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部手术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胶囊内镜学组[1](2021)在《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 上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与消化道癌筛查理念的发展与普及, 磁控胶囊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凸显。近几年来, 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磁控胶囊胃镜与优化技术发展迅速, 应用广泛, 制定相关指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指南以临床证据为依托, 充分征询专家意见, 对磁控胶囊胃镜的定义和诊断准确性、应用人群、技术优化、检查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陈述推荐, 并评估其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 以期更好地指导磁控胶囊胃镜的规范化应用和科学化创新, 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吴义娟,陈现亮,周胜云,李增魁,李胜棉[2](2021)在《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文中认为背景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而早期胃癌(EGC)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90%。放大内镜(ME)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有助于EGC的诊断,也有利于指导进一步治疗。目的比较白光内镜、ME及ME联合NBI对EGC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EGC患者1 225例,患者均采用白光内镜、ME及ME联合NBI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特征;以目标黏膜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EGC的"金标准",分析白光内镜、ME及ME联合NBI诊断EGC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EG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并分析EGC患者ME联合NBI下微腺管分型、微血管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病变部位:贲门640例,胃体228例,胃窦357例;病理诊断:EGC 86例(7.02%),低级别瘤变(C3)210例(17.04%),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26例(34.77%),慢性胃炎503例(41.06%)。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白光内镜、ME及ME联合NBI对EGC的诊断灵敏度分别99.1%、98.8%、98.6%,特异度分别为70.9%、81.4%、87.2%,正确率分别为97.1%、97.6%、97.8%。86例EGC患者中,病变部位:贲门45例(52.3%),胃窦25例(29.1%),胃体16例(18.6%);治疗方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56例(65.1%),外科手术30例(34.9%);分化程度:分化型62例(72.1%),未分化型24例(27.9%);浸润深度:黏膜内68例(79.1%),黏膜下18例(20.9%);镜下分型:隆起型33例(38.4%),平坦型或凹陷型53例(61.6%);微腺管分型:Ⅳ型25例(29.1%),Ⅴ型10例(11.6%),Ⅵ型51(59.3%);微血管分型:网络型(FNP) 18例(20.9%),小叶内环型1(ILL-1) 18例(20.9%),小叶内环型2(ILL-2) 27例(31.4%),螺旋型(CSP) 23例(26.7%)。不同病变部位、浸润深度及镜下分型的EGC患者微腺管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分化型EGC患者的微腺管分型较分化型者明显(P <0.05)。不同病变部位的EGC患者ME联合NBI下微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镜下分型的EGC患者ME联合NBI下微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光内镜检查便捷且诊断正确率高,可作为内镜医师筛查EGC的首选检查,而ME及ME联合NBI对EGC的诊断灵敏度及正确率均较高,且ME联合NBI有助于内镜医师更清楚地观察并准确描述目标病变黏膜微腺管及微血管形态,更有助于制定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任莹[3](2021)在《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息肉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光内镜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均存在胃息肉,并取出部分病理组织进行检测。依照病理检测结果采取息肉电切手术治疗,然后将切除后的息肉再次予以病理检测,比较2次检测结果以及最终病理检测结果。结果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9例,炎症性3例,错构瘤性58例,肿瘤性0例;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6例,炎症性5例,错构瘤性57例,肿瘤性1例;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1.11%,Ⅱ型占30.00%,Ⅲ型占51.11%,Ⅳ型占7.78%;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2.22%,Ⅱ型占46.67%,Ⅲ型占35.56%,Ⅳ型占5.55%;90例患者实施电切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仅有1例患者属于肿瘤性胃息肉,且属于胃息肉山田Ⅲ型。结论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检测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消化内镜依然存在漏诊、误诊现象,应提高消化内镜检测技术,进而提升镜检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
蒋斌[4](2021)在《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控胶囊内镜(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MCE)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效能与传统上消化道内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相当,且具有无痛无创、安全舒适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实践发现,MCE在上消化道与小肠检查中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特别是食管与十二指肠黏膜的完整观察。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以下两方面局限:一是光电技术,胶囊内镜的拍摄频率、视场角、分辨率、电池寿命等性能参数有所不足,与理想还存在差距;二是控制技术,胶囊内镜在食管与十二指肠等管道结构中通过时间较快且不可控,难以进行主动有效观察。针对上述局限,我们团队通过医工结合分别对光电技术与控制技术进行了优化,在第一代磁控胶囊内镜(First-Generation MCE,MCE-1)的基础上推出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Second-Generation MCE,MCE-2),同时使用新型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etachable String MCE,DS-MCE)并改进原有检查方法,进一步优化MCE对食管、胃、十二指肠与小肠的完整观察,为实现消化道一站式全面检查奠定基础。