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报补充地方文化攻略

网络时代报补充地方文化攻略

一、网络时代报纸副刊本土文化攻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芸[1](202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技术的影响,新旧媒介此消彼长,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建设移动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都市报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探索具有充满张力的格局意义。研究以信息系统使用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媒介生态理论为依据,使用了定量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动了数据、模型、访谈、问卷等多重工具和手段,探讨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要素,以都市报的融媒体发展的视角回应对我国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中部力量”建设的思考。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是都市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维系用户、聚集用户的系统性战略,平台层面的粘性、产品层面的粘性、都市报从业者的融媒体素养、用户粘性是其粘性的构成要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反映了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基于价值连接的互动关系,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对用户需求了解和用户服务,他们为融媒产品的设计、制作、传播协同合作,他们在共生融合之中实现共赢。都市报融媒体以大数据技术驱动,赋能平台价值;平台之间的联动、协同发力和激发多层次的用户互动参与构建了平台粘性。都市报融媒产品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构建了产品粘性。都市报主体层面的融媒体意识、融媒体能力、融媒体知识、融媒体伦理与道德四个方面构成了都市报融媒主体的融媒体素养,人才的优势及其融媒体素养成为决定都市报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实质性因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是用户在使用都市报的多元融媒体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使用行为,建立在用户的采纳开始,经过持续使用到粘性产生的行为演进过程,粘性的强弱反映着都市报和用户关系的强弱。研究以期望确认模型(ECM-ISC)为原型,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并通过持续使用意向影响粘性。满意度也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意向、感知转换成本、习惯均正向影响粘性。都市报融媒体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对都市报融媒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逐步形成依存感,形成粘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深描我国都市报融媒体的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进程中希冀通过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对都市报的特质、功能形成延伸,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感知,进而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增强粘性。技术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平台建设方面实现跨媒体、跨业务的融合,解决内容、用户和连接方面的问题;产品方面,发挥都市报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生产优势,转型战略从原来的“媒介拓展”调整到优质内容生产的本位上来,将优质内容向移动端迁移;服务方面,整合都市报长期积累的资源,以综合化的媒体创新服务,开拓都市报的市场新空间。都市报的融合行进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技术、产品、业态、用户、体制机制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系统协调。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过程中,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提升路径,要在都市报融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连接为核心的基础上,确立优质内容生产本位、优化业务流程,社交化传播、激活用户“价值”,技术驱动、与内容传播融通共享,树立融媒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在国外报纸提升粘性、建立与用户的新型关系策略中,我国的都市报可以借鉴通过创新团队组建、编辑部重组进行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实现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会员制、付费制等模式,与用户关系强连接;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关系,增强粘性;跨界融合、延长产业链。

晏冉[2](2020)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抖音等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展示着城市的文化习俗与城市独有的风景名胜,而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城市“走红”于网络提供了便利。西安的走红缘于2018年初抖音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摔碗酒”视频,该视频在短期内被大量转载评论,西安也因此多次登上抖音、微博等媒体的热搜榜。西安的走红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致力于打造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在城市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通过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途径、重视受众需求以及官方民众共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本文将以“5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城市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受众心理相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来研究西安走红的原因以及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所应用到的策略方法。包括“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特点与内容构成,传播受众的分类以及根据受众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民众,探讨各主体的传播目的与动机。在探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渠道时分析了应用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以及非媒介传播渠道的参与方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受众心理、态度与行为层面来呈现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同时深入探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红城市”作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衍生出的新概念本身具有前瞻性,而城市走红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值得探究,在对“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中运用到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

