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道锋[1](2021)在《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常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业批改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作业批改不仅能够督促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新知识,而且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疑点、难点和盲点。当前,全批全改的传统方式虽仍占据主流,但效果值得商榷。其一,高质量的全批全改耗时耗力,导致批改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一定程度上锐减了批改作业的效果。
孙晓霞[2](2021)在《初中语文课堂直播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爽[3](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1+2+3+4”教学模式在ERP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已深入人心,MOOC,SPOC,翻转课堂等模式也逐渐走入传统课堂。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将"1+2+3+4"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中,"1+2+3+4"教学模式,即一门课程体系,两种协同,三重维度,四种方法。在ERP课程体系中,引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从X、Y、Z三重维度梳理课程体系;运用MOOC、SPOC、翻转课堂及仿真系统实训等教学方法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从而探索ERP教学模式的新路径,对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官慧华[4](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笔者旨在通过本学位论文的研究,为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供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教学案例,体现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而更好地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这一理念.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进行研究应运而生.本学位论文通过对福建省内(主要是福州、泉州、厦门)及其他省市的高二学生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笔者通过对所任教的班级设置实验班以及对照班,采用本学位论文的部分策略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学生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确实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此外,对师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与调查结果不谋而合;验证策略确实具有一定效益.在课堂教学上,本学位论文提出教学方式改善策略,作业分层处理策略以及单元有效分析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拓展教学内容上,本学位论文提出借助试卷、视频、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借助视频进行教学这方面,在特殊时期,特定情形下,会有特别应用.在这些策略中本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如以下几点:(1)可借助视频进行教学,让优秀的数学建模老师统一录制数学建模课程,形成系统、专业的课程内容.(2)可以借助视频,对学生假期作业中的难题进行直播讲解.(3)每周可以在课程表上安排一节电子阅览课.
朱丽丽(PAKPOOM MISS KANWADEE)[5](2020)在《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孔子学院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孔子学院目前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国家之间的国情与文化各异,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方式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了解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情况、特点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促进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发展。目前泰国孔子学院数量位列亚洲第二,但对泰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较少。笔者为泰国汉语学习者,本科毕业于皇太后大学汉语师范专业,研究生阶段在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任教,具有一定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经验,为全面研究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情况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和访谈法对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主要从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通过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研究进行整理和评价,形成研究思路框架并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以及调查设计,包括问卷的设计以及调查内容和过程,并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的基础上,从汉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汉语教师和汉语测试六个方面对汉语教学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第四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的基础上,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等四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在了解调查对象的困难及需求的基础上,对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应对策略。第六章是结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搜集了第一手资料,对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两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探究。结果显示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面向全校开设汉语必修课、开设中医本科生汉语强化课程、自主开发“网上汉语练习和测试系统”、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与各方机构积极合作,共同推广、立足当地,服务泰北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强[6](2020)在《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意义、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普通高中化学学科为例》文中提出奥苏贝尔曾经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居然是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也是“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出来的“一条原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无不期望能够用好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原理,而业已上升为理论的“原理”,还不包括一些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体会,即可谓汗牛充栋,但奥苏贝尔只给了我们一条原理。我们在教育或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这唯一的原理,在教育或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的问题,而这其中,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也就是在教育教学准备或教育教学设计阶段——“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学情分析”。本研究限定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前”两个视角,所以本文试图回答的是,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意义、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并以笔者所任教的普通高中化学学科为例来展开。学情分析的意义或价值为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是找准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起点,充分实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必须;是让传统教学设计变为“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顺学而教、当堂达标”新时代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重要手段。新高考改革的3+1+2模式也进一步“督促”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进行学情分析。但笔者的一线教学经验以及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教师在学情分析方面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一定的策略、对学情分析内容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展开本研究?首先是立足或起步于对已有文献的研究,阅读、了解、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个人经验和与学科教学同行的访谈,把握学情分析在普通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高中化学教师学情分析的观念、学情分析的能力、学情分析的内容、学情分析的方法以及学情分析的制约因素等,计五个维度展开相关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四种方法开展研究,特别是“问卷调查”范围广(湖北、广东、安徽、山东、云南、四川、重庆等十余个省份和直辖市教师参加)、样本多(回收问卷239份,有效问卷224份,涉及一百多所高中学校)、工具新(利用“问卷星”通过线上方式开展,统计方便,答题时所受干扰小、信度较高),为本研究的“立论”打下了颇为坚实的基础。