第一部分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目的:MCE-2在拍摄频率、图像分辨率、视场角、电池续航时间等光电技术方面有大幅提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对比两代产品来评估MCE-2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拟行MCE检查的门诊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按标准操作流程分别进行MCE-1与MCE-2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各项检查结果,包括上消化道黏膜的可视化水平、消化道各部位检查时间、总运行时间、操控性能、图像质量、病变检出情况以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自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成功入组我院共80例受试者,每组40例,总体平均年龄48.5±13.8岁(24-78岁),均顺利完成了MCE-1或MCE-2检查,两组受试者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既往史以及检查适应证等基线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2)相比MCE-1组,MCE-2组的贲门齿状线捕获帧数[0(0-2.75)vs.2.0(0-13.00),P=0.028]与食管黏膜捕获帧数[97.00(42.00-160.25)vs.171.00(81.25-409.25),P=0.002]均有显着增加,且对贲门齿状线的观察更全面(P=0.035);两组均实现了对胃部各解剖结构的满意观察,MCE-2组对贲门齿状线(42.6%vs.60.0%,P=0.117)和十二指肠乳头(7.5%vs.15.0%,P=0.479)的检出率有一定提高。(3)相比MCE-1组,MCE-2组的胃部检查时间明显缩短(7.78±0.97 vs.5.27±0.74 min,P<0.001),胶囊内镜总运行时间显着延长[702.83(648.47-856.10)vs.1001.99(774.42-1207.38)min,P<0.001],两组间食管通过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4)相比MCE-1组,MCE-2组的图像质量更佳(7.90±0.61 vs.8.63±0.57,P<0.001),且检查时的流畅度、舒适度与稳定度等操控体验有显着改善(10.05±1.04vs.13.28±0.90,P<0.001)。(5)两组对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MCE-2组发现了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6)两组在检查及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胶囊误吸、滞留等不良事件。研究结论:MCE-2进一步优化了临床应用,可提高上消化道检查的完整性与胃部检查效率,改善图像质量与操控体验,续航时间更长,为实现上消化道黏膜的全面有效观察奠定基础,更好地为医生与患者服务。第二部分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完整检查上消化道与小肠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的全面观察,本研究使用一种新型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系统(DS-MCE)与改良后的新方法进行检查,旨在评估其完整观察上消化道与小肠黏膜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方法:前瞻性招募拟行上消化道检查的受试者,在1周内完成DS-MCE新方法与EGD检查,DS-MCE在系线与磁场的共同控制下完成上消化道检查。观察并记录DS-MCE新方法检查的技术成功率(食管与十二指肠反复检查、胃部完整检查以及系线与胶囊分离的成功率)、上消化道黏膜可视化水平、诊断准确度、检查相关时间与操控表现、小肠检查完成率、舒适度与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共成功纳入30例受试者完成检查(平均30.6岁,范围19-65岁,20例男性,10例女性),其中18例有明显上消化道不适症状,22例进行上消化道与小肠检查。(2)DS-MCE新方法在所有30例受试者(100%)中均实现了对食管与十二指肠的反复检查以及胃部的完整观察,但有1例在完成上消化道检查后胶囊与系线分离失败,故该检查方法总体的技术成功率为96.7%(29/30)。(3)DS-MCE对食管贲门齿状线的检出率为100%,分别在20例(66.7%)、25例(83.3%)、28例(93.3%)受试者中可观察到四个象限、大于三个象限与大于两个象限;DS-MCE实现了胃的完整检查,各解剖标志的黏膜观察评价均为良好;DSMCE对十二指肠乳头的检出率为80%(24/30),在17例(56.7%)受试者中观察到了乳头全貌;DS-MCE在26例(86.7%)受试者的十二指肠球部成功反拍幽门,其中20例(66.7%)显示了幽门反面的四个象限;上消化道各部位总体清洁度较好。(4)在额外行小肠检查的22例受试者中,21例(95.5%)完成了整体小肠检查,1例在工作时间内未进入结肠。(5)DS-MCE的吞咽时间为9.5 s(IQR,6.0-19.25 s),食管检查时间为2.42 min(IQR,1.95-3.00 min),胃部检查时间为6.24±0.98 min,十二指肠检查时间为12.06±4.71 min,幽门通过时间为44.50 min(IQR,11.11-82.96 min),小肠通过时间为297.04±68.86 min,其操控表现评价较好。(6)DS-MCE的各个检查过程中,80%(24/30)以上的受试者无明显不适或有轻度不适(0分或1分),不适感主要发生在上下牵拉系线检查与从口中拉出系线的过程中。相比EGD检查的最大不适(10分),DS-MCE整体检查过程的不适评分平均为1.37分(0-3分)。(7)以EGD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度分别为100%、96.7%与86.7%,有4例受试者存在EGD或DS-MCE单独检出的病变,DS-MCE还检出了11例小肠黏膜改变。(8)所有检查过程均未出现系线断裂、过敏损伤与胶囊滞留等不良事件,也未发生EGD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研究结论:DS-MCE检查新方法安全可行,可有效优化食管、胃与十二指肠黏膜的完整观察,并能近距反拍幽门,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性与疾病诊断价值,为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与小肠的一站式全面检查提供了技术基础与新的选择。
刘曼[5](2021)在《不同类型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胶囊小肠镜与磁控胶囊胃镜应用于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选取于我院消化内科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共154例,按其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即胶囊小肠镜组和磁控胶囊胃镜组。收集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主要临床症状、就诊原因及内镜检查结果等。然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种胶囊内镜检查可行性及疾病检出情况,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胶囊小肠镜组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组间小肠疾病检出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2.本研究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所有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均顺利完成消化道主要部位检查并采集图像,所有胶囊内镜均在2周内顺利排出,仅1例老年患者在磁控胶囊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后自行缓解。2.磁控胶囊胃镜组在胃部病变检出率90.9%(80/88),在小肠病变检出率21.6%(19/88),小肠部位以糜烂性病变42.1%(8/19)、溃疡性病变31.6%(6/19)为主;胶囊小肠镜组在小肠疾病的检出率71.2%(47/66)高于磁控胶囊胃镜组21.6%(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小肠镜组中消化道出血组的小肠病变检出率95.7%(22/23)远高于其他同组中其他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磁控胶囊胃镜不仅对胃部疾病检出率较高,对于小肠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意义。因此,在做磁控胶囊胃镜时,可同时进行小肠的检查,这既提高了对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诊断,又可以不浪费医疗资源;2.胶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小肠出血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杨丽[6](2020)在《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胃癌、胃腺瘤等胃粘膜病变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出血是其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ESD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6%-26.9%,大部分ESD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指南推荐用于减少ESD术后出血,但PPI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标准方案。