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数字汽车(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葛俊亮[2](2021)在《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境问题。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内燃机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的中间产品,使该问题的改善成为可能。液压混合动力凭借蓄能器在能量充放效率、功率密度和比功率等方面相比蓄电池所具有的显着优势,以及二次元件四象限工作特点,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甚广。本文在分析了液压混合动力四种典型构型特点和实验台设备情况后,选择了后置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构型作为全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了传统液压技术的不足、阐述了数字液压技术原理和独特优势;介绍了常用能量控制策略的内涵和分类;分析了整车控制器开发的难点,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根据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方法的原理,结合人工鱼群算法全局寻优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将二次元件做功的大小等效为相应的燃油消耗量,以瞬时总燃油消耗量表达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人工鱼群算法对该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求取其最小值(瞬时等效最小油耗量)以及对应的控制量如发动机、二次元件输出转矩,最终实现双动力源转矩的分配。根据后置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构型、基本工作模式和ECE制动法规要求,确定了各模式下能量传递路线。根据有关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开发难点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动机ECU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介入式控制方式,设计了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汽车介入式控制方案,制定了介入式控制策略。在分析了传统液压技术的不足和数字液压技术的优势后,提出了使用数字泵/马达代替传统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实现变排量要求的方案,并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对关键元件参数特性进行分析。最后,为了评价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性及意义,在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上开展研究。根据实验台设备情况,在工控机上开发了基于上位机Lab VIEW的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程序。通过模拟实验,对基本运行模式、测功机模拟机械摩擦制动的原理、数字液压泵/马达排量和转矩特性、介入式控制方式中的发动机转矩特性等进行分析。
李斌[3](2020)在《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时代需要崭新的企业转型理论予以支撑。企业转型并非华丽转身,而是一场不断遭遇革命性的断裂并回应以融合性续造的历史进程。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变革、产业变迁的高度,才能深刻鉴别和诠释数字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有规律。当前,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正深刻改变着汽车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数字化为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深化改革注入新的魂灵,使数字化转型成为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抉择。新的数字化时代已然开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将随之深入至汽车工业体系各个关键环节,从而开启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产品、服务模式变革之端;以资本投入等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必将被数字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所取代。从创新驱动模式选择的角度看,德、美、中由于国情与工业基础不同,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汽车工业走两化融合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历史必然;数字化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具有革命性推动作用。数字化是转型的动力之基础,活力之源泉;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建构逻辑,数字化转型建构是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产业发展导向,将产业融合与企业数字平台建设为企业内外支撑机制,能更好顺应数字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数字化蓝海实现转型之绩效目标。本研究在梳理发达国家及国内数字化转型理论要点基础上,结合国情探讨当代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以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经典理论为基础,以“PEST”、“五力模型”以及“微笑曲线”等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源起、路径、目标等进行系统归纳与重点剖析。特别针对交易费用等诸多涉及企业发展的本质问题进行阐释,打开了数字化转型的“黑箱”。并试图从产业发展规律视角,工业革命与制造模式演进、产业融合与企业转型、模式选择与转型实现路径等关系进行系统解析。据此,创新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路径。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层面,通过案例研究给出了企业数字转型建构方略、实现框架。着重论述两化融合一个管理体系,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突破口。从战略层、管理层、技术层三个层面,加强新型能力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型过程中强化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变革、技术能力革新、商业模式转变等四个方面;终以主营业务收入等考评数字化转型的绩效,并针对性的给出对策建议。力求既立足于学术研究前沿,又紧贴中国大型汽车企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力图做到‘融合贯通’、‘推陈出新’。继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乃至对推动当代中国汽车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韦雅楠[4](2020)在《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与全媒体奏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序曲,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数据经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如何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提升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效果,促进信息交互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与用户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交互模式和引导策略,研究结论能够指引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用户信息交互,提高客户关系维护效果,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机理、特征、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理论问题。核心章节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七章从信息生态实践应用视角,总结归纳了三大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针对典型企业新媒体信息交互平台案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逻辑上,第三章为理论核心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在理论研究上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第七章是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实践层面理论归纳及演绎,为第八章提供支撑。