研究发现和总结出如下基本现状。高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学情分析是十分重要、有意义的,但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没有完全做到“言行一致”;由于大学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情分析理论的学习,工作后又缺乏总结反思,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学情分析的能力总体不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内容不够全面,比如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但学生需求、能力、兴趣、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个体差异等内容的分析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教师面对不同的课型,能够合理的使用一些学情分析方法,但方法比较单一,比如:新课一般仅用批改导学案了解学生学情,试卷评讲一般仅查看统计数据,习题评讲一般仅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情,复习课一般根据个人经验,遗憾的是,了解初中相关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度等其他有效方法使用不足。研究提出提高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和方法改进的以下策略与建议。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学情分析的有关理论;全面把握学情分析内容;使用多角度、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校应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然后,举了一个关于人教版选修四“原电池”学情分析实例。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在学情分析的研究普遍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情况下,笔者主要从教师角度研究如何总体掌握学生学情,能够直接给一线教师一些参考性建议;二是相比其他学情分析研究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笔者只研究课前即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比较充分具体;另外,本文的问卷利用“问卷星”通过线上方式开展,统计方便,答题时所受干扰小、信度较高。由于笔者的时间和能力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遗憾。比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具有非常强的“动态性”,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去思考、去尝试、去深入研究。
林莹莹[7](2019)在《基于学习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国际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的变化要求教学评价改革构建新的发展蓝图。学习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演变,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模式。学习性评价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评价,更关注学生素养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情感意志等成为评价的重要部分。基于已有学习性评价研究现状,将学习性评价的内涵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分析学习性评价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学习性评价贯穿教学的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能与地理核心素养相互匹配,有助于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习性评价特点的理论分析为依据,按照学习目标、提问、反馈、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四个部分对高中地理学习性评价现状进行初步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出教师不重视学习目标的运用、教学反馈不够充分以及缺少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问题。初步问卷调查之后,通过专家咨询,确定课堂观察量表指标,制定出课堂观察量表,选取高中地理课例视频,进行课堂观察。依据观察后所记录的数据对课堂观察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而总结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习性评价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观察量表分析显示高中地理学习性评价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学习目标设计不受重视。当前教师对学习目标和实现指标处于不了解、不重视的状态,很少在课堂上设计学习目标与实现指标。二、教师之间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中运用学习性评价的水平参差不齐。三、学习性评价在教学中总体水平不高。课堂观察的观察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相符,都显示出学习性评价尤其是学习目标设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少的问题。最后,针对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所得的学习性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性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四点策略:一、改进学习目标设计,优化实现指标表述。二、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增加提问“等待时间”。三、采用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形式。四、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邓倩倩[8](2019)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实践研究 ——以余庆县松烟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参与习作自主评改的训练对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极其重要。课标也对每个学段学生习作的修改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习作评改仍然被认为是教师的事情,长此以往也就导致了习作评改的低效。本文以自主评改为着力点,通过现状调查,找出并分析现今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同时提出了自主评改的相应策略。根据研究目的和思路,全文分为四章内容:绪论,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概念界定。第一章,习作自主评改的理论借鉴和研究对象的选取。分析习作自主评改可借鉴的理论,本次习作自主评改研究选取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以松烟小学为个案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现状和和问题分析。第三章,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实践。本章节从评改原则、评改策略、评改要求和评改反馈进行阐述。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情确定了循序渐进、互助合作、尊重作者本意、鼓励性、量体裁衣的评改原则,在制定评改策略时以学生评改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核心,立足用多形式的评改使评改过程不枯燥。同时根据课标要求制定了习作自主评改的具体要求,并通过评改能力评价表来反馈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具体情况。第四章,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案例分析和反思。本章节分析了自主评改策略在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在肯定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认真反思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周奕君[9](2018)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调查研究 ——以X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语文教学当中,语文家庭作业的批改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是否有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如何。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尤其是主课语文和学习任务较重的高年级,家庭作业的批改存在很多问题,使其具有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情况的调查,笔者希望从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教学改革和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本研究选取了绛县xx小学的225名学生和12名语文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就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情况对学生与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且对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家庭作业本以及日记本进行文本分析。笔者经过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发现,如今虽然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批改呈现出一些好的趋向,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问题表现为:1.批改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度低;2.批改内容狭窄;3.批改标准单一传统;4.批改方式和类型缺乏多样性;5.批改反馈的关注度低。笔者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批改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分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实现批改主体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扩大批改内容的界限;3批改标准多维创新;4.丰富批改方式和类型;5.加强对批改反馈的重视。笔者在论文的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可继续进行研究的价值,希望可以为今后的语文作业批改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吴玉华[10](2017)在《数学作业批改的时效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以致用的有效载体。批改作业,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高效地批改作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作业批改的时效性进行了研究。