目前ESD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参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案。指南推荐对高出血风险消化性溃疡,采用大剂量、持续输注PPI(80mg+8mg/h)进行治疗。但ESD术后形成的人工溃疡与消化性溃疡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和高酸状态相关;而人工溃疡是ESD术后产生的医源性溃疡,ESD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而早期胃癌常伴有重度萎缩性胃炎,多为低酸状态。其次是两者患者年龄不一样,消化性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人;而胃早癌ESD术后人工溃疡以高龄患者居多。第三是消化性溃疡可以穿透整个胃壁,损伤的血管可为穿透肌层的大血管;而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通常来自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血管,很少穿透至固有肌层,在这种环境下的止血通常是比较容易的。第四,人工溃疡创面是通过内镜医师术中反复电凝止血处理的,出现喷射性出血、活动性渗血以及血管残端等活动性出血的机会较消化性溃疡明显减少。因此我们认为ESD术后人工溃疡,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且溃疡更容易愈合。ESD术后如何应用PPI,目前没有明确证据。仅有2篇来自韩国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两个研究都是在ESD术前开始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两个试验均没有明确定义ESD术后出血的随访时间,二次内镜检查时间均在ESD术后第二天进行,两个试验结果显示间断和持续PPI预防ESD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一篇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亦显示在高出血风险的消化性溃疡中,间断PPI的治疗效果不劣于持续PPI的治疗。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PI有增加肠道感染、腹泻、肺炎的风险;影响微量元素和钙的吸收,增加骨折等风险。同时研究显示使用PPI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较对照组提高了80%以上。因此,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间断PPI预防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的疗效,对于ESD术后人工溃疡的治疗实践以及PPI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综合评价间断PPI(40mg 2/日)在ESD术后人工溃疡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SD术后人工溃疡PPI应用提供科学证据。研究方法:以国内九家三甲医院拟行内镜下胃ESD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组,综合评价间断PPI治疗胃粘膜病变ESD术后人工溃疡的出血率、溃疡愈合率和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从2017年09月30日到2019年07月30日期间,在全国9家中心共筛选了526例诊断为胃粘膜病变的患者,其中487例患者适合内镜下ESD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由于严重的合并症,25例患者由于服用抗凝药,8例患者为ESD术后复发病变,24例患者拒绝ESD手术治疗,一共73例患者被排除。最后41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09例患者为间断PPI治疗组(A组),205例患者为持续PPI治疗组(B组)。两组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民族、工作性质、学历、吸烟和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包括既往胃切除术、病变部位、术前病理诊断、病变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ESD术后人工溃疡短径、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短径和ESD术后留置胃管情况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4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持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6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两组术后追加根治性手术和化疗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ESD术后7天共有14例患者出血(14/209,6.7%,95%CI 3.3%-10.5%),持续PPI治疗组有12例患者出血(12/205,5.9%,95%CI 2.9%-9.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3)。绝对危险度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0.84%(-3.83,5.5)。NNH(number need to harm,NNH)为119。在ESD术后1天、3天、7天的出血风险用生存曲线计算,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进一步明确出血与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D术后7天出血率和病变部位萎缩程度(P=0.004,OR=1.807,OR 95%CI 1.205-2.712)和BMI(p=0.04,OR=1.209,OR 95%CI 1.009-1.450)相关。为更进一步评估ESD术后出血和治疗措施之间的关系,我们校正了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BMI、病变部位、萎缩程度、病理诊断、Hp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溃疡长径、肝功、肾功、血糖和凝血功能。经上述相关因素校正后,我们未发现ESD术后出血与治疗措施(连续与间断PPI)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8例(8/14,57.14%)患者ESD术后出血接受了内镜治疗,有5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1例患者没有呕血黑便症状为ESD术后第七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创面渗血。有1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失败进行了外科手术止血。持续PPI治疗组有6例患者(6/12,50%)ESD术后接受了内镜止血治疗,有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1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3例患者为ESD术后第7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出血。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愈合情况采用畸田隆夫的分期方法,在ITT分析中,间断PPI治疗组有121例病变(121/209,57.9%)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愈合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瘢痕期。持续PPI治疗组,有122例病变(122/205,59.5%)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5,21.5%)处于愈合期,有39(39/205,19%)例病变处于瘢痕期。结果显示两组溃疡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875)。在414例患者中,有212例(212/414,51.20%)患者ESD术后1月完成了胃镜检查,纳入PPA分析。PPA分析结果和ITT分析结果一致。有5例患者同意进行ESD术后72小时胃内p H监测。结果显示5例患者PPI注射后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均超过50%。其中3例患者(1例为间断PPI治疗,2例为持续PPI治疗)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超过90%。所有414例患者ESD术后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出院后未观察到出血,没有穿孔和感染发生。在间断PPI治疗组,住院中位时间为10.0天(8.0-12.0),和持续PPI治疗组相似,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973)。