孙佳路[3](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指出《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胡萱[4](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张璐[5](2019)在《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博是个人表达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信息非常广泛的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发布的内容和传播行为本身与其现实生活的话语世界、文化环境、历史时刻与跨国流动等都紧密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历来通过媒介进行话语和文化传播,从书籍到报纸,再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他们都是媒介空间中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微博出现后,知识分子也较早地入驻其中,在微博平台上建构着他们的传播行为和文化图式。其中,藏族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藏族的民族身份,其微博传播行为蕴含着更加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将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研究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成果,探讨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行为及其文化表达的内容与行为,从而讨论微博传播对藏族文化媒介互动与转型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资料收集平台,选择了30位微博发布数量较多、发布频率较高的藏族知识分子,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笔者共收集到30位藏族知识分子公开发布的2760条微博内容,再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文化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全面梳理“知识分子”、“媒介与知识分子”和“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发布了哪些内容?在这些发布内容的背后,呈现了他们怎样的社会身份(职业、民族、性别、个人生活、兴趣、生命体验)?他们以这些社会身份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藏族文化的现实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二章,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中对“知识分子”、“藏族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接着,从学术研究和中国现实语境出发,明确了藏族知识分子的学术范畴;最后,在新浪微博平台中,根据认证用户、民族、教育、职业、发布微博的文字和数量、出生年代等七个方面的信息,确定了30位符合研究条件的藏族知识分子。第三章,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本章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对30位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昵称、微博头像、微博标签和简介等微博认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他们的传播内容进行整体性描述,为全文的写作绘制文化基础。第四章,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本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从学者、诗人或作家、记者、导演等四类藏族知识分子中,选取一位在观察期间微博发布数量最多、传播行为较为活跃的知识分子作为研究的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微博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并分析内容背后的传播行为,从而探讨藏族知识分子通过微博传播,所呈现出来的藏族文化变化的细部情况。第五章,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本章结合社会情境和媒介情境、自我建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等相关理论,探讨了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社会动员者和社会批判者的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受到微博这一媒介自身技术特性和政商权利的限制,知识分子在微博中进行传播的同时,也促成了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第六章,结语: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微博空间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推动着藏族知识分子在多个空间的互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播,具有族别、职业、兴趣圈层、社会责任、跨国交往等多种文化声音的表达的特征,并推动着藏族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多种表达等维度的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胡晓旭[6](2019)在《“内容为王”观念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媒介形态和媒介生态的相应变化,也带来传媒理念的转型进化。从起源来看,“内容为王”观滥觞于美国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为公司制定的战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内容供应商。在互联网媒介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更新迭代的整体传媒环境下,传统“内容为王”观念受到挑战寻求升级,不仅吸引了众多传媒界人士的热烈讨论,还指导了一系列的传媒行为实践。对此,文章以“内容为王”观为研究对象,广泛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历时性地梳理出我国“内容为王”观念的进化过程。在对互联网媒介技术认识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在内容内涵不断扩展的环境下,我国“内容为王”观念大致沿着三个阶段完成转型进化:第一阶段,盲目乐观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内容为王”观——传统媒体衰势下的生存策略;第二阶段,被迫承认以传播技术为指引的“内容为王”观——混乱转型中的旗帜标杆;第三阶段,理性转型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内容为王”观——企业媒体化背景下的转型需要。每一阶段的代表性“内容为王”观都有其具体表现,同时也由于理念的进化发展而具备现实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前两个阶段的“内容为王”观念因为受媒介工具理念的束缚,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只有第三阶段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内容为王”观,因为真正认识到了媒介技术的作用,做到从互联网技术出发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内容内涵的变化,因而最能接近互联网媒介时代何种内容为王,内容何以为王的规范标准。总体上,“内容为王”观念三阶段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前后相继但呈现出由前到后的转型进化状态;“内容为王”观念大致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而发展;“内容为王”观念转型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媒体人对内容内涵的认识过程。

沙艳秋[7](2015)在《“必读性”使地市晚报文学副刊变厚——以京江晚报《江花》周刊为例》文中提出着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早在10多年前,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发文感慨"副刊没落"。副刊怎样转型以维持住原有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文学副刊面临的困境1.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阅读习惯的变化。首先,由于互联网信息海量,给读者提供了多样性的文化选择,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对文学的热情和对文学副

