
(五)加强宣传,做好旅游品牌 |
(六)发挥基础治理作用,建设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和谐社区 |
(七)完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 |
二、组织: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 |
(一)组建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机构 |
(二)深化协同发展自组织理念 |
(三)完善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制度 |
(四)发挥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的作用 |
(三)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力度 |
三、微企:构建协同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一)明确资源控制权,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
(二)筹备协同发展资金,提供协同发展资金保障 |
(三)了解利益相关者诉求,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四)协调利益分配,保障协同发展各方利益需求 |
四、居民:鼓励旅游新型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建设 |
(一)重视人力资本培养,提升旅游农业相关技能 |
(二)培育旅游新型农民,促进其参与旅游的深度和广度 |
五、游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 |
(一)开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被动管理: |
(二)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自我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能够共生共荣 |
(二)主客位评价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效果相对一致 |
(三)广西恭城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良好,实现路径有保障 |
(四)旅游微型企业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协同发展 |
(五)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规范制度建设,保证协同效果 |
(六)提出“政府—组织—居民—微企—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模型 |
二、研究展望 |
(一)提高统计样本质量 |
(二)考虑更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
(三)开展多案例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提纲 |
附录 C:红岩村农家乐接待名目 |
附录 D:红岩村旅游资源调查表 |
附录 E: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表 |
附录 F:调研图片(节选) |
(8)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耦合发展研究——基于主辅嵌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互动关系 |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相辅相成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民宿旅游奠定基础 |
(三)乡村民宿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三、乡村民宿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保护的潜在矛盾与规避 |
四、乡村民宿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二)耦合矩阵构建 |
(三)融合点解析 |
1. 乡村民宿旅游生态化“融合点” |
2. 乡村民宿生态旅游化“融合点” |
五、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耦合路径 |
(一)乡村民宿旅游生态化耦合路径 |
1. 精神层面 |
2. 技术层面 |
3. 制度层面 |
4. 文化层面 |
(二)乡村民宿生态旅游化 |
1. 乡村民宿生态模式旅游化 |
2. 乡村民宿生态成果旅游化 |
六、结论与讨论 |
(9)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相关学术着作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二)相关学术论文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史料基础 |
(二)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环境要素 |
一、政治黑暗,士人失意 |
二、政府控制力减弱,人口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经济环境要素 |
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
二、交通线路增多,交通工具改善 |
三、旅游食宿条件改善 |
四、出版印刷业发达 |
第三节 社会环境要素 |
一、社会风气渐趋奢侈 |
二、传统生活观念转变 |
第四节 思想环境要素 |
一、新旧社会思潮交织碰撞 |
二、旅游观念重新建构 |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身份构成 |
一、文人士大夫 |
二、市民 |
三、商人 |
四、僧侣道士 |
五、山人隐士 |
六、乡村居民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
一、山水揽胜 |
二、集会结社 |
三、求适养性 |
四、修禅礼佛 |
五、科学考察 |
六、庙会节庆 |
七、朝拜进香 |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交通 |
一、江南旅游交通线路 |
二、江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一、官方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二、民间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娱乐设施 |
一、茶馆 |
二、酒楼 |
三、戏园 |
四、青楼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其他旅游媒介 |
一、江南的旅游向导 |
二、江南的旅行服务商——牙家 |
三、江南的旅游图书与手册 |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
第一节 江南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 |
一、江南旅游资源的类型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三、江南旅游资源的分布 |
第二节 江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
一、江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士的旅游思想 |
第一节 徐霞客的旅游思想 |
一、游道“三德” |
二、生态旅游观 |
第二节 王思任的旅游思想 |
一、对旅游本质的思考 |
二、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
三、对旅游鉴赏的看法 |
四、对旅游功能的认识 |
第三节 袁宏道的旅游思想 |
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旅游文学观 |
二、“恋躯惜命,何用游山”的旅游冒险观 |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观 |
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
一、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 |
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部分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改变了政府的财政收支 |
二、促进了社会旅馆业、饮食业的发展 |
三、繁荣了城市休闲娱乐业 |
四、刺激了旅游图书、出版业的兴盛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促进了江南社会旅游风尚的形成 |
二、推动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兴盛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一、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旅游资源 |
二、指导了后世的旅游思想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明代江南区域图 |
附录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着名文士及其代表性游记 |
附录三 明人游具及其功能简表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5 创新及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的内涵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演变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 |
2.2.2 毛泽东对生态建设的探索 |
2.2.3 邓小平对生态建设的探索 |
2.2.4 江泽民对生态建设的探索 |
2.2.5 胡锦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
2.2.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框架 |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和现状 |
3.1 陕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3.2 陕西省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分析 |
3.2.1 陕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天然要素赋性 |
3.2.2 陕西经济发展促使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扩大 |
3.2.3 陕西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
3.2.4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带来黄金发展机遇 |
3.3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
3.3.1 乡村旅游经济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
3.3.2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初具规模 |
3.3.3 生态保护相关法规体系逐步形成 |
3.3.4 科学管理助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
3.4 陕西乡村旅游当前存在问题 |
3.4.1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缺乏生态文明理念 |
3.4.2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
3.4.3 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不够完整 |
3.4.4 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
3.5 陕西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没有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作用 |
3.5.2 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 |
3.5.3 缺乏专业系统的旅游人才培训 |
3.5.4 陕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支撑力度弱 |
4.浙江安吉余村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
4.1 安吉余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探索 |
4.1.1 主要做法:切实践行“两山理论” |
4.1.2 取得成效: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4.2 安吉余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启示 |
4.2.1 发展乡村旅游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4.2.2 坚持科学规划,重开发更重保护 |
4.2.3 注重丰富产品品种,延长产业链 |
4.2.4 以生态文化建设凝心聚力,生态保护全民参与 |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
5.1 发展乡村旅游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5.2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
5.2.1 挖掘乡村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观光旅游产品 |
5.2.2 发挥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现代农业旅游产品 |
5.2.3 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现代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
5.3 延伸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
5.3.1 加大培育现代乡村旅游产品经营主体的力度 |
5.3.2 乡村特色要素参与乡村旅游经营 |
5.3.3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4 引入现代管理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 |
5.4.1 以现代营销理念,扩大产品影响力 |
5.4.2 借助技术创新成果,提升管理水平 |
5.4.3 创新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效能 |
5.5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5.5.1 乡村旅游与地域文化互动融合发展模式 |
5.5.2 基于乡村旅游的农业多功能开发模式 |
5.5.3 基于乡村旅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5.6 政府引导和扶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
5.6.1 提升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水平 |
5.6.2 加大政府的监管和扶持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治理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以茅坪村为例[D]. 王钰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辽宁省抚顺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梁化南.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D]. 李天星. 苏州大学, 2020(02)
- [6]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7]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D]. 邓敏.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8]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民宿旅游耦合发展研究——基于主辅嵌入视角[A]. 余正勇,陈兴,王楠,何昊. 202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0
- [9]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D]. 敖红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段斐.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19(02)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