间断PPI治疗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3129.0元(19331.9-29888.7),持续PPI治疗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5707.3元(21391.0-31525.2),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6)。结论间断PPI在预防ESD术后出血的疗效不劣于持续PPI治疗,并且不影响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的愈合率。因此我们认为间断PPI在ESD术后预防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方面可以达到和持续PPI治疗一样的效果。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23%,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9%-6.5%。胃肠道淋巴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一组疾病,对于不同的地理分布、人群种族和环境因素,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有比较大的区别。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肿瘤细胞来源于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该肿瘤在亚洲及南美洲发病率较高,在西欧和北美罕见。研究显示ENKTCL在中国内地的发病率占全部淋巴瘤的7%-15%,在中国香港为13%左右,该肿瘤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一类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结外非B细胞淋巴瘤。ENKTCL-N主要发病部位在面部中线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鼻腔,常常累及副鼻窦、鼻咽部、口咽部和腭部。其次可发生在胃肠道、皮肤、睾丸、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极少累及骨髓,部分患者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相对于鼻部NK/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的NK/T细胞淋巴瘤少见,但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缓解率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限,导致该类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极差。研究目的:目前关于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没有大宗的临床病例报道,多以个案或小样本病例报道为主,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了解甚少。但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亚洲人,在中国人群的比例较高,且该病预后极差,因此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中心13例确诊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生存曲线和治疗。第二部分,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评价了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最后通过我们单中心的病例报告和文献系统评价初步了解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结果: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2011.1-2016.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确诊27例肠道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13例(13/27,48%)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39岁(15-71岁),其中9例患者为男性,4例患者为女性。从患者有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月(2-9月)。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10/13,76.9%)、胃肠道出血(6/13,46.2%)和腹泻(3/13,23.1%)。在确诊时,6例患者(6/13,46.2%)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4例患者(4/13,30.8%)乳酸脱氢酶升高。根据Mussoff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Ⅰ期有10位患者(10/13,76.92%),Ⅱ期有2位患者(2/13,15.38%),Ⅲ期有1位患者(1/13,7.69%)。在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通过一次胃镜和内镜下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5.3块组织;3例患者通过两次内镜和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7.7块组织;7例患者最后通过外科手术标本确诊,每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1-3次内镜检查。所有13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病变,9例患者病变在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患者病变在小肠,1例患者病变在十二指肠。13例患者在内镜下均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溃疡直径大小约1.5cm-6cm。内镜下形态,有9(9/13,69.2%)例患者表现为溃疡型病变,4(4/13,30.8%)例患者表现为溃疡浸润型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中,13例标本均有坏死,12例观察到溃疡。有9例病变位于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病变位于小肠,1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7例外科手术标本中有5例观察到病变侵犯至浆膜层,1例标本中发现亲上皮表现,有3例标本发现隐窝萎缩表现。有7例(7/13,53.8%)标本肿瘤细胞以中小细胞为主。11(11/13,84.6%)例标本表现为细胞核不规则的多形性肿瘤细胞。11例标本中发现血管中心性表现,3例发现神经趋向性,2例发现神经节细胞增生。这些病例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CD43、TIA-1、颗粒酶B阳性,CD20、CD5阴性。有10(10/13,81.3%)例标本表达CD56。13例标本的Ki-67指数为30%-70%。所有标本均可以见到EBER弥漫阳性。12例患者进行了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多克隆。7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是因为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7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1周死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化疗,2例患者不愿意接受术后化疗。6例患者只接受了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强的松),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COT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强的松),TAOD+L-ASP(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and CVTL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截至我们随访时,13例患者中有10(10/13,77%)例已经死亡,另外3例生存患者为近9个月确诊患者。所有患者中最长生存期为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有5例患者确诊后1周内死亡,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3例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穿孔行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院外因为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1月消化道大出血至我院再次急诊手术治疗。