二、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侪参照法 |
二、师导拓展法 |
三、即做即改法 |
四、师生协改法 |
(3)“互联网+”背景下“1+2+3+4”教学模式在ERP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 |
二、“1+2+3+4”教学模式在ERP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设计 |
(一)一门课程体系 |
(二)两种协同 |
(三)三重体系 |
(四)四种方法 |
三、“1+2+3+4”教学模式的特色 |
四、结语 |
(4)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调查法 |
1.3.4 实验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本主义理论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2.1.3“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高中生自主学习 |
2.2.2“互联网+” |
2.3 文献综述 |
2.3.1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
2.3.2“互联网+”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的准备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编制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4章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
4.1 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策略 |
4.1.1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创新策略,促进自主学习 |
4.1.2 基于“互联网+”的作业分层处理策略,促进自主学习 |
4.1.3 基于“互联网+”的单元有效分析策略,促进自主学习 |
4.2 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策略 |
4.2.1 借助试卷,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自主学习 |
4.2.2 借助视频,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自主学习 |
4.2.3 借助阅读,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自主学习 |
第5章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效果分析 |
5.1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体现策略的效果 |
5.2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体现策略的效果 |
5.3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体现策略的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1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
附录 2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3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
一、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
二、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
三、泰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
四、泰国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
五、当前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调查设计 |
第一节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现状 |
一、皇太后大学概况 |
二、皇太后大学孔院概况 |
三、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现状 |
四、皇太后大学孔院中华文化传播现状 |
第二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依据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五、调查过程 |
六、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三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学习汉语的原因 |
三、学习汉语的目标 |
四、汉语技能的重要性 |
五、学习汉语的难点 |
第三章 皇太后大孔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汉语课程设置 |
一、课时方面 |
二、汉语课程方面 |
第二节 汉语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 |
一、汉语教学内容 |
二、汉语教学资源 |
三、汉语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汉语教师及汉语测试 |
一、汉语教师 |
二、汉语测试 |
第四章 皇太后大学孔院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文化传播者及文化传播内容 |
一、文化传播者 |
二、文化传播内容 |
第二节 文化传播方式及效果评价 |
一、文化传播方式 |
二、文化活动及效果评价 |
第五章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特点 |
一、汉语教学的特点 |
二、中华文化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问题 |
一、汉语教学的问题 |
二、文化传播的问题 |
第三节 皇太后大学孔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建议 |
一、汉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
二、文化传播方面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意义、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普通高中化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工作经历让笔者认识到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
1.1.2 新高考“3+1+2”模式更显化学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
1.1.3 教师在学情分析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
1.3.2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1.3.3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1.3.4 为一线化学教学提供学情分析的策略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访谈法 |
2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学情 |
2.1.2 学情分析 |
2.2 理论依据 |
2.2.1 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3.1 内容分析法研究 |
3.1.1 近四年核心期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简述 |
3.1.2 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 |
3.2 问卷调查研究 |
3.2.1 问卷设计说明 |
3.2.2 调查实施 |
3.2.3 问卷信效度检验 |
3.2.4 数据处理 |
3.3 访谈法研究 |
3.3.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2 访谈对象和方式 |
3.3.3 访谈实施 |
3.3.4 访谈结果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优点 |
3.4.2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不足 |
4 改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相应策略及实践探索 |
4.1 改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相应策略 |
4.1.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
4.1.2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学情分析的有关理论 |
4.1.3 全面把握学情分析内容 |
4.1.4 使用多角度、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 |
4.1.5 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
4.1.6 学校可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
4.2 笔者学情分析一例——人教版选修四“原电池” |
4.2.1 学情分析的内容 |
4.2.2 学情分析使用的方法 |
5 结语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职读研期间的奖励及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学习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
1.1.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
1.1.3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