第八章基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对策,是本文实践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首先,展开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动机分析,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其次,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究企业与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交互的生态系统结构,具体包括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因子、生态链和生态位。接着,剖析了信息交互主体、客体、环境和技术等四大生态要素,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要素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框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在SICAS模型改进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展开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点度中心性指标分析信息交互中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采用中间中心度指标分析关注与被关注行为、采用接近中心度指标分析评论与被评论行为、采用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采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采用五大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对信息交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更及时、交互效果更好、用户满意度更高。本章为第五章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理论积淀。第五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在详实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个体认知、新媒体信息质量、新媒体服务质量、沉浸体验、新媒体平台质量对信息交互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新媒体信息质量、用户个体认知、沉浸体验、新媒体服务质量和新媒体平台质量。本章有力支撑了第六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人四因子维度,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来说,基于信息人因子,构建信息交互内容安全性、用户参与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环境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服务性1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技术因子,构建新媒体平台稳定性1个一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性、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是评价信息交互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第八章对策研究提供指引。第七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从实践层面归纳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选择典型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信息人视角,分析用户生成内容的交互模式,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分析“智能+”信息技术交互模式,基于信息环境,视角分析“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结合典型企业信息交互模式案例,探究不同信息生态位交互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抖音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交互模式、百度“智能+”交互模式、海尔“线上+线下”交互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本章为第八章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引。第八章基于本文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对策。首先,基于信息人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提升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建设策略。其次,基于信息技术视角,提出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优化策略,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策略。最后,基于信息环境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服务水平建设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升级对策。本文在理论层面,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系统研究了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理论体系。深化了信息生态理论在新媒体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探索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特征和规律,明晰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体系,为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同用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突破理论迷雾,归纳了企业和用户进行新媒体信息交互的模式,为企业和用户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实践指引,同时从策略层面给出了基于生态因子的行动方针。在未来的研究中,本文将囊括更多的样本数据,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同时,将进一步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本文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演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以推动本文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的深入应用。
张睿[5](2020)在《V2G应用场合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机并网孤岛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和智能电网技术的迅速发展,V2G技术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V2G实现了车、网之间的电力互动,大量汽车动力电池是容量可观的稳定储能源,借助通讯技术参与电网的调度可提高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而孤岛检测是并网发电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孤岛效应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国际标准中规定并网逆变器需要具备反孤岛能力。因此对于具有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机,孤岛检测技术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而相比于各类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车、网之间的电能流动更加灵活多变,逆变馈电时的工况更加复杂,孤岛效应对汽车、充电站以及城市电网的危害也更大。因此用于V2G的孤岛检测技术需要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可靠的检测精度。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适用于V2G充放电机的孤岛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首先介绍了V2G技术的重要价值和发展现状。然后简要介绍了孤岛效应发生的机理和孤岛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给出孤岛检测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总结了V2G场景下孤岛检测的独特意义和要求。(2)建立V2G充电机逆变运行时的模型。研究目标为V2G充电机的并网放电保护,因此根据现有汽车充电机的电气结构,以三相全桥逆变拓扑作为主电路模型,并论述了其在并网运行时的矢量控制策略。基于矢量调制可适用于离散化控制的特点,控制策略基于数字处理器实现,由此引出本文所提的数字式孤岛检测方案。