按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接受紧急手术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对总生存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获得306篇文献,查阅参考文献补充2篇文献,初步检索得到共308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166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不相关文献145篇;共有21篇文献纳入进行全文筛选,排除个案报道6篇、综述3篇,样本量<10的文献2篇,最后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共包含292例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有2篇来自韩国,其余8篇均来自中国。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1篇为多中心研究,其余9篇均为单中心研究;10篇文献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1篇文献未描述病变的内镜下特点;1篇文献未详细描述生存期及随访情况。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33-45岁,发病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79岁。总共纳入的292例患者中,男性202例,女性90;男:女比例为2.24: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病变位于食管的患者有2例,胃有10例,小肠(包括十二指肠)有108例,回盲部有33例,结直肠有109例,多部位累及有60例。报道了病变内镜下具体形态的患者有119例,其中溃疡有111例,包块有8例。胃肠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91例(191/292,65.4%),大部分为在病程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9%(61/292),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为44.5%(130/292),单纯化疗患者为23.3%(68/292),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占10.3%(30/292)。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月-12.7月,最短的生存期为1天,最长的生存期为66月。结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肠道非B细胞淋巴瘤,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特征不典型,内镜多表现为溃疡病变,预后极差。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年轻的亚洲男性不明原因的多发、深、大不规则溃疡,且易于发生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应该考虑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在这类患者中,建议在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突出组织进行重复的深挖活检,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邓典峰[7](2020)在《超声内镜及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早期胃癌筛查者进行空腹静脉血清学指标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I以及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检测,分析各项血清学指标与早期胃癌的关系;通过对血清学指标分析筛选出胃癌的高危患者,并对高危患者分两组,分别进行白光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探究超声内镜在发现早期胃癌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在参加早期胃癌筛查的患者中选取2800例患者给予早期胃癌的验血初步筛查,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第一步,对参加早期胃癌筛查的2800名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4ml,经离心处理后检测相关血清学指标,主要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数值。血清学检测结果由2名具有相关医学经验的检验医师做最终的数据审核。第二步,根据测定结果将上述2800例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其中低风险人群所占人数为1303人,中危险人群所占人数为897人,高风险人群所占人数为600人。第三步,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中危险的人群进行白光内镜检查,对镜检中发现有胃部病变的患者同时取活检,后期行组织切片检查,均未发现进展期胃癌及早期胃癌的病例。第四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对比检查:将高风险人群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46人,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患者进行白光内镜镜检,同时取2块胃窦、2块胃体和1块胃角组织活检;实验组254人,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对在超声内镜探头下检测到有异常信号的组织进行活检。第五步,由2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对内镜下所有活检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对活检组织经过常规切片制片处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最后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镜检,明确切片组织有无病理改变并出具病理报告。每位受试者所采集的样本均进行2次数据测定,其中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15%的则为可以接受的数据。结果:(1)低、中、高危组各组患者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对比分析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低风险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较低;其次为中危险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最高水平的为高风险组。(2)高风险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期胃癌检出率对比研究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为8.27%,对照组的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为7.51%,即实验组检出早期胃癌的比例较对照组高。(3)超声内镜与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比、阴性比和诊断比值比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超声内镜敏感度、特异度、阳性比、阴性比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57、0.86、5.56、0.23和56.12,白光内镜的上述各指标则分别为0.23、0.56、4.71、0.33和44.78。(4)应用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分析,其因变量为早期胃癌的发生,自变量为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PGR,分析后发现,与早期胃癌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胃泌素-17(OR=2.013、P<0.01)、胃蛋白酶原Ⅰ(OR=1.986、P<0.01)、胃蛋白酶原Ⅱ(OR=1.917、P<0.01)和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 Ⅱ 的比值(OR=2.643、P<0.01)。结论:(1)低、中、高危组患者中胃泌素-17水平在高危组中较高,所以胃泌素-17水平在筛查早期胃癌方面的价值较高。(2)低、中、高危组患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在高危组中较高,所以胃蛋白酶原在筛查早期胃癌方面的价值较高,可以为临床上诊断胃癌提供有效的依据。