段飞[8](2012)在《报纸专副刊方言文化特色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白话广州》副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性是报纸专副刊最本质的属性。报纸专副刊因读者的文化需要而诞生,又反过来培育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我国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在现代社会文化呈多化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差异化优势,通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实施本土化操作,已成为报纸专副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地域的方言都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因此,推出方言类栏目,展示方言文化特色,进而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文化品味,可视为报纸专副刊实践本土化操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南方都市报》的《副刊·白话广州》自推出以来,便以独特的粤语行文方式,展示出丰富的粤语文化特色,深受广州读者的欢迎,不仅弘扬和传承了岭南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促进岭南地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效融合,推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放眼全国,《白话广州》并非孤立存在的,《楚天都市报》的《副刊·汉味茶馆》等也在方言文化特色方面作出了尝试。这些实践活动,都为报纸专副刊通过方言类栏目实践本土化操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探究。

林雯[9](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认为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孙海燕[10](2012)在《《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副刊是我国报纸特有的历史产物,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承担着开启民智,引领文化的重任,然而近年来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在当今这个报纸以“厚报”示人的时代,报纸的文化副刊部分却日益变薄。面对大众文化的热潮,文化副刊又该如何更好的行使人文教化的功能,在很多报纸都在不断削减文化副刊的今天,《南方周末》文化版却能够始终占据半壁江山,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容特色的基础上,力图为当今的文化副刊找到一条既可以承接往日辉煌又可以适应当今社会媒介环境的发展之路。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副刊的定义,存在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是文化副刊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梳理《南方周末》及其文化版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就近年来的文化版报道总结其办报特色;第五部分指出《南方周末》通过文化版所试图承担的文化关注和探索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然而其要真正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二、网络时代报纸副刊本土文化攻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报纸副刊本土文化攻略(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融媒体研究
        1.2.4 关于粘性影响因素和粘性机理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1.1 融媒体的界定与内涵
        2.1.2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2.2 粘性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2.1 粘性的界定与测量
        2.2.2 粘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信息系统使用理论
        2.3.2 关系营销理论
        2.3.3 信息素养理论
        2.3.4 媒介生态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3.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及其与资讯类平台差异
        3.1.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
        3.1.2 都市报融媒体与资讯类平台的差异
    3.2 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构成要素
        3.2.1 平台层面
        3.2.2 产品层面
        3.2.3 传播主体层面
        3.2.4 用户层面
    3.3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与相互作用
        3.3.1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
        3.3.2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分析
    4.1 相关理论基础
    4.2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构念与假设提出
    4.3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4.4 样本数据及处理
        4.4.1 《钱江晚报》融媒体用户粘性影响因素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4.2 问卷信度、效度
    4.5 数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与案例考察
    5.1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
        5.1.1 都市报融媒产品运营
        5.1.2 都市报融媒平台运营
        5.1.3 都市报及其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养
    5.2 技术驱动型: 《钱江晚报》
        5.2.1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和服务平台
        5.2.2 垂直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优质资源整合
        5.2.3 创新管理机制,助力提升产品的自我迭代能力
        5.2.4 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互动,增强用户活跃度
    5.3 创新优质融媒产品型: 成都商报
        5.3.1 借力纸媒,打造区域新媒体集群
        5.3.2 内容为王,重视原创新闻
        5.3.3 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5.3.4 打造社群聚合平台,突出用户互动服务
    5.4 定制化、综合化媒体服务型: 安徽生活网
        5.4.1 综合平台+垂直账号全面布局,构建新媒体集群
        5.4.2 瞄准用户痛点,重点打造精细化、垂直化的城市生活服务
        5.4.3 联合多业态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5.4.4 打造互动性的品牌主题活动,建立与用户的持久连接
    5.5 国外报纸融合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5.5.1 跨界融合,向入口平台转型
        5.5.2 重组编辑部,深耕高品质内容
        5.5.3 付费制、会员制、订阅制等多种模式,以服务与用户强连接
        5.5.4 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与用户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提升策略