(3)针对V2G充电机在并网发电时的反孤岛保护提出一种数字式孤岛检测法,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数字系统下的实现过程,随后进行检测盲区分析并给出了检测盲区消除策略。(4)针对V2G充电机并网发电时的控制策略和孤岛检测方案,基于数字处理器对实验系统进行硬件方案设计和软件方案设计。(5)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经行建模仿真,并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给出并分析了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经验证本文所述孤岛检测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到V2G充放电机的断网工作状态并迅速将其关闭,保护动作反应时间符合相关规定。盲区消除策略不仅可以在复杂负载特性下有效实现电动汽车放电状态下的孤岛保护,还可间接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张啸林[6](2020)在《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类型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商业应用的不断发展,数据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经济”也正向“数据经济”转变,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下诞生了一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领先企业。数据经济领域所出现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多种多样,甚至有部分行为超出我国现行《反垄断法》所列举的行为类型之外,致使执法部门界定这些滥用行为存在困难。在此背景下,虽然现实中出现了大量令人担忧的滥用行为,但是由于条款适用存在缺陷,导致得到《反垄断法》规制的案件却很少。而且,在目前法律学界对这数据经济垄断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难以做到厘清问题并予以解决。因此,对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类型化的研究,以判断数据经济领域规制滥用行为的问题为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问题,包括归纳总结出新的滥用行为类型和新的法律适用思路。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反垄断法》规制不足的问题,帮助准确界定、规制这些数据经济领域中的滥用支配地位行为。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指出了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化研究的必要性。其一,分析了数据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所具有的垄断趋势和频频出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以及行为的危害性,以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事实基础;其二,分析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对数据经济中的滥用问题规制的不足,以及学术界相应的理论供给不足的问题,并总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三,类型化研究能够帮助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与《反垄断法》类型化规定相衔接,即厘清数据经济领域哪些属于滥用行为,哪些滥用行为需要归纳为新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如何适用法律规制滥用行为。第二部分是进行对数据经济运行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案例的类型化研究。根据数据经济中数据价值链的三个阶段,即数据收集阶段、数据储存和云计算阶段、数据分析和应用阶段,以我国《反垄断法》的分析框架和现行对滥用行为的规范,分别梳理每个阶段的典型案例和常见的垄断行为。并总结出现行《反垄断法》的分析框架和行为分类仍然可以规制多数滥用行为;其次,零价格情况下的数据收集和普遍发生的市场支配地位传导行为却难以受现行《反垄断法》规制,并且数据经济中的滥用行为判定有其特殊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数据滥用行为的法律适用。第三部分是基于上一部分对数据经济中具有典型性的行为类型的归纳结论,对四种新型的滥用行为分别进行研究和辨析,通过分析这些滥用行为对竞争的损害以判断反垄断法有无必要进行规制。并且,分析各类行为的理论实质,与目前我国《反垄断法》的滥用行为类型划分作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在立法层面上新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后,通过对这些滥用行为的行为构成的研究,进一步准确把握行为的认定与规制。第四部分根据前文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化研究的结果,针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相应的改善建议。其一,在立法层面,我国应对市场支配定位的认定法律条文进行更合理的修改和完善,以及重新调整和完善《反垄断法》对滥用行为的类型划分;其二,在法律实施层面,我国应当出台对数据经济领域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实施指南,并且具体设计数据及数据行为的竞争效果评估制度,以及制定对四类典型数据滥用行为规制的详细规则。
贺少军[7](2020)在《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迅猛发展至2019年的4.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史和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涨,国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建设裹足不前,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外贸发展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在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对外贸易传统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待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着力提升传统竞争优势,大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贸易强国战略建设。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的变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和贡献,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贸易强国价值链建设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美德日等主要贸易强国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提出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战略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重点对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数字贸易是要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是根本要求。建议重点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弯道超车,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快实现贸易强国建设战略。
何医天[8](2019)在《基于CAN总线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速箱作为汽车的重要组件,在整车传动系统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速箱控制软件也在进行着飞速的发展和更新。其中监测信号的数量级也呈几何式增长。变速箱软件的开发和测试也相应的面临更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更快的开发,调试及测试过程越来越多的被变速箱生产厂商和整车厂所重视。而相应的工具的配套开发也成了重中之重,好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过硬的软件控制系统在变速箱产业甚至是整车产业链中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汽车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构造复杂且精密,其故障现象具有模糊性及关联性的特点。因此,仅仅凭借简单观察或测量信号,往往难以直接推论出故障原因。因此,如何准确的定义、表达测量信号、故障表现、故障原因及三者之间彼此的关联,对于自动变速箱的测试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主要是针对车辆自动变数箱控制系统的维修诊断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关联定义架构及其推论规范,使各种车辆系统有一致的系统组成架构与层级划分,使之得以明确标定系统中的每一个系部、总成或装置。另一方面以Microchip PIC18F4520微控制器配合模拟感知器的回授信号电路,建构出模糊推论规则库与数据数组纪录车辆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方式,实现将原始量测点信息、系统状态、数值状态、故障特征及故障原因加以明确区分,并对其中每一部份的格式加以明确规范,从而得以规范测量点讯号转换到系统状态与数值状态的模式,从系统状态及数值状态推论到故障及故障发生的原因的相互推论法则。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嵌入式程序算法,按照各推论规则推论出自动变速器故障特征,进而从故障特征找出可能的故障原因,形成一套完备而有效率的车辆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故障诊断系统,并可迅速的协助维修员找到故障的原因,提高车辆故障检测的精确度及维修的效率。