(3)采用超声内镜对指标(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异常的患者检查,比普通内镜检查在发现早期胃癌方面更具有优越性,超声内镜的检出率更高且结果更准确。(4)低风险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均较低;其次为中危险组患者,最高水平的为高风险组,所以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在筛查早期胃癌方面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蒋熙[8](2020)在《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诊断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致命并发症。目前指南建议所有肝硬化患者均应接受传统胃镜筛查并定期监测食管胃静脉曲张情况。然而,传统胃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舒适度低,且具有潜在的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新型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etachable string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ds-MCE)可以舒适、主动地控制胶囊在食道和胃中的运动,同时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的电池寿命超过8小时,该胶囊在完善食管胃的检查后可以进一步检查小肠黏膜情况。本研究以传统电子胃镜为金标准,评估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诊断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大小分级、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准确度,同时评估门脉高压性肠病的检出情况。方法:入组患者均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入组后先接受ds-MCE检查,顺序完成食管、胃、小肠的检查,传统电子胃镜在完成ds-MCE检查后48h内进行。进行胃镜操作及诊断的内镜医师和ds-MCE操作和阅片的内镜医师互盲。上述两项检查完成后,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胶囊内镜通过食管、胃、小肠各个部位的时间,ds-MCE和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检出情况、食管静脉曲张大小、食管静脉曲张是否伴有红色征等危险因素、胃静脉曲张分类、门脉高压性胃病检出情况、门脉高压性肠病检出情况以及患者检查舒适度等指标。结果:(1)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共计55例受试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例患者因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胃肠道准备,及提前将数据记录仪脱下未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最后纳入数据分析的人数为53人,其中男性4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8±10.7岁。(2)成功入组的53例肝硬化患者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为92%。ds-MCE检查过程中,食管中位检查时间为2.72min,胃部中位检查时间为14.23min,胃部中位通过时间为93.33min,小肠检查中位时间为5.26小时,胶囊在体内中位滞留总时间为11.09小时。(3)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食管胃静脉曲张敏感度94%、特异度94%、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89%、总体准确度94%、Kappa值为0.87。(4)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度97%、特异度为95%、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95%、总体准确度96%、Kappa值为0.92。(5)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中/大型食管静脉曲张敏感度为96%、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总体准确度为98%、Kappa值为0.96。(6)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6%、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为100%、总体准确度为98%、Kappa值为0.96。(7)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胃静脉曲张敏感度为86%、特异度95%、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95%、总体准确度为92%、Kappa值为0.81。(8)以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检出门脉高压性胃病敏感度100%、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00%、总体准确度100%、Kappa值为1.0。(9)53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共检出门脉高压性小肠病26例(49%),其中黏膜水肿样病变14例,黏膜红斑20例,樱桃红点征5例,蜘蛛痣样毛细血管扩张1例,血管发育异常病变2例,小肠静脉曲张11例,其中18例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病变。失代偿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曲张静脉直径≥5mm、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为门脉高压性肠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10)对ds-MCE和胃镜检查的舒适性进行对比评价,无痛胃镜的总体舒适度评分平均为3.57±0.53分(0-4分),传统普通电子胃镜的舒适度评分为1.87±0.72分(0-4分),ds-MCE的舒适度评分为3.74±0.45分(0-4分)。同时47(87%)例患者倾向于选择ds-MCE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和胃镜检查过程中无胶囊内镜滞留、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电子胃镜相比,ds-MCE诊断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安全可行、准确度高、舒适度高,且具有进一步探查小肠病变的优势。ds-MCE有望成为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筛查与监测的一线检查方式。
韩涛[9](2020)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远期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是泛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层以下各层(主要包括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隆起性病变。通常直径<2cm的消化道SMTs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是在内镜检查时被发现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上多为良性病变,但是小部分SMTs可表现为恶性,同时随着病变的不断增大,有些特殊部位以及病理学类型的SMTs可能出现出血、梗阻以及转移等一系列情况。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查的逐渐普及,以及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技术的发展和进步,SMTs的发现率大幅提高。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 dissection,ESD)为基础的内镜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内镜下切除SMTs也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并发症少、相关费用低等优点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对于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的SMTs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不多,对于内镜治疗不同类型SMTs的安全性及预后需进一步明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22例SMTs的治疗过程、并发症及预后情况,通过不同的内镜治疗方式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内镜下治疗SMTs的长期安全性、有效性及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22例SMTs的治疗及随访资料。