1.2.2 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1.2.3 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与评价能力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5 研究思路 |
2 学习性评价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学习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2.2.1 学习性评价的内涵研究现状 |
2.2.2 学习性评价的方法研究现状 |
2.2.3 学习性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 |
2.3 学习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多元智力理论 |
2.3.3 人本主义理论 |
3 高中地理学习性评价问卷调查 |
3.1 学习性评价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1 学习性评价与高中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评价相匹配 |
3.1.2 学习性评价与高中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评价相匹配 |
3.1.3 学习性评价与高中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评价相匹配 |
3.1.4 学习性评价与高中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评价相匹配 |
3.2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方案 |
3.2.3 研究对象 |
3.3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 高中地理学习性评价课堂观察量表构建 |
4.1 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思路 |
4.2 课堂观察量表指标的初步构建 |
4.2.1 课堂观察量表一级指标的构建 |
4.2.2 学习目标设计二级指标和教学要求的构建 |
4.2.3 提问设计二级指标和教学要求的构建 |
4.2.4 教学反馈二级指标和教学要求的构建 |
4.2.5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二级指标和教学要求的构建 |
4.3 课堂观察量表指标和水平标准的拟定 |
4.3.1 课堂观察量表指标的拟定 |
4.3.2 课堂观察水平标准的确定 |
5 高中地理学习性评价教学水平分析 |
5.1 课堂观察样本 |
5.2 课堂观察方法 |
5.3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 |
5.4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5.4.1 课堂观察结果总体分析 |
5.4.2 学习性评价一级指标具体分析 |
5.5 学习性评价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学习性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
6.1 改进学习目标设计,优化实现指标表述 |
6.1.1 改进学习目标设计 |
6.1.2 优化实现指标表述 |
6.2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增加提问“等待时间” |
6.2.1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
6.2.2 增加提问“等待时间” |
6.3 采用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 |
6.3.1 使用有效的课堂口头反馈 |
6.3.2 充分利用教学评语作业反馈 |
6.4 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
6.4.1 自我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
6.4.2 同伴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实践研究 ——以余庆县松烟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习作自主评改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一节 习作自主评改的理论依据 |
一、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简介 |
一、贵州省余庆县松烟小学情况简介 |
二、松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习作自主评改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松烟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习作调查 |
一、学生关于习作自主评改的问卷调查 |
二、语文教师关于习作自主评改的调查 |
第二节 松烟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问题剖析 |
一、教师评改习作的方式长盛不衰 |
二、习作评改课堂枯燥,学生兴趣不浓厚 |
三、缺乏充满干劲、优秀的教师 |
四、习作评改的随意性较强 |
五、学生语文成绩参差不齐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建议 |
第一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原则 |
一、循序渐进原则 |
二、互助合作原则 |
三、尊重作者本意原则 |
四、鼓励性原则 |
五、量体裁衣原则 |
第二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策略 |
一、增强评改趣味性,激发学生评改兴趣 |
二、营造愉悦气氛,轻松参与评改 |
三、老师来把参谋当,评改难题变小事 |
四、形式多样乐趣多,评改过程不枯燥 |
第三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要求和反馈 |
一、评改要求 |
二、评改反馈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案例分析和反思 |
第一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训练的教学案例 |
一、实施案例:习作《民风民俗》讲评 |
二、学生作品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实践的成果和反思 |
一、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
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9)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调查研究 ——以X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基础 |
1.4.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1.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4.3 多元智能理论 |
1.4.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作业的概念 |
2.1.2 家庭作业的概念 |
2.1.3 语文家庭作业 |
2.1.4 作业的批改 |
2.2 国内外关于家庭作业批改所做的研究 |
2.2.1 国外对家庭作业批改所做的研究 |
2.2.2 国内对家庭作业批改所做的研究 |
2.2.3 语文作业的相关研究 |
2.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3 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现状的研究设计和结果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方法 |
3.1.4 问卷调查的信效度 |
3.1.5 问卷中问题的设置 |
3.1.6 访谈提纲 |
3.2 调查研究结果 |
3.2.1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重要性和目的 |
3.2.2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主体 |
3.2.3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客体 |
3.2.4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标准 |
3.2.5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方式和类型 |
3.2.6 语文家庭作业批改反馈 |
3.3 文本分析结果 |
4 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批改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
4.1.2 批改内容狭窄 |
4.1.3 批改标准单一传统 |
4.1.4 批改方式和类型缺乏多样性 |
4.1.5 批改反馈的关注度低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完善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对策建议 |
5.1 实现批改主体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5.2 扩大批改内容的界限 |
5.3 批改标准多维创新 |
5.4 丰富批改方式,增加批改类型 |
5.5 加强对批改反馈的重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数学作业批改的时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为主体的作业批改 |
2. 小组批改。 |
二、教师为主体的作业批改 |
1. 面批。 |
2. 精批细改。 |
四、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四种方法[J]. 何道锋. 成才, 2021(20)
- [2]初中语文课堂直播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 孙晓霞. 宁夏大学, 2021
- [3]“互联网+”背景下“1+2+3+4”教学模式在ERP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研究[J]. 张爽. 国际公关, 2020(12)
- [4]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 上官慧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研究[D]. 朱丽丽(PAKPOOM MISS KANWADEE).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意义、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普通高中化学学科为例[D]. 李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学习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 林莹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实践研究 ——以余庆县松烟小学为例[D]. 邓倩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批改的调查研究 ——以XX小学为例[D]. 周奕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数学作业批改的时效性的研究[J]. 吴玉华. 新课程导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