王媛媛[9](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余英瑞[10](2020)在《毫米波数字多波束阵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达与通信系统向毫米波频段演进已成为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毫米波空间损耗大,因此系统需要更高增益的天线。传统相控阵天线同一时间只能产生单个高增益波束,无法实现大范围同时多波束覆盖。由于能够同时产生多个波束且无需移相器,数字波束成形技术(DBF)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各种基于DBF架构的毫米波应用,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5G)、毫米波汽车雷达、毫米波成像等。因此,研究毫米波数字多波束阵列相关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毫米波数字多波束阵列的两大主要关键技术:有源系统设计和天线阵列设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章针对77GHz汽车雷达和X波段长距监测雷达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基于接收数字多波束架构的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前端。77GHz汽车雷达前端包含两个发射通道和六个接收通道,分别对应中距、长距雷达应用。雷达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有效检测距离可达170米。X波段雷达前端包含一个发射通道和六个接收通道,采用接收数字多波束架构。测试结果表明,该雷达可检测到约3-4km的运动车辆目标。第二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的DBF发射系统。通过DDS将代表不同指向波束的加权系数直接在数字域进行矢量叠加,随后加载到各个通道中去,在远场上即可同时产生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采用两种张角相反的渐变槽天线(TSA)进行交错组阵使得交叉极化电场分量相互抵消,从而大大改善了阵列在不同扫描角的交叉极化性能。利用印刷电路板的正反两面各放置一半的毫米波通道,从而给相邻通道留下了足够的电路以及屏蔽隔离的空间,降低了系统实现难度。15单元一维阵列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50o区域内的波束扫描或多波束覆盖,且增益波动小于3d B。法向波束实测增益为18.3d Bi,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约为6o。同时,波束在不同角度的交叉极化性能均有一定改善。本章研究成果已在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第三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混合体制的T型阵雷达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垂直排列的一维发射相控阵和水平排列的一维数字多波束接收阵组成,分别实现俯仰面和方位面的波束扫描。整个系统共有15个发射通道和16个接收通道,发射阵列发射FMCW信号,频率范围为24.15-24.3GHz,带宽为150MHz。实测波束扫描结果表明,发射相控阵和接收数字多波束阵均可实现±40o的扫描。与M×N二维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相比,射频通道数大幅减少。同时,基带实现更为简单,只需要进行一维数字波束合成,因为另外一维的波束合成已经由相控阵在模拟端完成。与文献中的基于时分(TDM)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的T型阵雷达系统相比,由于本系统所有发射机同时工作,能够实现更大的等效发射功率,成像距离更远。本章相关研究成果已投稿至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第四章针对DBF架构的77GHz汽车雷达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同时满足中距和远距雷达探测要求的基片集成波导(SIW)缝隙天线阵列。不同类型的探测雷达对视场(FOV)的要求不同,例如长距雷达(LRR)需要较窄的视场以及较高的天线增益,而中距雷达(MRR)需要较宽的视场以及较低的天线增益。本章提出的天线阵为6×16的二维SIW缝隙阵,其辐射方向图同时组合了LRR和MRR雷达天线的特点,整体呈“平肩膀”状。为了综合出特定的“平肩膀”方向图,本章采用了包含非线性拟合以及主动空间映射(ASM)的混合优化方法对于每个线阵馈电点的功率、相位进行优化。由于该方法可以考虑到线阵之间的互耦作用,一旦每个线阵的输入功率、相位确定,无需再在全波模型中进行优化。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实测阻抗带宽(|S11|<-10d B)为3.76%(75.6-78.5GHz),SIW中远距合一天线实测增益为21.7d Bi。本章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第五章针对E-band宽带毫米波无线通信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缝隙加载的贴片天线单元。通过在一个45o旋转的贴片中心蚀刻一道与贴片边缘平行的缝隙,来抑制不理想的正交辐射模式从而实现单一的45o极化。与传统45o极化(通过旋转馈线馈电)单元相比,本章提出的缝隙加载天线单元无需弯折馈线进行馈电,这不仅避免了可能的辐射泄露,同时还可以实现更高的相邻天线间隔离度。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加载缝隙的方向,在不改变天线位置的前提下在±45o极化之间来回切换。作为验证,本章共设计了三种基于缝隙加载的天线阵,包括1×8、2×8规模的45o极化天线阵以及1×8规模的±45o双极化天线阵。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本章所提出的天线阵具有宽带(~10%)、低剖面(0.254mm~0.067λ0)、单层、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极化方式实现灵活等优点,适合各类宽带毫米波通信应用。本章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EEE UCMMT2017和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第六章针对DBF架构的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应用设计了一种新型余割四次方天线阵,并详细阐述了余割四次方天线概念以及实施原理。整体天线阵由12根1×6的串馈微带天线以及相应的功率、相位分配网络组成。为了实现这种特殊的方向图,本章采用非线性拟合和有源方向图法进行方向图的综合。综合过程中,我们将各个天线子阵端口的激励功率比限制为2的整数幂(2M,M=0-3),功率分配网络部分仅需要级联几种结构对称的等功率分配器单元即可实现。这样不仅简化功率分配网络的设计,同时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对于加工误差的容忍度。作为验证,本章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一种余割四次方天线阵列,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在23.8–25 GHz实现了较好的余割四次方辐射方向图。本章设计的余割四次方天线具有剖面低(~0.09λ0)、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等优点。本章相关研究成果已被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录用,即将发表。以上工作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上录用发表或投稿论文5篇,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篇。同时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二、2003数字汽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数字汽车(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 |
1.1.2 数字液压技术综述 |
1.1.3 能量控制策略综述 |
1.2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混合动力车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混合动力车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1 引言 |
2.2 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构型和基本工作模式 |
2.2.1 驱动工况下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能量传递路线 |
2.2.2 制动力分配原则 |
2.2.3 制动工况下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能量传递路线 |