主要统计患者一般特点,SMTs的位置、起源层次、大小及病理类型等资料,观察内镜下治疗SMTs的切除的有效性、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分析SMTs的分布规律、手术方式选择以及可能影响手术完整切除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结果男女比例为1:1.25,平均年龄52±11岁,EUS下平均大小为1.35±0.95cm,上消化道SMTs占94.64%,胃部SMTs病理类型与起源层次在统计学上相关联,食管、胃部、十二指肠SMTs手术方式与起源层次在统计学上相关联,平滑肌瘤分布位置与起源层次在统计学上相关联,总体安全性98.66%/有效率98.85%,平均随访时间42±9月,远期复发率0.48%。23例十二指肠SMTs平均长径1.4±1.4cm,长径≥5cm共2例,10例结肠SMTs平均长径2.1±1.8cm,长径≥3cm共3例,其中1例出现术后出血,30例NETs内镜治疗中有2例非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回报基底切缘阳性),另有1例术后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SMTs是安全有效的,但需掌握手术适应症,根据肿瘤大小、不同位置、不同起源层次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远期随访复发率极低;上消化道SMTs发病率较高,内镜手术技术较为成熟,安全性较高,但十二指肠及结肠体积较大的SMTs(长径≥3cm)需警惕术后并发症可能,术前评估良性建议随访,不做积极治疗;术前倾向NETs诊断的病例,术中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术后病理明确NETs的病例需严密术后随访,存在一定复发概率。
周莉函[10](2020)在《卷积神经网络在胶囊内镜图像自动诊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传统食管胃十二指肠镜(C-EGD)筛查有症状的门诊患者的胃部疾病昂贵且患者依从性较差。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在拒绝接受C-EGD的有症状门诊患者中,应用磁控胶囊胃镜(MCCG)作为初筛手段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有症状且存在胃镜检查指征的共76794例门诊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通过倾向性匹配法分析了共2318例有症状患者(F/M=1064/1254)的MCCG与C-EGD匹配组各个阳性结果的检出率,以探讨MCCG在有症状且拒绝C-EG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CCG总体胃部病变的检出率与C-EGD具有可比性,在腹胀、消化道出血中具有一定优势。通过MCCG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溃疡检出率为8.14%;具有反酸、烧心的患者中,食管炎和巴雷特食管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症状组(P<0.01);腹痛,腹胀,反酸烧心,随访和出血的胃溃疡检出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15);有症状患者的胃溃疡总检出率为9.7%。通过MCCG共计检出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在31例可疑的小肠出血病例中,通过MCCG的获得临床有意义小肠诊断率为54.8%(17/31)。在2318例有症状拒绝C-EGD从而行MCCG检查的患者中,两周的随访中无一人发生胶囊滞留。结论:MCCG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率。MCCG在胃部局灶性病变的总体诊断率与C-EGD相当。MCCG可对既往C-EGD阴性且拒绝重复C-EGD检查的患者进行补充诊断,提示MCCG在门诊例行常规监测和随访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我国是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大国,深度学习模型中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凭借其出色的图像特征提取性能备受学界关注,本课题旨在基于我中心多年积累的海量内镜图片,将CNN应用于胶囊内镜图片以训练可靠、迅速的智能辅助阅片系统,拟大幅降低内镜医师阅片时间,实现及危急重症患者及时的定位诊断,从而提早干预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数据库收集自2007年8月至2019年7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就诊共1015名OGIB患者及1373名非OGIB就诊患者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前瞻性纳入自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就诊的所有因可疑小肠出血就诊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验证组。我们训练了基于Res Net50开发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系统,计算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两个阶段验证,第一阶段采用了单张静态图像对于CNN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初步分析并固定模型,第二阶段前瞻性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个体患者的完整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在区分出血小肠内镜图像和非病变(包含粘液、气泡、胆汁等)图像这一任务,在不同PS值下均达到了95%以上的准确度。PS值取0.6时,模型灵敏度为98.46%,特异度为95.83%,准确度为96.04%,仅错误地判断了一张阳性图片为阴性。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在区分出血小肠内镜图像和非病变(包含粘液、气泡、胆汁等)较传统可疑血液指示器(SBI,suspected blood indicator)检测性能有优势,单张静态图像验证的结果显示,在不同截止值下CNN模型均达到了非常理想的灵敏度,证明本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小肠出血有较好的筛查价值。
二、胃部手术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部手术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内镜检查及诊断 |
1.3 内镜图像评价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临床特征 |
2.2 白光内镜、ME及ME联合NBI对EGC的诊断价值 |
2.3 EGC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 |
2.4 EGC患者ME联合NBI下微腺管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5 EGC患者ME联合NBI下微血管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讨论 |
(3)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式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比较 |
2.2 两种检查方式胃息肉山田分型结果比较 |
2.3 胃息肉患者病理检测结果分析 |
3 讨论 |
(4)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完整检查上消化道与小肠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控胶囊内镜及其优化技术在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现况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不同类型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 |
附录C 综述 胶囊内镜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6)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间断和持续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粘膜病变内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
3.2 ESD术后7天出血率 |
3.3 ESD术后人工溃疡愈合情况 |