    6.1 以建设综合智慧平台为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6.2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本位,提升都市报融媒体品牌影响力
    6.3 以融媒体意识为贯穿,创新管理机制
    6.4 以用户参与为中心,激活用户“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网红城市”兴起的原因及传播价值
    第一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媒介生态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便利
        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三、UGC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第二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一、城市营销的再度觉醒
        二、城市文化传播备受关注
        三、城市品牌构建战略创新
    第三节 “网红城市”的传播价值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高效传播
        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为城市旅游业带来生机
第二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建构与塑造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
        一、实物符号:历史名胜与网红景点
        二、感官符号:传统美食与城市民谣
        三、文化符号:华夏文明与节庆风俗
        四、影视符号:热播剧目与短视频
    第二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符号的塑造
        一、政府:统揽全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软文化传播
        三、公众:弥补官方话语不足成为主力
第三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
    第一节 媒介渠道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
        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增加城市曝光度
        二、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增强信息公信力
        三、实物传播:看得见的城市文明
    第二节 媒介传播拓升受众的形象认知
        一、“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分类
        二、基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传播策略
        三、基于受众态度制定传播策略
第四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及问题反思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一、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二、“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第二节 构建西安“网红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泛娱乐化消解城市历史底蕴
        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环境问题
        三、网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恶性事件影响城市媒介形象
    第三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策略
        一、运用“旅游+”理念打破“门票经济”
        二、媒体曝光收费乱象营造城市温馨氛围
        三、重视绿化环境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四、“网红营销”挖掘西安发展潜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二、研究基础
        (一)关于趣味
        (二)关于媒介趣味
        (三)关于电影趣味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一、趣味的流变
        二、趣味的创新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结论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视角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一、结构:“70后”到“90后”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一、故事与空间
        二、人物与互动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一、“手读”变“纸读”
        二、“纸读”变“手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知识分子的研究
        二、媒介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三、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网络民族志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
        一、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二、本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思考
    第二节 何谓藏族知识分子
        一、学界对藏族知识分子的描述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 微博中的藏族知识分子
        一、微博平台的选择
        二、微博中藏族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统计说明
第三章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形象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的主题类型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量化描述
        一、微博来源:转发多于原创
        二、呈现形式:以复合形式为主
        三、发布数量:2011 年后逐渐减少
第四章 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描述
        二、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多元表达
    第二节 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藏族文化是文学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创作源泉
    第三节 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职业身份的多元转变
    第四节 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影视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开启藏族影视传播的跨国交往空间
第五章 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情境
        一、社会情境
        二、媒介情境
        三、微博情境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自我建构
        一、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建构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建构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性别身份建构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社会角色
        一、微博中的文化传播者
        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者
        三、微博中的文化批判者
    第四节 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现代转型
        一、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传播方式转型