2.3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3.1 控制原理 |
2.3.2 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3.3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最优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汽车介入式控制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介入式控制方案设计 |
3.2.1 介入式控制方案的定义 |
3.2.2 介入式控制控制方案结构原理 |
3.2.3 介入式控制方案部分元件原理图 |
3.3 介入式方案控制策略 |
3.3.1 加速踏板百分比与发动机输出转矩的函数关系 |
3.3.2 制动踏板百分比与车辆制动需求转矩的函数关系 |
3.3.3 介入式方案控制流程图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 |
4.1 引言 |
4.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
4.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
4.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排量控制方式 |
4.3 数字泵/马达技术 |
4.3.1 数字泵/马达工作原理 |
4.3.2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方式及流程图设计 |
4.3.3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逻辑 |
4.3.4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特性 |
4.3.5 数字泵/马达替换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可行性分析 |
4.4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蓄能器压力与飞轮转速变化曲线 |
4.5.2 变速箱速比曲线 |
4.5.3 目标二次元件排量与实际二次元件排量变化曲线 |
4.5.4 各施加转矩变化曲线 |
4.5.5 燃油消耗量对比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模拟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模拟实验平台 |
5.2.1 模拟实验台工作原理 |
5.2.2 实验台设备主要参数及关键元件选型 |
5.2.3 测功机系统和整车控制器 |
5.2.4 介入式控制方案工控机Lab VIEW程序设计 |
5.3 模拟实验 |
5.3.1 实验流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本研究的论文架构 |
1.5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 |
2.1.1 企业转型 |
2.1.2 两化融合 |
2.1.3 产业融合 |
2.1.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2.1.5 价值链理论 |
2.1.6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 工业革命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2.2.1 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
2.2.2 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第3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整体环境与转型动因分析 |
3.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大市场环境格局与现状 |
3.1.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定义 |
3.1.2 汽车制造企业的宏观环境-PEST图解分析 |
3.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产业生命周期困境 |
3.2.1 汽车产业生命周期-四阶段分析 |
3.2.2 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业绩-图表分析 |
3.3 转型共性问题的凸显-动因层次分析 |
3.3.1 企业转型外部动因 |
3.3.2 企业转型内部动因 |
第4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与转型路径 |
4.1 企业数字化本质与路径创新的深层次关系解析 |
4.1.1 数字化与交易费用的实质关系 |
4.1.2 数字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关联 |
4.1.3 数字化创新与转型路径的本质关系 |
4.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核心问题 |
4.2.1 数字化技术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
4.2.2 数字时代产业发展规律对转型路径的影响与形成 |
4.2.3 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5章 一汽集团数字化工业服务转型升级实践案例研究 |
5.1 集团概况 |
5.1.1 一汽集团概况 |
5.1.2 一汽集团现状 |
5.2 集团数字化转型分析 |
5.2.1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5.2.2 SWOT分析矩阵 |
5.3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规划(策划) |
5.3.1 战略层策划 |
5.3.2 管理层策划 |
5.3.3 技术层策划 |
5.4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步骤(过程) |
5.4.1 组织机构优化 |
5.4.2 业务流程变革 |
5.4.3 技术能力革新 |
5.4.4 商业模式转变 |
5.5 集团数字化转型成效(评价) |
5.5.1 主营收入增长率 |
5.5.2 研发投入比 |
5.5.3 产品附加值 |
5.5.4 业绩指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交互知识图谱 |
1.2.2 国外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3 国内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信息交互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内涵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的特征 |
2.2 信息交互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 |
2.2.2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
2.2.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2.3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3.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3.3 信息生态因子 |
2.3.4 信息生态链 |
2.3.5 信息生态位 |
2.4 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 |
2.4.1 企业与用户交互采用的新媒体类型 |
2.4.2 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交互具备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 |
3.1.1 用户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2 企业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 |
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系统 |
3.2.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因子 |
3.2.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链 |
3.2.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位 |
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信息生态要素 |
3.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要素模型 |
3.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主体要素 |
3.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客体要素 |
3.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环境要素 |
3.3.5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技术要素 |
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4.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问题的提出 |
4.2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2.1 社会网络分析 |
4.2.2 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样本选择 |
4.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 数据分析结果 |