3.4 胃内pH值监测 |
3.5 随访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二部分 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 |
2.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
3.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申请 |
致谢 |
(7)超声内镜及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观察指标 |
2.3 患者胃镜检查 |
2.4 超声内镜与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检查的异质性分析 |
2.5 患者胃部活检 |
2.6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1. 低、中、高风险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水平对比分析 |
2. 高风险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期胃癌检出结果对比研究 |
3. 超声内镜与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检查的对比研究 |
4. 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
4.讨论 |
1. 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2. 胃泌素-17水平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3.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PGR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超声内镜及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8)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诊断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材料 |
四、检查流程 |
五、研究终点 |
六、统计学分析 |
七、研究流程图 |
研究结果 |
一、患者一般资料 |
二、ds-MCE和传统胃镜检查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可行性及检查时间分析 |
三、食管胃静脉曲张总体检出情况 |
四、食管静脉曲张检出情况 |
五、食管静脉曲张大小评估 |
六、高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检出情况 |
七、胃静脉曲张检出情况 |
八、门脉高压性胃病检出情况 |
九、门脉高压性肠病检出情况 |
十、其他消化道病灶检出情况 |
十一、检查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 |
十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胶囊内镜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9)内镜下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远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数据采集对象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术前准备 |
五、术后处理 |
六、术后随访 |
七、评价标准 |
八、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SMTs临床特点 |
二、SMTs内镜特点 |
三、SMTs术后随访情况 |
四、各部位SMTs特点 |
五、各病理类型SMTs特点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卷积神经网络在胶囊内镜图像自动诊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磁控胶囊内镜对拒绝胃镜有症状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 |
Abstract |
一、背景 |
1.传统胃镜的局限性 |
2.磁控胶囊胃镜的优势 |
3.磁控胶囊内镜在临床上应用的场景 |
二、材料与方法 |
1.研究设计及研究对象 |
2.磁控胶囊内镜技术 |
3.检查前准备 |
4.操作步骤 |
5.数据收集 |
6.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1.受检者的临床特征 |
2.总体阳性发现 |
3.非呕血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变检出情况 |
4.各年龄段胃部局灶性溃疡糜烂病变检出情况 |
5.检出胃恶性肿瘤患者情况 |
6.胃溃疡在各症状亚组中的检出情况 |
7.肠镜阴性的可疑IBS患者小肠阳性检出情况 |
8.MCCG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四、讨论 |
1.磁控胶囊内镜较C-EGD的优势 |
2.磁控胶囊内镜在局部隆起性病变上检出的应用 |
3.磁控胶囊内镜在非呕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
4.磁控胶囊内镜对胃溃疡、胃癌的筛查作用 |
5.磁控胶囊内镜在可疑IBS/FD中的应用 |
6.局限性 |
五、小结 |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胶囊内镜图像自动诊断的应用 |
摘要 |
Abstract |
一、背景 |
1.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 |
2.机器学习技术简要介绍及发展历程 |
3.AI在WCE应用的价值 |
4.CNN在 OGIB上的应用 |
5.CNN在小肠寄生虫上的诊断性能 |
6.CNN在克罗恩病上的诊断性能 |
7.CNN实现多分类自动诊断 |
8.目前相关研究的缺陷及本研究拟改进内容 |
二、材料与方法 |
1.研究设计及研究对象 |
2.胶囊内镜技术 |
3.检查前准备 |
4.操作步骤 |
5.观察指标 |
6.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1.回顾性纳入训练组患者临床特征 |
2.CNN对WCE静态图像是否为出血鉴别能力 |
四、讨论 |
1.CNN较传统SBI的优势 |
2.CNN黑箱的破局思路 |
3.通过设计训练前图像标注方式提升模型临床实用性 |
4.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五、小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REFERENCES |
附件 |
四、胃部手术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 上海)[J].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胶囊内镜学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1(12)
- [2]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J]. 吴义娟,陈现亮,周胜云,李增魁,李胜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06)
- [3]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J]. 任莹. 当代医学, 2021(15)
- [4]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D]. 蒋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不同类型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D]. 刘曼.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D]. 杨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7]超声内镜及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D]. 邓典峰. 苏州大学, 2020(02)
- [8]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诊断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D]. 蒋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
- [9]内镜下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远期疗效研究[D]. 韩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卷积神经网络在胶囊内镜图像自动诊断的应用[D]. 周莉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10)
标签:胶囊内镜论文; esd论文; 小肠论文; 胃癌的早期症状论文;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论文;