        二、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呈现形式转型
        三、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内容特征转型
第六章 结语: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内容为王”观念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内容为王”是一个进化的观念
    2.1 “内容为王”观念发展概述
    2.2 “内容为王”观念进化过程中的侧重点
        2.2.1 内在价值
        2.2.2 传播技术
        2.2.3 产业化
第3章 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内容为王”观
    3.1 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内容为王”观形成的背景
        3.1.1 大众传媒遭遇生存危机
        3.1.2 内容产业视新媒介为一般性工具
    3.2 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内容为王”观的具体表现
        3.2.1 强调新闻价值
        3.2.2 重视宣传效果
        3.2.3 关注综合信息
    3.3 大众媒体的“内容为王”观
        3.3.1 传统媒体衰势下的生存策略
        3.3.2 意义及局限性
第4章 以传播技术为指引的“内容为王”观
    4.1 以传播技术为指引的“内容为王”观形成的原因
        4.1.1 内在价值无法适应技术需要
        4.1.2 单向性、割裂式媒体利用新媒介功能
    4.2 以传播技术为指引的“内容为王”观的具体表现
        4.2.1 侧重互动
        4.2.2 完善渠道
        4.2.3 加强整合
    4.3 技术应用下的“内容为王”观
        4.3.1 传统媒体弥补自身不足的理念让步
        4.3.2 意义和局限性
第5章 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内容为王”观
    5.1 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内容为王”观形成的现实条件
        5.1.1 技术应用难以诠释媒介尺度
        5.1.2 革命性媒介促使反思内容新规
    5.2 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内容为王”观的具体表现
        5.2.1 扩展产业范围
        5.2.2 提供综合服务
    5.3 新媒介规则下的“内容为王”观
        5.3.1 企业媒体化背景下的转型需要
        5.3.2 意义
第6章 “内容为王”观念进化的规律
    6.1 “内容为王”观念三阶段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前后相继
    6.2 “内容为王”观念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而发展
    6.3 “内容为王”观念的转型过程实质上是媒体人对内容内涵的认识过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必读性”使地市晚报文学副刊变厚——以京江晚报《江花》周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文学副刊面临的困境
增强副刊的“必读性”
“必读性”使地市晚报文学副刊变厚

(8)报纸专副刊方言文化特色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白话广州》副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专副刊本土化研究综述
        1.2.2 方言文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报纸专副刊的界定
        1.3.2 粤语文化属性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2. 《白话广州》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回顾
    2.1 发展回顾——从《城市笔记》到“广州”系列
    2.2 应运而生——《白话广州》的诞生与发展
    2.3 与时俱进——用微博打造新媒体传播平台
3.《白话广州》内容与版面的基本特征
    3.1 地域性
    3.2 实用性
    3.3 新闻性
    3.4 趣味性
    3.5 多样化
4. 《白话广州》背后的文化意义
    4.1 传承岭南地域文化
    4.2 凸显粤语文化圈的文化自觉
    4.3 推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
5. 《白话广州》的启示
    5.1 方言类栏目是报纸专副刊实践本土化操作的有效方式
    5.2 以多样化突出版面特色是报纸专副刊方言类栏目持久的动力
    5.3 加强互动性和策划性是报纸专副刊方言类栏目新的发展方向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1.5 论文结构简述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2.1.1 草创期(1991—1996)
        2.1.2 蓬勃期(1997—2001)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3.1.1 文本的开放性
        3.1.2 超文本的功能
        3.1.3 多元的参照系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3.3.4 结语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4.1.3 全球化
        4.1.4 虚拟性
        4.1.5 交互性
        4.1.6 即时性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5.3.1 影视
        5.3.2 动漫
        5.3.3 社交网站
        5.3.4 电子出版物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6.2.1 认同困惑
        6.2.2 家国情怀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6.3.1 红尘无泪篇
        6.3.2 天涯问路篇
        6.3.3 故国不思篇
        6.3.4 破衣戏语篇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7.2.1 山水母题
        7.2.2 婚恋母题
        7.2.3 放逐母题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7.4 结语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报纸副刊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概述
2. 文化副刊现状研究
    2.1 文化副刊功能的拓展
    2.2 文化副刊出现的新趋向
    2.3 文化副刊的现存问题
    2.4 文化副刊存在的积极意义
    2.5 《南方周末》文化版究竟是不是副刊
3. 《南方周末》文化版历史溯源
    3.1 《南方周末》的发展历程与报刊宗旨
    3.2 《南方周末》文化版风格与内容的历史变迁
    3.3 《南方周末》文化版与整报的关系
4. 《南方周末》文化版的新时期特色
    4.1 大众文化热潮下议题设置折射文化诉求
    4.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反思和自省
    4.3 文化视角独特,观点交锋,构建公共领域
    4.4 视觉时代图文并茂内容充实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网络时代报纸副刊本土文化攻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晏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 [5]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D]. 张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内容为王”观念的转型[D]. 胡晓旭. 湖南大学, 2019(07)
  • [7]“必读性”使地市晚报文学副刊变厚——以京江晚报《江花》周刊为例[J]. 沙艳秋. 青年记者, 2015(30)
  • [8]报纸专副刊方言文化特色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白话广州》副刊为例[D]. 段飞. 暨南大学, 2012(10)
  • [9]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D]. 孙海燕. 暨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网络时代报补充地方文化攻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