4.5 讨论分析 |
4.5.1 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分析 |
4.5.2 关注与被关注行为 |
4.5.3 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分析 |
4.5.4 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分析 |
4.5.5 信息互动中交互词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 |
5.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的提出 |
5.2 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 |
5.2.1 沉浸理论 |
5.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5.2.3 模型构建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设计 |
5.5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1 样本选择 |
5.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5.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新媒体平台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2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3 新媒体服务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4 沉浸体验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5 个体认知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6 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
6.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问题的提出 |
6.2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评价指标设计 |
6.3.1 信息人维度 |
6.3.2 信息维度 |
6.3.3 信息技术维度 |
6.3.4 信息环境维度 |
6.4 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造判断矩阵 |
6.4.3 指标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方法 |
6.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5.2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过程 |
6.6 实证分析 |
6.6.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6.6.2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6.6.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 |
7.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问题的提出 |
7.2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2.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 |
7.2.2 抖音短视频UGC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3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3.1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 |
7.3.2 百度“智能+”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4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4.1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 |
7.4.2 海尔“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5 三种模式的案例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引导对策 |
8.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问题的提出 |
8.2 基于信息人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8.2.1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 |
8.2.2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 |
8.3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对用户服务策略 |
8.3.1 提高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 |
8.3.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
8.4 基于信息环境的企业新媒体消费升级引导策略 |
8.4.1 引导新媒体宏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4.2 引导新媒体微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V2G应用场合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机并网孤岛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V2G发展现状 |
1.2.1 V2G的含义与意义 |
1.2.2 V2G的研究现状 |
1.3 孤岛效应及检测方法 |
1.3.1 孤岛效应的含义和发生机理 |
1.3.2 孤岛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3 孤岛检测技术的标准 |
1.4 V2G下的孤岛检测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2G充电机DC/AC级的建模与控制 |
2.1 三相两电平LCL全桥逆变拓扑 |
2.2 V2G充电机DC/AC级的建模与控制 |
2.2.1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 |
2.2.2 电流闭环反馈控制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式孤岛检测法 |
3.1 三相系统的频率偏移扰动法 |
3.1.1 基本原理 |
3.1.2 三相AFD法在数字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
3.2 检测盲区及其消除方法 |
3.2.1 负载阻抗角对频率偏移的影响 |
3.2.2 检测盲区分析 |
3.2.3 检测盲区消除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方案 |
4.1 硬件方案设计 |
4.1.1 主电路参数设计 |
4.1.2 IGBT及其驱动电路设计 |
4.1.3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
4.1.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 软件方案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PWM中断子程序 |
4.2.3 孤岛检测子程序 |
4.2.4 电流环运算子程序 |
4.2.5 SVPWM子程序 |
4.2.6 保护中断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 |
5.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5.2 仿真结果 |
5.3 实验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类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七、相关概念定义 |
第一章 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化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数据经济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一、数据经济的垄断趋势 |
二、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危害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对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行为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
一、数据经济中的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现状 |
二、我国反垄断法律规制现状与不足 |
三、学界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数据经济领域垄断行为研究现状的反思 |
第三节 类型化研究的考量 |
一、数据经济的垄断问题需要新的认知模型 |
二、对滥用行为的类型化研究能够完善反垄断法规制 |
三、对滥用行为类型化研究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化研究的事实基础 |
第一节 数据收集阶段滥用行为表现样态 |
一、直接收集数据 |
二、间接获取数据 |
第二节 数据储存和云计算阶段滥用行为表现样态 |
一、获取用户 |
二、维持用户 |
第三节 数据分析和应用阶段滥用行为表现样态 |
一、交易定价和交易促成 |
二、扩展在其他市场的业务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经济中新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辨析 |
第一节 强制或过度收集数据 |
一、强制或过度收集数据的危害 |
二、强制或过度收集数据的差异性 |
三、强制或过度收集数据的行为认定 |
第二节 通过数据传导市场支配势力 |
一、通过数据传导市场支配势力的危害 |
二、通过数据传导市场支配势力的差异性 |
三、通过数据传导市场支配势力的行为认定 |
第三节 拒绝提供数据 |
一、拒绝提供数据的危害 |
二、拒绝提供数据的差异性 |
三、拒绝提供数据的行为认定 |
第四节 算法歧视 |
一、算法歧视的危害 |
二、算法歧视的差异性 |
三、算法歧视的认定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行为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反垄断法立法层面的完善 |
一、完善对企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 |
二、完善企业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的划分 |
第二节 建立反垄断法规制数据经济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实施指南 |
一、出台数据经济领域反垄断法实施指南的必要性 |
二、规制数据经济中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实施指南的制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特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
2.1.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1.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2.1.4 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贸易保护理论 |
2.2 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理论 |
2.3 国际贸易政策 |
2.3.1 自由贸易政策 |
2.3.2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 |
2.3.3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 |
2.3.4 战略性贸易政策 |
2.4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 |
2.4.1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定义 |
2.4.2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 |
2.4.3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
2.5 关于数字贸易 |
第三章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 |
3.1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
3.1.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3.1.2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
3.1.3 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
3.2 贸易强国的定义和内涵 |
3.3 中国外贸发展历史 |
3.3.1 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阶段 |
3.3.2 我国外贸发展的成绩 |
3.4 中国外贸发展体制演变 |
3.4.1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
3.4.2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3.5 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贡献 |
3.6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3.6.1 外贸发展的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
3.6.2 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调整 |
第四章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分析 |
4.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
4.1.1 中美经贸发展互利共赢 |
4.1.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 |
4.2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演变 |
4.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分析 |
4.3.1 中美贸易顺差情况 |
4.3.2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
4.3.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发展趋势 |
4.4 中美经贸摩擦对服务贸易影响 |
4.4.1 对中美服务贸易影响 |
4.4.2 对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影响 |
4.5 中美经贸摩擦前景分析 |
4.6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可能影响 |
4.6.1 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是发展之争 |
4.6.2 美希望通过经贸摩擦阻碍中国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
4.6.3 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变化 |
4.6.4 充分认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
第五章 旅游服务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 |
5.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
5.1.1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 |
5.1.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
5.1.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5.2.1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
5.2.2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5.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短板比较凸显 |
5.3.1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
5.3.2 入境旅游市场单一 |
5.3.3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
5.3.4 旅游服务贸易附加值不高 |
5.3.5 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 |
5.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
5.4.1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
5.4.2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
5.4.3 推动旅游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
第六章 数字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 |
6.1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 |
6.1.1 数字贸易定义和特点 |
6.1.2 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
6.2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激烈 |
6.3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3.1 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
6.3.2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6.4 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6.4.1 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
6.4.2 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
6.4.3 完善数字贸易监管政策体系 |
6.4.4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谈判 |
6.4.5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
6.4.6 扩大数字贸易对外开放 |
第七章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建设贸易强国 |
7.1 贸易强国建设与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息息相关 |
7.2 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
7.2.1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
7.2.2 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特点 |
7.3 全球价值链发展呈现新趋势 |
7.3.1 国际产业布局加快调整 |
7.3.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呈现平台化网络化分散化等特征 |
7.3.3 新技术催生新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模式 |
7.3.4 亚洲区域价值链将加速整合 |
7.3.5 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弈将更加激烈 |
7.3.6 中国订单和产业向外转移速度加快 |
7.4 提升我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
8.1 贸易强国的国际比较 |
8.1.1 美国 |
8.1.2 日本 |
8.1.3 德国 |
8.2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
8.2.1 夯实贸易强国建设的制造业基础 |
8.2.2 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
8.2.3 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同发展 |
8.2.4 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汇率等方面支持政策措施 |
8.2.5 营造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2.1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刻不容缓 |
9.2.2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贸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
9.2.3 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 |
9.2.4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深刻影响 |
参考文献 |
(8)基于CAN总线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 |
1.2.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概述 |
2.1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成与基本原理 |
2.1.1 自动变速器构成 |
2.1.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2.2 监测系统 |
2.3 专家系统 |
2.3.1 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 |
2.3.2 专家系统架构 |
2.4 模糊理论 |
2.4.1 模糊集合 |
2.4.2 语词变量 |
2.4.3 模糊规则和模糊推论 |
2.4.4 模糊系统组成架构 |
2.4.5 模糊决策树的构建 |
2.5 CAN总线技术 |
2.5.1 CAN的起源 |
2.5.2 CAN的数据格式 |
2.5.3 CAN的架构与运作 |
2.5.4 CAN的错误检测 |
2.5.5 CAN的同步与时序分析 |
2.5.6 CAN的协议 |
第三章 CAN总线在汽车测试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3.1 封包值检测 |
3.1.1 汽车微电脑中的封包值检测 |
3.1.2 关于数据复制与否的封包值检测 |
3.1.3 关于程序数据正确性的封包值检测 |
3.2 CAN BUS在汽车系统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3.2.1 汽车系统监控 |
3.2.2 汽车故障诊断 |
第四章 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 |
4.1 车辆系统架构分类表达 |
4.1.1 车辆诊断语汇辞意架构 |
4.2 车辆诊断知识规范表达 |
4.2.1 模糊决策树的构建和整体诊断思路的设计 |
4.2.2 车辆诊断知识系统架构说明 |
第五章 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架构 |
5.2 嵌入式硬件设计 |
5.2.1 微控制器规格介绍 |
5.2.2 电路设计 |
5.3 嵌入式硬件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毫米波数字多波束阵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 2. 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
§ 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微波毫米波FMCW雷达设计 |
§ 1.1. 研究背景 |
§ 1.2.77GHz汽车雷达设计 |
§ 1.2.1. FMCW雷达基本原理 |
§ 1.2.2. 天线设计与测试 |
§ 1.2.3. 系统框架与前端设计 |
§ 1.3. X波段长距监测雷达设计 |
§ 1.3.1. 雷达系统架构 |
§ 1.3.2. 雷达前端设计与测试 |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DDS的毫米波数字波束成形发射系统 |
§ 2.1. 研究背景 |
§ 2.2. 毫米波电路系统设计 |
§ 2.2.1. 系统架构 |
§ 2.2.2. 多通道DDS模块设计 |
§ 2.2.3. 多通道毫米波发射前端设计 |
§ 2.3. 天线阵列设计 |
§ 2.3.1 天线单元设计 |
§ 2.3.2. 交叉极化性能的改善 |
§ 2.4. 实验验证与讨论 |
§ 2.4.1. 单波束方向图测试 |
§ 2.4.2. 多波束的产生与测试 |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混合体制的T型阵雷达系统 |
§ 3.1. 研究背景 |
§ 3.2. 混合体制雷达系统概念 |
§ 3.2.1. 系统概念 |
§ 3.2.2. 与已有雷达方案的比较 |
§ 3.3. 混合体制雷达系统设计 |
§ 3.3.1. 基于DDS的发射相控阵子系统 |
§ 3.3.2. 数字多波束接收子系统 |
§ 3.3.3. 本振、时钟信号产生模块 |
§ 3.4. 实验验证与讨论 |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 77GHz车载雷达应用的中远距合一天线阵列 |
§ 4.1. 研究背景 |
§ 4.2. 中远距合一天线概念 |
§ 4.3. 天线阵列的设计与优化 |
§ 4.3.1. SIW缝隙线阵的设计 |
§ 4.3.2. 辐射方向图综合 |
§ 4.3.3. 混合优化方法的实施 |
§ 4.4. 实验验证与讨论 |
§ 4.4.1 馈电网络的设计 |
§ 4.4.2. 实验与讨论 |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缝隙加载的宽带毫米波45度极化贴片阵列 |
§ 5.1. 研究背景 |
§ 5.2. 缝隙加载贴片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
§ 5.2.1. 缝隙加载贴片单元 |
§ 5.2.2. 感性窗提升缝隙加载贴片阻抗匹配性能 |
§ 5.2.3. 与传统 45o极化贴片比较 |
§ 5.3. 基于缝隙加载贴片单元的天线阵列的设计 |
§ 5.3.1. 45o极化天线阵的设计 |
§ 5.3.2. 1 × 8 ±45o双线极化阵 |
§ 5.3.3. 宽带低剖面波导转SIW转接结构 |
§ 5.4. 实验验证与讨论 |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应用的余割四次方天线阵列 |
§ 6.1. 研究背景 |
§ 6.2. 余割四次方天线概念 |
§ 6.3. 天线阵列综合与优化 |
§ 6.4. 天线阵列设计 |
§ 6.4.1. 天线结构 |
§ 6.4.2. SIW馈电网络设计 |
§ 6.5. 实验验证与讨论 |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2003数字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 葛俊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D]. 李斌. 吉林大学, 2020(04)
- [4]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D]. 韦雅楠. 吉林大学, 2020(01)
- [5]V2G应用场合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机并网孤岛检测技术研究[D]. 张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数据经济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类型化研究[D]. 张啸林.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D]. 贺少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基于CAN总线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实现[D]. 何医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9]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毫米波数字多波束阵列关键技术研究[D]. 余英瑞.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